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6-22T10:20:11.6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尹艳霞[导读] 科室为自然分娩后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后机体恢复,缩短恶露、子宫复旧、月经恢复时间。

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 719000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正常分娩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于2015.5月-2016.6月间收治96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48例产妇,科室为常规组产妇提供一般产后护理服务、健康指导及新生儿护理宣教,为干预组产妇提供早期子宫恢复训练干预,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消失、子宫复旧、月经恢复用时。

结果常规组患者产后恶露消失用时(31.06±4.10)d、月经恢复用时为(57.23±4.50)d、子宫复旧时间为(10.60±2.54)d,干预组产后恶露消失为(27.30±3.15)d、月经恢复为(52.03±3.40)d、子宫复旧时间为(8.50±3.01)d,常规组患者产后各项康复指标用时均多于干预组,P<0.05。

结论科室为自然分娩后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后机体恢复,缩短恶露、子宫复旧、月经恢复时间。

关键词:自然分娩;子宫恢复;训练;盆底肌锻炼自然分娩是产妇将胎儿自子宫娩出的过程,主要包括3段产程,产时较剖宫产用时较久,产妇分娩后机体均处于虚弱状态,生理水平及心理状态、子宫等器官状态均发生较大变化,胎儿娩出后子宫高度处于脐部同等高度,针对此种情况,产后应早期提供护理干预,帮助子宫复位,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妇机体恢复[1-2]。

本文研究对于正常分娩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的影响,主要通过产后康复操、盆底肌锻炼、子宫按摩等措施,促进产后恢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5.5月-2016.6月间收治96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48例产妇,常规组: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为(30.5±2.4)岁,孕周:37-39周,平均为(38.0±0.1)周;干预组:产妇年龄:25-35岁,平均为(30.8±2.3)岁,孕周:38-39周,平均为(38.3±0.1)周。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正常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护理中进行提缩肛门运动与行剖腹产手术产妇相比较,研究在新护理方案下自然分娩的产妇在身体恢复等方面优势。

方法 43例正常分娩且行提缩肛门运动的产妇为正常组与43例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比较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时间、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情况。

结果母乳喂养持续正常组为156±23天,剖腹产组为124±19天,性生活恢复正常组为63±16天,剖腹产组为91±27天。

结论提缩肛门运动法护理正常组产妇,其各方面恢复优于剖腹产组,且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优于剖腹产组。

【关键词】分娩护理剖宫产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关系到人类的种族延续与发展,更关系到女性与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因为各种原因剖腹产手术在我国孕妇分娩中占得比例远大于正常分娩者。

正常分娩有着众多优势,如正常分娩者因子宫收缩能让新生儿肺部功能得到锻炼,让表面活性剂增加肺泡易于扩张,大为减少出生后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而在生产中产妇子宫下段变薄,上段变厚,子宫收缩力更强,利于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复原等优势,但存在子宫复原不佳等缺点。

因此,我们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正常分娩并加以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与剖腹产对比观察其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探索新护理方案,现在报道如下:1 研究资料1.1 被观察者情况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病房正常分娩的产妇43例,与同时期在我院利用剖腹产手术分娩的43例产妇进行对比观察,其两组产妇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孕妇一般情况组别例数生产周数/周年龄/岁正常组 43 39.1±0.7 27.3±4.5剖腹产组 43 38.9±0.8 27.6±4.3注: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纳入标准(1)足月生产的初产孕妇;(2)年龄大于22周岁,小于35周岁;(3)孕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用于正常分娩产妇效果及对恶露消失时间的影响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用于正常分娩产妇效果及对恶露消失时间的影响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用于正常分娩产妇效果及对恶露消失时间的影响摘要:目的:本文对正常分娩产妇进行子宫恢复训练护理,进而缩短产妇产后恶露消失的时间,降低患者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正常分娩的产妇65例,为进一步观察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方式对其护理的效果,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和子宫恢复训练两种方式展开护理,观察患者恶露消失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使用子宫恢复训练护理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改善对该类患者护理的效果,缩短患者恶露消失的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与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式更适合正常分娩产妇的恢复效果,对于产妇恶露消失时间的缩短具有显著的意义。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正常分娩产妇;恶露消失时间孕期生产是妇女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在诸多原因的作用下,许多孕妇都采取了“剖腹产”的方法。

