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视频云:浅谈视频云直播:场景、技术及优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易视频云:浅谈视频云直播:场景、技术及优化

1.简介

随着互联网视频化的发展,各类网络直播产品层出不穷,涌现出了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教育直播、演唱会直播和监控直播等多个直播生态圈。这些生态圈形成的背后,是视频直播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例如互联网带宽的日益增加,视频压缩标准的日渐完善,视频云技术的出现等。特别是视频云技术的出现,它降低了开发者的准入门槛,解决了视频企业的“三高”之痛,即技术门槛高、成本高、卡顿延时率高,为未来几年视频直播的大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所谓视频云直播技术,就是用云端模式,提供视频直播解决方案的技术,它涉及视频直播的各个环节,例如直播视频采样、编码、推流、转码、分发、拉流、解码和播放等。使用Iaas、Paas和Saas三种形式,视频云直播能为各种场景的直播应用提供接口级服务、平台级服务和产品级服务。依托视频云,直播开发者不在关心视频和网络的细节,他们只要把精力集中于产品应用层面即可。未来,网络直播产品将会表现为如下一种形态:上层多样化的直播模式 + 下层组件化的视频云模式。

深入视频云直播内部,会发现其具有复杂化、多样化和组件化的特点。所谓复杂化,是指音视频技术复杂和互联网环境复杂;所谓多样化,是指直播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所谓组件化,是指直播技术各个环节的模块化和独立性。在视频云直播中,技术主线永远是音视频流的输入、传输和输出。但针对每一类直播场景,使用的具体技术和实现手段都不一样。随着直播量级的变化,必须对视频云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化解流量暴增带来的压力。因此,视频云直播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接下来,本文将从场景、技术和优化三个角度,详细阐述视频云直播。

2.一对多直播场景

考虑如下一种场景:一个主播者坐在电脑前,通过前置摄像头和麦克风,把自己的音视频信息输出到网络上,多人在各地通过互联网实时观看主播者的表演。这就是经典的秀场直播。这里存在几个关键点:一. 音视频传输;二. 实时;三. 一对多。

首先讲音视频传输,它又细分为三点:源端的音视频输出、网络端的流传输和播放端的音视频获取。第一点音视频输出,首先必须收集主播的声音和图像,就是所谓的音视频采集;采集后的声音和图像,需要转换成字节码、混合并压缩,最后封装成某种音视频格式,就是所谓的音视频编码;编码后的音视频格式,还不能在网络传输,需要转换成某种码流,如RTMP,然后推送到网上,即上传码流到服务器,就是所谓的推流。上述“采样-编码-推流”,构成了视频云直播端的核心功能。第二点音视频码流的网络传输,把主播者的音视频流分发传输给所有观看者;对于无法适配源端码流的观看者,在网络端转换码流,使其也能正常

观看。上述“分发-转码”,构成了视频云服务端VDN(Video Delivery Network 视频分发网络)的核心功能。第三点播放端的音视频获取,首先从网络获取合适的音视频码流,就是所谓的拉流;然后对流进行解析,其中的音视频格式进行解封,就是所谓的解码;最后提取出单独的音频和视频,进行播放。上述“拉流-解码-播放”,构成了视频云播放端的核心功能。因此,如图1所示,仅秀场直播场景的音视频传输,就涵盖了视频云三个核心点: 直播端、播放端和视频分发网络,实现技术门槛很高。

直播端播放端

图1. 视频直播流程

接着讲实时这一点,在直播场景中,延时性要求很高,基本不超过10秒。因此,传统的文件上传/下载模式,对于直播不可行。传统的内容分发网络(CDN)也不适用直播。视频云必须开发独特的流分发网络,应对直播场景实时性。同时,经典秀场直播无实时交互需求,延时性不要求1秒之内。因此流媒体传输,一般选用基于TCP的RTMP协议,无需选择实现难度更大但延时更低的RTP类协议。

最后讲一对多模式,就是一人讲,多人听。这是一种视频云直播最擅长解决的模式。在互联网现实应用中,还有很多种其他模式,例如多对多模式,就是多人互动直播,即视频会议;二对多模式,就是两人互动,然后多人听,即连麦;一对一模式,就是两人视频互动,即实时视频聊天。各种模式,由于实时性要求不同,参与人数不同,实现难度各不相同。本文围绕的场景是一对多模式,该模式最常用。

