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2017高考作文 全国卷2

2017高考作文 全国卷2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2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2。

题目,诚信。

范文:诚信,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态度。

它是指一个人在言行中恪守诺言,遵守规则,不欺骗他人,不做虚伪之事。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欺诈、作弊、不诚实的事件发生。

这让人们不禁要问,诚信到底在哪里?首先,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商业活动中,只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

在学术领域中,只有诚实守信的学生才能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诚实守信的公民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诚信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

而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了欺骗、作弊、不诚实,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信任危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诚信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最后,诚信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人们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

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并没有带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相反,人们更加渴望一种真诚、纯粹、美好的生活。

而诚信正是这种美好生活的基础,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因此,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

总之,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一个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一个诚信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2017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

2017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

? (3)思考材料:
? 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亲、乡愁、 家国情怀
?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特 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
诗词材料作文审题要点
1.读懂诗句,分析 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义等) 2.分析重点词语,把握作者的 情感倾向。 3.理清材料内在、外在的 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互
补关系) ,整体阅读。 4.因果法分析 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 类比联系生活。
诗词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步骤
1.抓意象 2.抓关键 3.理关系 4.查原因 5.联生活
?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担当
?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下、坚定 自信、责任自信
? (4)提炼关键词: ? 第1句,关键词:自强 ? 第2句关键词 :思乡 ? 第3句关键词 :内在美 ? 第4句关键词:眼界、视野 ? 第5句关键词:正视、敢 ? 第6句关键词:风流人物、今朝 ? ? 自强 思乡 内在美 眼界 正视 今朝
? 2、确定立意 ? ——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 ——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
间的关系…… ? ——①③④: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 ? ——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 ——③⑤⑥: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
? 3、拟题: ? 胸怀天下、直视人生 ?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 自强勇敢,方可成就强大自我 ? “刚柔并济,海纳百川”铸造中国骨血 ? 内外之美,绽放中国耀眼光彩 ? 若为成功故,君子当自强 ? 让自强与自信为生活摆渡 ? 母亲的两个锦囊(记叙文)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文章对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了简要分析解读,指出出题的背景、特点,并探求其规律。

在解读基础上,文章作者就如何恰切地应对考题提出了多样化的建议,所写的示范文(部分)能够以举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对作文题目的认识,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参考价值。

在2017年的全国卷中,卷Ⅰ与卷II的作文立意大相径庭。

卷Ⅰ从“一带一路”、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等“中国关键词”,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作文。

卷II从六大名句: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感触。

两卷都是选取三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述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两套题的作文模样非常的相似,看得出来,出题人力求使卷二与卷一保持大体一致的题型和难度。

相似度虽然高,难度却大不同,卷二的难度比卷一高得多。

第一,卷一的關键词(热词)不难理解,而卷二的诗文句子中1、3、4、5的意思对一般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既然理解都有困难,那“感触与思考”就更难了。

第二,要表达“感触与思考”,从文体上来说选择议论文比较合适,这是一般学生考场上可能有的首选,但是选择了议论文之后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触并不容易。

卷一作文一般不会脱题或偏题,卷二作文很容易跑题、偏题及主旨不明(中心不突出)。

基于以上,我认为全国卷二难度相当大。

下面先简单说说六个句子的意思。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大自然、宇宙)以刚健姿态运行,君子(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应该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与天相应;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一句写景点明季节到了白露时节,又引出下面的思乡之句,表达了深秋来临,思乡之情倍增之感;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赞美的是桂花,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作者贬梅贬菊,模拟桂花口吻斥责“骚人”有眼无珠,为自己代言,为被埋没的“第一流”代言,借物抒怀、托物言志,表现出易安居士傲岸刚强自负的一面;清朝进步思想家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表面意思是阳光透过门窗只能使一个屋子变得光亮,而照遍天下的阳光使四面八方都变得光亮;鲁迅先生这个句子学生并不熟悉,出自杂文《论睁了眼看》,这个句子是激励青年人要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初中生就学过,教师做了精细的讲解,就不赘言了。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试卷分析导语2017年高考全国II卷语试题,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保持着“稳中有变”的基本原则,“稳定”符合教学的主体思路,让教学与考试有可循,“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难度控制合理,既注重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又加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语试题力求进一步落实对语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联生活,紧扣学生的实际,既承袭传统,又接地气,是一份很好的考试试题。

