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
行政领导学总复习名词解释单项选择
名词解释1.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与人民赋予自己的局部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视下自主地行动与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与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根底上,通过学习、教育与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根底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总与。
4.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开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1.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2.领导环境指制约与推动领导活动开展的各种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的总与。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与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根底上,通过学习、教育与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根底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总与。
4.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与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1.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与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对可能影响组织与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展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与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效劳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网络为根底平台,实现政府及公民、政府及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展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及管理体制的变革。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电大考试《行政领导学》期末考题及答案
《行政领导学》判断题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军事领域。
(对)2.领导学的产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错)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对)4.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仁政。
(错)5.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错)6.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对)7.社会分工主要是在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两个方向上展开的。
(对)8.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9.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信民、富民、教民三个内容。
(对)10.对领导者的研究和对领导活动的研究是彼此独立,毫不相关的。
(错)11.个人素质对于领导者的造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行为培养和训练兵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对)12.柔性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思想与动机上的互动的过程,组织和社会的发展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推动的。
(错)13.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无关。
(错)14.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超前性原则。
(错)15.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物质文化。
(对)16.在组织中,信念往往成为最有效的凝聚力和黏合剂,是组织发展、变革而又保持稳定的基本要素。
(对)17.领导文化只是文化在特定领域中的一个表现样式,依然符合文化的本质特性。
(对)18.领导环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改造领导环境。
(错)19.领导环境的发展和改善,也必须遵循领导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对)20.领导活动的很多方面都受制于领导环境。
(对)21.关于领导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暴力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错)22.在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对)23.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行政领导学》选择题习题与解答
《行政领导学》选择题习题与解答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A.军事领域).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C.领导力).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社会属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C.无为而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A.人本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C.权变理论色彩)的领导理论。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B.20世纪80年代 )。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C.智能激发)。
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C.领导与管理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综合性B.社会性 C.应用性D.交叉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信民 B.富民D.教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A.系统性与互动性B.战略性与前瞻性D.强制性与权威性)。
7.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管理体系C.技术体系D.知识与技能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8.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B.人际能力C.个人品质D.目标有效性E.才能多面性)。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B.神权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2.在(D.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2022年《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12月)何志华一、考试阐明(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2、单选10题,每题1分,共10分;3、多选5题,每题2分,共10分;4、简答题(含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旳时间与形式90分钟闭卷考试二、复习指引1、单选题及多选题见《期末复习指引手册》综合练习。
(占20%)2、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如下内容。
(占80%)(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行政领导P1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旳行为过程。
2、领导权变理论P27(上半年已考)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旳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用相应旳领导方式,最后实现抱负旳领导效果旳理论。
3、柔性领导P29所谓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旳基本上,依托领导者旳非权力影响力,采用非强制命令旳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旳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旳行动旳领导行为。
第二章领导授权P56所谓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旳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可以在上级旳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解决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毕任务所必需旳客观条件。
第三章1、领导体制P75所谓领导体制,概括说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旳设立和领导权限旳划分及其所形成旳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畴和方式旳制度体系。
2、领导层次P76所谓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构造旳级别层次,有多少级别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3、领导幅度P76所谓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批示并直接向她报告,对她负责旳人数。
4、一长制P84所谓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种系统或者组织旳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旳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旳领导体制。
