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十六周教案

合集下载

第十六周教案 老王

第十六周教案    老王

9 老王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明星、家人、自己。

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意在营造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

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老王,你是做什么的?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1、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

简介杨絳。

杨絳——钱钟书——《围城》。

2、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3、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一)、评说老王: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

三年级第16周周班队教案

三年级第16周周班队教案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活动目的:通过队会活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保护我国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用水。

活动过程:1、各小队报数,中队长报告全班应到实到人数。

2、出旗、敬礼。

鼓号齐奏,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队旗出场。

3、唱队歌。

4、主持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一、播放西部严重缺水的录像:揭示水的重要性。

主持人:今年春天,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旱情,那里河流干涸,农田荒芜,人畜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

同学们,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浪费。

二、谈谈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主持人:虽然我们总在说要节约用水,可是很多小朋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很多同学还有不良的用水习惯。

请队员们来说说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良的用水习惯?A:喝不完的水随手就倒掉。

B:洗起手来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放个不停。

……主持人:是呀。

当水龙头的水哗啦啦响,你是否想到也许某一天忽然停水了,连一滴水也是奢望。

请欣赏小品《停水了》。

掌声有请这可爱的一家人。

表演小品主持人:有了每个人对水的珍惜,人类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家园。

队员们的慧眼发现了小品中的人们存在的许多浪费水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更要真正做到——生齐说: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珍惜爱护每一滴水。

三、节水金点子主持人: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在我们同学周围有许多小朋友都是节约用水的积极分子。

让我们来听一下一3中队队员们的节水妙招吧。

生说妙招A: 喝不完的水同学们带回家继续喝,不随便倒掉。

B: 洗脸洗手都用小脸盆接水洗而不让水龙头哗哗流不停。

C:现在很多同学家里也养成了一水多用的好习惯,可以把漂洗衣服的水用来洗脏衣服,也可以将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这样又去油又节水,还可以用养鱼的水浇花,这样能促进花木的生长等等。

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

第十六周数学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第十六周数学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案

好饿的毛毛虫
-----小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

2.能按照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点卡已有一定的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打印好的操作学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是快乐的毛毛虫我是快乐的毛毛虫,扭扭屁股,拍拍肩,一二一二做游戏,毛毛虫真快乐!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你们肚子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1)妈妈找到了什么?有几个?(一个苹果)啊呜吃了它
(2)你找到是黄梨呀,看看有几个?(两个梨)
(3)这紫色的是什么?数数有几颗?(三个李子)
(4)出示草莓:瞧,这又是什么呀?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四个草莓)
(5)出示桔子:这圆圆的又是什么呢?有几个桔子?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
三、给数字宝宝找朋友
四、尝试食物和点子的匹配,帮毛毛虫制定食谱计划。

(1)观看课件《好饿的毛毛虫》
师:对呀毛毛虫肚子好疼呀,现在我们就来帮毛毛虫制定一份食谱计划吧。

一个圆点表示第一天,看看它跟哪张水果数量一样多?
第一天它吃了一个红红的苹果,那么第二天呢? 毛毛虫该吃什么?
(2)幼儿进行学具操作,老师随机观察指导。

(3)分享食谱计划,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PPT课件验证食谱结果)
孩子们,我们给毛毛虫的食谱计划,都做对了吗?一起来看看。

你们真棒,不仅帮毛毛虫找到了好吃的食物,还给它做了食谱计划,瞧,它呀可开心了。

五、结束活动:
毛毛虫变蝴蝶--感受快乐。

三年级(下册) 第16周教案

三年级(下册) 第16周教案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集中进行放松活动;
2、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本课;
3、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4、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快、静、齐,
游戏队形;
× × × × × ×
× × × × × ×
要求:
积极参与,充分活动。
游戏二:翻滚过山车 场地器材:一个篮球场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让学生在场地上成纵队排列,队员间距一臂,两脚分开,每组排头的队员拿一个篮球,用滚的方式使其从队员们的跨下一次性通过,如果出现没能一次通过就必须重新再来一次,直到通过,通过后排头的队员还必须尽快的跑到排尾抓住篮球,站好位置把球从头顶依次在传到现在的排头,依次循环直到该组所有队员都完成一次,再次使球回到最开始的队员手中,游戏结束,最后完成的队接受5个俯卧撑的“奖励”
3、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无处不在,知道生活中的地带,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能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二次修改使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在哪里?通过找寻生活中的,让孩子们收集潜在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很?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4、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十六周教案

