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1.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它包括有形产品产出过程的管理,也包括无形产品产出过程的管理。

2.任何生产运作系统都离不开要素的投入。

投入是生产运作的起点。

任何生产运作系统都必须经过相应的转换。

任何生产运作系统产出的结果都是产品。

生产运作系统的本质是为了增值。

3.从广义的角度讲,任何组织都具有生产运作的性质,任何企业生产的结果都是产品,只不过产品的形态不同罢了。

4.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运作战略;(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3)生产运作系统运行;(4)生产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

5.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是:(1)制造业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运作,而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组织运作;(2)制造业可以用库存来调节供需矛盾,服务业往往无法用库存来调节供需矛盾;(3)制造业生产设施远离顾客,服务设施必须靠近顾客;(4)制造业实物形态的东西较多,服务业无形的因素较多。

6.一般来说,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成本;(2)质量;(3)时间;即:快速交货,及时交货,新产品开发速度快。

(4)柔性。

柔性是指企业的生产系统应对市场需求(数量、品种等)变化的适应性和可调节的能力。

7.当今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有5个:(1)质量管理;(2)进度管理;(3)成本管理;(4)服务管理(5)环境管理。

8.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运作的涵盖范围增大;(2)生产方式面临挑战;(3)科学技术广泛应用;(4)“全球生产运作”越来越多;(5)供应链管理成为重点。

所谓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或企业客户等多个组织所构成的一种链式关系。

(6)“绿色生产”成为重要新课题。

9.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可将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分为备货型与订货型两种。

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共同性。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提升企业竞争力
01
03
02
04
01
02
03
04
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物流数据,识别物流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优化提供依据。
流程再造
对物流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消除冗余和低效环节。
引入技术
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仓库、智能物流系统等,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合作与协同
加强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空间组织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1
02
03
04
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使生产要素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确保空间组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
空间组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功能性原则
安全与环保原则
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课件
CONTENTS
生产运作过程概述空间组织概念及原则生产布局类型生产运作过程的空间组织优化生产运作过程的物流优化生产运作过程的案例分析
生产运作过程概述
01
根据生产类型和特点,生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流水线生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等类型。
根据生产方式,生产运作过程可以分为自动化生产、手工作坊和定制化生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和人力成本,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合理的空间组织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差错和缺陷,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空间组织,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02
04

生产运营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

生产运营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

⽣产运营⽣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第三章⽣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第⼀节⽣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本节应包括各部门(基本、服务、辅助……)各车间的设置组织,⼯艺平⾯布置等,我们不讲,仅仅讲⼀下车间的组织原则。

⼀、⼯艺专业化原则定义:按同类⼯艺组织⽣产单位,称为⼯艺专业化。

例如:铸⼯车间,铸铁、铸钢、铸铜、铸铝,都是同类⼯艺,都放在铸⼯车间。

若切削则均放在机加⼯车间, 这样:车床⼯段:回旋体⽴铣⼩组它们都是按照⽣产过程刨床⼯段:往复平⾯卧铣⼩组各个⼯艺阶段的⼯艺特车间铣床⼯段:沟槽万能铣⼩组点来建⽴,在这⾥集中磨床⼯段:改变表⾯光洁度⼯具铣⼩组了同类机器和同⼯种⼯⼈,对产品进⾏相同⼯艺⽅法的加⼯。

以上都是同类⼯艺组织的专业化⽣产组织。

特点:1.按同类⼯艺组织⽣产单位。

2.只完成⼀个⼯件(或⼀个产品)的某⼀段⼯艺阶段。

3.具有加⼯所需要的某种设备,这些设备按同类型、同规格集中布置—即机群式布置。

4.车间、⼯段、⼩组命名,以⼯艺或机床名称来命名:如铸⼯车间、铣床⼯段、⽴铣⼩组,这样可以顾名思义,马上知道所采⽤的专业化原则。

5.这种原则适合单件⼩批⽣产。

⼆、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按产品来建⽴⽣产单位[也叫封闭式车间(⼯段),或叫封闭式原则]。

