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临床处理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临床处理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外科处理陈井鑫综述廖天安审校前言上下颌骨和牙槽骨的作用之一是支持牙齿,牙齿缺失以后,牙槽骨必然会发生吸收和(或)萎缩,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吸收会愈加严重,形成骨的质的(如骨密度)降低,量也降低,如需种植区骨嵴宽度变薄,甚至出现骨倒凹,长度缩短,高度降低等。

骨量不足则难以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种植体,或者因为不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而影响骨结合,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或者无法种植修复。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上下牙槽骨的质和量得到改善,从而使种植手术能够获得成功,使种植的长期效果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在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本文做一简单的综述。

1.骨密度降低的临床处理1.1 骨挤压,由于长期缺牙,缺牙区得不到功能刺激,使局部的骨质结构发生改变,密度降低;另外全身的一些因素,比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维生素D的缺乏等均可使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的降低使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常常是种植失败的一个因素。

骨挤压方法是在术区骨密度较低时提高局部骨密度的一种外科方法,此技术是通过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逐级用挤压器挤压种植窝,从而提高种植窝内壁的牙槽骨密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骨和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术中基本不损失骨量,可以大大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1),其最好在lekholm和zarb分类中3类占绝大部分的上颌骨中使用(2)。

由于骨挤压技术具有相对简单,在疏松骨质种植时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在90年代后,迅速为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3),但是Fanuscu MI(4)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种植钻孔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处理种植位点能明显改变种植体周骨结构,但不一定能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Gulsahi A(5)等人通过常规和骨挤压两种方法在14名双侧牙缺失的患者口内植入多个单牙种植体。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种植体植入前以及植入后第6和第12个月的骨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并对X线根尖片进行光密度分析,发现常规方法的成功率要高于骨挤压术。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修复已成为修复缺失牙齿的主要方法之一。

骨量不足是牙槽骨密度减少、牙槽骨吸收、牙周炎等原因所致牙齿缺失的常见问题,这给种植修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于骨量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和技术来保证修复的成功率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BEGO短种植体的优势及适用范围BEGO短种植体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种植体,主要适用于骨量不足的情况。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较短的种植体长度:通常为4-7mm,适合于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情况。

2. 较大的种植体直径:通常为5-6mm,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植入牙槽骨的支撑面积。

3. 更好的植入方式:BEGO短种植体采用了自体骨块植入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骨量,提高植入成功率。

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植入方式,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1. 病例选择和评估:对于骨量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例评估和筛选。

通过口腔CT或CBCT检查,评估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确定种植修复的可行性和方案选择。

2. 术前准备和植入设计: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口腔CT或CBCT检查结果,确定BEGO 短种植体的植入位置和数量,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3. 植入手术:通过局部麻醉,使用内窥镜引导技术或自体骨块植入技术,将BEGO短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并确保植入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4. 修复体设计:根据植入的位置和患者的牙列情况,设计合适的修复体,并进行临床试验和调整。

5. 术后护理和随访: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和修复效果,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数据显示,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具有如下应用效果:1. 较高的植入成功率:由于BEGO短种植体的设计和植入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骨量,提高植入成功率。

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表1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对[n(%)]
2.2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对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例(2.22%)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5.56%),卡方值=4.939,P值=0.02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伴随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短种植体技术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短种植体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避免挤压器以及窦底等侵入性操作的损伤[4]。同时,还能够减少窦底黏膜穿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进行短种植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提升和挤压上颌窦,并且将种植体放置适当位置,进而达到十分理想的修复效果[5]。
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对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修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5例。研究组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1例(91.11%)显著高于参照组33例(73.3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例(2.22%)显著低于参照组7例(15.5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后牙骨高度不足患者采取短种植体技术进行种植修复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取短种植体种植修复治疗。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和局部麻醉后,于患者牙槽嵴顶作一切口,同时进行翻瓣处理,准确定位患者需要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部位,随后进行备孔,并且根据患者后牙骨区的实际高度选择适当的种植体,最后将其种植到指定位置,严格按照种植修复治疗的相关流程开展手术。对于存在上颌后牙骨质疏松症状的患者而言,可以进行挤压式的方法开展种植修复治疗。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叮嘱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鼻吸气的方式,同时,全面检测患者窦底黏膜的完整性,选择适当的种植体后进行植入修复治疗,缝合切口,手术完毕。在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长谷我见擦汗,必要时利用CT技术全面探查患者的种植修复情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后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如:日常生活中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干净,并且适当使用抗感染或者抗生素等药物,进而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