1、稳中有变的整体特色(1)稳定,主要体现在命题的形式和试卷整体结构上。

2017年试卷结构维持着“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部分,在内容的考查上维持着论述类本阅读、学类本阅读、实用类本阅读、言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字运用、作几大板块。

言阅读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题型仍是断句、古代化常识、对意的理解和分析和翻译;古代诗词阅读为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题型仍是内容理解与手法赏析;默写题型仍为解说性默写,且命题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

可以说,无论是从选材类型、从题型特点还是从分值看,这一部分是今年试卷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2)变化。

在平稳发展中体现新的思考,引领教学的改革。

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取消了“选考题”。

把“学类本阅读”和“实用类本阅读”二选一,改为了均必考,并统一到现代阅读板块,使试卷结构显得简洁干净,知识的分类也更为科学。

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考查更为全面,对考生语基本能力的要求更为全面。

选考改为必考,导致阅读量和题量有所增大,试卷总题量由18个题变成22道题,客观题由去年的9个题,增加到12个题,但主观题量并没有大的增加,选择题的选项字量减少,这样的均衡使学生的思考答题时间仍比较充裕。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使高考作文立意胜人一筹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使高考作文立意胜人一筹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使高考作文立意胜人一筹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有这样的经典话语: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繁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

可见,“意,犹帅也”,此言不虚也。

立意的高下,决定着高考作文分值的高低,如何使高考作文的立意胜人一筹,一直是每个考生追求的目标。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会”:一、会“提炼”“提炼”,即为刘氏所说的“约”。

在作文立意的过程中,就是对作文材料需要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概括的过程。

2017年全国Ⅱ卷《带着这束光,去远行》一文的立意就是会“提炼”的范例:“月是故乡明”,因这月光的明媚而变得内倾,因着月光的纯情而变得灵动,因这月光的明朗而变得浩荡。

这束光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隐秘,有“自在飞华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感伤,有“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自信。

月永远是明的,光永远是亮的,却需要一种一饮千钟的豪气内化这束光,并把这光照亮更远的旅途。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要有一种对文化内省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并使独立思考成为熔铸新文化内涵的动力,成为独立人格精神的保障。

古有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争辩,所谓的“格物致之”与“吾本吾心”的争论本质其实一样,都在强调对外接受文化、自觉成熟,并内化于心,两种思想也都是将本身的文化内省,似乎有着唯物的内涵。

此文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两句为基础而进行立意,表达了作者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观点。

上面两个选段可见一斑:作者先对“月是故乡明”进行多维解读,这是“去伪”的过程,意在告诉读者不要被“光”的表面所迷惑,要认识“这束光”需要“内化”“并把这光照亮更远的旅途”,自然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在“远”上暗合,不止于此,作者继续对“受光”句继续分析,最后使“月”句与“受光”句在“文化内省”上达到一致,从而表达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自省”意识的观点。

2017全国高考二卷作文

2017全国高考二卷作文

2017全国高考二卷作文2017年全国高考二卷作文题目为,人生处处是考场。

范文参考:人生处处是考场。

人生处处是考场,这句话并不是说人生就是一场场考试,而是指人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去面对挑战,去经历考验。

无论是学业上的考试,还是生活中的挑战,都需要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去面对。

因此,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做好准备,不断提升自己,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首先,学业上的考试是人生中最常见的考场之一。

在学生时代,我们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这些考试不仅是对我们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意志和毅力的考验。

在备战高考的阶段,我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状态,取得理想的成绩。

而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会伴随我们走向社会,成为我们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各种挑战的宝贵财富。

其次,生活中的挑战也是人生考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还是面对选择和决策,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应对。

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考验,需要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而这种正确的选择往往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清晰的头脑,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人生处处是考场,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准备和信心去迎接挑战。

无论是学业上的考试,还是生活中的挑战,我们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活得更精彩。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人生的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6月的烈日之下,是我们迎来的日子。

每年的作文题目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点评,仅供参考阅读!2017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真题:全国卷II(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关于材料分析作文题目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症结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所以对材料所给予的情境、概念、主体必须通篇考虑,逐个过关。

