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流程图专题 (优选.)
化学中考备考复习流程图题精讲课件---工艺流程图题(一)(课件27页)
酸碱盐类
6. (202X检测改编)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其主要工艺流 程如下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和CaCO3。 ②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__N_a_C__l易__溶__于__水___。 (2)请写出酸溶槽中产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 +2HCl === MgCl2 + 2H2O (3)请写出过滤器中分离出固体的成分。
BaSO4
7.(202X岳阳改编)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是一种常用的环境消毒 剂, 某同学用粗盐(含CaCl2、MgCl2、Na2SO4、 泥沙等杂质)制84 消毒 液的流程如下:
(1)操作①的名称是_过__滤___。 (2)溶液E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答:除去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已知: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还含有CaO、SiO2等;碳 在高温条件下会与金属钨反应生成碳化钨。
(1)操作1中粉碎白钨矿的目的是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接__触__面__积__,__加__快__反__应__速__率__,__ _使__反__应__更__充__分___。 (2)操作2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C__a_2_+_(_或__钙__离__子__) 、H__+_(_或__氢__离__子__) 。 (3)用氢气还原WO3可获得高纯度的钨,此处不宜用焦炭代替氢气的原 答因:是不什易么获?得高纯度的金属钨(或会引入碳杂质、会生成杂质碳化钨等)。
(3)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4)蒸发:获得溶液中的溶质 (5)酸浸(或碱浸):使与酸或碱反应的物质溶解,与不溶物分离
(6)灼烧:使物质与氧气产生反应
中考九年级化学专题突破题型三 流程图题
②判断未知产物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不变,结合其他产物的元素组成,分析未知产物的元素组成。如: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C_l_(填元素符号)。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0年9考) (1)已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题目要求及箭头方向在流程图中找到反 应物、生成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可能发生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出去 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时注意标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如:
(4)步骤③中的另一种产物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C_O__2。
7.
金属钛(Ti)的硬度大、熔点高、密度小,被广泛用于火箭、
航天飞机、船舶等。如图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备金属钛 的工艺流程(已知TiO2不溶于稀盐酸)。
(1)进行反应①前,需先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间__的__接__触__面__ _积_,__加__快__反__应__速__率__。
(4)步骤②中进行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搅__拌__,__防__止__局__部__温__度__过__高_ 造__成__液__滴__飞__溅__。 (5)若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可能产生SO2等有毒气体,其 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酸__雨_。
2. (2017安徽)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下图是制取V2O5 的工艺流程。
上述流程中“酸浸”使用的试剂为_稀__硫__酸__(已知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 ZnO和CuO,其余成分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2)判断未知产物或未知产物的元素组成 ①判断未知产物:根据流程中的反应物判断发生的反应,再结合已知生 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未知产物。如: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流程图(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黄铜矿(主要成分2CuFeS )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243Fe SO ()、4CuSO 及24H SO 。
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的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2434+Fe (SO )Fe=3FeSO﹙1﹚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2﹚不溶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锈,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
步骤Ⅲ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转化,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答案】过滤 引流 Cu 、Fe 44=Fe+CuSO FeSO +Cu 铁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再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23Na CO【解析】【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详解】(1)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2)不溶物的成分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故不溶物的成分为Cu 、Fe 。
(3)步骤I 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绣,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铁锈中的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步骤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钠,从而得到碳酸亚铁,因此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Na 2CO 3溶液。
2.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 2)和少量石灰石。
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 4·7H 2O)的工艺流程。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流程图的综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高纯氧化铁可作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O 、SiO 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 2O 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 4)2CO 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 4)2CO 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_______、烧杯等。
(2)写出通入CO 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任意写一个)。
(3)在该生产流程中当加入(NH 4)2CO 3后,应该控制的条件是 ______ 。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物质在农业上可做 _____(5)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 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漏斗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或FeO+CO 高温Fe+CO 2) 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氮肥或肥料 322324FeCO +O 2Fe O +4CO 高温【解析】【分析】【详解】 (1)操作Ⅰ、操作Ⅱ都是将固体与液体分开,操作为过滤,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等。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亚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FeO+CO 高温Fe+CO 2。
