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浙江临安市指南村规划
浙江临安市指南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特色营造探索1 研究背景2 0 1 0 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战略重点之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丽乡村”是在村庄整治基础上,通过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在以往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决策者和规划师往往过分追求统一建设、统一风貌,而忽视乡土文化与乡土环境,使乡村建设成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简单模仿,这种趋同的惯性造成了乡村风貌的千篇一律和特色丧失。
因此,笔者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试图突破传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逐步探索内在的乡村意象的结构体系,通过分析乡村的风土(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物产)、风俗(地方特有的民俗)、风景(地方特有的景观)等要素,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体系着手,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2 乡村概况指南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北部,距临安市区约25公里,距杭州市区约70公里。
全村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共有农户215户,总人口720人。
该村位于杭州—黄山的“浙西山水”黄金旅游线上,13省道直通村口,交通便捷。
2.1 乡村风土指南山属天目山系仙霞岭山脉北支,天目山主脉绵延向东,形成的丘陵、宽谷给村落的人居环境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村域内海拔最高处为1122米,平均海拔约600米。
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
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2.2 乡村风物指南村是个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村。
村庄入口两侧依山就势分布着480余亩梯田,早在上世纪60年代,指南村就以其“高山出高产”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树立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浙江10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10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浙江省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是浙江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下面列举了浙江省发展的10种村级集体经济模式。
1. 旅游开发模式:利用村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包装,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农业产业化模式:组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4. 特色农业模式:依托农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蔬菜等,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 休闲农业模式:开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进行休闲度假,增加农民收入。
6. 科技推广模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
7. 农村电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在线销售,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
8. 劳务输出模式:鼓励农民参与劳务输出,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9. 乡村文化创意模式: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融入到乡村经济的发展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0.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村级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为农民提供贷款、储蓄和理财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集体经济。
这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浙江省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同时,这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思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浙江省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浙江省发展的10种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特点。
1. 旅游开发模式是浙江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
浙江省地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利用村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作者: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12期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到2015年,力争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低耗、低排放的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运营经验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运营经验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遥远?说实话,很多人一听到“乡村”二字,就会想起那些土地辽阔、房子破旧、周围全是农田的地方。
可要是你亲自去过那些被称为“美丽乡村”的地方,你就会发现,情况已经大有改观了。
乡村的样子,早已不再是以前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尤其是现在各地都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
哎,说实话,咱们村庄的变化快得让人目瞪口呆,真是看着就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这几年,乡村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环境上,基础设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想啊,早些年村子里,想喝水得走到几百米外的井口打水,现在呢?打开自来水龙头,水流哗啦啦地出来,干净得就像山间的溪流。
那条破旧的乡间小路,也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走在上面都觉得脚底板有劲。
你不觉得,这样的变化是不是让人觉得很温暖?尤其是现在,村里不光有了新房子,新学校,还有各种公共设施,健身广场、活动中心,连以前荒废的老宅子也都修缮一新,成为了文化活动的好场所。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怎么做到的呢?嘿,别急,咱接着往下聊。
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管理”和“运营”这两个方面。
说白了,就是不仅要有漂亮的面子,还得有扎实的里子。
很多地方把村庄的管理和运营交给了村民自己来做,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决定,建立起了“村民自治”的模式。
你想啊,村里有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大家知道自家事情怎么做,出了问题,能第一时间解决,沟通也更加顺畅。
这样的村子,是不是比那些光靠相关部门部门“下命令”的地方更活跃、更有活力?再说说村里的“运营”模式。
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搞搞基础设施建设那么简单,村民们还得想办法让这些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有些地方村民利用乡村的特色资源发展农产品产业,搞特色小吃、民宿旅游,甚至开设农场体验项目。
别看这些小小的经营活动,它们可是让乡村经济大大提升,让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火得很呢。
你看,村里的小商店、农贸市场,成了乡亲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家都赚到了钱,乡村的气氛也更加热闹起来。
美丽乡村案例分析模板
一、经验借鉴(一)桐庐美丽乡村:设计先行,重点示范1、概述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距杭州城区约80公里,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
