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病历的管理制度
病案管理条例最新版

病案管理条例最新版一、前言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病案管理条例最新版》。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旨在确保病历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二、病历保存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历保存管理制度,明确病历保存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及保存期限。
2. 病历保存期限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计算,至少保存30年。
对于特殊病例、罕见病例、死亡病例等,保存期限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
3. 病历保存应采取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
纸质病历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防火、防盗的专用档案室内,确保病历安全。
电子病历应存储于医疗机构指定的服务器,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历保存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病历保存管理应纳入医疗机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5.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合并、分立、撤销或者解散时,应依法将病历档案移交至承接医疗机构或相关档案保管部门,确保病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6. 病历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负责人审批,可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销毁过程应有详细记录,并由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
本《病案管理条例最新版》旨在规范病历保存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各级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病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病历书写1. 病历书写原则(1)及时性:医务人员应当在实际诊疗活动中及时书写病历,确保病历内容的实时、准确。
(2)客观性:病历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的原则,不得篡改、伪造病历。
(3)完整性:病历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疗过程、检查检验结果、医嘱等,确保病历的完整性。
2. 病历书写要求(1)病历应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书写,字迹清楚、表述准确。
(2)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不得使用红色墨水或铅笔。
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范文

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范文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纠纷的管理,维护医疗纠纷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医疗机构内产生的医疗纠纷病历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纠纷病历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因医疗行为引发的纠纷所产生的病历。
第四条医疗纠纷病历的管理目标是保证病历真实、完整、准确,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纠纷的顺利解决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病历登记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登记制度,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进行登记。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患者的身份证件进行验证,并将患者的信息记录在病历登记本上。
第七条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当定期对病历登记本进行核对,并及时纠正登记错误。
第三章病历执行第八条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行为时,应当按照规范操作,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及时进行病历记录。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对病历记录进行签字或注明记录人,并在每页病历上盖章。
第四章病历保存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病历保存制度,确保病历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每一份病历进行编号,并按照医疗纠纷的类型进行分类保存。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病历进行定期的备份和存档,防止病历丢失或损毁。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病历保存的时间进行规定,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存完整。
第五章病历查询第十五条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查阅自己或被代理人的病历,并可以要求复印。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供病历查询和复印服务,并确保查询过程的安全和保密。
第十七条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查询病历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身份证明材料,并签署查询同意书。
第六章医疗纠纷的处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并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应当要求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纠纷病历,并对病历进行审核和评估。
第二十条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历的真实、完整、准确程度,进行医疗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纠纷病例管理制度

纠纷病例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纠纷病例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加强医生、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管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提高医院的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纠纷病例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公平、公正、依法处理。
2.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维护医护人员正当权益。
3. 防范与纠正医疗纠纷,提高服务质量。
四、管理程序1. 纠纷病例的收集与登记患者出现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应及时将病例资料收集并进行登记。
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资料、治疗方案、手术记录等内容。
2. 纠纷病例的评估医院应成立医疗纠纷评估委员会,对纠纷病例进行评估,明确责任人和责任事故,分析其原因和处理办法。
3. 纠纷病例的处理医院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委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依据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正确处理纠纷病例。
4. 纠纷病例的跟进医院应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进,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情况,对涉及医护人员的处罚进行监督。
五、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的纠纷病例档案医院应当为每一个纠纷病例建立档案,包括患者病历、治疗记录、评估报告、处理结果等内容,并妥善保管。
2. 定期进行纠纷病例的总结和分析医院应当定期对纠纷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诊断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改进措施。
3.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医院应当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4. 宣传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医院的管理制度,增强患者和家属的知晓度,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
六、管理责任1. 医院负责人应当制定和完善病例管理制度,保障病例管理制度执行。
2. 医院临床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纠纷病例的监管和跟进。
3. 医护人员应当遵守医院的纠纷病例管理制度,如实记录资料,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改,应进行相应通知,并重新发布。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医护人员,将按医院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病历管理制度(精选6篇)

