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CPU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单周期CPU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单周期CPU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27bb160915f804d2a16c107.png)
1个时钟周期 Clock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标 准 实 验 报 告(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 郫县尼克杨 学 号: 2014 指导教师:陈虹 实验地点: 主楼A2-411 实验时间:12周-15周一、 实验室名称:主楼A2-411二、 实验项目名称:单周期CPU 的设计与实现。
三、 实验学时:8学时四、 实验原理:(一) 概述单周期(Single Cycle )CPU 是指CPU 从取出1条指令到执行完该指令只需1个时钟周期。
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取操作数→执行指令→保存结果。
对于单周期CPU 来说,这些执行步骤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二) 单周期cpu 总体电路本实验所设计的单周期CPU 的总体电路结构如下。
(三) MIPS 指令格式化MIPS 指令系统结构有MIPS-32和MIPS-64两种。
本实验的MIPS 指令选用MIPS-32。
以下所说的MIPS 指令均指MIPS-32。
MIPS 的指令格式为32位。
下图给出MIPS 指令的3种格式。
本实验只选取了9条典型的MIPS 指令来描述CPU 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下图列出了本实验的所涉及到的9条MIPS 指令。
五、 实验目的1、掌握单周期CPU 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组成部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如控制器、运算器等。
?2、认识和掌握指令与CPU 的关系、指令的执行过程。
?3、熟练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EDA 工具软件进行软件设计与仿真,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CPU 的能力。
六、 实验内容(一)拟定本实验的指令系统,指令应包含R 型指令、I 型指令和J 型指令,指令数为9条。
(二)CPU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三)对设计的各个模块的仿真测试。
(四)整个CPU 的封装与测试。
七、 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一)安装了Xilinx ISE Design Suite 13.4的PC 机一台(二)FPGA 开发板:Anvyl Spartan6/XC6SLX45(三)计算机与FPGA 开发板通过JTAG (Joint Test Action Group )接口连接,其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32位嵌入式CPU中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32位嵌入式CPU中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4c02f2bdd36a32d7375818f.png)
■
维普资讯
i
i ;
从 断 点 中 恢 复 现 场 ,继 续 执 行 原 的 边 缘 ,而且 全 定 制 物 理设 计 可 以 的 逻辑 与 寄 存 器 独 立 为 C O 放 在 P T,
指令序 列 。 异 常 处 理 流水 线 根 据 上 述 分 析 可 以确 定 ,硬 件 异常 处 理 流水 线 的主 要 任 务 有3 : 个
检 测 出哪 个 部 件 发 生 了什 么 异 常 ; 即 每 条 指 令 的 执 行 一 般 都 经 过 发 生 时 , 指 令 执 行 的 正 常 顺 序 会
一
般 而 言 , 异 常 检 测 由 各 个 模 块 I 取 指) F( 、DE( 指令 译 码 ) X( 、E 指 被 暂 停 , 理 器 进 入 核 心 模 式 。 处 当
常 执行 所 需 的环 境 , 行 异 常 / 断 因 此 这 部 分 功 能 不 属 于 CP 进 中 0的设 到各 个 流 水 线 段 。例 如 :加法 溢 出
处理 、高 速 缓 存 填 充 、虚 实地 址 转 计 范 到 。 X 精 确 异 常处 理 机 制 精 确 异 常 处 理 是 指 在 发 生 异 常
一
仍 将 从 发 生 异 常 的 指 令 开 始 继 续 执
行。
对 异 常处 理 机 制的 要求
与 传 统 的异 常 /中断 处 理 机 制 相 比 , MI S4 体 系 结 构 下 的 异 在 P Kc
操 作 模 式 切换
的机制处理 。
对 于 多 进 程 操 作 系 统 , 至 少 要 区 分 两 种 进 程 :有 特 权 的 操 作 系 统 “ 心 ” 进 程 和 一 般 程 序 的 核
分布式路由器CPU扣板硬件设计与实现
![分布式路由器CPU扣板硬件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38d6e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c.png)
分布式路由器CPU扣板硬件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分布式路由器应运而生。
分布式路由器利用多个路由器进行协作,将网络流量分散处理,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处理能力。
而CPU扣板作为分布式路由器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PU扣板是分布式路由器中的一块硬件设备,主要负责处理网络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功能。
它由CPU、内存、接口模块等多个部分组成。
CPU扣板的设计与实现,直接关系到分布式路由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CPU的选择。
CP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选择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处理器。
其次是内存的配置。
内存是保存数据的关键部分,需要具备高速读写和大容量的特点。
接口模块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支持多种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光纤等。
在实现方面,需要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造。
首先是进行原理图设计,将CPU、内存、接口模块等部件进行连接。
然后进行电路板的制造和焊接。
制造过程中要保证电路板的质量和稳定性,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设计和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实际网络环境,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
并对系统进行调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bug。
分布式路由器CPU扣板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它是整个分布式路由器系统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网络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选择硬件组件,精心设计电路,严格测试和调试系统,以确保分布式路由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通信需求,推动互联网的发展。
8位CPU的设计与实现
![8位CPU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17ac1a6a76e58fafbb0033f.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CPU 实验题目 8位的系统设计1115106046 号学魏忠淋姓名B 11电子班班级凌朝东指导老师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8位CPU的系统设计一、实验要求与任务完成从指令系统到CPU的设计,编写测试程序,通过运行测试程序对CPU设计进行正确性评定。
具体内容包括:典型指令系统(包括运算类、转移类、访存类)设计;CPU结构设计;规则文件与调试程序设计;CPU调试及测试程序运行。