行政领导学
行政领导学文档.doc
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ACD)。
P188-189A.有一定数量的人C.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 D.心理上有归属感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BCE)。
P191 B.价值观的一致 C.个体互补 E.利益的一致3.下列哪些属于李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ACDE)P193 A.工作型 C.自卫型D.互利型E.友谊型4.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ABCD)。
P193A.纵向寄生型 B.纵向共栖型C.横向进取型D.横向防守型5.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P198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6.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AB CD)。
P199-206 A,目标冲突 B.认识冲突 C,情感冲突D.行为冲突7.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ABC)。
P200A.角色外冲突 B.角色内冲突 C.角色间冲突8.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CDE)。
P203 C.避开法D.不干涉法E.预防法9.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ABCD)P204A.维系整体性的作用B.认知标准化的作用C.行为定向性的作用D,惰性作用10.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AB CD)。
P205A.控制 B,激励机制C.情绪表达D.信息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1.战略的主要特征有(ABCE)。
P219 A.后继性 B.前提性 C.稀有性 E.层次性2.科学预测的特征有(ABC)。
P222 A.历史感B.现实感C.可验证性3.系统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有(ABC)。
P221 A.系统哲学B.系统管理C.系统分析4.战略环境分析要进行(ABCDE)。
P225 A.外部环境分析 B.组织资源分析 C.组织结构分析 D.组织文化形式 E.社会环境分析5.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ABCD)。
P225-226 A.战略形成 B.环境分析C.评估和控制 D.战略实施6.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ABCE)。
行政领导学复习指导(章节版)
行政领导学复习指导(章节版)行政领导学复习指导(章节版)行政领导学复习指导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A军事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C领导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社会属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C无为而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A 人本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C权变理论色彩)的领导理论。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B20世纪80年代)。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C智能激发)。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C领导与管理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综合性B社会性C应用性D交叉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信民B富民C爱民D教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领导手段C领导文化和领导目标D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A系统性与互动性 B战略性与前瞻性D强制性与权威性)。
7.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管理体系C技术体系D 知识与技能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8.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B人际能力C个人品质D目标有效性E才能多面性)。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B神权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电大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辅导
《行政领导学》重点辅导第一章导论一、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2、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社会分工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横向分工;二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工。
横向分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生的分工形式,依次包括: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及体力与脑力的分工。
现代社会的三大纵向分工包括: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决策与咨询的分工,及决策与监督的分工。
纵向分工——特别是决策与执行的分工直接导致了领导与管理的分离,成为领导学产生的客观基础。
3、领导学是对丰富的领导实践与朴素的领导思想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理论化。
二、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1、领导学的基本内容(1)以领导的本原和基本要素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领导学的基本原理及领导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领导的权力与制约,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2)以领导的结构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关系与角色。
(3)以领导的功能与方法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决策与战略,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思维与创新,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领导学的学科特色(1)社会性;(2)综合性;(3)应用性;(4)交叉性。
三、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领导学的研究方法(1)辩证研究方法。
(2)实证研究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
(3)历史研究方法。
(4)比较研究方法。
(5)案例研究方法。
(6)系统研究方法。
2、领导学的研究意义(1)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需要。
(3)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提升领导者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
四、领导的含义与本质1、领导的含义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制动和致变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行政领导学》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含答案)(说明:各章的前两项题目见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制动和致变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是领导的构成要素之一,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它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
3、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4、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5、柔性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思想与动机上的互动的过程,组织和社会的发展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推动的,现代领导者要善于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法,依靠其非权力影响力实现下属内心的服从和认同,实现平等、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心灵感召和互动。
6 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的内容,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分工对领导学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分工是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
社会分工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横向分工;二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工,包括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决策与咨询的分工以及决策与监督的分工。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行政领导学第一章导论1. 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单选)(C)。
