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课件——棕榈类观赏树木

合集下载

认识棕榈科植物ppt课件

认识棕榈科植物ppt课件

两侧距骨支沟刺,叶鞘褐色,纤维甚多。肉穗花序腋生,长1米有余,分枝多而疏散,花小,两性,通
常4朵聚生,花冠3裂,几乎达基部,花期3-4月份。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熟时亮紫黑色,外略被白
粉,果熟期为10-12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种子椭圆形,
长1.5cm,直径0.9cm。花期4月。
8
【植物名称】:软叶刺葵 【别名】: 美丽针葵、美丽珍葵、罗比亲王椰 子、罗比亲王海枣。 【拉丁名】:Phoenix robelenii 属棕榈科,刺葵属。常绿木本植物。原产东南 亚地区,老挝分布最多。我国有引种栽培,全 国各地均有少量栽培。为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 植物。 软叶刺葵又称美丽针葵。为棕橱科常绿 灌木。高1~3米,茎通常单生,有残存的三角 形的叶柄基部。叶羽状全裂,长约1米,稍弯 曲下垂,裂片狭条形,长20~30厘米,宽约l厘 米,较柔软,2列,近对生。肉穗状花序生于 叶腋问,长30~50厘米,雌雄异株,果长1.5 厘米,直径6毫米,
的空腔。
4
【国王椰子】 拉丁名:Ravenea rivularis
别名:佛竹、密节竹 【科属】 蜡材榈亚科 溪棕属 【原产地】 马达加斯加东部 【生长习性】 生于沼泽及河流眼沿岸雨水和阳光 充足地区。性喜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环境,也较耐 寒,耐阴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疏松、肥沃和排水 良好的土壤更有利其生长 【温度】 在阳光及水分充足时生长迅速,生长适 温为22—30℃。盆栽时,在寒冷地区可入室越冬 形态特征:植株高大,单茎通直,成株高9~12米, 最高可达25米,直径可达80厘米,表面光滑,密布叶 鞘脱落后留下的轮纹。国王椰子性喜光照充足、水分 充足的生长环境,国王椰子树形优美,茎部光洁,叶 片翠绿,排列整齐,叶受风面小,茎干纤维柔韧,抗 风性强,且耐移栽。 生活环境:树型优美,性耐荫。羽状复叶似羽毛, 羽叶密而伸展,飘逸而轻盈,树干粗壮,为优美的热 带风光树,其叶片受风面小,茎杆纤维柔韧, 是极为 抗风的树种。生长速度较快,稍耐寒,耐寒程度为3℃以上。 园林用途:园林上可作庭园配置、行道树,作盆 栽观赏也甚雅。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三章 观赏树木的习性
1.枝的生长类型:背地性;向上生长、水平或垂直生长;顶端加长和茎干 加粗、竹类植物的居间生长。
三种生长类型:直立生长、攀援生长、匍匐生长
2.分枝方式:
总状分枝:又称单轴分枝,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 干或主蔓,同时依次发生侧枝,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侧枝。这 种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为总状分枝。如银杏、水杉、松柏等。
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密切相关,往往交错进行, 生长要求的温度比地上部低
根的生长发育高峰:春季、地上部生长趋于停 止时、落叶前。
2.根的生命周期: 根系的发根方式:侧生式或二叉式
幼树根系的领先生长期
根系不断发生的局部自疏与更新
3.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土壤通气、土壤营养、树体有机养分
(二)枝干的生长
每年开花次数:一次开花、二度开花、多次开 花
2.结果: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称为 结果。
二、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相关性:植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 互联系、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关系, 即某一部位或器官的生长发育,常能影 响另一部位或器官的形成和生长发育, 这种相互促进或抑制的关系称为相关性。
地上部与根系间存在着对养分的相互供应和竞争关系。
根的冠幅与根系存在密切关系。根冠比:树冠和根系在生长 量上常呈一定的比例。
树木移植过程中,修剪的原理。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器官、生殖器官。(1) 营养生长是生殖发育的基础,生殖器官的数量和强度又影响 营养生长。(2)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是相互依赖、竞争和 抑制的
城市土壤肥力的特点:有毒物质直接影响植物 的生长发育,污染物还可引起土壤PH值的变 化。
三、城市其他因子
城市的地上线路 城市的地下线路

