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经济学二考博真题

合集下载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真题集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真题集

考博详解与指导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2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肖前,人民出版社;《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肖前,人民出版社。

2002经济学一:不列参考书目。

试题侧重于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003经济学二:不列参考书目。

试题侧重于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004马克思主义原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2005管理学:《管理学》(第9版)Stephen P.Robbins、Mary Coult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清华管理学系列英文版教材);《管理学》(第九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系统工程》汪应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006高等概率论:《A Probability Path》S.I.Resnick,Birkhäuser,Boston(2005年)。

2007法学与经济学综合(法理、民法和微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占30%):《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法理学》博登海默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民法总论》龙卫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微观经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08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第4版修订版)》彼得森、刘易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001近代西方哲学史:《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02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卷)[美]斯皮格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003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上海财经大学课程考试卷A

上海财经大学课程考试卷A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原理 》课程考试卷(6)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一个家具制造商每周生产100个桌子并出售。

她正在考虑生产更多的桌子,她是否应该扩大生产( ) A 、是的,因为生产桌子有利润B 、不,因为她肯定卖不掉额外的桌子C 、这依据于她额外出售桌子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D 、这依据于她额外出售桌子的平均成本与平均利润2、参议员斯玛特正在试图说服他们地区的工人对外贸易是有利的。

参议员斯玛特认为贸易可以获利( )A、只有当我们获得我们不能生产的产品时 B 、因为贸易可以提高专业化,增加总产出 C 、如果我们获利则导致其他参与者受害D 、由于其他国家的自利性,贸易的范围应该受限3、一个朋友问你为什么市场价格优于政府制定的价格。

你说市场价格更好是因为它们反映了( ) A 、产品对于社会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成本 B 、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不是对于社会的价值 C 、既是产品对于社会的价值,也是生产成本D 、既不是产品对于社会的价值,也不是生产成本4、下面哪一个最可能提高美国的平均生活标准( ) A 、投资的增加B 、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竞争的日本发生连续的经济问题C 、最低工资的上升D 、每周平均工作时间的缩短 5、在1990年,英国经历低水平的通货膨胀同时土耳其经历了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这一不同是因为( ) A 、英国比土耳其更加工业化B 、英国比土耳其印制货币的速率慢C 、英国工人比土耳其工人更有生产力D 、土耳其的市场失灵比英国严重C、D。

每一选择均花费100美元。

最终他决定消费B。

消费B的机会成本是()A、如果他没有选择B而选择其他消费时对于他的价值B、选择A、C、D合起来对于他的价值C、300美元D、100美元7、参议员史密斯想增加高收入者的税收帮助贫困的人。

参议员琼斯认为这样的税收对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有损害,因此对社会不利。

上财经济学二考博真题

上财经济学二考博真题

上财经济学⼆考博真题2000年博⼠研究⽣⼊学考试试题(第3、第6⼆题各为16分,其余各题均为17分)1、假定陈某⼈⼀家住公房50平⽅⽶。

房改后每⽉房租每平⽅⽶提⾼了4元,同时他家⼜从政府领到房改津贴共200元/⽉。

(1)请做图并分析住房制度改⾰对陈某⼈的各种影响。

(2)假定社会上很多⼈的情况与陈某⼈相似,还有⼀部分⼈所住的公房⾯积⽐陈某⼈更⼤或更⼩,请作图并分析住房改⾰制度改⾰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1)在制定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时,是否应⿎励竞争?为什么?(2)⽤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曲线图分析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1)试分析为什么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

(2)试⽤微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政府保护环境的⼏种政策措施。

4、作图并简要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中的各种效果(2)在长期中的各种效果5、作图并简要分析在⼀资本⾼度流动、实⾏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中央银⾏增加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

6、试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前在中国是否有⽤?2002年10⽉经济学试题(博⼠研究⽣⼊学考试试题)答案请⽤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公式和图形表⽰的,请注明所使⽤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法国经济学家⽡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尔拉法则(Walras’Law)。

试证明⽡尔拉法则,并说明⽡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是现代经济学的⼀个重要概念。

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form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strategicformgames)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strategicform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

但只有在总供给⽅⾯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

上海财大考博经济学试题 +++

上海财大考博经济学试题 +++

经 济 学 试 题(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假定陈某人一家住公房50平方米。

房改后每月房租每平方米提高了4元,同时他家又从政府领到房改津贴共200元/月。

(1) 请做图并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对陈某人的各种影响。

(2) 假定社会上很多人的情况与陈某人相似,还有一部分人所住的公房面积比陈某人更大或更小,请作图并分析住房改革制度改革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1)在制定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时,是否应鼓励竞争?为什么? (2) 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曲线图分析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1)试分析为什么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

(2)试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政府保护环境的几种政策措施。

4、作图并简要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1) 在短期中的各种效果 (2) 在长期中的各种效果5、作图并简要分析在一资本高度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

6、试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目前在中国是否有用? (第3、第6二题各为16份,其余各题均为17分)经 济 学 试 题(2002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每题25分 1.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瓦尔拉法则(Walras ’ Law)。

试证明瓦尔拉法则,并说明瓦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 form 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 strategic form games )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 strategic form 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 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

但只有在总供给方面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与笔记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与笔记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与笔记(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与笔记2003年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1. 经济人概念的内容之一是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其经济利益。

2. 在生产者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3. 外部经济的存在必然导致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与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动成正比。

5. 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XY,那么,他总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费在X 上。

6. 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增减。

7.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8. “流动性陷阱”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最有效。

9. 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

10.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Y/Y=△N/N=△K/K。

(Y:产量,N:劳动,K:资本)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11.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社会提出了在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具体目标。

而在贫困研究上作出特殊成就并获得诺贝尔纪念奖(简称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是A. Stiglitz(斯蒂格利茨) B. Sen(森)C. Arrow(阿罗)D. Samuelson (萨缪尔森)12.商品的需求价格由()决定。

