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提高免疫力
①优势厌氧菌在肠壁形成一层菌 膜阻止外来细菌与肠壁特异性受 体结合,从而阻断外来细菌的侵 入,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对 宿主起到保护作用;②由代谢产 物释放出来的抗原物质被动物吸 收后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③ 通过影响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 衡,间接影响免疫系统。
提供营养素,提高饲料转化率,促 进生长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家禽
在鸡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饲 料转化率和产蛋率。
Dalloul等试验表明益生素具有高效的肠道免疫能 力;王玉梅等试验发现添加益生素组的平均体重、日 增重、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 0.4%水平益生素组为最佳。
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反刍动物
真菌如酵母菌曲霉菌等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以改变 瘤胃的发酵形式,提高消化道尤其是瘤胃微生物的活性,促 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
调控肠道微生物平衡, 形成优势 菌群,抑制病原菌繁殖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 起作用的。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 调节肠道内的微生物系统,使有 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占据优势地位, 防止机体发病。益生素中的有益 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菌附着 到肠细胞上,即屏障作用,并在 消化道内形成菌膜, 防止病原菌 吸附于肠壁上,促使其随粪便排 出体外 。
许多微生态制剂进入动物体后, 与肠道内有益菌相互协同,有效 增强肠的活动能力,提高蛋白质 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肠道有益 菌的大量增殖,势必会抑制大肠 杆菌等的活动,从而减少蛋白质 向氨和胺的转化,使肠内和血液 中氨的浓度下降,减少随粪便排 出的氨量,臭味得到有效控制, 改善了舍内空气质量,减少了机 体应激,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11 优 势种群作 用 在正 常微生 物与动 物和环 境之 间所 . 构 成 的微 生态 系统 中 ,优势种 群对 整 个微 生物群 起 决定 作 用 ,一旦 失去 了优势 种群 ,则 微生 态平 衡失 调 ,原有 优 势种 群发 生更替 。正常情 况下 ,动 物肠 道 内的优 势种
群 中 厌氧 菌 占9 % 以上 ,其 中主 要 是 拟 杆 菌 、 双 歧 杆 菌 、 9
( )残 次 猪 在 饲 养 、 治 疗 的 过 程 中要 占用 饲 养 员 很 多 时 3
射 口蹄疫疫苗 ,猪瘟、 口蹄疫两种疫 苗一个月后二 免。 7 严格消毒 71 空栏 消毒 ( )栏 内猪只转 出后 ,对所 有用具 、栏 . 1 舍 、设备 表面进 行喷 洒并 保证充 分浸 润 ,并 且浸泡 一 段 时 间;( )使用 高压 清洗 机彻底 冲洗 地面 、 高床 、饮水 2 器 、食槽等 ,直 到所 有地方 都清 洁 为止 ;( )在 所有 用 3 具都 干燥 后 ,选 用高 效 、广谱 、刺激 性 小的 消毒 药 ,如 “ 百毒杀” 等对 空栏进行 全面喷洒 ,2 3 后 再用火焰将各个 ~d 地方消毒 1 次,空置 1 周再转 入断奶仔猪 。 72 带猪 消毒 ( )消毒 当天将猪舍 内所 有杂物都清 理 . 1
干 狰 , 包 括 猪 粪 、 灰 尘 、 蜘 蛛 网 等 ; ( ) 待 干 燥 后 用 高 2 效 、 广 谱 、 刺 激 性 小 的 消 毒 药 对 保 育 舍 内 外 进 行 彻 底少 ,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
5 药物预防 保健与驱虫
51 饮 水投 药 保 健 断 奶 仔 猪 一 般采 食 量 较 小 ,甚 至一 些 .