病历管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的定义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二、病历管理制度(精选6篇)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水平,医院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病历管理制度(精选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病历管理制度1一、日常管理(一)负责集中管理全院病案。
(二)凡出院病案,应于病人出院24小时内(死亡病历一周内)全部回收病案室。
(三)负责出院病人病案的整理、查核、登记、索引编目、装订以及保管工作,在与病房交接病历时,逐一登记住院号、姓名、出院日期、上交日期,并在每次交接登记处由交接双方签字。
(四)计算机组与病案管理员进行病案交接手续,认真进行病案录入及核对工作,按月造表及打印台帐。
二、病案保管与供应1、负责临床、教学和科研以及个别调阅病案的供应和回收工作。
2、负责办理院际病案摘录和经过医务科同意的外调接待工作。
3、配合统计人员做好有关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
4、把好病案书写质量的初查关,促进病案书写质量的不断提高。
5、切实做好病案储藏室的安全和对病案内容的适当保密工作。
6、住院病案一律由病案室长期统一保管,负责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分类、统计、登记、顺号上架,不得丢失和破损,要保持清洁,妥善保管。
并准确及时的供应医疗、教学、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接待外来查访和持有批准手续的借阅、抄录病历等。
7、医疗统计工作的原始资料应以病案为主,只有病案内容所反映的情况才是最真实、最确切的,所以在医院中统计工作与病案管理工作应密切配合。
8、病案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保守病案中一切秘密,不得随意泄露。
9、病案室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病历质量和内容是否系统、完整,从中提出存在问题,不断提出改进办法。
10、患者门诊须要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
医院病历管理制度_医院病历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病历管理制度_医院病历管理制度条例医院病历管理制度篇1一、医院病案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病历(门诊、住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管理。
二、门诊和住院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
门诊病历未建档的,由患者保管;已建档的门诊病历由挂号室负责存放、保管。
住院病历由病案管理员负责整理、存档,并在病房保管。
三、病历的日常管理制度1、由病案管理员负责管理住院病历资料。
2、出院、转院、死亡病历应在病人出院时完成,经主治医师和护士长进行质量检查,签字后存档。
3、住院病历不外借。
4、使用病历时,由病历管理人员负责提供和归档。
5、保持病历整洁有序,做好防火、防潮、防丢失工作。
6、严守病历资料保密制度。
7、住院病历原则上要永久保存。
四、病历借阅制度1、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执行病历的借阅和复印。
2、病历只限本院医生在本院内查阅。
3、患者看门诊或再次住院需参阅病历时,应由本院医师办理,不得委派患者或患者家属借阅。
4、凡借阅病历,不得进行涂改、玷污、拆散、换页、丢失。
医院病历管理制度篇2为加强科室在架运行病历管理,根据《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一、科主任、护士长为在架运行病历管理责任人,负责全病区在架运行病历质量、安全管理。
二、在架运行病历书写质量由相应上级医师负责;护理病历质量由护士长负责。
三、患者出院后,主管医师应及时完成医疗文书整理工作,认真进行质控,并确保完整后于出院当日交护士站,主班护士完成病历整理编页工作后统一送住院处签收。
四、科室定期抽查在架运行病历质量,对有明显质量问题的当事人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奖惩考核办法》予以奖惩。
五、在架运行病历应在护士站保存,病历架应常锁。
六、医护人员使用病历将病历带离护士站时,不得让病历离开视线,病历用后应立即送还护士站。
七、患者或家属提出复印病历时,医护人员应主动告知病历复印的相关规定,并安排医护人员将病历护送至病案室复印。
医院病历管理制度(通用)

医院病历管理制度(通用)为加强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的病历管理制度:一、病历保存管理1、患者住院期间,病历由病区负责保管。
2、患者离院后,病历由病案室负责集中统一保管。
3、病案室按档案管理规定妥善保管病历,并做好防盗、防火及防水工作,确保病历安全。
4、各病历保管单位应采取严密保护措施,严防病历丢失。
5、病案室对所有病历进行编号,病历编号是患者在本院就诊病历档案唯一及永久性的编号。
6、门诊病历由病人自己保管,留观观察病历由医院保管,保存不于少15年。
住院病历保存不于少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密。
7、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及销毁病历。
二、病历书写医师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医院《病历书写制度》的规定书写病历,各科室须加强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是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监控,为提高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1、住院病历应当按照以下顺序排序: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输血某某某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某某某)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2、病案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装订保存: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输血某某某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某某某)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体温单、医嘱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国家病历管理规定