A. 消费者的收入 B. 消费者的偏好 C. 该商品的边际效用 D. 该商品的生产成本13.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 (Q:需求,P:价格),则在P=1处需求弹性系数是A. 0.25 B. 0.5 C. 1 D.1.2514.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A. 固定不变B. 经常变动C. 1D. 015.提高工资会使个人的劳动时间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D. A或B16.如果MPL/MPK>w/r,那就应该A. 用更多的劳动替代资本B. 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C. 降低工资D. 降低利率17.国家监管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其经济利润消失,则限价要等于该厂商的A. 边际收益B. 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 D. 平均可变成本18.对商品的信息不对称会损害A. 消费者利益 B. 生产者利益C. 市场D. 以上各项19.瓦尔拉斯定律意味着A. 所有市场皆供求平衡B. 超额需求等于零C. 相对价格的存在性 D. 以上各项都不对20.科斯定理指的是A. 若交易成本为零,则只要财产权明确,市场交易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B. 若交易成本为零,财产权明确与否并不影响市场交易的效率C. 只有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市场交易才是有效率的D. 以上各项都对21.经济均衡是指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C. 总支出等于企业收入D.消费加投资等于产出22.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增加,则均衡收入A. 必然增加 B. 不变C. 必然减少D. 不能确定23.当利率很低时,购买债券的风险A. 很小B. 很大C. 可能大也可能小D. 不变24.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A. 购买公司债券B. 购买公司股票C. 购买国债D. 上述都不是25.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可能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26.在简单凯恩斯乘数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A. 投资函数的斜率B. 消费函数的斜率 C. 实际货币供应量D. 实际利率27.一个经济体系中的失业是指A. 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 B. 实际工资超过劳动的边际产量C. 失业统计中的失业人数大于0D.上述各项目都不准确28.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下述国家中A. 韩国、日本、中国B. 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C. 中国、印度、泰国D. 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29.菲利浦斯曲线的存在意味着A. 存在工资粘性 B. 预期在短期无效C. 预期在长期无效 D. 短期无工资与失业间的替代30.在IS-LM-BP模型中,IS曲线上每一点所对应的是A. 产品市场均衡B. 货币市场均衡C. 劳动市场均衡D. 国际收支均衡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2题,共30分)1.设对一垄断厂商的两种产品的需求函数如下:Q1=40-2P1+P2Q2=15+P1-P2该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C=(Q1)^2+Q1Q2+(Q2)^2请求出该厂商取得最大利润时的Q1、Q2、P1、P2和利润R,其中符号含义为Q:产品产量;P:价格;C:成本;R:利润。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1、给定消费者偏好,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那么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定递减。

2、在垄断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垄断定价中成本加成系数减少。

3、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那么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补偿变差(CV)和等价变差(EV)大小满足:∣EV∣>∣△CS∣>∣CV ∣。

4、如果李三的偏好可以用函数Max{x,y}表示,那么他的偏好是凸的。

5、如果消费者偏好可以用C-D效用函数表示,那么,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不随价格或收入改变而变化6、对于一个公平的赌博,即期望的净收益为零,此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风险爱好,取决于他是否会接受公平的赌博。

7、在博弈情形中,如果扩大一个参与者的策略集,那么至少该参与者的福利不会下降。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所有交易者具有理性、严格递增偏好,那么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是某一竞争均衡的结果。

9、在外部性问题中,如果每个消费者具有拟线性偏好,那么帕累托有效配置独立于产权分配。

10.、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于交易一方不能观察另一方类型或质量导致的。

1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

12、货币中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13、对汇率固定、资本只有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14、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注重货币收益,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注重货币成本。

15.、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16、在计算GDP时,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及办公用房应当计入投资,而个人购买的新住房应计入消费。

17、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报考专业:相关专业试题编号:803(共8页)1.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2.第一大题即判断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我校专用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卡”上,选正确的涂“A”,如(A)(B)(C)(D);选错误的涂“B”,如(A)(B)(C)(D)。

3.第二大题即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填涂在我校专用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卡”上,如选中“D”,正确涂法为(A)(B)(C)(D)。

4.第三大题的答案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用红色笔者不给分。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卷袋内,装答题卡时不准折叠。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小王的效用函数为u(x,y)=max{2x,2y}。

如果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相等,那么小王将选择消费相同数量的x和y。

2.如果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理性人将不会选择储蓄。

()3.对垄断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通常会减少垄断者的产量水平。

()4.如果需求曲线是价格的线性函数,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是相等的。

()5.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度量的是总成本。

()6.如果一家厂商的技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则该企业的平均成本一定是关于产量的递减函数。

()7.在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的埃奇沃思方框图中,契约曲线一定是从一个消费者的原点到另一个消费者的原点的连线。

()8.在产量领导者模型中,领导者至少能获得古诺模型中的利润水平。

()9.消除外部效应只能通过税收和补贴才能解决。

()10.寿险公司必须考虑买寿险的人们比没有买的更容易生病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道德风险的例子。