相对于剖腹产,自然产程具有更多的优越性[1]。

在产后,孕妇可以通过自身来进行子宫收缩,对新生儿肺组织的活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使肺泡膨胀,从而减少对婴儿的呼吸道感染。

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子宫上段厚度和下端逐渐变的更加薄弱,能够增强子宫的收缩,排除身体的恶露,从而有效地帮助产妇子宫的恢复。

为此,本文选取6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研究,观察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详细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正常分娩的产妇65例,产妇年龄在22岁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6.41±3.14)岁,患者平均怀孕时间为(27.61±3.16)岁。

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产妇进行产后相关知识的补充,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60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60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动 脉 血 氧分 压为 ( 9 . 6 5 ±1 . 7 0 ) mm H g ,两组 对 比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监护 护理。观察 组 呼吸衰竭 患者 护理后 的动 脉二氧 化碳分 压
意义 ( P<0 . 0 5 )。 2 . 2 不 良反应 发生 率
( 8 . 0 9 ±1 . 8 2 ) mm H g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为 ( 1 1 . 3 1 ±1 . 7 9 )m m H g
( 8 . 0 9±1 . 8 2 ) m mH g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为 ( 1 1 . 3 1 ±1 . 7 9) m m Hg ; 体质 的增 强 。
对 照组 呼吸衰竭 患者 的动脉二 氧化碳分 压为 ( 9 . 9 1 ±1 . 5 8 ) m m H g ,
在 本 次 研 究 中 ,对 照 组 采 用 常 规 护 理 , 观 察 组 采 用 重 症
继续医学教育 201 6  ̄ 7 - 1 1 局 第3 0 卷 第1 ’ 期
1 3 9
( 1 1 . 6 4 ±2 . 2 9 )m m H g ,动 脉 血 氧分 压 为 ( 7 . 0 2 ± 2 . 5 8 )m m H g ; 对照组 呼吸衰竭 患者 的动 脉二氧化碳 分压为 ( 1 1 . 6 8 ±2 . 3 4 ) m n l H g ,
3 讨 论 有可 靠性 。
综 上所 述 ,在 呼吸衰 竭患 者 中应 用重 症监 护护理 安全 有效 。
1 2 3 4 5 6
呼 吸衰 竭 一 般 由 肺 部 病 变 、呼 吸 道 病 变 和 肺 血 管 疾 病 等 引 发 】 ,导致 患 者 机体 内的 动脉 二 氧 化碳 分 压 升高 和 动 脉血 氧 分 压 降 低 ,引 起代 谢 紊 乱 和 生理 功 能 障碍 ,患 者若 未 得 到及 时 有 效 的 治疗 可 能 出现 呼 吸停 止 ,危 及 患者 的生命 ,在 临床 中 ,护 理 和 治疗 呼 吸衰竭 患者 都是 必不 可少 的 。 常 规护 理 注 重 呼吸 衰竭 患 者 的治 疗 ,在 监 护上 的 护理 措 施并 未 到位 ,患者 出现 不 良反应 的发 生率 较大 。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在 收缩 肛 门时要 尽量 放松 其他 部位 , 以增 强运动 效果 ;④ 产后 1 产 妇进 行子 宫恢 复训练 ,能加 快产 后恢 复,缩 短月经 及性 生活 恢 年 内, 坚持每 天进行缩 肛锻炼 ,以利于 恢复阴道 的弹性和 紧张度 。 复 时间 ,提 高产妇产后 生活质 量,值得推 广应用 。 i . 3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学软 件处理本 次研 究 数据 ,计量 资料 比较采 用 t 检验 ,P< 0 . O 5 为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参考 文献
周 。两组产 妇在年龄 、生产 周数方面 比较 ,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有 可 比性 。
与 剖宫 产相 比, 阴道分娩 的优 势在 于能够 锻炼胎 儿肺 功 能,
有利 于 新生 儿智力 发育 ,感染 少 、出血少 ,体 力恢 复快等 。所 以
1 . 2 方法 两 组产妇均 予 以常规 护理 ,包括产前 心理护理 、 从胎儿 及产 妇健康 角度 出发 , 自然 分娩 更好 ,并且通 过子 宫恢 复 健康 教育 、产 后母乳 喂养 指 导、新 生儿护 理等 。观察 组在 常规 护 训 练也 能很好地 解 决产后 阴道松 弛 问题 J 。在本次 研究 中 ,对 阴
探 讨子 宫恢 复护 理训练对 正 常分娩 产妇 产后 恢复 的影 响,现报 道
如下。
3 讨论 在 母体 或胎 儿有异 常 的情况 下 ,胎 儿无 法经 由阴道 分娩 ,行 剖宫产 术能 及时 挽救 产妇及 胎儿 生命 ,剖宫 产术 的兴起 ,极 大地
1一 般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2 年 3 月至 2 0 1 3 年 3月在我 院分娩 降低 了产 妇及胎 儿死亡率 。 与此 同时, 剖 宫产 术还 能解 除宫缩 阵痛 ,