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

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李国堂【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年(卷),期】2016(21)1【摘要】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种植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

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7.50%,对照组的种植体存留率为87.50%, 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与对照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比较, 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实施的治疗,采用Bicon短种植体治疗患者的边缘骨高度变化较小,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所以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maxillary teeth after bone de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the edge of the short Bicon implant and conventional implant bone height chang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Methods: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our hospital after maxillary bone mass less than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ooth area, as theresearch object, its average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implant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short Bicon implant treatment. In view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mplants saved rate was 97.50%,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mplants saved rate was 87.50% of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edge bone height in the near and far in chang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the edge bone height in the near and far change compared, 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 was 7.50%,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7.50%, 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fter maxillary teeth area lack of bone mass, treatment for the applying of the Bicon implan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e edge of the bone height change is small,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o it has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t can b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总页数】3页(P20-22)【作者】李国堂【作者单位】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相关文献】1.Bicon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的短期临床观察 [J], 王建国2.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的对比[J], 徐颖3.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尧4.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吴强;饶小浪;曾月华5.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J], 王春先; 周磊; 徐世同; 徐淑兰; 刘卫平; 张雪洋; 吴王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测定分析_章雯

Bicon短种植体修复第二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测定分析_章雯
[关键词] 牙种植体,单牙; 咀嚼; 牙修复体; 牙种植,骨内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782. 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0X( 2013) 12-0090-03 [DOI] 10. 3969 / j. issn. 2095-140X. 2013. 12. 025
Detecti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of Bicon Short Implant-supported Denture in Repair of Second Molar ZHANG Wen,PANG Min,PENG Hui,YUAN Jun,WANG Yue-qiu,WANG Lai-jie( the Fourth Out- Patient Department,Stomat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11,China)
表 1 评价咀嚼功能的调查问卷
序号
问题
选项
种植义齿咀嚼时 有 无 ①无异常; ②轻微疼痛; ③咬颊或
1
异常情况
咬舌; ④下唇麻木
种植义齿的稳固度 2
①稳固; ②稍松动; ③较松动; ④ 松动
使用种植义齿是 否 影 ①不影响; ②稍有影响; ③中度影
3
响选择食物
响; ④很影响
是否乐意用种植 义 齿 ①非常乐意; ②较乐意; ③基本乐
1 对象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2 年 3 月—2013 年 3 月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接受 Bicon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2011137) [作者单位] 210011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 laijie1099@ sohu. com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摘要:骨量不足是影响牙齿种植修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20名骨量不足后牙区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BEGO短种植体种植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表明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引言牙齿缺失是口腔问题中常见的一种,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造成较大影响。

种植修复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缺失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量不足是影响种植修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骨量不足在后牙区的影响尤为显著,传统的种植修复方法在骨量不足后牙区应用受到了限制。

寻找一种适合在骨量不足后牙区进行种植修复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BEGO短种植体是一种新型种植体,其特点是短小精悍,适合在骨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种植修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20名骨量不足后牙区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5-55岁,平均年龄43岁。

2.2 种植体选择本研究采用BEGO短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治疗。

BEGO短种植体是由纯钛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2.3 术前评估对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摄影、口腔CT扫描等检查,评估患者的牙槽骨情况,确定种植位置和种植体尺寸。

2.4 种植治疗在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种植治疗。

首先进行牙槽骨预处理,然后选择适当尺寸的BEGO短种植体进行种植。

术后进行临时修复,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

2.5 随访观察在种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情况,观察种植体是否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

2.6 数据统计分析对种植治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牙槽骨情况、种植体稳定性等指标变化。

