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doc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详细探讨秦汉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一、秦汉文学的特点1.1 诗歌的崛起秦汉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此之前,诗歌主要表现为民间歌谣,而在汉代,诗歌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并开始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逐渐固定,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散文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散文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尤其是在诸子百家中表现出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散文在形式上更加规范,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1.3 辞赋的繁荣辞赋是秦汉时期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它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汉代辞赋达到了顶峰,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1.4 小说和戏剧的萌芽虽然秦汉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学体系,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小说和戏剧特征的作品。
如《汉书》中的“志怪”篇,就已经具备了小说的雏形。
而汉代的一些戏剧作品,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也为后世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品2.1 诗歌代表作品•《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精神。
2.2 散文代表作品•《左传》: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3 辞赋代表作品•《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两都赋》:东汉文学家班固所作,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描绘了洛阳和长安的繁华景象。
2.4 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品•《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作品又时而带有楚骚之风韵。道家文辞与楚骚风 韵的结合造成《淮南子》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引譬连类是《淮南子》中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比喻、寓言、 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出现于文中,大大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作者非常重视这种“揽物引 类”、“引譬援类”的表达方式,《要略》说: “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淮南子》这种表达方式打破了自然、社会与人 的界限,在天地与人事、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 幻的事物之间博采旁搜,纵横驰骋,形成酣畅淋 漓、广博宏富的审美特征。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使得“天下 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 绝千古得《史记》一书。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 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 想受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 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 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 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 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 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弘、董仲舒、萧望 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 区别。
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 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 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汉宣 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 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大一统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 代精神,人们踔厉奋发,积极进取,重 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 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 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 的审美特征。
秦汉文学作品
秦汉文学作品
秦汉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代表了古代文化的辉煌。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秦汉文学作品:
1. 《九歌》:《楚辞》中的一篇,被誉为华夏文化瑰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2. 《离骚》:《楚辞》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誉为楚辞之冠。
3. 《史记》: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4. 《汉书》:班固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5. 《论衡》:著名的辩证文集,是汉代刘向所著,包括了对伦理、道德、政治等多个领域的讨论。
6. 《风俗通义》:古代百科全书,是汉代郭璞所著,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文化辞典。
7. 《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地理、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内容。
8. 《古诗会议首》:汉代刘琨所编的古代诗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诗集。
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秦汉文学作品,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品没有列举出来,这些作品在秦汉时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一、秦汉文学的背景1. 秦汉政治背景•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解放农民,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了汉朝2. 秦汉社会经济背景•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社会等级分明•农业生产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交流频繁,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二、秦汉文学的特点1. 国家文化政策•秦朝提倡儒家思想,严禁其他学派•汉朝兴起,兼容并蓄各种文化流派2. 文学风格多样•豪放派:描写爱情、英雄壮志的作品多见•史诗派: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英雄事迹的史诗广泛流传•诗词派: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进行抒发的诗词广泛传播3.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秦朝文化人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汉朝文人士大夫崛起,文化繁荣兴盛三、秦汉文学的主要作品1. 