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的一门分支学科。
是一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科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与《机电一体化设计》、《模具设计》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
它与《机床电器控制》、《机械CAD/CAM》、《现代制造技术》等构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该课程是将原机制专业的四门专业课程(即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融合形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新学科内容,是按照重基础、少学时、低重心、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整合而成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典型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性能、传动与结构,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完成复杂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能力的培养服务的。
先修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
二、课程目标1.了解常用机械制造装备的典型结构、运动与传动等。
2.掌握分析和调整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的方法。
3.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设计的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装备整机和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
5.了解机械制造装备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6.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学理论,掌握机械制造装备传动系统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载荷及力学分析、传动件计算条件确定的有关理论,了解精度、强度、刚度、动态特性、热特性、噪声理论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的应用。
7.具有分析、比较和选择机械制造装备主要参数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整体方案设计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主要部件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领会,能作自主的解释、说明,并把握一般机械装备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造技术》是畜牧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机械零件质量检测能力、机械零件材料选择能力、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和零件毛坯成形技术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设备维护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根据机械零件图纸,能描述出加工零件应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要求;2.能描述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常用热处理工艺;3.能描述机械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
(二)能力目标1.会根据机械零件图纸的要求判别零件是否合格;2.能测定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冲击韧度;3.能根据典型零件的工作条件选择金属材料;4.能进行钢的常规热处理;5.能根据图纸要求制作铸件、锻件、焊接件等毛坯。
(三)素质目标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3.具有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4.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
三、参考学时66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技能训练】车刀角度测量(2)教学目标1.切削方法、切削用量的定义。
2.掌握正交平面参考系下,刀具标注的角度。
3.了解切削物理过程-切屑切削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①根据目标,设计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工作任务。
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总体目标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任务。
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组织学生仔细研究如何去完成任务,开展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想要掌握的知识点,而这些问题中,大部分是新的知识点,或者是以前没有掌握的技能,这也是教师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
③查找资料,规划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内容,可以查找材料、技能手册或图书馆及网络等,收集相关的资料后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课程目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课程类别:B 学时:40+20 学分:4编写执笔人:张淑会审定负责人: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专业【课程性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修课程,是学科整合《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设备与工装》、《机加工实训》等课程形成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切削加工这一核心能力的重要支撑课程。
【课程作用】本课程帮助学生学会理解机械图样,掌握常用机床的安全操作要领,会按图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测与判断的初步能力,熟悉刀具、量具的选取和使用,了解工件的定位与装夹知识,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与维护、安装、调试及管理工作,同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前导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后续课程】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学》《零件数控加工》等课程。
1.2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行为导向理念和思路进行设计,采用任务引领、案例导向、项目训练的模式组织教学。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具体是以毛坯制造、机械加工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等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掌握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等知识及操作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任务项目为中心载体,开展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
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又注意围绕相关任务项目的单元性,以及利用实践环节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对教材进行相应重构和再组织,以帮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铸造工艺基础、铸造方法、简单铸造工艺设计2)锻压工艺基础、锻压方法、简单锻压工艺设计3)手工电弧焊方法、其它焊接方法4)毛坯选择5)切削加工基础知识6)零件表面加工方法(含机床)2.2能力目标1)掌握砂型铸造方法,了解其它铸造方法。
2)掌握自由段方法,了解其它锻造方法;掌握板料冲压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3010094学时:48 学分:2.5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训》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顶岗实习》二、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机械制造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选材选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制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先修课程是《机械制图》、《金工实训》,后续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顶岗实习》等。