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短期观察

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短期观察

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短期观察徐淑兰;周磊;黄建生;徐世同;宋光保;刘卫平;张雪洋;王春先;吴王喜【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年(卷),期】2009(014)004【摘要】目的:观察、分析BICON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3-9mm的病例57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101枚,长度5.7mm的种植体15枚,长度6mm的种植体20枚,长度8mm 的种植体66枚.下颌共植入59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上颌窦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底冲击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博骨粉).3-6个月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3-4周完成基台一体化冠永久修复.结果:55例99枚BICON短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X光片及牙科CT检查,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上颌2例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98.02%.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不仅可以简化植骨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且能减少手术风险,使种植体能获得较理想的种植成功率.【总页数】4页(P127-129,135)【作者】徐淑兰;周磊;黄建生;徐世同;宋光保;刘卫平;张雪洋;王春先;吴王喜【作者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3【相关文献】1.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胡劲松2.Bicon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的短期临床观察 [J], 王建国3.Dentium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研究 [J], 郑秀梅;尤金朝;黄文霞4.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 [J], 余永斌;李叶飞5.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马国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共计患牙72颗,采用Bicon短种植体进行治疗,术后恢复期完成冠修复,评估短种植体的存留率,检测并记录边缘骨水平变化、牙冠种植体比(C/I)、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短植体的存留率为100%,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分别为(-0.22±0.86)、(-0.15±0.67)mm,C/I=(1.47±0.13),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3.3%。

结论:Bicon短种植体短期存留率与常规种植体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Bicon短种植体;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后牙区是咬合力的主要承受区,当牙齿丧失后牙槽脊而发生吸收时,会造成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在治疗时由于上颌处上颌窦的存在,给种植体的植入和上部结构的修复带来困难。

随着种植技术和种植体的发展,短种植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需求。

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例,女17例,年龄26~72岁。

30例患者,共计患牙72颗。

纳入标准:患者身体健康,无种植手术禁忌证;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牙齿缺失时间在3个月以上;术前经过X线片检查上颌牙槽嵴顶距离上颌窦底的高度值6~9 mm;患者的牙槽嵴宽度满足种植体植入后初期稳定的条件。

1.2 方法选用Bicon种植体系,手术器械均选用常规器械和OsseoSet种植机。

种植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对术区首先进行切龈翻瓣,然后按照Bicon种植体系统的操作标准程序在种植区进行常规备洞处理,同时收集患者口腔内的的自体骨,并植入Bicon短种植体,之后采用敲击就位方式将种植体移至适当位置,植入后种植体的位置应在骨平面下方1~3 mm处,在种植体的颈周植入自体骨,并进行严密缝合,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愈合3~6个月后进行复诊并完成二期手术和上部的结构修复。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

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在医学领域中,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研究得以展开的背景和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种植修复在牙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骨量不足是种植修复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后牙区。

在传统种植修复过程中,由于后牙区通常受限于骨质情况,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成功率较低。

寻找一种适用于骨量不足后牙区的种植体材料变得尤为重要。

BEGO短种植体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它具有较短的长度和更直径大的设计,适用于骨量不足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有鉴于此,对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了解其特点、挑战、临床应用和优势,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讨BEGO短种植体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并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并通过比较其与传统种植体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和科学的选择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BEGO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种植方案,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和长期稳定性。

对BEGO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有助于完善种植修复技术,推动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BEGO短种植体的特点BEGO短种植体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种植体,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小巧:BEGO短种植体相比传统种植体尺寸更小,适用于骨量不足的情况,使种植修复更为灵活。

2. 短期稳定性:BEGO短种植体在植入后能够快速融合周围骨组织,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有助于种植修复的成功。

3. 无金属:BEGO短种植体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无金属成分,减少了过敏和排斥反应的风险。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作者:王婷婷王远勤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2期[摘要]目的观察后牙区不同冠根比(CIR)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后牙区短种植体修复患者,共植入154颗短种植体且为单冠修复,根据CIR分组:A组0 ≤CIR≤1.0,B组10.05)。