自然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

自然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

2018年4月表1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n=43,x ⎺依泽)组别年龄(岁)身高(cm )孕前体重(kg )分娩前体重(kg )孕期体重增加数(kg )观察组28.33±2.22164.58±5.8453.28±6.2565.32±7.1112.54±2.14对照组27.89±2.70162.86±6.9354.76±7.9466.04±8.2312.39±2.07t 0.825 1.2450.9600.4340.330P0.4110.2170.3400.6650.742优生优育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12067作者简介:王悦(1978-),女,汉族,陕西榆林人,主管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产妇常用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人工辅助阴道分娩以及剖腹产[1-2]。

其中自然分娩是产妇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产妇和胎儿的危害较小,有助于产妇分娩后的康复。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子宫平滑肌节律性、周期性的收缩有助于分娩后胎儿胸腔功能的及时建立以及促进胎儿呼吸道内液体的排出,从而提高胎儿的呼吸功能,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3-4]。

但产后产妇子宫会脱离原位置,为了促进产后子宫复位,本研究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入院并行自然分娩的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对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性训练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入院的产妇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足月生产;②年龄在23~32岁;③认知及理解能力正常,配合本研究;④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影响产妇初次妊娠者;②围产期出现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者;③不能完成本研究者。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目的: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时间、性生活恢复时间与恶露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护理效果在女性一生中,分娩属于一个重大事件,关系到人类种族延续。

近年来,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术得到了我国多数孕产妇的青睐。

相对于剖宫产,正常分娩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因为正常分娩产妇能够进行子宫收缩,所以能够有效锻炼新生儿的肺功能,促使其表面活性剂增加,肺泡更加容易扩张,进而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

其次,在分娩过程中,因为产妇子宫上段变厚,下段变薄,所以能够显著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更好更快排出,对子宫复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主要针对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00例正常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中产妇50例,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8.21±5.26)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11±0.37)周。

对照组中产妇50例,年龄在22~34岁,平均年龄(28.05±5.12)岁,孕周39~40周,平均孕周(39.62±0.14)周。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产妇纳入标准:初产妇;足月分娩;自愿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产妇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者;合并有性传播性疾病或者传染性疾病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存在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合并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者。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赵 露(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摘要】目的 探究在正常分娩产妇中实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正常分娩产妇128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性生活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恶露消失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性生活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恶露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正常分娩产妇应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影响效果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分娩;护理;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175.02正常分娩具有较多优势之处,例如能够进行正常子宫收缩,锻炼胎儿的肺功能,促进其表面活性物质增加,减少新生儿出生后的呼吸系统疾病等[1]。

而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阴道损伤,导致妊娠后子宫韧带及肌肉发生松弛,引起产后恢复受到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对正常分娩产妇实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分析采取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正常分娩产妇128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64例女性,平均年龄(26.5±2.3)岁。

观察组女有64例,平均年龄(27.3±2.2)岁。

两组之间的一般状况(患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产前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定期检查等。

观察组产妇采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例如:⑴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将及时向产妇解释子宫恢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向产妇和家人说明日常生活预防措施,建立产妇信心,减少负面情绪,消除心理负担。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摘要】背景介绍:正常分娩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以促进产后身体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探讨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