2.课程专业定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加工基础三大局部的内容。
主要介绍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和选用原那么;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以及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工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其他成型加工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毛坯成型工艺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艺基础。
3.课程思政定位: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育人作用,融合专业知识和育人元素,实现“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的有机统一。
将制造学科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之中,使用诸如“大国重器”、“大国工匠”之类的素材丰富、完善课件, 分析诸如“大国重器”使用到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在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典型机械零件热处理工艺选用、典型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的选择等课程主要内容方面,选取企业实际的产品零件案例,实施考核方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对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查。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2019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2019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的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冷热加工和热处理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机械制造加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采用理论教学、试验教学、金工实习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以通过重组、整合、优化的“五模块”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整个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落到实处。
结合生产实际和学生特点和机械制造基础实训的基本条件,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五大模块,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以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以项目为导向,每一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又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以追求时效性为目的的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和“做”的过程,围绕教学目标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机械制造生产应用的基本能力。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本课程通过学习工程材料相关理论与性能改善方法、毛坯制造技术与加工要求、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工艺装备及制造工艺等知识,培养学生能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进行合理选材及合理安排热处理进行加工的工程能力及培养学生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熟练应用机床、夹具及工艺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能利用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的知识分析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的选用原则与方法。
2.熟悉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工艺理论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能根据毛坯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它们的极限与配合的组成与特点。
4.了解各种常用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6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6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目录一、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 (4)入学要求 (4)学习年限 (4)培养目标 (4)职业范围 (4)人才规格 (4)专业(实训)课程 (6)课程结构 (11)指导性教学安排 (12)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4)实训(实验)装备 (14)说明 (16)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17)CAD 绘图课程标准 (23)机械零件测量课程标准 (27)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3)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车削加工课程标准 (38)铣削加工课程标准 (47)磨削加工课程标准 (52)钳加工专门化方向普通钳工课程标准 (56)装配钳工课程标准 (61)机修钳工课程标准 (66)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冷加工的车工(兼有铣工和磨工操作能力)、钳工(兼有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绘图等,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注:所列职业资格证书,均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检索信息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能应用AutoCAD软件测绘机械零件图样●能根据图样要求完成机械零、部件加工●能查阅极限偏差表●机械零件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的能力●零件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机床设备维护保养的能力●机床电气基础知识和控制系统知识●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绘图能力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机械传动知识●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设备润滑系统及切削液的应用知识●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国家职业资格车工(四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铣工(五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磨工(五级)操作技能钳加工专门化方向:●划线知识●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铰孔、攻螺纹、套螺纹)●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设备装配和调试能力●国家职业资格钳工(四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装配钳工(五级)操作技能●国家职业资格机修钳工(五级)操作技能【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指导性教学安排】1.学年制教学指导方案2. 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注:1.专门化方向课程教学,建议在实训室采用做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二)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汇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工作任务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授课系(部):机电工程系学分学时:4/56编写执笔人:张梦洁审核人签字: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 1课程定位与作用1.1.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1.1.2课程的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中的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知识,并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需先行学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同时需进行相关的生产实践实习。