4.8医疗机构应当对病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防止病历信息泄露。
4.9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病历信息管理系统中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泄露。
4.10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1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病历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7.2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系统应当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促进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7.3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病历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病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4医疗机构应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病历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6.4病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病历管理业务;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
(3)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病历信息管理系统;
(4)具备处理突发病历管理事件的能力。
六、病历管理与人员培训(续)
6.5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明确其在病历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3.3医疗机构应当允许患者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制病历,并提供便利条件。
3.4病历涉及患者隐私的部分,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保密。
四、病历管理与监督
4.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高病历质量。
4.2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病历书写、保存、使用和管理的培训和考核。
4.3医疗机构应当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病历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十三、病历管理的宣传与教育
13.1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病历管理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病历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急诊病历
特殊检查及治疗病历
强调快速、准确地记录患者主要症状、体 征、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措施,以便及时 救治。
针对特殊检查如内窥镜、影像学等及特殊治 疗如放疗、化疗等,应详细记录检查治疗过 程、结果及患者反应等信息。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
字迹潦草、涂改不规范、重要信息遗漏、诊断依据不足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 病历质量下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确保系 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硬件设施
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等,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软件系统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应用软件等,满足医疗业 务需求。
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标准
数据采集标准
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024年医疗机构病 历管理规定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病历管理概述 • 病历书写规范与要求 • 病历保存、归档与借阅制度 •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应用 • 质量监督、评价与改进机制 • 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途径 • 培训、宣传与普及工作
01
病历管理概述
病历定义与重要性
病历定义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 、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它是患者医疗健康档 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借阅病历的条件,如 医疗、教学、科研等需求 ,同时确保借阅人员具备 相应的资质和权限。
借阅程序
设定严格的借阅程序,包 括申请、审批、登记、归 还等环节。
借阅责任
借阅人员需对借阅的病历 承担保管责任,确保病历 在借阅期间的安全和完整 。
04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应用
病历管理制度(精选21篇)

病历管理制度(精选21篇)篇1:病历管理制度(一)凡出院(死亡)72小时后的病案都应回收到病案室,复印病历有关资料必须在病历归档后到病案室办理。
特殊情景由医务科及时办理。
(二)患者的住院病历应由所在病区负责集中、统一保管。
病区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的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后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病历已回病案室的结果检查单,要到病案室补贴。
(三)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需要带离病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病人转科时,病历不得交病人或家属转送;病人转院时,病历不得借出。
(四)病区医务人员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资料。
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病人或家属不得擅自查阅病历,采用非法手段(如偷窃、抢夺)获取的病历资料视为无效。
(五)因医疗、科研、需要查阅病历的,必须是医院医护人员持签名的借阅单,到病案室登记查阅,阅后立即归还,不得随意带出病案室。
如必须借出时,需办理借阅手续,并在2周内归还,过期归还者按违规处罚。
(六)严禁我院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帮忙患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的有关资料,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自负。
(七)病历封存的处理程序:封存病历原件者-医患双方在场-双方签字封存(病案室留复印件)。
篇2:病历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
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资料,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职责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病历质量管理制度_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办法