意义:通过恢复护理训练,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恢复子宫形态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包括床上运动、盆底肌训练等多种方法。

训练作用分析:通过恢复护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子宫的弹性和收缩能力,减轻产后疼痛。

恢复护理的重要性:恢复护理对产妇的身体康复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护理技巧:包括防止感染、促进排尿排气等技巧。

护理训练的指导原则:个性化、循序渐进、耐心指导。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恢复护理方法的效果及长期影响。

总结回顾: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分娩产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正常分娩产妇、方法、作用、重要性、技巧、指导原则、推广意义、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回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正常分娩是女性生育过程中最普遍的方式,产后子宫恢复对产妇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子宫是产妇身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分娩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恢复和修复,以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产后子宫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护理方法和训练来保证顺利进行。

现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关注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帮助产妇更快地恢复子宫功能,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围绕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提升产妇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护理方法和指导原则,为更多产妇提供更全面、贴心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

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子宫恢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评定

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子宫恢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评定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子宫恢复护理训
练有助于子宫盆底肌张力提高,加强子宫恢复及改善阴道脱
垂症状,其护理训练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娜.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
法及作用探讨[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3) :90,129.

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子宫恢复
训练的应用效果评定
关相玉
摘 要: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6 例
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33 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子宫
性生活质量。 为了保证产妇产后子宫缩小阶段良好的恢复
效果,需在 6 周左右完成子宫复旧。 因此,通过早期对产妇
实施子宫康复训练,早期进行床下运动,及时改善患者子宫
移位情况,进而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文章通过对正
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其护理恢复效果优于常
规训练,其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训练,两种训练结果比较
自然分娩;(2) 产妇及其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 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产妇;( 2) 产妇及其
家属不遵医嘱,并中途退出实验。
( 二)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产妇健康宣教知识、营
养均衡的饮食方案,鼓励产妇以母乳喂养为主,告知适当下
床训练。
实验组产妇采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避免患者长期卧床
恢复护理训练,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产妇护理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明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一、引言正常分娩是指产妇在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宫缩和产道扩张,顺利分娩出婴儿的过程。

在产后,产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护理,其中包括子宫恢复护理。

子宫是分娩后产妇身体内最重要的恢复器官,子宫恢复不良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

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产妇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子宫恢复训练的方法1. 腹部按摩:腹部按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康复方法,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排出余血。

产妇可以在产后通过自我按摩或者病房护士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腹部按摩,按摩的方法是沿着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轻柔按摩,每次15-20分钟,可以促进子宫的恢复,并能够有效缓解腹痛。

腹部按摩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底部的愈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2. 饮食调理:产妇在分娩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子宫尽快恢复。

产妇应该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瘦肉、禽类、鱼类、豆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产妇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子宫的恢复和炎症的产生。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恢复。

产妇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轻松的运动,比如散步、踏步健身操、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产后腹部的肌肉收缩,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和腹部收紧,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和精力。

4. 合理休息:产妇在分娩后需要充分的休息,以便让子宫得到充分的恢复。

合理的休息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疲劳,促进身体的恢复,也能够帮助产妇缓解产后忧郁、情绪低落等心理压力。

1. 加快子宫恢复:通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可以加快产妇子宫的恢复速度,减少产后恶露的排出时间,防止子宫出现萎缩不良或恢复缓慢的情况。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子宫脱垂和子宫瘢痕的发生,有利于维持子宫的功能。

2. 促进产后身体康复:子宫恢复训练可以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疲劳感,促进体力的恢复,还可以减少产后的腹部松弛和妊娠纹的产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

在文章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指出产后妇女往往需要进行身体恢复训练,但目前对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研究尚不充分。

研究目的是探讨有效的子宫恢复护理方法,研究意义在于促进产妇身体功能的恢复。

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包括呼吸与放松训练、盆底肌群训练、无重力训练以及步态训练。

结论中指出子宫恢复护理训练能够加速产妇身体功能的康复,减少产后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

