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经典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规律,让学生了解基因的传递和表现。

实验材料:果蝇、果蝇布袋、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果蝇培养食物、果蝇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1. 将果蝇放入培养箱中,保持温度恒定、通风良好。

2. 选择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果蝇进行交配,如红眼和白眼果蝇。

3. 观察果蝇的后代表型特征,记录下每代果蝇的表型。

4.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果蝇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等。

5. 尝试进行不同表型特征的果蝇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型,进一步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实验讨论:
1. 为什么果蝇具有不同的表型特征?
2. 遗传物质是如何在果蝇中传递和表现的?
3. 在实验中对果蝇的交配有何要求?交配结果出现了什么情况?
4. 遗传规律在人类中是否也存在,有何相似之处?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果蝇的遗传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深入了解了基因的传递和表现。

遗传规律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我们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遗传规律,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基因在遗传传递中的作用以及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果蝇的遗传实验,探讨基因的传递规律,并从实验中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果蝇作为模型生物,利用果蝇的短世代时间和易于培养的特点,进行杂交实验。

我们选取具有不同表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其后代表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果蝇品系、实验器材和培养基。

2. 交配组合设计:选取一对表型明显不同的果蝇品系,如白眼与红眼果蝇。

3. 建立交配繁殖群:将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瓶中,确保他们单独繁殖。

4. 杂交交配操作:利用显微镜和细管将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交叉配对。

交配后的果蝇置于培养基中繁殖。

5. 后代分析:观察并记录后代果蝇的表型特征,统计不同表型的数量,并绘制相关图表。

6. 数据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交配中,果蝇的表型特征以一定的比例遗传给后代。

例如,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后的后代,表现出红眼与白眼的混合表型。

2. 遗传规律中可能存在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有些特征可能需要两个显性基因才能表现出来,而有些特征只需要一个显性基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交配后代中,会出现隐藏的表型。

讨论:本实验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解释了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对于基因的传递规律和表型特征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观察后代果蝇的表型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此外,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也提醒我们关注基因的变异和突变。

通过观察果蝇后代中的异常表型,可以了解到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突变对遗传特征的影响。

结论:遗传学实验通过果蝇杂交的方式,揭示了基因的传递规律和表型特征的形成机制。

通过实验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传递原理。

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

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

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近年来,人类基因组的解析已经越来越成为了科技行业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人类遗传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人类遗传学旨在研究遗传基因、基因突变、基因组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

第一个经典实验设计是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这个实验设计是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他的目的是研究遗传因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选择了豌豆来进行繁殖实验。

他从两个纯合子的豌豆植株中获得了不同的性状,例如花色、花形和种子形状。

然后将它们交叉,研究他们的第一代杂种的性状。

孟德尔的研究表明,遗传物质的不同方式是由遗传因子在每个后代中的不同分配决定的,而且这些遗传因子以稳定的遗传比率进行遗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个经典实验设计——克雷布斯实验。

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它旨在研究自然选择如何塑造生物的适应性特征。

克雷布斯选择了20只老鼠,将它们放在一个没有外界光线的箱子里。

然后,他安置了一只水瓶,并在水瓶边上安置了一个按钮,这个按钮需要老鼠按下,才能给它们提供水。

在整个实验期间,克雷布斯不会给老鼠提供食物,他旨在研究老鼠如何适应没有食物的条件下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鼠学会了按下按钮,并能获取水。

但是,一些老鼠并没有学会如何获取水,它们最终死亡。

这个实验向我们展示了适应性特征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在遗传领域中,德瓦克实验也是非常经典的研究案例。

德瓦克实验旨在研究基因突变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特征。

德瓦克使用肺癌细胞来开展这个实验。

他使细胞分裂并将其分为两半,以研究突变后在细胞遗传物质中出现的特定特征。

他最终成功地发现了多个关键的基因突变并证实了基因突变在生物体遗传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在人类遗传学领域中,托马斯·亨特·摩根(Thomas Hunt Morgan)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遗传学家。

