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押题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化学(含答案解析)
1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宋代张杲《医说》引《集验方》载:每每外出,用雄黄桐子大,在火中烧烟薰脚绷、草履、领袖间,以消毒灭菌,防止疫菌通过衣物的接触而传染。
雄黄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雄黄中硫的价态为-2价B .古代熏蒸的消毒原理与H 2O 2、酒精相同C .佩戴药剂香囊是中医独特的防疫措施D .生活中也可使用火、盐水消毒器具2.丙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有机物A 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B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 ,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 B. 有机物A 的一氯取代物只有4种 C. 有机物A 的分子式为C 8H 18D. B 的结构可能有3种,其中一种名称为3,4,4﹣三甲基﹣2﹣戊烯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到达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制备CuSO 4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 B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 2,观察现象C 除去NaCl 固体表面的少量KCl 杂质 用饱和NaCl 溶液洗涤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盛有同体积、不同浓度NaHSO 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同体积、同浓度NaClO 溶液,观察现象4. 某元素基态原子3d 轨道上有10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 A. 3d 104s 1B. 3d 104s 2C. 3s 23p 6D. 4s 24p 25.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B C D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无明显变化加盐酸出现白色浑浊,加热变澄清KMnO 4 酸性溶液在苯和甲苯中均褪色液体分层,下层呈 无色反应: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化学(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7.C【解析】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用于居家环境杀菌消毒,A正确;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使能够回收利用的物质物尽其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物质集中处理,就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B正确;太阳能光催化环境技术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涉及太阳能与化学能的转移,产生的燃料为氢气、CO等属于二次能源,C错误;5G芯片主要材料是Si单质,D正确;故选C。
8.D【解析】4个C形成的结构与白磷结构相似,则碳碳键键角为60°,A错误;丁二烯中含有4个C、6个H原子,正四面体烷中含有4个C、4个H原子,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分子中4个H的位置相同,则二氯代物只有一种,C错误;正四面体烷生成1 mol 丁烷,需要H原子6mol,至少需要3mol H2,D正确。
故选D。
9.C【解析】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X为F,Y为S,Z为Cl,W为O,R为C;R、W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HCO3-、HCOO-、CH3COO-等,A正确;RY2分子中分子与二氧化碳结构相似,结构式为S=C=S,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B正确;非金属性F>Cl,则X和Z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减弱,而X 和Z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C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R、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D正确;故选C。
10.D【解析】A.由选项可知1 mol S8中所含共价键为数目为8N A,32gS8为0.125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 A,故选项A正确。
B.H218O和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质子数均为10,2g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N A,选项B正确;C.1mol氧化铜被氢气还原转移电子数为2N A,8g氧化铜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选项C正确;D.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物质的量为0.5mol,氯气与水之间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溶液中Cl-、C1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小于N A,选项D不正确。
2020高考化学模拟押题及答案
论生成 SO2 还是 H2,每生成 1 mol 都转移 2mol 电子,正确。 9.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 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与 Br2 发生取代反应 B.装置丙中的试剂吸收反应产生的气体后得到的产物的密度均比水大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以作为清洁燃料使用 D.甲烷的二氯代物有 2 种 【答案】D 【解析】加强热时,聚丙烯分解生成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除碳为固体,其他物质均 为气体,冷却后,苯和甲苯液化,氢气、甲烷、乙烯和丙烯都是气体,其中,乙烯和丙烯与丙中溴发生加 成反应,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A 项,装置乙试管中收集的液体是甲苯和苯,在铁粉或 FeBr3 存 在下均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正确;B 项,1,2二溴乙烷、1,2二溴丙烷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正确; C 项,最后收集的氢气和甲烷可作清洁燃料,正确;D 项,因为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则甲烷的二氯代物 只有一种,错误,D 项符合题意。 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在甲池中 O2 与 H2AQ 反应产生 H2O2 和 AQ,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 元素化合价
没有变化,所以 H2O2 是还原产物,A 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电路中每转移 0.2 mol 电子,反应产生 0.1 mol H2O2,同时有 0.2 mol H+从乙池进入甲池,溶液质量增加 3.4 g;而在乙池,H2S-2e-===S↓+2H+,产生
①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当装置 B、C、E、F 依次出现下列现象:________,品红溶液褪色,________,出现白色浑浊;可证明燃 烧产物中含有 H2O、SO2、CO2。 结论: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氮等元素。 Ⅱ.为测定该蛋白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组取蛋白质样品充分燃烧,先用足量碘水吸收二氧化硫,再取 吸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 已知:2S2O23-+I2===S4O26-+2I-。 (3)写出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蛋白质样品 m g 进行测定,采用 c1 mol·L-1 的碘水 V1 mL 进行吸收,滴定过量的碘样时消耗 c2 mol·L-1 硫代硫酸钠溶液 V2 mL。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若燃烧时过量氧气进入吸收液中,可能会导致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值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①无水硫酸铜 ② 除去 SO2,避免对 CO2 的检验造成干扰 ③粉末由白色变蓝色 品红溶液不褪色(或仍显红色) (3)I2+SO2
