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诗词主题思想及名句赏析汇总
八下语文古诗主旨和名句赏析有多少来多少
![八下语文古诗主旨和名句赏析有多少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3814f34aaef8941ea76e05c0.png)
八下语文古诗主旨和名句赏析有多少来多少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
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野草才能没马蹄。
”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
“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诗人描写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动中寓静表现“惊鹊”和“鸣蝉”的情态,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6、《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
侧面烘托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7、《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eaf8f16294dd88d0d26b56.png)
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主要内容:诗人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巴山楚水,回来时已物是人非,诗人豁达地劝慰友人也劝慰自己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
2、表达情感(主旨):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及对岁月流逝、世态变迁的感慨。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5、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主旨: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2、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赤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3、《赤壁》中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4、《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八首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八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52000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b.png)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八首赏析(一)《式微》1、“式微,胡不归?”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二)《子衿》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为什么?2、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自选角度,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①②3、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4、结合诗歌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①②(五)《题破山寺后禅院》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写出了禅院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这两句包含了什么情感?2、既然“山光悦鸟性”还有“钟磬音”,为何又说“万籁此都寂”,这是否矛盾?3、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空”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送友人》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画面。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4、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从内容上看,上片用, 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2、词的开头两句通过“”“”“”三个意象描绘出寄居地的环境,营造出“”的氛围。
3、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的思想感情?(八)、《卜算子.咏梅》1、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下片写梅花的品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391dcd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4.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经典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主旨归纳】《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名句赏析】“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那样长!这两句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经典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去会你,难道你不能继续通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往来相见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那样长!【主旨归纳】《子衿》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样近,一秦一蜀又算得了什么呢。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
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经典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辅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
只要世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决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的男女那样泪湿手巾。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e6dce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8.png)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第一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中心: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
上句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的意思。
这两句用典,涵义十分丰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语文八年级(下)诗词赏析
![语文八年级(下)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fa2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3.png)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
第22首关雎[《诗经》]
【主旨情感: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刻画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感情质朴率真。
】
第23首蒹葭[《诗经》]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抒情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与伤感。
】
第24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020备考推荐)
【主旨情感:诗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第25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反映了安史之乱下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第26首卖炭翁[唐白居易]
【主旨情感: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使”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复习经典
![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复习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bdd606d9b6648d7c1c74613.png)
八年级下古诗鉴赏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题: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
蕴含了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诗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前句是说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后句是说归来后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2、《赤壁》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作者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主题:《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意思是: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其中对偶的句式,既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伤感之情,又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意。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内容: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7d3ca603d8ce2f0166239d.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十二首)一、《诗经·关雎》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男子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作用:(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4.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二、《诗经·蒹葭》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手法:托物起兴(比兴)手法作用: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八下诗词名句赏析
![八下诗词名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cdfffe700abb68a982fbd7.png)
八下重点诗句赏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析: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这兩句诗表达诗人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赏析: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红自比,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崇高的献身精神,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诗人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开创新的世界的爱国情怀。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以自然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豁达的心胸。
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93ea3bb90d6c85ec3ac688.png)
一、《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背景: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中心:他描写农村风光的恬美和静穆,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全文▲表现这首诗主旨的词:心远。
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心远地自偏”以上四句的思想意蕴是什么?哪几句诗是写景的?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一句怎么理解?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八下古诗词赏析总结doc
![八下古诗词赏析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768d2eaaea998fcc220eb3.png)
八下课标篇诗词赏析总结宋淑敏(201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七言绝句)一、主旨: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本诗的感情基调:首联定下愤激基调接下来由伤感低沉转为积极乐观。
三、赏析:(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包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诗人对长期被贬的愤慨之情。
(2)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限感慨。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本诗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B.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生动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也表现出诗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赤壁》(杜牧)(五言绝句)一、主旨: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如果东风不给周郎方便,历史将会重写。
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定会有所作为,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文天祥)(七言绝句)一、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痛及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崇高民族气节(或豪情壮志)。
二、赏析:(1)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回忆自己一生的两件大事:明经入仕、起兵“勤王”。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176d1df78a6529657d5307.png)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赏析:以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上山砍柴两个典故来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抒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①以“沉舟”“病树”自况,抒发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②以自然现象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普遍意义;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启示人们要用变化的观点去看问题。
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意:一、二句借一柄“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的事迹的追思和慨叹,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赏析:借东吴二乔的命运来暗指时势的变幻,曲折地反映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
赏析:以“风飘絮”“雨打萍”作比喻,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形势的危急和个人命运的不幸。
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运用对偶和双关,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险恶的处境,抒写作者心中的忧愤之情。
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直抒胸臆,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表现作者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和民族气节。
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以普遍的哲理写出了人世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不必慨叹,表达了词人的旷达胸襟。
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作者借月抒怀,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九、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赏析:“聚”和“怒”运用了动态描写和拟人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的奔腾澎湃,化静为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展现出潼关的险要。
