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通用版)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3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1、氧气瓶要有防震胶圈,瓶嘴有安全帽,禁止沾染油脂,要轻搬轻运,不得碰撞。
2、使用氧气、乙炔两瓶之间安全距离不小于____米,两瓶距明火水平距离不小于____米,并禁止放在高压线下使用。
3、锅炉、风包、气包必须有安全阀、压力表。
茶炉禁止充压使用,高低压蒸汽禁止连通混合使用。
4、凡属安全设施,如防爆门、人孔、切断阀、逆止阀、降压阀、放散阀等,不得随意改变捆绑,增加配重。
5、打开压力容器时,切记先放气,后打开,不得随放随打。
6、存放油类、木材、绵纱、乙炔、氧气、易爆物品的地方,必须备有水管、沙子、灭火器等消防用具。
各电气操作室禁止存放上述物品,必须备有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7、临时席棚、帆布棚、油毡棚,禁止靠近高温火源或搭在高压线下边。
8、焊接或开始割时,应检查周围,有易燃物要清除掉,采取防火措施。
9、严禁私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
10、危险域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2)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建筑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布局、材料和设备应符合防火和防爆的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的设置。
2. 火灾风险评估:对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火灾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火措施,包括建筑物的阻燃材料、防火隔离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3. 消防设备:建筑物应配备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等,设备应经过定期检验和维护。
4. 火灾疏散: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5. 防爆设备:对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和场所进行专门的防爆设计和防爆措施,包括防爆材料、防爆工艺等。
6. 应急预案:建筑物应制定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人员的应急职责和行动方案。
7. 培训和演练:对建筑物的使用者进行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防火防爆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范文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范文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中最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地方之一,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设立专门的指挥部或火灾防范组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责任。
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施严格的巡查制度和检查制度,加强对现场各项防火防爆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二:安全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易燃易爆场所安装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泄漏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对可燃气体管道和液体容器采取密封措施,以防止泄漏。
同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工艺管理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作业时,要对焊接区域进行临时隔离,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防火涂料、防火布等,防止飞溅的火花引发事故。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妥善的存储和管理,确保其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危险。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逃生。
同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应急照明设备、呼吸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检查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例如,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提高人员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3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1. 规程介绍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加强企业和公共场所的防火防爆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该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防火防爆基础知识、防火防爆设备配置、防火防爆应急措施等。
2.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2.1 火灾的危害性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火灾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如电气设备故障、火源暴露、电线老化等。
因此,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2.2 火灾的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制度,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
(2)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3)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加强火灾逃生演练。
3. 防火防爆设备配置3.1 常见防火防爆设备常见的防火防爆设备有火灾报警器、灭火器、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迅速控制火势,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 设备配置要求(1)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配置防火防爆设备。
(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存在的问题。
4. 防火防爆应急措施4.1 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是减少火灾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疏散、灭火等方面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
4.2 应急物资的配置应急物资是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提供救援的重要条件之一。
应急物资的配置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救生绳等。
这些物资应安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4.3 应急演练的组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提高员工火灾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
