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教案

合集下载

气象灾害教育教案

气象灾害教育教案

气象灾害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各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和应急措施;3.提高学生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种类;2.预防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3.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措施。

三、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气象灾害的种类;2.向学生介绍当地气象台的联系方式,以便了解气象灾害的预警消息;3.准备一些面包、矿泉水等应急物资。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切入视频等方式,介绍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种类,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气象灾害的了解情况。

2.授课(30分钟)(1)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种类:教师详细介绍各类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种类,并示范演示各类气象灾害的表现形式。

(2)预防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监测气象变化来预防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发生。

(3)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措施: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各类气象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3.实践(15分钟)(1)学生自由论学习心得,教师辅导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气象预警工具,学生模仿操作。

4.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可以观察当天的气象变化,并备注气象台的预警消息;(2)学生可以调研本地区的气象灾害案例,了解其应对措施。

五、教学心得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详细、明确地介绍各类气象灾害,对气象灾害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2)掌握各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对学生有实际效益;(3)在授课中使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4)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回访和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从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让地理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益的自然地理和相关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努力工作,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虽然高一学生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成绩较低,他们对地理教学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辅修课”,所以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四、教学要求1、认真学习大纲,深刻理解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开展章传检查。

5、课本上的图片,图片下面的小字,活动的内容都作为正文处理。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

《气象灾害》教案:学习气象预警常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

《气象灾害》教案:学习气象预警常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

气象灾害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气象预警常识,有效应对突发灾害。

本篇文章将介绍气象预警的常见形式和几种突发灾害的应对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气象预警常识,提高自救能力。

一、气象预警常见形式1、台风预警:一般由地方政府、气象部门发布。

主要是为了提醒人们在预警范围内采取防范措施,夺取宝贵时间应对台风风险。

2、暴雨预警:主要发布时间较早,以便公众提前“水上建筑物高耸,比岸边道路地面要高”,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灾害事故。

预警信息将包含区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信息。

3、暴雪预警:主要为了提示公众在雪天里注意交通安全、慢行和避免外出。

同时,预警信息将包含区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信息。

4、雷电预警:发布时间相对较晚,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们在野外、室外死者和受伤。

同时,预警信息将包含区域、时间和天气条件等信息。

二、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1、台风预防措施:婴儿、老人、孕妇、身体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到楼房高层;居住在低洼的地区,最好搬到比较高的地方去;在临近台风、暴风圈以及登陆在即时不能靠近海岸、海滩、河流、高山、危险地带等区域;家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绷好窗户、门锁、席棚,提前备好物资以避免物资短缺;及时听从政府和气象部门的指挥,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应急准备工作。

遇到问题提示:尽量保持冷静,不要四处走动,避免因惊慌而引发的恐慌和事故。

在可能被破坏的地方,选择安全的建筑物或者是缺少门窗等区域避难,避免孤独单身人和离群群众。

2、暴雨预防措施:避免到洪水广场、洪水路、山洞、桥梁下、河流中等容易淹没的地方;减少或停止一切主要活动;确保在有风险的区域不凭依、等待、躲避其他人和儿童;注意将存放在户外的物资和电气设备撤出、固定并妥善保管;及时按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预警通知和真实气象坐标,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遇到问题提示:以上清理和防范措施都是担负人员在暴雨预警后的起点。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常见气象灾害。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气象灾害的分布、频率和影响范围,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减灾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生在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程度不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气象灾害相关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象灾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气象灾害分析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气象信息,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优秀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继续努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持续努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其认识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的行动中。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气象灾害,关注气候变化,关注人类命运,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1.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3.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 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5. 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气象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难点: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发生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模拟气象灾害的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气象灾害。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气象灾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模拟道具:准备一些模拟气象灾害的道具,如雨伞、遮阳帽等。

4. 课堂练习题:设计一些关于气象灾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气象灾害的图片,如台风、洪水等,引发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讲解各类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3. 分析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4. 讲解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介绍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如预警系统、防灾减灾等。

5. 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七、课堂练习(1)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2)请简要描述一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4.5 气象灾害 教案(通用5篇)

4.5 气象灾害 教案(通用5篇)

4.5 气象灾害教案(通用5篇)4.5 气象灾难教案篇1一、素养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难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备的有关学问,培育同学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力量,熟悉有些气象灾难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气象灾难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3.疑点:无。

4.解决方法:结合录像、图片叙述。

三、课时支配1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1.启发式;2.分析争论法;3.叙述法。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难的危害。