他的研究发现了苍蝇的染色体和遗传组成,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苍蝇序列的细节,也揭示了基因在生物体中起多大的作用。

初中生物遗传模拟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模拟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模拟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并掌握基本的遗传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
1. 黄豌豆种子
2. 红豌豆种子
3. 水
4. 透明玻璃容器
5. 棉花
实验步骤:
1. 将黄豌豆种子和红豌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透明玻璃容器中,并加入适量水泡发。

2. 每天观察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种豌豆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

3. 在豌豆生长过程中,观察红豌豆和黄豌豆颜色的表现。

4.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红豌豆和黄豌豆生长速度和颜色表现不同,引
导学生总结遗传规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到遗传规律会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为今
后进一步探讨遗传学知识打下基础。

拓展实验:
1. 使用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豌豆种子进行交配实验,观察后代的表现情况。

2. 根据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遗传规律在不同繁殖方式下的表现。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不得乱扔实验器材。

2.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教室整洁。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遗传学综合实验

遗传学综合实验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名称生技131学生姓名林玉学号1314300100任课教师汪珍春完成日期2015年12月5日教务处制1、前言实验目的:学会杂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初步理解遗传的三大定律;学会运用统计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论文的撰写方法。

实验原理:遗传的三大定律2、实验材料品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2# × 6#工具及药品:显微镜、培养瓶、棉塞、量筒、麦片、玉米粉、蔗糖、琼脂粉、丙酸、乙醚等3、实验方法3.1、果蝇的饲养培养基的配制:70ml水+0.85g琼脂+7g蔗糖→煮开至琼脂溶化→加入麦片糊(30ml 冷水与8g麦片混匀)→煮开约3-5分钟,成粘稠的糊状→稍凉后加入1g酵母粉,0.4-0.5ml丙酸,混匀→分装,趁热塞上棉花塞。

生活周期:果蝇的生活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完全变态的发育阶段,从初生卵发育至新羽化的成虫为一个完整的发育周期,在25℃,60%相对湿度条件下,大约为10天。

培养条件:25°培养箱中培养。

3.2、果蝇杂交的流程3.2.1、我(2#♀╳6#♂)和另一组员(2#♂╳6#♀)3.2.2、杂交前步骤:处女蝇的收集:果蝇雌性生殖器光具有受精囊,可保留交配所得的大量精子,能使大量的卵受精,因此作品系间杂交时,必须选用处女蝇,而雌蝇刚羽化后一般12h之后交配,因此在把培养瓶内的果蝇除去后,8h内所收集到的雌蝇必定为处女蝇。

当需要从亲本取出所需的果蝇材料时,转移至25℃温箱培养,并且当亲本培养瓶中出现第一个蛹后,除去所有成虫或转瓶培养,每隔8h观察一次,此时出现的果蝇进行性别判断,分离出来的雌蝇必然为处女蝇。

3.2.3.杂交准备:①首先每一培养瓶要贴好标签,注明品系、杂交情况、时间、班别及姓名。

②分别取黑腹果蝇原种2#和6#于两个培养瓶中,并培养7~8d,较多蛹或蛹变黑时除去原种。

遗传实验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例1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

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解析直接用纯种小果实与大果实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1、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小果实,则小果实为显性,大果实为隐性;2、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大果实或大果实与小果实的比例为1∶1,则大果实为显性,小果实为隐性。

例2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控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

能否分别对⑴⑵结果判断控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

解析这道题比较开放。

(1)能。

理由:如果栗色为隐性,则这匹公马的基因型为bb,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为BB、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即既有白色的也有栗色的。

如果栗色为显性,则这匹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或Bb,多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均为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全为栗色;或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栗色和白色均有。

综上所述,只有在栗色公马为显性纯合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后代小马毛色全为栗色的杂交结果。

(2)不能。

杂交方案:从马群中随机选择多对栗色母马与这匹栗色公马杂交(栗色×栗色)。

如果后代出现白马。

则栗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

二、验证遗传定律的实验设计例3 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完整版)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一、显、隐性性状判断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三、基因位置的确定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一、显、隐性性状判断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例1;答案:(1)不能确定。