在这⾥加⼯对象是⼀定的,⼯艺⽅法是多样的。

特点:1.按产品组织⽣产。

2.实现产品全部(或⼤部分)⼯艺过程。

3.具备实现⼯艺过程所需的全部设备,设备按⼯艺过程顺序排列(如:辐条—拔丝、切断、打头、折弯、搓丝、去油、除锈、镀锌、钝化……)。

4.⽤产品或零件名称命名车间或⼯段。

如:条帽车间,顾名思义,⼀听即可知道是对象专业化原则。

5.它适合⼤量⼤批⽣产。

三、两种专业化原则优缺点⽐较凡是单件⼩批⽣产(品种多、数量少),采⽤⼯艺专业化原则,设备是机群式布置。

相反,⼤量⼤批:需要采⽤对象专业化。

⼀般成批⽣产采⽤混合式,有些是按⼯艺原则,有些是对象原则。

四、混合原则绝⼤多数⼯⼚采⽤⼯艺专业化布局的同时,⼜采⽤对象(产品)专业化布局的混合形式。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在生产过程中,空间组织是指将生产要素(如设备、机器、原材料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有效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厂房布局:指工厂内不同生产区域的合理布置和安排。

合理的厂房布局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升生产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2. 生产线布局:是指将加工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依次排列在一条或多条生产线上的方式。

合理的生产线布局能使生产流程紧凑高效,提高生产效率。

3. 货物存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产成品和原材料提供合适的储存空间。

货物储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物流运输,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及性。

4. 物料搬运: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从一个区域或工序搬移到另一个区域或工序的过程。

物料搬运需要合理的路线规划和设备配备,以提高搬运效率和减少损耗。

5. 工作站布局:指按照工序安排工作站的位置和布局。

合理的工作站布局可以减少工人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工作环境和人机工程。

以上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空间组织名词解释。

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的高效性、经济性和优质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精选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概述

精选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概述
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象 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1)特点:三“不同”一“同” 。 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 发动机车间。
毛坯车间
箱体车间 标准件车间 轴承连杆 齿轮车间 轴类车间
热处理
装配车间
2、对象专业化原则 形式: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 发动机等
以同类零件为对象 轴承、齿轮等 (2)优点
复杂生产过程示意图
二、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的目标和要求
1、目标:从空间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最短的路线
(2)最大的灵活性
(3)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要求:
(1)符合加工过程的要求
(2)靠近布置原则 密切联系的、同类性质的;尽可能紧凑。
(3)发展原则(适应生产变化的需要)
(四)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1.使物料运输路线尽可能短,减少交叉运输和往返运输, 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费用。
2.有密切生产联系的车间应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 港口等条件。 4.合理划分厂区。把同类性质的车间和建筑物布置在一个 区域内。 5.总平面布置应尽可能紧凑 6.工厂长远规划考虑将来有扩建、改建
1)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连续性, 缩短周期,减少在制品;
2)专业化水平高,生产率高; 3)便于管理。 (3)缺点: 1)适应性差; 2)不便于工艺管理和工时利用。
2、对象专业化原则 (4)适用于: 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大量大批生产。
3、混合原则
四、专业化原则的应用
对象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条件:
6
2
共用人员
7
3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2015更新版)一概念理解1岗位设计2工时定额3台时定额4.生产运作系统5.生产运作管理6工艺专业化形式7产品专业化形式8.连续性生产9.离散型生产10生产运作计划11.产品设计12工艺设计13生产率14最佳运行生产能力15生产能力16设计生产能力17生产设施单元化18备货型生产19订货型生产20纯劳务运作21大量生产22成批生产23单件生产24并行工程25串行工程26生产计划27订单资格要素28订单赢得要素29设备布置30设施选址31顾客让渡价值32生产运作策略33物料流向法34工作设计35工作测量36人机工程37准时生产方式38生产计划大纲39库存40企业资源计划41供应链管理42供应链43全面质量管理44精细生产45敏捷制造46计算机集成制造47业务外包48创新型产品49主生产计划50代表产品二.判断题1设施是指生产运作过程得已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工厂,办公室,车间,设备等物质实体构成。