A. 权力属性B. 服务属性C. 社会属性D. 自然属性2. 以下关于领导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A. 领导是支配和强制B. 领导力就是获取追随者的权力C. 领导是领袖和导师D. 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3. 单选题:领导活动的主体是什么( A )A. 领导者个人和领导群体B. 领导者群体C. 被领导者D. 领导者个人4. 关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 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问题B. 管理侧重于处理战略问题C. 领导侧重于处理复杂问题D. 领导侧重于处理战略问题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1. 1.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什么紧密相连的(单选)(A)。
A. 社会发展阶段B. 经济C. 阶级D. 人性2. 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ACD):A. 领导权力载体B. 领导权力性质C. 领导权力客体D. 领导权力主体3. 领导权力行使应坚持哪些原则?(ABCD):A. 可行性原则B. 正当性原则C. 效益性原则D. 民主性原则第三章领导体制与改革1.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单选)(b)。
a.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 层级制与职能制c. 完整制与分离制d. 集权制与分权制2. 首长制的主要优点有(ACD):A. 职权集中B. 个人专断C. 责任明确D. 行动迅速3. 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有哪些?(bcd):a. 领导职数过于庞大b. 领导法规的缺失c. 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d. 权力过分集中第四章领导环境与文化1. . 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单选)(c)。
a. 系统性原则b. 超前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实践性原则2. 领导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cd):a. 领导者b. 领导目的c. 领导环境d. 被领导者3. 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外部环境的是( b ):a. 经济发展b. 组织性质c. 政治法律d. 科学技术4.列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在自我修炼中,除了技能修炼,还有(C)更重要?(单选)A. 道德修炼B. 文化修炼C. 精神修炼D. 心理修炼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1. 对于领导者来说,()是第一位的(单选)(b)。
行政领导学
行政领导学第一篇:行政领导学导论:1、领导:指挥、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的而努力的过程。
2、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指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由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通过行使职权组织管理行政事务而进行的决策、指挥、组织、控制和协调行政活动的过程3、行政领导学的研究领域:他探讨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规律、特点和艺术,一边应用这些知识来开发领导能力,改善领导的有效性;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强有力的公共行政部门领导者。
第一章:1、领导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领导者、追随者、领导环境。
2、领导艺术: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
3、领导而后管理的差异:(1)领导和管理的职能不同。
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某些活动的过程,而领导通常是指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
(2)功用不同。
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带来变革。
(3)素质要求不同。
领导者是人格化的领袖,而管理者偏重于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职务。
(4)成长的途径不同。
管理者和领导者可以培养,但是领导者更需要在实践中竞争。
(5)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不同。
领导者比管理者更复杂。
第二章:1、领导者:上下左右开展“内政外交”活动,组织起高强的人力资源系统---广泛的追随队伍,齐心合力,团体奋斗,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2、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有共同的利益和信仰,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
3、领导环境:是指领导者的工作环境的各种因素、条件的综合及其发展态势。
狭义的指领导者所在的组织。
4、现代管理科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5、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1)人格上是平等的,体现的事一种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社会关系。
(2)身份上是相对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追随者可能在不同时间地点变成领导者。
(3)存在相互追随的关系,班尼斯认为“好的领导者应该也是好的追随者”。
(4)权力上是相互制约的,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于组织的法定权利,更是来自于追随者的认可。
电大行政领导学小抄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1.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1.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2.领导环境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1.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1.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以及简答题2.主观题请同学们认真做完。
三、名词解释领导体制及公共行政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是个综合的概念,一般的领导体制指的是政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的体系。
领导体制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公共行政领导体制是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中的领导制度体系。
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也就是小道消息的传播,是指通过正式途径以外的信息交流。
其内容往往是人们当下注意的焦点、热点问题,针对性强,形式不拘,反映灵活。
其缺点表现在:沟通双方或多方都可以不负责任,因而难以控制,容易失真,甚至会强化非组织活动,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正式沟通的权威性。
自我领导自我领导是一个注重下属发挥自我影响的行为和想法的策略集合。
一方面它以行为为中心,让下属自定目标,自我提示、自我排练、自我检查、自我奖惩;另一方面它以认知为中心,注重有效的思想和感情,从工作和任务中获得快乐和回报,并从中产生责任感、成就感和自我控制感,树立正确的信念,形成建设性的积极性的思维。
领导魅力魅力是领导者所具备的非凡的品质,在领导活动中表现为对被领导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因此而形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是指领导者引导个人、群体和组织对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以及组织的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更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四、论述题试述领导发展的意义。
答:领导发展作为领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领导者工作中十分重要,对组织和下属也很有意义。
第一,领导发展有助于提高领导影响力和领导绩效,减轻领导负担。
通过领导自身的发展,可以直接提高影响力和领导绩效;通过领导下属发展,使下属有经验有能力,可以分担领导责任,使领导者的效率倍增;通过组织发展,设立明确正式的目标,严格科学的工作程序,或形成内聚力高的工作群体,都可以减少对领导者的要求,并可以扩大领导者的绩效第二,领导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和生产力。
电大行政领导学精华复习资料考试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1•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1 •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2•领导环境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1 •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 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导论行政领导学的基本原理1、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行政领导主体根据行政领导环境和行政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行政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行政领导的本质:行政领导活动是一种为了公共目的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
因此,从行政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行政领导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并且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体现着公共利益的服务。
3、行政领导与管理(1)行政领导与管理的联系:A行政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B行政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行政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
行政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行政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二,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的是合理性。
