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双重性格、耻感文化
失落的“耻感文化”
失落的“耻感文化”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
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羞耻之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通过与外界的互动而促成内心的变化,进而建立一种注重内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以此制约人的正己、修身过程。
这一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慎独、内省、正己的标准,就是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知廉耻乃“立人之大节”。
“明耻”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人有耻,就给自己划定了行为的界限,也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些人廉耻意识十分淡薄。
有的人不以为官而贪、为吏不廉为耻,不以为商而奸、为富不仁为耻,不以出卖灵魂、出卖肉体为耻,不以见死不救、见恶不斗为耻,不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为耻,不以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为耻……因此,耻感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强化社会个体自身的耻感意识,做到知耻明辱,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对于家庭来说,耻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很重视家庭对个人道德的培养。
在家庭关系上,儒家思想尤其强调“孝”与“悌”的美德,将之视为“为仁之本”。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的家庭关系上,一些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严重滑坡,从而由代内代际关系引发的矛盾非常突出,影响了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
因此在今天的家庭道德建设中,要加强知耻道德教育,知耻才能修身,知耻才能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这正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所要求的。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特别强调“个人知耻之心不可无”的观点,而在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中,有些人不知羞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破坏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其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最起码的耻辱感、羞耻心。
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
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摘要]耻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精华。
耻感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它具有普遍性、基本性和最低限度性,是一条底线伦理,既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尺。
耻感底线伦理具有普世意义,要加强耻感教育,提高耻感意识。
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建设良好的知耻环境,构建和维系人类的耻感底线伦理。
[关键词]耻感;耻感文化;底线伦理;耻感底线伦理一、耻感文化的历史探源与梳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提出著名的文化模式,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shame culture),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guilt culture)。
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耻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知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记载。
“耻,古作聘。
”《说文》曰:“辱,从耳,心声。
”远在《诗经》中,就有廉耻之言,“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为何?”(《诗经·风·相鼠》)。
其大意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皮,(喻为脸皮)人岂能没有尊严廉耻;如果一个人不识尊严廉耻,还活着干什么?根据台湾学者朱岑楼先生的研究,《论语》中有强烈的耻感取向,四百九十八章中,与耻感有关的计五十八章。
“士”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层次,它最重要的伦理特征就是“有耻”。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孔子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三达德”即“智、仁、勇”,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何谓勇?勇的要义就是“知耻”。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恭、宽、仁、敏、惠。
五者之中“恭”为首,“恭”的真义是“不悔”,“恭则不悔”(《论语·阳货》),“不悔”真义即“远耻”,“恭以远耻”(《论语·表记》)。
耻感文化因素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重塑
耻感文化因素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重塑摘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
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
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
深刻认识耻感文化,对于重塑青年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耻感文化道德人格现代建构伦理维度1 现代文化背景下道德人格的生成与嬗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竞争、讲求效率、提倡个人价值等新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新的社会环境在鼓励个人发展也为社会多做贡献方面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空间环境。
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懒惰”的精神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巨大活力。
青年人面对就业和下岗压力、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压力,面对个人价值亟需得到社会认同和舆论赞许的压力,以落后平庸为耻,以不思进取为耻,以精神生活空虚、知识文化贫乏为耻的观念成为人们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我们鼓励个人发展、自强不息,而反对损人利己、不公平竞争。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耻感文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但耻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仍不失为激励我们进取、向上的道德力量。