(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

AA的后代均为有角。

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an h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生物的遗传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演化和多样性。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遗传现象,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遗传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掌握遗传现象的实验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设计内容:1.作业一: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若干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的外部表现,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同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遗传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2.作业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家谱图和基因型数据,判断一组给定基因型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学生要求撰写分析报告,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并展示家谱图和数据分析结果。

3.作业三:基因的互补作用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两个基因的互补作用现象,了解基因之间的互补关系。

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四、评价方式:1.作业一和作业三的报告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结果总结的合理性等方面。

2.作业二的评分标准包括对显性和隐性关系的判断准确性、分析报告的逻辑性和清晰度等方面。

3.总评分标准包括作业报告的内容丰富性、表达清晰度、实验设计的独创性等方面。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掌握基本的遗传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同时,本次作业设计也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满意的成绩。

愿大家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知识点,通过学习遗传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进化过程。

遗传学实验设计诱变实验原理等

遗传学实验设计诱变实验原理等

诱变实验(设计性实验)诱变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条件:野生型植株实验条件: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实验手段,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

特点。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物理诱变剂的种类常见的物理诱变剂是各种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常见的物理诱变剂是各种射线,如X射线,r射线和中子,此射线射线和中子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射线。

外还有紫外线和射线。

X射线:波长为射线:埃的电离射线,射线波长为1000-100埃的电离射线,最早的诱变射线。

-埃的电离射线最早的诱变射线。

r射线: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波长-1埃,60CO和射线:射线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射线,波长0.1-埃137C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射线源。

射线源。

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中子:不带电粒子,中子: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极广的中子。

广的中子。

β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由32P和35S等放射性同位素直射线: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和等放射性同位素直接发生。

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

接发生。

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

当同位素溶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

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

诱变机理X射线和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射线和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物质的电离。

物质的电离。

当易受辐射敏感的部位受到射线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DNA链断裂,链断裂,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链断裂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

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

如果射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

中子不带电,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

中子不带电,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换产生r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DNA和染换产生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和染射线等能量交换色体的改变。

遗传方式实验报告

遗传方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方式;2. 通过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 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些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放大镜、纸、笔、剪刀、镊子、培养皿、蒸馏水、酒精、碘液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天平、烧杯、酒精灯、培养皿、培养架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设计:选择豌豆杂交实验中的两个纯合亲本,一个为高茎(DD),另一个为矮茎(dd)。

将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代,再让F1代自交,观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2. 实验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将豌豆种子洗净,浸泡4小时,然后用镊子取出,放在培养皿中。

(2)播种:将浸泡好的豌豆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培养皿中,用蒸馏水浇透。

(3)培养: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豌豆种子发芽。

(4)观察与记录:待豌豆种子发芽后,每天观察其生长情况,记录高茎和矮茎的数量。

(5)收获与统计:当豌豆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收获,统计高茎和矮茎的数量。

(6)分析数据:根据观察结果,计算高茎和矮茎的比例,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发现F1代全部为高茎,F2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约为3:1。

2. 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纯合亲本DD和dd杂交得到的F1代为杂合子Dd,表现为高茎。

F1代自交时,D和d基因分离,产生DD、Dd和dd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

高茎(DD和Dd)和矮茎(dd)的比例约为3:1,与实验结果相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说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中遵循一定的规律。

遗传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遗传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遗传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遗传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引言:遗传学作为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支之一,通过实验手段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和变异机制。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备课教案,以便顺利进行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本文将针对遗传学实验的备课教案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背景1. 实验目的明确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

2. 实验背景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例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等。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实验原理详细阐述遗传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相关理论,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

2. 实验方法a. 实验材料与工具:列出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如实验动物、培养基、酶切剂等。

b. 实验步骤:1)步骤一:将实验动物分组并标记。

2)步骤二:制备所需培养基。

3)步骤三:进行基因操作或遗传交叉。

4)步骤四:观察实验结果。

5)步骤五:记录实验数据。

6)步骤六:进行数据分析。

三、实验设计与预期结果1.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和流程。

确保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性。

2. 预期结果根据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预期。

指导学生思考可能的结果并提前准备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四、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剂等。

