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探究,认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性质的探究,提高通过科学探究获取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于证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

(三)通过对果蔬保鲜剂使用注意事项的研究,体会化学品的保存、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四)通过对化学品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价值。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处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知识范畴,是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是对常见的酸的学习中所形成的“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巩固和加深,同时也为后面从微观本质认识酸与碱的反应奠定基础。

在真实的情境下,借助实验探究,将常见的碱的学习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相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通过物质类别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一些选择和使用化学品的经验;在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时,愿意从化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

但在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上,还缺少相应的巩固,应用也不够灵活;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探究思路;对化学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缺少更为丰富的想法和措施。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了解,认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对果蔬保鲜剂成分的研究,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认识气调型【图片引入】蔬果腐烂有哪些方法可以保鲜呢?【资料】气调型果蔬保鲜交流经验提出真实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_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在学完这一单元后,很多学生反映,酸和碱这一单元,感到学起来比较困难,一些知识没有理解,习题不会做,甚至有的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如何复习好这一单元,消除学生的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的迎接中考。

我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设计了这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主线的专题复习课,涉及了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稀释、酸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等基础知识,通过精心创设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让学生体会到中考方向,检验学习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让化学走进生活”的化学教学理念。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系统归纳、教师点评、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小组竞赛三、教学准备:1、导学案 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真思考、团结协作完成导学案所包含的酸和碱的相关知识,温故知新、共同提高。

2、各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在限定时间内展开充分讨论,科代表作好记录,最后评选课堂之星。

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课堂活动要求。

利于课堂节奏紧凑有序,且高效。

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一:欣赏歌曲,解读歌词,明确复习目标。

以学生熟悉的《青花瓷》为切入点,引入酸和碱的学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什么是酸、碱、盐;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了什么是酸后,完成对碱的模拟自主探究,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从离子观点了解什么是酸、碱、盐。

难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过程: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

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并通过学生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关于酸和碱的腐蚀性是结合具体物质来介绍的;最后,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本课题在介绍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采用了探究式的写法,目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建议1.在介绍常见的酸和碱之前,可以启发学生列举出见过或知道的酸和碱。

然后再用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用的酸和碱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关于用植物的花等做指示剂的探究活动,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花或果实;应叮嘱学生不要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等地的花。

3.关于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些反应学生已经学过,如酸与金属的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等。

教学中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回忆、类推,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4.对于酸和碱,教材最初介绍酸类物质和碱类物质对没有给出定义,在介绍酸碱溶液导电实验后,也没有直接给酸和碱下严格的定义,只是解释酸和碱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认识酸和碱。

所以,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死记定义,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解离的角度介绍酸和碱的定义,但不宜加深和拓宽。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共4课时)
-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实验报告、口头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洗涤剂的碱性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注重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实验操作:针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酸碱性质和中和反应。
3.突破难点:针对学生对酸碱理论及中和反应的理解困难,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酸碱性质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尊重实验事实,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观看与酸碱相关的视频资源,了解酸碱在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 教案、PPT、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介绍常见酸和碱的分类。

3.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酸碱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酸和碱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酸碱性质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对酸碱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酸碱滴定: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酸碱滴定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探讨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化肥生产等。

《常见的酸和碱》公开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公开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讲解、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酸和碱的概念(1)介绍酸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介绍碱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第二节:酸的性质(1)酸的物理性质。

(2)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

3. 第三节:碱的性质(1)碱的物理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与盐反应。

4.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3)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5. 第五节: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2)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应用。

六、第六节:酸碱中和滴定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滴定管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滴定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讲解、学生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滴定管、滴定瓶、指示剂等。

2. 试剂:标准酸溶液、标准碱溶液、指示剂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准备、滴定、观察终点、计算。

3. 滴定数据的处理:计算滴定结果和误差分析。

七、第七节: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酸碱中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核心素养】通过对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重要的化学物质——碱。

【教材分析】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常见的碱”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教学包含了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以及实验活动6、7。

本单元首先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接下来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主要包含三个板块的内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常见的酸、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是在认识了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学习常见的碱,既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的中和反应及盐的学习做好铺垫。

“常见的碱”的教学内容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需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学情分析】一、认知基础通过前面内容“常见的酸”的学习,学生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的基础和方法;学生对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非常熟悉,对于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能起到引导作用。