2 现代道德人格的缺失与重建耻感文化的缺失,远远悖离了数以千年的中国优良传统。
在过去,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耻辱刑在内的中国国家制度的设计。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也十分重视荣辱的观念。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3 文化因素背景下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重建(1)建立道德人格信仰标准。
“耻感文化”就是有一个公认的道德标准,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依靠这一标准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论耻感文化与民间规范
余 地
内容 摘 要 :耻 感 文化 源 自扎 根 于人 内心世 界 的羞 耻 之 心 ,对 他人 的否 定性 评 价 的价 值观 念 、 自我 否 定的耻 感情 绪 导 向的价值 观 念 以及 对耻 感 情 绪 为何 转 化 为此 种行 为 的 内在 原 因共 同 组成 了耻 感 ,而对 耻感 这 些构成 性部 分的 回应 形成 的价 值观 念就 是耻 感 文化 。民间规 范在形 成 意义上 与耻 感 文化 的 关联 在 于借 助耻 感 禁 忌过 滤他 者 的否 定性 评 价 。 民间规 范在 运行 中 体现 的耻 感 文化在 于 ,借助 民间规 范对 耻 感 的过 滤性 功 能将精 神 利益 转化 为其他 价值 ,以及 对 于违 背 民间规 则 而导致 的 已经 形成 的耻 感 予 以制度 性 回应 ,从 而型 塑人 的行 为和 价值 观 念 。与耻 感 文化相 关联 的 民间规 范 的正 当性在 于对人 性 尊严 的 尊重 和对 人 类 生活 的社 群秩 序 的维护 。从 制度 选择 上看 ,作 为 国家法 的正 式制度 在对 与耻 感 文化相 关的 民间规 范 的态度 上 ,同样基于耻感文化的人本主义维度 ,在对人性尊 关键 词 :耻 感文化 民 间规 范 尊 严 秩 序
社 会是 一 个 网络结 构 ,每 一个 部分 都 不可 避免 地 与其 他部 分 发生 联 系 。正如涂 尔 干 和狄 骥描 绘 的社 会 之连 带 关 系一样 ,人 在社 会 网络 中必然 要 与他 者 发 生物 质 或精 神上 的联 系 ,而精 神 联 系就 在 于个体的精神会在他者的评价中被褒扬或贬抑 ,这是人的精神性与社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结 果 通 常被人 们称 为 “面子 ”。杨 晖从社 会 学 的角度 对 “面子 ”加 以解 读 。他认 为 ,在 社会 学看来 ,面 子是 人 际 交往 中依 据 自我 表现 作 出 的评 价 ,希 望 自己在别 人 的心 目中所应 有 的心 理地 位 ,它 与身 份 、地 位 、角色相联 系。 2 当然 ,“耻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 ,与面子有密切的关联,却也仅仅是“面子”的面相 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耻”的解读时说 :“耻 ,辱也 ,从心耳声。” 3 只有在受辱时 ,人才会有耻 感 。换句 话说 ,只有在 面 子被 减 损 的 时候 ,耻感 才 会 显 现 出来 ,单 纯 的 “面子 ”概念 不 能 直接 接 引 “耻 感 ”的概 念 。高兆 明认 为 耻感 “是 以否定 性方 式把 握 善 ”。[4]吴 潜寿 等学 者 认 为耻感 的本 质属 性在 于 “个 体道 德 良心 发生 作用 时 产生 的一 种 特殊 的 心理体 验 ”。,5 章 越 松也认 为耻 感是 “依 据 内心 所拥 有 的善 的标准 对特 定行 为 、现象所 做 出 的否定性 评 价而 形成 的一 种 主观感 知和 心理情 感体 验 ”。[6]同时 , 章 越 松将 对耻 的感 知 分 为知 耻感 和 羞耻感 两 个层 次 。前 者是 “人 们 在耻 感 现象行 为 发生 之前 就 能 以 一 定 的道 德标 准 进行 评 判而 形成 的否定 性情 感 体验 ”,r7]后 者是 “人 们 在耻 感 现象 发 生之 后才 能 以一 定 的道德标 准进 行评 判 而产生 的否定性 情感 体 验”。[8]两 者 的结合 形 成耻感 ,前 者是对 人 的羞耻 之心 的预设 ,后 者则 从现 象学 意义 上将 这种 预设 具体 化 。从 中我 们不 难发 现 ,耻 感在 平常 生活 中不会 显现 出来 ,但 一般 人都 基 于道 德观 念具 有 这种 情 感 。而 只有 在个 体 良心 与一 种 否定性 评 价机 制方 式 作用 时 ,耻 感才会 完 全显 现 出来 。这 种否 定性 评 价 ,往 往导 致 的结果 就是 面子 的减 损 。而从 杨 晖对 “面子 ” 的理 解来 看 ,面 子 的减 损 意 味着人 在 人 际交 往 中没有 得 到 预期 的评 价 ,并且 ,它 导致 的后 果往 往 不仅 仅 是个 体 的 自尊 被贬 抑 。正 如周 安平 所说 :“在 网状 关 系 中 ,个体 并不 具有 独立 的意 义 ,其行 为 的表征 意义 往往 牵一 发 而动 全 身 。一 荣 俱荣 ,一 损 俱损 ,面 子 的增 加 与减 损往 往呈 辐射 状 ,以增 强或 减 弱双 方 的人情 关 系 。因此 ,在 这种 由面子 营造 的人情 关 系 网 中 ,个性 往 往不 受欢 迎 ,表现 出一种 团体 主义 取 向。”l9 尚海 涛对 此也 说 :“一 个小 家 庭 的坏 名声 不 只是 关 乎 自己 ,也关 系 到 自己父母 、血 缘及 姻缘 的各个 家庭 。”[1 0]这 在注重 家庭 伦理 的东亚 国家 ,面 子 的辐 射 性是 显而 易见 的 。耻感 一旦 产生 ,就会 波 及 与 本人 具有 密 切关 系 的人 身上 ,这 自然会 令 以本 人 为核 心 的一 个社 群蒙 羞 。这很 自然地 让人 想 到 费孝 通 提 出的 “差 序格 局 ”:以 “己 ”为 中心 ,像 石 子 一般 投 入 水 中 ,和别 人 所联 系成 的社 会 关 系 ,不像 团体 中的分 子 一般 大 家立 在 一个 平 面 上 的 ,而是 像 水 的波 纹 一 般 ,一 圈 圈推 出去 ,愈 推愈 远 ,也 愈 推 愈 薄 。|l¨面子 的减损 也会顺 着 以个 人 为核 心 的波 纹使 得 这种 耻感 被 迁 移到 其他人 那 里 ,而迁 移 的强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25期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
耻感意识是人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前提,耻感不在,良知和道德责任感就无从谈起;耻感缺失,则做人无以治己,做事无以治事。
因此,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耻感意识,构筑抵御各种诱惑的坚固防线,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耻感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有着重视耻感的悠久文化传统,历代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和格外关注对人的耻感的培植和养护,并把知耻心的养护视作个体道德修养和大众道德文明教养的根基。
在我国的道德典籍中,存在着大量关于耻感意识以及耻感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知耻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孟子认为,知耻是人性的标志,有无羞耻心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即“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又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意思是说: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南宋朱熹对孟子的观点进一步解释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
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