2.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细节、执行步骤、时间控制和数据记录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相关系数、绘制图表等。

2. 结果解读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与实验原理进行关联,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0遗传学实验设计

10遗传学实验设计

遗传试验习题分类汇编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例1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

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例2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控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

能否分别对⑴⑵结果判断控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

二、验证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例3 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实施步骤: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三、纯合体、杂合体鉴定的实验设计例4 3支度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性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性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

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显性基因用B表示)。

四、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例5 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实验课教案设计模板

遗传实验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遗传实验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3)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通过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2)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3)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3. 实验设计与操作;4. 实验结果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遗传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学的基本问题。

2. 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如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并讲解实验方法,如杂交实验、测交实验、自交实验等。

3. 实验设计与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选取一个实验项目,如豌豆杂交实验、玉米杂交实验等。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规范、严谨。

4.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遗传定律,并探讨实验结果背后的遗传机制。

5. 小组讨论与交流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共同探讨实验中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归纳遗传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情况;2. 结果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程度;3. 能力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过程中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教材;2. 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显微镜载物台、盖玻片、实验药品等;3. 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如实验视频、图片、文献等。

遗传学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遗传学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遗传学自主设计实验报告---豆芽多倍体的诱导一.实验目的:1. 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意识;2.进一步巩固将根尖细胞压片的临时装片改为永久片的制作方法。

3.通过本实验,进一步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二.实验说明:豆芽:豆芽也称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

常见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等30多个品种。

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

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

豆芽,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

豆芽也称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

上火爆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等30多个品种。

传统豆芽的做法:取30克绿豆,装适量的水浸泡6-12个小时;取一个没用的蒸格,铺上一条毛巾;倒入已经爆开的绿豆,均匀的铺在毛巾上;在上面再盖上一块毛巾,浇入适量的水,使毛巾湿透;第三天,毛巾已经被顶到和蒸格差不多高了。

三.实验方案:实验准备:材料:浓度分别为0.2%、0.4%、0.6%的秋水仙素各10ml,黄豆、绿豆种子各100g。

仪器:纸杯、滴管、玻璃皿、烧杯、解剖剪刀和用于装片的全套设备。

实验步骤:1、种子处理。

实验前用清水浸泡种子,去除全部漂浮的种子。

2、将选好的两类种子均分,然后按下表放入标好了对应标志的玻璃皿(纸杯放在玻璃皿中)中:3、浸泡。

浸渍法:在放好种子的玻璃皿中加入配置好的适量且同量的秋水仙素溶液,4、检验。

待种子发芽且有一定数量的根后,取每类样品的一截根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可将根制作成装片,进而用显微镜观察。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遗传变异、遗传跨代传递等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遗传学研究中经常采用各种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遗传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

1. 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单基因分离实验设计是遗传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之一。

通过选择两个不同的个体交配,例如一个纯合个体和一个杂合个体,可以产生一个F1代的杂合个体。

然后将F1代杂合个体进行自交,得到F2代个体。

通过观察F2代个体的表型和基因型,可以揭示出该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显性和隐性的性状表达。

2. 杂交实验设计:杂交实验设计用于研究杂种的特性和杂种优势。

一般情况下,选择两个纯合个体(即纯合即两个等位基因都相同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授粉或杂交。

随后,观察和比较杂种与亲本的表型和性状,以确定是否存在杂种优势(杂种比亲本更强壮、生长更快或更抵抗病害等)。

3. 突变实验设计:突变实验设计用于研究基因突变对生物表型的影响。

通过使用突变体(基因突变导致的特殊表型的个体)和正常个体进行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和性状。

与正常个体相比,突变体的特殊表型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基因功能和表达的重要信息。

4. 连锁实验设计:连锁实验设计用于研究遗传连锁现象以及基因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通过选择两个或多个与目标特征相关的基因,进行交叉杂交实验。