(2)熟悉到监测防备灾难的重要性。

2.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以及概括总结的力量。

(2)能同学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难及应实行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1)知道应在熟悉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2)提示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难的产生。

(二)整体感知气象灾难是全球各类自然灾难中最严峻的灾难,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难列为专题叙述,便于同学更加全面地、客观地熟悉我国的气候资源。

同时,清晰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影响,使同学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行分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难。

气象灾难种类许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难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过渡:联合国曾经把台风列为气象灾难之首,而寒潮又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气象灾难,下面,我们先了解台风和寒潮。

看录像,回答问题:1.什么是台风和寒潮?2.台风和飓风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后,老师补充:1.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宽阔洋面上,是一种剧烈进展的热带气旋(见下图)。

气象灾害相关资料

气象灾害相关资料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3)了解气象预警的作用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危害。

(2)能够掌握应对气象灾害的基本技能。

(3)能够正确理解气象预警信号。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防灾意识和紧急应对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掌握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危害。

(2)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3)掌握气象预警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1)正确识别气象灾害。

(2)正确理解气象预警信号。

三、教学过程1. 输入环节通过听取老师的介绍和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

2. 拓展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并分享一些应对气象灾害的经验和技巧。

3. 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气象预警信号的含义和应对措施,增强其应对灾害的能力。

4.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气象灾害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并思考自己在面对灾害时的应对策略。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其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后续建议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应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同做好防灾工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气象灾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做好防灾准备和灾后救援工作,为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人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

《气象灾害》 教学设计

《气象灾害》 教学设计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气象灾害的类型,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

理解各类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和主要危害。

学会运用气象资料和图表,分析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气象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气象、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类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危害。

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御措施。

2、教学难点分析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和危害,让学生对气象灾害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发生的气象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气象灾害的防御方法和个人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气象灾害的现象和危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气象灾害的视频,如台风过境、暴雨洪涝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对气象灾害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讲授新课常见气象灾害类型展示图片和图表,介绍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常见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如我国南方地区多暴雨洪涝,北方地区多干旱和寒潮。

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等因素,分析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

以台风为例,讲解台风形成的条件(温暖的洋面、充足的水汽、地转偏向力等)和移动路径。

气象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气象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气象灾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 气象灾害的种类及成因a. 气象灾害的种类: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b. 气象灾害的成因:地球气候系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

2. 气象灾害的危害a. 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造成人员伤亡、失踪、疾病等。

b. 对财产的损失:房屋、农作物、基础设施等。

c.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a. 学习气象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b. 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预防措施。

c. 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d. 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气象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南方暴雨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如果你遇到气象灾害,你会怎么做?”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气象灾害预防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预防和应对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以下方面: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安全教育。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雨区以及台风眼。
1、联系生活回答:台风
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分布
在哪里?(东南沿海地
区)
2、台风灾害对人类活动
有什么影响?
最后我们来学习另一种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
通过前三种气象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寒潮! 1、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 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
提出问题:
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 灾害内容的基本模式
1、 什么是寒潮?
何时何地?
念,并树立为推动人地协 维发展。同时,适时进
2、表中所列的洪涝灾害 调而行动的志向。
行小结,初步渗透人地
和干旱灾害的发生地区
协调观的培养。
有重合吗?发生时间上
又有什么联系?
观看一则新闻
学生总结台风灾害的分 引导学生辩证式看待
教师给出台风定义,并讲 布及影响,同时引导学生 问题,促进综合思维发
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视频、案例文字、PPT 动画呈现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1 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 2021 年河南郑州洪 学 生 观 看 视 频 描 述 洪 涝
灾视频
灾害特点。
提问:1、对于郑州 720 洪 ( 根 据 学 生 回 答 进 行 归
灾 有 什 么 印 象 深 刻 的 纳:洪涝灾害需要有连续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 洪涝灾害
展示我国洪涝灾害空间 分布图 通过视频我们初步了解 了洪涝灾害同学们来分 析一下: 1、 河 南 洪 灾 形 成 的 原
因。 2、 洪 涝 灾 害 的 分 布 特
点。 3、 洪 涝 灾 害 对 我 们 的
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 生 阅 读 课 本 第 一 部 分 通过材料的呈现,引导

当心气象灾害注意出行安全教案

当心气象灾害注意出行安全教案

当心气象灾害注意出行安全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当心气象灾害注意出行安全”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危害。

2.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气象灾害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常见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准备1. 收集气象灾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卡片。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气象灾害和出行安全哦。