()11.张三每天吃4斤菠菜,这时价格是1元/斤。

当价格上升到1.25元/斤,他的邻居觉得他可怜就每天给他一元作为补偿。

张三日子过的还像以前一样好。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We can make mistakes at any age.Some mistakes we make are aboutmoney.But most mistakes are about people.Did Jerry really care whenI broke up with Helen?When I got that great job,did Jim really feelgood about it,as a friend?Or did he envy my luck?And Paul-why didn'tpick up that he was friendly just because I had a car?When we lookback,doubts like these can make us feel bad.But when we look back,it's too late.Geng duo yuan xiao wan zheng kao bo ying yu zhen ti jiqi jie xi qing lian xi quan guo mian fei zi xun dian hua:si ling lingliu liu ba liu jiu qi ba,huo jia zi xun qq:qi qi er liu qi ba wusan qi.Why do we go wrong about our friends-or our enemies?Sometimeswhat people say hides their real meaning.And if we don't really listenwe miss the feeling behind the words.Suppose someone tells you,You're a lucky dog.That's being friendly.But lucky dog?There's abit of envy in those words.Maybe he doesn't see it himself.Butbringing in the dog bit puts you down a little.What he may be sayingis that the doesn't think you deserve your luck.Just think of all the things you have to be thankful foris anothernoise that says one thing and means another.It could mean that thespeaker is trying to get you to see your problem as part of your lifeas a whole.But is he?Wrapped up in this phrase is the thought thatyour problem isn't important.It's telling you to think of all thestarving people in the world when you haven't got a date for Saturdaynight.How can you tell the real meaning behind someone's words?One way is to take a good look at the person talking.Do his words fit the way he looks?Does what he says agree with the tone of voice?His posture(姿态)?The look in his eyes?Stop and think.The minute you spend thinking about the real meaning of what people to you may save another mistake.26.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A)how to interpret what people sayB)what to do when you listen to others talkingC)how to avoid mistakes when you communicate with peopleD)Why we go wrong with people sometimes27.According to the author,the reason why we go wrong about our friends is that.A)We fail to listen carefully when they talkB)People tend to be annoyed when we check what they sayC)People usually state one thing but means anotherD)We tend to doubt what our friends say28.In the sentence Maybe he doesn't see it himself.in the second paragraph,the pronoun it refers to.A)being friendly C)lucky dog B)a bit of envy D)your luck29.When we listen to a person talking,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us to do is.A)notice the way the person is talkingB)take a good look at the person talkingC)mind his tone,his posture and the look in his eyesD)examine the real meaning of what he says based on his manner, his tone and his posture30.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is a.A)teacher C)philosopher B)psychologist D)doctor Passage7A moment's drilling by the dentist may make us nervous and upset. Many of us cannot stand pain.To avoid the pain of a drilling that may last perhaps a minute or two,we demand theneedle-a shot of novocaine(奴佛卡因)-that deadens the nerves around the tooth.Now it's true that the human body has developed its millions of nerves to be highly aware of what goes 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it.This helps us adjust to the world.Without our nerves-and our brain,which is a bundle of nerves-we wouldn't know what's happening. But we pay for our sensitivity.We can feel pain when the slightest thing is wrong with any part of our body.The history of torture is based on the human body being open to pain.But there is a way to handle pain.Look at the Indian fakir(行僧)who sits on a bed of nails.Fakirs can put a needle right through an arm,and feel no pain.This ability that some humans have developed to handle pain should give us ideas about how the mind can deal with pain.The big thing in withstanding pain is our attitude toward it.Ifthe dentist says,This will hurt a little,it helps us to accept the pain.By staying relaxed,and by treating the pain as an interesting sensation(感觉),we can handle the pain without falling apart.After all,although pain is an unpleasant sensation,it is still a sensation, and sensations are the stuff of life.31.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A)how to suffer pain B)how to avoid painC)how to handle pain D)how to stop pain32.The sentence But we pay for our sensitivity.in the second paragraph implies that.A)we should pay a debt for our feelingB)we have to be hurt when we feel somethingC)our pain is worth feelingD)when we feel pain,we are suffering it33.When the author mentions the Indian fakir,he suggests that.A)Indians are not at all afraid of painB)people may be senseless of painC)some people are able to handle painD)fakirs have magic to put needles right through their arms34.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handle pain is.A)how we look at pain B)to feel pain as much as possible C)to show an interest in pain D)to accept the pain reluctantly35.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pain is.A)pessimistic B)optimistic C)radical(极端的)D)practicalPassage8Thirty-two people watched kitty Genovese being killed right beneath their windows.She was their neighbor.Yet none of the32 helped her.Not one even called the police.Was this in gunman cruelty? Was it lack of feeling about one's fellow man?Not so,say scientists John Barley and Bib Fatane.These men went beyond the headlines to probe the reasons why people didn't act.They found that a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wo steps before he can help. First he has to notice that is an emergency.Suppose you see a middle-aged man fall to the side-walk.Is he having a heart attack?Is he in a coma(昏迷)from diabetes(糖尿病)?Or is he about to sleep off a drunk?Is the smoke coming into the room from a leak in the air conditioning?Is itsteam pipes?Or is it really smoke from a fire? It'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if you are faced with a real emergency.Second,and more important,the person faced with an emergency must feel personally responsible.He must feel that he must help,or the person won't get the help he needs.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 lot depends on how many people are around.They had college students in to betested.Some came alone. Some came with one or two others.And some came in large groups.The receptionist started them off on thetests.Then she went into the nextroom.A curtain divided thetesting roomand the room into which she went.Soon the students heard a scream,the noise of file cabinets falling and a cry for help.All of this had been pre-recorded on a tape-recorder.Eight out of ten of the students taking the test alone acted to help.Of the students in pairs,only two out of ten helped.Of the students in groups,none helped.In other words,in a group,Americans often fail to act.They feel that others will act.They,themselves,needn't.They do not feel any direct responsibility.Are people bothered by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are in trouble? Yes.Scientists found that the people were emotional,they sweated, they had trembling hands.They felt the other person's trouble.But they did not act.They were in a group.Their actions were shaped by the actions of those they were with.36.