D园林树木3棕榈植物

D园林树木3棕榈植物

• 果长圆形,长
3.5—65cm,成熟 时深橙红色,果肉 厚,味极甜,供食 用;种子腹面省1纵 沟。 枣椰树具有耐旱、 耐碱、耐热而又喜 欢潮湿的特点, “上干下湿”是它 最理想的生长环境。

• 从非洲西北的加那
利群岛沿北非海岸 直到西亚、南亚都 有种植。 目前伊拉克是世界 上种植枣椰树最多 的国家之一。伊拉 克椰枣年产量达40 吨左右,四分之三 供出口,伊拉克椰 枣产量、出口量均 居世界前列。
(三)叶一回羽状全裂,基部有刺
• 油棕 原产热带非洲。我国
云南、海南、台湾的热带地 区有栽培,果皮及种子均含 油脂,可供食用及工业用。 一亩能膏万口肠,油棕毕竟 是油王。花生九倍差堪拟, 椰子千枚难较量。
这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郭沫 若赞赏热带棕榈科植物油棕 的诗句

• 油椰:是利比亚的国树。
(四)叶一回羽状全裂,基部无刺
加纳利群岛上的刺葵
(三)叶一回羽状全裂,基部有刺
• 3.海枣(伊拉克枣、枣椰)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 干旱地区的特种树种, 乔木,高达35m,径达 70cm,叶柄基部宿存, 下部叶常向下垂。叶长 达6m,羽片常2—3枚聚 生,在轴上排为2列,中 脉明显突起。
雌雄异株,肉穗花序, 核果形状像枣,种子长 形,中间有沟
(三)叶一回羽状全裂,基部有刺
• 2.刺葵 丛生或

单生,高2— 5m,径达 30cm。 叶长达2m,羽 片单生或2—3 片聚生,在轴 上排为4列, 下部者退化为 针刺。
• 雌花序分枝粗短,
长7一15cm , 明 显左右曲折。果 紫黑色。
原产加拿利群岛。 喜高温干燥和光 线充足的环境, 耐盐碱性强,忌 积水。生长适宜 温度为15~25℃。 排水良好的沙质 土壤。

园林树木学课件——棕榈类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学课件——棕榈类园林树木

❖ [识别要点] ❖ 常绿乔木,高达20m。
❖ 茎干高大,茎淡灰色,具整齐的环状叶鞘痕, 幼时基部明显膨大,老时中部膨大。
❖ 叶聚生茎顶,羽状全 裂,长3~4m,裂片条 状披针形,长60~100cm,宽2~3cm。
❖ 肉穗花序3回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 ❖ 果近球形,红褐色至淡紫色。
❖ [产地与分布]原产古巴,我国华南及云南等地 栽培。。
❖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
❖ [观赏与应用]树干挺拔,叶形如扇,姿态优雅。 对植列植与庭院、路边。
2、蒲葵
❖ [学名] Livistona chinensis R. Br ❖ [别名] 葵树、扇叶葵、葵竹 ❖ [科属] 棕榈科蒲葵属
❖ [识别要点] ❖ 单干型常绿乔木,高达20米。 ❖ 叶扇形,,掌状浅裂至全叶的1/4-2/3,着生茎
❖ [观赏与应用] 美丽针葵枝叶拱垂似伞形,叶 片分布均匀且青翠亮泽,是优良的盆栽观叶 植物。用它来布置室内,可洋溢着热带情调。 一般中小盆适于客厅、书房等处,显得雅观 大方;在大型植株盆栽常用于布置会场、大 厅等,显得庄严伟岸。
❖ [比较识别] ❖ 注意同散尾葵 ❖ 以及刺葵属其 ❖ 他种类相区别
6、假槟榔
❖ [学名] 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F.Muell) H.Wendl. et D
❖ [识别要点] ❖ 常绿乔木。
❖ 树干圆柱形,直立无分枝。
❖ 叶圆扇形,簇生于树干顶端向外展开,掌状 深裂至中部以下,成多数的披针形裂片。
❖ 肉质圆锥花序生于叶丛中,有明显的大形花 苞,花淡黄色而细小。
❖ [产地与分布]产于我国秦岭以南、长江中下游 地区。
❖ [习性]本种为棕榈科抗逆性最强的植物,栽培 管理交易。耐庇荫,幼树耐阴能力尤强。喜 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根系浅。对土壤要 求不高。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一章 观赏树木的分类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一章  观赏树木的分类