1.1设计指标能实现加减法、左右移位、逻辑运算、数据存取、有无条件跳转、内存访问等指令;1.2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仿真波形图;二、CPU的组成结构三、元器件的选择1.运算部件(ALU)ALU181的程序代码: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ALU181 ISPORT (S :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A :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 :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F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COUT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M : IN STD_LOGIC;CN : IN STD_LOGIC;CO,FZ: OUT STD_LOGIC );END ALU181;ARCHITECTURE behav OF ALU181 ISSIGNAL A9 : 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SIGNAL B9 : 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SIGNAL F9 : 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BEGINB9 <= '0' & B ; A9 <= '0' & A ;PROCESS(M,CN,A9,B9)BEGINCASE S ISWHEN ぜ?尰=> IF M='0' THEN F9<=A9 + CN ; ELSE F9<=NOT A9; END IF;WHEN IF M='0' THEN F9<=(A9 or B9) + CN ; ELSEF9<=NOT(A9 OR B9); END IF;WHEN 0 => IF M='0' THEN F9<=(A9 or (NOT B9))+ CN ; ELSEF9<=(NOT A9) AND B9; END IF;WHEN 1 => IF M='0' THEN F9<= ; ELSEF9<= END IF;WHEN 0 => IF M='0' THEN F9<=A9+(A9 AND NOT B9)+ CN ; ELSE F9<=NOT (A9 AND B9); END IF;WHEN 1 => IF M='0' THEN F9<=(A9 or B9)+(A9 AND NOT B9)+CN ; ELSE F9<=NOT B9; END IF;WHEN 0 => IF M='0' THEN F9<=(A9 - B9) - CN ; ELSE F9<=A9 XOR B9; END IF;WHEN 1 => IF M='0' THEN F9<=(A9 or (NOT B9)) - CN ; ELSE F9<=A9 and (NOT B9); END IF;WHEN @0 => IF M='0' THEN F9<=A9 + (A9 AND B9)+CN ; ELSE F9<=(NOT A9)and B9; END IF;WHEN @1 => IF M='0' THEN F9<=A9 + B9 + CN ; ELSE F9<=NOT(A9 XOR B9); END IF;WHEN A0 => IF M='0' THEN F9<=(A9 or(NOT B9))+(A9 AND B9)+CN ;ELSE F9<=B9; END IF;WHEN A1 => IF M='0' THEN F9<=(A9 AND B9)- CN ;ELSE F9<=A9 AND B9; END IF;WHEN H0 => IF M='0' THEN F9<=(A9 + A9) + CN ; ELSEF9<= END IF;WHEN H1 => IF M='0' THEN F9<=(A9 or B9) + A9 + CN ; ELSEF9<=A9 OR (NOT B9); END IF;WHEN I0 => IF M='0' THEN F9<=((A9 or (NOT B9)) +A9) + CN ; ELSEF9<=A9 OR B9; END IF;WHEN I1 => IF M='0' THEN F9<=A9 - CN ; ELSEF9<=A9 ; END IF;WHEN OTHERS => F9<=END CASE;IF(A9=B9) THEN FZ<='0';END IF;END PROCESS;F<= F9(7 DOWNTO 0) ; CO <= F9(8) ;COUT<=END behav;ALU的原理图:2.微控制器实现信息传送要靠微命令的控制,因此在CPU 中设置微命令产生部件,根据控制信息产生微命令序列,对指令功能所要求的数据传送进行控制,同时在数据传送至运算部件时控制完成运算处理。
cpu利用率的设计与实现
![cpu利用率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0fd44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5.png)
cpu利用率的设计与实现CPU利用率的设计与实现在计算机系统中,CPU(中央处理器)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硬件设备。
CPU的利用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设计和实现中,合理地管理和优化CPU利用率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一、CPU利用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CPU利用率是指CPU在一定时间内执行任务的比例。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CPU利用率:CPU利用率 = (CPU执行时间 / 总时间) * 100%其中,CPU执行时间是CPU在执行任务时所用的时间,总时间是指一定时间段内的总时间。
二、提高CPU利用率的方法1. 多线程和并发处理:将任务分解为多个线程并行执行,可以充分利用CPU的多核心和超线程技术,提高CPU利用率。
2. 任务调度算法优化:合理的任务调度算法可以使CPU执行任务更加高效。
例如,采用抢占式调度算法可以优先执行优先级较高的任务,提高CPU利用率。
3. 资源管理和优化:合理管理系统资源,如内存、磁盘等,可以减少资源等待时间,提高CPU利用率。
4. 缓存机制优化:合理使用缓存机制可以减少对内存的访问次数,提高数据读取和处理的速度,从而提高CPU利用率。
5. 硬件协同设计:在硬件设计中,可以通过提高CPU的时钟频率、增加缓存容量等方式来提高CPU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CPU利用率。
6. 系统调优和优化: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升级操作系统、优化系统配置等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CPU利用率。
三、实例分析:Linux操作系统中的CPU利用率监控工具在Linux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top命令来实时监控CPU利用率。
top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系统的进程信息和CPU利用率等相关信息。
使用top命令,可以实时查看每个进程的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等信息。
通过查看CPU利用率,可以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从而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调整。
除了top命令,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如htop、mpstat等来监控CPU 利用率。
基于32位Intel CPU的反汇编引擎设计与实现
![基于32位Intel CPU的反汇编引擎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a0c9d51210a6f524ccbf852b.png)
摘 要 : 过 对 Itl A 3 通 ne 一 2机 器 指 令 与 中 断 调 试 机 制 等 技 术 的 研 究 . 用 动 态 反 汇 编 技 术 . 计 了基 于 3 I 采 设 2位 It ne l
Itl 编 有 着 固 定 的 格 式 :a e: e o i o ea d 、prn 2 ne 汇 L b lmn m nc p rn l o ead 、
oe n3 其中: )bl为一条指令 的开始 , pr d 。 a ( l e:  ̄a 代表该条指令在内
存 中的起 始位 置 ; m e oi: @ nm n 为助 记 符 , 示机器 码 代 表的操 c 表
用于 Wid w 系统 , A &T则 用于 U i nos 而 T nx和类 U i nx系统 。 中 其
1 反 汇 编 引擎 概 述
反 汇 编 引 擎 主 要 功 能 是 将 可 执 行 的 文 件 中 的 二 进 制 机 器 指 令 经 过 分 析 转 变 为 汇 编 程 序 。 分 析 转 变 的 依 据 是 机 器 指 令 其
1 . 反 汇 编 引 擎 架 构 3
格式 , 是机 器代 码 和汇 编语 言格 式之 间 的桥梁 。不 同类 型 的 也
C U 的 指 令 格 式 是 不 同 的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的 为 常 用 的 It 系 P ne l 列 兼 容 C U机 器 指 令 格 式 . 以 此 为 基 石 设 计 和 开 发 反 汇 编 引 P 擎。 11 机 器 指 令 . Itl 器 指 令 一 般 分 为 Itl 4和 I 3 分 别 是 6 ne 机 ne 6 A一 2, 4位 指 令和 3 2位 指 令 . 文 仅 讨 论 3 本 2位 指 令 的 情 况 , 其 中 的 很 多 但
教学型CPU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型CPU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5aa83e55ef7ba0d4a733b46.png)
指令类 型按 照功能 可以分 为访 存指令 ( 即数 寻 立
址、 寄存器 寻址 、 寄存器 间接 寻址 ) 算术运 算 ( 、 只设计
了加 法 ) 指令 、 位指 令 、 辑运算 指 令 ( 移 逻 包括 与 、 、 或 非) 、转 移指令 ( 括条 件转移 指令和非 条件转 移指 包 令) 。根据上述 指令设计 , 出指令操作码 编码表 : 给
— — — — — — 一
暂存 器
控 制器
T _ _r . 广 r .
●访 存 指令 ( 3条 , 立 即 数 寻 址 方 式 外 ) 加 法 除 、 指令 ( 条 )逻辑与/ 指令 ( 1 、 或 2条 )
图 1 P 构 图 C U结
2 GP U指 令 及 状 态
0 l 00
Mv D [1 R] 肿
,
源 寄存器 间接寻址 自加 l 逻辑或 长跳转 0 l 0l
脯v a R-R] [0 L
3 编 写 调 试 程 序
程序 功 能 : 利用 循环 和分 支 . 现 向内存 指定 的 实
1 CP 的 结构 U
实验模 拟典 型的 C U结 构 .有 4个 通用 寄存 器 P
R ~ 3 8位 ) 程 序 计 数 器 P 8位 )指 令 寄 存 器 I 0R ( 、 C( 、 R ( 8位 )A U 数 据 暂 存 器 ( 、L 8位 ) 精 简 的 标 志 位 Z ( 、 F1
21 指 令 的 执 行 过 程 .