史书•《史记》:司马迁的代表作,有“史家之绝唱”之称•《汉书》:班固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书写的另一部重要作品2. 乐府文学•乐府诗:用以演唱的民间歌曲,描写爱情、战争、田园生活等•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3. 诗词•秦朝:以《九歌》为代表,描绘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汉朝:诸葛亮的《桃园三结义》、曹操的《短歌行》等4. 鸿篇巨著•《鸿门宴》:描写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历史事件•《红楼梦》:清代作品,描绘官宦家族的衰落四、秦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 文化传承•秦汉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秦汉文学的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格和题材2. 文学思想的传承•秦汉时期的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对后世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文学中诗词抒发人生哲理的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观念3. 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西域、南洋等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推动了汉字的传播和汉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小结秦汉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文学风格,使得秦汉文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总结重要作品、作家总结
先秦文学楚辞与诗经被称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诗经关雎芣苢人伦之始静女氓七月周采薇西周战国初期左传左丘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诗书秦晋殽之战战国初期国语第一部国别史战国策刘向按国别划分,也按编年划分苏秦以连横说秦王先秦诸子散文语录体哲理散文论语孟子过渡阶段墨子庄子逍遥游纯议论文荀子韩非子屈原离骚篇幅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九章九歌天问招魂宋玉九辩秦汉文学辞赋汉赋汉代文学主体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贾谊鵩鸟赋问答体散文形式枚乘七发韵散结合反复问答体构成叙事的形式标志汉赋正形成的作品七体或七林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汉赋形成期司马相如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子虚赋上林赋主客问答形式大量虚构夸张汉赋全盛期西汉司马相如杨雄东汉班固扬雄并称四大家模拟期扬雄班固两都赋和二京赋为东汉新体赋力作转变期东汉张衡归田赋抒情小赋先河思念赋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诗歌汉乐府战城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优美叙事诗东门行孤儿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江南焦仲卿妻汉乐府叙事诗发展高峰东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政论散文贾谊过秦论陈政事疏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恒宽盐铁论对话形式王符潜夫论浮侈思贤考绩救边仲长流昌言理乱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班固汉书断代体通史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传苏武传乐府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标志古代叙事诗发展到成熟阶段东汉班固张衡是五言诗的形成期班固的五言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游子思妇是主要内容我国感伤文学最早最集中的表现,善用比兴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自觉时代建安正始西晋南北朝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序建安时期建安七子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最古老最完整七言诗文人七言诗形成标志燕歌行王粲七哀诗成就最高蔡悲愤诗现实主义作品最长叙事诗胡笳十八拍浪漫主义抒情杰作曹植七哀最有成就大力写五言诗白马篇送应代斗鸡篇宫宴侍太子坐弃妇篇浮萍篇洛神赋正始时期阮籍咏怀老庄思想多用比兴五言诗推动作用嵇康长于散文创作忧愤诗赠秀才入军与山居源绝交书西晋太康文学三张两陆两潘一左五言诗优秀傅玄豫章行苦相篇艳歌行秋胡行秦女休行张华情诗五首游猎篇轻薄篇陆机形式诗风代表人物门有车马客行赴洛道中作多模拟多书面语排偶潘岳铺陈形式主义怀旧赋寡妇赋哀永逝文张协同张载张华或张威张亢并称三张左思西晋诗歌创作最高成就咏史诗歌体裁政治抒情诗三都赋招隐诗娇女诗西晋东晋之间刘锟扶风歌郭璞游仙诗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田园诗归园田居咏怀诗杂诗饮酒读山海经咏贫士咏荆轲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乐府民歌南朝吴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多双关西曲风格坦率明快西洲曲写意笔法勾勒钩连句法双关谐音北朝敕勒歌北部边疆木兰诗成就最高东晋后南北对峙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地理学大成著作杨衒之东魏洛阳珈蓝记颜之推颜代永训南朝永明体新体诗格律诗开端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人手法鲍照七言诗很大发展拟行路难芜城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模仿谢灵运宫体诗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徐离徐陵庾肩吾庾信陈后主咏内人昼眠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玉树后庭花庾信拟咏怀寄王琳哀江南赋成就最高梁陈诗人江淹多拟古之作恨赋别赋别赋比恨赋成就高多拟古之作刘太尉伤乱陶正君田居吴均赠王桂阳行路难与宋元思书书信形式骈散相间何逊与江淹并称相送阴铿与何逊齐名晚出新亭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五洲夜发庾信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拟咏怀七言诗发展一定贡献王褒用典魏晋时代是骈文发展期完善期南朝是骈文形式完成期和兴盛期孔稚珪北山移文江淹恨赋别赋庾信骈文成就最高哀江南赋春赋小说志怪小说于宝搜神记韩凭妻轶事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标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新阶段幽明录卖胡粉女。
自考 古代文学 秦汉文学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言秦汉文学发展概况(这一部分认真看,了解秦汉文学的大致概况)一、秦代文学(一)《吕氏春秋》(二)李斯二、西汉文学(一)散文1.政论散文:贾谊、晁错2.历史散文:司马迁《史记》3.叙事散文:刘向《新序》、《说苑》4.抒情散文:司马迁《报任安书》(二)辞赋: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杨雄(三)乐府诗歌三、东汉文学(一)散文:1.论辩散文:王充《论衡》2.历史散文:班固《汉书》、赵晔《吴越春秋》、袁康《越绝书》3.政论散文: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仲长统《昌言》(二)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三)诗歌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第一章西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西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第一节秦代散文和李斯一、《吕氏春秋》(一)组织编纂者:吕不韦(二)杂家著作。
(三)文学特征:寓言故事丰富多彩。
二、李斯:秦代唯一的一个文学家。
(一)《谏逐客书》(《上疏谏逐客》):铺排、对比。
(二)秦刻石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一、贾谊(一)生平(二)散文代表作:《过秦论》、《治安策》(《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三)散文创作特点:1.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