2工厂整体布置的原则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工艺性原则,产品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3按照JIT哲理,凡是不增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4柔性是指企业响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它包括产量柔性和数量柔性两个方面5服务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服务业的运作系统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6超级市场生产方式,JIT,无库存生产,一个流生产,实质都是一回事。

7在服务业中,三种运作策略在提供竞争优势方面被证明是成功的:成本策略,质量策略和集中化策略。

8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开始一直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9新产品的开发策略可分为,领先型开发策略和追随型开发策略。

10新产品的分类包括:改进型产品。

创新型产品,和换代产品。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12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检测性。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考试重点考点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考试重点考点

生产运作复习考试重点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1、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思考题):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基本职能)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2、生产运作的流程/生产运作活动的过程: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3、运作活动的特征:(1)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某种转换过程,实现价值增值(2)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无形服务的提供(3)产出可以满足一定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使用价值4、(思考题)企业运行的三大职能:运作、理财、营销(1)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

(2)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金并合理运用资金。

(3)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4)关系:三项基本职能是一切社会组织都有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5、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思考题):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6、生产管理者需要哪些技能(思考):(1)技术技能: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2)行为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协调众人7、生产运作的分类/企业生产运作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思考)(按管理的角度)(1)制造性生产①按工业特点分:连续性生产(流程式)与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Eg:连续性:化工(塑料、药品、肥皂等)、冶炼、食品和造纸等。

离散性:轧钢、汽车制造、机床、锅炉、家具、电子设备、服装等②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分:订货型生产MTO与备货型生产MTS与按订单装配式生产ATO(2)服务性运作(服务业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思考)①纯劳务运作/一般劳务运作②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8、(思考)举例说明流程式生产和加工装配式有什么不同?(1)流程式生产是将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的工艺顺序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有效的空间组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合理规划。

第一部分:生产工序的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合理的工序布局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流程更加顺畅,减少物料和工人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序布局模式:1. 直线式布局:把所有生产工序按照顺序排列成一条直线。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线,并且能够减少物料的运输时间和距离。

2. U型布局:把生产线布置成一个U形,工人在U形中心工作,物料可以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多的生产线,可以减少物料的交叉运输。

3. 流水线布局:把生产线分成若干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任务,物料从一个工作站顺序传递到下一个工作站。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部分:工作区域的划分除了生产工序的布局外,工作区域的划分也是生产过程的关键。

一个合理的工作区域划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区域划分原则:1. 物理分隔:将不同类型的工作分隔在不同的区域,避免不同的工作干扰彼此。

例如,将机械设备和办公区域分开,避免噪音对员工工作的干扰。

2. 安全区域标识:在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区域标识,指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区域和危险区域,以避免事故发生。

3. 储存区域规划:合理地规划储存区域,将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分类存放,便于物料的管理和调配。

第三部分:员工工作空间的设计员工工作空间的设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员工工作空间设计原则:1. 舒适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空间,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噪音水平。

合理的工位设计和符合人体工学原则的工作台和椅子可以减轻员工的身体负担。

2. 私密性:为员工提供相对私密的工作空间,减少干扰和噪音。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2
生产与运作管理就是对生产与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 生产与运作管理就是对生产与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 实施和控制, 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 理工作的总称。 理工作的总称。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与内容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生 产制造的全过程。 产制造的全过程。 1、制造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有形产品的制造过程, 制造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有形产品的制造过程, 即从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直至产品完成的全过程。 即从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直至产品完成的全过程。 2、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强调服务的创造、服务的创 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强调服务的创造、 服务的提供渠道、顾客参与方式等。 新、服务的提供渠道、顾客参与方式等。
10
顺序移动方式图
11
顺序移动方式下时间计算公式为: 顺序移动方式下时间计算公式为: 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加工周期 =零件数量 (即批量) × 各工序单件加工时间之和 即批量) 按上例则:T顺=3 × (10+5+20+15)=150(分) (10+5+20+15)=150( 按上例则: (二)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每件制品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每件制品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 立即送到后一道工序加工, 立即送到后一道工序加工,制品在各道工序之间为单件移 如下图所示: 动。如下图所示:
3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是指厂址选择、工作设计、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是指厂址选择、工作设计、能力需 求规划、工艺流程选择、产品和服务确定、 求规划、工艺流程选择、产品和服务确定、系统设施布置 等决策过程。 等决策过程。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广义上包括生 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内容; 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内容;狭义上主要包 括生产与运作计划和能力计划编制、作业调度等。 括生产与运作计划和能力计划编制、作业调度等。 三、生产与运作能力 (一)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 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 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 (二)生产与运作能力的种类 1、设计生产能力 2、查定生产能力 3、计划生产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运作重点