各组机械并发症与年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牙区不同CIR的短种植修复存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关键词]牙种植体;短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冠根比[中图分类号] R78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36-05[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n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crown root ratio (CIR) of different short implants.Methods 97 patients with 154 short implants of single-restoration in posterior from December 2011 to March 2013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ll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by its CIR:group A0≤ CIR≤1.0,group B 1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and marginal bone level around the implant among the groups(P>0.05).Conclusion Remaining posterior area different CIR short implant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an obtain good clinical effect,but the long-term effect remains to be seen.[Key words]Biomaterials;Dental implants;Bone loss;Crown-to-implant ratio牙齿缺失后常伴随着牙槽嵴生理性或病理性骨吸收,同时后牙区域存在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等特殊解剖,导致剩余骨量高度不足,无法植入常规种植体(长度>10 mm)[1]。

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陈尧【摘要】目的:探究患者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110例种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10例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一共植入150颗Bicon短种植体,3~6个月之后进行义齿修复同时对修复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随访6~12个月,每个月一次,150颗种植体骨结合恢复效果良好,并完成义齿修复;经过义齿修复,除去1例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导致其松动二拔除之外,其他修复效果获得患者的满意,种植修复成功率达到99.4%。

结论采用Bicon短种植体对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患者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成功率比较高、修复效果良好。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one height deifcienc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area Bicon short implant implantation. Method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110 patients received implant treatment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110 cases of dental bone height insufifciency patients were implanted in 150 Bicon short implant, 3-6 months after denture restor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repair effect.Results Followed up for 6-12 months, once a month, 150 implant osseointegration recovery effect is good, and complete denture; denture removal after, 1 patients with implant loosening caused the two extraction, other repair effect to obtain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lant success rate reached 99.4%. Conclusion Using Bicon short implant on posterior area height of alveolar boneinsufifciency patients implant treatment, the success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good restoration effect.【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35【总页数】2页(P9-9,10)【关键词】骨高度不足;后牙区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临床疗效【作者】陈尧【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口腔科,广东广州 5114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随着种植理论和临床操作技术的日益提高,在早期载荷下,种植体虽已经达到Brenemark理论骨整合模式,在临床治疗上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1]。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

后牙区不同冠根比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应用效果目的观察后牙区不同冠根比(CIR)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后牙区短种植体修复患者,共植入154颗短种植体且为单冠修复,根据CIR分组:A组0 ≤CIR≤1.0,B组10.05)。

各组机械并发症与年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后牙区不同CIR的短种植修复存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n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crown root ratio (CIR)of different short implants.Methods 97 patients with 154 short implants of single-restoration in posterior from December 2011 to March 2013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ll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by its CIR:group A0≤ CIR≤1.0,group B 1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and marginal bone level around the implant among the groups (P>0.05).Conclusion Remaining posterior area different CIR short implant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an obtain good clinical effect,but the long-term effect remains to be seen.[Key words]Biomaterials;Dental implants;Bone loss;Crown-to-implant ratio牙齿缺失后常伴随着牙槽嵴生理性或病理性骨吸收,同时后牙区域存在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等特殊解剖,导致剩余骨量高度不足,无法植入常规种植体(长度>10 mm)[1]。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索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56例患者,均为上、下颌后牙区高度不足的病例(4.5~7.5mm),分别植入OSSTEM短种植体(长度6~7mm),其中下颌植入54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0枚种植体。

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

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

结果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有54例92枚OSSTEM短种植体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X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有2例患者上颌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为97.87%。

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OSSTEM系统短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治疗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标签:奥齿泰;短种植体;骨高度不足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牙种植术越来越普及,但某特殊部位的牙齿缺损,如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由于受到上颌窦窦腔、下牙槽神经的解剖条件的限制,常规长度种植体无法植入,此时需要植入短种植体才能完成修复[1]。

本研究对本院56例后牙高度为4.5~7.5 mm的患者实施OSSTEM 系统短种植体,分别植入6~7 mm不等的短种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种植系统和材料韩国奥齿泰(OSSTEM)种植系统。