大家知道有哪些气象灾害呀?生:暴雨、台风、雷电……师:对啦,那这些气象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生:可能会让我们受伤,房子也可能被破坏。

师:非常好。

那遇到这些气象灾害,我们要怎么注意出行安全呢?比如下暴雨的时候。

生: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雨,不能在大树下。

师:没错,那台风来了呢?生:要关好门窗,不要外出。

师:很好哦。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应对方法。

(开始总结并讲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具体应对措施)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拿出卡片,你们来说应对方法。

(进行游戏环节)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那大家想想,我们平时还要注意些什么来预防气象灾害带来的危险呢?生:提前看天气预报。

师:对呀,这是个好办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够较好地参与讨论和游戏。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气象灾害的危害和应对的重要性。

6-1 气象灾害(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1 气象灾害(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1 气象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及灾情特点。

(3)知道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4)了解我国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

2.能力目标(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我国旱灾及干旱程度的地区分布。

(2)运用地图分析台风路径、频次与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关性。

(3)学会阅读数据统计表了解我国旱灾、台风损失的时间和地区差异。

3.情感目标:由旱灾、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体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常见气象和水文灾害及其成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防灾减灾办法。

难点:主要气象、水文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灾害在危害程度的区域差异。

【新课导入】2016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装。

6月30日至7月6日,武汉累计降水量超过580毫米,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量最高值。

大水围城,多处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站点无法通行,部分地区供电、通信中断。

截至7月11日,武汉市有100多万人受灾,1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

8 00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

武汉这次洪涝灾害为什么这么严重?除了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气象与水文灾害?它们又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新课讲解】(一)洪涝灾害师:这次洪灾为何受灾那么严重?它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材料中“不少地区因洪水出现了停电、交通阻断的情况”,这说明洪涝造成交通阻断的情况,你还可以从材料中看出什么?生:洪涝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从这句话中,你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比如说洪涝灾害的成因。

(拓展: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

洪水的表征主要是江河洪水泛滥,而涝渍的特征主要是积水淹没低洼土地。

由于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常称为洪涝。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教学准备:1. 气象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灾害。

2. 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列举常见的气象灾害。

2. 简述气象灾害的特点。

第二章:洪涝灾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 培养学生对洪涝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洪涝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洪涝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学习。

2. 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3. 分析典型洪涝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4. 讨论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简述洪涝灾害的成因。

2. 列举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章:干旱灾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 培养学生对干旱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干旱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干旱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干旱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干旱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干旱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干旱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6.1气象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象灾害的定义,掌握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如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并了解其成因。
2.学会分析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掌握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关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气象灾害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象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
2.强调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气象变化,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气象灾害相关新闻,了解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象灾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多元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利用GIS软件,让学生进行气象灾害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b.利用在线课程、教育APP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其成因,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各类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2.分析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3.讲解气象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政策法规、预警系统、应急救援等,强调人类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种气象灾害,讨论其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

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贯通(1)用“天
激发学生的。

沈阳十月一前后两天路上行人穿衣变
化,前天穿短袖,后天穿羽绒服。

:是什么现象?
展示“2021
阳、中山三地天气变化”图
利用“思维导图”阐述教学目标,或引出问题,使教学的思路可视化。

强调知识点整合,将新讲授知识点融入到已学过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完善知识网络同时主干知识以关键词形式呈现,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

利用一级“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联想,发散性地思考,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类进行管理。

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学生自评:小组同学完成作业后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给自己评上合适的星。

学生互评:同学间相互分享,互评。

反馈方式:
(1)欣赏同学,发现学生的优点,寻找学生的亮点。

赞赏鼓励学生。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时,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但要注意用语。

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心理特点不同,要注意学生的差异,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评价他们的作业。

气象灾害教案

气象灾害教案

气象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类型。

2. 让学生明白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类型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大气环境异常,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损失和破坏的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暴风雪等。

2. 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气象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暴雨可以引发洪水,造成房屋倒塌、道路阻断等;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农民的生计;台风和暴风雪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例如,在暴雨来临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措施;在干旱时期,要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在台风或暴风雪来临前,要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解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方法。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 通过课堂测试或小组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气象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评价,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提高学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界气象现象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

2. 气象灾害的种类: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

3. 气象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广泛性、严重性、复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难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种类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4. 实践活动法:模拟气象灾害发生情景,培养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列举主要气象灾害,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3. 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以我国近年发生的气象灾害为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4. 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如何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7. 实践活动:模拟气象灾害发生情景,进行应对演练。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气象灾害的资料,加深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象灾害定义、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气象灾害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防范、应对措施的合理性。