病历质量管理制度_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办法一、前言病历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病历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制定本办法,以规范病历的保存、书写、归档、查阅、复制、封存和启封等管理工作。
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
二、病历保存管理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历保存制度,确保病历在规定期限内得到妥善保存。
2.病历保存期限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计算,至少保存15年。
对于特殊病例,如罕见病、疑难病、重大医疗事故等,保存期限可适当延长。
3.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病历保存场所,确保病历的安全、保密、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等。
4.病历保存场所应配置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病历柜、保险柜、温湿度控制器、消防设备等。
5.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历保存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病历的完整性。
6.医务人员在病历保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禁止涂改、篡改、损坏、丢失病历。
7.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病历的电子化保存、检索、统计等功能,提高病历管理效率。
8.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历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9.医疗机构应制定病历备份制度,对重要病历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10.病历备份应采取异地存储、云端存储等方式,确保病历数据的安全。
三、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要求(1)病历书写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病历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等。
(3)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字迹清晰,不得使用涂改液、消字灵等。
(4)病历书写应使用规范医学术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口语等。
2.病历书写规范(1)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日常病程记录应反映患者病情变化、诊疗经过、医嘱执行情况等。
(3)手术病历应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式、麻醉方式、术中情况、术后处理等。
病历封存及解封制度

病历封存及解封制度
因医疗纠纷等原因,需要对运行中或已出院的病历进行封存,为了使我院病历封存行为有章可循,根据卫计委《医疗机构病历管理办法》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运行病历封存:需经主治医师、病人或直系亲属双方并通知医务科、医调办、病案室人员到场,一起封存病历,封存病历前,病案人员要进行病案登记,并在病人或直系亲属的监督下复制一份完整的病历,将复制病历封存,病人或直系亲属、医调办相关人员在封存上签字并注明封存日期,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病历时,可以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当医师按照规定完成病历后,再对新完成部分进行封存。
2、出院病历封存:由医调办人员陪同病人或直系亲属的监督下复制一份完整的病历,将复制病历件封存,病人或直系亲属及医调办人员双方在封条上签字并注明封存日期,特殊情况下封存原始病历,复制病历留病历室备案保存。
封存病历前尽可能通知科室和经治医师到场,共同参与封存病历的行为,特殊情况下事后也要告知科室与经治医师封存病历的情况。
封存病历后要告知病人病历解封的规定。
并取得病人知情签字。
医疗机构负责封存病历复制件的保管,封存后病历的原件可以继续记录和使用。
3、病历的解封:开启封存病历应当在签封各方在场的情况下实施,没有解决但患者在一年内未对医疗纠纷提
出任何主张、且有证据已告知患者或直系亲属病历解封的规定,一年后医院有权单方面解封。
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纠纷病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纠纷病历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病历(包括纸质和电子病历)的管理。
三、病历管理的原则1. 病历管理应遵循合法、规范、及时、完整、准确、保密的原则。
2. 病历应当准确真实地记录患者的疾病过程、诊疗过程和结果,包括检查、检验、诊断、治疗及病情观察等内容。
3. 病历中不得出现虚假记录、删减、追加、篡改信息,一切修改均应有操作记录,并经过审核。
4. 病历应当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将病历内容提供、展示给无关人员查阅。
5. 病历管理人员应保证管理科学、规范,做到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6. 病历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四、病历的书写规范1. 纸质病历应采用规范的书写方式,并使用黑色水笔、签字笔或打印机书写。
2. 电子病历应在专门的电子病历系统中进行记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 病历的书写应简练清晰,文不加点,半页留白,所记内容应完整、详实、条理清晰。
4. 病历中涉及专业术语应准确使用,不得使用不规范、不明确或错误的术语。
5. 病历中应当记录医师的真实签名和日期,确保责任的明确。
五、病历管理的流程1. 患者就诊后,医师应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情况。
2. 病历管理人员应及时归档、整理患者病历,保证病历的安全保存。
3. 患者需进行复诊或住院治疗时,医师应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和更新。
4. 医师撤销或更改原来书写的诊疗记录时,应注明修改原因和日期,由主治医师签字确认。
5. 患者出院后,医师应及时完成出院记录,并将患者的病历归档妥善保管。
6. 对于临床病历中重要的医疗事件,应当进行讨论总结,并及时上报医务部门。
六、病历管理的责任1. 医师应当按照规定书写病历,并对病历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2.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的安全保存和正确使用。
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