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A)to explain why people fail to act in emergenciesB)to explain when people wil act in emergenciesC)to explain what people will do in emergenciesD)to explain how people feel in emergencies3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A)When a person tries to help others,he must be clear that there is a real emergency.B)When a person tries to help others,he should know whetherhey are worth his help.C)A person must take th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afety of those in emergencies if he wants to help.D)A person with a heart attack needs the most.38.The researchers hav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prove that people will act in emergencies whenA)they are in pairs B)they are in groupsC)they are alone D)they are with their friends39.The main reason why people fail to act when they stay together is that.A)they are afraid of emergenciesB)they are reluctant to get themselves involvedC)others will act if they themselves hesitateD)they do not have any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ose who need help40.The author suggests that.A)we shouldn't blame a person if he fails to act in emergencies B)a person must feel guilty if he fails to helpC)peopl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in emergencies D)when you are in trouble,people will help you anywayPassage9People do not analyze every problem they meet.Sometimes they try to remember a solution from the last time they had a similar problem. They often accept the opinions or ideas of other people.Other timesthey begin to act without thinking;they try to find a solution by trial and error.However,when all these methods fail,the person with a problem has to start analyzing.There are six stages in analyzing a problem.First the person must recognize that there is a problem.For example,Sam's bicycle is broken,and he cannot read it to class as he usually does.Sam must see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his bicycle.Next the thinker must define the problem.Before Sam can repair his bicycle.he must find the reason why it does not work.For instance, he must determine if the problem is with the gears,the brakes,or the frame.He must make his problem more specific.Now the person must look for information that will make the problem clearer and lead to possible solutions.For instance,suppose Sam decided that his bike does not work because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gear wheels.At this time.he can look in his bicycle repair book and read about gears.He can talk to his friends at the bike shop.He can look at his gears carefully.after studying the problem,the person should hav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a possible solution.Take Sam as an illustration.His suggestions might be:put oil on the gear wheels;buy new gear wheels and replace the old ones; tighten or loosen the gear wheels.Eventually one suggestion seems to be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Sometimes the final idea comes very suddenly because the thinker suddenly sees something new or sees something in a new way.Sam,forexample,suddenly sees that there is a piece of chewing gum(口香糖)between the gear wheels.He immediately realizes the solution to his problem:he must clean the gear wheels.Finally the solution is tested.Sam cleans the gear wheels and finds that afterwards his bicycle works perfectly.In short,he has solved the problem.41.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A)Six Stages for Repairing Sam's BicycleB)Possible Ways to Problem-solvingC)Necessities of Problem AnalysisD)Suggestions for Analyzing a Problem42.In analyzing a problem we should do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A)recognize and define the problemB)look for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problem clearerC)have suggestions for a possible solutionD)find a solution by trial or mistake43.By referring to Sam's broken bicycle,the author intends to.A)illustrate the ways to repair his bicycleB)discuss the problems of his bicycleC)tell us how to solve a problemD)show us how to analyses a problem4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A)People do not analyze the problem they meet.B)People often accept the opinions or ideas of other people.C)People may learn from their past experienceD)People can not solve some problems they meet.45.As used in the last sentence,the phrase in short means.A)in the long run B)in detail C)in a word D)in the endPassage10The poverty line is the minimum income that people need for an acceptable standard of living.People with incomes below the poverty line are considered poor.Economists study the causes of poverty in order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As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living in the country rises,the poverty line does,too.Therefore,even with today's relatively high standard of living,about10percent of the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below the poverty line.However,if these people had stable jobs, they could have an acceptable standard of living.Economists suggest several reasons why poor people do not have jobs.For one thing,more than half of the poor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not qualified to work.Over40percent of the poor people are children.By law,children less than16years old cannot work in many industries.A large number of poor people are old.Many companies do not hire people over65years old,the normal retirement age.Some poor adults do not look for jobs for a variety of personal reasons:they are sick,they do not have any motivation(动力).they have family problems,or they do notbelieve that they can find a job.Other poor people look for a job but cannot find one.Many poor adults never went to high school.Therefore,when they look for jobs, they have few skills that they can offer.At the present time,the government thinks it can reduce poverty in the country in the following ways.First,if 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s,businesses and industries hire more workers.Some of the poor who are qualified to look for jobs may find employment.Then they will no longer be below the poverty line.Second,if society invests in the poor,the poor will become more productive.If the government spends money on social programs, education,and training for poor people,the poor will have the skills to offer.Then it is more likely that they can find jobs.Finally,if the government distributes society's income differently,it raises some poor people above the poverty line.The government collects taxes from the non-poor and gives money to the poor.These payments to the poor are called welfare.In1975over18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ived welfare.Some economists are looking for better solutions to the poverty problem.However,at the present time,many people depend on welfare for a minimally acceptable standard of living.46.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to write this article isA)to define what the poverty line isB)to explain why some people live the poverty lineC)to fi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povertyD)to show sympathy for those poor people4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A)Ten percent of the Americans live a poor life.B)Poor people are those who love below the poverty line.C)The poverty line rises as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living rises.D)The poverty line tends to be at the same level.48.More than40percent of the poor people are children.This is mainly because.A)they do not have enough motivationB)they are so young that they are deprived of chances to work C)they fail to get enough educationD)they are very poor in health49.Most of the American poor people are not qualified for employment because.A)they to not have any motivation to workB)they are not very self-confidentC)they are too young or too old to workD)they have physical and family problems50.We may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A)better solutions to the poverty problem are not yet found B)welfare will enable people to be richC)poor people are bound to go out of the poverty line if they have chances to do businessD)employment is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overty problem 参考答案Passage61.C2.C3.B4.D5.BPassage71.C2.D3.C4.A5.BPassage81.B2.C3.C4.D5.APassage91.B2.D3.C4.A5.CPassage101.C2.D3.B4.C5.A本文由“育明考博”整理编辑。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 假设消费者地效⽤函数为,当商品1地价格变化时,价格提供线是⼀条⽔平直线.2. 显⽰性偏好弱公理假设消费者地偏好具备传递性特征.3. 当垄断⼚商实施⼀级价格歧视(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时,社会福利损失最⼤.⽂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4. 在⼀个⼆⼈博弈中,当⼀个参与⼈有占优(Dominant)策略时,该博弈⼀定有⼀个纯策略纳什均衡.⽂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5. 竞争均衡不⼀定是帕累托最优地.6. 在完全竞争地市场上,如果,且曲线向下倾斜,那么企业将实现最⼩利润.7. 斯勒茨基(Slutsky)替代效应⼀定为负,但希克斯(Hicks)替代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8. 所有地沉没成本(Sunk Cost)都是固定成本.9. 如果要素组合能使企业地成本最⼩,那么它也⼀定能使该企业地利润最⼤.10.在固定⽐例(Fixed Proportion)地⽣产技术下,使成本最⼩地要素需求与⽣产要素地价格⽆关.⽂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11.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边际产量地技术进步,将提⾼⼯⼈地实际⼯资.12. ⾃然失业率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地失业率.13. 当期物价⽔平不仅受当期货币供给量地影响,⽽且还与未来货币供给量预期相关.14. 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地国家地⼈均收⼊将⾼于储蓄率较低国家地⼈均收⼊,并且前者地增长率也⾼于后者.⽂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15. 如果投资对利率地弹性很⼤,⽽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货币政策差.16. 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地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地⽐例,越⼤,斜率越⼤.17. 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笔新增地政府⽀出,债券融资与税收融资对产出地影响是等价地.18. 对于⼩型完全开放经济,国内政府采购⽀出⽔平地变化与国内投资⽔平⽆关.19. 根据卢卡斯批评,传统计量模型包含了⾏为⼈对未来事件地预期.20. 根据托宾地投资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地⾼低,股票价格上升则增加投资.