在分离后代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基因组合的频率,可以确定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5. 基因组实验设计:基因组实验设计用于研究整个基因组(一个生物体所有基因的集合)的特性和遗传机制。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基因组学的方法逐渐增多。

通过对多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较,可以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与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

总结:遗传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对于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遗传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遗传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1. 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遗传实验设计需要首先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遗传变异的机制,包括突变、重组等。

只有对这些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科学可靠的遗传实验。

2. 实验目的的明确在进行遗传实验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的目的决定了实验的设计方向和方法。

例如,如果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一基因的功能,就需要设计基因敲除或过表达实验;如果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基因组的变异特征,就需要进行重组或突变实验等。

因此,实验目的的明确对于实验设计至关重要。

3. 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遗传实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不同的实验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实验目的。

例如,如果研究目标是植物的遗传变异特征,就需要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如果研究目标是动物的遗传疾病,就需要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生长周期、繁殖能力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进行顺利。

4. 实验方法的选择在遗传实验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例如,想要研究某一基因的功能,就需要选择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的方法;想要分析基因组的变异特征,就需要采用重组或突变的方法。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5.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在遗传实验设计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对照组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组和对照组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它们的唯一差异在于试验因素。

只有这样,实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

6.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遗传实验中,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科学家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收集实验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实验结果才具有科学可靠性。

此外,在实验数据分析中需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 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最后,在遗传实验设计中,科学家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

遗传学设计性实验

2、实验要求:
3~4人一组,每组任意选择2种类型的突变型,分析这两种突 变型之间的遗传关系。要求每组做正反交,并进行预假设和适合 度检验。
实验前要写好设计方案,涉及原理、实验流程、预期结果、参 考文献等。
实验过程中:
1、处女蝇的选择要准确。 2、麻醉深度适当; 3、若F1性状混杂,暂停; 4、培养基不够用,自行配制,注意配方和数量; 5、安排人员值班,每人2d,早、晚各1h。钥匙不得转手。
化学诱变剂的特点有:
诱发突变率较高,而染色体畸变较少,并且诱 变范围广。
对处理材料损伤轻,有的化学诱变剂只限于 DNA的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变异。
大部分有效的化学诱变剂较物理诱变剂的生物 损伤大,容易引起生活力和可育性下降。
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处理材料的选择 诱变剂量的选择
用60CO-r射线辐照自交系时,剂量为135-190Gy,辐照杂交种时,剂 量为200-320Gy为宜。
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
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较为普遍,其方 法是直接把种子浸泡在含有化学试剂的溶液中, 可以诱发各类体细胞突变。一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玉米种 子的处理效果较差,因为成熟的玉米籽粒胚中 具有分开的、已定型的雄花和雌穗原基细胞, 并且在突变发生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胞间的竞争, 使突变细胞受到抑制或消亡,被排斥在生殖过 程之外。
137C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r射线源。 中子:不带电粒子,在加速器或核反应堆中得到能量范围极
广的中子。 β射线:电子或正电子射线束,由32P和35S等放射性同位素直
接发生。透过植物组织能力弱,但电离密度大。当同位素溶 液进入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产生诱变作用。
诱变机理
• X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 物质的电离。当易受辐射敏感的部位受到射线 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DNA链断裂, 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出现突变。如果射 线击中染色体可导致断裂,修复时可造成缺失、 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中子不带电, 但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后,使原子核变 换产生r射线等能量交换,从而影响DNA和染 色体的改变。

遗传病学家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遗传病学家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遗传病学家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表现。

遗传病学作为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而遗传病学家则是从事遗传病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在研究中采用多种方法,以期解决遗传疾病的种种问题。

这篇文章将介绍遗传病学家在研究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1. 遗传病学家的研究方法1.1 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数学原理应用于生物领域的学科。

遗传病学家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来识别和分析基因,了解基因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物信息学技术可大大提高遗传病学家对遗传疾病的研究效率。

1.2 生物实验生物实验是遗传病学研究的基础。

遗传病学家使用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等多种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