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一、总则医疗纠纷病历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二、病历管理责任部门医院将建立专门的医疗纠纷病历管理部门,负责医疗纠纷病历的搜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1. 收集病历:对于发生纠纷的病例,应及时向医疗纠纷管理部门报告,由该部门负责收集病历资料。
2. 整理病历: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对收集到的病历进行整理,确保完整、准确、清晰。
3. 归档病历:将整理好的病历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方便随时查阅。
三、病历管理流程1. 病历收集: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意见、治疗方案等内容。
2. 病历整理:医院的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及时将收集到的病历进行整理,确保内容完整、准确、清晰。
3. 病历归档: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将整理好的病历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确保病历的安全和隐私。
4. 病历申请:当医患发生纠纷时,医患双方可以向医疗纠纷管理部门申请病历资料,以便进行纠纷的调解和解决。
5. 病历审核: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对申请病历的医患双方进行审核,确保他们的申请合法合理。
6. 病历提供: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及时将审核通过的病历资料提供给申请方,以便进行纠纷的调解和解决。
四、病历管理的规范1. 病历的书写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书写病历,确保内容真实准确、清晰易懂。
对于诊断、治疗等关键信息,应注明日期、签名和职务,以便追溯和核实。
2. 病历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病历保存制度,保障病历的安全、完整和隐私。
病历资料应保存至少10年以上,对于特殊情况的病例,更应特别加以保存。
3. 病历的调阅医院的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病历资料的调阅进行管理,确保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调阅病历的申请人,应核实其身份和目的,对于涉及隐私的病例,更应加以审慎处理。
病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病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病历是医疗机构医生对患者个体的诊断处理及治疗等各项医疗活动的记录和依据,是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管理的基本文书,也是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因此,病历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将介绍病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1、目的制定病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对病历的管理,提高病历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2、依据《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二、病历管理的基本要求1、规范操作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按照医学规范,遵循科学诊疗原则,结合患者病情、病史、体检以及其他医学检查资料,详细、准确、全面地记录患者病情。
2、技术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医生写病历符合医学规范和医疗机构要求,规范写病历流程、规范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及书写修整、完善病历保密制度等。
3、医临关系医疗机构要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保护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三、质量管理要求1、书写规范医生书写病历的格式、文字应符合医学规范和医疗机构要求,书写应清晰,字迹整齐、工整,避免使用俚俗语言和语言中的错别字等。
2、内容完整医生书写病历应注意记录完整的病史资料,包括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疾病现症、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内容,确保病历记录完整准确、不漏项、不重项。
3、保密要求医生书写病历是医生与患者交流的重要内容,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规范病历电子化的储存、保护、备份及处理方式,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
四、病历管理流程1、诊断治疗流程医生在诊断治疗中应先开具门诊病历,详细记载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逐一记录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治疗等资料。
2、归档存储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对病历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实现电子化管理和存储,以确保病历数据安全存储、可检索检验、可浏览阅读,对病历选项润色。
3、病历质量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完善的病历管理评估、督导机制、维护评价管理、医疗纠纷调解等制度,及时处理与事故预防机制。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1.为了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预防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更好地体现我院医疗纠纷处理院科两级负责制,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侵权责任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过程或诊疗结果产生异议,系医疗民事纠纷,即医疗合同纠纷和医疗侵权纠纷。
2.1医疗合同纠纷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医疗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及合同权利义务的争议。
2.2医疗侵权纠纷是指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侵权责任的争议。
2.3本制度所称的医疗纠纷涵盖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
3.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4.医疗纠纷的预防、报告与管理4.1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熟知并贯彻落实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相关执业培训。
4.2 切实加强病历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和医院相关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各科室由科主任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工作。
按照医院规定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出现遗失或抢夺病历资料情况及时上报医务科和武装保卫科。
4.3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解答其咨询,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4.4 医患关系办公室是医院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行政部门,负责医疗纠纷的接待、记录、调查、处理、鉴定、诉讼等工作,并提供咨询服务,相关科室主任要协助医患关系办公室全程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
医患关系办公室同时负责组织协调、督办其他投诉的处理,参照《第一人民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执行。
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及科室对病历的监管制度