第十六周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单元评价要点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第一课时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设计: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1、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大格1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

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

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教学反思:这一课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对钟表并不陌生,但是,真是让学生来说一下时间,学生还是没有生活经验,本课时设计时,我设置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以此帮助他们进入情境之中,帮助他们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提高计算能力。

2、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归纳整理。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

估算笔算乘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二、总结算法。

下面各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出示89页整理和复习1、2、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三、练一练。

、口算下面各题。

20×4 70×3 12×3 120×4 3×+6200×4 600×8 21×4 320×3 4×8+700×2 1000×7 32×2 1100×6 8×8+6做完后说说口算方法。

(用多位数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估算下面各题上。

98×4 79×3 102×287×63×6 212×4 319×7 72×8做完后说说估算方法。

(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去乘一位,就得到了估算的结果。

)3、笔算下面各题上。

213×3 89×7 28×4 07×213×6 34×4 146×9 470×3做完后说说笔算的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6周导学案:8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6周导学案:8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1减几分之几

第2课时1减几分之几【学习目标】1.在理解同分母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1减几分之几的算法。

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3.培养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创建文明的学习氛围。

【重难点】学会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97页例3,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1怎么变形进行减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预习案一、预习。

1.自学课本第97页例3,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用一个圆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份,所以1可以看作()个14,就是(),即1=()。

(2) 1-14就是()个14减去()个14,还剩()个14,即1-14=()。

二、自测。

1.()+()= ()-()=2. 1122+=4255-=719-=2277+=112-=探究案【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错题进行订正。

探究:计算1减几分之几的方法。

动手操作: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撕掉2份,还剩()份。

将正方形纸用1表示,列式是()。

计算时,把被减数1转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也就是()。

小结:把1 转化成与减数()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针对性练习:1.填一填。

(1)小乐吃了一块月饼的14,这块月饼还剩下()。

(2)一袋盐,用掉了它的13,还剩下它的()。

2.( )-( )= ( )+( )=3.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三年级(1-2)班第十六周教案

三年级(1-2)班第十六周教案
3.作业:我们知道,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一杯热水很快凉下来。猜想一下热水变凉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把你的猜测记在你的《科学活动手册》上,并利用你所掌握的本领设计实验,自己或找同学一起来研究,检验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后记
小结:通过活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种液体的温度都是这样测量的。
教具
教时




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能时刻感受到的,和平时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的设计,建立在沉与浮单元的基础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探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进行冷与热的探究时将又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单元有四个部分组成,共有13个活动,这些活动,将让学生亲自经历,从中获得一些有关冷与热的知识,学会使用温度计,建立冷热、温度的概念。
1.本单元的开始活动是冷水与热水,要进行安全教育。在热水与冷水一课上,教师要特别细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防热水烫伤学生。生活中,学生往往会由于不注意,造成严重的烫伤事故,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教给学生预防烫伤的知识。
2.热胀冷缩一课是经典的内容,教师要考虑本课与原来的自然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尽量要体现验证的过程,体现教材的意图,上出新意,上出科学课的特色。
2.看了它们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可以用来测得哪些物体的温度吗?
3.实践活动:运用不同的温度计测量周围物体的温度,比一比谁测得又快又准?
4.交流实践情况
四、学习总结,扩展延伸
1.今天这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什么体会?给这堂课起个题目。(学生发表意见)
2.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做科学的小主人。

3下第十六周

3下第十六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课堂检测:
自主练习第5题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如何?
第二课时
课题:平行与相交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相交、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概念。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线与垂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a.分为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或平行)的一类;
b.分为三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一类,平行的一类;
c.分为三类:相交的一类,平行的一类,垂直的一类。
这里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质疑、争辩,让学生想象一下,再动手画一画验证一下,明确看着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延长后是相交的。引导学生质疑: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相交了吗?通过学生解疑,明确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最后归结为分成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或平行)的一类。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2.自主练习第8题。
(1)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数。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3.自主练习第9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4.聪明小屋。
(1)学生明确题意后,画一画,试一试。
区别:
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在小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的课前小研究情况。
2.小组汇报。
重点交流线段、射线、直线间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补充与评价。
鼓励学生质疑,生生互动。