这一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呼吸与放松训练、盆底肌群训练、无重力训练、步态训练、身体功能康复、产后并发症、产后恢复期间。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正常分娩是指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明显并发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正常,最终通过阴道顺利生产出来的过程。

正常分娩对产妇和胎儿来说都是一种最为有利的生产方式。

产后的身体恢复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子宫是产妇产后恢复最为关键的器官之一,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可以有效帮助产妇加速身体功能的康复,并减少产后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正常分娩。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产妇尽快康复,减少产后康复期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产后康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其作用。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帮助产妇加快子宫恢复的速度,促进身体功能的康复,减少产后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

通过对不同训练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找出最有效的训练方案,为产妇提供科学的恢复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产后恢复护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指导,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正常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子宫的扩张和收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需要适当的护理和恢复训练来帮助子宫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文将探讨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

一、方法1. 饮食调理产妇需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保证子宫恢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饮食应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主,如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要避免食用油炸和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以免影响子宫的恢复。

2. 运动指导产妇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来促进子宫的恢复,如产后散步、盆底肌锻炼等。

产后散步可以帮助恢复子宫和盆底肌肉的功能,促进淋巴液的排泄。

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提高盆底肌力量,促进子宫底部的升高。

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进行。

3. 恢复训练产后恢复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腹部肌肉锻炼等。

通过盆底肌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紧张和支撑力,促进子宫底部的升高,预防子宫脱垂。

腹部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收缩子宫和恢复腹部肌肉的紧致度,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这些恢复训练可以通过专业的产后恢复指导进行。

二、作用1. 促进子宫恢复通过饮食调理、运动指导和恢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产妇子宫的恢复。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的排泄,恢复训练可以加强盆底肌肉和腹部肌肉的功能,从而促进子宫的恢复。

2. 预防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恢复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紧张和支撑力,有效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盆底肌锻炼可以帮助子宫底部的升高,减少子宫压迫膀胱和直肠的情况,改善子宫的位置和功能。

3. 改善盆底功能产妇分娩后盆底肌肉受到了一定的损伤,通过恢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减少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恢复训练还可以帮助缩短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松弛时间,减少盆底肌肉的松弛程度,改善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4. 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产妇经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后,可以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周利英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周利英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周利英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子宫的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的分娩产妇在产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每组各43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宫恢复训练,比较2组产妇的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持续以及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情况。

结果:对于产妇自主独立洗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统计学无意义。

而对于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期和性生活恢复期,正常组显著优于剖腹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进行恢复护理训练正常组产妇,其各个方面得恢复都要优于剖腹产组,而且对医疗的服务满意度优于剖腹产组。

【关键词】子宫恢复训练;分娩;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19-02近年来,我国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人数也越来越多,剖宫产术分娩可以让产妇不去承受宫缩阵痛,同时降低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可是自然分娩的众多优点却是剖宫产无法比拟的,比如可以锻炼新生儿的肺功能、加快子宫复旧、促进体内恶露排出等[1]。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子宫的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的分娩产妇在产后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是22周岁到35周岁之间;(2)足月生产的初产孕妇;(3)孕产妇和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脑血管、肾、肝以及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围生产期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疾病;(3)合并性传播疾病以及传染性的疾病患者。

(4)根据医生的判断,无法配合完成的研究者。

(5)如精神病人等没有自主行为能力者,依据其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正常分娩产妇中采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疗效。

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3—2017年3月正常分娩产妇66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实行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比两组产妇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恶露消失时间。

结果:在正常分娩产妇中采取子宫恢复护理训练观察组的性生活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恶露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可促进正常分娩产妇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正常分娩产妇:临床疗效:功能恢复【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62-02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

产褥期指胎儿、胎盘经阴道娩出后产妇身体器官状态及心理方面恢复至正常的时间[1]。

因阴道分娩过程中易发生阴道损伤,故产妇妊娠后子宫韧带及肌肉易发生松弛,导致产后恢复受到影响,并伴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如尿储留、子宫脱垂等,因此,本文主要观察正常分娩后的产妇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护理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正常分娩产妇66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2.3)岁。