2)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为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概论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1.2.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全体学生,注重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培养目标。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基础知识部分a. 机械零部件的分类与命名b.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与方法c. 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的性能与应用d. 机械制造中的测量与检测技术e. 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与应用2. 基本技能部分a. 机械加工基本操作与安全规范b. 常见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际操作c. 机械加工与装配的实践技能训练d. 机械制图及CAD/CAM技术应用3. 理论应用部分a. 机械制造技术与工业自动化的结合b. 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研究c.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理论笔记讲解、实践操作示范、案例分析探讨、小组讨论等形式。
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
具体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占总成绩3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
四、参考教材与学习资源1. 参考教材a. 《机械制造技术导论》张三b. 《机械制造工艺学》李四c. 《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指南》王五2. 学习资源a. 机械制造技术相关的学术期刊与专业网站b.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指南及相关文献资料五、期望学生掌握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1.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跟踪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
六、课程备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相关职业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朱仁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标准(128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和任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其他后续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和实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制造相关知识;能根据工程要求正确选用常用材料及钢的热处理方式;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金属切削机床和加工工艺;掌握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具备分析和检测机制产品质量的初步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凸现职教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紧扣培养目标,根据本专业学生将来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相关职业素养要求来组织课程结构与内容。
(2)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与模块结构。
根据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综合相关学科内容,避免重复教学,以模块化结构,为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培养和增强各院校教学的自主性、灵活性留有空间。
(3)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
删除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不大的纯理论教学内容与繁冗的计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的“行动能力”为出发点组织教材。
(4)课程设计须与先进教学法的采用相结合。
与现场教学、实训教学、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紧密结合。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培养目标:1、了解机械产品生产过程,能掌握制造类企业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常识;2、会根据工程要求正确选用常用工程材料;3、熟悉机械传动常见形式,具备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用传动方式与类型的初步能力;4、熟悉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特点及工艺范围,能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用金属切削机床;5、掌握金属切削刃具基础知识,能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选用及简单修磨金属切削刀具;6、掌握金属切削的工艺基础知识,具备合理制订一般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7、会分析和检测机制产品的一般质量问题,具备对如何提高机制产品的质量和改进加工方式提出建议的初步能力;8、熟悉机械制造的先进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关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机械制造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夹具、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机械装配、机械维修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原理、机床与刀具、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机械装配、机械维修等。
具体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基本概念、刀具几何要素、切削力与切削功率、机床结构与传动、夹具设计基础、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机械维修基本知识等。
2. 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常用金属切削机床和刀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机械加工质量与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机械装配和维修的基本技能。
同时,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采用课堂讲解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机械制造的实践技能和方法。