演练过程应真实、严肃,能够提高员工的实际应对能力,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5. 防火防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防火防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6. 总结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是加强防火防爆工作、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及其特性(一)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的含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的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二是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A.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B.有助燃性物质,常见的有空气和氧气;C.有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电火花、高温物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构成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也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都具有一定的“量”,并彼此作用,才会发生燃烧。
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二)燃烧的种类1.闪燃各种液体表面都具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温度。
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上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樟脑、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2.自燃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产生的着火燃烧,通常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无外部火源条件下,在常温下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阻,热量积聚逐渐达到燃点而产生燃烧。
自燃又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叫受热自燃,如:可燃物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擦等均可导致受热自燃。
而自热自燃是没有外来热源影响,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逐渐积聚,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
造成自燃自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都是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其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工厂、仓库、学校、医院、办公室等。
下面是一份2000字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一、总则1. 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场所,包括建筑物、车间、仓库、办公室等。
3. 所有人员必须定期接受防火防爆安全培训,了解本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4. 对于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按照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处理。
二、火灾防控1. 所有工作区域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工作区域必须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如木材、纸张、油漆等。
3.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
4.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抽烟,禁止使用明火或未经批准的明火设备。
5. 所有人员必须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6. 灭火器和消防设备的位置必须明显标识,以便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7. 对于火灾隐患点,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防范。
三、防爆安全1. 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储存和使用。
2. 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域进行焊接、切割等高温作业。
3.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4. 所有涉及爆炸性气体的设备和管道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地区必须进行定期巡视,确保无泄漏和其他安全隐患。
6.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区域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7. 所有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四、紧急处置措施1. 在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行动。
2. 火灾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情况。
3. 所有人员必须熟悉紧急疏散通道和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指示进行疏散。
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范文(二篇)
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范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铁路交通成为了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铁路交通中,防火防爆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就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进行探讨,为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火灾和爆炸的预防。
针对火灾,铁路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车厢内部设施和材料进行严格的阻燃处理,确保火源无法蔓延。
二是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
三是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火灾处理能力。
针对爆炸,铁路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爆炸物品进行严格的管控,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二是在铁路站点设置安全门禁和视频监控设备,对可疑人员和物品进行识别和监控。
三是加强对铁路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机械结构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其次,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还需注重防范外部因素对铁路交通的影响。
例如,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雷击和山火,都可能对铁路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为此,铁路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铁路线路和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是对重要区段设置雷击预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是与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天气变化信息,进行防范和应对。
此外,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还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一是可以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对铁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可以应用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技术,增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三是可以建立铁路安全信息数据库,对事故数据和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确保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防范外部因素影响和应用现代科技,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能够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性。