2.铺排渲染。
二、晁错(一)生平(二)散文代表作:《论贵粟疏》、《上书言兵事》、《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三)散文创作特点:1.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
2.具有纵横风气。
三、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第三节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一、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二、董仲舒(一)生平(二)对西汉中后期散文创作的影响(三)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四)文章特点:三、刘向(一)生平(二)《战国策叙录》的特点:内容、文学特征(三)《新序》、《说苑》的文学特征四、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五、杨恽《报孙会宗书》的特点六、桓宽《盐铁论》第四节东汉散文的演变一、东汉散文发展大势二、桓谭文章的特点三、王充散文的创作特点四、王符文章的特点五、仲长统散文的创作特点六、冯衍散文的特点七、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一、司马迁与《史记》(一)司马迁生平(二)《史记》的编撰体例: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三)《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1.精巧的剪裁和安排(1)精湛的剪裁功夫。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部分
【关键字】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诗经》一、《诗经》P8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尊为“经”。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包括《国风》(分为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颂》(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2、《诗经》中的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意义。
P82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指各地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土风歌谣;雅,正声,朝廷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三、《诗经》的收集和编订:P82采诗说——民间采集献诗说——诸侯之乐献给天子“献诗”的说法较早产生于先秦时期。
删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
四、诗经在先秦时的作用:P831、各种典礼仪式的一部分;2、娱乐;3、表达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4、作为教育的课本(美化语言;具有政治、道德意义)。
五、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P85,即: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亨、毛苌。
或取其国名,或取其姓氏,而称为鲁、齐、韩、毛四家诗。
(齐、鲁、韩为今文经学,官方承认学派;毛诗是古文经学,民间学派)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是毛诗。
六、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大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七、《诗经》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
八、简析社会政治诗。
1、下层人民挟击政治的诗。
①揭露宫闱丑行的诗,如《邶风·新台》②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予以严厉批判的诗,如《风·相鼠》③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诗,如《邶风·击鼓》④直接描写征夫对徭役的痛苦体验。
《风·东山》⑤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如《魏风·伐檀》。
2、官吏对政治表示不满的诗。
①从自身的体会入笔,抱怨劳逸不均。
如《邶风北门》。
②抒发忧国忧民的心情或直斥高层统治者的错庸无道,如《小雅》中的《正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汉代论说散文、《史记》、《汉书》、汉赋、汉代诗歌)
中国古代⽂学史——秦汉(汉代论说散⽂、《史记》、《汉书》、汉赋、汉代诗歌)⽬录2021年末,西安疫情,全市隔离在家。
利⽤这个机会,捡起来⾃⼰的⽂学修养吧,再⽴⼀个flag!为了督促⾃⼰,准备更新发布时间。
但⼀年前的笔记不允许更新时间,因此只能重新发布了。
其实⽬前已经看到两晋南北朝⽂学了,但苦于没有时间,⼀直没有整理。
倒不是没有⼀点点空闲,⽽是空闲时间都在摸鱼。
或许艰难的⼈⽣逆旅中,更需要⽂学⾷粮的⽀撑。
⽴⼀个flag,我要在闲暇时间开始整理秦汉部分了。
秦汉⽂学总论所谓秦汉⽂学,其实主要是两汉⽂学。
秦朝历时短暂,且⼜实⾏了严酷的⽂化专制朝历时短暂,且⼜实⾏了严酷的⽂化专制(法家排斥⽂学),导致了⽂学的枯萎,没有多少创作成就,导致了⽂学的枯萎,没有多少创作成就可⾔。
秦代⽂学吕不韦招集门客所著的《吕⽒春秋吕⽒春秋》成书成书于秦灭六国之前,仍属战国散⽂的范畴。
于秦灭六国之前,仍属战国散⽂的范畴。
李斯作有《论督责》和《狱中上书》。
秦始皇到四处巡视,每到⼀处⽴碑刻⽯,故李斯还有为秦朝歌功颂德的碑刻⽂章。
注:李斯最有名的著作《谏逐客书》是战国时期写的,不属于秦代⽂学。
谏逐客书⾂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于晋。
此五⼦者,不产于秦,⽽穆公⽤之,并国⼆⼗,遂霸西戎。
孝公⽤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今治强。
惠王⽤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不内,疏⼠⽽不⽤,是使国⽆富利之实,⽽秦⽆强⼤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之⽟,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
秦汉文学资料
秦汉文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期,而秦汉之际更是中国文学的萌芽和发展期。
秦汉文学的特点在于与历史进程相辅相成,既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色。
秦朝文学初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在秦仅存的文学作品中,多为以赋、颂为主,体裁简练,叙事直接。
其中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之感慨,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热切关注,展现出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汉朝文学繁荣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辉煌的时期,文学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在汉朝文学中,以诗歌、赋文和史书最为著名。
最具代表性的是汉代诗人屈原、司马迁、刘向等。
屈原的《天问》、《离骚》等诗篇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品,体现了他对人生、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司马迁则以《史记》为代表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
刘向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了汉代文学理论的新局面,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借鉴。
秦汉文学的影响
秦汉文学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在文学题材、文学风格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创作启示。
在秦汉文学的影响下,后来的文人学者们继承了秦汉文学的传统,传承了其精神实质,发扬了其文学价值。
秦汉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总结下来,秦汉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时期。
秦汉时期的史传和传世之作
秦汉时期的史传和传世之作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秦汉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文化的发展成为历史上的潮流。