其次,注重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创新竞赛,本课程还将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和竞赛获奖情况给予额外的加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学分学时56 理论19实验13上机实践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工实习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后续课程焊接工艺、技能鉴定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焊接技术,数控技术(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3+3 数控技术专业开设学期:二年级第二学期前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前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设计》课内学时(学分):72学时(4.5学分)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培养学生机械零件质量检测能力、机械零件材料选择能力、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和零件毛坯成形技术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通过以典型工作任务导向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数控专业的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解决机械制造生产设备选用等专业技术问题,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制造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制造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热加工基础知识;2)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基础知识;3)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生产要求选择合理的工程材料和热处理工艺;2)能够根据实际生产要求选择合理的毛坯成型方法;3)能够根据工件加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4)能够合理选用工、量具;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三)素质目标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机械制造生产理论与实际技能有明显提高;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限选的课程,该课程既有广泛的理论知识,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起到丞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对制造活动有总体的了解与把握,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全体学生,注重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培养目标。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目标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则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 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开课单位:机电工程系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机械制造技术》是以制造一定质量的产品为目标,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进行机械产品制造的综合性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本课程从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全面概括了解入手,以成形理论和切削理论为基础,介绍各种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实现为主线,介绍各种加工方法的合理综合应用,阐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为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既有较为广泛的理论知识,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为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程设置时注意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和方法论、知识与应用的整合发展。
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目标实现的四个方面: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工艺装备(夹具)。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现代制造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制造工艺,掌握切削参数、加工设备及装备的选用、机械制造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和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计算方法等.了解轴类、套类及箱体类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就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就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就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就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与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与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与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就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与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
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与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QD0B08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打算总课时:108实践学时:1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各种机械、机床、工具、仪器和外表等机械产品的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设备的一门工程技术,也是一门以制造一定质量的产品为目标,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的综合技术。
二、课程的差不多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把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轻过程、重结论、精内容、宽适应”为指导思想。
2.树立“以改日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为以后服务”的教学理念。
3.警告学生切勿如“机械”的另一含义:“拘泥死板的方式,没有变化”,强调要灵活运用。
4.把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强调要善于发觉和解决问题,要勇于和善于实践。
5.注意吸纳随科技的进展而显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树立“与科技进展俱进”的思想。
6.强调现场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利用这种教学资源与就业平稳接轨的能力。
7.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同意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8.强调以学生进展为中心,关心学生学会学习。
9.注意与相关专业技术、实训、实习“接口”。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总目标:科技素养与方法论、知识与应用的整合进展。
目标的四个方面: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工艺装备(夹具)。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操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械装配工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现代制造技术。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目标一、总目标学习并把握关于《机械制造技术》的差不多知识和实际应用,获得差不多的机械制造技术理念、方法和必需的技能,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制造技术打下专业基础。
同时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启发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自学能力,给学生以就业与进展之阶。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把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把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制造工艺,把握切削参数、加工设备及装备的选用、机械制造质量的分析与操纵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和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差不多知识及有关运算方法等。