县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自然地形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主。
常住人口40.2万人,县城常住15万人,财政收入30.3亿元,地方财政17.19亿元。
桐庐区位与美丽乡村精品带2、特色经验⏹制定科学的定位与可操作的计划,实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战略。
⏹完善村庄导则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
⏹将保护乡村地域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在设计-改造-管理的全过程中。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塑造。
⏹凸显重点村打造示范样板,“不以规模拼大小、只以精致论高低”。
桐庐美丽乡村现状图(二)安吉美丽乡村:产村联动,全面铺开1、概述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距杭州约60公里,距上海和南京约200公里,是长三角经济区新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县。
北倚天目山,森林覆盖率达71%,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
2009年GDP159亿元,人均GDP5120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43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319元,已连续多年增长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吉区位与美丽乡村规划2、特色经验⏹从县域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县域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与设施。
⏹注重乡村产业与本地要素的结合,培育“竹文化”等生态文明品牌。
安吉美丽乡村现状图(三)仙居美丽乡村:绿色农产,推广品牌1、概述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县域面积 2000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辖 700 个行政村,是浙江山区欠发达县。
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 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至杭、甬、温 2-3 小时。
2009 年仙居生产总值 82.9 亿元,财政总收入 9.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976 元(低于浙江平均水平 303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落后临安和安吉 4-5 年。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反思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反思【摘要】“城乡统筹发展”的善治理念,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被提高到新的战略位置。
这一战略的核心举措是通过小城镇建设和优化乡村治理等措施来激活农村发展的潜力。
美丽乡村建设的计划滥觞于此。
从内涵来看,美丽乡村建设,其核心是“乡村”――要以乡村、乡镇为主体实现农村自身的内源性发展;其修饰语是“美丽”,农村发展既要以美丽作为目标,又要以美丽作为工具;其落脚点在“建设”,以建设为实现方式,实施经济推进、生活进步、环境提升、文化培育的综合工程。
【关键词】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经验总的来说,美丽乡村建设体现的是生态与经济、富民与美丽的统一,它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本文试图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实践过程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必要性(1)世界农业发展至今,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在市场逐利中无法与二、三产业展开竞争。
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目标,一方面必须走高效、集约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另一方面,要拓展和深挖当地村镇的资源要素禀赋,并引导可用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在此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就是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实践,即通过内源的、创造性的、对农业弱质本性的改变,求得新的解决之道。
在这一结构体系,农民可以不离开自己的故土,而利用农村独有的优势条件,整合农村的发展资源,并享受现代的文明成果。
(2)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包含了城乡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蕴含了制度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丰富的内容。
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将新的农村发展理念、综合性的发展思路放在聚光灯下,整合了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土地管理、农民人居生活、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等在内的农村全方位发展举措,这更加明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整体质量的提升,最终亦能有助于在农村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目标。
乡村振兴的九种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的九种发展模式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已涌现出许多新模式,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一、“三融合”发展模式—浙江德清模式近年来,浙江德清立足实际,根据乡村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发展特点,探索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德清模式”,包含“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和“城乡融合”等三个层次。
即:通过绿色化转型、数字化提升,拉长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以产兴村、以村促产,破解产业升级、村庄经营难题,实现“产村融合”;通过改革破壁垒、服务一体化,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实现“城乡融合”。
1.突出旅游经济发展。
依托名山、湿地、古镇等自然资源,充分发挥集体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产业、地理位置等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等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
2.突出资源要素配置。
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一核心,有效整合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
2015年起,德清县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激活农村产权收益;同时,充分发挥乡贤参事会“优化资源配置,凝聚人心人力”的作用。
3.引进数字技术赋能。
将数字技术与乡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动能。
如,推动生产智能转型,推动业态“链上嫁接”。
此外,还通过数字技术打造可视化治理体系,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
二、城乡一体化模式—湖南“浔龙河”生态模式早在2012年,湖南长沙县浔龙河村带头人柳中辉开始打造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并被列入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目录。
项目从盘活乡村资源和促进民生两部分入手,率先破题城乡发展瓶颈,形成了以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旅产业为抓手、康养产业为配套,四大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相容并生的产业布局。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通过推动土地集中流转、环境集中治理、村民集中居住的“三集中”,实现村民的就地城镇化;通过土地改革和混合运营,发展生态、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五大产业,推动农民致富增收,逐步实现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