二、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实验活动,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验进行观察与分析,使学生掌握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炼化学思想方法,内化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案设计)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案设计)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反馈
五、布置作业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案练习
回忆交流。
完成学案
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三、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1.(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
用途:去油污等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
阅书55-56页,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名、腐蚀性注意事项及主要用途。
交流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归纳。
描述实验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得出:酸、碱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不同的酸溶液中都有相同的氢离子;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
2.碱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酸、碱溶液的导电性
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
实验10-5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取一块放在表面皿上,过一会儿观察到?取一块放入少量水中,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觉?
补充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实验10-6观察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取一药匙放入适量水中,搅拌,观察;取上层清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
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石蕊遇碱变?酚酞碱变?
为什么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变白变硬?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最后变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相似,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酸、碱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常见酸(硫酸、盐酸)、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教学难点:从溶液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用品仪器:点滴板、胶头滴管等药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试液、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常见的酸【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出课题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给了你“酸”的印象?你使用过肥皂、洗衣粉或其它洗涤剂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怎样识别酸和碱学生猜测的方法:尝(酸味、涩味)、触摸(滑腻感)、其它方法。

实验探究:学生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已准备的四种溶液,观察现象。

(1)上述溶液可分为几类?(2)用什么方法识别酸或碱的溶液呢?得出结论:用酸碱指示剂可以识别酸或碱。

指示剂定义【活动与探究】观察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浓硫酸溶质的化学式 HCl H2SO4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阅读】教材53页:浓硫酸的腐蚀性性【教师演示实验10-3】学生观察现象【解释】脱水作用(即碳化)【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10-4,让学生触摸烧杯外壁【总结】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及处理方法【交流与讨论】你知道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活动与探究】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现象与结论将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稀盐酸中稀硫酸、稀盐酸分别与铁锈、氧化铜作用【问题】1、镁、锌、铜三种金属哪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哪些不能?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什么差异?有何启示?2、如何去铁锈?【交流与讨论】1、稀硫酸和稀盐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教材中为什么用点滴板做溶液间反应微型实验?)(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Fe203+6HCl=2FeCl3+3H20 Fe203+3H2SO4=Fe2(S04)3+3H202、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第3课时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胶头滴管、点滴板、烧杯、软塑料瓶、橡皮塞、分液漏斗、烧杯、NaOH、Ca(OH)2固体及溶液,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提问]:谁吃过未成熟的柿子,有什么感觉?知道为什么吗?[讲解]: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碱性物质。

[追问]:谁还品尝过类似涩味的物质?吃过的学生回答:涩味。

议论产生涩味的原因。

学生抢答:松花蛋、碱面、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样的味道等等。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类碱性物质——常见的碱。

欲。

新课讲授26分钟研究物质的性质一般先从物理性质入手,请大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展示]:表面皿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提问]:谁能描述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物理性质?[展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试剂瓶标签[提问]:认真观察,你发现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还有什么共性?[追问]: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强腐蚀性,它们俗称什么?[温馨提示]: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提问]:观察表面皿中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你发现了什么?[追问]:这个现象叫做“潮解”,这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具有什么性质?是什么变化?利用这个性质有何用途?[实验]: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入3ml水中振荡,并触摸试管壁。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优秀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 四学制)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学习重点】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预习】在上课前,请同学观看预习小微课——把五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观察右边注射器活塞的移动。

请同学思考,大针筒的活塞为什么会向左移动?【学习过程】【活动一】实验与观察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活动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总结归纳出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活动步骤活动任务活动过程及结论分组实验用镊子夹取三块氢氧化钠分别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第一块观察颜色和状态,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再观察。

第二、三块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并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实验现象分析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并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潮解是。

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做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二】实验与观察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活动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总结归纳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活动三】自主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用途活动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用途(1)碱与指示剂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成,使无色酚酞变成。

(2)碱+非金属氧化物==请同学写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请同学推测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活动元四】科学探究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活动目标:学生学会采用对比和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反应的发生。

问题讨论请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取反应后的液体滴加稀盐酸,有产生说明有碳酸钠的生成,反应发生了。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投影仪;药品:浓硫酸、鸡爪、NaOH溶液(20%)。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探究实验]采用导电仪分别试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