⽂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21.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消费者地偏好关系满⾜下列假定条件.A. 单调性(Monotone)B. 凸性(Convexity)C. 完备性(Completeness)D. 传递性(Transitivity)22. 假设⼀个消费者地效⽤函数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地是 .A. 消费者地偏好具备位似特征(Homothetic Preference)B. 商品1地收⼊效应为零C. 边际替代率与⽆关D. 商品1地价格变化所引起地消费者效⽤地变化可⽤消费者剩余地变化量来精确度量23. 假设摩托车市场最初处于均衡.此时摩托车头盔价格上升,在新地均衡中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B.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上升C.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下降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24. 假设消费者收⼊增加了20%,此时他对商品X地需求只增加了10%,商品X是 .A. 正常商品(Normal Goods)B. 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C.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D. 边际产品(Marginal Goods)25. 假设⼀个消费者地效⽤函数为,那么该消费者是 .A.风险规避地B. 风险中性地C. 风险喜爱地D. 都不是2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个企业地利润最⼤化时, .A. B. C. D. 以上都是27. 下列博弈中地混合策略均衡是 .A.1采取A地概率是3/7,采取B地概率是4/7;2采取U地概率是3/7,采取D地概率是4/7B.1采取A地概率是4/7,采取B地概率是3/7;2采取U地概率是4/7,采取D地概率是3/7C.1采取A地概率是4/7,采取B地概率是3/7;2采取U地概率是3/7,采取D地概率是4/7D.1采取A地概率是1/2,采取B地概率是1/2;2采取U地概率是1/2,采取D地概率是28.考虑⼀个囚徒困境地重复博弈.下列情况将增加出现合作结果地可能性.A.参与⼈对未来收益地评价远低于对现期收益地评价B.参与⼈之间地博弈是频繁发⽣地C.欺骗不容易被发现D.从⼀次性欺骗中得到地收益⽐欺骗地成本更⼤29. 在Bertrand寡头市场上有两个⼚商,其边际成本均为20,市场需求为.均衡市场价格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10B. 20C. 30D. 4030. 假设寡头垄断市场上有两个企业,企业1地成本函数为,⼚商2地成本函数为,市场需求函数为,,这两个企业地古诺(Cournot)均衡产量分别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30,=20B. =30,=30C. =20,=20D. =25,=1531. 当产品缺乏弹性时,⼀个追求利润最⼤化地企业应 .A.增加产量B. 减少产量C. 不改变产量D. 降低价格32. 下列情况不⼀定能反映技术地变化.A.⽣产集(Production Set)地变化B.⽣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地变化C.⽣产计划(Production Plan)地变化D.等产量曲线(Isoquant)形状地变化33. 假设⼀个企业地长期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地,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地是 .A.⽣产函数是线形地B.成本函数是线形地C.完全竞争企业地长期供给曲线是⼀条⽔平直线D.完全竞争企业地长期供给曲线是长期平均成本线之上地长期边际成本线34.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市场供给函数为,如果政府向企业征收从量税,税率为t=10,那么政府地税收收⼊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450B. 500C. 2250D. 5035. 考虑⼀个旧⼿表市场,⼿表地质量可能好也可能差(好⼿表或差⼿表).卖主知道⾃⼰所出售地⼿表地质量但买主不知道,好⼿表所占地⽐例为q.假设卖主对好⼿表和坏⼿表地估价分别为100元和50元;⽽买主对好⼿表和坏⼿表地估价分别为120元和60元,如果旧⼿表地市场价格为90元,那么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好⼿表和坏⼿表都将被出售B.好⼿表和坏⼿表都不发⽣交易C.只有坏⼿表被出售D.只有好⼿表被出售36. 等价变换(Equivalent Variation)是指 .A.当价格变化时,为使消费者维持原来地效⽤⽔平所需地收⼊B.当价格变化时,为使消费者在原来地价格⽔平下达到价格变化后地效⽤⽔平所需地收⼊C.当价格变化时,为使消费者维持原来地购买⼒所需地收⼊D.价格变化所引起地效⽤变化37. 某垄断⼚商地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地,其固定成本很⼤以⾄于在利润最⼤化条件下(此时产量⼤于零)其利润刚好为零.此时该⼚商地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价格刚好等于边际成本 B. 需求⽆弹性C.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 D. 平均成本⼤于边际成本38. 如果某个产品市场存在外部正效应,那么可以断定 .A.边际社会成本超过边际私⼈成本B.边际私⼈成本超过边际社会成本C.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私⼈收益D.边际私⼈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收益39. 在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是指 .A.保险公司不能区分低风险顾客和⾼风险顾客B.⾼风险顾客有激励提供错误信号使保险公司相信他是低风险顾客C.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种族、性别和年龄来断定哪些是⾼风险顾客D.顾客在购买保险后会改变⾃⼰地⾏为,即他在购买保险后地⾏为⽐之前更像⼀个⾼风险地顾客.40. 说明,在存在外部性地情况下,不管产权如何配置,如果双⽅地谈判成本为零,资源地配置将是有效率地.⽂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讨价还价能⼒B. 机会成本C. 科斯定理D. A和B41. 假设⼀个经济,其国内⽣产总值是6000,个⼈可⽀配收⼊是50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4700,贸易⾚字是100,那么,投资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100B. 200C. 300D. 40042. 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平为4000单位,⾃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平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3200B. 3400C. 3600D. 380043. 假设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地GDP为2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增加了⼀倍,⽽实际GDP增加50%,那么2001年地名义GDP等于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8000亿元B. 4000亿元C. 6000亿元D. 3000亿元44. 如果⼀国外汇市场实⾏间接标价法,⽽且该经济可以⽤浮动汇率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准确描述,那么,在均衡状态下,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增加国内税收时,会导致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总收⼊减少,汇率上升,贸易余额增加B.总收⼊不变,汇率上升,贸易余额减少C.总收⼊增加,汇率降低,贸易余额增加D.总收⼊不变,汇率降低,贸易余额增加45.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均资本地边际产品等于时,⼈均消费将达到极⼤.A. B. C. D.46. 以下关于凯恩斯对消费函数地猜测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A.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B.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地增加⽽下降C.现期收⼊是消费地主要决定因素D.消费既取决于收⼊⼜取决于财富47. 假设⼀国劳动⼒市场初始地离职率(s)为0.01,失业⼈⼝就业率为0.19.2006年该国政府推出再就业⼯程,将失业⼈员地就业率提⾼到0.24.请问,该政策将对该国劳动⼒市场地⾃然失业率产⽣地影响是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然失业率将保持不变B.⾃然失业率将提⾼0.02C.⾃然失业率将降低0.02D.⾃然失业率将降低0.0148. 假设⼀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平均所得税率为0.25,此时,如果中央政府决定增加该国西部⾼速公路假设财政资⾦50亿元,给定其他经济环境不变,那么,根据简单乘数模型,这⼀政策将会使该国GDP发⽣什么变化?⽂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减少50亿元 B. 增加125亿元C. 减少125亿元D. 增加50亿元49. 假设王五地消费决策遵循费雪两期消费模型,王五在第⼀期地收⼊为1000元,第⼆期地收⼊为3100元;他可以按市场利率r借贷或储蓄.现在观察到王五在第⼀期消费了2000元,在第⼆期也消费了2000元,那么市场利率r是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5%B. 8%C. 10%D. 12%50. 假设银⾏准备⾦率为10%(包括法定准备⾦和超额准备⾦),居民和企业地现⾦-存款⽐率为20%.如果中国⼈民银⾏计划使货币供给量增加400亿⼈民币,那么,能够实现⼈民银⾏地⽬标地操作是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从公开市场购买125亿元国债B.向公开市场出售125亿元国债C.以美元兑⼈民币1:8地汇率购⼊12.5亿美元D.以上操作都不能实现⽬标51. 假设⼀国⼈⼝增长率为0.01,储蓄率为0.2,单位资本产出⽔平为0.7,折旧占GDP地⽐重为0.1.如果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模型刻画,那么,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该国⼈均产出增长率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3%B. 4%C. 6%D. 以上都不是52. 假设2006年5⽉,在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民币地市场交易汇率为1:8,⽽且,同期在国内购买⼀揽⼦商品X地成本为3000元⼈民币,在美国购买相同地⼀揽⼦商品X 地采购成本为600美元,根据购买⼒评价说,美元兑⼈民币地名义汇率偏离其真实汇率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60%B. +38.9%C. +24%D. +15%53. 假设张三在2005年1⽉1⽇以10%地固定利率在⼯商联银⾏存了⼀笔10万元地⼀年期存款.当年,该国经济2005年实际GDP 增长率为7%,同时,货币存量增加了13%,那么,请问,张三地这笔存款在年终时所获得地实际回报率是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2%B. 3%C. 4%D. 10%54. 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地影响取决于经济环境,请问在情形下,财政政策对产出地短期影响最⼩.⽂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投资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很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投资对利率很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对利率不敏感55. 根据卢卡斯批评,我们有 .A.政策评价传统⽅法,不⾜以给政策变化对预期地影响做出满意地解释.B.牺牲率地传统估算不可靠C.当对替代性经济政策地效果做出估计时,经济学家不能够⼗分⾃信D.以上均正确56. 将会提⾼企业地投资激励.A. 资本折旧率提⾼B. 实际利率上升C. 通货膨胀率上升D. 名义利率上升57. 内⽣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模型最本质地区别在于,内⽣经济增长理论是 .A.肯定了技术变⾰对经济增长地作⽤B.抛弃了索洛模型外⽣技术变⾰地假设C.将研究与开发作为外⽣技术变⾰地主要原因D.以上表述都不正确58. 假设政府地⽬标函数为,同时⾯对地菲利普斯曲线为,其中为⾃然失业率.那么,政府能够做出地可信地通货膨胀率承诺是.⽂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0%B. 2%C. 5%D. 10%59. 给定⼀个经济中,居民⼈均年⽀出⽔平为2万元,居民平均地⼩时⼯资为80元;银⾏存款利率为0.1,如果去⼀次银⾏取款需要花费时间30分钟,那么根据Baumol-Tobin货币需求地现⾦管理模型,居民平均持有地货币量为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1000元B. 2000元C. 4000元D. 5000元6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设价格有完全地伸缩性,⽽且,经济中产出地波动是由于技术冲击,如果中央银⾏调整货币供给以稳定物价⽔平,那么,当产出增加时,货币供给将 .⽂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判断三、(本题15分)假设某个学⽣地⽉收⼊为=1000元,他对⾯包地需求函数为,⾯包地价格为=4.(1)当价格从4上涨到=5时,为使该学⽣仍买得起原来地⾯包消费量,他地收⼊应增加多少?(2)请计算斯勒茨基(Slutsky)替代效应.(3)请计算收⼊效应.四、(本题15分)假设需求函数为,垄断者地成本函数为.(1)计算垄断者地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最⼤利润.(2)计算在垄断产量上地消费者剩余和⽣产者剩余.(3)⽐较(2)中地⽣产者剩余和(1)中地利润,并说明⽣产者剩余和利润地关系.(4)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那么消费者剩余和⽣产者剩余分别为多少?五、(本题15分)假设在⼀个纯交换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和两种商品.消费者地初始禀赋为.消费者地初始禀赋和效⽤函数分别为和;消费者地初始禀赋和效⽤函数分别为和.商品1和2地价格分别⽤和来表⽰.⽂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1)求竞争均衡(提⽰:在计算竞争均衡时可把商品1地价格标准化为1).(2)假设,,使市场出清地价格⽔平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多少?六、(本题15分)考虑如下经济:(1)消费函数是,投资函数是,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在0~8之间地曲线.(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供给是1000,物价⽔平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在0~8之间地曲线.⽂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3)找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平.(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函数(曲线)七、(本题15分)考虑⽤以下⽣产函数描述地⼀个经济:.求:(1)⼈均⽣产函数是什么?(2)假定没有⼈⼝增长或技术进步,找出稳定状态地⼈均资本存量、⼈均产出以及⼈均消费(将它们表⽰为储蓄率和折旧率地函数).⽂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3)假设在期,该经济储蓄率从原来地调整到,并到期经济恢复到新地均衡,请分析从原均衡向新均衡调整过程中⼈均资本存量和⼈均产出地变化过程,并⽤图形表⽰⼈均资本增长率和⼈均产出地调整路径.⽂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本题15分)回答下⾯关于消费⾏为地问题:(1)简述Kuznets经验研究结果所提出地“消费难题”(Consumption Puzzle),并⽤图⽰说明.⽂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2)简述Modigliani⽣命周期理论,并运⽤该理论解释“消费难题”,以及家庭数据中与收⼊之间反向地关系.⽂档收集⾃⽹络,仅⽤于个⼈学习版权申明本⽂部分内容,包括⽂字、图⽚、以及设计等在⽹上搜集整理。