202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 I)名师押题猜想卷 化学试题+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名师押题猜想卷理科综合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Ti 48 Sn 1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9年12月以来,我国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8.工业上可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2-苯基丙烯(),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苯的同系物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8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C.W分别与X、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一种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0.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化学仿真押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化学仿真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玻璃蚀刻剂B. 干冰气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C. 钠与水反应,可用于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D.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2.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C.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有6个D. 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可能有11个3.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装置配制100mL0.1mol·L−1的硫酸B. 用图乙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 用图丙装置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 用图丁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pH=11的氨水中所含OH−的数目小于1×10−3N AB. Na2O2与H2O反应,消耗1moL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N AC. 1L0.1mol⋅L−1硫酸溶液中,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4N AD. 通常状况下,30g乙烷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5.室温下,用0.1mol/LHCl滴定10mL0.1mol/LNa2CO3,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B. a点时:c(Na+)>c(CO32−)>c(HCO3−)>c(OH−)C. b点时:3c(Na+)=2c(CO32−)+2c(HCO3−)+2c(H2CO3)D. d点时:c(H+)>c(HCO3−)=c(CO32−)6.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
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11H2O−22e−=V2O5+2B2O3+22H+B. 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C. 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D. 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100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7.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2020高考化学模拟押题卷及答案(3套)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色产品,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C.中国天眼 FAST 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食品工业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生产氢化植物油,利用了植物油的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银饰主要成分是 Ag,为金属材料,彩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A 错误;石 墨烯是单质,因此不是电解质,故 B 错误;碳化硅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C 正确;植物油是不饱和脂 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氢化植物油,故 D 错误。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 g 铁粉与 50 mL 4 mol·L-1 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15NA B.常温下 1 L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的数目为 0.1NA C.标准状况下,8.96 L 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 0.2NA D.1.2 g 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 0.4NA 【答案】C 【解析】A 项,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2,n(Fe)=0.05 mol,n(HCl)=0.2 mol,盐酸过量,转移电子数 为 0.1NA,错误;B 项,c(OH-)=0.1 mol·L-1,c(H+)=c(H+)水=1×10-13 mol·L-1,错误;C 项,2H2 +O2==点=燃==2H2O、2CO+O2==点=燃==2CO2,0.4 mol H2、CO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 0.2 mol O2,正 确;D 项,0.1 mol 碳原子的金刚石含有碳碳键数为 0.2NA,0.1 mol 碳原子的石墨含有碳碳键数为 0.15NA, 错误。 9.以物质 a 为原料,制备物质 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一(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Ti 48 Sn 1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阿巴卡韦(Abacavir) 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存在抗病毒功效。
关于其合成中间体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环戊醇互为同系物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和1 mol 钠反应可以生成22.4 L 氢气D.可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酸和M9.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X、Z、W分别与Y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甲、乙、丙。
结合如图转化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③为工业制粗硅的原理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C.4种元素的原子中,Y原子的半径最小D.工业上通过电解乙来制取Z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H4中含有共价键数为4N AB.1 mol -OH 中含有电子数为9N AC.1 L 1 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Fe3+数为N AD.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含有氧分子数为2N A11.常温常压下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全国新课标押题猜想卷 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届高考全国新课标押题猜想卷理综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含磷洗衣粉中加入可溶性的磷酸盐,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铅笔芯中含有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Na2O2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2N AB.1 L 0.1 mol/L的HF溶液中F数目为0.1N AC.0.1 mol Fe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N AD.0.4 mol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产生Cl2的数目小于0.1N A9.某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B.该物质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能发生加成、氧化、消去等反应D.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10.某学习小组探究SO2气体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装置中FeCl3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说明SO2有还原性B.c装置Na2S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氧化性C.b装置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b、c装置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相等11.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S和H2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能实现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a电极的电极反应:2H++2e-=H2↑C.光照后,b电极的电极反应:H2S-2e-=2H++SD.a电极区溶液的pH不变12.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且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状态不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W、R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能反应。
