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诞生_教案

合集下载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第一章:生命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掌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与生命起源的关系。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从原始生命到现代生物的演化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题,深入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题的评估,了解学生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论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受精过程2.1 教学目标了解受精过程的基本步骤和机制。

理解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掌握人类受精过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受精过程的基本步骤:精子和卵子的相遇、融合过程。

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过程。

人类受精过程的特点和重要性: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模型,生动展示受精过程的步骤和机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受精过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胚胎发育3.1 教学目标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理解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形成。

掌握人类胚胎发育的特点和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的分裂、胚胎的形态发生。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形成: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器官发育。

人类胚胎发育的特点和重要性:人类胚胎发育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模型,生动展示胚胎发育的过程和阶段。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形成。

3.4 教学评估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评估,了解学生对胚胎发育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妊娠和分娩了解妊娠和分娩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理解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营养供给。

掌握人类妊娠和分娩的特点和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妊娠过程:胚胎植入、胎儿发育和母体变化。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七年级新浙教版科学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教案-1.新生命的诞生-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新生命的诞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一下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科学探究、证据收集与分析、科学思维、科学交流。通过学习新生命的诞生,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证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能够与他人进行科学交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设计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①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科普书籍,并做笔记,记录下对新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 观后感悟: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浏览网络资源后,要求撰写观后感或感悟,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新生命的诞生的认识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 探究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选择一个与新生命的诞生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新生命的诞生》教案新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体的生殖细胞(3)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2、情感目标:(1)揭开人的诞生过程和双胞胎的奥秘,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和重点:(1)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

(2)人体的受精的实质及受精的场所。

教学过程:一、精子和卵子[引入]:教师将问题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这与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有关。

[图片演示]:精子和卵子图片。

[学生讨论]: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讨论精子和卵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人的生殖系统你知道卵和精子是从那里来的吗?——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2)子宫的作用: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三、受精[录象播放]:受精过程的录象。

(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3)教师解说:受精: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1)能够接近卵子的精子有很多个,但能钻入卵子的精子只有1个,最终,卵子和精子形成一个受精卵.(2)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受精卵形成后,一面——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称怀孕)[提问]: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讨论]:你从媒体所知道的,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措施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另外一种避孕措施:结扎输精管或结扎输卵管。

四、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参考资料《精讲精练》P52)五、巩固练习1. 人的生命周期的起点是()A.胎儿 B.受精卵 C.婴儿 D.卵细胞2.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A 卵巢、子宫B 输卵管、子宫 C输卵管、输卵管 D 卵巢、输卵管3.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的是()A 许多精子到达女性的生殖器官内B 许多精子接近卵细胞C 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D 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1浙教版

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基本过程;(2)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技能目标:(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即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性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1、受精的实质、受精的场所2、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教学难点1、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

课前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展示预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感悟,提升。

教学思路预习内容从“与家人互动”开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亲切感;再通过独立完成知识点、与同伴合作完成讨论问题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小组的在课堂上的展示,充分分享合作的喜悦,教师给予点评,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受精与受精卵的分裂);录象(受精过程、分娩过程、试管婴儿);幻灯片(精子与卵子结构图、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等)预习内容:1、家庭采访题——请你和你的家人共同完成:(1)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心情和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在母亲肚子里的第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血型_________,妈爸的血型__________,你长得更像谁?(4)从母亲怀孕到你的出生共经历______________月;(5)刚出生的你,体重是____________千克;2、自主预习题——请你独立完成:一:受精与妊娠(1)什么是受精?(2)受精的场所在哪里?受精的实质?(3)受精卵与胚胎的不同?“怀孕”在科学上称为?(4)结合受精和胚胎的形成过程,说说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5)避孕的方法?(男性有哪些?女性有哪些?)二、胚胎的发育(6)受精后第几周出现胎盘?(7)胚胎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相连通吗?(8)胎盘起什么作用?脐带连接着谁?(9)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为什么?(10)胚胎第几周具人形?从哪周到哪周称为胎儿?三、分娩与养育(11)从受精到胎儿出生需多久?胎儿就是婴儿吗?(12)胎儿又是怎样从母体内娩出来的呢?(13)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会夭折。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步骤?”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图解资料,初步理解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拓展资源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受精卵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生命的诞生,包括受精卵的形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人体发育的早期阶段。
4.生物学模型:使用生物学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5.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作业和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我评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受精卵形成过程的视频和图解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推荐章节,进一步了解人体生殖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总结,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通过在线平台、微信群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同时,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进行指导和反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教案2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教案2 浙教版