观察组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5±2.2)岁。

两组产妇在一般情况都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妇,足月分娩。

(2)无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状态良好。

(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所在,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多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价值体会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价值体会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价值体会【摘要】:目的研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正常分娩产妇,分为常规组(27名)和实验组(29名)。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将两种护理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

结果常规组中13名十分满意(48.1%),8名基本满意(29.6%),6名不满意(22.2%);实验组中17名十分满意(58.6%),10名基本满意(34.5%),2名不满意(6.9%)。

实验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1%(27/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8%(21/27)。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正常分娩产妇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效果理想。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分娩;护理;临床疗效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阴道损伤,导致妊娠后子宫韧带及肌肉发生松弛,引起产后恢复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有效护理训练来改善分娩后产妇恢复效果[1]。

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56名产妇,分组开展不同护理方法,比对护理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正常分娩产妇,分为常规组(27名)和实验组(29名)。

常规组年龄24至38岁,平均(25.7±2.3)岁;实验组年龄23至39岁,平均(24.9±2.6)岁。

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1.2.1常规组行常规护理。

1.2.2实验组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方法如下:①健康指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护理训练的重要意义,并指导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以提升患者的治愈信心;②按摩训练。

每日定时进行肛门舒张训练,采用恰当体位,训练师保持身体放松。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在正常分娩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本次调查中所有病例均为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98例,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截止。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纳入49例产妇,研究组接受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纳入49例产妇,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性生活恢复时间、恶露消失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与对比组相比明显更低,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比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正常分娩产妇采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能够大幅提高产妇的恢复效果,并且对于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于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

孕37周至孕40周之间是孕足月,受内分泌因素、缩宫素受体增高,以及机械性因素的作用会自然产生宫缩的现象,从而进入产室进行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是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不经过人工干预的手段[1],让胎儿在母体内自然分娩出来的方法。

但是部分产妇会在分娩过程中阴道出现损伤,使得子宫韧带和肌肉产生松弛[2],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因此需要在产妇产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8例作为调查对象,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间在我元进行正常分娩的9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9例。

研究组产妇的年龄区间在22-34岁,年龄均值(28.43±1.34)岁,孕周均值(37.36±2.21)周。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分析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分析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护理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09:04:10.9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作者:刘芳[导读] 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刘芳广元市昭化区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 628021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80例正常分娩产妇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产后常规护理联合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结果:观察组在产后恢复指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并改善其产后身心状态,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性生活更加满意。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正常分娩产妇;护理效果分娩是绝大多数女性的必经阶段,是正常的生理行为,对正常分娩产妇而言,产后阴道受胎头长时间挤压易出现肌肉纤维损伤,阴道弹性下降继而影响产后性生活质量,因此,针对正常分娩产后护理工作的研究一直是产妇护理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

基于医学专家研究分析,产后常规护理缺乏对产妇产后子宫恢复的科学干预,故需探究新型护理模式,以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并改善其产后身心状态应为护理核心,落实和推进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从而满足护理要求。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18-2019期间筛选可进行自然分娩的正常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胎儿发育情况良好。

选出的80例产妇参与摸球,对照组40例,(28.16±3.44)岁。

观察组40例,(28.19±3.41)岁。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对照组:产后常规护理,遵医嘱辅助治疗过程,给予产妇体征监测、饮食干预、母乳喂养指导以及心理疏导。

观察组:产后常规护理(参照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措施包括:(1)心理疏导:科学评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与其亲切交流并引导其倾吐心中不悦,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和孩子身上,消除不良情绪。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

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探讨发布时间:2021-12-10T06:49:48.398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1期作者:张燕[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接收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组。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张燕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部 637300【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接收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组。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加入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产后康复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性生活满意度评分)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开展有助于减少产褥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正常分娩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正常分娩;应用价值正常分娩就是指自然分娩,其是WHO提倡的分娩方式,具有较多的优势,相比于剖宫产来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1]。

但是正常分娩过程中可能由于软产道损伤、盆底筋膜撕裂等问题的发生,导致产后康复效果不佳,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主要是加速子宫复旧,改善盆底肌力,进一步改善产妇的康复情况[2]。

为了观察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接收正常分娩产妇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200例医院接收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组。