生产运作重点

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及优缺点:是指企业的生产活动场地占有的空间位置及其联接的方式。

其组织原则有三种:1)工艺专业化原则: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工艺(作业、业务、职能)为中心组织设备设施、人员等生产运作资源,为每一工序(作业、业务、职能)提供一个工作场地,如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

工艺专业化原则的特点是:三“同”一“不同”:同类设备、同工种的工人、相同的工艺方法,只是加工对象不同。

优点:柔性高,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员工时间,便于工艺管理。

缺点:交叉往返运输时间长,在制品占用量多,费用大,协调难度大,有时会争夺制造资源当市场需求多变时,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是合适的。

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或顾客服务、业务流程)为中心,组织生产运作资源,按照不同的对象分别建立不同的工作场地。

优点:在制品在工序间运输时间短、费用低;在制品库存量小;生产管理简单。

缺点:产品制造顺序不能变更,对产品品种变换适应性差;不便于工艺管理;不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工的作业时间。

3)混合原则:部分企业会将上述两种组织模式混合使用。

其优缺点介于二者之间。

它们既可以生产标准产品,又可以按照订单的要求生产非标准产品。

加工路线在某种程度上仍较杂乱,但能够有一条主线。

二.1. 企业总体战略对生产运作战略要求: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以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

如果企业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生产运作战略必须努力降低制造与服务费用,实行标准化作业,扩大生产能力以获取规模效益。

它一般用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2)差别化战略:采用这种战略就是要创造一种使人们感到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企业采取差别化战略,生产运作战略应优先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加强个性化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3)集中战略:为特定的目标市场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生产过程的空间与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与时间组织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优缺点
1管理简单;设备 1周期最短;
不停歇;可充分 负荷
2零件等待少;设 备有停歇
2有等待现象;加 工周期长
3运输频繁;管理 复杂
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小而轻;单件小 大且重;大量大
批;加工时间短; 批;加工时间长;
调整时间长;工 调整时间短;对
选择策略 艺专业化
象专业化
小而轻;大量 大批;加工时 间长;调整时 间短;对象专 业化
五 生产与运作过程组织原则
2 对象专业化原则 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
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 部件 零件组为对象的专业化生 产单位
齿轮车间 标准件车间 发动机车间
箱体车间
毛坯车间 标准件车间 轴承连杆
齿轮车间 轴类车间
热处理 装配车间
优点:缩短运输路线 提高连续性;缩短周期;减少在制品 专业化水平高 有利于按期 按量 按质 成套的完成生 产 便于生产管理
总的完成 平均完成 平均时间Fra bibliotek时间延期
50
10
46
36
72
24
39
78
24
46
92
40
43
86
32
结论: SOT规则最好 公理
n个作业两台设备串行的排序
约翰逊规则Johnson’s Rule ➢ 1 列出每个作业在二台机器上的加工时间T ➢ 2 选择最短的时间 ➢ 3 最短的T来自第1台设备就首先完成这个
2 平行移动 1特点:单件移动 2图示:
n=4; t1=10; t2=5; t3=15; t4=10
T顺=∑ti +n1tL =10+5+15+10 +41 × 15

生产运作与管理重点概念简答

生产运作与管理重点概念简答

∙生产:——指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把生产要素的投入转换为有形和无形的生产财富,从而增加附加价值,并产生效用的过程。

它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生产。

产出的财富包括产品、服务和知识。

目的是增加附加价值和产生效用。

实质是投入产出的转换过程。

∙生产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全部生产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等,以保证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和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全面地提高经济效益。