植骨材料:人工骨粉为CHA。

1.2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口腔科56例患者共94枚患牙。

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3~76岁,平均(38.9±3.1)岁。

患者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为4.5~7.5 mm。

1.3植入方法56例患者共植入94枚OSSTEM短种植体,6 mm×7 mm的种植体35枚,7 mm×7 mm的种植体59枚。

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上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然骨粉)。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高绮曼
【期刊名称】《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年(卷),期】2017(26)1
【摘要】导致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长时间缺失牙造成牙槽嵴废用性吸收、因炎症导致的病理性吸收、上颌窦的气化等,增加了种植修复难度.针对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采用的几种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骨增量方案,包括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底提升术,经前外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引导骨再生,块状骨移植术等;②非骨增量方案,包括单纯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底提升术,短种植体,倾斜种植体等.如何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以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一直是牙医们努力的方向.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目前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专注于非骨增量方案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高绮曼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条件下的牙种植术研究进展 [J], 锁吴采
2.短种植体修复上颌后牙区失牙后骨量不足时的临床疗效 [J], 徐平
3.改良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J], 何宝杰;康
娟;李蓓
4.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修复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 [J], 邹长萍;何家才
5.倾斜种植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黄必行;张维丹;潘羽磊;汪婷;俞岚;林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

上 颌 后牙 区骨 量不 足患 者 的临 床治 疗常 采用 块状 骨移 植 、牵 引
成骨 等方 法 。上 颌 后牙 区骨 量 不足 会 对 患者 的咀 嚼 功 能 等产 生 影 响 ,为 了不 影响患 者 的 日常 咀嚼 功能 ,需要 对 上颌 后牙 区骨量 不足 进 行 治疗 …。种植 体 修复 治疗 是 当前 临床 上 较为 常用 的一 种方 法 , 不 同的种 植体 对上 颌后 牙 区骨量 不足 患者 的治 疗产 生 的影响 不 同 ,
月至 2 0 1 5 年 1 0月, 我 院收治 的上颔 后 牙 区骨量 不足 患者 9 5例 , 将 其 分为对 照 组 ( n = - 4 7 ) 和 观察 组 ( n = 4 8 ) , 对 照组 患者 实施 常规种植 体 治疗 ,
观 察组 患者 实施 B i c o n短种 植体 治疗 。观 察比较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 治疗 效果 、并 发 症发 生情 况 。结 果 观 察 组患者 的 边缘 骨 高度 的近 中与远
意义。
3讨 论
对 比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具有可 比性 。
1 . 2方法 。对 照组 ;常规种 植体治疗 。在本 次研究 中的对 照组上颌 后
牙区骨量 不足 患者 ,其修复治疗 采用 的是常规种植体 治疗 ,种植 前对 患者实 施麻醉 ,并对种植 区进 行切龈 翻瓣 ,按照常 规种植体系统 的操
中变化 与对 照组 患者 比较 差异 显著 ( P< O . 0 5 ) 。 观 察 组 患者 的并 发症发 生率 ( 7 . 5 0 %) 显著 低 于对 照组 ( 2 7 . 5 0 %) , 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
结论 上 颌后 牙 区骨 量不 足 患者实 施 B i c o n短种 植体 治疗 的 边缘 骨 高度 变化较 小 ,且 并 发症 的发 生率较低 ,所 以其有较 好 的临床应 用价 值 ,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王春先; 周磊; 徐世同; 徐淑兰; 刘卫平; 张雪洋; 吴王喜【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年(卷),期】2011(16)1【摘要】目的:评估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骨高度1.7-8mm的病例62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252枚,其中植入长度6mm的种植体192枚,长度8mm的种植体60枚。

其中上颌窦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部分植体使用上颌窦基台固位。

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

结果:62例252枚Bicon短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9-26个月的随访观察及X光片和牙科CT检查,临床效果良好,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

结论: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种植修复中临床效果肯定。

【总页数】1页(P41-41)【作者】王春先; 周磊; 徐世同; 徐淑兰; 刘卫平; 张雪洋; 吴王喜【作者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6【相关文献】1.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 [J], 李国堂2.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3毫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J], 温国胜;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岳丽春;孟展3.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的对比[J], 徐颖4.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吴强;饶小浪;曾月华5.Bicon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的临床应用体会 [J], 康博; 黄达鸿; 陈建钊; 汪竹红; 管红雨; 钟小君; 温玉洁; 林丽娥; 刘宇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刘林娟;朱志军;沈铭【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5(000)010【摘要】目的:评估短种植体在较低牙槽骨高度上颌后牙区使用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使用价值。