文 就微生 态制 剂 的作用机 理及 微生 态制剂 在畜 牧生 产 中
微生态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2)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基因工程益生菌,生产出能“永久性”定居在肠道内的益生菌和“多功能性”微生态制剂;
3)加强益生菌与益生元、酶制剂等的协同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
1.3 合生元
为益生菌和益生元结合的生物制剂,它的特点是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这种制剂的应用,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分益生菌和益生元两部分论述。
2.1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2.1.1 拮抗动物病原细菌并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微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处于一个动态微生态平衡状态,当机体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可能被破坏,导致体内菌群比例失调,需氧菌如大肠杆菌增加,并使蛋白质分解产生胺、氨等有害物质,动物表现下
白质合成,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
2.2 益生元的作用机理
2.2.1 益生元竞争性与病原菌结合并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细胞表面具有能够识别动物肠壁的“特异性糖类”受体结构物质,它与肠壁受体结合,定位繁殖,从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益生元如甘露低聚糖等与病原菌在肠壁的受体非常相似,与病原菌有很强的结合力,从而使病原菌不能与肠壁受体结合。益生元不被消化道消化分解,因此可携带病原菌通过肠道排除体外,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繁殖。此外某些寡糖益生元还能清除已附着的病原菌。
2.1.6 促进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生长繁殖并提高对纤维素的消化率 益生菌尤其是酵母和霉菌,具有促进瘤胃微生物繁殖和活性能力,稳定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菌体蛋白质合成,改变十二指肠内氨基酸构成比,促进厌氧菌特别是乳酸菌生长繁殖,进一步提高瘤胃中纤维素成分早期的消化,可使纤维素成分消化速度加快30%,并可使瘤胃甲烷产量减少,增加能量。霉菌偏好于纤维素中较硬的木质素,能使瘤胃中的总菌数和纤维素分解菌成倍增加,从而加速瘤纤维素分解,加强对瘤胃中氨的利用和蛋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 2 增 强机 体 免 疫 力 .
有 益 微 生 物 能 够 刺 激 动 物 机 体 产 生 干 扰 素 , 高 免 疫 球 提 蛋 白浓 度 和 巨 噬 细 胞 活 性 , 强 机 体 体 液 免 疫 和 细 胞 免 疫 功 增
制 了病 原微 生物 的生 长 繁 殖 , 持 了 动 物 机 体 健 康 。 保
1 1 维持微 生 态平衡 .
动 物 体 内 的 微 生 物 菌 群 处 于 平 衡 状 态 , 益 微 生 物 是 优 有 势 菌 群 并 对 整 个 微 生 物 群 落 起 着 决 定 性 的作 用 , 果 机 体 受 如
潮 湿 闷 热 的 天气 多发 的特 点 ,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比较 高 。 在 猪 发 肺 疫 免 疫 接 种 后 , 行 猪 链 球 菌 病 免 疫 接 种 , 在 1 进 并 4d后 加 强 免疫 , 月后 再 次 加 强 免疫 。 4个
3 2 2 猪 蓝 耳 病 ( RR ) 猪 蓝 耳 病 在 苏 州 地 区流 行 已久 , .. P S: 发 病 呈 常 年 性 , 病 率 高 、 亡 率也 非 常 高 , 以在 猪 瘟 免 疫 发 死 所
添 加 剂 。动 物 微 生 态 制 剂 无 毒 副 作 用 、 耐 药 性 、能 促 进 动 物 健 康 和 提 高 生 可 从
产性能 , 目前 在 动 物 养 殖 业 中 已 被 广 泛 应 用 , 来 有 望 成 为 将
4 小 结 与 探 讨 4 1 微 调 免 疫 程 序 .