4.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模拟灾害应对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应对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介绍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2.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技术: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的最新技术发展。

幼儿园儿童防气象灾害教育教案

幼儿园儿童防气象灾害教育教案

幼儿园儿童防气象灾害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暴雪和龙卷风等,以及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防灾知识,包括如何应对不同气象灾害、避免伤害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3.培养儿童对气象灾害的警觉性和应急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和共同应对灾害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气象灾害•台风:大风、暴雨和海啸;注意飓风热带风暴等不同等级的区别。

•暴雨:大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防止积水和被困。

•暴雪:降雪量大,容易导致道路封闭和缺电。

•龙卷风:旋风对房屋和人体有巨大破坏力。

2. 气象灾害的影响•人类生命安全:触电、被压等风险。

•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倒塌、毁损、道路封闭等。

•农田和农作物受损:洪水、冻灾等对农业产生影响。

•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受到干扰。

3. 防灾知识与技巧•预知灾害:通过气象预报、地方政府发布的警报等,了解即将来临的灾害。

•安全避难场所:了解并记住学校和家附近的避难场所,如避难所或安全房间。

•应对风险:逃生路线、装备急救箱,学会使用火灾警报器等。

•维持联系:保持与家人、老师和同伴的联络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互相通知和帮助。

4. 集体应对灾害•团队合作:在灾害发生时,合作解决问题,帮助他人。

•集体撤离:根据老师的指示,有组织地离开危险区域,确保集体安全。

•分工协作:根据角色分工,有效应对灾害,不产生混乱和拥挤。

•起应急队:设立应急小组,培养一些儿童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播放关于不同气象灾害的视频,引起儿童兴趣和好奇心。

2.游戏体验:模拟灾害情境,让儿童模拟应对灾害的情况,培养应急反应和团队合作意识。

3.绘制漫画:让儿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气象灾害的理解和自己的应对方法。

4.互动讨论: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气象灾害防护的见解和建议。

5.角色扮演:让儿童模拟不同角色在灾害中的行动和交流,锻炼应对能力。

四、教学资源1.视频资源:关于气象灾害的科普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气象灾害》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与气候资源内容一样,都是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所不同的是,气侯资源是气候对人类有益的影响,而气象灾害则是气候对人类带来的不利或是有害的影响。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结合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与气候资源利用注意减灾、防灾的知识,形成前呼后应,同时还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和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等有关知识。

气象灾害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为后面的地质灾害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主要教学内容本课是从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入手,了解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以及人类怎么防御气象灾害,很好的体现了人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几种的气象灾害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教材内容结构主要表现为:灾害类型——形成原因——灾害特点——灾害防御措施。

二、教学思路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能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观念,树立“防灾、抗灾、减灾”的意识。

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1(二)整体感知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

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教学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及时空分布。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分析讨论法与讲述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10年上海世博已圆满落幕,不知同学们有没有亲自到过上海参观世博或者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了解世博?世博会除了展示有美国馆、英国馆、日本馆等国家的新型技术外,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授:上海世博园除了以上所说的展馆之外,还有一所以往世博会没有的展览馆,也是作为世博园内唯一一个的国际组织自建馆——世界气象馆云中水滴。

气象馆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人们介绍了各种和气象相关的知识以及气象2灾害。

既然我们不能身临其境参观气象馆,那这节课就由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气象馆的一角——气象灾害。

(一)气象灾害通过前面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种类很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寒潮。

过渡:联合国曾经把台风列为气象灾害之首,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台风。

(二)台风(讲述)今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很多,比如8月份在广东登陆的的“狮子山”台风,9月份在台湾登陆的“凡比亚”台风,10月份在福建登陆的“鲇鱼”台风等。

那同学们通过在我国登陆的台风能知道在我国台风的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吗?对我国哪些地区影响较大?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在我国,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比如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

其次,亚洲东部其他国家,以及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也频受台风之灾。

(提问)大家应该对“飓风”这一词语并不陌生吧,那我问一下同学们,台风和飓风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简单来说,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强烈发育形成的,性质相同,不同在名称差异和出现的位置区域不同。

出现在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称为台风;而出现在印度洋、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称为飓风。

请同学们看表4.5,了解一下热带气旋的等级分类,就可以知道台风属于哪个等级的热带气旋了。

3(承接)同学们有听过台风警报吗?要是同学们仔细听,都会听到“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新闻报告,而不是“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这是为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台风是如何发育形成的以及台风结构。

