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历史核心素养专题训练历史核心素养--2时空观念
2020届高考历史:历史核心素养专题训练历史核心素养--2时空观念练习
历史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练习1.(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2018·全国卷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2018·全国卷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4.(2018·全国卷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5.(2018·全国卷Ⅱ,2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2020年高考历史素养提升二:时空观念(核心思维)
返回目录
时间
中国
外国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
为显学 17 世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纪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 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郑成功收复台湾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返回目录
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1898 年 戊戌变法
美西战争
同盟会成立 1905 年
废除科举制度
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从表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
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返回目录
解析 根据题干“1640 年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李自成‘均田免 粮’口号提出” “1848 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欧洲革命《共产党宣言》 发表”“1861 年设立总理衙门、俄国公使入驻北京、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 制改革”……得出论题: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落后于西方国家。根据表格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革命水平、社会变革、民族危机等方面分别阐 述。最后,总结并呼应论题,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落 后于西方。
1848 年 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
欧洲革命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6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9 年 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返回目录
时间
中国
外国
美国南北战争 1861 年 设立总理衙门、俄国公使入驻北京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6 年 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
2020届新课标历史高考第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时空观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概念释疑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 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 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俾斯麦提交的法案被帝国议会否决后,在 俾斯麦的指示下,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且通过该 法案,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B项正确。 答案:B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4.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的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 报道中写道:“一些大学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企业‘炒更(对乡镇企业进 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材料中的“炒更”现象说明( )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科教兴国”战略已经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建立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课标解读 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前两点是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 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一是 时序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 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高考印证]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需结合材料及所学宋朝城市的知识回答。皇权是古代建立都城首先要 考虑的情况,材料没有说明对皇权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的时间限 制,B项错误;材料“金银盐钞引交易铺”不是普遍现象,C项错误;从材料 看,城市的布局和过去单一的政治中心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项正 确。 答案:D
2020届高三历史核心素养复习备考《时空观念》
(2019全国Ⅲ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图4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31.【答案】D
(2019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2019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况见右图 2019天津卷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
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图片题 2019.04浙江高考选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图片题 2019.04浙江高考选考14.请看右图报影图片题 2019.04浙江高考选考30.右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图片 2019天津卷13 材料三 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柱状图 2019.04浙江高考选考 32材料二 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表格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
原因。(15分)
(2019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 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 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 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31.(2017·全国Ⅲ卷)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 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020高考历史----核心素养
第2讲 核心素养
Ⅰ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 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 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 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 客观的认识。
3.解决问题的思考 (1)“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等 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 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历史解释要求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果关系;以客观的态 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 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去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一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人类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的。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 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5.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 时空观念的基本内涵 1.感知历史的基础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最基本素养,它是感知历史的基础,依 赖它才能够把时间与空间结合,才能把古今历史知识贯通起来,并且加以比 较,进而发现规律并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 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2.培养能力的途径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 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二 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近年高考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 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高考历史的常态。表面上看 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说,则是 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以史料实证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高考侧重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 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答案:D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2
2 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2017年江苏卷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高考命题人刘芃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 (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空间地图
识记
基础 基础 基础 特点 时空
识记 识记 识记
观念
分析
比较 分析
问题 解读
分析
观念 评述
20
30% 分析说明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问题解读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9
掌握各种历史时空尺度,包括划分 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历史 地图中的时空信息等。
基本要求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 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
异【变化】(看数量、辨类型、晓空间布局)
4、结合所学(时代特征、历史考点)作答。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6
汪瀛:《对历史地图的理解与阐释》 ——中学政史地,2012年第4期
2020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学生版)
2020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一时空观念(学生版)概念释疑: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标要求:(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课标解读: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
前两点是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
一是时序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
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真题精练1.(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2019全国I卷,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3.(2019全国I I卷,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4.(2019全国II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2020届高考历史:历史核心素养专题训练历史核心素养--2时空观念练习
