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师大-网络教育-作业三-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师大网络教育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师大网络教育作业答案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上帝创建世界世界是不行认识的2、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本源在于〔 C〕。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困落伍国际阶级斗争局势的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民众的觉醒及其踊跃性3、客观真谛或真谛的客观性是指〔A〕。

真谛的内容和查验标准是客观的真谛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真谛是人的感觉的复合真谛是指客观事物自己4、劳动对象是指〔 C〕。

生产资料各样产品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各样生产工具5、辩证的否定是〔 A〕。

事物的自我否定绝对的否定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对事物主观的随意的否定6、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质变是由量变惹起的量变是由质变惹起的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浸透的量变在事物展开中是不起作用的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

经济根基阶级斗争状况生产力科学技术8、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宽泛的哲学范围,它的含义是〔D〕。

对峙面两方相互依存的性质对峙面两方相互贯串的性质对峙面两方相互转变的性质对峙面两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挤的性质9、唯物史观以为,所谓自由是指〔 C〕。

人们挣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人们能够为所欲为地创建历史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能够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10、人类社会由初级到高级的展开,归根结底是由〔 B〕。

政治原由惹起的经济原由惹起的精神原由惹起的科学技术水平惹起的1、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展开的理论答: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就的升华,它就必定跟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停地丰富和展开其身。

马克思主义是展开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天性决定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实质的抽象的思辩系统,它永久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质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急迫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看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系统,它能正确的对待各样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责备地研究,剔除此中错误的看法,汲取其踊跃合理的内容。

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3答案(三篇全免费)精编版

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3答案(三篇全免费)精编版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C.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
9.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D)。
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
C.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D.资本积累
10.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B)。
A.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B.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C.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详细列表(作业一)
单选
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20春北京师范大学期末综合测验考核04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题库复习参考答案

20春北京师范大学期末综合测验考核04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题库复习参考答案

20春北京师范大学期末综合测验考核045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题库复习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终结性考核
参考资料
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
编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第三章)
一.判断题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社会规律问题的入手处。

()
答案:Y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答案:Y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答案:Y
4.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答案:Y
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总会起到促进作用。

()
答案:N
6.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N
7. 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形成历史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
答案:Y
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
矛盾。

()
答案:Y
9.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答案:Y
10.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有人类时就有的社会现象。

()
答案:N
11.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答案:Y
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
答案:N。

(20__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20__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20__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20__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专题测验三一、判断题题目1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选择一项:对题目2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错题目3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错题目4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题目5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选择一项:错题目6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题目7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选择一项:错题目8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选择一项:错题目9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错题目10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题目11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对题目12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对二、单选题题目13 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B. 物质生产实践题目14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22春东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参考

22春东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参考

4分
A 认识
B 实践
C 本质
D 现象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10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
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 4分
A 选择的随意性
B 活动的主动性
C 摆脱必然的束缚
D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解析: 暂无内容
100分
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社会发展不仅具有统一性,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下列能体现社会形态 4分 更替多样性特征的是( )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A 不同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B 某些民族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方向可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不一致
C 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同样的社会形态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A
解析: 暂无内容
3
雇员拥有股票,工人成为股东,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消失了。
4分
A对
B错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C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7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 )
4分
A 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 能动地创造客观世界
C 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D 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北京师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离线作业3 答案

北京师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离线作业3 答案

离线作业试卷列表3
一、单选
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 )。

分值:4
A. 参与制
B. 个人联合
C. 资本积聚
D. 资本集中
2.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它( b )。

分值:4
A. 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B. 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C. 改变了价值规律的内容
D. 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3.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是( b )。

分值:4
A. 产业资本
B. 社会资本
C. 货币资本
D. 生产资本
4.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d )。

分值:4
A. 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中断的时间
B.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C.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劳动时间
D.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5.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 b )。

分值:4
A. 消费资料再生产的源泉
B.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C. 社会资本运动的中介
D.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6.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 b )。

分值:4
A. 资本积聚
B. 资本集中
C. 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
D. 资本积累
7.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b )。

分值:4
A.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
B. 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C. 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
D.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3(专题测验三)答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重点与难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里,我们来设计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Al与水反应越来不越剧烈,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弱,金属性逐渐减弱。