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引言随着铁路交通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铁路运输中存在着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隐患,给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针对铁路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进行防火防爆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铁路火灾的防范与控制铁路火灾是指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发生的火灾事件。
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对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1.防火设计和防火材料防火设计是铁路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车站、车辆和设备等进行防火设计,要遵循相应的防火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物结构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在车站和车辆内使用防火材料,可以有效增强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2.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铁路站点、车辆和设备等区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会立即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还能精确定位火灾位置,方便救援人员的准确处置。
3.应急救援措施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应急救援措施的及时与有效性非常重要。
救援人员应立即组织起来,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扑救和救援工作,保护旅客的生命安全。
同时,铁路系统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4.消防设备的配置和维护铁路系统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备,例如灭火器、消防排烟系统、灭火泡沫系统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灾。
同时,铁路系统也需要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铁路防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铁路防爆技术是指在铁路运输中,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维护旅客和设备的安全。
1.防爆设备和装置的研发与应用铁路系统需要研发和应用各类防爆设备和装置,包括爆炸物检测仪、防爆灯具、防爆电缆和开关等。
这些设备和装置能够有效监测和防范火灾、爆炸隐患,提高旅客和设备的安全性。
2.防爆材料的使用铁路运输中,需要使用一些防爆材料,例如防爆隔离带、防爆罐和防爆板等,来隔离爆炸物与人员设备,避免爆炸事故发生。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很多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介绍化工生产的相关技术。
一、防火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火技术是避免火灾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技术:1. 安全管理合理的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化工生产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阻燃技术阻燃技术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燃烧的物质,通过添加阻燃剂到可燃物质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及时进行报警和灭火,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4. 隔离与分隔化工生产场所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隔设计。
不同性质、危险性和易燃性的物质应分别存放,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或分隔区域来避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5. 通风系统通风是防止火灾扩大和排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化工生产场所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二、防爆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爆技术是避免爆炸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爆技术:1. 防爆设备和工具化工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防止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2.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爆炸的重要源头。
化工生产场所应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及时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定期检测和清理空气净化设备是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3. 防静电措施静电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爆炸源。
采取适当的静电消除措施,例如使用导电地板、设置导电设备和可导电空间等,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四篇)
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压力容器是经过特殊设计和制造的容器,用于储存或运输高压气体、液体或其他可压缩物质。
由于存储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能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防火和防爆是压力容器安全的关键要素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压力容器防火和防爆的安全技术规定。
一、压力容器防火技术规定1. 安装位置选择压力容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易燃物质和火源,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根据压力容器的具体要求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应选择安装在室外还是室内。
2. 防火墙和防火隔离根据压力容器的大小和储存物质的特性,应设置适当的防火墙或防火隔离设施。
防火墙和防火隔离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防火、隔热和耐火性能,以保护压力容器免受周围火灾的影响。
3. 自动灭火系统为了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应在容器周围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应根据容器的大小和储存物质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灭火介质和灭火装置。
4. 检修和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压力容器是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
检修和维护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压力容器的防火设施完好有效。
二、压力容器防爆技术规定1. 材料选择压力容器的材料应选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蚀性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和存储物质的性质,以确保容器在高压和高温等环境下不会发生爆炸。
2. 强度设计压力容器的强度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压力容器时,应充分考虑容器内外的压力差、温度变化和材料的蠕变等因素,以确保容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 安全阀和压力开关安全阀和压力开关是防爆的重要设备。
安全阀用于在容器内部压力超过允许范围时,自动释放压力,以避免容器爆炸。
压力开关用于监测容器的压力,并及时报警或执行自动关闭操作。