汤俊第16周三年级教案

汤俊第16周三年级教案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备课教师:汤俊使用日期:2018年6月11日至6月15日第4课时我们的校园教学内容:教材P106~107。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体验“设计校园活动”的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体验“设计校园活动”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收集信息:1、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2、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3、收集校园的信息和建筑物的位置。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对于调查充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教师提问: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信息。

二、探究设计活动一1、探讨草皮的不同铺法并计算费用。

2、收集草坪面积的信息。

教师:咱们学校共有东西两块草坪需要更换草皮,这两块草坪的面积相同,长都是28米,宽都是16米。

3、了解草皮的种类和价格。

4、探讨草坪的铺设方案。

如果只有3000元的费用,可以怎么样铺草坪?建议一: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

建议二:东西两块草坪铺不同的草。

建议三:……5、展示各小组的方案。

请每个小组将本组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哪组的设计最经济呢?活动二1、设计拔河比赛的赛程。

2、比赛时间。

教师:计划在本周五下午15:00—16:30,每场比赛用时20分钟,准备10分钟。

3、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4、对阵班级。

三年级的四个班,先分组比赛,胜者再进行决赛。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

5、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设计,对最受欢迎的小组提出表扬。

三、巩固练习请你设计一个全校范围内的校园歌手大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五、作业教学至此,敬请选用《名校课堂》相关习题。

《教学匹配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6课时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教学匹配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6课时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6课时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

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出示教材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去年,紫藤萝开花了,紫色的花,一串一串的,悬挂于绿叶藤蔓间,迎风摇曳,别有情趣。

正好尹老师讲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便把学生带到长廊下,让学生身临其境,着实感受了一番。

此情景被马老师看到后,写下大幅文章予以报道,尹老师的课遂成了优质课,紫藤萝花也吸引了更多师生的目光,优质课与紫藤萝花互相辉映,红火了好久。

三年级数学第十六周导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十六周导学设计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问题生成】2,蓝天小学三年级6个班进行篮球比赛,如果每
两个班打一场比赛,一共打多少场比赛?
有一个方队,人数在30——50人之间,这个方队可能有多少
人?
【整理收获】测评
反馈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合作交流
精彩展示一、填空。

1.写出下面各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份用( )表示。

3.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 )。

4.五亿零四十万零六写作( )。

5.一个数由5个亿、6个千万、3个万、9个百和4个
一组成,这个数读作( )。

6.用“四舍五入”法把94063506000省去亿位后面的尾
数是( ),省去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7.在自然数36的后面添上一个o,这个数比原数扩大( )
倍,比原数多( )。

8.用0、4、2、5、8、7组成不同的六位数,其中最大
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相差( )。

9.我国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在某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
12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

【温馨提示】
【问题生成】
测评
反馈
【整理收获】
板书
设计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6周整理与复习集备教案.整理和审查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更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

重点难点:1.提高计算能力。

2、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归纳整理。

将多个数字乘以一个数字口算整整十次,整整一百次。

估算书面计算不进位间断进位连续进位因子在中间或末端有0。

二、总结算法。

你会为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吗?(显示89页来整理和复习问题1、2和3。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同学讨论,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0×470 × 312 × 3120 × 4 3 × 5+6200×4600×821×4320×34×8+7500×21000 × 732 × 21100 × 68 × 8+6做完后说说口算方法。

(用多位数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评估以下问题。

98×479×3102×5287×653×6212 × 4319 × 772×8做完后说说估算方法。

(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去乘一位,就得到了估算的结果。

)3.写下以下问题。

213×389×728×4507×5213×6354 × 4146 × 9470×3做完后说说笔算的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十六周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十六周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分数教学内容:课本第92、93页的例1、例2、例3,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以“平均分”为核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分桃画面)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路过一大片桃树林,猪八戒馋的直流口水,问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道:“吃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师:4个桃子要分给八戒和悟空,怎样分比较公平?生:每人分到2个。

师:要是2个桃子呢?生:每人1个。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分”(生说)师:现在只有1个桃子要公平的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分得多少呢?生:一人一半。

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那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 ,(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这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桃子的1/2)(生齐读 )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桃子的1/2的吗? (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动手折1/2 师: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展示不同作品)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生1:都是一半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三年级16周教案 2

三年级16周教案 2

第七单元年月日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学习难点:认识24时记时法教学时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0——71页【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习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习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

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

【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预习课本第70—71页的内容。

2.搜集不同年份的日历及有关年月日的资料。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1.完成课本71页“填一填”的内容。