行政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第三,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行政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第四,行政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行政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3)行政领导活动区别于管理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第一,行政领导具有战略性。
行政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和对人、对事的统御,强调通过与下属的沟通和对下属的激励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强调通过下属的服从和组织控制实现组织目标。
行政领导追求组织乃至社会的整体效益;管理则着眼于某项具体效益。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篇: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方式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二、命题依据本课程期末考试以本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和文字主教材《领导学基础》(李成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命题依据。
三、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2.试题采用五种形式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共10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共10分;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2,共20分;论述题(含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2,共40分。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答题要求(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来讲只答基本定义即可,不必阐释、论述、举例说明。
完成的作业名词解释题中存在的问题:名词解释题不注意审题、答题不规范,过于繁杂,如:1.矩阵式——有同学答: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
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
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
缺点是: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是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精)
行政领导学1、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等。
[了解]答:从一般意义上说,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领导活动特有的矛盾、特点与规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也就是指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
二是行政领导活动的结构,包括行政领导活动赖以展开的体制与组织形式,行政领导环境与文化,行政领导关系。
三是行政领导活动的过程,行政领导决策,行政领导选才用人,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四是行政领导未来发展的趋势性研究,包括行政领导效能与发展,行政领导与电子政务。
研究行政领导学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生理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等。
2、行政领导权力的作用。
[掌握]答:从行政领导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巩固政治统治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始终是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政府的任何行政领导权力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二是政府的任何行政领导权力都是从统治阶级或全体人民的“政治意志”转换而来的。
(二)调节政府职能的平衡政府不仅是阶级统治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社会职能分工的体现。
政府的行政领导权力除了具有政治统治的作用外,还具有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和平衡社会职能的作用。
而调节政府职能平衡,始终是政府行政权力其他作用赖以存在的基础。
(三)优化行政领导权力本身结构也就是政府运用行政领导权力对其自身的权力结构进行优先配置。
(四)解决治理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政府解决和治理社会问题,是基于它管理社会的职能,而这一职能的实现,是通过行政权力的行使来保证的,它为稳定社会的需要所决定。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的素质发展,在上述每一方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3、领导权力的制约。
《行政领导学》各章问题及解答(5——8章)
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一、什么是领导素质?它具有哪些特点?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领导素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物质性和精神性;2、先天性与后天性;3、适应性与发展性;4、相关性与变异性;5、多样性与综合性;6、社会性与时代性。
二、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
这种看法正确吗?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
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禀赋、智力等等心理因素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三、领导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领导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1、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3、能力素质;4、知识素质;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
四、我国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1、政治理论;2、政治知识;3、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4、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5、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五、什么是道德素质?领导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领导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1、事业心和使命感;2、进取心;3、胸怀宽阔;4、公正;5、自身廉洁。
六、领导知识素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领导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1、宽广的知识面;2、熟悉现代管理知识;3、一般的科学知识;4、本职专业知识;5、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
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
选择一项:A。
自然属性B。
管理属性C。
权力属性D。
社会属性正确答案是:社会属性2.()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选择一项:A。
职位B. 组织C. 权力D. 权利正确答案是:权力3.()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选择一项:A。
领导B. 被领导C. 群体D. 人正确答案是:人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选择一项:A。
梅奥B. 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赫茨伯格正确答案是:梅奥5.冲突属于()。
选择一项:A。
低对抗行为B。
高对抗性行为C. 无对抗性行为D. 对抗性行为正确答案是:高对抗性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有一定数量的人B. 是一种社会组织C.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D. 心理上有归属感E. 具有独立的意义正确答案是:有一定数量的人,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心理上有归属感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利益之间的矛盾B。
价值观的一致C。
个体互补D. 个性差异大E。
利益的一致正确答案是:价值观的一致, 个体互补,利益的一致3.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纵向寄生型B. 纵向共栖型C。
横向进取型D。
横向防守型E。
矛盾冲突型正确答案是:纵向寄生型,纵向共栖型,横向进取型, 横向防守型4.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
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C. 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D。
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E. 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正确答案是: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5.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目标冲突B。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P))
• (1)协调人际关系,缓和、改善领导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2)调节成员的心理情绪,保持组织内和谐的领导关系。 • (3)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领导效能。