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1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养育的基本过程。

3.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的物质交换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预设[准备引入]请学生看一小段母亲分娩胎儿的录象,看到一个婴儿诞生了,问学生有没有关于婴儿的一些疑问需要老师帮忙解答?[课题揭示]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引到本课主题(新生命的诞生),并说当男性所产生的精子与女性所产生的卵子相遇并相结合的时候,新生命的诞生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录象播放(受精)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的实质是什么?幻灯片演示受精的实质使学生明白受精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彻底明白受精的场所及受精卵形成后的变化,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受精及受精卵一边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下滑的情景。

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怀孕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如跌打扭伤时,我们用的麝香膏,上面写着孕妇慎用。

提出问题: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请四人小组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母亲吃进去的药物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婴儿的体内?请四人小组讨论。

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婴儿体内的呢?教师出示: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图片及胎盘的放大图片。

根据图片教师作以下讲解: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子宫内膜上形成了胎盘,胎盘连着母体,也通过脐带连着胎儿,这样一来母体与胎儿之间有了中间环节:胎盘与脐带。

那么有了中间环节有什么用呢?请同学看胎盘的放大图,胎盘中有丰富的血管,既有母亲的血管又有胎儿的血管,但两者的血管是互不相通的,只不过母亲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胎儿的血管,沿着脐带进入到胎儿的体内。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1.1新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掌握人体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新生命的诞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描述和解释新生命的诞生的过程。
4.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观念,提高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人体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的特点、受精过程以及受精卵的形成。
(2)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形成等。
(3)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生的过程以及新生命诞生时的生理变化。
2. 教学难点:
(1)受精过程的细节:如何理解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神奇过程。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人体的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新生命的诞生的图片和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视频:播放有关生命诞生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婴儿出生的过程。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互动教学,如在线问答、讨论区等,方便学生提问和交流。
- 生殖器官模型:展示人体生殖器官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的生殖过程。
- 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关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养育的基本过程。

3.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重点: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第一课时
2)卵细胞呈球形,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这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卵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

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

6.设问:你知道精子是从哪里来的吗?
7.简答:人的卵和精子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其中精子由男性生殖系统产生。

卵子由
9.讲解板书
睾丸:男性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

共一对,阴囊中;
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背面,能够贮存和输送精子
内生殖器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分泌和贮存粘液
第二课时
14.讲述板书:三、分娩与养育:
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儿的胎儿叫婴儿。

15.讨论:
1)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可能会死亡。

这一声哭对婴儿起什么作用?2)婴儿的脐带剪断后,形成的疤痕叫什么?
19.课堂练习:
1)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胎儿
B、婴儿
C、受精卵
D、青春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等阶段。

让学生掌握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

生殖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新生命诞生的实例。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新生命诞生的过程。

利用模型、挂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

布置网络资源搜索任务,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婴儿出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新生命诞生话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人类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2. 讲授新课:介绍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睾丸、卵巢、子宫等。

讲解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等阶段。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生殖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布置网络资源搜索任务,让学生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及生殖健康知识。

强调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人类生殖系统的结构图,并标注各器官的功能。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新生命诞生过程和人类生殖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心得体会、课堂表现和日常行为,观察学生对生命的尊重、科学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同。

《第一章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新生命的诞生》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新生命的诞生》是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生物的基本常识与遗传的奥秘。

本节课将重点学习人类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过程,探索生命起始的奥秘。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人类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发育和形成的科学原理。

2. 技能与操作:能够理解并解释生殖系统的功能及其在生命形成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以及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提问及讨论情况,评价其对新生命孕育过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胚胎发育的流程图或写一篇关于生命诞生的小论文,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孕育的短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包括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胚胎的发育和形成等。

3. 互动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如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如绘制胚胎发育流程图或编写小短文等。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绘制胚胎发育的流程图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或写一篇关于生命诞生的小论文等。