”同时,陆九渊也强调:“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就是说:对人危害最严重的莫过于没有羞耻心,人如果不知羞耻,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人呢?可见,在圣贤先哲看来,有无耻感,能否知耻,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不知耻,没有羞耻心,即使具有人的形体,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
其次,知耻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化,认为德教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避免犯罪,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民众知耻是道德教化成功的前提。
之后,很多的思想家都表述了大致相同的见解。
周敦颐说:“必有耻,则可教。
”范群说:“夫耻,入道之端也。
耻感文化探析
耻感文化探析作者:贾梅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7期【摘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一些人的一些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分离,源于耻感的缺失。
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无论对维护个人的尊严还是维护国家的荣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在对知耻心的培养上要“知贵”和“明善”。
【关键词】耻感文化;知耻;知贵;明善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耻”原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即羞愧心理。
《说文解字》将“耻”与“辱”互训:“耻,辱也”;“辱,耻也。
”“耻”和“辱”连用就是“耻辱”。
耻感就是耻辱感。
有关耻的道德修养历来为仁人志士所重视。
从夏商周时期就已注意用耻感来制约人的行为,《尚书·说命下》中就有“其心愧耻,若挞于市”的说法。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为利用政令来引导,利用刑法来整治,人们则只求免于刑法但无廉耻之心;利用道德来引导,利用礼来整治,人们就有了羞耻之心,且能敬服。
要求人们有耻、知耻。
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他将羞恶之心看作道德产生的根源之一,若无此心,人就不成其为人。
陆九渊说:“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
” 朱熹将知耻作为区分人与兽的根本标志:“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
存之则进於圣贤,失之则入於禽兽,故所系为甚大。
”顾炎武认为耻是“立人之大节”,“人生第一要事”。
清末龚自珍更是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康有为说:“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所以“耻者,治教之大端。
”儒家认为激励人们知耻、重耻是治与教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耻感文化不仅见诸于中国传统文化浩瀚的典籍之中。
亦深入到中国民众的日常观念,如常用的“鲜廉寡耻”、“恬不知耻”、“难以启齿”、“士可杀不可辱”、“知耻而后勇”等俗语。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要: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借助菊与刀的形象提出了双重性格和耻感文化这两个概念,高度的概括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家室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二者极佳的诠释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
这是一种区别于“罪感文化”的文化体系。
耻感文化强调的是一个来自外界的因素影响,比如你做错了一件事,如果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使你觉得不好意思有一种羞耻感,这就是一种耻感文化。
而罪感文化就不同,这是一种依靠内部约束力的文化,需要自己去领悟,自己觉得有错,然后自己进行改正。
关键词:双重性格耻感文化民族性格菊与刀一:全书简介“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但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菊与刀》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人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
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
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
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l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
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
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搜狗百科二:作者简介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
试析日本耻感文化
92现代交际·2019年3期作者简介:姚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专业。
试析日本耻感文化姚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的耻感文化受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在吸收儒家思想文化与等级观念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具有他律性和群体性特征,并且缺少稳定的标准。
耻感文化根植于日本民族精神中,使其颇为重视“名誉”,但又因缺少儒家文化中的“仁”而使善恶标准稍显模糊。
关键词:日本 耻感文化 特色 影响中图分类号:G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092-0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个人的语言、行为、思维方式等,大多是由文化决定的,对社会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受到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文化,又因其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而表现出差异性。
中国儒家八德思想:忠诚、孝顺、诚实、信用、礼节、正义、廉洁、知耻,其中的“行己有耻”,便是耻感文化的起源。
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率先提出文化形貌论,认为文化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类型,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受到美国委托,依据文化形貌理论,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为辅,用在战争时期被关押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参考大量书籍报刊、文学影片等,完成人类学研究著作——《菊与刀》,提出日本的文化类型“耻感文化”,并将其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作出差异性分析。