复习题
➢ 利用校园中的10种植物编制定距检索表和 平行检索表各一个
分呈合生或附生、轮状排列、具少数雄蕊和雌蕊、单性花等性状为较为进化的性状; 4.认为有具有萼片和花瓣的植物中,如果它的雄蕊和雌蕊在解剖上属于原始性状时,则比无萼片
与花新的植物较为原始; 5.单叶与叶呈互生排列现象属于原始性,复叶或叶呈对生或轮生排列现象属于较进化的现象; 6.目与科的范围较小。 本书裸子植物部分采用郑万钧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
第二节 植物拉丁学名
一、概述 二、拉丁学名的组成 ➢ 双名法:每种植物的学名均采用林萘的双命名法,
由两部分组成,属名和种名,种名之后附以命名 人的名字。如Ginkbo biloba Linn. ➢ 变种是在种名之后加var.、变种名及变种命名人; 变型是在种名之后加f.、变型名及变型命名人;栽 培变种是在种名后加cv.及栽培种名,不写命名人。
观赏树木
第一章 观赏树木的分类
➢ 第一节 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植物拉丁学名 ➢ 第三节 植物系统分类法 ➢ 第四节 人为分类法 ➢ 第五节 植物检索表
第一节 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 必要性 ➢ 分类方法: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1)
人为分类法:人为的分类系统,着眼于应 用的方便;(2)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 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分类
第四节 人为分类法
➢ 按生长习性分类 ➢ 按主要的观赏性状分类 ➢ 按园林绿化用途分类 ➢ 综合分类
一、按生长习性分类
➢ 乔木类:树体高大,具明显主干。伟乔、大乔、 中乔和小乔
➢ 灌木类:树体矮小,主干低矮
➢ 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 而无明显的主干
➢ 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他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 植物,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类绞杀类、吸附类、 卷须类和蔓条类

棕榈介绍 棕榈欣赏

棕榈介绍 棕榈欣赏

棕榈介绍棕榈欣赏棕榈介绍棕榈欣赏棕榈介绍棕榈为棕榈科棕榈属木本花卉。

原产我国、日本、缅甸及印度。

是很好的经济树种,还是工厂绿化的优良树种,它适应性强,能抗多种有害气体在其它花木难以生活的环境中很好生长。

棕榈挺拔秀丽,叶大如扇,随凤婆娑,一派南国风光。

在园林中,可用不同年龄的棕榈成片种植,高低错落,参差不齐,造成郁郁葱葱的热带气氛。

还可露地丛植、列植,或与其它花木配植,均可造成良好的景观。

盆栽棕榈可布置会场、点缀房间,还可摆在建筑物前起装饰作用。

棕榈树形态特征常绿乔木。

树干圆柱形,上被褐色网状纤维棕片。

叶簇生茎顶,近圆形,径50-70厘米,掌状深裂达中下部。

裂片30-60,条形。

叶柄长40-100厘米,两侧有明显细齿,整个树冠呈伞状向外伸展。

雌雄异株,肉穗花序腋生,花小,黄色,花期4-5月。

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外被白粉。

果熟期10-11月。

生活习性棕榈是棕榈科中最耐寒的植物,在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甚至在-10℃的严冬中也能安然无恙。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阳光充足处生长良好。

亦耐半阴,在林缘和疏林下也生长颇旺。

幼苗则耐阴性更强。

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壤土,亦耐一定的盐碱、干旱及水湿。

喜肥,肥料充足叶绿株壮,生长迅速。

在稍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很好生活。

耐烟尘,抗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有害气体。

棕榈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发达。

8-10年生幼树干径基本稳定,高约1.2-1.5米。

始有花果,也可剥取棕皮。

8-20年高生长迅速,节间长,棕皮产量高,以后生长逐渐减慢、衰退,节间密,棕皮产量降低。

观赏植物品种识别(七、棕榈型树木)