实验的 c u的指令执 行过程 如下 : P
短跳转指令 ( 条 ) 1
●双字节指令 ( 2条 )
●取 指令 : 据 程序 寄 存器 ( C) 依 P 的值 从 内存 中 读取 指令 , 指令存入 指令 寄存 器 (R) 将 I : ●指令译码 : 指令寄存器 (R) 将 I 的值 送入译 码器 进行译码 :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周期CPU设计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单周期CPU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64fb0102768e9951e738de.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三)学院名称: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时间:2019 年11 月8 日成绩:实验三:单周期CPU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周期CPU数据通路图的构成、原理及其设计方法;(2) 掌握单周期CPU的实现方法,代码实现方法;(3) 认识和掌握指令与CPU的关系;(4) 掌握测试单周期CPU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设计一个单周期CPU,该CPU至少能实现以下指令功能操作。
指令与格式如下:==> 算术运算指令加“加”运算。
加“加”运算。
==> 逻辑运算指令加“与”运算。
功能:GPR[rt] ←GPR[rs] or zero_extend(immediate)。
==>移位指令==>比较指令==> 存储器读/写指令==> 分支指令else pc ←pc + 4特别说明:offset是从PC+4地址开始和转移到的指令之间指令条数。
offset符号扩展之后左移2位再相加。
为什么要左移2位?由于跳转到的指令地址肯定是4的倍数(每条指令占4个字节),最低两位是“00”,因此将offset放进指令码中的时候,是右移了2位的,也就是以上说的“指令之间指令条数”。
else pc ←pc + 4(16)bltz rs, offsetelse pc ←pc + 4。
==>跳转指令(17)j addr说明:由于MIPS32的指令代码长度占4个字节,所以指令地址二进制数最低2位均为0,将指令地址放进指令代码中时,可省掉!这样,除了最高6位操作码外,还有26位可用于存放地址,事实上,可存放28位地址,剩下最高4位由pc+4最高4位拼接上。
==> 停机指令功能:停机;不改变PC的值,PC保持不变。
三.实验原理单周期CPU指的是一条指令的执行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然后开始下一条指令的执行,即一条指令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
电平从低到高变化的瞬间称为时钟上升沿,两个相邻时钟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时钟周期。
16位中央处理器设计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
![16位中央处理器设计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d1d97272af90242a895e51b.png)
l n ua e Ve io .S mu a in v rfc to n PGA e iia in a e pef r d t h o e. e v rfc to a g g — rl g i lto e iia in a d F v rfc to r ro me o t e c d Th e iia i n r s hsi ia et tt e 1 — i e u nd c t ha h b tCPU wo k h g e fi in l h ng n r lCPU s c s I EL. tc n b s d i 6— r i h refc e ty t a e e a u h a NT I a e u e n F PGA sI o e Fu t e mo e i c nb e n S C d sg swe1 a P c r . rh r r , t a eus d i o e in a l. Ke r s: CPU; FPGA ; I o e; Ve io ywo d Pc r rlg
核 进 行 F G 应 用 ,也 可进 行 S C设 计 应 用 。 PA o
关 键 词 : 中央 处 理 器 ;现 场 可 编 程 门 阵 列 ;I P核 ;V r o ei g l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2 P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一 i CPU sg n 6 bt De i n a d FPGA mp e n ai n I l me tto
Mo eSm 仿 真 工 具 ,实 现 1 d li 6位 C U 的代 码 编 写 和 仿 真 。V r o 硬 件 描 述 语 言 是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硬 件 描 述 语 言 之 P ei g l
一
,
可 用 来 进 行 各 种 层 次 的逻 辑 设 计 ,也 可 进 行 仿 真 验 证 和 时 序 分 析 。 Mo eSm 开 发 工 具 的 主要 特 点 是 仿 真 速 d li
8位CPU设计与实现
![8位CPU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3200b94ddccda38376baff2.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姓名:某某班级:计科一班学号:8位CPU的设计与实现论文CPU 的重要功效是履行指令,控制完成盘算机的各项操纵,包含运算操纵.传送操纵.输入/输出操纵等.作为模子盘算机设计,将重点放在存放器组,采纳较简略的构成模式,以尽量简练的设计帮忙读者控制CPU 的基起源基础理.此次设计CPU就是为了懂得CPU运行的道理,从而完成从指令体系到CPU的设计,并且经由过程仿真对CPU设计进行准确性评定.症结词:CPU,设计指标,电路道理图,运算部件,存放器组,模子机指令体系,微敕令序列,数据通路1. 设计的义务与请求1.1设计指标1. 能实现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STA(存数).OUT(输出).JMP(无前提转移)这五种指令;2. 全部体系能正常稳固工作.1.2 设计请求1. 画出电路道理图;2.写出设计的全进程,附上有关材料和图纸(也可直接写在相干章节中),有心得领会.2. 计划论证与选择CPU的体系计划CPU 重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数据暂存存放器DR1.DR2,数据存放器R0~R2,程序计数器PC,地址存放器AR,程序/数据存储器MEMORAY,指令存放器IR,微控制器uC,输入单元INPUT 和输出单元OUTPUT 所构成.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包含运算器.控制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微程序存储器等,实测时,它们都可以在单片FPGA 中实现.虚线框外部分主如果输入/输出装配,包含键盘.数码管.LCD 显示器等,用于向CPU 输入数据,或CPU 向外输出数据,以及不雅察CPU 内部工作情形及运算成果.1.运算部件运算部件的义务是对操纵数进行加工处理.重要由三部分构成:(1)输入逻辑.(2)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3)输出逻辑2.存放器组盘算机工作时,CPU 须要处理大量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例如对指令信息进行译码,以便产生响应控制敕令对操纵数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加工,并且根据运算成果决议后续操纵等.是以,在CPU 中须要设置若干存放器,临时存放这些信息.在模子CPU中,存放器组由R0.R1.R2 所构成.3.指令存放器指令存放器(IR)指令存放器指令存放器(IR)用来存放当前正在履行的指令,它的输出包含操纵码信息.地址信息等,是产生微敕令的重要逻辑根据.4.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也称指令指针,用来指导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地位.当程序次序履行时,每次从主存掏出一条指令,PC 内容就增量计数,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增量值取决于现行指令所占的存储单元数.假如现行指令只占一个存储单元,则PC 内容加1;若现行指令占了两个存储单元,那么PC 内容就要加2.当程序须要转移时,将转移地址送入PC,使PC 指向新的指令地址.是以,当现行指令履行完,PC 中存放的老是后续指令的地址;将该地址送往主存的地址存放器AR,即可从存储器读取下一条指令.5.地址存放器CPU 拜访存储器,起首要找到须要拜访的存储单元,是以设置地址存放器(AR)来存放被访单元的地址.当须要读取指令时,CPU 先将PC 的内容送入AR,再由AR将指令地址送往存储器.当须要读取或存放数据时,也要先将该数据的有用地址送入AR,再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纵.6.标记存放器标记存放器F是用来记载现行程序的运行状况和指导程序的工作方法的,标记位则用来反应当前途序的履行状况.