一、日本耻感文化的缘起(一)地理环境与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的日本群岛,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也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71%的土地都是丘陵和山地,并且大部分山都是火山。
气候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到四周海洋的影响,全年的降水量都很高。
因此,诸如地震、火山、台风、海啸、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日本时有发生,在破坏性极强的大规模“天灾”面前,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只有依靠以部族为单位的群体,才有可能同自然抗争,将灾难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而在长期的不断抗争中,以集体利益为最高原则的群体意识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时代的要求,并根植于日本人的思想之中。
日本耻感文化下的性格矛盾
——耻感文化下的性格矛盾摘要: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短短时间内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是因为日本的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让日本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当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想日本人的道德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是日本人忠、孝、情义、仁、人情等独特的道德规范构成了他们独特的道德体系,而这其中“忠”和“义”这二者又是日本人道德体系的精髓,但是它们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很多矛盾,使得日本人的性格中出现了一种困境。
追究起来还得缘于日本人这种强烈的耻感文化。
关键词:忠诚情义耻感文化日本人的人生观体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仁、人情等道德规范之中。
他们认为,“人的义务”可以像在地图上切分势力范围一样分成若干领域。
用他们的话来说,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义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组成的。
而这些准则中又以“忠的世界”和“情义的世界”让人惊叹。
而日本人的这些独特的道德观是建立在日本人的浓重的耻感文化之上的。
所谓耻感文化在本质上是他律的结果,是依靠外部力量的约束来实施的行为,这是日本民族特性的核心。
在日本的民族叙事民诗《四十七士》对日本人的这种独特的道德体系作了很好的描述。
该故事讲的是1703年封建制度鼎盛时期,一个名为浅野侯的大名即将主持一个各地大名定期觐见幕府将军的故事。
由于它是第一次主持这样的觐见,很不巧的是另一个有名的大名不在他身边指导他,他只好请教另外一名大名,但是由于它没有向他送礼,那个大名就告诉她相反的礼仪致使他在宴会上受到嘲笑。
浅野侯受到了侮辱,把刀砍伤了那名大名,他回到家以后就剥腹自杀。
这是因为他受到了侮辱,他履行了自己对“名义的情义”,他因受辱而复仇是一种德行,但是它在将军殿上动刀那是对幕府的不忠,按惯例,他应该剥腹自杀。
他死后没人愿意继承他的家产,因为他对幕府不忠。
以死来洗脱她侍奉吉良这一污点。
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另类说法。
海外学者对东方文化做了一种概括,称之为耻感文化。
其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人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这样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所规范和制约。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是一种美德。
因此,在中国许多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
耻感文化的重点是我的所做所为能不能合乎社会标准,故耻感文化是对外的。
而西方文化则被称为罪感文化。
其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3)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
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罪感文化的重点是能不能对自己的良心交代,故罪感文化是对内的。
真正的耻辱感文化靠外部的约束力来行善,而不像真正的罪恶感文化那样靠内心的服罪来行善。
耻辱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一个人因受到公开嘲笑与摈弃,或者自已以为受人嘲笑而感到耻辱,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耻辱感都将成为强大的约束力。
但它要求有旁观者,至少是想象出来的旁观者。
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重群体轻个体,重和谐轻抗争,强调宗法性、纪律性。
它对人进行规劝与约束,束缚人的自由意志及创造精神,漠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
中国文化的那种和谐观念,同时也体现和培育了国民顺从、屈服、保守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精神,鲜有抗争意识和反叛勇气,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
双重性格、耻感文化
——日本文化面面观
作者介绍
❀ Ruth Benedict 鲁思本尼迪克特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诗人 ❀ 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 ❀ 代表性论著有: 《文化的类型》 《种族:科学与政治》
《菊与刀》的诞生
❀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 束前夕,受美国军方委托,通过对 日本历史文化和在美生活的日本人 习俗的研究,提供对日政策的具体 依据的著作。 ❀ 考察方法: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 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 本文学和电影。 ❀ 1946年,本尼迪克特将呈给美国政府 的调查报告整理成书出版,书名为 《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1.日本儿童所受的教育 .
在日本孩子们刚能听懂人们的语言的时候,就就要开 始学习一些相应的规矩,那就是“在何种下可以直接 攻击对方,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手段洗刷污名。”
2.日本成年人的性格特征 .
日本成年人总是会在工作中、生活中等各方面受到家 庭和社会的约束,他们总是高度紧张以避免惨败,迎 合世人的‘期望’,把自己的个人要求埋葬在群体的 ‘期望’之中。
❀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 “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态的⋯⋯对上级奴颜婢膝, 对下级凶狠残暴⋯⋯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 ⋯⋯ 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 ❀ “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 ❀ 但是,日本其将这一点更明显的表现在对其他国 家的侵略上,将其“武士精神”表现在对外扩张 的野心上,这最终导பைடு நூலகம்了日本在侵略战争中所犯 下滔天大罪。这很明显是文化观念造成的人格的 矛盾对立面。
谢谢!