观赏植物品种识别(七、棕榈型树木)
❖ 种名:红棕榈 ❖ 别名:红脉榈、红拉坦棕 ❖ 学名:Latania lontaroi ❖ 科属:棕榈科、拉坦棕属 ❖ 用途:原产马斯开伦群岛,
耐寒程度在10℃左右,可 作高级庭院观赏树种 。
猩红椰子
❖ 种名:猩红椰子 ❖ 别名:红槟榔、红椰子、
胭脂槟榔 ❖ 学名:Cyrtotachys
lakka ❖ 科属:棕榈科猩红椰子属 ❖ 用途:原产马来西亚、新
软叶刺葵
❖ 种名:软叶刺葵
❖ 别名:美丽针葵、罗比亲王
椰子 ❖ 学名:Phoenix roebelenii ❖ 科属:棕榈科刺葵属 ❖ 用途:适宜庭院及道路绿化,
花坛、花带丛植、行植或与 景石配植,可盆栽摆设。
银海枣
❖ 种名:银海枣
❖ 别名:伊拉克枣、枣椰子、野海枣、 林刺葵
❖ 学名:Ph丽蒲葵
❖ 学名: L.speciosa Kurz
❖ 科属:棕榈科蒲葵属 ❖ 用途:原产云南,可作庭院
树种
老人葵
❖ 种名:老人葵 ❖ 别名:银丝棕、大丝棕、华盛
顿椰子 ❖ 学名:W.filifera (Lind.ex
Andre) H.Wendl. ❖ 科属:棕榈科丝葵属 ❖ 用途:原产美国及墨西哥,庭
紫竹
❖ 种名:紫竹 ❖ 别名:黑竹、乌竹、墨竹 ❖ 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 科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 ❖ 用途:观秆色竹种,为优良园林观赏竹
种。 (紫竹耐寒性强,耐零下摄氏18 度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阴 )
人面竹
❖ 种名:人面竹 ❖ 别名:罗汉竹 ❖ 学名:Phyllostachys aurea Carr.
❖ 学名: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园林树木与花卉第9章棕榈类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与花卉第9章棕榈类园林树木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产地多于秋冬播种,偏北地区可春播 。 [观赏与应用]四季常青,植株亭亭如盖,树冠伞形。叶片扇形,飘柔如丝,
为优美观叶植物。小苗叶丛密,冠形圆整,可作盆景置会议室、餐厅、侯机 室等处,作厅堂内绿化。大树在温暖地区可用行道树及植于水滨、或适宜庭 院绿化布置,在棕榈类中别具一景,为园林中常见的展景及遮荫树种 。
[学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Wendl
[别名]山棕 棕树 [科属]棕 榈科棕榈属
9.2.1棕榈
[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树干圆柱状,直立不分枝,干径可达20cm,干具环状叶柄痕及 残存叶柄,外裹棕色丝毛。树冠伞形或圆球形,冠幅4~8m。单叶近圆形,掌状深裂, 径约50~70cm,簇生顶部,扇形掌状深裂达中下部,裂片狭长、多数,先端浅2裂, 叶柄长,两侧细齿明显,叶鞘棕褐色,纤维状,宿存,包茎;雌雄异株,佛焰花序腋 生,花小,淡黄色,花期4~5月。核果肾状球形,蓝褐色,被白粉 。
[产地与分布]原产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属植物约有20种以上,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 酸性沙砾土中生长良好。广州等地可露地栽培,为热带植物中耐寒性较强者 。
[繁殖与栽培]播种和分株繁殖,家庭种植多以分株繁殖为主。播种以疏松透 水土壤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等混合 ,
9.1.3棕榈类植物的分布及生长习性:棕榈植物一般分布在南、北纬 40度之间,但大部分分布于泛热带及亚热带,以海岛及滨海热带雨 林为主,是典型的滨海热带植物。
9.1棕榈类园林树木概述
9.1.4 棕榈类植物的引种:棕榈类植物的发现并被引种 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00多年以前。我国在100多年以前, 广东、福建一带沿海城市及侨乡,陆续引进一些观赏价 值较高的棕榈树种,如福建的福州、仙游,广东的广州 等都有上百年的棕榈大树。

观赏树木学课件

观赏树木学课件

观赏树木学绪论一、观赏树木及园林树木观赏树木:植物的茎、叶、花、果或其他个体、群体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课本)观赏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在内之木本观赏植物的总称。