2.交流有关日的知识。

3.交流有关月的知识。

4.我们把把有31天的月叫做()月,有30天的月叫做()月,1、3、5、7、8、10、12月都是31天,所以这些月份是()月,4、6、9、11月都是30天,这几个月是()月5.用拳头法记大月、小月。

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探讨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

1.完成课本72页“填一填”的表格。

2.从表格可以看出:你()年有一个闰年,所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年份除以(),能整除的年份就是()年,不能整除的年份就是()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认识分数教学内容:课本第92、93页的例1、例2、例3,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以“平均分”为核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分桃画面)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路过一大片桃树林,猪八戒馋的直流口水,问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道:“吃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师:4个桃子要分给八戒和悟空,怎样分比较公平?生:每人分到2个。

师:要是2个桃子呢?生:每人1个。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分”(生说)师:现在只有1个桃子要公平的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一人一半。

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那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 ,(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这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桃子的1/2)(生齐读 )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桃子的1/2的吗? (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动手折1/2 师: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展示不同作品)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生1:都是一半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师教写1/2:先画一短横,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在短横下方的中2121间位置写2,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在短横上方写1,叫做“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板书)判断:哪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1/2?为什么?(强调平均分)3、认识1/3学生判断最后一个图形表示1/3,根据课件演示,说明1/3的意义。

(指名学生回答,师引导)——激励4、认识几分之一师:那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生:1/4、1/8、1/6……(师板书)师: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请看要求:拿出另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学生活动)师:汇报时说:你把什么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学生汇报,后在小组里交流)展示作品: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1/4。

(边贴黑板边问几分之一)师: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生:能。

师: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生:能。

师:那些同学用的是圆形,把你的作品高高举起来。

(问法2:观察这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或你有什么问题?)5、比较分数大小(展示用圆形表示的1/2、1/4)师:观察它们各自涂色部分,你能判断那个分数大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生生互动)师引导: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师:看来用同样大小的圆,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能)瞧,老师这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形,请大家想想一下,用相同的圆形,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会怎么样?(小)(用学生作品验证)师: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师: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1/3),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呢?(1/2和1/4中间)观察这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激励再出示一整个全部涂满颜色的圆,体会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

(当要表示的数不满1时,就用分数来表示)三、练习巩固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书P93,1,(生独立写在书上)2、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国旗、五角星、巧克力)师:看来,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分数也各不相同。

3、黑板报。

《科学天地》、《体育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小组讨论)4、广告欣赏: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可他转身一看来了八个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这时他会怎么办呢?观察广告中的画面,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渗透德育:好东西要懂得与人分享,这样你会更快乐,大家也会很高兴)生:能想到1/4师: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4?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师: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师: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师: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1/9。

可是蛋糕是平均分成9份吗?(不是)那这第9个小男孩究竟拿到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一呢?我们下课接着讨论好不好?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9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教学过程: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五、总结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10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运用分数的加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学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填空1)3/4里有()个1/4 2)2/5里有()个1/5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三、探索新知1、教学分数的加法(1)生猜一猜:1/8+2/8等于多少?学生最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3/8,一种是3/16,这里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2)证明自己的方法若出现3/16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吗?若出现3/8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提出要求: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织语言来说)(若学生找不出方法,教师可建议学生在一张圆形纸上折出8等份,找出1/8和2/8,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3)集体操作验证①生动手折出1/8和2/8,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3/8;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时用自己的教具进行示范解说)(注意:如果学生只能想出第一种思路,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表达“涂了2份”、“涂了1份”的意义,引出第二种思路;如果学生想出了两种思路,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两种想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统一。

)④引导辨析:1/8+2/8的结果为什么不是3/16?围绕问题:“蛋糕分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

(蛋糕分的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2、教学分数减法(例2):(1)观察:这个蛋糕现在还剩几分之几?(5/8)(2)思考:爸爸回来后从剩下的这5/8中又吃了2块,最后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5/8-2/8)(3)生小组讨论:5/8-2/8等于多少?(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a、从5份中吃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8;b、5个1/8减掉2个1/8还剩3个1/8,也就是3/8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纸片演示吃掉的过程。

3、讨论:(妈妈又吃了1/8,剩下的2/8留给爸爸吃。

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1,8/8)4、教学例3: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1)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3)巩固练习1-4/5 1-2/6 1-7/9(指名让学生板演)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5、解决课前提出的其他问题(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可让学生板演,其他做在课堂练习本上)6、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四、巩固练习,拓展深化1、做一做的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