1.“菊”——日本人彬彬有礼 . 日本人彬彬有礼 的特征 在日本,“菊”本是日本皇 室家徽的标志,在日本人的心目 中,“菊”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 ,奋斗不息的顽强蒸蒸日上前进 的一种精神。 日本护照
试论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启示
化 了权威 意识,促进 了等级观 念 ,但却破坏 了亲切和睦 的 中国传 统耻感 文化 ,暂不 涉及这 部分 内容 。
气氛 ,人 民放荡而不安静 ,务求免于刑 罚而无 道德上 的愧 耻 之心 。到周 朝 ,耻 的含 义 更确 切 地指 向 了人 际伦 理 。 个人之耻 与集体之 耻 。这 是从耻感 的对 象范围来 区分 的,当仅使个人产 生耻感时 ,即为个人 之耻 ,而使一个集
感 。
二 、传统 耻感 文化 的价值
( ) 耻 感 的 个 体 价 值 一
1 、与动物相异 的生存价值 。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存在依
据 。 从 现 代 人 类 学 的 观 点 看 ,人 类 在 生 物 学 意 义 上 是 未 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 ( 陷 ) 之 耻 与 “道 德 ( 失 ) 之 耻 。 成 的 生物 ,人 的 降生 是 以匮乏 ( 塑 )性为 特征 的 。与 缺 ” 缺 ” 可 自然耻感是指由于人的外在方面和先天生理缺陷被他人的耻 高级哺乳动物相 比,人在应付恶劣 的自然环境和逃避意外伤 笑而感到 自我价值 的降低和 自尊 的受损从而产生一种耻辱, 害等方面 具有天然 的劣势 。然 而 ,人 是有意识 、有 理想 、 如 “ 晏子使 楚, 以晏子短 ,楚人为小 门于 大门之侧而延晏 有 思想的高级动物 ,会根据人 的心理状态 、对事 物的认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1 笠 00
第2 6卷 第 l 期
试论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 、价值及启示
黄春 平 ,马 海 燕
(. 1聊城大学高教 所,山东 聊城 225;2聊城 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2 25 ) 50 9 . 509
重塑“耻感文化”
意识蜕 变 ,以不 能经 由各 种 途 径 和手 段 令 自 己满 意
为耻 ,以不择手段令 自己满足为荣。至此 ,传统 的 “ 耻感 文化 ” 的 内涵 严 重 蜕 变 ,失 去 了应 有 的引 导 人们向善祛恶 的功能 ,社 会 出现 “ 笑贫不 笑娼 ” ,
为一 己之 私 “ 恶” 事 做绝 的现 象 就不 难 理解 了 ,这 无 疑是 社会 道德 的滑坡 。
2 1 年第 1 01 8期 总第 2 6期 9
前 沿
Fo wa d Po i o r r st n i
No 8 2 .1 011 S m . 9 u No 2 6
重塑 “ 感 文化 ” 扶 正 “ ” 耻 , 耻 的路 标
教师对两面人态度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我们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对待“两面人”。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对待“两面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两面人”的定义。
所谓“两面人”,是指在言行举止上,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人。
他们可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内心阴暗;可能口是心非,实则心口不一。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两面人”,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一、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要善于识别“两面人”,不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对他们的言行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坚持原则,勇于斗争。
对于“两面人”,我们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同流合污。
我们要敢于揭露他们的虚伪面目,维护正义,捍卫公平。
三、加强自身修养。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只有我们自身具备高尚的品质,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两面人”的侵蚀。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要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勇于担当。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成为有道德、有才能、有担当的人才。
五、加强家校合作。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面对“两面人”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
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这样,当他们遇到“两面人”时,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其影响。
总之,对待“两面人”,我们要保持坚定的立场,坚决抵制其不良影响。
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而努力!谢谢大家!。
两面人_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两面人。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个发言的机会,让我们共同面对这个挑战,共同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两面人,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行径龌龊的人。
在教师队伍中,两面人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更对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此,我想对两面人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首先,两面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个人品德缺失。
一些教师缺乏道德修养,见利忘义,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2. 监管不力。
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得以滋生。
3. 教育观念错误。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学质量高,其他方面都可以放宽要求,从而忽视了自身品德修养。
4. 社会风气影响。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教师也受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遏制两面人现象: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2.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管,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严肃查处。
3. 强化教育观念。
我们要引导教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心理、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 提高教师待遇。
关注教师的生活待遇,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5. 社会舆论引导。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到表里如一。
