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中考语文试卷(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中考语文试卷(2020)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
1、在答题中,能写出一笔好字,不仅为评卷者所欣赏,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你的风采。
请在下面方格中抄写一首古诗,要求书写规范、美观。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
——《》
2、请把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选出来。
()
A、湍急(tuān)归省(shěng)随声附和(hè)拈轻怕重(zhān)
B、歇憩(qì)提防(tí)千呵万护(hē)揆情度理(dù)
C、畸形(jì)龟裂(jūn)面面相觑(qù)姹紫嫣红(chà)
D、追溯(sù)供给(gěi)风流倜傥(tǎng)屏气凝神(píng)
3、假如你是文字编辑,请从下列十个词语中找出五个错别字,把它依次改正过来。
①墨守陈规②以德报怨③辩伪去妄④意兴阑珊⑤根深蒂固
⑥寻人启示⑦默默无蚊⑧明察秋毫⑨鸡飞旦打⑩波光粼粼
更正:
4、由青海省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环湖自行车赛将于8月初拉开帷幕,省体育局拟在我市新宁广场立一宣传牌,请你为此宣传牌写一
段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话(30字以内)。
5、喜欢唱流行歌曲吧,那么请选出两句你最喜爱的,并能给人
鼓舞教育的,语言优美的歌词,把它写下来。
(1)
(2)
6、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溪流大海生命
(1)描绘自然景物:
(2)表达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7、按要求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
(1)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
的名句是,。
(3)《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
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托付给明月。
(5)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二、古诗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诗与散曲,按要求填写相关文字内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上面的作品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9~13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
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1、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12、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1)
(2)
13、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
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8题。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
这个惟一,已经成为
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
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
答复“没有看到。
”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
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
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
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
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
……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
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
城的。
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
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
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
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
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
据报载,美国宇航
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
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
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
它的雄姿伟迹。
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
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
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
神的向往与激励。
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
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4、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惟一
(2)明确而肯定
15、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16、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17、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18、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9~24题。
生命共同的泪(节选)
①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②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
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
却只有真诚。
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魂魄的泪。
③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几乎是被那泪水惊呆了,那是一头老牛的泪。
我的一个远亲家里有一头老牛,这牛有灵性,它能听懂我们
的语言。
每当我们模仿牛的叫声唤它的时候,只要它不是在劳作,
它就会一定走到我们身边,然后我们就一齐骑到它的背上,也不用
任何指挥,它就把我们带到田间去了。
这时,我们就在地里玩耍,
它在一旁吃草,谁也不关心谁的事。
而当我们之间因为矛盾动了拳脚,那头老牛就像一个朋友那样地走过来,在我们之间蹭来蹭去,
就是不让我们任何一方的拳头落在对方的身上。
④传统的民间习惯,总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卖到“汤锅”里去。
