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6字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对、换、留、删、调、补。

1.“对”即对译,就是将文言文按词一个一个地译成现代汉语,对于实词,要译出词义;对于虚词要在译文中反映出它的用法。

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换”即换词,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去换古代汉语中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的词。

看看下面的翻译是否正确例如: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3、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译成: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

4、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子;与世隔绝的地方。

)3.“留”即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名、朝代名、历史地名、民族名以及官号、年号、帝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例如: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4.“删”即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等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还有偏义复词和同义连用的词,及个别虚词都删去不译。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大全详解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大全详解

我们学习并学好的文言文(),学会如何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观点,被奉为后世翻译的准则。

简单概括来说,“信”是准确性,需要忠实于文言文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句句落实;“达”是直观性,即通顺明白,表意明确,语句流畅;“雅”则是文学性,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文言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当中,要力求将“信”和“达”做好,对“雅”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那么,翻译初中语文词句甚至段落,该从何下手呢?1.留:保留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原样呈现即保留原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古今词义相同,表述相同,直接翻译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省略词语、句子成分,适当补充即将文言文(初中语文文言文精品解题视频,尽在问酷)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语气词、判断词、辅助用助词,当删则删即删去文言中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录、删、增、换、调、变
1、"录",就是保留。

凡是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器具、数量词、庙号、谥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专有名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时可都可以照原文抄录,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仅有语法作用而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增",就是增加。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翻译出来的内容更加通顺明确。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例如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以更好的符合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解析:①重点是把“是”“岁”“雨”“阳”“有”等词 解 释 为 “ 这 ”“ 年 ”“ 下 雨 ”“ 南 面 ”“ 丰 ” 。 ② 重 点 是 把 “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 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 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二、运用 字诀,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通过从 3 处着眼,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 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 时,注意运用“6 字诀”,防范“6 失误”。
6 字诀之(一)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 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 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人不是能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6 字诀之(二)

“换”:①将文言词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 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 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替换法)
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 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 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③之孤④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 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 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 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 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 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新修正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新修正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从考查内容上看,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认真推敲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坚持直译为主但绝不忽略意译的原则。

另外还要认真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保证翻译的内容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近世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序》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作,要求译文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要忠于读者,要求译文要明白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要求和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对于语言风格的尊重,要求译文要最大限度去体现原作风格特色。

一部中国翻译学史,同时又是一部直译与意译争论的历史。

晋朝著名的翻译家道安(314—385)法师主张直译,这以后,隋代的翻译家彦琮(557—610)法师、唐代的翻译家玄奘(602—664)法师也都采用直译,到了近现代,鲁迅、瞿秋白、茅盾、郑振铎、傅斯年、周作人等人也都主张直译。

后秦高僧、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是主张意译的代表人物,民国翻译家林琴南的翻译则完全属于意译。

总的来说,在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主流。

我们认为,翻译文言文,应该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要求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原文词语要逐个准确落实,除非个别词语没有实在意义,不需要翻译;要尽力还原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是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的词语、句子结构等。

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或表达不好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决定译文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不坚持正确的翻译原则,不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是译文出现歪曲、遗漏、赘疣和变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对、留、换、删、补、调1、对:就是对译,要逐字逐句落实。

例1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左传•崤之战》)译文: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

2、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

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翻译形式,需要资深的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介绍了6个基本方法供参考:1. 逐字翻译逐字翻译是最基础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用于词语和词组的翻译。

通过对原文的逐字逐句理解,将每个字都找到对应的现代汉语表达。

逐字翻译可能会使得翻译结果的语序不够通顺,但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古典韵味。

2. 词语置换翻译词语置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部分词语或短语用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形式进行替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词语,可以使翻译结果更易于理解,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文言文特色。

3. 句式倒换翻译句式倒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句子结构调整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结构。

倒换句式有助于减少表达上的歧义,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要注意保留文言文的特点,不过度进行结构转换。

4. 补充解释翻译文言文中常含有一些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不具备明确含义的词语和短语。

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性的补充,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可以通过添加括号注释、脚注等方式实现。

5. 上下联结翻译上下联结翻译是指通过掌握原文的上下文语境,在翻译中注意衔接前后句子和段落的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还原原文的逻辑思路,提高整体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6. 诗意再现翻译文言文中常有富有诗意和修辞效果的表达方式,用现代汉语进行直译可能会失去原文的韵味。

在翻译时,可以尝试利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重新表达出原文中的诗意或情感。

以上6个基本方法不是孤立的,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经常会综合运用其中的多种方法。

创作者在选择翻译方法时,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处理,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使译文更易理解和接受。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一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详解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换”、“补”、“增”、“删”、“调”。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文言文翻译两大关键——着眼3处,考虑6点

文言文翻译两大关键——着眼3处,考虑6点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可按以下两步骤进行。

一、从3处着眼——明确得分点在哪里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这3个得分点在前面3个学案中已详细讲解,本处仅作简要说明。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然后再作解释)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

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

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

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

”遂请罢钱塘制造局。

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根)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

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

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

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

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关键实词:“累”译为“拖累”;“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良的人;“不肖”,古今异义词,译为“坏人”;“振”译为“振作”。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对、换、留、删、补、调。

1.“对”,即对译。

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例:①“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习”可对译为“温习”;②“一狼径去”(《狼》)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