– 2、消极作用:
• (1)破坏良好的领导关系。 • (2)使已经出现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 (3)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 3、对待非正式群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领导在工作中应注意对凝聚力的定量分析与正确引导:
• 1、运用调查、图表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 2、对群体凝聚力的正确引导。
二、群体的分类
• (一)规模分类
– 一般情况,工作群体在胜任工作的前提下,应尽量小一些。 – 1、规模越大,沟通越困难。 – 2、规模较大时会出现一些非正式群体,是情况复杂。
• (四)功能分类 • 指其性质是为完成工作而建立起来的工作群体, 或为满足社会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 • (五)实效分类 • 指群体存在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分为永久性群体或 临时性群体。
• (六)参考样本群体 • 也叫理想化群体,其作用主要不是完成任务,而 是提供一个比较的标准或一种模仿的规范(如: 模范班组、先进班组标准等)
三、非正式群体与领导关系
• (一)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与类型
– 1、含义:是指以成员的感情 、兴趣、价值观、信息沟通等非工作性因素 为主要联系纽带的,满足成员个人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无固定成员和明确 职责分工的群体。 – 2、特点:(1)是自发性的;(2)是不稳定性的;(3)有自发的领袖 人物且作用突出;(4)是群体意识与归属感。 – 3、美国学者李维斯把非正式群体概括为五种类型:(1)友谊型;(2) 工作型;(3)同好型;(4)互利型;(5)自卫型。 – 4、此外,按形成原因分利益型、情感型、信仰型、亲缘型、爱好型等; 按影响结果分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按构成情况分横向型、 纵向型、混合型。 – 5、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非正式群体中的纵向寄生型群体、纵向共栖 型群体、横向进取型群体、横向防守型群体4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
选择一项:A. 自然属性B. 管理属性C. 权力属性D. 社会属性正确答案是:社会属性2.()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选择一项:A. 职位B. 组织C. 权力D. 权利正确答案是:权力3.()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选择一项:A. 领导B. 被领导C. 群体D. 人正确答案是:人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选择一项:A. 梅奥B. 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赫茨伯格正确答案是:梅奥5.冲突属于()。
选择一项:A. 低对抗行为B. 高对抗性行为C. 无对抗性行为D. 对抗性行为正确答案是:高对抗性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有一定数量的人B. 是一种社会组织C.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D. 心理上有归属感E. 具有独立的意义正确答案是:有一定数量的人,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 心理上有归属感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利益之间的矛盾B. 价值观的一致C. 个体互补D. 个性差异大E. 利益的一致正确答案是:价值观的一致, 个体互补, 利益的一致3.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纵向寄生型B. 纵向共栖型C. 横向进取型D. 横向防守型E. 矛盾冲突型正确答案是:纵向寄生型, 纵向共栖型, 横向进取型, 横向防守型4.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 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C. 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D. 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E. 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正确答案是: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5.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目标冲突B. 认识冲突C. 情感冲突D. 行为冲突E. 自我冲突正确答案是:目标冲突, 认识冲突, 情感冲突, 行为冲突6.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角色外冲突B. 角色内冲突C. 角色间冲突D. 个体之间的冲突E. 目标冲突正确答案是:角色外冲突, 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7.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主动出击B. 理顺法C. 避开法D. 不干涉法E. 预防法正确答案是:避开法, 不干涉法, 预防法8.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控制B. 激励C. 情绪表达D. 信息E. 引起冲突正确答案是:控制, 激励, 情绪表达, 信息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领导关系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2.群体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3.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每题7分,共42分)1.简述领导关系的特点。
答案要点:(1)客观性;(2)社会性;(3)动态性;(4)强制性;(5)扩张性和渗透性;(6)复杂性。
2.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答案要点: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
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
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
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
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
(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
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3.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4.简述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1)导向性;(2)服务性;(3)感染性;(4)非我性;(5)多重性。
5.冲突等同于竞争。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
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
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6.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
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
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统一性。
答案要点: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性是由竞争与合作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活跃和富于变化是竞争的特点,它具有使系统不断发生变化的功能。
这种性质和功能,既可能使系统发生积极变化,也可能使系统发生破坏性变化。
在领导关系中,竞争的破坏性往往造成系统的动荡和裂变,导致内耗现象的发生。
与竞争相对应的是合作。
以内容为标准,合作可以分为目标合作、权力合作、信息合作、心理合作、利益合作等。
无论哪种合作,其基本功能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各种内耗,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最优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1)竞争与合作都能促进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2)竞争与合作都能推动系统的有序化;(3)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于领导关系中,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反映了领导关系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的竞争并不纯粹是一种对立,它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助。
2.结合实际论述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许多组织目标和组织职能的实现都是直接通过或借助于非正式群体来完成的。
由于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广泛性和必然性以及在领导活动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诸多群体类型中与领导关系关联最为密切、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沟通和指挥协调遇到问题时,非正式群体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领导关系的关键因素。
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群体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主要体现在:(1)协调组织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缓和或改善领导关系中存在的问题;(2)调节组织成员的心理情绪,有利于保持和创造组织内和谐的领导关系;(3)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领导效能。
当非正式群体不配合正式群体的工作时,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发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群体就会发挥消极作用,破坏既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