(3)因为40℃以上时(NH 4)2CO 3分解,因此加入(NH 4)2CO 3后,温度控制在40℃以下;(NH 4)2CO 3溶液呈碱性,所以要控制酸碱性。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中含有硫酸铵,在生活中可作为氮肥。
(5)在空气中煅烧FeCO3,是碳酸亚铁和氧气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CO3+O2高温2Fe2O3+4CO2。
故答案为:(1)漏斗;(2)3CO+Fe2O3高温2Fe+3CO2(或FeO+CO高温Fe+CO2);(3)温度控制在40℃以下(或控制溶液的酸碱度);(4)氮肥或肥料;(5)4FeCO3+O2 高温2Fe2O3+4CO2。
6中考化学流程图题的解法和技巧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考化学流程图题的解法技巧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
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专题归纳一、考查内容和特点1.考查内容(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二、解题思路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
三、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1.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2.金属回收工业:Mg、Fe、Cu等。
3.工业废水处理。
4.氯碱工业。
四、工业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1.题型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3.具体操作(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工艺流程图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题常以真实的工业生产作为背景,选材广泛,陌生度大,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常考的工艺流程为:(1)侯氏制碱法;(2)石灰石工业;(3)合成氨工业;(4)金属(Mg、Fe、Cu等)的冶炼;(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方法指导】1、注意核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结合框图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信息,结合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注意书写细节。
2、反应物、生成物、杂质成分的考查,从流程图中找答案,注意箭头指向。
3、三个意识:成本意识(原料的充分利用),效率意识、环保意识4、常考仪器名称,化学操作,简单计算【考点扫描】1、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理解)→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关注“箭头”:(1)“”前面方框中的物质是反应物;(2)“”后面方框中的物质是生成物;(3)表示一种物质可以向“”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4)“”上面或下面可以注明反应的条件或操作小结:1.明确原料及产品;2.拆分流程,可以方便弄清每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3.可循环的物质:过程中既作为前面某步的反应物,在后面某步中又生成了该物质。
【本课小结:解此类题的注意事项】1、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2、常见文字叙述套路(1)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过滤(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含结晶水的一般降温结晶](3)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某某杂质”。
3、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pH 的控制: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②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③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④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⑤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流程图】专题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来制取绿矾(FeSO4·7H2O),实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简易流程如下:(1)反应①和反应③都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用NaOH溶液控制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Fe+H2SO4=FeSO4+H2↑ Fe+ Fe2(SO4)3=3FeSO4使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解析】(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是生成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所以要进行过滤操作,以便将两者分离开来;(2)由于前面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且和矿石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铁,铁能够和剩余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铁反应都生成硫酸亚铁。
所以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和Fe+Fe2(SO4)3=3FeSO4;(3)由于溶液中既有亚铁离子也有铝离子,这两者遇到氢氧根离子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要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来实现只让铝离子沉淀,而不让亚铁离子沉淀。
2.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和_____。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
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
【答案】MgO+H2SO4=MgSO4+H2O MgCO3+H2SO4=MgSO4+H2O+CO2↑ Na+、SO42﹣、CO32﹣否导致产品不纯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解析】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流程图专题(K12教育文档)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流程图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化学分类汇编:流程图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化学分类汇编:流程图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流程图专题1.(无锡)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2.(株洲)晶体硅在电子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硅与焦炭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蒸馏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完成由下列纯SiHCl3制取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3.(永州)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的名称是.(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个复分解反应.4.(淮安)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题17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中考化学流程图-经典压轴题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
(3) “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加热
【答案】ZnCO3