历史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练习1.(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2018·全国卷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2018·全国卷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4.(2018·全国卷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5.(2018·全国卷Ⅱ,2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2020届高考历史:历史核心素养专题训练历史核心素养--2时空观念
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 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二、时空观念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近代史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中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制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现代史
(1917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 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 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 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 现实的重要性。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702年英国国王威 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 ,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 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Fra bibliotek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二)——时空观念与高考命题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二)——时空观念与高考命题
理论综述: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历史是全体人类的传记,时空观念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朝代更替等。
高考试题基本都有明显的朝代和阶段印记。
例题呈现:(2016年﹒全国Ⅰ卷﹒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试题分析:这道试题,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考查。
材料是汉代农事图,我们通过观察可知其是集体劳动,得出答案为D。
A选项是“个体”,与材料“集体”无关,误选主要是由于迷信背记,忽视材料新知;该图体现有技术和分工,
汉代属于精耕细作形成期,但“不断发展”表达程度失当,故B不准确,误选在于只见熟悉名词,缺乏历史阶段进程区分意识;“集体劳动”符合材料,但东周大变革后,“土地公有制”衰微,故C项不符合史实,考生误判在于只抓图中劳动形式,忽视“时空观念”下的所有制变化;考生之所以不敢选D,主要是因为私有制下的集体劳动,存在于田庄经济中,因为“不熟”而不敢选。
针对策略:时空观念要求我们学习中注意运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特征分析历史现象,注意着重把握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比如,中国古代史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各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等特征是不同的,而高考格外关注这些,因为这充分体现了时空观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天天练核心素养练2时空观念课件
-21 922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 B.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 C.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深刻影响中外贸易
答案 A 解析 本题根据表格内容和 1865~1905 年的经济状况作答。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65~1905 年中国进出口都在不断增加,说 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故 A 项正确;这期 间中国出口额也在增加,故 B 项错误;“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 造成货币大量外流”说法错误,与 1875 年出口大于进口不符,故 C 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上不符合, 故 D 项错误。
4.下表显示了 1865~1905 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
该表反映了( )
年代 进口(万两) 出口(万两) 平衡(万两)
1865 年 5 571
5 410
-161
1875 年 9 780
9 890
+110Hale Waihona Puke 1895 年 17 169
14 329
-2 840
1905 年 44 710
22 788
2.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答案 A 解析 本题需结合材料和清朝时代特点回答。根据材料“间 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可知,乾隆主张闭关锁国,这 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 A 项正确;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 B 项错误; 闭关锁国正是小农经济封闭性,商品不必外求导致的,故 C 项错 误;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也属于当时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2024届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专项复习试题
2024届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专项复习试题—02 时空观念一、单项选择题1.(2023·山东高考·12)图4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
这一时期()图4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2.(2023·海南高考·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3.(2023·海南高考·5)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
它以中板为主,融汇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
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
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
”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这一历程主要反映()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4.(2023·广东高考·15)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
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
这种变化()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5.(2023·广东高考·11)图2所示历史事件()图2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6.(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2020高考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三历史复习
(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部分内容)
历史“核心素养”(2016.9)
• 时空观念 • 史料实证 • 历史解释 • 唯物史观(历史理解) • 家国情怀 (历史价值观)
概念初识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 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 条件下发生的,即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 空间相联系的;
2020高考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三历史复 习(共21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2020高考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三历史复 习(共21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变式巩固 (2012全国卷41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 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 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 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树立时空观念,明确阶段特征 变式巩固1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 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 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 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新航路开辟 ( 15C末16C初)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荷兰、英国等的殖 民扩张和掠夺
(16C初—18C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中—19C中)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二主题1 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学案
主题1 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一、时空观念1.利用时间带方式掌握专题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结局2.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史事概括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运用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一条“U”字形路线。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
……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现代史
(1917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 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 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 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 现实的重要性。
(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况和说明。 (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 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 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1)了解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关于时间表达方式; (2)认识历史地图,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 (3)依时间顺序编制史事发展进程的图表(如大事年表); (4)划分历史阶段,总结阶段特征; (5)梳理中外共时性大事年表,分析中外共时性问题; (6)独立探究、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进 程影响,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义, 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 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 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702年英国国王威 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 ,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 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时间:1689《权利法案》、1721第一任首相、1832议会改 革
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 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二、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
时空观念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 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 表达方式。
二、时空观念
常见纪年方法: •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赵惠文王十六年); • 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 • 干支纪年(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 公元纪年: 公元前、公元后; 早期/初期(前30年)、中期(中间50年)、晚期(后20年) 前半期(前50年)、后半期(后50年) • 民国纪年: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n年(1911+n)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近代史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鸦片战争(18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制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