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群众自治改革和依法治村工作意见

合集下载

依法治村示范创建申报材料与依法治社区示范创建工作意见汇编

依法治村示范创建申报材料与依法治社区示范创建工作意见汇编

依法治村示范创建申报材料与依法治社区示范创建工作意见汇编依法治村示范创建申报材料一、组建两委班子,充分相信群众。

村两委班子、群团、社长均由群众推荐,直接选举产生。

作为村、社、群团的工作心、责任心更明确、更务实、更贴近群众,相应群众自己推选的人,更理解、更支持。

二、规范建章、立制,充分征求群众。

村两委成立后,坚持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在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意,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级财务制度》、《治保调解工作制度》等20余种制度及职责,做到了各尽其责、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有法、有章可依。

三、谋求村内发展,充分依靠群众。

村两委始终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内的规划、发展、建设都与村民共商、共议。

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由村民代表签字形成决定后,在进行实施。

真正做到了民主决策、依法治村、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党务、政务、财务,充分端给群众。

虽然建章立制,决策民主,但执行、落实是干部,结果必须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监管,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提高工作和办事的效率。

五、正、反两方面教材,充分引导群众。

逢会必讲法律、科技、典型事例、反面教材,只有懂法、懂科技的人才能成为时代典型人物。

让村民自觉掀起学法、守法、懂技术的热潮。

对有矛盾和纠纷的事情,及时进行沟通、处理,有困难,及时邀请上级来村调解处理,让矛盾、纠纷不出村。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以及一些不良行为的人和事,及时严肃处理,绝不留情手软。

对好人好事、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和事及时表彰奖励,从而形成鲜明对照。

六、和谐、发展,充分惠及群众。

1、修通了19.6公里的村社道路,并硬化了6.1公里,达到了户户通公路。

2、全村20%的农户吃上自来水。

3、成立了村植保专业合作社,方便有效防止病虫。

4、成立了村扶贫互助社,发展互助资金达30万元,增强了发展后劲。

5、发展了30亩园林、苗圃基地,正在申报园林专业合作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6.24•【文号】•【施行日期】2019.06.2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23日)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现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天津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司法局,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公布日期】2020.09.09•【字号】津民发〔2020〕34号•【施行日期】2020.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区民政局、区委组织部、区司法局: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现印发《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请抓好贯彻落实。

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2020年9月9日关于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的指导意见村(居)民自治章程是村(居)民会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通过的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综合性规范。

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村(社区)事务,准确把握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提供有力保障。

二、村(居)民自治章程制定或修订主要任务(一)严格把握制定、修订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

法治办依法治村工作方案

法治办依法治村工作方案

法治办依法治村工作方案一、背景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同的乡土风情、民间文化、信仰习俗等丰富多彩。

然而,一些乡村不健全的制度、不完善的法制环境以及外界的一些非法活动等因素,也可能会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建设法治乡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依法治村的意义依法治村的核心是以法治观念和法治方法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这不仅是推进全国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强基层党建和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需要,同时还将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

三、实施依法治村的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民众自我维权的能力。

具体举措包括: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组织各类法制教育讲座;建立依法治村微信平台,及时向农村群众推送法律法规信息。

2. 健全法制建设在基层村委会和农村社区建立各类法治组织,例如法律顾问组、法制宣传小组等。

同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构建以法律为基础的村庄自治体系,由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民主程序通过后生效。

3. 改进农村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体系,为贫困农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组织开展法律咨询、调解、诉讼等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水平。

4. 强化法律监督强化对农村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处理,加大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侵害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成效依法治村的实施可以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依法治村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新增长点培育,成果明显。

五、结语依法治村是推进基层党建和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手段。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倡导法治观念,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法律监督,不断提升村庄自治能力和居民维权意识,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问题也日益突显。

农村社区治理涉及到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农村社区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社区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鼓励农村社区开展各类组织活动,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为农村社区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机制农村社区自治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良好的自治机制,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各项自治权限和责任。

鼓励农村社区制定自身的自治章程,注重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决策,增强自治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议事程序,鼓励居民通过协商、民意调查等形式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的公众性和参与性。

三、加强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是农村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自治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社区干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区治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当前,农村社区服务的滞后成为阻碍农村社区治理提高的重要问题。

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比如建立统一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多方位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服务业,培育和壮大农村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五、推动农村社区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农村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保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25•【文号】•【施行日期】2020.03.2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治建设正文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重大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对法治乡村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法治乡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群众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法治乡村建设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过程群众参与、效果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标题: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引言概述法治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1.1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乡村居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

1.2 强化法治教育,培养法治观念在学校、村庄等场所开展法治教育,培养乡村居民的法治观念。

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1.3 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法治宣传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乡村居民参预。