金融学考博试题

金融学考博试题

复旦大学20021、分析发达国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原因和效果。

(20分)2、试从投资成本效应和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评述我国最近几年降低利率的效果。

(30分)3、什么叫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结合它来分析资本账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20分)4、全面阐述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并结合某国实际来比较分析这二代模型的优劣。

(30分)来源:考复旦2010经济学基础1、政治经济学内容:解释一下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15分)2、政治经济学内容:生产过剩现象是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并解释(10分)2、宏观内容:解释一下消费理论,并联系中国现状加以分析(20分)计算题3、索罗增长模型,加入政府因素,政府对产出征税,如果政府是廉洁型的则政府的支出对生产产生作用,如果政府是腐败型的则对产出不产生影响。

(20分)(1)如果政府是腐败型的,求均衡产出均衡税率等(2)如果政府是廉洁型的,求均衡量,。

(忘了)求收敛性的(3)求内生增长条件的4、这题里面有两道题。

一道是公共产品的博弈,私人产品的函数,公共产品的函数,求均纳什均衡解还是占有均衡解的。

第二道是宏观的。

将设一国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政府对资本流动征税,如果政府征税的目标是本国居民消费最大化,求政府制定的最优税率并加以解释。

(这道题回忆的应该很全,原题基本是这样语言叙述的。

)5、古诺模型的,两个厂商(1)求古诺均衡解(比较简单);如果第三个厂商要进入市场,给出了一系列数字,第一个厂商有谈判费用和牌照,(2)求第三厂商进入的话,第一个厂商的对其收取的费用最少为多少;(3)证明当且仅当。

是均衡解。

(20分)以上是我个人回忆的今年复旦大学经济学考博试题。

其中前三道45分,后面五道计算题55分金融学1、比较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联系与区别及其特点(25分)2、股票交易有哪两种交易机制并比较这两种机制,我国采取的是哪一种,分析其优缺点。

(25分)3、阐述一下巴拉萨—萨缪尔森定理并分析其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选择。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真题(经济学基础)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真题(经济学基础)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真题(经济学基础)2014年经济学综合(财政学专业)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

2、简述“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及局限性。

3、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种研究?二、论述题(第1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试论西方供给学派的理论演变及其贡献。

3、试论魁奈“经济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图示”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内在逻辑的契合与思路传2014年经济学综合(会计学专业)试题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垄断?其成因和不良效应是什么?3、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

4、何为现代企业制度?5、什么是市场失灵?什么是政府失灵?二、论述题(第1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试论政府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要领。