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在此,我呼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携手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目录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1)耻感文化 (1)比较 (3)罪感文化 (3)许兰:耻感文化溯源 (6)耻感文化所谓“耻感文化”是海内外学者对我们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这个概括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儒家文化而作的。
它的提出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的。
[1]顾名思义,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
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即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
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一件件大同小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中的道德观念中在关于耻辱方面有较强的社会倾向。
如果大多数觉得这是对的,那么即使你自己坚信这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廉耻”,也多半会随声附和:“这是对的。
”即真正的耻感文化是靠外部的约束力来实现的,一旦失去了外部约束力,或外部约束力发生改变,那么便必然会导致众多的社会畸形。
背景中国文化曾被称之为“耻感文化”,因为古代文化经典一再把“知耻”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后底线,而“礼义廉耻”四字格言又把“耻”字作为归结。
耻感,是法律之外的集体内控力,但在当代中国,特别在文化人中间,已普遍麻木。
这一点,在批判余秋雨先生的事件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曾被迫在报纸和法院向余先生正式道歉,但道歉过后又转身继续诽谤,那些报刊也没有感到有任何不妥;又如,那个不断对余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的人受到读者严厉质询,因为余先生书上并没有他伪造的那些问题,他居然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轻松地一笑,说:“我是想当然!”凭着“想当然”就写了那么多文章、出了那么多书,实在是创造了中外文化史上的某种纪录。
作为“耻感文化”的子民居然变得如此不知羞耻,根子不在他们。
那么多报刊凭借着“政府喉舌”、“党的喉舌”的身份糟践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体文人达十年之久,鼓励了那批诽谤者有恃无恐,不再言耻。
岛国性情与耻感文化日本人的双重性格
岛国性情与耻感文化----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美国所有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斗争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最捉摸不透,在太平洋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岛屿登陆战中,日本人也让美军吃够了苦头。
二战后期,德日法西斯败局已定,美国继续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
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
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
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
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参阅大量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
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
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名叫《菊与刀》,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菊”使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它们象征着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本尼迪克特根据观察分析,得出有关日本民族性格的论断,她认为,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善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
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日本人为什么发动侵略战争?受侵略国家的人民都认为,这是因为日本推行压迫弱小的罪恶方针,无情践踏“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条国际准则的结果。
可日本人对战争则另有看法。
以耻为主题的演讲稿5篇
【导语】有了羞耻意识,才能有效地抑制邪欲,规范⾃⼰的⾏为,实现⾃我调节,减少或避免⽆耻之⾏以免堕⼊牲畜之列。
如果不是羞耻意识荡然⽆存的话,社会上那些利欲熏⼼,坑蒙拐骗,奴颜媚⾻的⼈,脸⽪不会如此之厚,⼼不会如此之⿊,胆不会如此之⼤!以下是为⼤家准备的以耻为主题的演讲稿5篇,供您参考学习。
以耻为主题的演讲稿篇⼀ ⼤家好! 俗话说:“⼈有脸,树有⽪。
”有羞耻之⼼,这是⼈类不同于禽兽的显著标志之⼀,这似乎属于必然,然⽽在当今却产⽣了危机。
请看下⾯⼀组⽣活镜头: ——在⼲净整洁的街上,⼀⾏⼈张⼝吐出⼀⼝浓痰。
⼀位戴红袖章的⽼者⾛上前讲:“随地吐痰,不讲卫⽣,罚款1元!”⾏⼈扔出⼀张lO元的钞票,随⼝⼜吐了⼏下,并得意地说:“零钱不⽤找了!” ——在考场E,—名⼥考⽣撩起裙⼦,⾏⾏公式映⼈眼帘。
当她第三次‘揭幕”时,被监考⽼师当场抓获。
她却全⽆羞愧,昂⾸挺胸,步出考场。
——北⽅某市为迎接国际杂技节在当地举⾏,特意在街道上设置了⼀些花坛。
某⽇,当园艺⼯⼈正在整理⼀个花坛时,突然有⼈⼤喊⼀声:“这个花坛他们不要啦!”于是,路过的车辆纷纷停下来,车上的⼈忙不迭地跳下来,加⼈搬花⾏列。
附近的单位甚⾄还为此开来汽车……⼀会⼉,万盆鲜花被哄抢⼀空。
——某⼤城市进⾏了⼀场⾼雅艺术演出,举办者以为观众也必然“⾼雅”起来,约定先看戏,后付钱,结果容纳⼀千余⼈的⼤剧场仅收到560元钱,还有200元是某知名⼈⼠赞助的。
…… 如此等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真是不识⼈间有“羞耻”⼆字。
在当今社会,某些⼈的羞耻⼼在沦丧,这沦丧的结果必然要带来⼈类⽂明的⼤倒退。
中国⾃古以来就有讲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
今天,社会呼唤着羞耻意识的回归,⼈们需要有羞耻意识。
中国⼈向来是把“侮辱⼈格”视为⼤不敬,也把“丧失⼈格”视为⼤不义的。
⽽⼈格的完善靠什么?法纪制约固然重要,但有羞耻意识,⾃尊、⾃爱、⾃重、⾃觉,不也是升华⼈格的⼀个动⼒吗? 有羞耻意识,是⼀种⾃我批评。
浅谈日本的耻感文化
浅谈日本的“耻感文化”——读《菊花与刀》有感1944年,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写了《菊花与刀》这本书。
虽然作者本人并未到过日本,但是她却在这本书中全面地展示了日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模式及其相互联系,帮助美国政府制定了可行的对日决策。
其中,本尼迪克特将日本人的行为模式总的概括为“耻感文化”,这里就谈谈自己对于这种“耻感文化”的看法。
基督教有着“原罪”的说法,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死后要想升入天堂就要不断地赎罪,,这种“罪感文化”对人的约束力来自于人的内心,即主要依靠自律。
日本的“耻感文化”则不同,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写到“日本人重视耻辱感远胜于罪恶感”“耻辱感在日本生活中所占的首要地位意味着每个人都注意公众对其行动的评判”,也就是说,日本的这种“耻感文化”所依靠的并不是内心的道德约束,而是依靠外界的约束力。