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可以更广泛地传播法治知识,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素质。

二、建立健全乡村法治服务体系2.1 建立乡村法律服务站点在乡村建立法律服务站点,为乡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这样可以让乡村居民更便利地获取法律匡助,解决法律问题。

2.2 培训乡村法律服务人员加强对乡村法律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服务水平。

惟独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才干更好地为乡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3 建立乡村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健全乡村法律援助制度,为贫困乡村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通过法律援助,可以让贫困乡村居民享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乡村基层管理法治化建设3.1 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化机制加强乡村自治法治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规范乡村基层管理。

惟独健全的自治法治机制,才干更好地推动乡村管理现代化。

3.2 推进乡村社会组织法治化建设支持乡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乡村社会组织法治化建设。

通过法治化建设,可以提高乡村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尊敬的社区居民和各界朋友: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共同建设和谐、稳定、文明的社区,我单位拟制定了《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将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向大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位居民和各界朋友阅读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社区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

为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强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加强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1. 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

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推动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制化、规范化、权益保障化。

加强社区干部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协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 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机制,加强保安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治安防控水平,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加强社区警务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宁。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4.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鼓励社区居民创业就业,推动社区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支持社区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社区经济特色产业,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致富。

5.加强社区环境整治。

加强社区环境管理,改善社区内的环境质量。

加强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推动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机制,提升社区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四、组织实施1. 建立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方案的实施工作。

2. 各社区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落实到位。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社区治理的加强和创新是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农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1. 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加强自治能力。

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了解村民自治的重要性,让村民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

要注重培养和提升村民自治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管理水平和民主决策能力。

2.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要建立健全村级自治机构,明确村级事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并且倡导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村民自治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二、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服务1. 加强村级社会组织建设,丰富社会治理主体。

要鼓励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包括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自治组织等,通过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自主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2. 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的投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服务,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增强社会治理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三、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1. 强化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乡风。

要注重引导农村文明风尚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发扬,倡导尊老爱幼、互助互爱、守法守纪的良好风气,培养农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社区氛围。

2. 加强文化服务基层化,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艺、科技、教育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和创造力。

2024年基层群众自治方案

2024年基层群众自治方案

2024年基层群众自治方案2024年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基层群众自治方案旨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下面就2024年基层群众自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基层民主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挥群众自治的主体地位。

首先,积极推进村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增加对村民代表的选举监督和制约。

其次,完善农村社区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度。

另外,鼓励设立工矿企业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加强职工和居民的自治权益保障。

总之,通过深化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群众自治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基层自治组织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载体。

为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我们将加强其建设和培养。

首先,加强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其次,推进职工自治组织的建设,加强职工的自治意识和能力。

最后,加强学校家长委员会、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建设,提高其参与社区治理的履职能力。

通过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广泛参与。

三、加强基层自治经费保障基层自治经费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推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基层群众自治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加强基层自治经费的保障。

首先,加大财政对基层自治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自治经费的规模。

其次,优化财政分配机制,确保基层自治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最后,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加基层自治工作的社会捐赠。

通过加强基层自治经费的保障,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的运行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基层自治法制建设基层自治的顺利进行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法制保障。

为此,我们将加强基层自治法制建设,确保基层群众自治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首先,完善基层自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的权益和义务。

其次,加强基层自治工作的法治宣传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全体村民法治意识,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促进我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体村民的法治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2. 健全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务监督,推进民主管理。

3.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和村民法治素养。

4. 优化乡村法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治保障。

三、具体措施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1)开展法治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组织村民学习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2)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成果。

(3)结合本村实际,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如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

2. 完善村级组织体系(1)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依法治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推进民主管理。

(3)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民自治队伍建设。

3.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1)选拔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担任村级法治工作领导职务。

(2)加强村级法治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3)建立法治工作激励机制,鼓励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4. 优化乡村法治环境(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3)加强村务公开,保障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强化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四、工作步骤1. 第一季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村民法治意识。

2. 第二季度:完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务监督。

3. 第三季度: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4. 第四季度:优化乡村法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依法治村是指在乡村社区内,以法律为基准,以法律为支撑,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村庄、解决村庄问题,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依法治村工作计划是为了推进依法治村工作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以下是一个依法治村工作计划的示范,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2. 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完善乡村组织和制度建设。

3. 加强风廉政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法治能力。

4. 强化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监管。

二、具体措施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a. 制作宣传册、宣传片等,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b. 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培训等活动,提高法律意识。

c. 制定村规民约,明确村庄的管理规范和村民的权利义务。

d. 在乡村中设立法律咨询站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 健全乡村组织和制度建设a. 遵守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决策活动。

b. 加强村务公开,提高村庄管理的透明度。

c. 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d. 推进乡村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的产权权益。