或指与生产制造或提供服务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管理活动的总称。

狭义的生产管理指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形成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两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是经营的物质基础。

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保证,是以执行为主的管理,处于执行性的地位。

技术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前提条件,生产管理是技术开发的基础。

生产管理是销售管理的前提条件。

总之,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执行性地位。

∙均衡生产——是指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在每段相等的时间内,完成相等的或递增的数量任务,按计划均匀地进行生产和出产,保证完成计划任务,满足订货单位和社会市场的需要。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点和趋势特点:1、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为主;2、产品和服务的双重生产;3、知识化产品的生产;4、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广泛应用;5、管理难度加大;趋势:1、购销方式无纸化;2、导入准时制,生产体系高精度、高职能,可自动修复、柔性管理;3、实施计算机制造系统,使用自动生产工艺;4趋向零库存;5、采用“工业工程”和成组技术。

∙服务:是顾客和服务企业员工之间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创造无形产品,以增加价值和提供效用的社会性活动。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别服务业是以提供抽象劳动的产品为主的行业。

制造业是进行实物加工、改造的行业。

制造性生产就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1-4章)内容总结和默写表

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1-4章)内容总结和默写表

在制品定额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生产调度系统的组织 调度制度与方法
生产能力的核算 1.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
成批轮番生产企业
生产类型 厂址选择的主要步骤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的形式
自动线
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
第四节:生产运营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的概述
在制品控制★
在制品控制的概念
库存控制★
第四章:生产运营管理
第一节:生产运营战略
生产运营战略的重要性
生产运营战略的管理框架 生产运营战略分析
生产运营战略制定
生产运营战略的类型 成本领先运营战略
差异化运营战略
第二节: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和要求
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厂址选择
生产运营战略实施 集中化运营战略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丰田生产方式
物料需求计划(MRP I )
概述 基本原理 结构
丰田生产方式概述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概述 结构(5方面的结构特点)
丰田生产方式的思想和手段
企业资源计划(ERP)
概述 内容(生产/物流/财务/人力资源) 实施
✮在制品定额法:本车间产出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本车间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在制品定额法: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产出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例题:
库存控制的概念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的概念
期量标准

2013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1)(1)资料讲解

2013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1)(1)资料讲解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有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柔性。

2.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主要包括厂址的选择、工厂总平面的布置和车间内部专业化形式。

3. 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___品种 __、__产量________、____质量________、和___产值______。

4. 按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划分工作地的生产类型常用的指标有工作地上担负的工序数目的多少和工序大量系数。

5. 若某一个工作地上大量系数0.75,则该工作地属于大量生产类型。

6. 有7件A产品采取顺序移动,若某一个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减少2分钟,则加工周期应(增加或减少)14 分钟。

7. 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的生产周期8.当前后车间的生产批量相等的时候,某一个车间出产提前期= 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 +保险期。

9.某机械厂,装配车间计划月份内某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累计120号,平均每日产量是2台,如果装配车间投入提前期为5天;机加工车间出产提前期为7天、投入提前期为14天;则装配车间投入累计号数为___130__________;机加工车间出产累计号数为_____134________;机加工车间投入累计号数为____148_________。

10.用提前期的累计编号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某车间的出产量=成品出产的累计编号+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成品)的平均日产量。

11. 若某成批生产企业生产周期为10天,生产间隔期为12天,则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产品的批数可能为一批或零批。

12.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有 5S管理、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

13.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事后维修阶段、____预防维修阶段_、_____生产维修阶段___________。

14.设备故障规律可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化劣故障期三个阶段。

15.设备劣化类型有技术劣化和经济劣化。

16. 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包括 ___工艺在制品______ ,______运输在制品____, ____工序间在制品______,__保险在制品______,其中间断流水线不计 ___________ 在制品, 连续流水线不计____________。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践8学时)总学分:3.5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预修要求:概率和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在整个人才培训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完整的组织过程;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综合管理和专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具有初步理论研究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初步理论研究和较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教学辅助资料一般应有:习题集、试卷库,可能时编制CAI课件。