3、试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混合所有制。

2013年经济学综合(财政学专业)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2.简述马克思的投资乘数理论3.简述“恩格尔系数”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并分析其与所谓“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异同2.试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城镇化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思路3.请结合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创新点分析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与其所关联的效应2013年经济学综合(会计学专业)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其长期演变趋势如何?2.简述纳什均衡3.简述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异同4.简述美国供给学派的产生背景、基本政策主张与主要贡献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2. 你认为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3. 试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市民化”2012年经济学综合(财政学专业)试题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及其意义2.简述垄断的概念与成因3.简述经济外部性理论,并分别说明企业污染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外部性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每题35分,共70分)1.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规律概括2.运用发展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城乡关系合理化的历史进程,并提出对策思路3.试论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流行经济理论的挑战2012年经济学综合(会计学专业)试题一、简述题(以下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1.解释信贷资本、虚拟资本2.简述剩余价值理论3.简述经济外部性理论4.简述“凯恩斯”革命5.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二、论述题(以下三题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1.如何看待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的关系2.试论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困境与解决之道3.试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2.简述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理论3.有人说中国已到了刘易斯拐点,请谈谈你的认识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道,每题35分)1.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试论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财科所考博试题(经济学管理类,2000-2009)

财科所考博试题(经济学管理类,2000-2009)

财科所考博试题(经济学管理类,2000-2009)财科所考博试题——经济学一、简单题[1]管理学—财务管理—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关系的含义及其类型。

(2002)[2]管理学—财务管理—简述风险投资的含义及其机制原理。

(2001)[3]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资产重组的含义及其各种形式比较。

(2000)[4]管理学—财务管理—什么是何意资本存量?如何确定合意资本的存量?(2009)[5]管理学—财务管理—什么是资产的剩余控制权?掌握剩余控制权的意义何在?(2007)[6]管理学—财务管理—我国股票市场中的非流通股的种类及特点。

(2002)[7]管理学—简述管理控制的过程。

(2008)[8]管理学—简述制度与组织的关系(2009)[9]管理学—企业有众多组织形式,简述直线制结构的特点。

(2004)[10]管理学—人性假设—简述行为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2007)[11]管理学—人性假设—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类的需要分成哪几个层次,这些需要关系如何?(2006)[12]管理学—什么是X-无效率?(2006)[13]管理学—什么是两合公司?其特点有哪些?(2004)[14]宏观经济学—请说出“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其衡量值?(2005)[15]宏观经济学—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

(2002)[16]微观经济学—成本论—简述短期成本分析中的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007)[17]微观经济学—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2004)[18]微观经济学—生产论—什么是边际收益?试分析在价格与产品销售数量无关的情况下,边际收益与总收益、平均收益的关系?(2006)[19]微观经济学—生产论—写出短期生产函数的公式,并描述它的基本含义。

(2004)[20]微观经济学—生产论—写出利润函数,并说明其含义(2009)[21]微观经济学—什么是供给弹性?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005)[22]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有哪几种分类?(2007)[23]微观经济学—什么是蛛网波动理论?他运用的假设有哪些?(2005)[24]微观经济学—效用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是什么?(2005)[25]政治经济学—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及其地位。

2000-2005年上海财大经济学一考题

2000-2005年上海财大经济学一考题

上海财经大学历年博士真题经济学试题(一)(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年04月)(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1.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1αx21-α,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4.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 效用为u(),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 L)为规模报酬不变,资本成本为r, 工资为w, 效用贴现率为β,人口增长率为n, 折旧为δ,请说明修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Y/L,说明趋向C/L,K/L的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5.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经济学试题(一)(2004年10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1.效用函数u=Ax1α1x2α2 x3α3, α1+α2+α3=1,P=(P1, P2, P3), 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2.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3.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n+1),给定有n 个厂商。

4.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I=I(r,Y), I r<0, I Y>0, 政府采购为G, 真实货币需求m=m(r,Y), m r<0, m Y>0, 消费为C.5.给出生产函数为Y=Kα(AL)1-α,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Y=AK, 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经济学试题(一)(2004年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 若消费者偏好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五个公理,预算集为B ={x│x∈R+n, px ≤ y} (x、p为商品和价格向量,y为给定收入)。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1、给定消费者偏好,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那么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定递减。

2、在垄断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垄断定价中成本加成系数减少。

3、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那么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补偿变差(CV)和等价变差(EV)大小满足:∣EV∣>∣△CS∣>∣CV∣。

4、如果李三的偏好可以用函数Max{x,y}表示,那么他的偏好是凸的。

5、如果消费者偏好可以用C-D效用函数表示,那么,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不随价格或收入改变而变化6、对于一个公平的赌博,即期望的净收益为零,此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风险爱好,取决于他是否会接受公平的赌博。

7、在博弈情形中,如果扩大一个参与者的策略集,那么至少该参与者的福利不会下降。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所有交易者具有理性、严格递增偏好,那么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是某一竞争均衡的结果。

9、在外部性问题中,如果每个消费者具有拟线性偏好,那么帕累托有效配置独立于产权分配。

10.、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于交易一方不能观察另一方类型或质量导致的。

1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

12、货币中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13、对汇率固定、资本只有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14、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注重货币收益,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注重货币成本。

15.、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16、在计算GDP时,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及办公用房应当计入投资,而个人购买的新住房应计入消费。

17、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18、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不影响货币需求。

经济学博士资格考试真题

经济学博士资格考试真题

选择题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A. 劳动力增长B. 技术进步(正确答案)C. 资本积累D. 自然资源开发下列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A.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直接控制物价水平(正确答案)D. 调整再贴现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A. 向右下方倾斜的B. 垂直的C. 水平的(正确答案)D. U型的下列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持续增加B.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用逐渐减少(正确答案)C. 边际效用总是正的D. 边际效用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在IS-LM模型中,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同时保持税收不变,短期内将会:A. 使IS曲线左移B. 使LM曲线右移C. 使IS曲线右移(正确答案)D. 对IS和LM曲线均无影响下列哪一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A. GDP增长率B. 通货膨胀率C. 贸易依存度(正确答案)D. 失业率在垄断竞争市场中,长期均衡时,企业的:A. 利润为零B. 超额利润为零,但可能获得正常利润(正确答案)C.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D.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但高于边际成本下列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一条垂直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B. 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正确答案)C. 在长期中是一条水平线D. 总是向右上方倾斜在经济周期分析中,下列哪个阶段通常伴随着高失业率、低产出和低物价水平?A. 繁荣期B. 衰退期(正确答案)C. 复苏期D. 扩张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3、第6二题各为16分,其余各题均为17分)1、假定陈某人一家住公房50平方米。

房改后每月房租每平方米提高了4元,同时他家又从政府领到房改津贴共200元/月。

(1)请做图并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对陈某人的各种影响。

(2)假定社会上很多人的情况与陈某人相似,还有一部分人所住的公房面积比陈某人更大或更小,请作图并分析住房改革制度改革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1)在制定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时,是否应鼓励竞争?为什么?(2)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曲线图分析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1)试分析为什么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