3. 强化风廉政建设a. 加强风廉政建设教育,提高基层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b. 完善村级组织的法治建设,建立委领导下的法制工作委员会。

c. 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

4. 强化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监管a. 制定乡村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村庄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监管。

b. 制定乡村资源利用法规,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c. 加大对非法采矿、非法建设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预期成果1. 提高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增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2. 健全乡村组织和制度,实现村庄自治的有效运行。

3. 增强基层组织的法治能力,提高员干部的纪政治意识。

4. 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监管,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步骤1. 制定依法治村工作计划,拟定具体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引言概述:法治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管理体系的现代化。

法治乡村建设旨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一、加强法律宣传教育1.1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1.2 制作并发放农村法律宣传手册,提供农民常用法律知识。

1.3 在农村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培养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2.1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2.2 加强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在农村的工作力量。

2.3 推动建立农村法律服务网络,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获取法律咨询和服务。

三、加强农村冲突纠纷解决机制3.1 建立健全农村纠纷化解机构,提高农民纠纷解决的效率。

3.2 推动农村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3.3 加强农村纠纷预防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冲突解决能力。

四、加强农村基层自治建设4.1 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运行。

4.2 完善农村社区自治规章制度,明确权责边界和自治程序。

4.3 加强农村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监督与评估5.1 建立健全农村法治建设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5.2 定期开展农村法治建设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和问题。

5.3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法治乡村建设的认知和支持。

结论: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冲突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农村基层自治建设以及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监督与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这将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法治基础,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相对较弱、村民自治意识不强、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制约群众自治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要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和规范。

村级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只有建设和规范好村级组织,才能够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需要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推动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

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村级组织的公正、廉洁和高效运行。

要加强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农村居民自治意识不足等。

需要创新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主体从政府到农民居民,从上级到基层的转变。

要促进农村社区自治,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力量,让村民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真正实现“由农民自己做主”。

要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

基层治理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才能够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需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村民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提高其治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网络,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治理。

还要加强基层治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农村建设,提高基层治理的科技化水平,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更好的支撑。

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宣传和教育。

农村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力推动。

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治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治理意识。

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

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

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全面深化,农村也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和发展领域。

对于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依法治理是必须的,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之一。

为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制定出一系列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以推动各项农村改革措施的实施。

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乡村信息化水平。

同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和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一个协同合力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中,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是另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推动依法治村。

此外,要积极推进乡村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村基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三、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中,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向。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土地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

通过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流转,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现代化。

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中,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农村改革深化依法治村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推动农村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依法治村,必将成为农村社会治理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

为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可靠保证。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城乡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

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建立惩恶扬善长效机制,破解城乡社区治理难题。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

统筹谋划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注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促进城乡社区治理协调发展。

农村管理方案的群众自治与自治力量培育

农村管理方案的群众自治与自治力量培育

农村管理方案的群众自治与自治力量培育近年来,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管理问题,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发展农村经济,我们需要加强群众自治与自治力量的培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农村自治的发展。

一、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村民自治是农村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群众自治的基石。

通过村级人大、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村民可以参与决策、监督和评议,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自治能力。

在农村管理方案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机制,让村民参与到项目选址、农田承包和土地流转等决策中。

二、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基层自治组织是实现农村管理方案的重要纽带。

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核心,应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

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经验的村干部,提高农村自治组织的执行力。

此外,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辨别能力。

三、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是培育自治力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支持城市人才返乡创业,吸引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发展。

同时,也要鼓励村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支持他们自主组织社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文明建设活动。

只有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自治发展的目标。

四、加强法治保障法治保障是农村自治的重要支撑。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村级人大和村委会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保他们在实施农村管理方案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加强法治保障,才能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

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自治的重要内容。

要注重发展农村产业,培育农民的经济实力。

可以通过引进农业科技、扶持农村电商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自治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村依法治村实施方案

村依法治村实施方案

村依法治村实施方案村依法治村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 加强村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完善村规民约,确立清晰的村民自治制度,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3. 建立健全村级法律顾问团,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解决村民的法律问题。

4. 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村民的法律服务水平,解决他们的合法权益问题。

5. 加强村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执法素质和水平,确保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具体措施1. 制定村级法规,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村规民约与法律相一致。

2. 加强村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

3. 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团,由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4. 建立村级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培训等服务,以解决村民的法律问题。

5. 建立村级执法队伍,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

6. 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宣传和普及,建立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促进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

7. 加强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村民维权机制,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8. 加强对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的法律帮助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工作步骤1. 制定村级法规,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征求意见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 开展村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学者等讲解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