本课程的实验环节主要是大型习题课,企业生产现场考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上机。

本课程作业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问答题等),二是定量管理管理方法的练习。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将来可考虑部份在计算机上完成。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议:本课程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工商专业本科教学,与教材配套使用,是教师讲课的参考依据。

本课程作业见教材上的复习题以及教师提供的练习题。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章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总学时:8学时(理论8学时)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讲授要点:了解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企业生产的定义;生产运作分类;现代生产运作战略。

掌握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5 生产运作管理5.1生产运作管理概述5.1.1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生产运作活动的概念生产与运作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转换,使其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

这个能将一定投入转化为特定产出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1)投入投入一般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几个方面的资源要素。

(2)转换转换过程也称为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

转换有多种形式,诸如物理变换、化学变换、空间位置变换等,如在一个制药厂,主要是化学转换;而在一个高校,授课、实验、科研则是它的转换过程。

人们通常将有形产品的转换过程称为生产过程,而将无形产品的生产过程称为服务过程,也称为运作过程。

(3)产出产出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前者指各种物质产品,如药品、汽车等,后者指各种形式的服务,如银行的金融服务、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等。

(4)增值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反映了投入成本与产出价值或价格之间存在的差异。

产出的价值由顾客愿意为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来衡量,其增值部分越大,说明其生产运作效率越高。

2、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其管理对象包括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物料、设备、资金、技术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与控制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人、财、物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运作过程的要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体系,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和用户需要,取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

5.1.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如图5-1):1、生产准备与系统设计。

是指生产的物质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以及生产系统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设计。

2、生产运作计划。

这是生产运作管理的重点和精华所在,指与产品有关的生产计划工作和负荷分配工作,如何实现计划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本节应包括各部门(基本、服务、辅助……)各车间的设置组织,工艺平面布置等,我们不讲,仅仅讲一下车间的组织原则。

一、工艺专业化原则定义:按同类工艺组织生产单位,称为工艺专业化。

例如:铸工车间,铸铁、铸钢、铸铜、铸铝,都是同类工艺,都放在铸工车间。

若切削则均放在机加工车间, 这样:车床工段:回旋体立铣小组它们都是按照生产过程刨床工段:往复平面卧铣小组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车间铣床工段:沟槽万能铣小组点来建立,在这里集中磨床工段:改变表面光洁度工具铣小组了同类机器和同工种工人,对产品进行相同工艺方法的加工。

以上都是同类工艺组织的专业化生产组织。

特点:1.按同类工艺组织生产单位。

2.只完成一个工件(或一个产品)的某一段工艺阶段。

3.具有加工所需要的某种设备,这些设备按同类型、同规格集中布置—即机群式布置。

4.车间、工段、小组命名,以工艺或机床名称来命名:如铸工车间、铣床工段、立铣小组,这样可以顾名思义,马上知道所采用的专业化原则。

5.这种原则适合单件小批生产。

二、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按产品来建立生产单位[也叫封闭式车间(工段),或叫封闭式原则]。

在这里加工对象是一定的,工艺方法是多样的。

特点:1.按产品组织生产。

2.实现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3.具备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全部设备,设备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如:辐条—拔丝、切断、打头、折弯、搓丝、去油、除锈、镀锌、钝化……)。

4.用产品或零件名称命名车间或工段。

如:条帽车间,顾名思义,一听即可知道是对象专业化原则。

5.它适合大量大批生产。

三、两种专业化原则优缺点比较凡是单件小批生产(品种多、数量少),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设备是机群式布置。

相反,大量大批:需要采用对象专业化。

一般成批生产采用混合式,有些是按工艺原则,有些是对象原则。

四、混合原则绝大多数工厂采用工艺专业化布局的同时,又采用对象(产品)专业化布局的混合形式。

五、固定位置布局是将生产对象的位置始终固定不变,而把物料、人员、机器和辅助性服务集中起来对它进行施工,如大型造船厂即如此。

此外,大桥、水坝,它们生产过程中也如此。

这种布局还有一个优点,即工人有一种自豪感,这在装配线上无法实现,所以,线上工人只一小部分。

六、不同布局形式的成本比较OG —销售收入。

AD —固定布局成本总成本。

BE —工艺布局总成本。

CF —对象布局总成本。

C总成本—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上图中:⑴OA最小,固定布局固定B成本小;⑵OB次之,工艺布局固定成本较小;⑶OC最大,对象布局固定成本最大。