各 规 模 育 肥 猪 场 制 定 的免 疫 程 序 是 有 一 定 差 异 的 , 要 主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辅助手段。
它不仅能够改善养殖环境,还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改善水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时,它们还能吸收和利用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为水产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竞争生态位、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乳酸菌能够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 pH 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芽孢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起到拮抗作用。
3、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有益微生物可以作为免疫刺激剂,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
它们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此外,一些有益菌还能够定植在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4、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水产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补充其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发育。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饲料添加剂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水产动物的饲料中,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能够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水质调节剂定期向养殖水体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兔中的应用
多是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微生态制 剂的添加 , 可 以 从本质上抑制有害菌及体 内毒素的生成 与摄 入 , 改善肠道 内
环境 。 3 微生态制剂在养免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养兔 中的应用 , 主要集 中在对 断奶仔兔 腹 泻 的防治方面 。K u s t o s k 等报道 , 在断奶幼兔饲料中添加地衣 和枯草 芽孢杆菌后 ,使 腹泻率 下降 了 3 % ,死亡率 降低 了 1 7 %。T a c h i k a w a T等报道 , 应用 酪酸菌和糖化菌后 , 与对照组 相 比, 仔兔感染 大肠杆菌 比例下降。 王磊( 2 0 0 7 ) 研究报道 , 蜡 样芽胞杆菌制剂 能够降低断奶仔 兔腹泻 的发病率和 幼兔 的 成活率 , 改善断奶仔兔肠道菌群 , 提高体液免疫水平 。 陈代荣 等用 鼠伤寒 沙 门氏菌感染 3 0 E t 龄 日本 大耳 白 兔, 每只每天 口服 1 0 亿个 活菌 , 通过 口服不同剂量调痢生治
道 内分离到 , 主要为消化球菌 、 乳杆 菌 、 酵母菌 、 双歧杆菌等 。
中在对 断奶仔兔腹泻方面 的防治 。 本 文就肠道种群 与兔群 的
健 康 、微生 态制剂作 用机理及在 养兔 中的应用方 面做一综 述 。为微生态制剂在养兔 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1 肠 道菌 群与家兔健康
酵、 培养等系列工艺制成 的活菌制剂 。 通过大量 的研究证实 , 微 生态制剂 的添加使用 , 对动物疾病防控及养分利用有较好 的促进作用 , 现就微 生态制剂 的作用机理做一概述 :
病原菌 的污染等也会 导致 家兔 腹泻 。有研究报道 , 每只断奶 仔兔每 天食 用腹泻家兔盲肠 内容物 ,可 导致 4 5 %~ 8 0 %的腹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作用机理
中药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作用机理中药微生态制剂又称第五代益生素(The fifth generation of probiotic)或中药活菌微生态制剂,是一类中药活性微生物添加剂。
一方面,中药微生态制剂被畜禽采食后活性有益菌(乳酸菌)能在消化道特别是肠道内发育、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能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防止消化道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中药微生态制剂中的中药是根据动物特定生长需求或特定病症进行组方的,因此特定功效相当显著;第三方面,相对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产生等问题,作为新型绿色添加剂的益生素,由于其无残留、无污染以及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因而益生素已成为很有前途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一、常用益生素种类日本将益生素按功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添加剂型,主要添加于幼龄动物饲料中,也可用于种畜禽饲料中,添加比例为0.02%~0.2%;另一类是兽用药品型,可用于治疗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美国A.Matthcrs将益生素按产品形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形态培养物益生素,主要用于反刍家畜,提高瘤胃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而单胃家畜由于胃酸对其有破坏作用,使用效果较差;另一类是孢子型培养物益生素,它们在到达肠道前受到某种天然保护(β-葡聚糖包被工艺)呈无活性状态,到达肠道后受肠道内某种因子的激活表现出活性。
改善其环境能提高益生素的生存能力,很有发展前途。
我国农业部1999年6月公布了12种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主要归属于以下几类:1、、乳酸菌类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
这是目前主要利用的一类。
2、酵母菌类假丝酵母、红色酵母、酿造酵母和啤酒酵母。
3、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地农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和东洋芽孢杆菌等。
4、光和细菌二、益生素添加剂使用机理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绝大多数为固有性细胞(如肠杆菌、链球菌和乳杆菌等),极少量为其他萌(如葡萄球菌、嗜血杆菌等)。
浅谈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浅谈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会与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
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综合国内外微生态的研究结论,宝来利来公司形成以下8大主流学说:1、优势种群学说——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占据优势地位时,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就处于良性的生态平衡状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被抑制住不能生长繁殖。
2、生物夺氧学说——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殖,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3、定植抗力学说——有益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肠道外籍菌群中的致病菌,肠道内条件性致病菌有定植抗力作用,动物一旦缺乏定植抗力,动物肠道中的病原菌和潜在病原菌极易大量繁殖,并突破肠粘膜进入组织中,最终致全身感染,甚至因此而死亡。
4、生物拮抗学说——一些肠道益生菌通过产生细菌素、乳酸、丁酸、过氧化氢等物质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目的。
5、粘膜免疫学说——医学界目前已经公布了与粘膜免疫最相关的微生态菌种,包括5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6、肠道营养学说——肠道益生菌通过产生各种消化酶而几乎参与了全部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之所以动物换料会导致应激甚至腹泻,主要就是肠道益生菌因为饲料的改变而出现菌群失调或者优势菌群易位。