因此,日本人倾向于认为,只要没有被别人看见就不是罪恶,就没有耻辱感,这就使得有些日本人在公开场合表现的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但是在其他场合或者没有熟人看见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这种“耻感文化”有一个特别典型的表现,就是日本人都特别的重视名誉,将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以传统的日本武士为例,当他们遭受失败之后往往选择复仇或者自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的愤怒或者多么的愧疚,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失败使自己的名誉受到了玷污,只有用自己的鲜血才能洗刷耻辱挽回名誉。
其实能反映出这种文化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也很常见,如日本运动员输了比赛会抱头痛哭,那并不是因为感到可惜,而是因为感到耻辱;日本职员被裁员以后自杀,并不是因为丢了工作,而是因为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损害。
我想这种“耻感文化”大概也是日本自杀率特别高的一个原因吧。
如果了解了日本的这种“耻感文化”,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日本至今仍不承认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日本首相为什么要一次次地参拜靖国神社了。
因为一旦承认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作出了用中国百姓做细菌试验,在南京制造屠杀等恶劣的行为,那么日本的名誉将受到损害,日本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那时该怎么办?难道要日本举国剖腹来洗漱耻辱,保全名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日本宁愿以这种拒不承认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名誉,也不愿意用名誉来换得受害人民的宽恕,说到底,他们内心并不觉得自己犯下的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尼迪克特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说明了日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并把这种文化称为“耻感文化”。
一、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一个是美的、一个是武的,一个是顺从的、一个是反抗的,一个是美丽的、一个是血淋淋的。
所以这种性格可能是交织组合在大和民族的深处,也成为它心理结构或者国民精神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
●…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就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1.“菊”——日本人彬彬有礼的特征在日本,“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的标志,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菊”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顽强蒸蒸日上前进的一种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了令人不能忘记的侵略战争,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特别是战后日本表现出的漠然的态度,更让我们感到无比愤怒的同时,又感到难以理解日本人的内心想法。
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
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
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
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
日本由自身的不投降政策,即不惜一切代价反抗到底的做法到后来的投降,并立即对美国表现出期望合作的一种态度,这样一种180度的大转折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日本人的这种表现仿佛让其他民族的人们觉得日本人正试图使得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由暴力好斗转变为善良顺从,并企图希望战争中遭受日本暴行的人们能够原谅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2.“刀”——日本武士精神的代表日本武士精神,它即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日本武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武士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效忠主人,忠诚之上;以武为本,崇拜武道;重名轻死,杀身成仁。
《菊与刀》描写的就是战争中的日本武士,“刀”原本就是血腥、刚烈、尖锐、冷酷、残忍的象征。
日本的传统武士就要求必须坚忍不拔,在危险和困难等一切困苦中也要表现的处之泰然。
日本武士精神,着重表现在战争中,在日本武士精神这一表现中原本就是将人性忘却的一种冷酷、残忍表现。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这本著作中提到“美国一贯追逐强大,日本则一贯重视非物质资源。
日本也像美国一样开展增产运动,但日本增产运动的基础却在于其独特的前提。
他们说,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
”“日本现代战争电影通篇都只讲牺牲和苦难,在泥泞中的行军、苦战和胜负未卜的煎熬、银幕上看不到胜利的镜头,看不到阅兵式、军乐队、舰队演习和巨炮等鼓舞人心的场面,甚至看不到高喊‘万岁’的冲锋,幸存者残疾、瘸子、盲人,家中人集聚在一起悲悼丈夫、父亲,失去了生计维持者,仍然鼓起勇气活下去。
”“武士精神”一味的在日本文化中有所表现出来。
但是,如果日本仅是将其“武士精神”表现在一些积极方面则会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
但是,日本其将这一点更明显的表现在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上,将其“武士精神”表现在对外扩张的野心上,这最终导致了日本在侵略战争中所犯下滔天大罪。
这很明显是文化观念造成的人格的矛盾对立面。
在《菊与刀》里开宗明义的一句就是:“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态的⋯⋯对上级奴颜婢膝,对下级凶狠残暴⋯⋯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
”●在《菊与刀》中提到“美国一贯追逐强大,日本则一贯重视非物质资源。
日本也象美国一样开展增产运动,但日本增产运动的基础却在于其独特的前提。
他们说,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
”●但是,如果日本仅是将其“武士精神”表现在一些积极方面则会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
但是,日本其将这一点更明显的表现在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上,将其“武士精神”表现在对外扩张的野心上,这最终导致了日本在侵略战争中所犯下滔天大罪。
这很明显是文化观念造成的人格的矛盾对立面。
日本人矛盾性格形成原因在《菊与刀》中提到,“日本的人生曲线是一根很大的浅底的U字型曲线,日本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
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
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
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像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