材料一共由两句话组成,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个主体、四个关键概念:一个情境:语文学习关系到个人发展、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这意味着在考虑什么是语文素养以及如何来提升语文素养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语文学习的作用这个大情境。

质言之,语文学习的作用可以反推出我们该形成什么样的语文素养以及如何习得这种素养。

一个主体: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体决定角度,讨论的主体应该扣住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来谈,不应泛化为谈所有人的人文素养、谈语文的作用、谈文化的意义等。

重视文化积淀,培养志向情操——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重视文化积淀,培养志向情操——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重视文化积淀, 培养志向情操——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徐殿东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3)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4)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5) 必须敢于正视, 这才可望敢想, 敢说, 敢作, 敢当。

(鲁迅)(6)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Ⅱ卷作文题考查了对文化名句化育功能的感触与思考。

试题在形式上仍是材料作文。

材料由六句名句构成。

名句范围从先秦的《周易》到当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跨越近三千年。

名句类型既有《周易》传文,也有唐诗宋词现代诗歌,还有近现代的论著杂文。

名句主题丰富多元,有励志上进的,有思乡怀远的,有追求高雅的,也有劝勉兼听正视的,还有自信豪迈的。

试题在“要求”部分提出,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出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试题在限定与发挥两方面体现了较好的统一性。

首先,试题在限定方面,考查了对六句名句本意的理解,考查了对试题意图、要求的理解。

试题要求有三个小点, 一是“合理引用”名句。

这一条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引用材料中的六句名句, 引用就要用引号, 引用原句;合理引用, 即所引用的名句与文中观点及上下文要有关联性、一致性。

二是“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不必六句全用,可以六中选二或六中选三,同时所选也不能低于两句,只选一句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立意”就是确立中心的意思,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且要统一集中。

这就需要所引用的两三句名句本身要有相关性、一致性,同时这两三句名句与文章的中心要有相关性、一致性。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读懂材料(1)审清材料:化育后世的六个名句(2)审清关系: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3)审出问题:是什么: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思亲、乡愁、家国情怀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担当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诗句详解(详解部分源于网络)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取自这两句。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君子效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精讲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精讲

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见过,是《海国图志》
的作者,是清末“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海国 图志》就是当时中国最全面的介绍世界的书,这
本书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东传到
日本却被奉为至宝。梁启超说过:"《海国图志》 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 做、敢当。——鲁迅
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少部分同学字数不达标,甚至未完卷。(无论字数多少,都必 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结尾段落。) 个别同学只选择一个句子来写,未完成写作任务;在行文中未 将所选的句子明确地标示出来,有未完成写作任务之嫌。(所 选的句子最好置于篇首或段首,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误解句子的含义,谬以千里。(读懂句子内涵再动笔) 所选的句子之间缺少逻辑联系,即便用一个主旨句来涵盖,也 较为生硬。(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合并同类项,宁缺毋 滥。)
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 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 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这份清香和品格。坚守 自己的本性。
还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在形成关联后 生发的新的含义 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 进取之间的关系 ; 还可以跳出思维方框,侧重感受和体验汉语之美, 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剖析,对名句的丰富内 涵进行文学解读,个性化的阐述中国文化“博大精 深”,集中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合理引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还可以 是类用。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作文点评:贴近时事,极具新颖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作文点评:贴近时事,极具新颖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贴近时事,极具新颖
给动物园的动物喂食物是2017年出现频率最多的新闻材料,从这个角度讲,这则材料可谓紧贴时事,其新颖性值得肯定。

从作文立意的角度看,这则材料作文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

1.紧扣材料,书写素养。

很显然,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动物园的规则,考生可以写,遵守道德规范,做文明的旅游人。

2.遵守规则,规范行为。

这道题目背后隐含了一个规则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可以写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由此也可联想到当前的反腐大潮,腐败者的实质是在破坏社会的大规则-----法律。

3.联系教育,充分联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喂食物,就会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写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4.关注两端,充分审题。

材料中出现的要素有两个,即游人和自然保护区,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综合考虑来把握。

5.展开想象,童话书写。

考生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立意,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这样会让作文
更有新意。