动物在用药后导致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也是这个原因。
7、肠道酸化学说——肠道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在畜禽肠道中代谢产生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酸性物质,降低肠道pH值,而偏酸性环境不利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pH值每下降0.1,肉鸡饲料报酬可以提高3%。
8、清除毒素学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说:人体和动物90%的毒素产生于自己的肠道,引发内源性感染并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
有害菌还能分泌多种发炎因子,造成肠炎和其他器官的炎症。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尽管产品种类繁多,其机理却大同小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由多种植物内生有益细菌经过特殊发酵工艺制备而成,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性、改善品质等作用,并有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净化环境等功效。
微生态制剂与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等混合或复合可制备生物复合肥,也可用其发酵农家肥、粪肥等制备活性有机肥。
由本品制备的生物复合肥,与用等量的化肥相比增产率高,作用效果超过等量的化肥,而且肥效持续时间长。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就介绍到这里,微生态制剂既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生物复合肥或活性有机肥,也适用于农民自制生物复合肥或活性有机肥。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精)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使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六大类微生物。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1]。
现将其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一是抑制有害微生物,与有害生物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消化道内产生有益菌群,与致病菌间就生存和繁殖的空间、时间、定居部位以及营养素等展开竞争,抑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定居。
附着于动物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上的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pH 值;产生过氧化氢,抑制病原菌[2]。
二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很多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三是改善机体代谢,补充机体营养成分,促进生长。
有益细菌和真菌可作饵料添加剂,随着它们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繁衍,产生动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许多肠道有益菌具有较强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果酸酶等,可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
四是参与生物降解,消除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如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将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饵料、浮游生物残体、化学药物等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2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应用于水产上的产品可分为2类:一是用于改良水质的,即水质微生态调控剂。
鱼类生活的水体环境本身应该是一个微生物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共同生存。
微生态制剂儿科处方审核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1)深入探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肠道 微生物群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2)加强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开展 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3)研究不同年龄段、不 同疾病状态下患儿的微生态制剂使用原则和最佳治疗方案;4)对微生态制剂的 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评价其对小儿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4、禁忌症审核:对于过敏体质的患儿,应处方中是否有过敏原成分。如有 过敏风险,应及时提醒医生更换药物。此外,还应患儿是否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等特殊病史,以避免使用不当的药物。
பைடு நூலகம்
5、联合用药审核:在审核处方时,应注意是否存在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情况。 例如,对于同时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的患儿,应抗生素对微生态制剂的影响。 必要时可建议医生分开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
3、促进消化吸收: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能够分泌各种酶类,促进食物的 消化吸收,改善消化功能。
三、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处方审核 中的建议
在儿科处方审核中,针对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适应症审核:审核处方时,要是否确实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症状, 如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对于一些非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不 应随意使用微生态制剂。
总之,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和探讨。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充分了解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和适 应症,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处理原则,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有效性。加 强相关研究,不断提高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应用的效果和水平,为小儿的健康和成 长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微生态制剂儿科处方审核建议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 用机制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作者:尹春涛,李雨来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2期尹春涛,李雨来(河北省玉田县畜牧水产局 064100)近些年,大量的研究表明动物肠道微生态对其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可以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同时,微生态制剂被发现不仅可以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而且可以作为抗生素的代替品维持动物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和健康,也正因为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被人们日益重视。
1 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背景微生态制剂是指具有一定的活性,并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即一切对正常微生物群具有促进生长繁殖,对致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剂,也被叫做活菌制剂或生菌剂。