ZnO+CO2↑ C(或“碳”) 419~907 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
加热
被氧化成氧化锌(或“2Zn+O2
2ZnO”)
【解析】 【分析】 碳酸锌高温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锌高温生成锌和二氧化碳,锌和氧气加热生
3.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均含有_____(填 离子符号)。 (2)同学们想除去粗盐中含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含有的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可 溶性杂质,进行了探究活动: 实验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实验二:从滤液 1 中提取氯化钠固体
①实验一中的操作 I 是_____,实验二中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②实验二中,若试剂甲、乙、丙从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中进行选择,则乙和 丙溶液中溶质化学式分别是乙为_____,丙为_____;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③反思交流: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 质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OH- 溶解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Na2CO3 HCl 除尽氯化钙和过 量的氯化钡 增加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
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 b 的成分是 BaCO3。 (3)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滤渣 a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
人教九年级化学化学流程图复习(共42张PPT)
13.(7分)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 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三__氧_化_二_铁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增__大_反_应__面_积_,_加__快_反_应__速_率__________。 (3)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题方法和思路
阅读题头
找关键字
提取信息, 明确目的
精读流程
对比分析
弄懂原理, 理解操作
浏览设问
形成印象
突出重点, 帮助解题
2、具体操作
(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 物和副产物)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报告:党课学习体 会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报告:党课学习体会
这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报告:党课学 习体会 》,是特 地,供 大家参 考!相关 内容,请 查 看思想汇报频道。 敬爱的党组织:
1、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 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 题 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二. 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 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 题 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阅读题头
找关键字
提取信息, 明确目的
二. 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关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反应类型的判断,过 滤操作的适用范围和主要仪器.
13.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 化锌.
专题09 流程图(六大类)-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解析版)
挑战中考化学压轴之秘籍专题09 流程图(六大类)【典例分析】【命题1 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目的】【典例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现在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粉末的垃圾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2)在步骤①步骤②中,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①(填①或②);(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A(填标号);A.硫酸铜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稀盐酸(5)在反应中除生成了硫酸镁外,还能得到的金属是铁和铜。
【解答】解:(1)由实验过程可知,操作a能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2)步骤①用磁铁吸引,能将镁、铁、铜的粉末中的铁粉分离,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物质物理性质,在步骤②加入稀硫酸时,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发生化学变化,利用物质化学性质。
(3)在步骤②加入稀硫酸时,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4)步骤②是将镁转化为硫酸镁,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硫酸铜溶液,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铜。
(5)步骤①用磁铁吸引,能将镁、铁、铜的粉末中的铁粉分离,在步骤②加入稀硫酸时,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剩余铜,在反应中除生成了硫酸镁外,还能得到的金属是铁和铜。
故答案为:(1)过滤;(2)①;(3)Mg+H2SO4=MgSO4+H2↑;(4)A;(5)铁和铜。
【变式1-1】芯片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互联网+”设备的“心脏”。
从砂子中含有的SiO2制取高纯硅的原理过程如图(反应条件略):(1)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2)写出过程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O2+2C Si+2CO↑。
(3)已知在过程②中SiCl4是气体,设计过程②和③的目的是制取高纯度的单质硅。
备战中考化学流程图(大题培优)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等。
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硝酸会挥发、受热会分解。
(1)气体X 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工业生产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_____。
(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
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_。
(6)若省去“制浆”步骤也可制得硝酸钙。
但硝酸利用率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污染气体NO x 。
产生NO x 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CO 2 b ()23322Ca(OH)2HNO Ca NO 2H O +=+ 溶液的pH 等于7 结晶步骤能耗过多 CaO 与HNO 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 3受热分解产生NO x【解析】【分析】【详解】(1)煅烧石灰石会使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X 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 2。
(2)氧化钙中加水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因为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部分溶于水,部分悬浮于液体中,所以“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填:b 。
(3)“中和”步骤主要反应是硝酸与氢氧化钙生成硝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3322Ca(OH)2HNO Ca NO 2H O +=+。