4. 液位监测和泄漏检测定期监测压力容器内部液位和外部泄漏情况是防爆的重要手段。
液位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液位异常,防止溢液或压力失控。
泄漏检测可以迅速发现容器内部或外部的泄漏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 紧急救援设施设置紧急救援设施是防爆的基本要求之一。
防火防爆通用安全技术有哪些?
防火防爆通用安全技术有哪些?
一、防火通用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
1、火灾的分类,各类火灾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蔓延特点、危害性和影响因素,各类消防产品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2、不同类别火灾的防治技术及其关键环节,包括清洁阻燃技术、智能探测技术、高效灭火技术与烟气控制技术
3、典型行业、特定场所、大型复杂的高层和地下建筑火灾的防治基本原则与关键技术措施,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方法和救援技术
4、对于电器、电缆火灾的防火设施的维护和使用
二、防爆通用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
1、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企业在生产方面的通用安全要求
2、建筑防爆安全距离,防护屏障的作用和构造等;生产和储存爆炸危险品的建筑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消防和报警设施,在建筑结构上的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和电器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方法
3、防静电和避雷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防火防爆专业安全技术
一、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基本安全技术
大纲要求:
1、火药燃烧的特性,炸药爆炸三要素
炸药爆炸三要素:放热性、高速度、大量气态物质
2、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和爆炸影响因素
3、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产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分类、特点、危害及发生发展历程
燃烧爆炸事故类型按过程分为:定压燃烧、爆燃转爆轰的爆炸
4、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工厂平面布置和安全距离,工艺与设备防爆装置,自动雨淋和火灾报警系统
5、电器防爆技术和防静电与避雷措施,以及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预防燃烧爆炸事故采取的主要措施
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8点措施(P118)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6点措施(P118-119)。
蓄电池室防火防爆(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蓄电池室防火防爆(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蓄电池室防火防爆(通用版)酸性蓄电池充电时,其电解液会分解出大量的氢气,正常运行时也会产生一些氢气。
酸性蓄电池电解液分解出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当氢氧混合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明火或火星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装有铅酸蓄电池组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应注意铅酸蓄电池的防火防爆。
由于铅酸蓄电池氢气的排出又带出一部分硫酸蒸汽和飞沫,硫酸蒸汽和飞沫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当沉积在室内的墙壁、天花板、金属结构、支架上、窗户及门上时,将造成腐蚀。
因此铅酸蓄电池室还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铅酸蓄电池室防火防爆及防腐蚀的措施如下:(1)加强蓄电池室的通风。
为了防止蓄电池室内积存有爆炸性危险的氢气和有害的硫酸蒸汽,在室内应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使蓄电池室内氢气含量不致达到爆炸危险的程度,酸气的含量也不致于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通风装置应能将上述气体抽出,同时,能补充干净的空气。
通风机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V=0.07IN(m3/h)式中I——蓄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A;N——蓄电池组的电池个数。
(2)防止蓄电池室死角的有害气体未排出。
由于硫酸蒸汽比空气重,大部分积聚在室内靠近地面,氢气比空气轻,大都积聚在室内天花板下面。
因此,抽气通风系统应能同时从室内的上部和下部抽气;蓄电池室的天花板应不透气,当天花板被楼板的大梁分成数段档时,在梁与梁间的空档处易积存氢气,因此,每档都要有通风机,以便排除空档上部积存的氢气。
2024年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铁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客运、货运三品查堵规定严格旅客进站、托运行包的检查,认真执行行包和货物托运的开包和过机检查,旅客列车加强列车员立岗检查和车内定期巡视制度,积极开展车内禁止吸烟的宣传和检查。
客运、货运所指的三品指的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易燃物品有汽油、香蕉水、煤油等。
易爆物品有鞭炮、雷管、丁烷等气体瓶。
有毒物品有氰化物、硒化物、强酸性液体(如硫酸、硝酸等)等。
2.列车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严格客运、货运三品查堵,加强客车电器设备的检查检测,客车和车站配备良好的消防器材,加强客车二炉一灶一电的使用管理,加强旅客车内禁止吸烟宣传和检查,加强货物装载加固的规范和检查,严格易燃、易爆货物承运制度,加强罐车的检修,严格罐车限量灌装,落实电化区段货物运输安全措施。
3.客车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是:旅客及旅客行包夹带易燃、易爆品上车;车内吸烟或违章用火;车辆电器设备不良或使用不当;餐车灶台作业违章操作;车辆锅炉、取暖炉、茶炉使用不当或设备不良等。
(1)一般客车车体本身为金属材料制成,但现有列车内装饰材料及座椅、床、行李等为可燃材料,遇到电火花或旅客吸烟乱丢烟头、火柴梗,会引燃车厢内的这些可燃物。
(2)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香蕉水、赛璐珞、烟花爆竹等搭乘客车,因列车的颠簸摩擦而引发大火。
(3)发生异常事故,如列车脱轨翻车等引起火灾。
(4)蓄意制造爆炸事故,引起火灾。
(5)餐车上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4.货车火灾主要原因1)货车火灾主要原因几种类型由于货车的车厢较为简陋,货物大多暴露在外,所载货物若为易燃、易爆物品,而如果牵引货车的机车为蒸汽机车,运行中不断有火星从烟囱中飞出,有可能引燃装载的货物发生火灾;运化学物品时,如混装不当或包装不良,在运行中因撞击、震动,易导致易燃液体泄漏遇明火引起火灾,遇水燃烧物品受潮起火等;扒车人员点火照明、吸烟引燃货物,或碰触电器和车的架空电线,电弧熔珠落到货物上引起火灾;由于异常事故,导致货车脱轨翻车引起火灾。
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通用版)在民用建筑中,常见的燃油、燃气设施有柴油发电机、直燃机和厨房设备,其火灾危险性和防火防爆措施各有特点。
一、柴油发电机防火防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及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和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
根据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和供电情况,建筑中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一)柴油发电机房的火灾危险性对于柴油发电机房而言,它主要安装了发电机组、电气设备和供油设施,它可能发生下列几种火灾:1.固体表面火灾。
发电设备超温、油路泄漏、机内电路短路。
2.电气火灾。
供电线路短路或其它原因的火灾引起电器设备着火。
3.非水溶性可燃液体(柴油)火灾。
供油系统的输油管路、容器泄漏或火灾时遭到破坏,油类流淌到地面,接触到高温烟气或明火而燃烧。
(二)柴油发电机房的防火防爆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三篇)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防火防爆是指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技术标准。