3.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教师需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科学七下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案

科学七下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案

科学七下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案科学七下1.1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案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与技能1. 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知道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特征。

3. 了解人类的受精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表及自身的身体,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

2、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了解受精过程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2、养成热爱母亲和尊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1、在性生理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

2、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影音播放:一小段母亲分娩胎儿的录象。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录象,除了庆贺新生命的诞生之外,你想知道一些什么?请大家说说。

预见的问题:1、为什么妈妈能生孩子,而爸爸却不能?2、小生命从哪里来?3、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生活的,它需要吃东西吗?4、双胞胎是怎么形成的?5、试管婴儿又是怎么回事?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课题。

二、新课师:很好,今天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关新生命的问题,我们今天就先探讨一部分。

首先我们了解妈妈肚子的这个小东西是怎么来的?生:略。

师:肚子里的小东西就像一颗种子在合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小幼苗一样,像种子的是什么,从哪里来呢?先请看录象。

影音播放:受精过程。

问题1:(1)像蝌蚪在游动的小虫叫什么?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2)点击精子,放大:你知道镜子的结构吗?问题2:(1)很大的球形细胞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2)点击卵,放大:你知道卵的结构?问题3:精子、卵子的相对大小如何?多少个精子进入一个卵细胞?学生观看影片,查阅课文内容,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见解。

幻灯:(一)、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和。

2.是产生精子的器官,也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3.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和。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第一章:生命的奇迹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理解生命在世界上的多样性和珍贵性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原始生命、化石记录等生命的进化: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物种形成等生命的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等1.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展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生命的多样性和珍贵性学生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二章:人类的诞生2.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和特征理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发展2.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猿类、直立行走、早期人类等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工具使用、火的使用、语言发展等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农业革命、城市化、科技革命等2.3 教学方法讲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展示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和特征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学生展示对人类诞生和发展的理解和感悟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人类诞生和发展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三章:生命的诞生过程3.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和生理机制探讨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理解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庆祝生命的诞生3.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过程:受精、胚胎发育、分娩等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生命的诞生是个体成长的开始,也是社会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庆祝生命的诞生:生命的诞生是家庭和社会的喜悦和庆祝的时刻3.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诞生过程和生理机制展示生命的诞生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庆祝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的重要性和庆祝生命的诞生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四章:生命的诞生的意义4.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意义探讨生命的诞生对人类文明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态度4.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意义:生命的诞生是个体存在的开始,家庭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的基础生命的诞生对人类文明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生命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道德价值观的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态度:生命的诞生是宝贵的,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4.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诞生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意义展示生命的诞生对人类文明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理解和感悟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五章: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5.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的方式和意义探讨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生命的庆祝和祝福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的方式和意义:婴儿洗礼、满月宴、出生百日宴等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庆祝生命的诞生是对家庭的祝福和对社会的希望的表达对生命的庆祝和祝福的能力:通过庆祝生命的诞生,培养对生命的祝福和珍惜的能力5.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的方式和意义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生命的诞生庆祝活动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学生展示对生命的庆祝和祝福的能力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庆祝和祝福的能力的质量和创意第六章:生命的诞生与家庭关系6.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诞生对家庭结构和文化的影响探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的态度6.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对家庭结构和文化的影响:生命的诞生改变了家庭的人口结构,丰富了家庭的文化氛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孩子的性格、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家庭是生命的摇篮,应该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家庭6.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诞生对家庭结构和文化的影响展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家庭关系的理解和感悟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家庭关系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七章:生命的诞生与社会发展7.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诞生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影响探讨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措施培养对生命的珍惜和社会责任感7.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影响:生命的诞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措施: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和权益对生命的珍惜和社会责任感: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对社会负责7.3 教学方法讲授生命的诞生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影响展示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措施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对生命的珍惜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和感悟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八章:生命的诞生与宗教信仰8.1 教学目标理解不同宗教对生命的诞生有不同的看法和信仰探讨宗教信仰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影响培养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8.2 教学内容不同宗教对生命的诞生的看法和信仰:例如,佛教认为生命的诞生是轮回的一部分,基督教认为生命的诞生是上帝的恩赐等宗教信仰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影响:宗教信仰给予人们对生命的诞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意义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理解不同宗教信仰对生命的诞生的看法和信仰8.3 教学方法讲授不同宗教对生命的诞生的看法和信仰展示宗教信仰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影响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宗教信仰的理解和感悟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宗教信仰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九章:生命的诞生与艺术创作9.1 教学目标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生命的诞生探讨艺术创作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诠释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9.2 教学内容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生命的诞生:通过绘画、雕塑、音乐、文学作品等形式表现生命的诞生艺术创作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诠释:艺术作品赋予生命的诞生更深远的意义,让人们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9.3 教学方法讲授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生命的诞生展示艺术创作对生命的诞生意义的诠释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展示对生命的诞生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的质量和创意第十章:生命的诞生与未来探索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诞生对人类未来探索的意义探讨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10.2 教学内容生命的诞生对人类未来探索的意义:生命的诞生激发了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欲望,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的奥秘:通过生物学、遗传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人类不断揭示生命的奥秘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探索精神,为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贡献力量10.3 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生命的奇迹重点和难点解析:生命的定义和特点是教学的基础,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借助图表和实例进行辅助说明。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生物学过程。