”当然,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2.“换”,即替换。

一种情况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

例:“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中的“明”,译为“眼力”。

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

文言文中,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叫做古字通假。

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

在翻译时,先要换成本字,再作解释。

例:《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中的“诎”同“屈”,“屈”是本字,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

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

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4.“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例:“夫战,勇气也”(《曹剃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另外,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5.“补”,即补充。

一种情况是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

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

【精品】文言翻译六字法

【精品】文言翻译六字法
《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文一:晋文公说:“不可以这样做。没有大家的大力相助 不行。依仗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害他,不符合‘仁’的标 准;抛弃友好邻邦,不符合‘智’的标准;用战乱来代替安 定局面,不符合‘武’的标准。我们还是回去吧。 ”也撤离 了。 译文二:晋文公说:“不可以这样做。没有那个人的大力相 助,我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地位。依仗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 害他,不符合‘仁’的标准;抛弃友好邻邦,不符合‘智’ 的标准;用战乱来代替安定局面,不符合‘武’的标准。我 们还是回去吧。 ”也撤离了郑国国境。
3、删去偏义复词中作为陪衬的词,如: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文中只有“母”“兄”的意思,“父”“弟”只 做陪衬,翻译时可以删去。 4、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如: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 其中“既”“已”都是“已经”的意思,翻译 时删去一个。
三、换。就是替换,可以替换的有以下几种情
况: 1、 把 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 汉语的某些词。如: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听 到”;“愈”换成“更加”;“悲” 换成 “悲痛”。 2、用本字换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3、用适当词语换古文中的虚数。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十二”是个虚数,“十二卷”可译成
译文二:孙权割据江东地区,已经三代了。
分析:原句旨在强调孙权家族割据江东已历年久,根基稳
固,陈述的重点是“已历三世”。译文一把“三世”移到前 面同“孙权”一起做主语,这样改动原句语序和句法结构的 译文,其实已改动了原句的意味。译文二根据原句句型、语 序,采用一一对译的做法,比较忠实于原句的思想内容和语 言特点。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删”
1.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 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 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 译时,应该删除不译。
2.偏义复词,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 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对偏义复词进行翻译时, 要将“陪衬意”去掉
(张士隆)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
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
旧习气
招致民乱
祸乱
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
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和……亲近
怨怒
调查 案件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被举荐 担任
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担任同州节度使
辞去官职(致仕、移病、乞身、乞骸骨)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征召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 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 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 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 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 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 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 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 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 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 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 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 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
调 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 语意完整。
减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字,应慎重挑选。
义,通假
套 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套。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 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 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 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 的重要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 直译和意译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 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努力使原 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
如:原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 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 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 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 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 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 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 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 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 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 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
按照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方 法预习《愚公移山》。
译句: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 如:原句: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 译句:树林茂密成荫 ,到处是鸟的鸣叫声, 这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欢乐的情景。
我们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直译。

文言文翻译六方法

文言文翻译六方法

文言文,古人之言,载道载史,传情传意。

然时代变迁,语言亦变,今人读之,多有隔阂。

故而,翻译文言文成为一门艺术,亦是一门学问。

以下六法,可助学者在翻译文言文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直译法直译法,即以现代汉语直接翻译文言文,力求字字落实,不增不减。

此法适用于文意清晰、词句明确之文言文。

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为:“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此法虽简明,但易失原文之韵味。

二、意译法意译法,即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文意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此法适用于文意含蓄、词句繁复之文言文。

如《庄子·逍遥游》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意译为:“大鹏鸟一旦乘风而起,便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法虽能传达原文之意,但可能失去原文的修辞效果。

三、注释法注释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对一些生僻字词、地名、人名等进行注释,以便读者理解。

此法适用于古文注释较为匮乏的文言文。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力拔山兮气盖世。

”注释为:“力能拔山,气盖一时。

”此法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但注释过多可能影响译文的流畅性。

四、比较法比较法,即通过对比原文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找出差异,从而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原文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差异较大的文言文。

如《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比较现代汉语表达,可译为:“雎鸠叫声关关,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

”此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五、综合法综合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结合直译、意译、注释、比较等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此法适用于文言文较为复杂的情况。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可综合直译、意译和注释,译为:“当年我出征时,杨柳依依;如今我归来,雨雪纷飞。

”此法能兼顾原文韵味和现代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生动。

六、情境法情境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根据原文的背景、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译文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文言文翻译两大关键——着眼3处-考虑6点

文言文翻译两大关键——着眼3处-考虑6点

文言文翻译两大关键——着眼3处-考虑6点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可按以下两步骤进行。

一、从3处着眼——明确得分点在哪里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这3个得分点在前面3个学案中已详细讲解,本处仅作简要说明。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然后再作解释)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

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

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

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

”遂请罢钱塘制造局。

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根)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

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

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

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

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关键实词:“累”译为“拖累”;“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良的人;“不肖”,古今异义词,译为“坏人”;“振”译为“振作”。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6字
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以下是关于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六个字:对、增、删、移、留、换。

一、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

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

如:“问:‘何以哉?’”(《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做补充。

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
三、删,即删减法。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

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五、留,即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室谪守巴堕郡。

(《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横线的词照录不译。

六、换,即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有了这六字法,相信在以后译文的时候,你会轻松很多。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