(4)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如果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反应,液体中就有悬浮的颗粒物,另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如果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溶液应该呈中性,pH =7,所以工业生产常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溶液的pH 等于7。
(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
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而如果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溶液中水分太多,蒸发浓缩时消耗的能量过多,故填:结晶步骤能耗过多;(6)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硝酸受热会分解,而氧化钙和硝酸反应放热,故此法过程中产生NO x 的原因是:CaO 与HNO 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 3受热分解产生NO x 。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复习 工艺流程图题(共16张PPT)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复__分__解___反应. (2)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__去__剩__余__的__N__a_O.H和Na2CO3 (3)验证步骤②中CaCl2已完全转化为CaCO3的方法是___ ___取__少量的上层清液,向_.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 (4)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_N_a_C_l+_2_H_2_O_=_2_N_a.OH+H2+Cl2
“醇洗2C”u的Cl2目+N的a2是SO快3=速2C去uC除l↓C+u2CNla表C面l+的SO水3。,分产,生防的止S其O氧3迅化速与水
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1为60gSCOu3SO+H4与2O足=量HN2aSCOl经4 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
最多是 99.5 g。
提升训练:
粗盐提纯口诀: 先钡后碳,末盐酸,碱随便。
①BaCl2
②Na2CO3 ③NaOH ④HCl
除去Na2SO4 除去CaCl2和剩余的BaCl2 除去MgCl2 除去剩余的NaOH和Na2CO3
注意:(1)流程中试剂的作用和用量 (2)还有哪些顺序可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1.制备原理: 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16、提出 一个问 题往往 比解决 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9202 1/8/9A ugust 9, 202 1
17、儿童 是中心 ,教育 的措施 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8/92 021/8/ 92021/ 8/9202 1/8/9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流程图
专题复习化学流程图李春艳成都市棕北中学桐梓林校区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解读初中常见化学物质流程图,利用物质的性质推知流程图中的关键物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2、运用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解决“化学工艺流程图”中相关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净化等问题。
教学重点:1、读懂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流程图2、复习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的分离提纯教学难点:复习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的分离提纯,分析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投影:番茄炒蛋引入:哪些同学做过番茄炒蛋?需要什么料?操作流程是什么?生活中的流程图随处可见,在我们的化学中也有很多工业流程,化学上常以流程图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自来水厂净水。
今年来为了和高考接轨,中考题中也出现了流程图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解读流程图,知道一般的解题方法。
板书:化学流程图专题复习自主探究:纯净的CaCO3可用来测定盐酸的浓度。
采用适当的试剂,从贝壳中(主要成分为CaCO3)获得高纯度CaCO3的流程如下:请写出下列物质分别是A CaO和杂质、B CO2、试剂①H2O、试剂②CO2。
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请在流程图上用箭头标示再利用的路线(箭头要求:从可利用的物质出发,指向利用该物质的环节)。
师:在这道题中你们发现了流程图题的结构特点吗?整理与归纳1板书:一、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1、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解题策略:明确目的,写出化学式,挖掘关键点注意: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过渡:在明确了流程图的解题策略后我们来试一下类似的题,碳酸盐工业小试牛刀例题1、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检查原因,改进后继续过滤(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该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试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Na2CO3+Ca(OH)2===CaCO3↓+2NaOH方法点拨:在书写信息型方程式时需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4)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等讨论:遇到对方案的评价,你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方案评价:(1)能否达到实验目的;(2)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3)原料的利用率高低;(4)过程是否简捷优化;(5)有无对环境污染;师:环境问题值得关注,最清洁的能源氢气,还能合成氨气,接下来我们看看例题2合成氨工业。
初三化学流程图专题
流程图专题1.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
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①复习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K Ca (1)Mg Al (2)Fe Sn Pb (H) Cu Hg (3)Pt Au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②设计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Ⅰ.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取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4)和玻璃棒。
Ⅱ.金属X是(5),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溶液Y是(7),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冰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
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10)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你选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11)_____ 。
(3)请你写出氯化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12)____________ 。
(4)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___________ 。
3.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转化关系图(假设各反应均完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 (14) ,物质B在反应中①的作用是 (15) (2)实验室检验气体D 的方法是 (16) 。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7) 。
4. 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滤液A 和滤液B 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27) ;固体B 的化学式为 (28) 。