掌握人类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理解生命的起始和发展的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运用思维导图和模型,分析人类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增强对生殖健康和家庭计划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生命的诞生的生物学过程。

人类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难点:理解生命的起始和发展的科学原理。

探究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生殖器官的图像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类生殖健康和家庭计划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生殖器官的图像、模型、视频等。

2. 材料:学生用书、作业本、思维导图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新生命的诞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讲解新生命的诞生的生物学过程。

3. 实践活动:观察生殖器官的图像和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类生殖健康和家庭计划的重要性。

分享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六、教学内容1. 介绍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如基因的传递和遗传变异。

2. 探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包括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

3. 解释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胚胎早期发育的关键阶段。

七、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模型,了解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遗传特征在家族中的传递方式。

3. 安排小组实验,观察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第一章:生命的奇迹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索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3. 理解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可贵。

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生命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

2.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讲解生命的起源,介绍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3. 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可贵:探讨生命的奇迹,如自我复制、自我修复等,并强调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举例说明生命的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展示相关资料或视频。

3. 邀请专家或举办讲座,介绍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短文。

2.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二章:人类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2. 探索人类生命的诞生和成长。

3. 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内容:1. 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发育过程:介绍人类的起源,讲解人类生命的发育过程,如受精、胚胎发育等。

2. 人类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探讨人类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包括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等阶段。

3. 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体验和成长。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发育过程,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

3. 邀请专家或举办讲座,介绍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类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短文。

2.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第三章:生命的保护与尊重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

2. 探索保护生命的方法和尊重生命的态度。

《新生命的诞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新生命的诞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新生命的诞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掌握生命诞生的基本原理和条件;3. 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4.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导学内容:一、生命的起源和发展1. 生命的定义和特征;2.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3. 生命的演化过程;4. 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生命诞生的基本原理和条件1. 生命的基本组成;2. 生命的自我复制和遗传;3. 生命的能量来源;4. 生命的环境适应。

三、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1. 生物分类学;2. 生物进化论;3. 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竞争;4. 生态系统的演化。

四、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1.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 生命的可持续发展;3. 生命的伦理和道德;4.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生命的定义和特征,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思考,激发进修兴趣。

第二步:进修生命的起源和发展1. 讲解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和证据,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过程;2. 探讨生命的演化过程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探究精神。

第三步:探讨生命诞生的基本原理和条件1. 分析生命的基本组成和自我复制机制,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2. 讨论生命的能量来源和环境适应,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生存条件。

第四步:探究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1. 进修生物分类学和生物进化论,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2.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第五步: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1. 强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可持续发展;2. 探讨生命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深刻思考,拓展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新生命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新生命的诞生过程;(2)掌握人类的生殖细胞及其发育过程;(3)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分析新生命的诞生过程;(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人类生殖细胞的特点及发育过程;(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生理现象,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卵细胞、精子的特点及受精过程;2. 人类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卵巢、睾丸、输卵管、子宫、阴茎等;3. 胚胎发育过程:胚胎植入、胚胎分裂、胚胎发育;4. 营养供给:胎盘、脐带的作用及营养物质的传递;5. 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生命的诞生过程;(2)人类生殖系统及其功能;(3)胚胎发育过程及营养供给;(4)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