一条指令履行后,CPU 根据履行成果设置响应特点位,作为决议程序流向的断定根据.例如,当特点位的状况与转移前提相符时,程序就进行转移;假如不相符,则次序履行.在后面将要介绍的较庞杂模子盘算机设计中设置了两个标记位:进位Fc.零位Fz.实现信息传送要靠微敕令的控制,是以在CPU 中设置微敕令产生部件,根据控制信息产生微敕令序列,对指令功效所请求的数据传送进行控制,同时在数据传送至运算部件时控制完成运算处理.微敕令产生部件可由若干组合逻辑电路构成,也可以由专门的存储逻辑构成.产生微敕令的方法可分为组合逻辑控制方法和微程序控制方法两种.在本章所介绍的8 位模子CPU 设计中,采取微程序控制方法经由过程微程序控制器和微指令存储器产生微敕令,是以此CPU 属于庞杂指令CISC CPU.盘算机的工作经常是分步履行的,那么就须要有一种时光旌旗灯号作为分步履行的标记,如周期.节奏等.节奏是履行一个单步操纵所需的时光,一个周期可能包含几个节奏.如许,一条指令在履行进程中,根据不合的周期.节奏旌旗灯号,就能在不合的时光发出不合的微敕令完成不合的微操纵.周期.节奏.脉冲等旌旗灯号称为时序旌旗灯号,产生时序旌旗灯号的部件称为时序产生器或时序体系,它由一组触发器构成.由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稳固的脉冲旌旗灯号,也称时钟脉冲,为CPU 供给时钟基准.时钟脉冲经由一系列计数分频,产生所需的节奏(时钟周期)旌旗灯号.时钟脉冲与周期.节奏旌旗灯号和有关控制前提相联合,可以产生所需的各类工作脉冲.模子机指令体系一条指令必须包含下列信息:操纵码.操纵数的地址.操纵成果的存储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指令的根本格局op-code 为操纵码,rs为源存放器,rd 为目标存放器存放器操纵数模子机指令体系,及其指令编码情势设模子机指令体系中包含有五条根本指令,分为算术运算指令.存取指令和控制转移指令等三种类型.五条机械指令分离是: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STA(存数).OUT(输出).JMP(无前提转移).IN 为单字长(8 位二进制),其余为双字长指令,XX H 为addr对应的十六进制地址码.拟定指令流程和微敕令序列(盘算机设计中最症结步调)1.微程序控制概念(1)微敕令和微操纵一条机械指令可以分化成一个微操纵序列,这些微操纵是盘算机中最根本的,不成再分化的操纵.在微程序控制的盘算机中,将控制部件向履行部件发出的各类控制敕令叫做微敕令,它是构成控制序列的最小单位.是以,微敕令是控制盘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根本微操纵的敕令.微敕令和微操纵是一一对应的.微敕令是微操纵的控制旌旗灯号,微操纵是微敕令的操纵进程.微敕令有兼容性和互斥性之分.兼容性微敕令是指那些可以同时产生,配合完成某一些微操纵的微敕令;而互斥性微敕令是指在机械中不许可同时消失的微敕令.兼容和互斥都是相对的,一个微敕令可以和一些微敕令兼容,和另一些微敕令互斥.对于单独一个微敕令,就无所谓兼容性或互斥性了.(2)微指令.微地址微指令是指控制存储器中的一个单元的内容,即控制字,是若干个微敕令的聚集,存放控制字的控制存储器的单元地址就称为微地址.一条微指令平日至少包含两大部分信息:微操纵码字段,又称操纵控制字段,该字段指出微指令履行的微操纵;微地址码字段,又称次序控制字段,指出下一条要履行的微指令的地址.(3)微周期所谓微周期是指从控存中读掏出一条微指令并履行划定的响应操纵所需的时光.(4)微程序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聚集就是微程序.若干条有序的微指令构成了微程序.微程序可以控制实现一条机械指令的功效.或者说一条机械指令可以分化为特定的微指令序列.一旦机械的指令体系肯定今后,每条指令所对应的微程序被设计好并且存入控存后,控存老是处于只读的工作状况,所以控存一般采取只读存储器(ROM)存放.从新设计控存内容就能增长.删除.修正机械指令体系.在FPGA 中平日采取嵌入式阵列块构成的LPM_ROM 作为控存,存放微指令.(1)程度型微指令一次能界说并履行多个并行操纵微敕令的微指令.按照操纵控制字段的编码办法不合,程度型微敕令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程度型(不译码法)微指令,第二种是字段译码法程度型微指令,第三种是直接和字段译码相混杂的程度型微指令.(2)垂直型微指令垂直型微指令中设置操纵码字段,由微操纵码划定微指令的功效.垂直型微指令的构造相似于机械指令的构造.在一条微指令中只存一二个微敕令,每条微指令的功效比较简略.是以,实现一条机械指令的微程序要比程度型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长得多,它是采取较长的微程序构造去换取较短的微指令构造.3.模子机的微指令uA5~uA0:微程序控制器的微地址输出旌旗灯号,是下一条要履行的微指令的微地址.S3.S2.Sl.S0:由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ALU 操纵选择旌旗灯号,以控制履行16 种算术操纵或16 种逻辑操纵中的某一种操纵.M:微程序控制输出的ALU 操纵方法选择旌旗灯号.M=0 履行算术操纵;M=l履行逻辑操纵: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进位标记旌旗灯号,Cn=0 暗示ALU 运算时最低位有进位;Cn=1 则暗示无进位. WE: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RAM 控制旌旗灯号.当CE=0 时,如WE=0,为存储器读;如WE=1,为存储器写.A9.A8:译码后产生CS0.CS1.CS2 旌旗灯号,分离作为SW_B.RAM.LED 的选通控制旌旗灯号.A 字段(15.14.13):译码后产生与总线相衔接的各单元的输入选通讯号.B 字段(12.11.10):译码后产生与总线相衔接的各单元的输出选通讯号.C 字段(9.8.7):译码后产生分支断定测试旌旗灯号P(1)~P (4)和LDPC 旌旗灯号.履行一条微指令的进程相似于机械指令的履行进程.起首,将微指令从控存CM 中掏出,称为取微指令.对于垂直型微指令还应包含微操纵码的译码时光.然后,履行微指令所划定的各个微操纵.根据微指令的履行方法可分为串行履行和并行履行两种.5.时序安插因为CPU 的工作是分步进行的,并且须要严厉准时控制,是以设置时序旌旗灯号,以便在不合的时光发出不合的微敕令,控制完成不合的操纵.组合逻辑控制方法和微程序控制方法在时序安插上有差别,前者多采取三级时序划分,尔后者往往采取两级时序.这是设计中最症结的步调,这是因为须要根据这一步的设计成果形成最后的控制逻辑.拟定指令流程是将指令履行进程中的每步传送操纵(存放器之间的信息传送),用流程图的情势描写出来,拟定微敕令序列是用操纵时光表列出每步操纵所需的微敕令及其产生前提.7.形成控制逻辑设计的最后一步.采取组合逻辑控制方法或采取程序控制方法,有各自不合的设计办法.在组合逻辑控制方法中,将产生微敕令的前提进行分解.化简,形成逻辑式,从而构成控制器的焦点逻辑电路.在微程序控制方法中,则是根据微敕令来编写微指令,构成微程序,从而构成以控制存储器为焦点的控制逻辑.2.4 微程序设计1.IN指令为了履行输入指令,CPU 要做两件工作.起首,由INPUT 输入装配的数据开关SW输入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其次,经由过程数据总线将输入的数据写入存放器R0 中.2.ADD指令 R0←R0+(MEM)存储单元的地址是存放在紧跟在操纵码后的字节中的,是以,起首要以该字节的内容为地址,即将该单元内容送地址存放器AR;然后,从AR 所指向的RAM 存储单元掏出操纵数送给DR2.因为在取指令操纵码时,PC 已经主动加1,指向下一字节,该地址就是存放操纵数的存储单元的地址.3.STA指令向存储器RAM 写数据操纵STA,以紧跟在操纵码后的字节作为存放操纵数地址,将R0 中的数据存入该地址单元.起首将紧跟在操纵码后的字节的内容送给地址存放器AR.4. OUT指令AR←PC,PC←PC+1;以PC的内容作为存数据的地址BUS←RAM,AR←BUS;AR指向存放操纵数的RAM单元BUS←RAM,DR1←BUSOUT←DR15.JMP指令AR←PC,PC←PC+1 ;以PC的内容作为取数据的地址BUS←RAM,PC←BUS ;将RAM内容送PC,实现程序转移3. CPU设计及微代码3.1 道理图模版取指令阶段完成的义务是将现行指令从主存中掏出来并送至指令存放器中.具体的操纵如下:(1)将程序计数器(PC)中的内容送至存储器地址存放器(AR),并送往地址总线(AB).(2)PC 的内容递增,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好预备.(3)由控制单元(CU)经控制总线(CB)向存储器发读敕令.(4)从主存中掏出的指令经由过程数据总线(DB)送到指令存放器(IR)中.以上这些操纵对任何一条指令来说都是必须要履行的操纵,所以称为公共操纵.完成取指阶段义务的时光称为取指周期.掏出指令后,指令译码器ID 可辨认和区分出不合的指令类型.此时盘算机进入剖析取数阶段,以获取操纵数.因为各条指令功效不合,寻址方法也不合,所以剖析取数阶段的操纵是各不雷同的.(5)指令存放器(IR)中的内容送指令译码器(ID)进行指令译码.(6)指令译码器(ID)的内容送操纵控制器.(7)操纵控制器产生履行指令的微控制.2. 剖析取数阶段对于无操纵数指令,只要辨认出是哪条具体的指令,即可以直接转至履行阶段,所以不需进入剖析取数阶段.而对于带操纵数指令,为读取操纵数起首要盘算出操纵数的有用地址.假如操纵数在通用存放器内,则不须要再拜访主存;假如操纵数在主存中,则要到主存中去取数.对于不合的寻址方法,有用地址的盘算办法是不合的,有时要多次拜访主存才干掏出操纵数(间接寻址).对于无操纵数指令,只要辨认出是哪条具体的指令,即可以直接转至履行阶段,所以不需进入剖析取数阶段.而对于带操纵数指令,为读取操纵数起首要盘算出操纵数的有用地址.