产量(件/月)固定布局的可变成本最高;而从方程式可推出工艺布局的可变成本次之;对象布局的可变成本最低。

由此,保本点产量从固定(1),到工艺(2),再到对象(3),逐渐增大。

还有对象专业化布局较工艺专业化布局变为更为经济的转折点的产量(O V2)要比工艺专业化布局较固定布局变得更加经济转折点的产量(OV1)为大。

正因为如此,许多公司就努力采用产品专业化布局(对象),而且,如可能,则变为流水生产,因为这能带来低成本。

七、生产设施布局分析对象专业化布局通常没有多大伸缩余地,因为一切均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如流水线。

而工艺专业化布局的产品品种不一,工艺路线也各不相同,物料搬运费用较高,所以,物料搬运费用的高低就成为工艺专业化布局效益大小的一个标志。

而分析布局的一种方法—从至表,能对此有所帮助,即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也如此。

(一)物料流向图法按照原材料、毛坯、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总的流动方向和运输量来布置工厂的车间、设施、生产服务等单位,并绘制物料流向图,有了图,还要考虑各车间的物料运量,物料运量大的车间应布置得靠近一些,为此,可绘制每日物料运量表。

为了得到更直观和清晰的概念,物料运量表上的数字可以绘制物料相关线图(见下图):单位:吨表示日2吨运量。

表示日1吨运量。

由运量相关图可见,03车间与02,03与04运量最大,应布置得近一些;03与06较大,应尽可能近一些。

第二节 零件的移动方式及其加工时间的计算(时间的组织)一、 零件的移动方式(一)顺序移动方式一批相同的零件,在某一道工序上(或某一工艺阶段上),全部加工完毕,再转工序,叫顺序移动方式。

1.其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优点:(1)工作地可以连续加工(既一个批量,一口气干完);(2)运输量小; (3)便于管理。

缺点:零件生产周期非常长,根据组织生产四项基本原则:(1)连续性不好(工件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最好,而此时大量工件堆放处于等待状态,尽管老师傅很忙,一口气干一大批活,但因不符合工件不停运动,所以连续性不好);(2)平行性不好(没有一点平行性,所谓平行性,是指所有工件同时都在各道工序上被加工,而此时,只有一件或几件在加工,大量同类零件处于等待状态)。

根据以上两点:这种顺序移动方式不符合组织管理生产的要求,故经济效果差。

适应范围:(1)单件小批:(由于本身数量不多,只能成批转,一件一件转,即费时费工,还容易弄丢。

)适合于机群式小组,即工艺专业化。

(2)零件比较轻小(钟表零件,精密仪器,无线电零部件),加工时间非常短(加工时间很长的虽小也应及时转运)。

2.加工时间的计算:当工序时间为t i ,一批制件数量为n ,按顺序移动方式,一批制件的加工时间为: T 顺 = n .∑=mi t 1i ( i =1,2,3,……m )式中: T 顺 — 顺序移动时,一批制件的加工时间。

n — 零件的批量。

t i — 第i 道工序单件时间。

m — 制件的工序数目。

上面例题中:n = 4,代入公式:T顺= 4 × (1.0 + 0.5 + 1.5+1.0) = 16 ( 分)(需要说明,以上是原理,实际计算时,是需要计算“顺序移动方式下的零件生产周期”,而不仅仅是加工时间。

这一部分见欧阳教授讲稿P15 —P16页。

)(二)平行移动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每个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成之后,立即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一批制件同时在不同的工序上平行进行加工。

简单地讲:逐个转工序,一个一个地转,因此,各工序同时对本批零件进行加工(工序不同,但都是同一种零件),这就产生平行性,也叫平行移动。

1.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1)优点:·连续性好(工件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平行性好(显然的);·生产周期非常短。