2. 教学难点:(1)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细节;(2)营养供给机制;(3)生育政策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生命的诞生过程;2.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3. 进行互动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4. 结合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分别为:第1课时:新生命的诞生过程;第2课时:人类生殖系统及其功能;第3课时:胚胎发育过程及营养供给;第4课时: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新生命诞生过程、人类生殖系统功能、胚胎发育及营养供给等知识的掌握情况;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及表达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4. 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调查:了解学生对生育政策及优生优育观念的认识和态度。

1.1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1.1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有答案)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课堂追踪训1.精子和卵细胞2)精子和卵细胞的比较。

2.人的生殖系统(1)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是。

(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

其中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

其中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是。

卵巢产生的卵子沿输卵管往下输送,若在此处遇到沿输卵管向上游动的精子,就会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时一个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膜内,与融合,形成受精卵。

(2)一般情况下,一个卵子只能接受个精子。

受精卵形成后,也进行细胞分裂,边沿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在子宫内膜,这样妇女就怀孕了,也称为。

4.胚胎的发育(1)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

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以后胚胎通过和从吸取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2)胚胎发育的开端是分裂,到60天左右时,器官和系统基本形成,初具人形,成为。

(3)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天左右,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出来的胎儿叫。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能使婴儿的肺部去除,从而启动运动。

(4)孕妇要担负起胎儿和她自身两个人的新陈代谢的物质交换任务,在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方面的负担很重,所以孕妇要注意、等。

刚出生的婴儿应喂以母乳。

5.新生命都是从发育而来。

人的受精卵是通过和相互结合而产生的。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细胞,它们的细胞核内携带着。

受精卵含有形成新个体所有的。

6.请将下列器官的名称与相应的功能连线。

①卵巢 A.输送卵子②子宫 B.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③阴道 C.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④输卵管 D.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7.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后,会贮存在和中,并与一些腺体分泌的液体混合。

8.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A.精子B.神经细胞C.卵细胞D.血红细胞9.胚胎发育多长时间开始具有人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养育的基本过程。

2.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1.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3.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教学过程】
复习: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提问:1)卵细胞在哪里产生的?2)受精场所在哪里?
一、受精: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
卵细胞由卵巢排出,精子和卵在输卵管中结合,由输卵管进入子宫。

讲解板书:
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能钻入卵的精子仅有1个,最终精子和卵形成了受精卵。

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妊娠)。

怀孕初期,有的妇女会出现呕吐、厌食、晕眩等现象。

设问:你知道避孕的措施有哪些吗?你了解避孕吗?男性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女性放环;注意进行必要的性道德教育。

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读图:胚胎在子宫内发育
二、胚胎的发育
1.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和废物排出的途径。

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和氧全部由母体供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母体排出体外。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联系;胎盘中有丰富的血管;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2.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也就是胚胎(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胚胎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讨论: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
药品可以从母亲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母亲可以承受药品的毒副作用。

但由于胎儿幼嫩,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可能承受不了这些药品的毒副作用而影响发育,甚至致畸、致死。

同样,如果孕妇有嗜酒、吸烟等不良嗜好。

如嗜酒的母亲可能产下患有酒精综合症的婴儿。

这类婴儿由于胚胎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受酒精的毒害,今后就可能智力低下。

吸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甚至可以染上毒瘾。

读图设问: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如何?
讲述:人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三、分娩与养育
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儿的胎儿叫婴儿。

讨论:
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可能会死亡。

这一声哭对婴儿起什么作用?
刚生下的婴儿中常含有羊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时会吐出羊水,并能使婴儿的肺部充足空气(因为要出声大哭必须先深呼吸,)从而启动呼吸运动,否则,婴儿会窒息死亡。

如果出生时没有哭的话护士还会用手拍打婴儿脚底等部位使婴儿啼哭。

婴儿的脐带剪断后,形成的疤痕叫什么?
是人体腹部的肚脐。

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