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27.6±3.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1.0)周。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武士方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武士方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武士方发表时间:2016-07-26T16:00:11.7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作者:武士方[导读] 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有助于促进产妇尽快恢复,改善产妇生殖器官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武士方(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43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该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子宫恢复训练,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剖腹产产妇43例作为对照组,该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独立煮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性生活恢复时间均优于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有助于促进产妇尽快恢复,改善产妇生殖器官功能,值得应用。

【关键词】正常分娩;子宫恢复训练;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99-02现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43例和同期在我院行剖腹产产妇43例进行研究,探讨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43例和同期在我院行剖腹产产妇43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孕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在22~35岁之间;足月生产且初次生产。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无自主行为能力;患传染性疾病、严重肾、肝、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

在观察组中,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58±3,35)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11±0.37)周,在对照组中,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83±3.21)岁,孕周39~40周,平均孕周(39.62±0.14)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08T15:52:57.5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林秋娟
[导读] 分析对正常分娩产妇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分析对正常分娩产妇进行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前来我院就医的52例正常分娩产妇,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26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训练,观察组26例产妇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辅之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及恶露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训练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参照组88.5%,但数据组间差距不大(P=0.074)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正常分娩产妇选用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其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常规护理训练,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terine nursing training for normal delivery women. Methods:52 cases of normal delivery wome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medical care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according to parity of hospital number. The reference group of 26 maternal women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rain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26 maternal women in the reference group on the basis of uterine recovery nursing training,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recovery time of menstruation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loch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raining group was 1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88.5%),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P =
0.074)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terine recovery nursing training for normal delivery women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routine nursing training,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clinically.
[Keywords] childbirth;maternal;uterine recovery;nursing training
分娩作为女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多数产妇选择剖腹产以期减少痛苦,但相较于剖腹产自然分娩仍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如产妇正常分娩利于胎儿排除肺间质里积存的羊水,降低新生儿湿肺症的发生率,利于产妇产后排除恶露、子宫恢复,同时还能有效规避术后并发症[1]。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帮助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以便其能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部分医院提出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

本文旨在分析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现研究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前来我院就医52例正常分娩产妇,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6例。

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1.4)岁,妊娠(39.5±1.1)周,初产孕妇32例、经产孕妇20例。

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以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训练,护理人员按照医院规定、患者身体状况及医嘱对产妇进行康复训练,为产妇普及医学知识,以便其理性应对产后护理工作。

观察组产妇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辅之子宫恢复护理训练,为产妇按摩,制定健康指导和科学食谱,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其答疑解惑。

每天定时组织按摩师为产妇进行按摩,组织产妇进行产后体操训练,产妇出院时根据其体质给予出院指导,多餐少食禁油腻生冷辛辣食物,进行追踪服务。

1.3 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组织患者就医检查,对比两组产妇月经恢复时间、恶露消失时间,时间越短证明疗效越显著。

就患者对护理训练满意与否进行问卷调查,(90-100)分即非常满意、(75-90)分满意、(60-75)分一般满意、(0-6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用()和(%)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 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和恶露消失时间分别为(51.68±3.87)d,(29.12±2.97)d;参照组时间分别为
(59.45±4.15)d,(33.47±4.78)d。

两组数据组间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对护理训练满意度为观察组100%高于参照组88.5%,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

3 讨论
近年来,多数产妇选择剖腹产以期缓解生产时的痛苦,减少正常分娩时所要承受的宫缩阵痛,但就这两种生产方式而言,剖腹产虽然
有效免除了产妇的阵痛之苦,同时医者也可以对产妇腹腔内的疾病一并进行处理,但手术对产妇的损伤较大,且容易滋生术后并发症,产妇产后恢复较慢,给其带来较多的痛苦[2-3]。

为了缓解产妇产后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当前多数医者推出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并将其临床推广应用,疗效俱佳。

本文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观察组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其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和恶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虽两组产妇对护理训练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P=0.074)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护理,能帮助患者进行子宫恢复,缓解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梅,桑立珠. 60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139-140.
[2]周利英.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J]. 医药前沿,2016,6(6):299-300.
[3]陈云兰.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J]. 中外女性健康月刊,2014,08(5):48-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