假如操纵数在通用存放器内,则不须要再拜访主存;假如操纵数在主存中,则要到主存中去取数.对于不合的寻址方法,有用地址的盘算办法是不合的,有时要多次拜访主存才干掏出操纵数(间接寻址).别的对于单操纵数指令和双操纵数指令,因为须要的操纵数的个数不合,剖析取数阶段的操纵也不合.3. 履行阶段履行指令阶段完成指令划定的各类操纵.履行阶段完成义务的时光称为履行周期.盘算机的根本操纵进程就是取指令.取操纵数.履行指令,然后再取下一条指令……如斯周而复始,直至碰到停机指令或外来的干涉为止.微程序流程图是根据每条指令的微操纵流程所绘制的,操纵框内给出的是该微操纵要履行的动作.当拟定“取指”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根据P(1)的测试成果将消失多路分支.因为操纵码的位数已肯定为4 位,所以可直接将操纵码与微地址码的部分对应.本模子机用指令存放器(IR7~IR0)的高4 位(IR7~IR4)与微地址码的后4 位对应.模子机的微地址码共有六位,微地址码的高三位已固定为001,低三位从000~111 共有八种状况,现设计了五条指令,须要五个分支进口,是以,将低三位中的000B~100B 这五个地址分派给这五条指令,就得到五个分支进口微地址.这五个分支进口(以八进制暗示)分离是10.11.12.13 和14,占用五个固定的微地址单元.其余的微操纵单元的微地址设置,可以将还未应用的微地址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分派给这些微操纵单元,微地址的分派情形见图5-4.微地址标注在每个微操纵框的左上角,右上角标注的是微指令码.ALU 为运算器;DR0 和DR1 为其输入端的两个暂存存放器;R0 是数据存放器,用来保管数据和运算成果;PC 为程序计数器;IR 和ID分离为指令存放器和指令译码器;AR 和MOMERY 分离为存储地址存放器和存储数据存放器;INPUT 为输入装配;OUTPUT 为输出装配.各根本单元模块的输出端经由过程三态门控制与内部数据总线相衔接;微控制器按照时序产生器的节奏,对指令进行译码后产生同步的控制旌旗灯号.各部件旁边的C 是由微指令译码器输出的控制旌旗灯号,用于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与数据总线相连的旌旗灯号有些是单向的,有些则是双向的.如数据存放器.存储器.I/O 接口的数据旌旗灯号是双向的,而指令旌旗灯号.地址旌旗灯号.控制旌旗灯号是单向的.现实上在FPGA 中,双向端口元件的表述办法是:输入和输出端口采取两个不合的端口,这时各根本元件的输出端口不克不及直接与内部总线衔接在一路,而是须要经由过程三态门控制今后再衔接到总线上.在向总线输出数据时,不克不及同时有两路或两路以上数据一路输出,不然会产生数据冲突.是以在设计微程序.肯定微操纵时,应留意数据传输中控制旌旗灯号对时序的请求.3.5 微程序控制的基起源基础理3.6 在模子CPU中的软件履行微指令履行情形经由过程此次的设计,我受益匪浅.起首,我对CPU有了根本熟悉,熟悉它的道理,构造,运行;其次,我对微指令的熟悉也有了进一步进步,特殊是指令对应的功效以及对指令的懂得;再次,我对该部件的道理及功效运行有了必定层次的懂得;最后,我必须承认,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要从底层抓起,然后去解决问题,当我对某些器械不懂时,要从书本的最根本概念看起,再到道理,运行层次,构造等去懂得才干真正懂,还有和他人的交换很重要,不懂的问题彼此交换看法可以受益匪浅.我很感激此次机遇让我有了一次锤炼.参考文献:[1] 潘松潘明. 现代盘算机构成道理. 科学出版社.[2] 王爱英.盘算机构成与构造(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精品单周期CPU设计.docx
![精品单周期CPU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88df28ad5bbfd0a79567391.png)
■=・NINGBO UNIVERSITY短学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周期CPU设计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员: XXXXXXXXXXX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 _____________二o—一年七月八日摘要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部件,它是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和控制器组成,简称处理器(或CPU), CPU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各类信息终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处理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也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之一。
CPU设计的第一步应当根据指令系统来建立数据路径,再定义各个部件的控制信号,确定时钟周期,完成控制器的设计。
然后建立数据路径,进而可以进行数字设计、电路设计,最后完成物理实现。
而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数据路径的建立和控制器的实现。
一个机器的性能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指令数、时钟周期,以及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CPI)。
然而不论是时钟周期,还是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目,都是由处理器的实现情况决定的。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构造了单周期的数据路径和组合逻辑实现的控制器。
本次试验屮,我们运用Quartus II 8.0软件设计出了一个拥有6 条指令的单周期CPU,并对它进行了简单的测试,最终完成了一个正确的单周期CPU的设计。
关键词:数据路径,控制器,控制信号,单周期Abstract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is a computer instraction fetch and execution ofcomponents, it is an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registers and a controll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cessor (or CPU), CPU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computer systems in all type information terminal has been widely used・Processor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re computer technology.The first step should be based on CPU design instraction to create a data path, and then defin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control signals to determine the clock cycle, the controller design. Then set up a data path, and then can be digital design, circuit design, physical implementation finaliz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focus of our research is to establish the data path and controller implementation.The performance of a machine consists of three key factors: the number of instructions, clock cycles to execute each i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required number of clock cycles (CPI). Whether it be a clock cycle, each instruction or the number of clock cycles required are determined b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rocessor.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single-cycle data path and the combinational logic to achieve the controller.This experiment, we use Quartiis II 8.0 software to design a single-cycle instruction with 6 CPU, and it conducted a simple test, thefinal completion of a proper single-cycle CPU design.Keywords:Data path, Controller, Control Signal,Single-cycle实验内容:1、通过实验的学习,基本熟悉quarters II软件的使用,并能熟练运用试验所需元件。