比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模型进行基因改造,从而探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1.3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研究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遗传病学家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和诊断遗传疾病,并寻找治疗方法。

他们还可以对健康人群进行遗传学调查,了解基因异质性对人群的影响。

2. 实验设计2.1 群体研究群体研究是遗传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遗传病学家需要对多个群体(包括患者群体和对照群体)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特定基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群体研究需要仔细设计实验方案,以便获得尽可能准确的结果。

2.2 基因编辑实验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用于改变基因序列。

遗传病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模型进行基因改造,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

实验前需要做好详细的实验设计,确保实验流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3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研究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遗传病学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被试者数量,精心设计实验,严谨进行实验过程,并分析整理结果,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遗传病学家在研究遗传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并进行规范化设计及实验操作。

遗传学平行实验设计与结果比对

遗传学平行实验设计与结果比对

遗传学平行实验设计与结果比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研究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和行为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研究遗传学中的相关问题,设计和进行平行实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遗传学平行实验的设计与结果比对。

平行实验是指同时进行的、各自独立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在遗传学中,通过平行实验可以识别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准确度量这些影响的大小。

在设计遗传学平行实验时,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应该能够代表想要研究的遗传问题,例如,如果想要研究人类的遗传性状,可以选择多个具有相似基因型的人类个体作为实验对象。

其次是确定实验条件。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环境要素,以及饲料、水质等内部生物环境因素。

在平行实验中,这些条件应该尽可能一致,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应该足够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统计意义。

通常,采集的样本数量应该大于30,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遗传学平行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遗传学实验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基因突变筛选、基因表达分析等。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实施平行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比对实验结果的目的是判断实验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对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t检验等。

在比对实验结果时,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例如,一些实验中可能存在误操作、仪器偏差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

实验结果的比对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

可以使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将实验结果可视化,以便更直观地比较实验之间的差异。

在实验结果比对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确定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显著性影响。

最后,实验结果的比对还应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已有的研究结果,可以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一步确认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红:绿=1∶0 (2分)厚:薄=3∶1 (2分)(注:只有比例,没有性状不得分)
例题2:果蝇的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但不清楚其显隐性关系。

现提供一自然果蝇种群,假设其中灰身、黑身性状个体各占一半,且雌雄各半。

要求用一代交配试验(即P→F1)来确定其显隐性关系。

(写出亲本的交配组合,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方案一P:多对灰身×灰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出现灰身与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②若F1中只有灰身,则黑身为显性
方案二P:多对黑身×黑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出现灰身与黑身,则黑身为显性
②若F1中只有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方案三P:多对灰身×黑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灰身数量大于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②若F1中黑身数量大于灰身,则黑身为显性
3、确定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是否符合测交与自交的特殊比例、单倍体育种、花粉鉴定
结果结论:若符合,则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不符合,则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例题: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正常肢对短肢、后胸正常对后胸变形、红眼对白眼分别为显性,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Ⅱ、Ⅲ这3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2)果蝇性状中的残翅、短肢、后胸变形、白眼是由于导致的。

(3)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请写出能根据后代眼色就识别出性别的亲本组合(基因型和表现型)。

(4)实验室内有各种已知基因性和表现性的雌雄果蝇若干,请任意选取两对性状的表现型和符合要求的基因型,用一次杂交确定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推理过程)
答案:
4、确定显性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某一个体的基因型)
基本思路:6种杂交组合(如甲、乙为一对相对性状)
测交:甲×乙→全甲(纯合)甲×乙→有乙(杂合)
自交:甲→全甲(纯合)甲→有乙(杂合)
例题1: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

已知,甲和丁的杂交后代全部为黑毛幼兔;乙和丁的杂交后代中有褐毛幼兔。

(1)用B-b表示控制毛色性状的等位基因,依次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______。

(2)用上述四只兔通过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丙兔的基因型,应选用______兔与丙兔交配。

若后代表型______,证实丙为纯合体;若后代表型______,则证实丙兔为杂合体。

答案:(1)BB、Bb、bb (2)乙全黑色有褐色
例题2:猫的长尾和短尾是受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