[设问]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导电?[联想]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3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3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和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两者的用途三、【教学难点】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两者的用途四、【教学设计】(一)常见碱的认识【创设问题情境】你去品尝未蘸醋的皮蛋时,会有什么感觉?【学生】有苦涩味【教师】这是因为皮蛋中含有碱性物质【过渡】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觉到苦涩,洗澡时不小心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因为肥皂也有碱性。

【提问】碱就具有碱性,那么碱是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用途呢?【引入】今天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碱。

【提问】你发现碱的名称和化学式有什么规律?【学生】名称:一般叫“氢氧化某”;化学式:(左)金属元素(右)OH(氨水例外)【教师】据名称和化学式,我们也可以判断哪些物质是碱。

(二)氢氧化钠(NaOH)【过渡】我们首先认识的第一种碱是: 氢氧化钠。

【展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

【学生】唉哟!(惊讶)【老师】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有很强的腐蚀性。

(能溶解蛋白质)【板书】1、特性:强的腐蚀性【过渡】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名为如下:【板书】2、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注意】纯碱是碳酸钠。

【提问】我们在使用氢氧化钠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朽。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lmh《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兰州第四十三中鲁明辉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

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和NaOH的反应。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2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和NaOH的反应。

(3)探究CO2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性质1、教学重点:NaOH和Ca(OH)2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六、教学过程七、学习评价设计[学生学业评价设想]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同学们,咱们今天要一起走进酸和碱的奇妙世界啦!在开始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件有趣的事儿。

前几天我去超市买水果,看到售货员在清洗水果的时候用了一种特别的液体,水果一下子就变得亮晶晶的。

我好奇地问她用的是什么,她告诉我那是柠檬酸溶液,能把水果表面的脏东西洗得干干净净。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咱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常见的酸和碱。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2、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

酸和碱的通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镁条、氧化铜粉末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刚才我跟大家分享的在超市的小经历,大家是不是对酸和碱充满了好奇?那咱们就正式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

(二)新课讲授1、酸碱指示剂咱们先来认识一下酸碱指示剂。

老师这里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现在分别向这两种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同学们发现了吗?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盐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稀盐酸不变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这就是酸碱指示剂的神奇之处,它们能通过颜色的变化告诉我们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2、常见的酸(1)盐酸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物理性质。

打开一瓶浓盐酸,大家观察一下瓶口有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对啦,能看到白雾。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课题内容:本课题所讲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出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实验它们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使紧密相连的。

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了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并能从解离的角度简单了解酸碱的定义。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醋酸有直接的认识,但是具体酸是什么学生并没有概念。

对于碱,学生比较缺乏生活经验和感性基础,之前学习的内容可以作为这节课的资源。

学生对于物质的分类中,化合物的认识只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将化合物进一步划分使其更为完善是学生的需要。

学生之前已经形成了实验操作技能,可以在本课给学生提供机会。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 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 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 )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2. 过程与方法( 1 )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2、难点: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四、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和仪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兰州第四十三中鲁明辉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

需要四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
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
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
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
和NaOH的反应。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
2
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和NaOH的反应。

(3)探究CO
2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NaOH和Ca(OH)
的性质
2
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七、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学业评价设想]
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目标达成情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

纸笔评价是通过试题测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过到能力与方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总结性与过程性的结合,是发展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
◆纸笔评价(在课外进行,时间5分钟)
1、氢氧化钠是一种色的体,在空气中易吸收而发生潮解,故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剂,俗名叫、、。

2、氢氧化钙是一种色的体,俗名叫、。

它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
的冲洗,再涂上溶液。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证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5、请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氢氧化钙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只需写出试剂名称: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
小组成员:
主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
(1) NaOH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前后的变化
实验操作: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2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浸泡前后
实验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然后分别滴
2
2
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设计独特新颖、有趣,所以大家都很棒,特别是积极参与了讨论和评价的同学。

那么,大家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
八、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设置情景,引入对常见碱的性质的学
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的教学设计体现出
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2、把CO
和NaOH的反应设计成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设计方案,通过明显的
2
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使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现象来证明CO
2
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提高。

九、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为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兴趣班而设计的。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同时,
和NaOH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不但加深了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CO
2
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
很多精彩的方案。

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扮演好“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角色,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当然,此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超时10分钟,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讨论时间而造成超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