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展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深入调查,分析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研究将首先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阐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接着,详细阐述四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基本理念、实施策略与主要特点,并对每种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揭示其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对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的优劣及适用条件。
结合四地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建议与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对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更是一种对乡村文化、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追求。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文明理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对乡村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
它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理论体现在对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一战略体现在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
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
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
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浙江美丽乡村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浙江美丽乡村规划的经验与启示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乡村地区也受到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许多浙江的乡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改善浙江的乡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浙江省政府在乡村规划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土地利用政策的调整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浙江省成功地推动了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浙江省注重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起到了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浙江省政府划定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保护区、森林保护区等,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同时,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也进行了限制,以确保自然生态的完整性。
其次,浙江省调整土地利用政策,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注重土地的耕种和生态功能的兼顾,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的种植。
此外,浙江省政府还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等手段,优化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效益。
最后,浙江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
浙江省注重解决农民的用水问题,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改善农地的水分供给。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从这些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乡村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系统对于乡村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乡村规划的关键。
乡村地区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最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浙江省在乡村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乡村规划也具有参考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实现乡村地区的美丽和繁荣。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到20XX年,力争全省70%左右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低耗、低排放的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日期:2013-06-14 09:07 来源:河北日报字号[ 大中小] [ 背景颜色] [ 打印文章] [ 关闭本页]编者按:自2003年起,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环境,丰富建设内容,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绝大多数村庄设施健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呈现出绿绕村庄、人在画中的独特江南田园风光。
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浙江的乡村建设实践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近日,河北日报记者赴浙江进行实地采访,从多个方面探寻路径和做法,以期给我省各地以启示。
启示一:让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10年前,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3年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帷,推动村庄由单点整治到沿线连片整治,由局部改善到整体改观。
目前,该省规划保留的村庄基本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2.5%。
山水浙江,因这项历时10年的村庄整治行动而平添了更多景致。
2万多个村落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幅幅雅致、清新的画面。
坚持一个理念——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因三面环溪而得名。
村内香樟林立、溪流淙淙,一栋栋徽派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恬静自然。
让村委会主任周忠莲自豪的是,不仅村民自己住着惬意,环溪村还成为许多城里人感受田园风光的首选地之一,每到周末,游客盈门。
“我们这里没有城里那样的大广场、宽马路,可是有小桥流水、石径竹篱,正是这些吸引了他们。
”周忠莲介绍,为了凸显田园情趣,他们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恢复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农村”。
在增添农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同时,营造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理念。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余振波认为,能否保持好田园风光,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作者:李雪纯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7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两山理论”和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坚持绿色、协调的乡村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动作快、成效好,走在全国前列。
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浙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具有浙江特点的美丽乡村创建之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实践特色、基本经验,对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模式;浙江实践;浙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对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深入基层调研、谋划总体布局、进行工作部署,经过数年的努力,浙江农村面貌实现了美丽蝶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景逐渐在浙江大地重现。