”1.日本儿童所受的教育●在日本孩子们刚能听懂人们的语言的时候,就就要开始学习一些相应的规矩,那就是“在何种下可以直接攻击对方,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手段洗刷污名。
”遵守各种各样的束缚和条件,并且这种义务要求她们直接主动的去承担,而不该由其父母强制性的要求她们去那样做,也就是一种无权威的压力。
教导他们(她们)要尊重他人,见面鞠躬等一些简单的礼节,尤其是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倍加尊重。
2.日本成年人的性格特征●日本成年人总是会在工作中、生活中等各方面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约束,他们总是高度紧张以避免惨败,就像《菊与刀》中所说的那样“自尊(自重)的人,其生活准绳不是明辨…善‟、…恶‟,而是迎合世人的…期望‟,避免让世人…失望‟,把自己的个人要求埋葬在群体的…期望‟之中。
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其为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方式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以至于他们自愿放弃了各种最基础的自由等级制度是日本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极为森严的一种制度,并且已构成了日本社会结构的框架。
如今日本早已没有了古时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日本人骨子里确认为,等级制度是打造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日本人对他们所信赖的等级制度的表达。
它表现为日本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对权威有极大的敬畏和服从。
他们性格上倾向于媚上傲下,对强者盲目崇拜和服从,对弱者缺乏同情心,甚至在与弱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交往接触中,必须要表示出双方社会距离的差异。
所以日本人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在平时工作学习交往中、甚至在政治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深深带有等级制的烙印。
若干个世纪以来,不平等是被日本人最广泛接受的有组织的生活准则,“承认等级制度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在他们的日常交往、家庭生活、政治及国际关系的看法等各方面都深深带有等级制的烙印。
●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一,就是要每个人都要各得其所、各得其位。
●也就是说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当中,他对社会的理解、他对自己秩序的理解,他永远认为是有一个等级的。
比如说天皇就是天皇,天皇是永远不会推翻的。
这一点跟我们中国人是完全不同。
中国人几千年历史上皇帝是可以推翻。
起义就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胜利的就可以当皇帝,皇帝是可以一届一届被换的。
所以从秦朝到汉朝,到这个元朝、宋朝、明朝、清朝等等,皇帝是不断的在换。
而日本人天皇是永远不换的。
所以从这意义上说,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当中有各得其所、各谋其位的一种观点。
●这其实也是一种依赖。
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当中,其实国民对天皇是有一种永恒的依赖感。
同样雇员对他的公司、下属对他的上属,也是有一种永恒的依赖感。
所以日本人40、50年在一个公司打工是毫无稀奇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原因。
比如说她还讲到日本人对整个武士道精神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的理解。
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在战争当中有一个伤兵,上面的军官就问他,说你是不是已经受伤了?然后那个伤兵站起来说,报告长官我没有受伤,我已经被打死了。
所以可想而知,日本人从小的教育,就是那种武士道精神,精神能够战胜一切。
我们中国人以前说人定胜天,这一点上好像似乎中日两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中国人有等级观念,但这种等级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但是日本人的等级观念往往是永恒不变的。
●1946年,这位非常可爱的美国女人类学家告诉美军的长官们,天皇是不可以推翻的,天皇制度一定要维系的,因为只有通过天皇我们才能够去统治这样的一批日本的臣民,使他们成为美军的顺民。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有了这本《菊与刀》,美国的最高决策当局就保留了天皇的体制。
虽然战后的天皇已经不是战前的天皇,他的军政大权远远缩小,但是由于天皇体制一直沿用了下来、遗留了下来、延续了下来。
尤其是由于天皇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在所有日本人的心目中,都找不到一个战争的责任者,因为战前他们为天皇而战,战后天皇依然在,你说谁是战争的责任者?难道你要他们指责目前还在位置上的那个天皇吗?●所以从这一点上,日本人战后对历史的清理,跟德国人对历史的清理形成一个截然的反差。
德国人非常简单,由于他们找到了一个战争的责任者,那个人就是希特勒,而希特勒已经灭亡了,这个体制已经灭亡了,所以一个全新的德国可以产生,整个德国人都感到非常轻松。
这种轻松从某种程度上,必须承认,是一种逃遁。
●但是可怜的日本人,他逃遁也无处逃遁,因为那个天皇还在东京存在。
于是对历史的清理和反思,在战后60多年就这么模模糊糊遗留下来。
也许《菊与刀》是战后一本非常重要的有关日本的研究著作,但是它为战后60年的亚洲和世界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日本人从小就被培养等级意识,父母会教小孩子各种礼仪。
而这些礼仪也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因人而异的。
所以说“礼仪”就是等级制度的产物。
当小孩子学会了礼仪之后,自然也就学会区分不同等级的人。
日本人等级制的确定包括多个方面:社会地位(敬语、鞠躬、跪拜等,所有这些都受到细微的规则和习惯的制约),双方的性别、年龄、家庭关系、交往情况等都要考虑在内,包括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礼仪,对等级制的遵从是一门艺术。
家庭生活的核心也是以性别、辈份和年龄差别为基础的等级制,妻子要给丈夫鞠躬,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不分年龄大小,要给兄弟鞠躬。
在这个集体内,“各安其分”十分严格。
父亲作为一家之长,用餐先动筷,洗澡先入浴,对全家人的恭敬行礼,他只需点头接受。
年龄也是影响等级地位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子是继承者,长子所拥有的特权与父权相差无几。
日本人甚至将这种长子特权的观点推广到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
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排列成一个序列,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在亚洲自己是第一号强国,所以它傲视一切亚洲国家,它欺凌一切亚洲国家,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强者才可以被尊重,弱者就应该被践踏。
但是,当美国人的蘑菇云在它两个城市上空升起之后,日本人的态度就完全转变了。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美国人是第一,美国是强者,所以日本应该对美国俯首称臣,在他们眼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直到今天日本的外交政策仍然受这种序列意识、等级观念的影响。
日本总是跟在美国人身后指手画脚,完全是一个美国的小弟弟的模样,而在亚洲,日本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亚洲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