总体而言,这则作为的立意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天利特约教师商洛市柞水县柞水中学长孙永健)
高考,是一场心理战的拼搏,谁心态好谁就是黑马,2017地区高考作文题目已为大家揭晓,更多2017地区高考作文范文、地区高考满分作文、地区高考作文点评,请关注全国2017高考作文专题,接下来的考试,希望大家一切顺利。

2017全国卷2作文

2017全国卷2作文

2017全国卷2作文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思考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7年全国卷2作文题目侧重于社会热点和人文关怀,要求考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文将从题目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题目意思和问题分析2017全国卷2作文的题目为:“浪费,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浪费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问题分析如下:问题背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过度追求美好生活,导致浪费现象层出不穷。

然而,浪费对社会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比如,粮食浪费导致粮食供应紧张,物质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使得能源消耗不均衡。

因此,解决浪费问题刻不容缓。

浪费问题的影响浪费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还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浪费不仅让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还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其次,浪费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此外,浪费还使得贫富分化更加明显,贫困地区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解决浪费问题的思路要解决浪费问题,必须从个人、家庭和社会多个层面出发,加强教育和引导,树立环保、节约的价值观念。

个人层面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明确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不必要的购物,避免过度消费。

其次,我们要学会珍惜资源,比如,养成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

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腐烂的食物,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食物,减少浪费。

家庭层面家庭是个人教育的基石,培养了良好的节约观念对于预防浪费至关重要。

家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 让孩子从小学会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 约束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避免过度消费; - 家庭培养环保意识,进行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

社会层面除了个人和家庭,社会层面也要发挥作用,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

高考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II 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

高考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II 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

高考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II 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阅卷报告陕西四、作文(60分)22.(2017·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卷实录】2017年陕西省语文高考阅卷点仍然设在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阅卷的真。

体工作由文学院承担。

阅卷点设在陕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逸夫楼机房。

长安校区图书馆设备先进,主体建筑曾获得过鲁班奖。

今年陕师大为了更好地承担阅卷任务,学校又投入100多万,更新了电脑、空调设备。

虽然阅卷那几天天气炎热,但图书馆内的中央空调对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到位的,始终比较清凉。

逸夫楼由于设备更新,也保持了良好的阅卷环境。

6月7日下午,陕师大文学院就组织质检专家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11日开始阅卷前,对题组长、小组长、阅卷员先后组织了三轮培训,内容有思想教育、做题、学习评分标准、试评试卷等等。

培训非常扎实,为后期评卷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10日,全天上机试评,每位阅卷老师都在熟悉细则的基础上,评阅了大量试卷,题组长、小组长、质检员实时监控,现场解决评卷员碰到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大家熟练掌握了标准,11日正式阅卷开始后,三评率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保证了评卷工作的客观公正。

评卷作息时间是每天上午7:45—8:30进场,8:30一12:30评卷;下午1:45—2:30进场,2:30一6:30评卷。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2017-08-01 张飞仰望语文的星空【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读懂材料(1)审清材料:化育后世的六个名句(2)审清关系: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3)审出问题:是什么: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思亲、乡愁、家国情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担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诗句详解(详解部分源于网络)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取自这两句。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考核方式,其中就包含了语文,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仅供参考!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题目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全国二卷今年考查的是诗词材料作文。

六句诗歌任选立意,扩大了学生发挥的余地,降低了作文立意的难度。

考生要特别注意必须“任选两句”,所以必须先对作文材料进行分类。

2017全国卷2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又是一年深秋至,这几日桂花开得是那样日益繁茂,又是那样的不动声色;桂花的香是清淡的,又是浓郁的。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给人一种清冷高雅的美。

可自从读了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越发觉得桂花的清淡,和不张扬的花期,细微的花朵才是更加的淡雅恬静啊!记得读书时,在寒冷的北方小城,舅舅家每年初冬,总喜欢摆一株盛开的桂花盆景。

可后来都说八月桂花香,难道是记错了吗,也许就只是深秋,但在那时还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分明觉得好像已经很冷了。

每次从凉飕飕的屋外进来,尽管屋内也还是冰冷,可屋子里淡淡的香味,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不敢太暖的寒。

后来,读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就更觉得疑惑,春天——桂花?仔细查来看了,原来是有一种四季桂的,那舅舅家的桂花应该是冬日无疑了。