文学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史书和文学作品,它们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秦汉时期的史传和传世之作。
一、秦汉时期的史传1.《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史书。
它由司马迁编纂,共分纪、本纪、列传、志四部分。
其中,以列传最为重要,它不仅介绍了历史上的英雄和人物,还对他们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评价。
此外,《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具有史学意义,还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在《史记》中,以《太公钓鱼》、《伯夷列传》、《平原君列传》等篇章最为著名。
2.《汉书》《汉书》是汉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它是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
《汉书》共分纪传、志等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传。
《汉书》的编纂风格比《史记》更为简明、实用。
在描写人物形象方面也有所不同,《汉书》更注重对细节的描写。
二、秦汉时期的传世之作1.《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诗歌集。
它是由屈原和其他楚国诗人所作,共收录了14篇辞赋和乐府。
《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屈原自己的身世为蓝本,借用了许多神话和传说的元素,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家庭和自己的失落与痛苦。
2.《庄子》《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由庄周所作。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张“自然”。
在《庄子》中,主要包括庄子以及他的弟子们所讲述的故事和寓言,旨在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内心平和,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和物质财富。
3.《论语》《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以设置孔子及其门徒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论语》的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主张爱人之道和“仁者爱人”。
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其所留下的文学和史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文化魅力和历史意义。
秦汉文学史之秦汉文学概述
秦汉文学史之秦汉文学概述秦汉文学概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之后,又派大将王贲从燕地向南挥戈攻齐,生俘齐王建,六国遂平,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自称始皇帝,建立了秦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名符其实的大统一。
这种大统一不仅是政治上的统一,而且也表现为军事统一,经济统一,文化统一,即所谓车同轨,书同文.从此以后,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大陆上,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就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了一种无比强大的向心力,虽经多次内乱与外患,但仍然分久必合,保持了文化文明诸方面从未间断过的连续性,使华夏炎黄子孙始终得以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种前所未有的大统一,不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但是,由于秦始皇和先秦法家一样,过分迷信武功、法吏而轻视文治,完全接受了法家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偏颇的理论主张,尤其在他晚年(公元前213年)在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社会危机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又错误地接受了不懂得如何守成的法家人物李斯的焚书建议,严酷地推行旨在愚民的文化专制政策,妄图以此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结果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
到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王朝自建立只短暂的十六个年头,就在公元前206年被刘邦、项羽的起义大军推翻了。
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只存在15年。
这期间除皇帝的诏令和臣下的奏疏等实用文字外,没有散文名篇传于后世。
而在文学发展中起过一定影响的是完成于秦统一前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的《吕氏春秋》和李斯作于秦王政十年的《谏逐客书》。
前者由秦丞相吕不韦主持,由其门客集体编著,它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有不少地方借寓言故事说理,富于文学意味;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文遗闻,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秦汉时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文化方面也非常繁荣。
此时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对于后来的文艺创作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部分:文学成就在秦汉时期,文艺创作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楚辞》。
《楚辞》是由屈原创作的,诗歌数量共305篇,分五部分:离骚、九歌、卜居、招魂、天问。
这部作品描写了楚国的历史、风俗、文化,其中充满了家国情怀、热爱生命的感悟,也表现了屈原深刻的思想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
此外,在诗歌、散文、史书等方面也有不少名家。
其代表作品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刘向的《说苑》等。
这些作品不仅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也受到了后世文艺创作的影响。
第二部分: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秦汉时期,传统文化得到了不少的承续和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
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学者代表,如孟轲、荀子、韩非子、归藏等。
他们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对后来的儒家学说影响深远。
此外,在医学、农学、艺术、礼仪等方面也有了不少的发展。
如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古罗马通行的“丝绸之路”、神秘的巫术、中华仪式礼俗、乐舞等等都是秦汉时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总结秦汉时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其中的《楚辞》、《史记》、《汉书》等代表作品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对后来文化影响深远;而在哲学、医学、农学等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秦汉时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编秦汉文学
成。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 (《刻舟求剑》)
3、刻石文:中国最古老的碑文,刻于崖石或石鼓之上。 四言韵文,三句一韵。
二、汉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一)楚歌、楚辞由楚地向全国普及,成为汉代文学 的主要精神与创作的重要形式。
书名原为《淮南鸿烈》,“鸿”是广大 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为此 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
