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倦怠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高校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的研究从定义、模式、成因、后果几方面做了综述,旨在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进行教师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o a great extent,determined by the teachers. teachers’ job burnou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onc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tatus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ade on the teachers’ job burnou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finition, mode, causes, and so on, which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教学质量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job burnout;quality of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39-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在课程改革中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他是社会教育理念的载体。只有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但是如今我国教学质量受到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严重影响,不仅教师身心受到损害,学生也深受其害。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所以了解教师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因素,我们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调节到合适的水平来预防和减缓职业倦怠感,这很有现实意义。
1974年,临床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应用在心理健康领域,他和马勒诗malasch成为这方面研究的开创者。“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该概念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人群中,教师就是高发人群之一。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教育中的难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与教育专业的教授巴利·法伯(barry a. farber),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2]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各自从定义、模式、成因、对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 国外研究
1.1 教师职业倦怠定义将职业倦怠的定义可归为三类:①成因观。cherniss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
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freudenberger持相同的观点。②过程观。blase和ricken认为,在长期的压力下,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开始产生退缩或不愿投身于工作,导致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即形成倦怠。③症状观。maslach和jacson认为,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经常要面临一些不确定感,而且经常将情感投入在当事人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对职业倦怠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不同认识。如何界定职业倦怠的被试以及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所以,他们很容易筋疲力尽,身心枯竭。研究者对职业倦怠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也给予了职业倦怠不同的定义。实际上职业倦怠的定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因为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在维度、表述简洁性和范围上,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职业倦怠拥有几个普遍特征:身体和情绪的耗竭;社会失调行为尤其是对工作对象的疏离;心理损害特别是指向自我的强烈消极情绪;组织无效能感。
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模式国外有不少学者对教师倦怠模式进行了研究,费斯特的周期动态模式、司德菲的发展模式、休伯曼的主题模式、[5]法伯farber的不同类型模式:精疲力竭型、狂热投入型、能力富余型和混合型、布卡什beaucage的过程模式,即教师倦怠经历热情、停滞、挫折、冷漠四个阶段、马勒诗maslach的
经验性阶段模式,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laolonse的高峰迁跃期、低谷震荡期共变模式等。[6]
另外还有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研究的friedman的历程模式和domlan的结构模式。friedman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不能突发形成。多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未来抱有很大、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对教学任务充满信心。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倦怠感。friedman认为教师参加工作之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跌落期:新教师无法适应工作前后的落差。第二阶段疲倦、耗竭期:许多教师丧失对未来的信心,对自己产生怀疑,感觉理想不能实现,出现了疲惫不堪、情感耗竭的情况。第三阶段调整期:生存,即教师开始调整和适应。生存对教师来说就是调整期望,学习教学技能,改善人际关系,教师调整一段时间后开始适应学校这种新环境,而有些教师因调整不利造成离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dorman认为组织变量和个性变量都能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的预测源是人格解体、自尊和教学效能感;情感耗竭的预测源是工作压力、角色负担过重、班级环境和自尊。人格解体和情感耗竭、角色冲突、自尊、学校环境呈显著相关。
1.3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职业倦怠概念的发展不是理论性的,是经验性的,来自于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工作倦怠问题有不同理解。①临床视角:代表是弗鲁登伯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