方法2009—2011年,选取窦底骨高度为3~6 mm患者26例,共植入37枚短种植体,随访25~48个月(平均36个月),回顾其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Buser和Cochran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

结果37枚短种植体一例修复前失败,成功率97.3%。

复查X线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1.5 mm。

结论对于窦底骨高度严重受限的病例(3 mm≤高度≤6 mm),短种植体可以取得良好的且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同的稳定性。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ort implant used in the marginal bone loss posterior regions and to dis-cuss the use value of the short impla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 Th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data of 37 short implants in 26 patients (3 mm≤bone height≤6 mm) from 2009 to 2011 were collected after 25 to 48(mean 36) months′follow-up to estimate the clinical result. The survival rat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Buser and Cochran′S survival criteria. Results The over-all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found to be 97. 3% and 1 case early failure before restoration in the maxillary molar region was ob-served. The mean loss in margin bone height was less than 1. 5 mm. Conclusions In the case of low alveolar ridge height of maxillary posterior region (3 mm≤H≤6mm),survival rate of short implants over an average period of 36 months was favorable and comparable with longer implants.【总页数】4页(P850-853)【作者】刘林娟;朱志军;沈铭【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江苏镇江 212001;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修复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修复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4【相关文献】1.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应用 [J], 魏洪武;郭水根;温国胜;郑希军2.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的对比[J], 徐颖3.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吴强;饶小浪;曾月华4.轻度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应用短种植体的5年疗效观察 [J], 杨瑛;张方明;李景辉5.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J], 王春先; 周磊; 徐世同; 徐淑兰; 刘卫平; 张雪洋; 吴王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牙区单牙缺失行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估

后牙区单牙缺失行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估

后牙区单牙缺失行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估李少冰;张雪洋;倪佳;容明灯;卢海宾;周磊【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Objective Bone-level implant combined with IAC was performed to restore the single missing tooth in posterior area, and the situation of hand and soft tissue was evaluated.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single missing tooth in posterior area received 64 implants, including 53 BICON implants and 11 ANKYLOS implants. Final restoration was accomplished with IAC. The absorption of alveolar and bleeding of probing were detected at 6 and 12 months after loading. Results All final restoration was finished with normal loading. No bleeding of probing and swelling of gingiva was recorded. The alveolar bone absorption of BICON and ANKYLOS implant were respectively (-0.11 ± 0.04) mm and (-0.15± 0.03) mm. Conclusions Bone-level implant combined with IAC could avoid the residue of cement, and meanwhile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alveolar and gingiva.%目的:研究后牙单牙缺失行骨水平种植体联合一体化基台冠修复对软硬组织的影响。

长短种植体修复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长短种植体修复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长短种植体修复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童庆春;张兴文【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hich lost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 rehabilitated by short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and maxillary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Methods: 10 patients rehabilitated by 16 short implant-supported prothesis. 13 patients after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rehabilitated by 15 regular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At 1 month before and 3 months, 1-year, 2-year, and 3-year after loading of implant prosthesis,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was used to elicit patient responses including SAT-P (Satisfaction Profile) items: quality of eating, eating behavior, eating mood. The clinical score was analyzed by SPSS, P<0.05 were considered significa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But patient's feeling of operation in 2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level of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in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目的:对上颌后牙缺失后,分别经短种植体与上颌窦底提升术修复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临床处理(完整版)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临床处理(完整版)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外科处理陈井鑫综述廖天安审校前言上下颌骨和牙槽骨的作用之一是支持牙齿,牙齿缺失以后,牙槽骨必然会发生吸收和(或)萎缩,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吸收会愈加严重,形成骨的质的(如骨密度)降低,量也降低,如需种植区骨嵴宽度变薄,甚至出现骨倒凹,长度缩短,高度降低等。