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a94ebf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5.png)
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国产化CPU开始出现在市场上。
这为我们设计和实现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相关内容。
一、国产化CPU的特点与需求国产化CPU通常具有自主研发的架构和技术,其设计与传统的国际厂商的CPU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特点和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国产化CPU的架构和指令集。
这些信息可以从厂商提供的技术文档中获取。
我们需要知道CPU支持的指令集,内存管理机制,中断处理机制等,以便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操作系统的设计。
其次,国产化CPU往往具有与国际厂商的CPU不同的性能和能耗特点。
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了解其最大运算速度,能耗情况以及对外设的支持能力等。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为其设计优化的操作系统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国产化CPU的兼容性。
在国产化CPU的起步阶段,为了能够顺利过渡到国产化CPU,我们需要设计支持多种CPU架构的操作系统内核。
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CPU上,为用户提供灵活的选择。
二、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和实现。
下面将从内核的结构、任务调度、内存管理和设备驱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内核结构操作系统内核是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调度任务,提供接口供应用程序使用。
在设计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内核时,可以参考传统的内核结构,如微内核、宏内核等。
根据国产化CPU的特点,我们可以针对其架构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
2. 任务调度任务调度是操作系统内核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基于国产化CPU的操作系统中,任务调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任务优先级、时间片大小、IO等待等。
根据国产化CPU的特点和性能需求,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调度算法,如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等。
简单CPU系统设计与实现
![简单CPU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c62013f26fff705cd170a2b.png)
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报告简单CPU系统设计与实现1设计课题的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CPU及其外部模块,能够完成机器代码的输入、存储、执行和结果显示。
基本要求:指令要求至少有空指令,跳转指令,加法指令,存取数据指令。
利用自己设计的指令系统编写一段机器语言,可以完成求两个小于256的数的最大公约数.机器语言通过拨码开关和按键逐条输入,通过程序执行开关控制程序执行,最后在数码管或LED灯上显示结果。
提高要求:设计并实现其它指令。
2系统设计2.1 设计思路设计的简易CPU系统主要由指令存储器(可以通过拨码和按键读入指令)、控制器、内部寄存器、内存以及ALU构成。
设计过程重点考虑如下事项:读/写寄存器,读/写存储器以及执行指令。
通过执行读入的指令以及编写好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来测试该系统的功能。
2。
2总体框图2。
2.1系统总体框图由设计思路,可绘制如下的简单CPU系统总体框图:最终在quartusII中连接好的CPU系统图如下所示(其中的AC C属于ALU部件):2.2。
2 系统状态转移图如上图,系统共有3个状态:S0、S1、S2.分别为S0:在这一状态,通过拨码和按键录入要执行的指令.S1:在这一状态,CPU执行程序,即S0录入的指令.S2:在这一状态,CPU执行完全部程序,等待再次执行或等待录入指令.2。
2。
3 求解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设a,b为给定的两个整数,用辗转相减法求解他们的最大公约数:2。
3 分块设计2.3。
1 DIV(分频器)DIV将电路板所提供的时钟分频,产生CPU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以及数码管扫描所需要的时钟.2.3。
2MCU (控制器)MCU用来产生系统内部所有寄存器、运算单元所需的控制信号,以及执行各条指令所需要的微操作。
它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所在。
2。
3.3 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ALU有5个输入端和2个输出端,其中一个操作数固定来自累加器acc(具体编程时可用变量或信号表示),另一个操作数来自端口mbr_in(通过数据总线接到寄存器MBR)。
虚拟机CPU平台的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虚拟机CPU平台的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2b9f66425c52cc58bd6bed7.png)
个程序 , 由 于 在 堆 设计 与 实 现 过 程 中 内 存 段 将 通 过 这 个 函数 来 启 动 和 执 行 。 以 下 为 的 分 配 和释 放 存 在 内 存泄 露 问 题 和 悬 空指 ma i n函数 主体 。 针等等 诸 多问题 , 急 需解 决 。 针 对 这 种 情 Vo i d ma i n ( i n t g r a c , c h a r* g r a v [ ] )
虚 拟 机 发 展 到 今 天 已 经 有 几 十 年 的 历 史 了, 在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内 虚 拟 机 技 术 完 全 没 有 引 起 人 们 的 足 够 重视 , 但 最 近 几 年 在 计算机工程应 用领域 范围 内, 随 着 计 算 机 性 能 的不 断 增 强 , 计 算机 能 力的 不 断 增 加 ,
况, 我 将 采 取 的 研 究 方 法 是 使 用 一 种 基 于 顺序 匹 配算 法 的 最先 匹配 算 法 对 内 存进 行 5 个单精度I E E E 7 5 4 浮 点 寄存 器( ¥ D1 一 分 配 和 回收 。 所 谓 顺 序 匹 配 算 法 既 是 允 许 ¥ D5 ) ; 内 存 以 可 变 的 尺 寸进 行 分 配 和 回收 。 这 种 以 下是 用 C+ +语 言描 述 的小 型 虚 拟 机 解 决办 法 的 关键 是需 要使 用 某 种 数 据 类 型 软件系统I CU的 C P U环 境 的 内部 结 构 : 的链 接 列表 来 跟 踪 数 据 堆 里 的 已经 分 配和
3 个 段寄存 器( ¥ CC、 ¥ D D、 ¥ VV) ; 3 个指 针 寄 存器 ( ¥ s s 、 ¥ P S 、 ¥ J S ) ; 1 2 个通 用 型 整数 寄 存 器( S T1 - S Tl 2 ) ; 5 个双精度I E E E 7 5 4 浮点寄存器( S S1 ~ ¥ S 5 ) ;
64位多核CPU中交叉开关总线的设计与实现
![64位多核CPU中交叉开关总线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ecd17b0452ea551810a687dc.png)
Ke o d c o s a wic u b o k n t r M u t. o e CP , u l u t m yw rs r sb r s t h, n l c e wo k, lic r U f l c so —
Cls m b r TP 3 . a s Nu e 323
总第 2 9 2 期 20 年第 1 期 08 1
计算机 与数 字工 程
C mp tr& D gtl n ie r g o ue ii gn ei aE n
Vo. 6 No 1 13 . 1
15 1
6 多核 C U 中交 叉 开 关 总 线 的设 计 与 实现 4位 P
2 交 叉 开 关 总 线 立 从
Dein a sg nd Applc ton o os b r S t h i a i f Cr s a wic
BU n 6 . i u t. or Si 4. tM lic e CPU b .