下面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113页第四段和看一下图4.19台风图。

(提问)同学们阅读完课本,谁能告诉我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述)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看图4.19最上面那幅图)。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台风可以说是大气长河的中的一个旋涡,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再看图4.19下面那幅图,同学们可以从这幅图看出台风由内至外的结构吗?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部位。

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漩涡区和大风区。

台风中心是台风眼,这里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天气晴朗。

而外围漩涡区和大风区强烈的上升气流高速螺旋使得这里存在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于此。

因此,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就在于此。

(提问)既然台风眼风和日丽,那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以躲进台风眼里避难?(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不可以。

因为台风是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的,也就是说台风眼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要想使船只始终保持在台风眼区是很难办到的。

更何况,台风眼四周有巨大的云墙和狂风恶浪,破坏力最强,船只很难安全进入台风眼。

所以,若遇台风,最好设法避开它,千万不要盲目往台风眼里闯。

(承转)全球每年约有80个热带气旋生成,50多个发展成台风。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区。

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每年有7个左右,占这一地区登陆台风总数35%,其次是菲律宾和日本。

那么,台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呢?(教师强调)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10级台风就能拔树倒屋,12级或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强风会掀翻万吨巨轮,4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大风暴潮能够激起5~6米高的海浪,淹没岛屿,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今年的“鲇鱼”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就达到13级,福建共有15个县市区、121个乡镇、64.7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00间,农作物受灾26.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28亿。

(提问)那台风带来如此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台风损失减到最低呢?(教师讲述)台风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气象卫星的出现和应用,人类可以加强对台风检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紧急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我国除常规的气象观测外,还有布设在沿海的测台雷达网和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大大提高了台风监测和预报的能力。

同学们通过读图4.20即可以看到台风中心的位置,移动的路径和登录的地点,又能直观看到卫星云图在台风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三)暴雨洪涝(引入)台风的发生直接带来的灾害,就是狂风暴雨。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暴雨洪涝的灾害。

2010年4月,漓江上游普降暴雨,造成35.1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720公顷,倒塌房屋1312间,直接经济损失6460万元人民币。

6月,广西梧州、河池、来宾等地普降大雨,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

我国又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南方和东部地区都会发生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那暴雨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启发思考)哪些天气系统能够形成暴雨洪涝灾害呢?(教师讲授)暴雨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上升气流将水汽不断地向上空输送,随着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5天气系统,遇到地形阻挡,移动速度减慢,或上述天气系统重复出现。

而暴雨是形成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那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呢?(教师讲授)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

提高暴雨预防的准确率,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防洪则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进行。

如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等。

(四)干旱(观看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宣传片)(转折引入)连续性降水造成暴雨洪涝灾害,那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小会造成什么气象灾害呢?今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面临世纪大旱,5000多万同胞受灾。

同学们都很有爱心,为我国灾区人们捐钱或捐水了,但是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了解旱灾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灾情降到最低。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干旱这种气象灾害。

(教师启发)干旱是指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是多种原因复合造成的。

如:长期处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就会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世界大多数的热带沙漠气候区的炎热干燥天气就是这样形成的;锋面长期控制在我国江南地区,则易造成北方干旱缺水,而南方多雨易涝。

西北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异常时,也可能出现我国北方或者南方地区干旱。

(教师讲授)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严重的干旱会造成工农业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讨论环节)既然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而我国地区干旱灾情如此严重,请同学们前后讨论一分钟,然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灾区人民想一下防御旱灾改采取什么措施。

6(教师总结)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发,选择耐旱作物,营造防护林,保护水资源等。

(五)寒潮(引入)同学们是否觉得桂林最近的天气变化多端呢?前几天还晴空万里的,突然间气温就剧烈降下来,还伴有大风、雨雪等现象。

如果同学们记忆犹新的话,应该还记得2008年春节前期的在湖南、广西等地区出现的冰冻雨雪灾害,那时多少人被困在火车站、汽车站而不能回家过春节,多少工人人民子弟兵冒着严寒去修理被雨雪破坏的基础设施装备。

那这是什么样的气象灾害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气象灾害——寒潮。

(提问)什么是寒潮,请同学们集体朗诵寒潮的定义。

寒潮一般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讲授)寒潮是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在我国表现为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冷空气迅速南下造成大幅度降温。

寒潮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危及农作物生长;大风会摧毁建筑物、使通信和交通受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