3.直播关键技术

如图2所示,视频云直播的总体框架分为三层:最上层是直播SDK、中间为API接口层、最下面为云端服务层。各层都有一些关键技术点,例如直播SDK层主要包含直播端推流和播放端拉流两个关键技术;API接口层主要涉及安全控制这一关键技术;云端服务层主要涉及VDN流分发这一关键技术。接下来,我们详细描述这些技术点。

SDK

直播端

播放端服务器端HTML5Flash windows Android ios RTMP 推流直播辅助

(聊天室、白板、滤镜等)频道管理WEB 后台

API 安全机制:1.访问控制;2.鉴权保护;3.推/拉流防盗链;4.私有频道加密

云端

录制

数据统计频道管理回看云存储VDN

(流分发、转码)

图2. 视频云直播总框架

3.1直播端/播放端

直播端和播放端是视频云直播SDK 的核心。直播端是直播应用的起点,负责采样、编码和推流。播放端是直播应用的终点,负责拉流、解码和同步播放。如图3所示,播放端的处理基本上是直播端的一个逆过程。接下来,简单描述其中每个流程。

音频驱动/视频驱动/设备

音频驱动/设备视频驱动/设备网络端

播放端直播端

图3. 视频云直播客户端流程

采样

直播SDK 从设备驱动获取音频采样数据和视频采样数据。其中,音频采样数据一般采用PCM 格式、视频采样数据一般采用RGB 或YUV 格式。音视频采样数据体积

非常大,因此需要经过压缩处理,来降低数据量。

编码

编码包含音频编码和视频编码。其中,音频编码负责压缩音频采样;视频编码负责压缩视频采样。常用的音频压缩编码算法有AAC、MP3、WMA等,其中AAC最常用。常用的视频压缩编码算法有H.264,H.265和VP8,其中H.264最常用。

封装

独立的音频压缩数据和视频压缩数据,需要经过封装处理,放到一个统一格式的文件中。常用的分装格式有:MP4、TS、FLV、RMVB、AVI等,视频云中,常用的有MP4、TS和FLV。

推流

分装后的音视频数据,还需要再次进行传输协议封装,变成流数据,用于网络传输。常用的流传输协议有RTSP、RTMP、HLS等。生成的音视频流数据,也称码流,首先放到流缓冲队列中,然后按照一定的Qos算法发送到网络端。关于Qos,我们将在下文中描述。自此,整个直播端的流程已描述完毕。接下来,讲述播放端。拉流

拉流是推流的逆过程。首先,从网络端获取码流,并把数据放到缓存队列。然后,按照一定的速率,从缓存获取码流,解传输协议,获取其中分装数据。

解封

解封装过程,从封装格式中提取音频压缩数据和视频压缩数据。为封装过程的逆过程。

解码

解码过程,各种从音频压缩数据和视频压缩数据中,提取原始数据。由于编码算法一般为有损压缩算法,提取后的原始数据,并非原始采样数据,存在一定的信息丢失。

同步播放

各种获取的音视频数据,必须经过同步处理,才能播放。

上述,就是直播音视频在客户端的整个流程,其技术基本分为两块:一块为传统音视频处理技术;第二块是码流处理技术。传统音视频处理已经很成熟,作为视频云直播一般会选用通用框架实现这部分功能,例如ffmpeg、vlc、gstreamer等。音视频处理中,唯一重点需要考虑的是视频编码选择。在音视频流中,视频大小占据90%以上空间,视频编解码算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直播码流大小,因此是视频云直播的一个性能瓶颈点。当前,业界一般会选择H.264作为视频编解码算法。

接着讲码流处理。码流处理就是音视频码流在客户端的处理和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码流算法实现和Qos服务。常用的码流算法有RTSP和RTMP,其中RTSP 基于UDP或TCP,在视频会议领域广泛采用;RTMP基于TCP,在直播中广泛采用。这些码流算法协议公开,存在各种版本的lib库,因此在客户端实现难度较小。Qos服务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拥塞等问题的技术,通俗的讲就是用来解决网络不稳定的一项安全机制。在直播场景中,Qos需要保证网络不稳定情况下,观看者仍能观看直播内容,基本无卡顿。这需要客户端提供一系列的功能保证Qos,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如下:一. 直播/播放两端设置缓存,使码流处理匀速,以避免播放抖动;二. 在播放端根据场景或网络情况,动态选择码率、帧率等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