骨量不足则难以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种植体,或者因为不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而影响骨结合,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或者无法种植修复。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上下牙槽骨的质和量得到改善,从而使种植手术能够获得成功,使种植的长期效果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在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本文做一简单的综述。

1.骨密度降低的临床处理1.1 骨挤压,由于长期缺牙,缺牙区得不到功能刺激,使局部的骨质结构发生改变,密度降低;另外全身的一些因素,比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维生素D的缺乏等均可使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的降低使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常常是种植失败的一个因素。

骨挤压方法是在术区骨密度较低时提高局部骨密度的一种外科方法,此技术是通过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逐级用挤压器挤压种植窝,从而提高种植窝内壁的牙槽骨密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骨和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术中基本不损失骨量,可以大大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1),其最好在lekholm和zarb分类中3类占绝大部分的上颌骨中使用(2)。

由于骨挤压技术具有相对简单,在疏松骨质种植时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在90年代后,迅速为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3),但是Fanuscu MI(4)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种植钻孔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处理种植位点能明显改变种植体周骨结构,但不一定能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Gulsahi A(5)等人通过常规和骨挤压两种方法在14名双侧牙缺失的患者口内植入多个单牙种植体。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种植体植入前以及植入后第6和第12个月的骨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并对X线根尖片进行光密度分析,发现常规方法的成功率要高于骨挤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估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后牙区短种植体单冠修复患者,随访3年,分别记录不同组种植累计生存率、修复机械并发症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情况。

根据冠根比(CIR)进行分组,分析生存率与冠根比之间的关系。

结果98颗短种植体3年累计生存率为96.9%;近、远中边缘骨量变化分别为(-0.85±0.31)、(-0.72±0.45)mm,种植体边缘骨近远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C之间的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修复体松动为5例,其中上颌磨牙区4例,下颌磨牙区1例。

修复体崩瓷共6例,主要部位集中在上颌颊尖与下颌舌尖;随访期间,未发现基台折断及种植体脱落。

机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2%。

结论在短期观察期间,在后牙骨量不足区域短种植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关键词短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存率;冠根比由于后牙区颌骨存在特殊解剖结构(上颌窦或下颌神经管),同时伴随着生理性或病理性骨吸收,往往导致颌骨骨量垂直高度不足[1]。

传统的骨增量手术(上颌窦提升术、Onlay植骨、牵张成骨术等)有着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等不足。

近年来,通过改进种植体界面处理及外形设计,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短种植通常是指长度20支/d);⑤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定期随访。

上颌种植数量(56例)多于下颌(42例),其中上颌磨牙区36例最多(36.7%),下颌前磨牙区16例最少(16.3%)。

1. 2 方法术前检查及确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常规术前准备,于局部麻醉下翻瓣;根据剩余骨量制备种植窝;定位钻确定种植体植入的近、远中及颊舌向位置,先锋钻明确种植体的长轴方向;应用Bicon?器械低速无水扩孔,植入Bicon?短种植体,缝合。

短种植体完成骨整合后,行种植二期手术完成单冠修复。

随访3年,观察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

1. 3 术后观察及评价1. 3. 1 生存情况评估短种植体后牙区的3年生存率。

1. 3. 2 边缘骨水平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3年行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边缘骨水平。

以种植体底部为基准线,分别测量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前后测量差值作为边缘骨吸收量。

1. 3. 3 冠根比测量及分组根据影像学检查,分别测量临床冠长(C)与种植体长(I),计算种植CIR=C/I,CIR值分为两组:CIR值1.0组。

1. 3. 4 种植修复后并发症基台松动或折断、修复体崩瓷或脱落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随访期间,3年生存率为96.9%(95/98)。

边缘骨水平结果:近、远中边缘骨量变化分别为(-0.85±0.31)、(-0.72±0.45)mm,近、远中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近中=0.463>0.05,P远中=0.532>0.05)。

98颗种植体中,平均CIR值0.94,CIR最小值为0.5,最大值为2.1;不同CIR组种植体数为CIR1.0组48颗,两组RIC之间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修复体松动为5例,其中上颌磨牙区4例,下颌磨牙区1例。