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么空灵的诗句里写的就只是桂花,因为细因为微,所以花落更加的悄无声息。

我们一想到花总是美好的,花瓣总是轻盈的,花蕊总是惹人怜爱的,花落总是纷纷的,而桂花叶密千层绿,花开只是万点黄。

因为太微小,像女人细密的心事,像凡世琐屑的生活,让人有种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的怅茫。

又说桂树原来是月宫独有的一种树木,广寒宫,听着这样的名字,看着这样的字眼就觉得莫名的凄泠,更有情诗圣手李商隐的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
•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亲、 乡愁、家国情怀
•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
•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 担当
• 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 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 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 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 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 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 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 才之道在于教化;
•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 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其实,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 自己。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者来说, 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 能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在缺陷面前绝 不要退缩和消沉,要凭着良好的心态战胜 困难,当我们有想法但不能实现时,要自 立自强,这样才能发掘你的潜能,冲破困 境走向胜利。
• 逐梦青春,需坚持自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 是花中第一流。”这是一种坚持自我的自信。坚 持自我,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存在。树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你绽放你的浅碧深红,我呈现我的鹅黄素雅。渴 望想和树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 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无论世界是什么样, 始终坚持自我,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 四方。——魏源
•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 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看见多大的 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 六句里比较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 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见 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鲁迅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 选自《鹧鸪天•桂花》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 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 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何须浅碧轻 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 似之。” 就是说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 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 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 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这份清香和品格。
•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 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 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 没有谁的青春总是走在红地毯上的,追逐梦想的 道路上需要自强不息,需要直面挑战,需要坚持 自我,相信吧,不远处,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 教化。(胡瑗)
•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 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 度——礼待人才;
• 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 大事;
• 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
• 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 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 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 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 未休兵。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 将思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 受代替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 情,但考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 二十四节气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 文化的信息。
• 根据选取名言的不同,立意角度也有很多,列举 几种,以供参考:
• (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
• (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 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 德育;
• (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
• (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 质及追求;
方。——魏源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做、敢当。——鲁迅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作文要求,也是提示和得分方向。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 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 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
• 第一句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 来;
•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思 乡爱国情感的体现;
• 第三句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 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
•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 第五句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 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 第六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 的弄潮儿;
•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 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 ——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③⑤⑥: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 任……
追逐青春
• 青春是一条流淌着的的河,我们奔跑着追 逐梦想。在逐梦的路上,需自强不息,直 面挑战,坚持自我。
• 逐梦青春,需自强不息。《周易》有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君子 应靠自身的努力,来强大自己,在天地间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区域。 德国音乐家贝 多芬在失去聆听能力后发出“我要扼住命 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他用《命运》之 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用不屈于命运 的方式让全世界人看见了他的身影。
• 名句解析: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 易》
•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 的文字。
• 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让君子学习天的运 行刚健,永不停息,其实就是主动与积极 的面对人生。此句解释纷争很多,流传甚 广,很多人知道加上“地势坤,君子以厚 德载物”,就是清华的校训。但从乾卦原 意出发,说的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 健不息的人生态度。
—李清照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方。——魏源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
敢做、敢当。——鲁迅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3.确定立意
• ——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 ——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拓 进取之间的关系……
• ——①③④⑤: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 境界……
• 逐梦青春,需直面挑战。正如鲁迅先生所 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作,敢当。”“真的猛士,敢于直 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文革期间,杨绛先生被批斗成“牛鬼蛇 神”,向来和颜悦色、慢条斯理的她,很 快被罚扫厕所,戴“高帽子”,挂“黑牌 子”,剪“阴阳头”,这无疑是她是人生 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但她不畏艰难,敢于 直面人生中挑战。面对清洗厕所的任务, 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 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 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 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 (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 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 了三个方向的写作:
• 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 • 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 • 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新型任务型材料作文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
• 这话出自出自鲁迅先生杂文《论睁 了眼看》,意思非常清楚,什么事情 的开始就是正视,无论困难还是挫折 还是耻辱还是过错,都必须从正视开 始。正视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也就 是直面问题不回避。

•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 这句不解释了,太熟悉了,要有 和前文的对比,说明“还看今朝” 的理由和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