3. 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团,通过招聘、委任等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充当法律顾问。

4. 建立村级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为村民解决各类法律问题。

5. 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宣传和普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村规民约符合村民的利益诉求。

6. 加强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成立法律服务专员组织,对村规民约的执行进行监察、检查。

7. 组织村民自治工作,推进村民自治事务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决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自治改革和依法治村工作意见
一、加强对深化改革和依法治理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两个重大决策以来,全国上下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可喜局面。

村(社区)作为最基层一级群众自治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神经末梢,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依法治村(社区)工作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

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治理领域的十三项改革任务,市委《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及其要点分工也提出了依法治村(社区)的工作要求。

各乡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依法治国的要求,切实抓好相关工作。

二、着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改革工作
(一)推进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抓好社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要抓好社区阵地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功能优化设置工作,持续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保障社区各项基本服务功能有地方开展,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

要积极协同纪检、组织、财政等部门,抓好社区组织建设、经费投入、治理服务等各领域工作,抓好社区一级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尤其要抓好统筹兼顾,避免各部门都去社区挂牌设点,减少硬件、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重复投入。

(二)推进村级社会治理服务创新。

各乡镇要按照“党政领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要求,推动“政府管制”向“社区治理”转变,扩大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的范围领域。

在社区治理上,构建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实现多方参与和共赢的效果。

结合本地实际,在关键领域进行改革试点,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及时复制推广,逐步形成规范管用的制度体系。

扎实开展小区治理,推动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延伸拓展,社区要协助有关部门规范小区内的经营扰民行为,增设院落(楼宇)活动场所,促进邻里交流,塑造和谐有序的小区人居环境。

(三)推进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建设。

要针对近年来“群众身边的腐败”,加强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建设。

明确村党组织是本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居)民代表大会、村(居)民议事会为村务决策机构,村(社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为村务监督机构的权力分工,形成“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权力制约运行机制。

要重点抓好民主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建设,让决策过程公开透明,有群众的积极参与。

要切实抓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乡镇要赋予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更多职权,保障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村(居)务监督权。

要针对村民自治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抓好反面典型,对违纪违法的村干部进行惩处。

(四)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
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村(社区)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主阵地。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明确了要求任务,要求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各乡镇要加强业务研究、指导督促和部门协同,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议事规程,积极探索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恳谈会等协商形式。

重视吸纳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外来务工人员、驻村(社区)单位参加协商。

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出流程清晰、易于操作、透明高效的议事规则,倡导协商精神、培育协商文化,引导群众依法积极参与协商,让民主议事切实发挥收集民意、凝聚共识、形成力量的积极效果。

三、持续推进村级依法治理
(一)深化依法治村(社区)创建。

各乡镇要以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基层工作开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对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检查验收考评标准,对申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省、市、县三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村(社区)单位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案例,打造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依法治理典型。

二是要及时扩大试点范围,到年底前实现依法治村(社区)工作向全县所有村(社区)覆盖,由点及面推动全县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建设、法治建设、和谐发展等工作实现全面进步。

三是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抓好依法治理工作,在县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乡镇牵头
制定辖区内贫困村、边远村、“难点村”的依法治理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有力举措,切实改变村级组织涣散、法治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民主、带头脱贫致富能力意识差的现状。

(二)深化村(社区)民主管理工作。

要把村(居)民自治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村(居)民自治活动在法律范围内健康运行。

一是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要求,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议事会、群众调解委员会等机构,明确村(社区)“两委”干部分工,确保相关工作有人负责。

二是要把法治、德治、自治结合起来实现共治。

维护法律权威,遇事依法解决,违法坚决制止,让法律成为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的依据。

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强化道德感召,培养群众自律意识。

加强民主自治的制度化建设,探索建立群众议事、社区听证、工作评议等制度,落实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三是要继续推进村(居)务公开。

严格执行《省村务公开条例》和《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督查考评办法》要求,抓好村(居)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推动村务公开向组务公开深化拓展。

(三)协同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工作。

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是保障法律有效落地的重要环节,各乡镇要根据《县2015年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法律在村(社区)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要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涉农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让群众认同法律权威、了解法律
规定、监督违法行为,让法律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要以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突出抓好青少年、外来务工、失业人员、回归人员、流动人员以及老年人和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是要结合法律宣传,健全社区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推进乡村、社区依法治理,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工作要求
本意见是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通知》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及其要点分工的部署性文件,各乡镇要认真对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村(社区)领域工作健康持续开展,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营造稳定、和谐、民主的基层社会氛围。

县民政扶贫局将在年底进行专项督查。

各乡镇在推进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向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报送,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