而所谓的“汤锅”就是屠宰场,也就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杀掉卖肉。
对此,这头老牛已经是有所准备了,它似是早就有了一种预感。
每
当它回到家里之后,它就像是在用心听着什么,而门外一有动静,
它就紧张地抬头张望。
然而,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只听说是“汤锅”里的人来了,我们还没见到人影,就看见那头老牛哗哗地流下泪水。
没多少时间,老牛就哭湿了脸颊。
这时,它脸上的绒毛已经全湿成
了一缕一缕的毛辫,而且泪水还从脸上流下来。
不多时就哭湿了身
下的土地。
老牛知道它的寿限到了,无怨无恨,它只是叫了一声,
也许是最后向自己的主人告别吧,然后,它就被“汤锅”的人拉走了。
⑤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泪水,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大限到来的泪水。
而人类总是过于贪恋生命,给爱我们的人留下无尽的痛苦。
动物只留下自己的情爱,含着
永远的圣洁的泪水向人们告别,它不向人类索求回报。
⑥如果说牛的泪,是告别生命的泪;那么还有一种泪就是忍受生
命的泪了。
这种泪是骆驼的泪,也是我所见到的一种最沉重的泪。
⑦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
一次,我们要到远方去劳动,全农场许多人一起出发穿过大戈壁,没有汽车,没有道路,把我们送到
那里去的只有几十峰骆驼。
于是,就在一个阴晦的日子,我们无声
无息地走进了荒漠。
⑧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驼背上的人们已是疲惫不堪了,而骆驼还在一步一下地走着,没有一点
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地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
安排的一切。
此时,我们的心情比骆驼那脚步声还要沉重,也许是
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地唱了起来,是一支曲调极其简
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
发出一点声音。
果然,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兴奋,立时,大家就有
了一种精神;那一直在驼背上睡着的人们睁开了眼睛。
但是,谁也不
会相信,就在我们一起向四周张望的时候,我们却发现,驮着我们
前行的骆驼,也正被我们的歌声唤醒,它们没有四处张望,也没有
嘶鸣,它们还是走着,走着,但同时却流下了泪水。
⑨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相互珍爱的泪,这是一种超出了一切世俗卑下情感的泪,这更是我们这个世界
最高尚的泪。
直到此时,我才彻悟到泪水何以会生命与生命之间相
互沟通,人的泪和动物的泪,只要是真诚的泪,那就是生命共同的泪。
⑩我看到过动物的泪,那是一种比金属还要沉重的泪,那更是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辉煌的泪;那是沉重的泪,更是发自生命深处的泪,那是我终生不能忘记的泪啊!
19、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结合具体语境,写出两处划画线的词的含义。
(1)A、脸颊B、阴晦
(2)A、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重量:
B、那更是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辉煌的泪。
辉煌:
20、为什么动物的泪会给作者乃至人们以巨大的感憾?
21、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在文章结构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22、下列对文意与表达特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以动物有重量的泪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材料的组织
上充分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
B、文中主要赞颂了动物那发自生命深处感憾人心的泪,同时也
以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人的所有的泪都是虚伪的。
C、文章的语言表达质朴,情感真挚,综合性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D、文中所说的“告别生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而“忍受
生命”则意味着要承受生命旅程中的种种困苦与折磨。
23、人的虚伪的泪,固然毫无价值,但人间亲情的泪,同样也是有重量的泪,请你仿照第⑨段划线句中的“这是……,这是……,
这是……,这更是……”的句式,另写一组歌颂人间亲情的泪的句子。
24、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句子:
理由:
四、作文。
25、请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这里有(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
提示:括号内所提供的词语可选用,也可不用;务先将题目补充
完整,然后作文。
(2)蝴蝶、猫、斑羚、威风凛凛的狮虎……它们或小或大,但也
有着与我们一样的快乐和痛苦,一样平等而又美丽的生命。
当我们
人类在无辜地伤害它们的生命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伤害我们自己。
请以“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题目另定,立意角度自选。
要求:①情感真实,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通畅,书写工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1、略。
2、C
3、成辨事闻蛋
4、内容表达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新颖、优美即可。
5、略。
6、要求:①内容表达及表达方式符合要求即可②每段话中所规
定的三个词语必须全用。
7、(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豪放、热情凄愁借景抒情
9、(1)苦于(2)顽固
10、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11、嘲讽、怀疑语言、动作
12、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13、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4、(1)不仅起强调作用,而且更能表现人们的自豪感。
(2)不仅起到了修饰作用,而且更能突出杨利伟实话实说的勇气。
或更能突
出表现杨利伟的自信心和语气上的坚定。
15、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
16、既要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观点,又要讲究语言表达的简洁。
17、所列举的事例必须与论点完全保持一致,语意上必须保持连贯。
18、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19、(1)A、jiáB、huì(2)A、圣洁、高尚并勇于承受生活中的磨难。
B、闪耀着生命理性的光辉。
(意思对即可)
20、要点:①真切体会到动物心灵世界的圣洁与坚忍,②在对比中显现出人性的缺陷,体现了人类有不能理解、善待动物的一面,意思对即可。
21、承上启下
22、B
23、句式符合要求,内容表达符合要求,用语恰当、句子通顺即可。
24、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