下面是一些与防火防爆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1. 建筑安全规范:建筑防火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包括建筑物布局、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
2. 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确保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
3. 化学品存储和使用安全规范:针对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场所,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规范,包括储存条件、用火用电安全、防爆设备等。
4. 工艺装置安全规范:一些特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制定了相应的工艺装置安全规范,包括设备设计、操作规程、防爆装置等。
5. 防爆器材标准:防爆器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工作时不会引起火花、电弧或热表面,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防爆器材需要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包括公称防爆等级、防爆标志、使用环境等。
6. 消防设备技术标准: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源、疏散通道、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备的技术标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规范和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二)防火防爆是指对各类易燃易爆场所、设备和材料进行安全防护和控制,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与防火防爆有关的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防火法》:是中国的防火法律法规,包括对各类建筑物、场所和活动的防火要求,以及防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益。
2.《防火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对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3.《防爆设计规范》:是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的设计规范,对设备的材料选择、防静电措施、爆炸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厂里,防火防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一旦发生火、爆炸事故,会给职工、工厂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不仅要求工厂各级领导和从事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工艺的职工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也要求每个职工都应做好这项工作。
每个职工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
1、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行业的性质、引起事故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也不相同,但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1)吸烟引起的事故。
(2)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
(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
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云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
(4)静电引起的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
例如,用汽油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磨擦、油槽在行走时油类在容槽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
人们穿的化纤服装,在与人体摩擦时也能产生静电。
(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
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
(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
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起来引来引起的自燃等。
(7)雷击引起的事故。
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
(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事故。
2、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燃烧必须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质。
不论固体、液体或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质。
有些可燃物质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的,如碳、氢、硫、钾等;还有些可燃物质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苯、丙酮、乙炔等。
②有助燃物质。
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质。
如空气(氧气)、氢气、及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
③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
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
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构能等都可起到火源的作用。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三)烟气的危害性
⑥空气流——在大火已被抑制或燃料已 被控制的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一般不宜 采用(地铁或隧道)。
⑦浮力——采用风机驱动或自燃通风系 统,利用热烟气的浮力机制排烟。
(四)火灾的防治
1. 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 2. 火灾防治途径 防火的基本技术措施
设 计 阶 段 评 估 阶 段 阻 燃 措 施 火 灾 探 测 灭 火 措 施
(四)火灾的防治
⑴设计阶段:建筑或工程设计时考虑到 防火安全,如采用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 燃易燃建筑材料,防火门,防火墙,安 全通道等。 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
(四)火灾的防治
⑵评估:对已有的厂房,仓库或工程进 行危险评估。 包括:耐火等级,安全间距,使用 能源的安全要求等。
(四)火灾的防治
(二)火灾的研究手段
5. 火灾的研究手段:
相 结 合
模拟研究:设定不同的具体条件 统计分析:不同行业,季节,火源 及原因等
(二)火灾的现象
6.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 ⑴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 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 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 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 加大。
(一)燃烧的过程
5. 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 ⑴可燃气体: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 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如:2C2H2+5O2
点燃
4CO2+2H2O+Q
(一)燃烧的过程
⑵ 可燃液体:受热 蒸发 蒸气 氧化分解 燃烧 受热蒸发 已醇(C2H5OH)液 (C2H5OH)蒸气+3O2= 2CO2+3H2O+Q
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一、燃烧与燃烧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不仅可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属于燃烧,要某些情况下,没有氧参加的反应,也是燃烧,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炽热的铁在氯气中燃烧所发生的激烈氧化反应,并伴有光和热发生因此也是燃烧。