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快速的构建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生物的生长。
目前,微生态制剂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鱼饲料、农业、食品和医院保健等领域,由于其较好的有效性,被普遍认可,其中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的常见微生态制剂有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等。
2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利用微生态制剂促进仔猪的生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研究者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可以减少仔猪体内具有衰老作用毒素的含量,从而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应用到了仔猪的饲料中,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随后,乳酸杆菌被添加到了仔猪的饲料中,结果发现仔猪在单位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并且健康状态得到改善。
微生态制剂主要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大类。
其中主要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和丁酸梭菌等,这些益生菌可以改善仔猪肠道环境,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益生元则通过提高益生菌的活性来达到促进仔猪生长的目的。
近期研究者对断奶仔猪喂食含有乳酸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并对其生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的生长得到明显提高,并降低腹泻率。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由于微生物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的生态农业和更大范围的生态协调,同时微生物产品也是通过调节小的生态环境而改变大的生态环境这样的机理起作用的,因此微生物产品被称为系列微生态制剂。
一、在畜牧业方面的作用● 改善环境,清除粪尿臭味。
● 促进消化。
● 提高反刍、多产奶。
● 防治黄白红痢。
● 降低死亡率。
● 提高饲料转化率。
● 减少精料使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 提前出栏。
● 提高动物的综合免疫力,减少药物使用量。
● 提高种畜、种禽生殖能力。
● 提高种禽产蛋率、受精率、破壳率、存活率。
● 提高肉蛋奶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二、在水产养殖方面的作用● 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病死率。
● 活水、保水、养水。
● 延长保鲜时间。
● 减轻臭味。
● 改善肉质,提高鲜味。
● 减少污泥发生。
● 净化水质,预防污染。
三、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重茬能力。
● 有效有除土壤板结,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 促进作物的发芽、开花、结实、成熟。
● 有效利用土壤养分、解磷、解钾、固氮、减少肥为使用量。
● 有效利用植物不易分解的营养物,达到增产目的。
● 提高光合作用能力。
● 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 促进土壤的团粒化,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四、在花卉种植方面的作用● 促进根系发达,减少根部病害。
● 促进花卉叶片增厚。
● 促进花苗健壮、整齐,叶片颜色深绿。
● 促进开花并延长花期。
● 延长插花的保鲜期。
五、在处理畜禽粪便方面的作用● 快速除臭并腐熟。
● 除去有害菌。
● 杀虫杀卵。
● 降低COD、BOD值,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 处理后畜禽粪便经过重物技术处理变成生物有机肥。
六、在水处理方面的作用● 减轻污水恶臭味。
● 提高水质。
● 减少污泥和污染。
● 抑制病原性微生物。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 0 1 3年第 2 期 3 . 1 - 3 生物拮抗作用 生物 的繁衍 。
黑龙江水产 拮抗作用包括化学拮抗和生物拮抗 , 有益菌群 的代谢产物如乳酸 、 乙酸 、 过氧化氢和其 、
他活性物质等形成化学拮抗 ; 有益菌群有序定植 于粘膜 、 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 成生物拮抗 , 抵御和阻止有害微
黑龙江水产
生态 系的构建 与平衡 的设计等 。通过养殖技术 的标准化 、 规范化来提高整个产业 的经济效益。 4 . 加快建立刺参原 良种场及 自然保护区
2 0 1 3 年第 2 期
面对 刺参 养殖 的热 潮 , 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目前 , 伴 随着刺参养殖热 , 苗种育苗场纷纷上 马, 但 忽略了种质 的 问题 ; 增殖放流方法和种质没有经 过严格论证 , 存在放流安全和种质安全的问题 。因此 , 建议 有必要尽快建立海参
究和应用就引起 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 注。对微 生态 学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水体 中存在着大量 有益 微生物菌群 , 利 用这些有 益菌群不但 可以改善养殖 生态环境 , 防治鱼虾 蟹类 疾病 , 而且具有投入 小 、 收益大 、 无 污染 、 无残 留等优 点, 被 越来越 多的水产养殖业 主所接受 。
分, 而通常所说 的狭义的微生态制剂只包括益生菌。 微生态制剂 的分类 : 根据不 同的载体 和加工 工艺可分为水剂 、 粉剂、 片剂 等 ; 根据含微生物种属数 量可分为单 菌种制剂 、 复合菌种制剂( 由同~属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 ) 、 混合菌种制剂( 由不 同属多种微生物混合而成 ) ; 根据用
2 、 微 生态 制剂 的定 义及概念 ’
所谓微生态制剂又称有 益微 生物 、 益生 素、 微生态调节剂 、 益生菌 、 活菌制剂等 , 是 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 , 从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的原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的原理1.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包含有益微生物的制剂,通过补充和调节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健康。
微生态制剂中常见的有益微生物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
对于儿科患者来说,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并且对于某些特定的儿科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2.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应用原理2.1 平衡肠道菌群肠道是人体菌群最丰富的地方之一,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了复杂的平衡生态系统。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儿童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一些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抗生素使用等,都会破坏这种平衡。
微生态制剂中含有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补充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维持肠道健康。
2.2 抑制有害菌生长肠道内有害菌的滋生和过度生长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和受体位点,进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抑制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并减少有害菌对于儿童的损害。
2.3 调节免疫系统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约70%的免疫细胞存在于肠道中。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与肠道上皮细胞进行交互作用,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因子,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