2020年高考押题 化学试卷及其详细解析
初高中数学学习资料的店2020年高考押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I 27 Si 28 S 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Ce 140第Ⅰ卷一.选择题(21个小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答案:B解析:B 项中的诗句选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而不是描写碘的升华,B项错误。
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答案:C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故A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B项正确;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C项错误;光导纤维的制作原料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1(山东卷)-化学(全解全析)
1、【答案】C
【解析】 A、丝的主要成分为蚕丝,属于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酶会加速蛋白质的水解,破坏丝绸制 品,故 A 正确; B、古代记事常常刻于金属、陶瓷、玉器之上,故 B 正确; C、草木灰中的碳酸钾与贝壳灰中的氧化钙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故 C 错误; D、草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 D 正确;答案 C。
7、【答案】B
【解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 O >N,则电负性 O >N,故 A 错误; B. CO2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中 C 原子为 sp 杂化,故 B 正确; C. 单质硫属于熔沸点低的分子晶体,故 C 错误; D. KNO3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D 错误;故选 B。
4、【答案】B
【解析】 A.12g 石墨的物质的量为 1mol,石墨为碳原子的六元环结构,一个碳原子与另外三个碳原子之间形成σ键,
1
属于每个碳原子的σ键数目为 3× =1.5,故 1mol 石墨中含 1.5molσ键,故 A 正确;
2
化学 第 1页(共 9页)
B.每个电子运动状态都不同,硫离子核外有 18 个电子,故有 18 种运动状态,但电子层离原子核越远能量 越高,故 2p 与 3p 轨道形状相同但能量不相等,故 B 错误; C.同周期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故电负性:C<N<O,故 C 正确;
6、【答案】A
【解析】可根据信息推出 X、Y、Z、Q、W 分别为 H、C、N、O、Na。 A.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硝酸,是一元强酸,故 A 正确; B.WX 为 NaH,溶于水会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 B 错误; 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Q>Z>Y, 故 C 错误; D.该化合物中,与 C 单键相连的 O,两者共用一对电子,另外,O 原子还得到了一个电子,故其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D 错误;答页(共 9页)
2020高考化学模拟押题冲刺卷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化学模拟押题冲刺卷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
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CO、甲醛、放射性元素氡(Rn)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
D.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答案】B
【解析】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二者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故A正确;
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是氧化反应,淀粉转变为葡萄糖是水解反应,故B错误;C.石材会释放放射性元素,装饰材料会释放CO、甲醛,均是室内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混凝法是利用了胶体的凝聚作用,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污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都可用于废水处理,故D正确;
答案选B。
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答案】A
【解析】
A.弱酸不能制强酸,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无白色沉淀,故A错误;
1。
2020高考化学押题卷附答案
5.钾(K)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用其制作的钾离子电池有着超越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
我国科研人员在钾离子电池的研发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是我国某科研团队研制的一种钾离子电池充电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电极a流向电极bB.钾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选择有机溶剂,但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C.充电时,每当外电路中转移lmol e﹣,正极材料会“释放”39g K+D.充电时,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WS2+xK++xe﹣═K x WS26.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5 mL 0.02 mol•L﹣1 FeSO4溶液(含少量硫酸),实验现象、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K sp[Fe(OH)2]=8×10﹣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c段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4Fe2++O2+4H+═4Fe3++2H2OB.理论上,Fe2+开始沉淀的pH≈7.3C.根据上图,在d点溶液中Fe2+、Fe3+基本沉淀完全D.d~e段,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OH﹣═H2O7.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形成结构如图的物质,该结构中所有原子都满足稳定结构,Y、Z处于同一周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为W>Z>Y>XB.X与Z可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C.X与W形成的化合物存在离子键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二.多选题(共1小题)8.类比pH 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X)=﹣lg c(X),pK a=﹣lg K a,常温下,某浓度H2A 溶液在不同pH 下,测得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pH 的增大,pC 增大的曲线是A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B.pH=3.50 时,c(HA﹣)>c(A2﹣)>c(H2A)C.b 点时,=104.50D.pH=3.00~5.30 时,c(H2A)+c(HA﹣)+c(A2﹣)先减小后增大II卷非选择题一、必做题9.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分布在试管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