《淮南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 系统论说散文集。
三、刘向 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
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政,沛人。 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目录 学家、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
《列女传》、《新序》与《说苑》 大量故事传说、寓言:如 “叶公 好龙”、 “杯弓蛇影” 。
司马迁《报任安书》说他创作《史记》的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立功扬名、积极进取、关注人生的价值取向。 3、从浪漫幻想到现实理性的演进 。 4、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第二章 论说散文及辞赋
第一节
汉代论说散文
一、贾谊 1、生平 :(前200~前168),洛阳人,汉初 著名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 博学,被文帝召为博士。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 傅,后又作梁怀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年仅 33岁。
贾谊《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 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 (音踏)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200余年,是汉赋的兴盛时期,汉 赋的兴盛期主要是散体大赋。
秦汉古代文学常识
秦汉古代文学常识1. 背景介绍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和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
在这两个时期,古代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秦汉古代文学的常识,包括文学特点、代表作品和主要作家等内容。
2. 文学特点秦汉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如下:2.1 内容丰富多样秦汉时期的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哲学、诗歌、散文、戏曲等多个领域。
从历史上看,当时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对于哲学、文学和艺术的追求也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重要课题。
2.2 形式多样化古代汉文学作品的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和戏曲。
其中,诗歌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以五言绝句为主流,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散文以骈文和赋为代表,形式较为复杂,意境丰富多变。
而戏曲则以汉赋正义剧本为主,曲调独特,表演形式多样。
3. 代表作品秦汉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以下是其中几部著名作品的介绍:3.1 《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辞章之一。
这篇作品以屈原的个人遭遇和离散之苦为背景,通过咏史抒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3.2 《论衡》《论衡》是汉代文学家刘向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集杂家思想和各种知识于一体的著作。
这本书包含了众多的短文、议论和杂记,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历史、哲学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3.3 汉赋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在前代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今注》中孔坚撰写的《义疏》记载:“武库之文、名曰赋。
”,这说明汉代赋是用武库(刺史、太守等官府内的图书馆)供称之。
汉赋以形容文章中讲求具体描绘,文字较为精美,情感和思想抒发深厚。
4. 主要作家秦汉古代文学中,有一批杰出的作家对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主要作家:4.1 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大人物,他是《离骚》的作者,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历史各朝代主要文学成就
中国历史各朝代主要文学成就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按照中国历史的顺序,依次介绍主要朝代的文学成就。
1.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起源,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诗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周朝前期的各类诗歌,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秦汉文学: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楚辞》,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3.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和乐府诗上。
骈文是一种以平仄对偶和多义联想为特点的文体,代表作品有《七发》《七步诗》等;乐府诗则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广受欢迎,代表作品有《木兰诗》、《长歌行》等。
4. 隋唐文学: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上。
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散文方面,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作品更是为后世的散文创作奠定了基础。
5. 宋元文学: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词和戏剧上。
宋代的词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而著称,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元代的戏剧则以其豪放、激烈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喜爱,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汉宫秋》等。
6. 明清文学: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后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戏曲上。
明代的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细腻的描写而受到广泛的赞誉,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清代的戏曲则以其精巧的剧情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而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代表作品有《长生殿》、《琵琶记》等。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1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
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
其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
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
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2、骚体赋:赋的一种,指体制上模拟楚辞而以赋名篇的作品。
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
汉初骚体赋最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
3、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4、“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5、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视为杂家着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