在此基础上,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
十多年来,浙江始终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主动谋划美丽乡村建设,以“千万工程”为突破口,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沿着“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浙江建设”的主线,连续十多年常抓不懈、持续推进,使得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美丽乡村创建之路。
一、浙江安吉县及桐庐县两地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剖析浙江在经历了村庄环境整治以后,以安吉县、桐庐县为典型率先公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计划,并提出“规划、村容、创收、乡风”的四美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是该省发展的重点之一。
在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浙江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期推动浙江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产业振兴。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宽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生态振兴。
其次,我们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投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效率,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振兴。
此外,我们将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吸引更多人来乡村旅游观光,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基础设施振兴。
最后,我们将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浙江乡村振兴事业向纵深发展。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浙江乡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浙江力量。
浙江__美丽乡村有标准_美丽乡村建设规范_地方标准解读_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目前,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解读地方标准化长廊TianjinAnhuiJiangxiGuangDong浙江美丽乡村有标准ShenZhenShangHai ZheJiangJiLin一、标准的基本框架美丽乡村包含了哪些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和判断。
但总体上讲,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因而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乡村”,重点在“农民”。
安吉县的农民这样说:“美丽乡村,就是有房住,能吃好;能医病,能养老;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
”说到底,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生怎么建设?浙江省在总结提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配合《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贯彻落实,于2014年3月发布推荐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33/T 912-2014,以下简称《规范》),首次以标准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外延。
活、生产、生态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硬杠”,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基础,文化文明则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基于以上要求,《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为主线,构建标准的整体框架。
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四美”)和“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为目标,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规范》由11个章节组成,主要框架分成基本要求、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建设与常态化管理7个部分。
标准的整体框架见图1。
美丽乡村运营模式
美丽乡村运营模式美丽乡村运营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种发展农村乡村的经营策略和方式,旨在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城市人口的向农村流动, 美丽乡村运营模式成为农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一、整体规划策略在美丽乡村的运营实践中,整体规划策略是关键。
通过制定、执行乡村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土地资源,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
规划中需要明确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乡村公共设施、生态保护及乡村旅游规划等。
二、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的发展需要引导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特色产业。
根据乡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
如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等。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培养和发展品牌,增强乡村的竞争力。
三、推进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民宿、乡村文化活动等,吸引游客前来乡村旅游。
特别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
因此,在发展农村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乡村环境和传统文化,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四、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发展质量的关键。
包括改善村庄水电供应、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的生活条件。
同时,要注重保护乡村环境和景观,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五、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合作社是发展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可以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加强乡村治理和社区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
加强乡村组织建设,注重乡村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同时,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农民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多方共治、多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
•引进进口鲜花品种,做成五彩花田,并将其塑造成动漫花谷的主打品牌。 •当地一村民创办了一个现实版的“QQ农场”,让城里人来农村认种几分地,通过装
在菜地旁的摄像头,利用网络在家里就能看到番茄等农作物是怎样生长的,平时可以
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 态势,成为安吉休闲旅游产业重要的特色品牌之一。
2“文化铸魂”点睛美丽乡村
• 农家乐要想真正“乐”起来,就要在文化、内涵、品位上下功夫。为此,安吉 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融为一体,将每个村镇都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 并把当地竹、茶、孝、民族、书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挖掘出来,从而显示出特 殊的魅力,脱离了“游山玩水”的传统模式。 • “悠悠翠竹间,朗朗读书声。”安吉人一直沿袭着习书绘画的传统。迂迢村农