一只短尾雌猫的父本也是短尾型,但它的母本和同胞中的雌雄个体却是长尾型。

(1)这只猫的父本基因型为______;母本基因型为______。

(2)这只短尾雌猫的基因型与其父本基因型______。

(3)若用回交法判断出尾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你采用的交配组合为______。

如果回交后代有性状分离,______为显性;如果回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则______为显性。

答案:(1)dd或Dd Dd或dd (2)相同
(3)该短尾雌猫与父本回交短尾长尾
5、确定某变异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基本思路:利用该性状的(多个)个体多次交配(自交或杂交)
结果结论: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例题1:正常温度条件下(25℃左右)发育的果蝇,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但即便是纯合长翅品种(VV)的果蝇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长成的成体果蝇却表现为残翅,这种现象叫“表型模拟”。

(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
(2)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答案:(1)(4分)不能遗传,因为“表型模拟”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基因型)并没有改变
(2)方法步骤(5分):①让这只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的异性残翅(vv)果蝇交配;②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③观察后代翅的形态。

结果分析(4分):①若后代表现均为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为纯合残翅(vv);②若后代
表现有长翅果蝇,则这只果蝇为“表型模拟”。

例题2:(20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饲养的实验小白鼠群体中,一对正常鼠的双亲鼠生了一只短尾的雄鼠。

怎样判断这只短尾的雄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它的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而造成的?若只考虑常染色体遗传,探究如下:
(一)提出假设:
假设(1):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假设(2):短尾的雄鼠为隐性突变。

假设(3):短尾的雄鼠为显性突变。

(二)设计实验:
将这对正常尾的双亲中雌鼠与短尾的雄鼠交配,观察其子代尾的表现型。

(三)实验结果:子代出现正常尾的鼠和短尾的鼠。

(四)结论: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你对此实验方案有何评价?若有缺陷,请你指出并改正或补充。

答案:该设计方案有缺陷,假设应有4种,即若为假设(1),即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则Aa(正常尾)×aa(短尾)→ Aa(正常尾)+ aa(短尾),若为假设(2),即短尾的雄鼠为隐性突变,
则AA(正常尾) × aa(短尾)→Aa(正常尾);若为假设(3),即短尾的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的雄鼠为显性纯合子AA,
则aa(正常尾)×AA(短尾)→Aa(短尾);若为假设(4),即短尾的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的雄鼠为杂合子Aa,
则aa(正常尾)×Aa(短尾)→ Aa(短尾)+ aa(正常尾)。

可见,原实验方案不能区分假设(1)和假设(4)。

补充操作如下:将该短尾的雄鼠与短尾的雌鼠交配1.若子代全为短尾鼠;证明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2.若子代出现正常鼠及短尾鼠,证明为短尾的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的雄鼠为杂合子Aa。

6、确定某一性状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基本思路:看正反交结果
结果结论:若结果相同,则为核遗传
若结果总与母本相同,则为质遗传
例题: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
F1 F1
答案:(1)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1红
7、确定亲子代
基本思路:先做亲子假设,再作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
例题: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有两管果蝇,甲管果蝇全部为长翅型,乙管果蝇既有长翅型又有残翅型。

这两管果蝇的关系可能是乙为亲本(P),甲为F l,或甲为F1,乙为F2。

(相关基因用F、f表示)。

(1)如乙管为P,则乙管果蝇基因型为:长翅残翅。

甲管(F1)长翔果蝇的基因型为。

(2)如果乙管中果蝇为F2,其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残翅类型的基因型是。

甲管(F1)中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
(3)如果乙管中两种果蝇均有雌雄个体,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

如果乙管内两种果蝇各为雌雄一方,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
(4)若采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管的世代关系,最佳交配方式是,若,则乙为甲的亲本;若,则甲为乙的亲本。

答案:(1)FF ff Ff;(2)FF和Ff ff Ff;(3).乙管果蝇是甲管果蝇的子代乙管果蝇是甲管果蝇的亲代;
(4)让乙管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交配后代全为长翔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