了解轴类、套类及箱体类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进展与现代制造技术。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差不多的机械制造技术理念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同时通过对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和阐述等认知活动,培养独立摸索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素养目标:1.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情、机械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科技事业做奉献的人一辈子理想。
2.感悟机械制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认识它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对所学课程与专业的热爱,并对自己和国家的以后充满信心。
3.加深对静止和变化、矛盾和统一、矛盾的要紧方面和次要方面、要紧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螺旋式上升等辩证关系的明白得,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感悟机械制造技术在众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其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5.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决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一辈子观、世界观。
6.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把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把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独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科技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一、必讲专题主题1: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约1 学时)1.说出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
把握工序、工步与走刀、安装与工位的概念,区别其不同点。
2.把握生产纲领的概念与运算。
把握生产类型的概念及其三种类型。
概述三种类型的工艺特点。
3.把握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的概念及其关系。
概述获得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
4.说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以及常用工艺文件的种类。
了解工艺规程的作用。
主题2:金属切削的差不多理论(约5 学时)1.把握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两种运动形式、切削用量三要素的概念及运算。
了解工件上的三个表面、切削层的三个参数及运算。
2.了解刀具种类,说出刀具结构、常用刀具材料种类。
概述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性能。
把握两种高速钢、两类硬质合金牌号和差不多性能及用途,了解涂层刀具材料、陶瓷刀具材料和超硬刀具材料。
3.把握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说出实际应用中刀尖形状。
说明正交平面参考系及三个空间相互垂直的参考平面。
把握正交平面参考系下刀具五个角度及标注。
了解刀具工作角度的概念及成因。
4.复述切屑的形成过程、切削时材料在三个变形区的变形特点。
把握变形系数概念、积屑瘤的成因与操纵、加工硬化与残余应力的概念。
了解切屑类型,概述阻碍断屑的因素及断屑措施。
5.说出切削力两个来源,说明切削力的三个分力的实际意义。
概述阻碍切削力的因素,把握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阻碍的程度及应用时的选择原则。
6.说出切削热的来源与传出途经、切削温度在前刀面接触区的分布。
概述阻碍切削热的因素,把握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热阻碍的程度及应用时的选择原则。
7.了解刀具磨损的三种形状及产生条件、刀具磨损的三个时期。
说出刀具正常使用的时期。
说明刀具磨损限度(磨钝标准)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说明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阻碍程度。
8.了解刀具常用几何参数的功用和选择原则。
列举75°强力车刀几何参数的选择。
说出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与选择步骤、切削液的作用与种类。
概述选用切削液时应考虑的因素和使用时的注意点。
主题3: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约10-11学时)1.说出夹具的概念和组成。
了解夹具的种类及各自特点。
2. 把握工件定位、自由度、支承点、六点定位规则的概念。
把握工件定位规律的概念与实质。
把握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了解减少过定位对加工精度阻碍的几点方法、生产中使用的一些过定位事例。
说出常用定位组件限制的自由度。
3.把握常见的三种定位方式和常用的定位组件。
了解其国标代号、说明有关结构参数和结构特点。
4.把握定位误差的概念及造成定位误差的两个缘故。
会用合成法运算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
5.把握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的定位方式、定位组件与排除的自由度。
会运算菱形销定位的最小间隙X2min和其直径d2及一面两孔定位的定位误差。
6.了解夹紧装置的组成。
把握夹紧力方向与作用点的确定,说明不良夹紧的后果。
概述三种差不多夹紧机构、所用夹紧组件及机构特点,说明机构操作,把握机构自锁条件,了解夹紧力与扩力比的运算。
7.了解分度装置的概念、分类与组成。
列举常用分度对定机构的种类与使用场合,列举常用的锁紧机构。
了解分度误差及其阻碍因素。
8.概述设计夹具体时应注意事项,了解夹具体的结构形式和毛坯类型,说明其特点与常用类型。
概述夹具设计的差不多要求。
了解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的精度分析与运算,说明精度储备量的含义。
主题4: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约2学时)1.了解机床分类,把握通用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说明机床型号的含义。
2.了解机床的差不多组成、传动联系、传动链的概念。
把握定比传动机构、换置机构、外联系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的概念和特点,列举实例。
说明传动原理图。
主题5:车削加工—回转表面的要紧加工方法(约5学时)1.说出车床的类型和组成。
把握CA6140卧式车床传动系统主运动传动链的传动路线表达式、主轴的转速级数与转速运算,说明摩控离合器M1和齿式离合器M2的功用。
辨认车削米制螺纹、模数螺纹、英制螺纹、径节螺纹时进给运动传动链的变化,比较齿式离合器M3、M4和M5开合状态。
了解车削非标准螺纹与较周密螺纹时进给运动传动链的情形。
了解机动进给和刀架的快速移动。
2.了解CA6140车床要紧机构与操作,说明安全离合器M7的作用。
了解其它类型的车床。
3.说出车刀种类及其优缺点,了解车刀刀片的种类与刀片型号编制规则,概述机夹可转位车刀刀片的选用。
4.列举车床夹具的种类与特点。
了解典型车床夹具原理、特点与操作。
概述车床夹具设计要点,说出夹具设计应考虑加工精度。
主题6:铣削加工—平面的要紧加工方法(约4学时)1.说出常用铣床类型,了解其特点与操作及适合加工的零件表面,说出铣床的常用附件。
说明XA6132铣床主运动传动链的传动路线表达式、主轴的转速级数与转速运算,了解进给传动链和快速空行程传动链。
了解龙门铣床和工作台不升降铣床。
2.了解铣刀种类、常用铣刀结构与应用。
列举常用铣刀的名称与国标代号。
了解铣刀材料选择应注意事项。
3.说明顺铣和逆铣概念,了解其优缺点和应用场合。
了解对称铣削与不对称铣削。
4.列举铣床夹具要紧类型,说出夹具设计应考虑加工效率。
概述铣床夹具设计要点。
主题7:钻削、铰削与镗削加工—孔的要紧加工方法(约6学时)1.了解常见钻床的种类、特点、操作与应用场合。
2.说明麻花钻的分类与用途,了解麻花钻的组成和有关参数,列举其它用途的钻头,说明群钻的结构特点和优点。
了解扩孔与扩孔钻、锪削与锪钻。
概述钻孔质量问题产生的缘故和解决措施。
3.了解铰刀组成、用途与类型。
说明铰刀要紧结构要素对铰削过程的阻碍。
了解铰刀切削部分几何角度,说出刃带的作用。
说明铰孔质量高于钻孔的缘故。
概述铰孔质量问题产生的缘故和解决措施。
4.了解镗削加工特点,列举镗刀类型、特点、安装及应用。
了解几种镗刀要紧几何角度选择。
5.了解T68卧式镗床应用范畴与要紧加工内容、要紧运动与辅助运动。
了解坐标镗床。
6.列举钻模的要紧类型、特点与使用场合,说出夹具设计应考虑劳动强度。
列举一例进行结构分析。
概述钻床夹具设计要点。
7.说出镗床夹具结构,了解双支承镗模和单支承镗模。
主题8:磨削加工—常见表面的要紧精加工方法(约5学时)1.了解砂轮概念与五个特性参数,概述粒度与硬度选择原则。
区别砂轮硬度和磨料硬度,说出砂轮标志含义。
2.了解磨削加工类型。
说明内圆磨削的加工精度不如外圆磨削的缘故、端面磨削的加工精度不如圆周磨削的缘故。
3.把握磨削用量及其运算公式与标准单位,了解磨削运动、磨削时期和磨削温度。
复述磨削过程分析。
说明表面烧伤缘故,了解幸免表面烧伤的措施。
了解砂轮磨损与修整。
4.了解磨床及其种类,了解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应用范畴、机床布局和运动、机床要紧部件结构和作用。
说明砂轮轴应进行平稳校验、尾座用弹簧顶紧工件的缘故。
5.了解一般外圆磨床、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和一般内圆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