2、燃烧条件:燃烧三要素,(1)有可燃物质存在(固体燃料如煤、液体燃料如汽油、气体燃料如甲烷等)。
(2)有助燃物质存在,通常的助燃物质有空气、氢、氧、氯等。
(3)有点火源(即导致燃烧的能源)的存在。
如撞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发热自燃、绝热压缩、电火花、光和射线等。
燃烧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有时即使这三要素都存在,但其中某些条件达不到一定程度,如可燃物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助燃物数量不够、点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温度或热量,也不会发生燃烧。
(如氢气在空气中的深度低于4%时,便不能点燃;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中不能燃烧;一根火柴点不燃一堆煤等。
)二、燃烧的过程和形式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便能燃烧,燃烧速度很快。
液体可燃物在火源的作用下,首先发生蒸发,然后蒸气再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固体燃烧物分为简单物质和复杂物质。
1.燃烧的形式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
复杂物质在受热时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蒸气着火燃烧。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版(4篇)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版一、施工现场火灾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施工火灾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编制施工现场灭火预案,明确火灾爆炸的预警、报警与紧急疏散措施。
3. 在施工现场设立各类消防器材,保障灭火和疏散的需要。
4. 加强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的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消除火源。
5. 严禁在施工现场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整洁,防止火灾隐患。
6. 定期组织施工现场消防演练,提升员工的火灾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
7.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二、施工现场防爆安全技术措施1. 对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进行标识和封闭,设立警示标志,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 对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专人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建立施工现场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存储和运输。
4. 配备专业的防爆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5. 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防爆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操作技能。
6. 加强对施工现场气体、液体等易燃易爆物品的排查和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 定期组织防爆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三、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和有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配备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专业的急救和救援服务,确保伤员的及时救治。
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应急灯具、防护装备等。
5.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危险品泄漏、有害气体等异常情况。
6. 健全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实时传递信息和指示。
7. 对施工现场的应急演练和事故处理进行记录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措施。
以上是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版的一个简要概述,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通用版)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纸张、金属镁、金属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和液化石油等。
2.助燃物。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
如氧化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
由于空气中含有21%左右的氧,所以可燃物质燃烧能够在空气中持续进行。
3.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火源。
如明火、电火花、聚焦的日光、高温灼热体,以及化学能和机械冲击能等。
防止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避免其相互作用,是防火技术的基本要求。
(二)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的能量,或者是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膨胀,压力迅速下降到常温的现象,都称为爆炸。
爆炸可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两种。
1.化学性爆炸。
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形成的爆炸。
这种爆炸能够直接造成火灾。
根据其化学反应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简单爆炸。
例如爆炸物乙炔铜和乙炔银等受到轻微振动发生的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属于这类爆炸物有炸药、苦味酸、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等。
(3)爆炸性混合性爆炸。
这里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爆炸。
2.物理性爆炸。
通常指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三)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发生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以其在混合物中百分比来表示;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以其在混合物中的体积重量比(克/立方米)表示。
例如,乙炔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1%,铝粉法的爆炸下限为35克/立方米。
显然,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很多。
爆炸性混合物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含氧量越高,以及火源能量超大等,都会使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几种可燃气体分别与空气、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爆炸范围都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宽。
因而更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三、化学危险物质分类化学危险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各自的物理、化学反应。
有不少化学物品在受热、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日光曝晒、接触空气等条件下,会引起燃烧、爆炸、腐蚀和中毒等事故。
这些化学危险物品视其性质、形态和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在我国现行的法规中,大致分为以下十类:第一类,爆炸性物质。