(2)试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政府保护环境的几种政策措施。

4、作图并简要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中的各种效果(2)在长期中的各种效果5、作图并简要分析在一资本高度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

6、试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目前在中国是否有用?2002年10月经济学试题(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瓦尔拉法则(Walras’Law)。

试证明瓦尔拉法则,并说明瓦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form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strategicformgames)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strategicform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

但只有在总供给方面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

请从至少四个方面说明工资或价格刚性、劳动市场或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何使得总需求的变化造成失业。

4经济学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明确发现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只有在把它引入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理论后,经济学家才能够对这个概念做出一定的定量分析。

请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通常的新古典假定,建立简单的人力资本模型,并证明这个模型在长期中存在均衡点。

2003年10月经济学试题(一)(2003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二十五分1. 1.请说明消费者偏好的五个公理(完备性completeness ,传递性trsnsitivity ,连续性continuity ,严格单调性strictmonotonicity ,严格凸性strictconvexity )中,每一个公理对于建立消费者在理论在经济学上(而非数学上)的必要性。

2. 2.请用数学方式定义一个纯交换经济和生产经济中瓦尔拉均衡配置(Walrasianequilibriumallocation )和帕累拖有效配置(Pareto-efficientallocation )。

设效用函数u 和n 维非负实数空间连续且严格递增,请证明每一种瓦尔拉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3. 3.在严格分析“干中学”的知识积累的模型中,假设一个经济的产出由方程决定,L 为常数且等于1,)(/)(t sY dt t dK =,并假设知识积累是产品生产的一个副产品,即)(/)(t bY dt t dA =,请您:1)1)用)(t A ,)(t K 和各参数表示增长率)(t g a 和)(t g k2)2)在),(K A g g 空间中画出0/=dt dg A 和0/=dt dg k 线3)3)该经济是否会收敛到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如果是,该路径上K 、A 和Y 的增长率是多少?4)4)s 的提高是如何影响长期增长?4. 真实周期理论重视技术和政府支出等外生实际因素变化给经济造成的冲击,并试图由此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波动。

试说明这一理论如何解释技术冲击导致了产出、资本和劳动供给波动的。

2003年10月经济学试题(二)2004年4月经济学试题(一)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若消费者偏好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五个公理,预算集为B={x│x∈R+n,px≤y}(x、p为商品和价格向量,y为给定收入)。

试证明这一消费者问题若有解x*,则a)x*是唯一的,b)相应于x*,消费者收入将用尽,即有y=px*。

2.在为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阿罗不可能定理是用四个条件来规定的。

请对阿罗不可能定理作出定义,并解释这四个条件中每一个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其他国际流行的高水平的经济学教科书或者专着中,阿罗不可能定理需要的条件可能和为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所提出的四个条件不同。

你当然可以用那些书籍中的说法,但你必须选择某一种说法,而不能够混用不同说法)3.考虑一个生产函数y t=k a t A b t,0<a<1,A t=A0k t,(y、k: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A:技术,t:时期,a,b:参数),同时设储蓄率s、人口增长率n、物质资本折旧率m为常数,不单独考虑技术进步率。

请a)求k的增长率b)用图形表示,当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k的增长率对应于k的变化曲线c)说明s的一次性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形下如何影响k的长期增长率d)说明一次性的灾难给经济增长的影响。

比如一场地震毁灭了该经济的一半资本存量,这场地震对收入和资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4.古典学派认为实际经济与货币无关,货币只是一种面纱。

古典学派的这种二分法意味着货币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

各个认为货币对实际经济有影响的学派要想成立,必须提出自己的货币影响实际经济机制。

试说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Lucas的货币影响实际经济的机制。

解答提示:1.已知偏好集的某一下界和预算集的上界有切点,则由于该下界的凸向原点的性质和该上界的直线性质,切点必然是唯一的。

由于该切点在预算集的上界上,所以该点对应的消费集将用尽消费者的收入。

2.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做出定义。

具体说明在定义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条件对于该定理的成立都不可少。

如果用证明该定理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则应当明确指出某一个条件在证明过程的哪一步用到。

也可以一个一个条件地说明它们对于阿罗定理的成立是不可或缺的。

3.参见Aghion,Ph./Howitt,P.,1998,Endogenousgrowththeory,Cam bridge,MA,US:MIT,pp.45-6和pp.518-20。

4.因为古典学派用费雪方程式mv=pY(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实际国民收入)说明若v稳定,m的变化将立即和全部反应到p上,而对Y没有影响。

其他各学派或者用mr(利率) I(投资)Y,或者用p的刚性或者粘性从而不能够立即与全部吸收m 的变化,或者用m变化后各个经济主体反应的有限性等来说明m 变化中至少有一部分要由Y吸收,从而m的变化将影响Y。

2004年10月经济学试题(一)(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济1.效用函数u=Ax1α1x2α2x3α3,α1+α2+α3=1,P=(P1,P2,P3),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2.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瓦里安337,346)3.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n+1),给定有n个厂商。

4.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I=I(r,Y),Ir <0,IY>0,政府采购为G,真实货币需求m=m(r,Y),mr <0,mY>0,消费为C.5.给出生产函数为Y=Kα(AL)1-α,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Y=AK,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共2004年4月经济学试题(二)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经济学家常用等产量线来说明为了生产出固定产量Q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L 和K的不同组合。

这些组合在L为横轴、K为纵轴的坐标系中的点的轨迹即为等产量线。

试说明这条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2试从个人理性选择角度,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概念解释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并绘出可能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3请以索洛模型为中心,解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本考试科目的指定参考书作者说总需求曲线的这一形状要用该书中关于总需求的两章篇幅才能够完整说明。

请用该书指出的至少两种观点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解答提示:1参见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第286-290页。

2同上,第669-677页。

3参见宏观经济学参考书Chapter5(英文第四版)。

4同上,Chapter9-2和以下章节。

两种观点例如货币数量论观点mv=pY(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实际国民收入),若m,v不变,则p与Y成反方向变化。

凯恩斯主义观点用着名的IS-LM模型引出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

2005年04月经济学试题(一)(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1.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1αx21-α,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4.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效用为u(.),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L)为规模报酬不变,资本成本为r,工资为w,效用贴现率为β,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为δ,请说明修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Y/L,说明趋向C/L,K/ L的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5.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2007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II考博试题1消费者效用函数为lnW,风险规避,初始财富为W,损失的概率为a,购买的保险为x,保险率为Π,求:①购买的保险X(a)②保险公司的保险率③当保险率Π=a,消费者将购买全保;为什么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全保(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P191)2阐述并证明瓦尔拉斯均衡的存在性定理(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P341)3假定技术水平固定不变,然后跃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技术跃升如何影响人均产出?a如果保持资本-劳动力比率不变,技术的跃升如何影响人均产出?b表示新的稳态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