一个“民宿村”。
•
目前,萧山民宿的发展还在萌芽阶段,尚未成熟。未来3年内,萧山将
以南片各镇及其他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为重点。
文化味道。
3民俗文化承载乡土记忆
•
安吉县山川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知识、民 族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资源,新建成或恢复了江南威风锣鼓、大里双龙、竹马 灯、鳖鱼灯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马家弄村的“五坊六艺“民俗区设置了体验 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年糕坊、粉丝坊、酿酒坊等”五坊“内,当场打年糕或 者品尝土酒,看纳鞋底、绣花、搓麻等乡村”六艺“,甚至可以实地在茶园采 摘,然后在村民指导下进行炒制。
安吉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 融入乡村旅游。 “安吉模式“最大的特点:以经营乡村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 设,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茶产业、生态乡村 休闲旅游业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3
1“生态立县“带出美丽产业
• 浙江安吉是黄浦江源的源头,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也是美丽乡村建
玉环县龙溪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城市中常见的“公共艺 术”请进山村乡野,并将乡土文化创意性植入公共艺术作品,以 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独创形成了公共艺术与美丽乡村结合的” 龙溪模式”。
1开展公共艺术建设的理念——服务“三农” “慢生活 ” “亲自然”
• 龙溪乡党委书记施明强介绍说,用公共艺术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最初的理念
来体验农作,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从城里过来采摘。
1
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
• 近年来,随着所前杨梅节、戴村茶艺节、义桥渔浦文化节、河上年糕节
等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萧山南部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响。
•
萧山河上镇,这座萧山南部的风情小镇,正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
的历史文化,初步形成梦娜斯庄园—徐同泰酱园—百年老校旧址—东山村 一日游线路。东山村以金坞老房住宿、鲍坞小洋房住宿为主要模式,鼓励 农户进行房屋改造,形成集吃、住、玩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链,打造萧山第
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1 历史文化村落——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永嘉县结合古村落资源,打造如诗如画的生态、
经营如诗如画的产业,向我们展示了“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 的乡村哲学。 • 永嘉古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大类型。 为保护这些“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永嘉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 高规格编制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和新区建设规划。 • 如今的永嘉,古村落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 一韵”的建设主题。成功涌现了芙蓉村、苍坡村、屿北村3个中国传统 村落,芙蓉村、屿北村、埭头村、茶园坑村、暨家寨村、林坑村6个中 国景观村落,和国家级生态村埭头村等一批特色村落。以山水为布景, 古建筑为点睛之笔的岭上人家,通过古村落旅游的整体开发,农家乐
是服务“三农”,即让农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 • 此外,还涉及到乡村文化重塑的问题,公共艺术提出的“地方重塑”,其实也 是文化植入和更新的一个过程,其本质是借用了公共艺术手段来解决美丽乡村 建设中的公共性问题。用动漫文化这样一个时尚元素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来,给 乡村注入了发展的希望,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 “慢生活”是城里人的向往,却也是城市生活中缺失和难以寻觅的,因此,我 们采用这样一种错位的发展吸引市民来到农村,享受田园生活。城市里环境污 染严重,我们通过栽花田、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营造和城市截然不同 的自然环境,亲近了他们的喜好。
生意大为红火。
2优美生态&传统文化——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
永嘉县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挖掘本地人文自然资源,精心打造美丽 乡村生态旅游,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
•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埭头古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楠风营地”深受儿童游客喜爱,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200多元。
2动漫文化、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 ——良性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玉环县非常重视乡村发展和创意文化的结合。去年在龙溪乡举办的首届美丽乡村动漫
文化节,吸引了县内外20万游客,非常轰动,也进一步体现了文化植入的内张力和推
动力。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兼顾旅游开发。
龙溪乡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以农业为基础,大力游展馆,大力宣传永嘉古村文化、耕读文
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昆曲文化等传统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和文化的深 度融合。
•
让古村落和生态乡村环境成为“特色竞争力”。
1
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
1开展公共艺术建设的理念——服务“三农” “慢生活 ” “亲自然” 2动漫文化、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良性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1
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
1 历史文化村落——永嘉美丽乡村之魂 2优美生态&传统文化——美丽乡村旅游之基
永嘉县以“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城乡
统筹改革”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永嘉模式的主要特点:注重文旅结合,将文化元素不断融于乡村
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
来源: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模式
1 安吉模式:“生态+文化”
2 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
3 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
4 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
1
安吉模式:“生态+文化”
1“生态立县“带出美丽产业 2“文化铸魂”点睛美丽乡村 3民俗文化承载乡土记忆
家乐是书画家云集的场所,全村有书画爱好者500多人,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村里推出了著名画家吴昌硕故里游、农民书画院、千米书画长廊等旅游项目, 还设立了10家书画特色休闲度假接待机构、百户农民书画文化民居等接待设施。
尚书圩村利用“文化礼堂建设”,推出“安吉尚书成人礼”、“开笔礼”等传
统礼仪活动。天荒坪镇的主题农庄夏庄,每间客房里都挂上了书画作品,经营 者还将自己的收藏的图书、烟标等放在了农庄的角角落落,简朴中透露出一股
设先进县。全县拥有竹林1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71%。这里山连山, 竹连竹,满目碧绿,是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卧虎藏龙》、
《蜗居》等众多影视剧都在安吉取景。2012年,安吉被联合国授予
“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根本。近年来,安吉坚持实施“生
态立县“战略,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中国大竹海“两个县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