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这是全曲的点晴之笔,作者借古抒怀,归结全篇主旨。
以警句形式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十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通过写景、叙事,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b518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d.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古诗词鉴赏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及其鉴赏:1. 《宿建德江》--王之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
王之涣通过细腻的描写,打造了一个幽美的意境。
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写给自己在外地闯荡的兄弟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诗人在节日时怀念家乡和兄弟的情感,突出了家国情怀。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描绘大自然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追求的呼唤。
5.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诗人敏锐的观察和抒写,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结合起来,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以上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内容,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9893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诗词赏析古人云:“诗歌之美,在于能够凝练情感,表达思想,感人心魄。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背古代诗词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有许多经典的古代诗词需要同学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赏析。
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几首诗词,进行详细解读,为同学们揭示其深层意义和艺术特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诗词。
一、《赤壁赋·乙卯八月望日》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写黄河和长江的壮美景色为起点,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以及描绘当时的政治形势,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忠诚的追求。
词中诗句“抚今追昔,覆盆之冤,质疑之难,谖慎之间”用来形容历史的衍变和政治的动荡。
此词赋将历史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变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揭示动态与静态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变迁的悲欢离合,对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激情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二、《李白集李太白集》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文常常充满激情和豪迈。
《李白集李太白集》以李白自称为“白居易的集子”形式出现,通过写李白的性格和成就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其中的《将进酒》以“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开头,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用几个嗓音描述了欢乐、兴奋的场景。
这首诗以其雄奇明快的词句和激情豪放的气势,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空间。
三、《雨霖铃》柳宗元的《雨霖铃》是一首描绘悲凉离愁的咏史佳作。
诗人通过雨露,流水,铃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政治的失望。
其中“如何两地书断肠”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友情的哀伤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愤慨。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抒情手法,传达了人们对于友情和真诚的渴望。
四、《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写景而抒怀的诗。
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以及自己遇到的官场浮躁现象,表达了王之涣的追求高洁情怀的渴望。
其中“青春如水,易逝如筝弦”的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短暂的哲理和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远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警示。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fb7f280722192e4536f6f9.png)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2、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3、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描写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
下片对月抒怀,结尾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这两句表明了情意的相通不受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反映了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一方面都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理想充满信心。
不过贯穿始终的是词人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ch)。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八年级初二下册古诗词赏析10篇
![八年级初二下册古诗词赏析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4121a92f60ddccda38a09f.png)
八年级初二下册古诗词赏析10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
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1、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2、赤壁·杜牧[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
该诗作者(见解)①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
②孙刘联军失败了。
(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
八下课后古诗中心思想
![八下课后古诗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77dd2c19ec3d5bbfd0a747a.png)
八下课后古诗中心思想
一、《赠从弟》:本诗通过吟诵凛然正气的松柏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本诗是送别的名作,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只要海内有知己,虽各处天涯,亦如同比邻一般。
三、《登幽州台歌》:本诗深刻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
四、《终南别业》:本诗写出了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本诗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力图摆脱烦扰苦闷、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本诗通过写早春之景,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
七、《无题》:本诗以一“别”字统领,书写了无比真挚的相思别离之情。
八、《相见欢》:本诗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
九、《登飞来峰》:本诗通过描绘登飞来峰的
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十、《苏幕遮》:本诗描绘了秋暮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强烈的思乡愁绪。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必背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012a3f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f.png)
初中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必背初中八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赏析,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要点: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赏析要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江雪》 - 柳宗元- 赏析要点: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孤寂、清冷的心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3. 《望岳》 - 杜甫- 赏析要点: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4. 《春望》 - 杜甫- 赏析要点: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5. 《游山西村》 - 陆游- 赏析要点:诗人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6. 《赤壁》 - 苏轼- 赏析要点: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赏析要点:这是一首著名的词,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8.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赏析要点: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9. 《滕王阁序》 - 王勃- 赏析要点:这是一篇骈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文采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10.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赏析要点:这篇散文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古诗词主题思想及名句赏析汇总
一、诗歌主题思想的归纳。
1
、《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2
、《行路难》写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仍盼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报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叙述自己的遭遇,表现身居茅屋,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5
、《己亥杂诗》诗人写自己辞官离京时德的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事物的思想感情。
6、《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7、《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8、《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9、《水调歌头》表达了诗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10《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赏析归纳: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诗人用平淡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正所谓的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由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2、采菊东篱下,
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诗人采菊东篱下,不经意间看到郁郁葱葱的庐山,一个“见”字描绘出了的悠闲恬静中的心境,这种心境也正体现了的清高自洁、不慕名利变的品格。
3、
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自
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_)
赏析:冰寒黄河,雪满太行,两个比喻句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写出了世路的坎坷难行,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使此句颇具豪放的的气势。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
)
赏析: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虽然面对的是坎坷的道路,但仍满怀信心,后来常用以比喻人生道路虽曲折坎坷,但理想终会实现。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
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句诗推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之人,从而甘心情愿为天下穷苦之人牺牲自己的愿望。
表达了诗人身居茅屋,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两句诗用梨花比喻雪花,好像是一夜春风突然吹来,吹得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渲染了天气变化突然,雪的来势迅猛。
比喻新奇巧妙,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7、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
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诗人以“落红”自喻,抒发了愿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精神品质,后来常用来赞美老一辈甘愿牺牲自己培育下一代的奉献精神。
8、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两句诗富含哲理,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感到不站的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话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要看近却无。
(出自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两句诗抓住早春小雨荷春草初萌这两个典型特征,写出了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之情。
10、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春蚕吐丝,到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此句运用双关语:“丝方尽”指“思方尽”,“烛泪”指“相思之泪”。
这两句诗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1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运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12、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很惆怅,却也显得很旷达,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诗人用这样异常乐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忧伤。
赏析:这两句话富含哲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1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诗人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极致,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
愿意慷慨赴死的豪情壮志。
14、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身世的凄惨和国势的危急,感情真挚,极具艺术感染力。
1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富含哲理。
1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全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旷达的胸襟。
17、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和壮观。
18、_____________;亡,百姓苦。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触景生情,想到朝代不断更迭,但老百姓的生活从古至今未过过安乐的日子,对人民的苦难表现了深切的同情。
19、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这两句不直接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通过东吴两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迁,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