P n Zh o Zh n mi u Fa a o g n
卜 凡 赵 忠 民
上海 203) 04 3 ( 同济大 学微 电子 中心
摘
要
交叉 开关 是无 阻塞网络 , 允许所有 可能的点对点间的 同时连接 。随着 制程工艺 的发展 , 越来越 多的多核 处理
器开始采用交叉开关作 为内部互连机制 。本文论述 了在 6 位 多核处理器 中交叉开关 总线 的设计 与实现 , 4 在本设计 中, 它的
1 引 言
当今不 少 多核 处 理器 的并 行 处 理 能力 受 限 于
与A MD公 司 的 Atln双核 处理 器 中均采 用 了交 ho 叉 开关 技术 。 本 文论 述 了一种 应用 于 6 多核 处理 器 中 的 4位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单周期CPU设计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单周期CPU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59f07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f.png)
中⼭⼤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单周期CPU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三)学院名称: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学⽣姓名:学号:时间:2019 年11 ⽉8 ⽇成绩:实验三:单周期CPU设计与实现⼀.实验⽬的(1) 掌握单周期CPU数据通路图的构成、原理及其设计⽅法;(2) 掌握单周期CPU的实现⽅法,代码实现⽅法;(3) 认识和掌握指令与CPU的关系;(4) 掌握测试单周期CPU的⽅法。
⼆.实验内容设计⼀个单周期CPU,该CPU⾄少能实现以下指令功能操作。
指令与格式如下:==> 算术运算指令加“加”运算。
加“加”运算。
==> 逻辑运算指令加“与”运算。
功能:GPR[rt] ←GPR[rs] or zero_extend(immediate)。
==>移位指令==>⽐较指令==> 存储器读/写指令==> 分⽀指令else pc ←pc + 4特别说明:offset是从PC+4地址开始和转移到的指令之间指令条数。
offset符号扩展之后左移2位再相加。
为什么要左移2位?由于跳转到的指令地址肯定是4的倍数(每条指令占4个字节),最低两位是“00”,因此将offset放进指令码中的时候,是右移了2位的,也就是以上说的“指令之间指令条数”。
else pc ←pc + 4(16)bltz rs, offsetelse pc ←pc + 4。
==>跳转指令(17)j addr说明:由于MIPS32的指令代码长度占4个字节,所以指令地址⼆进制数最低2位均为0,将指令地址放进指令代码中时,可省掉!这样,除了最⾼6位操作码外,还有26位可⽤于存放地址,事实上,可存放28位地址,剩下最⾼4位由pc+4最⾼4位拼接上。
==> 停机指令功能:停机;不改变PC的值,PC保持不变。
三.实验原理单周期CPU指的是⼀条指令的执⾏在⼀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然后开始下⼀条指令的执⾏,即⼀条指令⽤⼀个时钟周期完成。
32位MIPS CPU 设计 实验报告详解
![32位MIPS CPU 设计 实验报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ba15cf55270722182ef79d.png)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实验32位MIPS CPU设计综述:我们的最后验收结果时钟频率是84.9MHz。
本实验报告主要分为实验设计说明与实验收获总结两个部分。
附件中有CPU工程文档与模块代码。
第一部分实验设计一、ALU设计1、设计思路实现基本的算术、逻辑、关系、位与移位运算,尽量优化以达到最小的面积延时积。
结构图如下:主要设计思想:A. 加法运算实现可以采用逐次进位、超前进位等结构,减法可以通过加法实现(参见见面理论课讲义或者前面实验);同时输出Z(结果为零)、V(结果溢出)、N(结果为负)等标志位,注意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标志产生的不同。
B. 比较运算根据减法运算的结果(Z/V/N)产生,自行分析比较操作与算术运算之间的关系。
C. 移位运算可以考虑将移位操作拆分为16 位移位、8 位移位、4 位移位、2 位移位、1位移位等几个子运算的组合,然后级联形成最后的运算结果。
D. 逻辑运算可以根据要求直接产生。
功能表接口说明2、主要模块a)32bit加法器采用8个4bit超前进位加法器极连的方式,构成32bit加法器。
对于逸出位v的处理如下:由有符号数的性质可知,对最高位32和次高位31位取抑或,输出信号则为是否逸出。
对32位运算结果取反后,再对相邻两位反复取与,最终得到结果是否为零的输出z.如果是有符号数,则符号位=n。
由于这一方法部分程度上减弱了高位计算对低位计算的依赖程度,因此可以实现延时的降低。
同时,由于其超前进位网络的大量逻辑运算,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电路的面积,造成最终的面积延时积特性恶化。
关键代码见附录1b)32bit减法器对加法器按位取反,再加一。
关键代码见附录1c)32bit 右移32bit 左移32bit 算术右移将移位操作拆分为16 位移位、8 位移位、4 位移位、2 位移位、1位移位等几个子运算的组合,然后级联得到最后的运算结果。
关键代码见附录1d)32bit 逻辑比较单元采用行为级语句直实现逻辑比较功能。
简单CPU系统设计及实现
![简单CPU系统设计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23a38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b.png)
简单CPU系统设计及实现首先,我们需要确定CPU系统的架构。
在本例中,我们将采用单周期处理器设计,该设计非常简单且易于实现。
在该架构中,每个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执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指令集的构成。
在本例中,我们将使用基本的指令集,包括算术操作指令(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逻辑操作指令(如与、或、异或)和数据传输指令(如存储、加载和移动数据)。
在开始设计CPU系统之前,我们需要确定CPU寄存器的数量和宽度。
在本例中,我们将使用8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的宽度为8位。
这些寄存器将分别用于存储通用数据、存储器地址和指令。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设计CPU的数据路径。
数据路径是指数据在CPU内部通过的路径。
在单周期处理器中,数据路径包括指令存储器、程序计数器、寄存器文件、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存储器。
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的指令,可以通过程序计数器(PC)来访问。
PC是一个寄存器,它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每个时钟周期,PC增加1,以指向下一条指令。
寄存器文件用于存储CPU的寄存器,可以通过寄存器地址来访问。
寄存器文件包括8个通用寄存器。
ALU用于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它从寄存器文件中读取操作数,并将结果写回寄存器文件。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包括程序的指令和变量。
存储器有两个口,一个用于读取操作,一个用于写入操作。
设计数据路径后,我们需要设计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控制数据路径中的信号流动。
在单周期处理器中,控制单元通常由指令解码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指令解码器将二进制指令解码为对数据路径的控制信号。
控制逻辑基于解码的指令生成控制信号。
在实现CPU系统之前,我们需要设计指令的编码方式。
在本例中,我们将使用定长编码,每个指令都有相同的长度,例如8位。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实现CPU系统。
我们可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描述和实现CPU系统的各个部分。
常用的HDL包括VHDL和Verilog。
我们可以使用仿真工具来验证CPU系统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姓名:某某班级:计科一班学号:8位CPU的设计与实现论文CPU 的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控制完成计算机的各项操作,包括运算操作、传送操作、输入/输出操作等。
作为模型计算机设计,将重点放在寄存器组,采取较简单的组成模式,以尽量简洁的设计帮助读者掌握CPU 的基本原理。
此次设计CPU就是为了了解CPU运行的原理,从而完成从指令系统到CPU 的设计,并且通过仿真对CPU设计进行正确性评定。
关键词:CPU,设计指标,电路原理图,运算部件,寄存器组,模型机指令系统,微命令序列,数据通路1.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1设计指标1. 能实现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STA(存数)、OUT(输出)、JMP(无条件转移)这五种指令;2. 整个系统能正常稳定工作。
1.2 设计要求1. 画出电路原理图;2.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也可直接写在相关章节中),有心得体会。
2. 方案论证与选择2.1 CPU的系统方案CPU 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数据暂存寄存器DR1、DR2,数据寄存器R0~R2,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AR,程序/数据存储器MEMORAY,指令寄存器IR,微控制器uC,输入单元INPUT 和输出单元OUTPUT 所组成。
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微程序存储器等,实测时,它们都可以在单片FPGA 中实现。
虚线框外部分主要是输入/输出装置,包括键盘、数码管、LCD 显示器等,用于向CPU 输入数据,或CPU 向外输出数据,以及观察CPU 内部工作情况及运算结果。
1.运算部件运算部件的任务是对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输入逻辑。
(2)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
(3)输出逻辑2.寄存器组计算机工作时,CPU 需要处理大量的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例如对指令信息进行译码,以便产生相应控制命令对操作数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加工,并且根据运算结果决定后续操作等。