这对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和过敏疾病非常重要。
2.4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肠道是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场所。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和代谢复杂的食物成分,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这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非常重要,并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相关的儿科疾病。
3.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的适应症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幼儿腹泻: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腹泻次数和病程,并加速恢复肠道功能。
•婴幼儿湿疹: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反应,改善湿疹症状。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复发。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简析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简析
2011-12-24 09:24:43
标签:微生态制剂机制
一、微生态制剂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低剂量的持续刺激能有效地提高干扰素和巨嗜细胞的活性,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和提高巨噬细胞活性等刺激免疫力和提高抗病能力。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的细胞壁上存在着肽聚糖等,可刺激肠道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增强机体抗病力。
二、净化肠道内环境,改善养殖场所环境卫生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成分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产物的生成,中和大肠杆菌内毒素等毒性物质,形成消化道内膜性有益菌群屏障,同时排出的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菌体,可利用剩余的氨,降低粪便臭味,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减少机体应激和环境污染。
三、微生态制剂补充有益菌群,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正常情况下,动物在消化道内有特定量的有益微生物来维持消化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动物生长和饲料的消化与吸收,但在环境和饲料投放等应激时会造成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紊乱,病原菌大量繁殖,引起动物消化机能失调,生长受阻。
通过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使肠道有益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其种群优势,同时活菌制剂通过降低肠内酸度进而产生醇、过氧化氢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消耗大量氧气、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素及通过占据小肠上皮位点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生长。
四、微生态制剂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合成营养物质及促进生长益生菌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为机体提供多种消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B族维生素、氨基酸及未明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提高了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利于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促进动物生长。
同时,乳酸菌等产酸益生菌,能提高机体对钙、磷和铁等元素的吸收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随着“无抗养殖”时代的来临,微生态制剂由于具有功能多、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使其成为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目前,在水产和畜禽养殖领域,大华农公司也相继研制了相关微生态制剂产品,如在水产养殖上用来调水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在畜禽养殖上用的饲料添加剂益菌宝、益康素。
本文将对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优势种群作用。
正常微生物与动物和环境之间所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则原微生态平衡失调,原有优势种群发生更替。
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
如该优势种群发生更替,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显著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繁殖,恢复微生态平衡,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逐渐增加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保持原有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夺氧作用。
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为厌氧菌,若氧气含量升高,则引起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大量繁殖,不利于维持微生态平衡。
大量研究表明,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调整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生物拮抗作用。
动物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拮抗作用。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并将其驱除定植地点,从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乳酸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快,免疫系统的成熟度快而早,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益生菌能够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及抗菌物质。
有益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产生乳酸,芽孢杆菌进入动物肠道能够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对新生畜禽是有益的。
某些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伊短菌素等,可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
合成酶类及营养物质。
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达8%以上。
促进生长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
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环境。
当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时,肠杆菌比例增高,分解蛋白质产生氨、胺、细菌毒素等有毒物质。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抑制病原菌,从而恢复微生态平衡。
某些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可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气体浓度,改善机体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