爆炸性物质受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的影响或一定物质的激发作用,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气体的体积急剧增加,压力增大,从而引起爆炸。
第二类,氧化剂。
氧化剂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
两种氧化剂按其氧化性强弱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三类,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按其爆炸浓度下限,划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四类,自燃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划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五类,遇水燃烧物质。
遇水燃烧物质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六类,易燃和可燃液体。
易燃和可燃液体按其闪点划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七类,易燃和可燃固体。
易燃和可燃固体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一、二两个级别。
第八类,毒害性物质。
毒害性物质按其性质划分为以下4种:(1)无机剧毒物质;(2)有机剧毒物质;(3)无机有毒物质;(4)有机有毒物质。
第九类,腐蚀性物质。
第十类,放射性物质。
四、易燃易爆物质防火防爆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取得成效。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哪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一)可燃气体。
是指凡遇明火、受热或当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爆炸的气体。
根据其爆炸浓度下限的不同,分为两级。
一级可燃气体,为爆炸浓度下限低于10%的可燃气体。
例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和天然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
二级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等于和高于10%的可燃气体。
例如,氨气、一氧化碳和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
在实际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将一级可燃气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二级可燃气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
(二)可燃粉尘。
凡是颗粒微小,遇着火源能发生燃烧、爆炸的固体物质,都称为可燃粉尘。
例如,在加工麻、烟、糖、谷物、硫、铝等物质的过程,粉碎、研磨、过筛等操作时所产生的粉尘,就其理化性质来说,比原来生成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大得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条件:(1)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粉尘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三)自燃性物质。
凡是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本身与空气氧化或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即可发热并积热散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的物质,都称为自燃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按其发生自燃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自燃物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氧化分解,易于自燃,而且燃烧猛烈,危险性大。
如黄磷、三乙基铅、硝化纤维和铝铁溶剂等。
二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氧化比较缓慢,自燃点较低,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能够自燃。
如油纸、油布等含有油脂的物品。
在实际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将一级自燃物质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二级自燃物质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
(四)遇水燃烧物质。
凡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自燃点,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都称为遇水燃烧物质。
遇水燃烧物质按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强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快,能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热量大,极易引起自燃或爆炸。
如锂、钠、钾、铷、锶、铯、钡等金属及其氢化物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的速度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触,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钙、氢化铝、硼氢化钾、锌粉等。
在实际生产、储存与使用中,将遇水燃烧物质都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
(五)燃烧液体。
凡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爆炸的液体,都称为燃烧液体。
燃烧液体按其闪点大小,划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两种。
1.易燃液体。
系指闪点等于和低于45的燃烧液体。
这类液体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易燃液体,指闪点低于28的易燃液体。
如汽油、酒精、丙酮和苯等。
二级易燃液体,指闪点介于28~45的易燃液体。
如煤油、松节油。
醋酸等。
2.可燃液体。
系指闪点高于45的燃烧液体。
如丁醇、柴油、乙二醇、苯等。
在实际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将一级易燃液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二级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60的可燃液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可燃液体和闪点等于和高于60归为丙类火灾危险品。
(六)燃烧固体。
凡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燃烧固体。
燃烧固体按其熔点、燃点或闪点的高低不同,划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两种。
1.易燃固体。
指高熔点固体(燃点在300以下)、低熔点固体(闪点在100以下),并作为化工原料和制品使用的燃烧固体。
按其燃烧易程度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易于燃烧或爆炸,且燃烧速度快,并能放出剧毒气体。
它们大体是这样一些物品:①磷与磷的化合物,如红磷、三硫化磷等;②硝基化合物,如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萘等;③其他,如含氮量在12.5%以下的硝化棉、氨基化钠、重氮氨基础苯、闪光粉等。
二级易燃固体,燃烧性能比一级易燃固体差,燃烧速度较慢,燃烧产生毒性较小。
它们大体包括下列一些物品:①各种金属粉末,如镁粉、铝粉、锰粉等。
②碱金属氨基化合物,如氨基化锂、氨基化钙等。
③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芳烃、二硝基丙烷等。
④硝化棉制品,如硝化纤维漆布、赛璐珞等。
⑤萘及其衍生物,如萘、甲基萘等。
⑥其他,如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
2.可燃固体。
指高熔点固体(燃点在300以上)、低熔点固体(闪点在100以上),并作为化工原料和制品使用的燃烧固体,以及燃点在300以下的天然纤维及其农副产品。
在实际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将一级易燃固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二级易燃固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可燃固体则归为丙类火灾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