因此,在CPU 中需要设置若干寄存器,暂时存放这些信息。
在模型CPU中,寄存器组由R0、R1、R2 所组成。
3.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R)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它的输出包括操作码信息、地址信息等,是产生微命令的主要逻辑依据。
4.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也称指令指针,用来指示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位置。
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次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PC 内容就增量计数,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增量值取决于现行指令所占的存储单元数。
如果现行指令只占一个存储单元,则PC 内容加1;若现行指令占了两个存储单元,那么PC 内容就要加2。
当程序需要转移时,将转移地址送入PC,使PC 指向新的指令地址。
因此,当现行指令执行完,PC 中存放的总是后续指令的地址;将该地址送往主存的地址寄存器AR,便可从存储器读取下一条指令。
5.地址寄存器CPU 访问存储器,首先要找到需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因此设置地址寄存器(AR)来存放被访单元的地址。
当需要读取指令时,CPU 先将PC 的内容送入AR,再由AR将指令地址送往存储器。
当需要读取或存放数据时,也要先将该数据的有效地址送入AR,再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
6.标志寄存器标志寄存器F是用来记录现行程序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程序的工作方式的,标志位则用来反映当前程序的执行状态。
一条指令执行后,CPU 根据执行结果设置相应特征位,作为决定程序流向的判断依据。
例如,当特征位的状态与转移条件符合时,程序就进行转移;如果不符合,则顺序执行。
在后面将要介绍的较复杂模型计算机设计中设置了两个标志位:进位Fc、零位Fz。
7.微指令产生部件实现信息传送要靠微命令的控制,因此在CPU 中设置微命令产生部件,根据控制信息产生微命令序列,对指令功能所要求的数据传送进行控制,同时在数据传送至运算部件时控制完成运算处理。
微命令产生部件可由若干组合逻辑电路组成,也可以由专门的存储逻辑组成。
产生微命令的方式可分为组合逻辑控制方式和微程序控制方式两种。
在本章所介绍的8 位模型CPU 设计中,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通过微程序控制器和微指令存储器产生微命令,因此此CPU 属于复杂指令CISC CPU。
8.时序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常常是分步执行的,那么就需要有一种时间信号作为分步执行的标志,如周期、节拍等。
节拍是执行一个单步操作所需的时间,一个周期可能包含几个节拍。
这样,一条指令在执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周期、节拍信号,就能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微命令完成不同的微操作。
周期、节拍、脉冲等信号称为时序信号,产生时序信号的部件称为时序发生器或时序系统,它由一组触发器组成。
由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稳定的脉冲信号,也称时钟脉冲,为CPU 提供时钟基准。
时钟脉冲经过一系列计数分频,产生所需的节拍(时钟周期)信号。
时钟脉冲与周期、节拍信号和有关控制条件相结合,可以产生所需的各种工作脉冲。
2.2模型机指令系统一条指令必须包含下列信息:操作码、操作数的地址、操作结果的存储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指令的基本格式op-code 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 为目的寄存器寄存器操作数模型机指令系统,及其指令编码形式设模型机指令系统中包含有五条基本指令,分为算术运算指令、存取指令和控制转移指令等三种类型。
五条机器指令分别是: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STA(存数)、OUT(输出)、JMP(无条件转移)。
IN 为单字长(8 位二进制),其余为双字长指令,XX H 为addr对应的十六进制地址码。
2.3 拟定指令流程和微命令序列(计算机设计中最关键步骤)1.微程序控制概念(1)微命令和微操作一条机器指令可以分解成一个微操作序列,这些微操作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将控制部件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叫做微命令,它是构成控制序列的最小单位。
因此,微命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命令。
微命令和微操作是一一对应的。
微命令是微操作的控制信号,微操作是微命令的操作过程。
微命令有兼容性和互斥性之分。
兼容性微命令是指那些可以同时产生,共同完成某一些微操作的微命令;而互斥性微命令是指在机器中不允许同时出现的微命令。
兼容和互斥都是相对的,一个微命令可以和一些微命令兼容,和另一些微命令互斥。
对于单独一个微命令,就无所谓兼容性或互斥性了。
(2)微指令、微地址微指令是指控制存储器中的一个单元的内容,即控制字,是若干个微命令的集合,存放控制字的控制存储器的单元地址就称为微地址。
一条微指令通常至少包含两大部分信息:微操作码字段,又称操作控制字段,该字段指出微指令执行的微操作;微地址码字段,又称顺序控制字段,指出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的地址。
(3)微周期所谓微周期是指从控存中读取出一条微指令并执行规定的相应操作所需的时间。
(4)微程序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集合就是微程序。
若干条有序的微指令构成了微程序。
微程序可以控制实现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
或者说一条机器指令可以分解为特定的微指令序列。
一旦机器的指令系统确定以后,每条指令所对应的微程序被设计好并且存入控存后,控存总是处于只读的工作状态,所以控存一般采用只读存储器(ROM)存放。
重新设计控存内容就能增加、删除、修改机器指令系统。
在FPGA 中通常采用嵌入式阵列块构成的LPM_ROM 作为控存,存放微指令。
2.微指令格式(1)水平型微指令一次能定义并执行多个并行操作微命令的微指令。
按照操作控制字段的编码方法不同,水平型微命令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水平型(不译码法)微指令,第二种是字段译码法水平型微指令,第三种是直接和字段译码相混合的水平型微指令。
(2)垂直型微指令垂直型微指令中设置操作码字段,由微操作码规定微指令的功能。
垂直型微指令的结构类似于机器指令的结构。
在一条微指令中只存一二个微命令,每条微指令的功能比较简单。
因此,实现一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要比水平型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长得多,它是采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去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3.模型机的微指令uA5~uA0:微程序控制器的微地址输出信号,是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的微地址。
S3、S2、Sl、S0:由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ALU 操作选择信号,以控制执行16 种算术操作或16 种逻辑操作中的某一种操作。
M:微程序控制输出的ALU 操作方式选择信号。
M=0 执行算术操作;M=l执行逻辑操作。
Cn: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进位标志信号,Cn=0 表示ALU 运算时最低位有进位;Cn=1 则表示无进位。
WE: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RAM 控制信号。
当CE=0 时,如WE=0,为存储器读;如WE=1,为存储器写。
A9、A8:译码后产生CS0、CS1、CS2 信号,分别作为SW_B、RAM、LED 的选通控制信号。
A 字段(15、14、13):译码后产生与总线相连接的各单元的输入选通信号。
B 字段(12、11、10):译码后产生与总线相连接的各单元的输出选通信号。
C 字段(9、8、7):译码后产生分支判断测试信号P(1)~P(4)和LDPC 信号。
4.微指令的执行方式执行一条微指令的过程类似于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首先,将微指令从控存CM 中取出,称为取微指令。
对于垂直型微指令还应包括微操作码的译码时间。
然后,执行微指令所规定的各个微操作。
根据微指令的执行方式可分为串行执行和并行执行两种。
5.时序安排由于CPU 的工作是分步进行的,而且需要严格定时控制,因此设置时序信号,以便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微命令,控制完成不同的操作。
组合逻辑控制方式和微程序控制方式在时序安排上有区别,前者多采用三级时序划分,而后者往往采用两级时序。
6.拟定指令流程和微命令序列这是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这是由于需要根据这一步的设计结果形成最后的控制逻辑。
拟定指令流程是将指令执行过程中的每步传送操作(寄存器之间的信息传送),用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出来,拟定微命令序列是用操作时间表列出每步操作所需的微命令及其产生条件。
7.形成控制逻辑设计的最后一步。
采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或采用程序控制方式,有各自不同的设计方法。
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将产生微命令的条件进行综合、化简,形成逻辑式,从而构成控制器的核心逻辑电路。
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则是根据微命令来编写微指令,组成微程序,从而构成以控制存储器为核心的控制逻辑。
2.4 微程序设计1.IN指令为了执行输入指令,CPU 要做两件事情。
首先,由INPUT 输入装置的数据开关SW输入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其次,通过数据总线将输入的数据写入寄存器R0 中。
2.ADD指令 R0←R0+(MEM)存储单元的地址是存放在紧跟在操作码后的字节中的,因此,首先要以该字节的内容为地址,即将该单元内容送地址寄存器AR;然后,从AR 所指向的RAM 存储单元取出操作数送给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