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
秦统一,李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李斯遭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
《狱中上书》作者李斯。
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识记;1、贾山《至言》。
2、贾谊生平。
西汉初期重要的散文作家,今存《新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并介绍代表作品。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哲学著作为主要形式存在。
其中,《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合,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诗经》涵盖了民歌、宴会歌曲、祭祀歌曲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先民的生活、思想与情感。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承袭先秦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作品。
其中,代表作之一是《楚辞》。
《楚辞》是一部以歌辞为主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其中,代表作之一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文学鉴赏集,收录了魏晋时期以前的一些重要古文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四、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形式。
其中,唐代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作包括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李白的《静夜思》等。
宋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包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五、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继承和创新了前人的成就。
明代的戏曲文学达到了顶峰,代表作包括《西游记》和《红楼梦》等。
清代则以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包括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六、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延续与发展,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和题材。
现代诗歌和小说成为主流,代表作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祝福》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文化史,每个时期都有许多代表作品留存至今。
秦汉时期文学
秦汉文学
■ 秦汉时期的文学无论在诗歌还是在散文方面 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 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两汉时期
两汉散文:代表作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 贾谊的《过秦论》《论积贮疏》。
两汉诗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有一个高潮。它 继承了《诗经》中“国风”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汉乐府” 这一新的诗体。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东门行》, 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的作品都大大加强 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 北朝民歌《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秦汉时期文学
秦汉两代400余年间的文学。
秦时文学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因秦王朝统治时间较短,加以实 行了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秦代文学几无建树。只有吕 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影响较大。
两汉时期
汉赋时两汉最流行的文体。它是在“楚辞”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刘勰在 《文心雕龙》里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是赋的 特征。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的第一个作家和作品, 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是 “汉大赋”成就最 高的作家,有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影响比较 大。
秦汉文学作品
秦汉文学作品
秦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
涌现出来,为后世文学创作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在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楚辞》和《汉赋》。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汉赋》则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其浪漫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除了《楚辞》和《汉赋》,秦汉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文学
作品,如《史记》、《汉书》等历史记载类文学作品,以及《诗经》、《春秋》等诗歌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在研究秦汉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文学价值,还要深入挖掘
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只有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因此,研究秦汉文学作品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一种追溯和传承,更是对古代社会和人文精神的一种探索和再现。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秦汉文学作品是中国古
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更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变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愿我们能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找到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添砖加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中国古代秦汉文学是指秦代和两汉文学,秦汉文学主要在辞赋、史传文、政论文和乐府诗歌等四个方面取得较高成就,在上有较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一、秦汉散文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视为杂家着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
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
秦统一,李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李斯遭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
《狱中上书》作者李斯。
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识记;1、贾山《至言》。
2、贾谊生平。
西汉初期重要的散文作家,今存《新书》。
3、晁错生平。
与贾谊同时而稍后。