修复体崩瓷共6例,主要部位集中在上颌颊尖与下颌舌尖;随访期间,未发现基台折断及种植体脱落。

种植体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11.2%(11/98)。

3 讨论前期临床研究观察常规种植体与短种植体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表明短种植体与种植体松动脱落有密切关系[3]。

近年来,种植体界面的改进及不同的外形设计,一些研究表明短种植体的5年累计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到。

Paulo 等[4]分析不同长度种植体的5年累计生存率,A组种植体(长度为7.0 mm)累计生存率为96.2%,B组种植体(长度为8.5 mm)则为97.1%,通过对408颗短种植体分析得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7年临床随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5],随访期间短种植体生存率为97.6%,其中短种植体253颗(长度为6 mm),有7枚种植体发生松动脱落。

根据循证医学方法[6],运用大样本(14722颗短种植体)进行系统性分析,长度6.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4.1%,长度7.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5.9%,此外长度8.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2.5%,所有种植体累计生存率为95.6%,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98颗种植体3年累计成功率为96.9%,可见种植生存率与其长度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判断种植体成功与长期稳定的主要指标为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该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机械因素,宿主因素及生物因素等。

Starke[7]学者研究发现:对于短种植体植入下颌进行1~3 年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平均吸收为0.6 mm。

本研究结果可见,短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边缘骨未发生明显吸收。

这与先前研究相似,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种植体颈部设计为斜肩式,获得更多的周围骨组织附着,有效降低种植体周围颈部骨组织应力;②采用口外粘接全冠与基台,能避免多余粘接剂残留于龈沟内,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生物学封闭,避免种植体周围炎;③种植体-基台的连接方式为莫氏锥度,其界面微间隙 1.0将直接影响着修复体的长期效果,但是种植体的冠根比一直存在争议。

回顾性研究分析种植体生存率与种植修复的冠根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得出冠根比>1.0的种植修复,其生存率为94.1%,两者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此外,Blanes[9]研究表明,不同的种植修复冠根比与种植体周围骨量吸收无相关性。

Anitua等[10]也进行了短种植体与超短种植体之间的回顾性研究,共128颗短种植体与超短种植体(长度0.05),且不同冠根比与边缘骨吸收之间也无相关性。

本研究中,98颗短种植体平均CIR值为0.94。

CIR 值>1.0组的种植体数为48颗(占49.0%),经统计分析得出两组间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短期临床观察期间表明种植修复冠根比与其生存率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在短期观察期间,在后牙骨量不足区域短种植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本研究随访期间较短且样本量小,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长期追踪。

参考文献[1] Griffin TJ,Cheung WS. The use of short,wide implants in posterior areas with reduced bone height: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04,92(2):139-144.[2] Fugazzotto PA. Shorter implants in clinical practice:rationale and treatment res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2008,23(3):487-496.[3] Misch C. Short dental implant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ationale for use. Dentistry today,2005,24(8):64-66,68.[4] Paulo M,Miguel DAN,Bo R. Short implants placed one-stage in maxillae and mandibles: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with 1 to 9 years of follow-up.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2007,9(1):15-21.[5] ten Bruggenkate CM,Asikainen P,Foitzik C,et al. Short (6-mm)nonsubmerged dental implants: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of 1 to 7 ye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1998,13(6):791-798.[6] Sun H L,Huang C,Wu YR,et al. Failure rates of short (≤ 10 mm)dental implant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2011,26(4):816-825.[7] Starke K.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vival rates and marginal bone loss on short implants in the mandible.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12,23(9):1-10.[8] Blanes RJ,Bernard JP,Blanes ZM,et al.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ITI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the posterior region. I: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7,18(6):699-706.[9] Blanes RJ.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crown-implant ratio affect the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s of implant-supported reconstru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9,20 Suppl 4(supplement):67-72.[10] Anitua E,Orive G. Retrospective study of short and extra-short implants placed in posterior regions:influence of crown-to-implant ratio on marginal bone loss.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2015,17(1):102-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