又称园林树木。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园林树木:指种植在公园、厂矿、机关、学校、街道、风景区等具有防护、美化观赏作用的树木,我们称其为园林树木。

观赏树木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生产功能二、我国观赏树木的种质资源1 西方国家引种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事实及应用概况16世纪: 葡萄牙——甜橙。

17世纪: 英国——盐肤木及600多个种的菊花标本19世纪: 大批植物学家蜂涌而来引种。

英国从中国引种事实罗伯特·福琼:1839年—1860年来中国4次享利·威尔逊:1899年始,5次来中国,掠走几万份植物标本数千种乔治·福礼士:1904—1930年来中国7次雷德·佛雷尔:他专收集岩生植物弗兰克·金·瓦特:1911-1938年来中国15次,在云南大理、思茅及西藏等地偷掠我国许多植物。

英国原产的植物只有1700多种,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现已有活的植物5万多种法国从中国引种事实大卫:带走植物标本2000多种德氏:1867年来中国在云南大理山区和云南东北部住了十年,植物标本20万份,4000余种,引种1500余种法氏:1867年来四川大巴山一带活动,共采集四川植物4000种苏氏:1866年始在西藏住了10年,采集植物7000种英Syon Garden以能收集到中国的品种为骄傲英国的邱园里(也称墙围Wall garden)59种攀缘植物/产中国29种。

英国从中国引起的牡丹品种与芍药品种有:紫牡丹黄牡丹大花牡丹四川牡丹紫斑牡丹矮牡丹金莲花芍药英国从贵州引的百里杜鹃引走我国14个种的玉兰,常用的8个种,花期从2-8月均有:(1) 滇藏玉兰花期2-3月 (2) 白玉兰 3-5月(3)朱砂玉兰 4-5月(4)厚皮玉兰 4-5月(5)紫玉兰 4-7月(6)圆叶玉兰 6月(7)厚朴 6月(8)天女花 5-8月现西方国家冬天开花的几乎全是中国品种:金缕梅:花期2-3月;迎春:11-2月;蜡梅:12-2月;郁香忍冬:12-3月;杂种荚迷:晚秋至冬天开没有中国月季,就没有现代月季。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分布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分布