《汉书?艺文志》录晁错文31篇,《上书言兵事》和《说文帝令民入粟受爵》(即《论贵粟疏》)是其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4、西汉初期散文作家枚乘着《上书谏吴王》。
简单运用:西汉初期散文概况。
西汉初期是文化发展的初期。
这时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往往针对现实问题而发,行文平实明白,同时受战国策士影响,又有纵横家的遗风。
综合运用; 1、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1)贾谊散文往往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
《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体现着贾谊文章气盛而情浓的特点。
它首先说明蓄积的重要,继而指出当世生聚者少而糜费者多的堪忧状况,最后提出劝农的对策。
文章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2)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
2、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晁错散文的代表作是《上书言兵事》和《论贵粟疏》。
(1)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
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2)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
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理解; 1、汉中后期散文大势:出现了言秘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的新特点。
2、董仲舒及其散文。
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景帝博士。
主要散文作品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刘向生平。
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
出身皇族。
一生曾三度入狱。
刘向是西汉着名的经学家和目录学家。
刘向奏疏文的行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结构平整,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最后落脚在针对的时事之上。
刘向写了《战国策叙录》。
4、识记:西汉中后期,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叙写人个情志,表达社会生活感受,情感浓郁,个性鲜明。
5、桓宽的《盐铁论》桓宽的《盐铁论》以史为鉴,真切时事和政策,全书全用对话体,简洁犀利,文风质直平实,缺少汉初政论文的气势,个别章段情浓气盛。
简单运用:《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新序》十卷和《说苑》二十卷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
两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锁事编撰而成,寓含劝戒训教之意。
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小影响。
第四节东汉散文理解: 1、东汉散文大势: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有激情,也颇具文采。
2、桓谭及其《新论》。
桓谭,字君山,着《新论》29篇,赋、诔、书、奏26篇,多佚。
保存最完整的是载于《后汉书》本传的《陈时政疏》和《抑谶重赏疏》。
3、王充。
王充,今存《论衡》85篇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汉世以来的阴阳灾异、河洛图谶以及今文经学学风、俗儒品格等给予有力的批驳。
4、仲长统。
仲长统着有《昌言》。
简单运用:1、王充散文的特点。
请以具体作品说明。
(1)王充在《论衡》的《对作》、《自纪》、《艺增》、《超奇》、《佚文》等篇中,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实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等写作主张。
如《艺增篇》批语世俗中言过其实的现象。
(2)在崇实的同时,也主张独创,而且也并不反对文辞的各具特色。
(3)文章有时也写得繁冗累赘。
2、仲长统散文的特点。
(1)崇尚衫,充满变革的思想,如《理乱篇》。
(2)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如《昌言》。
(3)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有的文章也写得潇洒美丽,如《乐志论》。
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二、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综合运用;1、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
司马迁,字子长。
创作心态:(1)史官世家的出身,对司马迁的一生影响甚巨。
一方面,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使他从小就得到优良的文化熏染。
另一方面,"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令司马迁甚感自豪。
(2)在司马迁的思想中,还有一种"圣人"情结。
司马迁的家族荣誉感所激发的着史的强烈愿望,因于这一"圣人"情结,而升华为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存在的命脉所在。
(3)"李陵事件"使身被腐刑的司马迁愤怨已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着书"的决心。
从司马迁的出身、经历、思想心态来看,他写作《史记》有内外不同的动因。
基于家族荣誉感而激发出来的强烈的着史愿望,和他胸怀大志的"圣人"理想,是他着述《史记》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动;"李陵之祸"所激发的"发愤"情绪,是他着述《史记》的外因,这个遭遇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2、《史记》的成书和体例。
司马迁遍览经史,亲自调查,网罗一切可以获取的史料,考核编排,写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规模宏大的《史记》。
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的通史,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
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十表,依年月摘记大事;八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核心部分,十表、八书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
通过这个有机的结构体,司马迁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初衷。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综合运用:《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
《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
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
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
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
《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
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一、班固及其《汉书》理解: 1、班固生平。
班固,字孟坚。
班固用二十多年时间,写成《汉书》的大部分。
其"八表"和《天文志》,由班因的妹妹班昭和学者马续补作而成。
建初四年,受命撰集论议之言,写成《白虎通德论》。
有《班兰台集》十七卷。
2、《汉书》简况。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翔实记录了西汉一代229年的历史。
其体例为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
简单运用: 1、班固与司马迁史学思想与写作的区别。
班固着史,和司马迁的"私作"不同,直接受到皇家意志的限制。
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
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
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
2、《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汉书》不少人物传记,能够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