我们再研究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g Al Si g的是:()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二个电子;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C、碱性NaOH >Mg(OH)2D、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S的是:()A、Cl2比S易与H2化合B、HCl比H2S稳定C、酸性HCl >H2SD、Cl的最高正价为7,S的最高正价为6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A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周期律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能符合新课程的标准,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了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同时也得出了周期律的一部分具体的内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由于本节课通过实验来让学生的出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的内容,是的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更深了,与此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把课堂交给学生”这句话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稍有美中不足,就是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还有事待遇进一步提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1.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白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选择一项:对错2. 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选择一项:对错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4. 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选择一项:对错5.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选择一项:对错6. 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选择一项:对错7. 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选择一项:对错8.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选择一项:对错9.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对错10.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选择一项:对错1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选择一项:对错12.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 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A. 文化实践B. 物质生产实践C. 科技实践D. 政治实践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选择一项:A.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D.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3. ......................................................................... 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 ,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与解析(三篇全)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与解析(三篇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业(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惟一表现形式基础和依据现代表现形式货币表现形式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

商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企业都能得到的价值增殖额商品成本价格与工资的差额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

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商业利润是()。

商品在流通领域增殖的价值买卖活动中创造的新价值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在商品交换中增殖的价值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产业资本循环中()。

货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流动资本的职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的股息实质上是()。

股票升值带来的收入股票收入的资本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资本积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1、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完整word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次作业答案

(完整word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第一部分(95-—142题),总分为48分,您的得分为48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1分]A.规律的客观性B。

世界的可知性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1分]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3. 相对静止是指()[1分]A。

事物绝对不动B。

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4. 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1分]A。

不可改变的B.可以改变的C。

可以任人创造的D.完全与人无关的5.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1分]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6。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1分] A。

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1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1分]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

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9。

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1分]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

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10. 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1分]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1. 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1分]A.马克思B.恩格斯C。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解析(三篇全免费)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解析(三篇全免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详细列表
单选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剩余劳动时间
C. 必要劳动时间 D. 商品的供求关系
2.价格是商品价值的(D)。
A. 惟一表现形式 B. 基础和依据
C. 现代表现形式 D. 货币表现形式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B)。
A.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 B.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C. 商品经济的基础 D.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
4.超额剩余价值是(B)。

2022网络考试练习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22网络考试练习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2 分)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我的答案:A得分:2分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 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2 分)A.英国宪章运动B.芝加哥工人起义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我的答案:A得分:2分3、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2 分)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我的答案:C得分:2分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2 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D得分:2分5、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因此,对物质和物质形态,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

(2 分)A.具体和抽象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我的答案:D得分:2分6、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 )。

(2 分)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论观点D.宿命论观点我的答案:B得分:2分7、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 )。

(2 分)A.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B.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C.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D.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我的答案:A得分:2分8、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 )。

(2 分)A.反映论B.实践论C.可知论D.先验论我的答案:A得分:2分9、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 )。

(2 分)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C.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我的答案:A得分:2分10、认识的本质在于(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北师大 网络教育 作业三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北师大 网络教育 作业三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北师大_网络教育_作业三_答案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的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年剩余价值量用公式表示就是(m'v n)。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是(社会资本)。

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它(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参与制)。

1、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是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什么是固定资本?什么是流动资本?其划分依据是什么?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有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有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的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都有哪些形式?答:垄断是指一个或者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东北师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3

东北师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秋在线作业1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准是()
【A.项】事物变化是否剧烈
【B.项】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项】事物变化的快慢
【D.项】事物变化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此题正确选项是】:B
2.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这种观点是()
【A.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项】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项】唯意志论观点
【D.项】经验论观点
【此题正确选项是】:A
3.垄断价格的出现()
【A.项】完全偏离了价值
【B.项】违背了价值规律
【C.项】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D.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此题正确选项是】:C
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项】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项】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C.项】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D.项】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原理
【此题正确选项是】:C
5.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是()
【A.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项】低买高卖
【此题正确选项是】:B
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项】商人的出现
【B.项】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及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项】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北师大_网络教育_作业三_答案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的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年剩余价值量用公式表示就是(m'v n)。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是(社会资本)。

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它(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参与制)。

1、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是比自身
价值更大的价值。

2、什么是固定资本?什么是流动资本?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有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有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的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都有哪些形式?
答:垄断是指一个或者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开始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从事生产和流通活动的经济主体,主要是私人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各个企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扩大规模,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抢占优势。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垄断。

因为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竞争对手之间势均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两败俱伤,它们必然会放弃竞争,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并能坐享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是指若干个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和销售及原料市场,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组织。

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

现在的主要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但无论是那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4、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主要特点是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相结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问题,这就必然会要求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

于是就产生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有:第一,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大规模建设所需的巨额资本。

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公共设施的需要越来越多,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由于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项目资金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是私人资本也往往不愿涉足。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干预和调节,靠国家的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缓解生产过剩危机。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以克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

第六,随着垄断的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中各方面的矛盾威胁着其社会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在经济利益关系调整方面,也需要国家的进行再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