一、影响植物分布的因子
相关概念:环境、生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
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它们组合成 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有的生态因子 处于主导地位或在某个阶段起着主导作用。
生存条件的不同替代性:缺乏一种生存条件是不能以另一种生存条件来 代替的。
四、树种规划的方法
调查研究:调查当地原有树种与外地引种驯化 的树种(生态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生长情 况,抗性等)。 确定骨干树种:雪松、龙柏、蜀桧、银杏、垂 柳、法桐、国槐、毛白杨、白蜡等为济南市骨 干树种 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乔灌比、落叶树与常绿 树的比例、草坪在城市绿化中所占比例等。
第四节 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
观赏树木 总论
— 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分布
第四章 观赏树木的分布
第一节 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第二节 我国的植被分区及主要观赏树种 第三节 我国城镇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第四节 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 第五节 古树名木
第一节 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一、影响植物分布的因子 二、植物的水平分布 三、植物的垂直分布
二、植物的水平分布
植物水平分布的影响因子:纬度、经度 决定的气候带的影响。 受河湖、土壤、地形、地势等的变化的 影响,树木的水平分布情况比模式所显 示的要复杂的多。
三、植物的垂直分布
植物的垂直分布:指在山区由于海拔高 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带而言。 模式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 叶林带-针叶林带-灌木带-高山草原带-高 山冻原带-雪线。 气候变化: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温度下 降0.6度,相对湿度却增加。
(五)热带雨林、季雨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长江中下游 地区,山东省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也可露地栽 培。 习性:喜光,亦耐荫,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 强,耐寒,耐湿,耐烟尘,稍耐盐碱,喜肥, 须根发达,耐烟尘,抗有毒气体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 园林应用:列植或作行道树,盆栽装饰会场
棕竹
学名:Rhapis excelsa Henry ex Rehd. 别名: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 竹 科属:棕榈科棕竹属
(Hook.f.)H.Wendl. 英文名:Palm,Windmillpalm,Hemp Pal
科属:棕榈科 Palmaceae 棕榈属
棕榈
形态特征:植株高3—8米,直立。老叶 鞘基纤维状,包被杆上。叶片圆扇形, 有狭长皱折,掌裂至中部,裂片硬直, 顶端2浅裂,老叶顶端往往下垂。花小, 黄色,雌雄异株;萼片及花瓣均为卵形; 雄蕊6,花丝分离,花药短;柱头3,常 反曲。核果球形或长椭圆形,直径约1厘 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蒲葵
分布:蒲葵原产于澳大利亚及亚洲热带,我国 栽培历史悠久。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侯,耐寒力较强,能耐0℃左右低温及霜冻,
华南北部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中南部的向阳背风环境,亦可在 露地栽培,是棕榈类较耐寒的一种。但不耐冰雪,华中以至华北 的广大地区,均只能盆栽置于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性较 强,能耐烈日,亦较耐荫蔽,可长期在林下或室内栽培。能适应 多种土地壤,沙土、粘土、酸性土、钙质土均宜,喜肥沃湿润地, 干旱贫瘠地生长不良。较耐干旱,亦颇耐水湿,露地栽植,宜挖 大坎,施干粪或垃圾肥作基肥,以后可少施肥或不施肥。盆栽可 用一般表土,施钙镁磷、干粪等缓效肥作基肥,以后亦可少施肥, 不浇水,管理简易。老叶枯后,常挂树上不脱落,影响观赏效果, 应及时割下
棕榈属Trachycarpus H.Wendl.
属特征:乔木,树干上有环状叶鞘痕, 上部包被纤维状叶鞘,单叶,扇形,掌 状深裂至中部以下,裂片先端2浅裂,有 皱折,叶柄边缘常有细齿,花序生在叶 丛中,佛焰苞多数,有绒毛,基部膨大, 花杂性或单性,花瓣比花萼长,核果球 形。
棕榈
学名:Trachycarpus fortunei
圆叶椰子
美丽针葵
蒲葵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 园林应用:优美的庭荫树、行道树,北 方地区主要盆栽观赏 蒲葵与棕榈的形态差异
鱼尾葵
学名:Caryota ochlandra 别名:假桄榔、青棕 科属:棕榈科鱼尾葵属
鱼尾葵
形态特征:乔木植物,高10-15 (-20 ) 米。茎绿色,被白色的毡状绒毛,具环 状叶痕。叶长3-4 米,二回羽状全裂,羽片互生,裂片侧 面菱形似鱼尾。佛焰苞与花序无糠秕状 的鳞秕;花序长约3 米,具多数穗状 的分枝花序。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 种子1 颗
鱼尾葵
鱼尾葵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700 米的山坡或沟谷 林中。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 省区。亚热带地区 有分布。 习性:喜光,亦耐荫,不耐寒,喜湿润的酸性 土 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 园林应用:南方庭院广泛栽培,可作行道树、 庭荫树,可植于建筑南侧、窗前,北方多盆栽 供室内装饰。
观赏树木 各论
—第九章 almaceae
科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主干直立常不分枝, 上有宿存的叶基或环状叶鞘痕,叶大,掌状或 羽状分裂,集生树干顶部,形成棕榈形树冠, 叶柄基部常有纤维质叶鞘,花小,整齐,单性、 两性或杂性,同株或异株,肉穗花序有1~数个 佛焰苞,果子类型有浆果、核果或坚果。 常见属:蒲葵属、棕榈属、棕竹属、鱼尾葵属、 刺葵属、椰子属、槟榔属、散尾葵属
棕竹
分布:原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台湾, 散生于热带雨林中。北方地区盆栽。 习性:耐荫,忌烈日直射,不耐寒,喜 生长在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喜湿润 肥沃的酸性沙壤土,不耐旱,生长缓慢 繁殖与栽培:播种或分株 园林应用:盆栽观赏,可布置会场等。
蒲葵
学名:Livistona chinensis 别名:葵树、扇叶葵、葵竹 科属:棕榈科蒲葵属 形态特征:蒲葵为棕榈科葵属常绿乔木。 株高达20米,单株直立。叶柄长约2米, 有钩刺,干上裹棕皮。叶扇形,径约2米, 深裂至中部,上部裂片条带状下垂。
棕竹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 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 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 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 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 细长,约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 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 花期4-5月。浆果球形,种子球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