(2)缺点:工作地不能连续加工,人机不能充分负荷(手快手慢也能造成等待),只有在零件加工同期性好的时采用(时间上差不多);(3)适用范围:·大量大批适用;(电子工业元件制作即采用这种方式或平顺移动)·对象专业化的车间、工段、班组;·零件要的紧迫(例如军工、订货、政治任务)。

2.加工时间的计算:如上图:T平= A + B + Cm ---- 制件工序数目A + C =∑=mi t 1it i ---- 第 i 道工序单件时间式中 t 1 ---- 各工序中加工时间最长 B = (n - 1)t 1 的工序的单件时间 n ---- 制件的批量所以 T 平 =∑=mi t 1i + (n - 1)t 1 , 将上面例题的数字代入公式得:T 平 = ( 1.0 + 0.5 + 1.5 + 1.0 )+ ( 4 -1 ) × 1.5 = 8.5 (分)(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每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连续加工没有停顿;零件在各道工序的加工尽量作到平行(前一点像顺序,一批零件连续干;后一点像平行)。

各工序既能充分负荷,又能把零碎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1. 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1)优点:集中了顺序移动和平行移动的优点,扬弃了以上两种的缺点,生产周期居中。

(2)缺点:计划、管理、调度、复杂,对管理人员要求高。

前长后短成批转(顺序) 前短后长立即转(平行) 前长后短成批转(顺序)(3)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特别是成批生产;· 对象专业化车间(按产品来建立生产单位,加工对象是一定的,工艺方法是多样的)。

2. 工艺周期(加工时间)的计算:(不是生产周期)T 平顺 = ∑=mi t 1i + (n - 1)(∑t 大 - ∑t 小) 式中 ∑t 大:为一批加工对象加工过程中所有较大工序的时间(分)的总和。

∑t 小:为一批加工对象加工过程中所有较小工序的时间(分)的总和。

此处所说的较大和较小,是用某一工序与前后工序相比较(第一道工序的前工序和最末一道的后工序均视为0);如此前后工序的单件时间都长些,就叫较大工序;如比前后工序的单件时间都短些,则叫做较小工序。

其余的叫做普通工序(普通工序不参与计算)。

用图表示: 00 普通工序,不大 0t 大 不小的不算 1.0 t 大t 小 t 大 0.5 t 小 t 大 t 小 1.5 t 大 t 大 等于时可视为一道工序 1.0 不大不小不算 0 t 小 0 t 大 本例中 0上例中: T 平顺 =∑=mi t 1i + (n - 1)(∑t 大 - ∑t 小)T 平顺 = (1.0 + 0.5 +1.5 +1.0 )+ (4-1) × ( 1.0 + 1.5 - 0.5 ) = 4 + 3×2 = 4 + 6 = 10 (分钟)还有一种公式: T 平顺 = n .∑=mi t 1i + (n - 1)∑-=11m i t s -i式中:t s -i 为较短工序单件时间,与相邻工序相比(两两相比),如本例:1.0 相比:0.50.5 相比:0.5 1.51.0 相比:1.0本例: T 平顺 = 4 × ( 1.0 + 0.5 + 1.5 + 1.0 )-(4-1) × ( 0.5 + 0.5 + 1.0 ) = 16-6 = 10 (分) 本公式实际上是用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减去重合部分的时间得到的。

总结以上三种类型:从加工时间看,平行移动最短,平顺次之,顺序最长;从设备利用方面看,平行时会出现停顿现象;从组织管理方面,平顺最复杂。

所以三种方式具有优缺点,采用时,应结合具体条件来考虑:·一般批量小,应采用顺序移动;批量大,应采用平顺或平行。

·零件加工时间短,可采用顺序;零件加工时间长,可采用平顺或平行。

·按工艺原则布置的车间、工段,应采用顺序;按对象原则布置的车间、工段:应采用平顺或平行。

作业(1)某种零件的批量为3件,该批零件要经过5道工序,各道工序的单件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t5=5分求:1、三种移动的加工时间。

2、画出三种移动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彼此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