备战中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流程图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Ⅰ.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
(4)溶液A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Ⅱ.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2猜想二:H2猜想三:CO2猜想四:SO2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CuSO4溶液可能显_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答案】Zn+H2SO4=ZnSO4+H2↑Zn2+、Cu2+过滤玻璃棒小于2Al+3CuSO4=3Cu+Al2(SO4)3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解析】Ⅰ. (1)氧化锌和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铜和水,没有气体产生;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3)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4)A到C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uSO4=Cu+ZnSO4,160 161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溶液A小于溶液C的质量;Ⅱ.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氧气有助燃性,氢气有可燃性,所以(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流程图专题
1.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
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
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①复习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K Ca (1)Mg Al (2)Fe Sn Pb (H) Cu Hg (3)Pt Au
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②设计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整个实验过程中多次采取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4)和玻璃棒。
Ⅱ.金属X是(5),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
溶液Y是(7),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冰为原料制
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
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10)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你选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11)_____ 。
(3)请你写出氯化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12)____________ 。
(4)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___________ 。
3.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转化关系图(假设各反应均完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14) ,物质B在反应中①的作用是 (15)
(2)实验室检验气体D 的方法是 (16) 。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7) 。
4. 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27);固体B的化学式为(28)。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9)。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30)。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31)。
5.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Na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
溶解BaCl 2NaOH 2CO 3HCl
精盐
过量
④
过量
过量
①
②③⑥
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 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 ,理由是。
6.为验证并除去食盐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和Na 2SO 4两种杂质,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食盐晶体中加入A 溶液是 ;操作1是利用 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
(2)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是 。
沉淀2是 物质。
(3)利用此实验方案所得的NaCl 晶体质量比样品中NaCl 晶体质量 。
(填“多”或“少”)
7.某兴趣小组在学习CaCO 3时,查阅到某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如图—4所示:
④注:反应④CO 2+H 2O+Na 2CO 3→2NaHCO 3
(1)从所示流程可知,该工厂使用的原料是 (写化学式)。
(2)写出流程中③步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操作① (填名称)。
(3)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名称)。
8.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
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
④注 +纯碱溶液 操作①
①
+水 +纯碱溶液
石灰
二氧化碳 生 石 灰
碳酸氢钠
熟石灰
烧碱溶液
②
③
图—4
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 Fe→3FeCl2 和,
涉及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和。
②过滤是将混合物进行分离,被分离的物质需满足的条件是。
③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9.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一种或几种,现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进行如下鉴别实验:
(1)无色气体是 ,操作A是。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3)请你设计实验对可能存在的物质继续鉴别:。
10.粗食盐中含有少量氯化镁、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某研究小组设计
了如下的实验,以便从粗食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先后加入的两种试剂都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白色沉淀A能溶于酸,而白色沉淀B不溶于硝酸。
①试剂a是一种可溶性碱,那么白色沉淀A是(11);
②加入试剂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③操作M是(13)。
11.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2NH4CI+Ca(OH)2−−→CaCl2+2NH3↑+2H2O)
①“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1)。
②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12)。
③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3)。
该反应属于(14)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④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15)(填写化学式)。
⑤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16)。
48、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Zn(NO3)2和AgNO3,为回收金属Ag,设计了下列方案:
足量稀硫酸
过滤
废液
滤渣B
滤液
Ag ZnSO4溶液气体C
加入过量A
过滤
B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C是________________。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