十七、病历监管的标准化建设
1.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病历管理相关标准,制定本院病历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
2.推行标准化病历模板,规范病历书写内容,提高病历书写效率。
3.加强对标准化病历模板的管理,定期更新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十八、病历监管的法律合规性
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及科室对病历的监管制度
一、医疗机构病历监管制度概述
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监管制度。
二、职能部门及科室职责
1.医疗机构设立病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病历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病历应当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3.病历书写应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隐私。
4.病历中各项记录应注明日期、时间,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5.病历中涉及到的诊断、治疗、手术等重大决策,应有充分的依据,必要时进行会诊。
四、病历保存与查阅
1.病历应按照规定期限保存,纸质病历保存期限不少于十五年。
2.医务部门负责制定病历管理制度,组织病历书写培训,监督病历质量,处理病历相关纠纷。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整改。
4.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病历信息化建设,保障病历信息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5.各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病历的书写、保存和管理工作。
三、病历书写规范
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普及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知识。
3.定期举办病历管理经验交流会,分享优秀病历管理案例,提升病历监管水平。
病历管理制度人员

一、引言病历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档案资料,记录了患者的诊疗过程、病情变化、治疗措施等信息,对于医疗质量的保障、医患关系的维护以及医疗纠纷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病历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明确病历管理制度人员的职责。
二、病历管理制度人员职责1. 负责病历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
(1)及时收集患者就诊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检查报告等。
(2)对收集到的病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将整理好的病历归档保存,确保病历的长期保存。
2. 负责病历的查询、提供和借阅工作。
(1)为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病历查询服务,确保病历信息的及时、准确提供。
(2)按照规定权限,为相关人员提供病历借阅服务,确保病历的安全。
(3)对借阅病历进行登记,并在归还后进行核对,确保病历的完整性。
3. 负责病历的保密工作。
(1)严格执行病历保密制度,确保病历信息不被泄露。
(2)对病历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级别的病历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
(3)对违反病历保密规定的行为,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4. 负责病历的质控工作。
(1)对病历的书写质量、完整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病历符合规范要求。
(2)对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3)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
5. 负责病历的数字化工作。
(1)按照医疗机构要求,对病历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病历的管理效率。
(2)确保数字化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对数字化病历进行备份,确保病历数据的安全。
6. 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1)与医务部门、行政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病历管理的顺利进行。
(2)协调解决病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病历管理效率。
三、结语病历管理制度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保障病历质量、维护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职责。
病历归档管理制度

病历归档管理制度一、目的病历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为了加强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完整,便于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医疗纠纷的处理,特制定本病历归档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病历的归档管理,包括住院病历、门诊病历等。
三、职责分工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负责病历的书写、整理和初步审核,确保病历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病历进行再次审核,确保病历质量符合要求。
3、病历管理部门负责病历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利用,以及对病历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四、病历书写规范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3、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4、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5、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五、病历归档时间1、住院病历应在患者出院后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
2、死亡病历应在患者死亡后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
3、门诊病历应在患者就诊结束后及时归档。
六、病历归档流程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对病历进行整理和审核,确保病历内容完整、准确。
2、科室主任对病历进行再次审核,并在病历首页签字确认。
3、临床科室将审核通过的病历送至病历管理部门。
4、病历管理部门接收病历后,进行登记、编号,并对病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
5、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病历,病历管理部门通知临床科室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归档。
6、病历管理部门将归档病历按照分类存放于病历库房,并建立病历归档目录。
七、病历保管1、病历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病历库房,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保证病历的安全、完整和防潮、防火、防虫、防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纷病历的管理制度
发生纠纷的病历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护理人员应了解有关规定及病历保存办法,以免增加纠纷的解决难度。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关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专(兼)职
人员负责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
受理申请时,申
请人应按照下列要求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1、申请人为患者本人的,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明。
2、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
证明、申请人与患者代理人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3、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其近亲
属的有效身份证明。
申请人是死亡患者近亲属的法定证明材料。
4、申请人为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人的,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
死亡患者近亲属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与其近
亲属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申请人与死亡患者近亲属代理关系
的法定证明材料。
5、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
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
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
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
合同
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紧急封存病历程序
1、患者家属提出申请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