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课程(第9章1)PPT

合集下载

地震安全性评价课程

地震安全性评价课程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二章
地震学基础
莫霍界面(M界面), 地下平均33km处。
古登堡界面(G界面), 地下平均2900km处。
地下 1000km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二章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一章
地震灾害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1995年1月17日日本时间清晨5点46分,一次可怕的地震降临了, 几万栋房屋倾刻成了一片废墟,路面开裂,地基变形,铁道弯 曲,列车脱轨,港口破坏,拦腰折断的大楼倒下来将道路隔截, 断裂的高速公路从几十米高处塌落下来,地震引起的火灾将神 户市上空映得一片通红.这次地震震级为7.2级,造成人员死亡 5466人,3万多人受伤,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受害人数达140多 万人,被毁房屋超过十万栋,生命线工程和大量公共设施被严 重破坏,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一章
地震灾害
1.2 工程结构破坏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一章
地震灾害
1.2 工程结构破坏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邓亚虹
2008年3月
第一章
地震灾害
1.2 工程结构破坏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Chang’an University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加强房屋各部分的连接和 支撑,确保房屋在地震作 用下不发生散架和倒塌。
城市建筑抗震加固方法
增设抗震支撑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增设 抗震支撑,提高建筑物的 整体稳定性。
加固结构构件
采用加大截面、粘贴钢板 、碳纤维加固等方法,对 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
加强隔震减震措施
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 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将伤员转运送医。用担架等物品将伤员 转运至安全地点,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05
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烈度与设防等级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 用功能,将建筑物划分为 甲、乙、丙、丁四类,分 别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
地震成因
地震的主要成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塌陷和人为因素等。其中,地 壳板块运动是地震最主要的成因,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和板块相互作用, 导致地壳应力不断积累,最终引发地震。
地震分类与特点
地震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震级大小和地震序列等特点,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和人工地震等。
预警信息发布途径
广播、电视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地 震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紧急避震 措施。
手机短信、APP推送
通过手机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向用 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覆盖 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03
地震应急避险措施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联系方式 、集结地点和逃生路线。
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强度上的差异性等特点。通 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存在周期性、迁移

地震安全PPT模板

地震安全PPT模板

隔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
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或隔震沟等措施,减小 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通过设置阻尼器或耗能支撑等装置,消耗 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减轻结构的地震反 应。
04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实践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01
制定全面、科学的地震 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 应程序和各部门职责。
02
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公众和救援人员 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统一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公众 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传播途径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地 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广泛地传达给受影响的 群众。
信息接收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信息接收和反馈机制,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地 震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收集公众的反 馈意见,不断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和服务。
推进地震预警技术研 发和应用,提高预警 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强化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推进
建立跨部门的地震安全工作机 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 。
推进地震安全领域的信息共享 和数据交换,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倡导全民参与,共同守护家园
加强地震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开展情况
防震减灾课程开设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 普及地震安全知识。
应急疏散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的应急 反应能力。
学校建筑安全评估
对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建筑符合抗震要求,保障学生安 全。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PPT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PPT

地震安全知识
SAFETY KNOWLEDGE NURSERY RHYM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强化安全意识,学会避险自救
地震安全知识
地震的预防
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家庭常备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 准备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 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固体燃料等。
•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
大建筑物。 •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应急求生方法
在室外 在室内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 灾知识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 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 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 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的出口的缘故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 会出现海啸
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 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 十分危险的。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 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第四部分
PART 04
防灾减灾知识
SAFETY KNOWLEDGE NURSERY RHYM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2024版地震安全知识PPT模板

2024版地震安全知识PPT模板

地震安全知识PPT模板•地震基本概念与原理•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与措施•家庭防震减灾策略与实践•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推广与实践•企业单位防震减灾责任与措施•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提升途径01地震基本概念与原理地震定义及成因成因分类地震定义地震成因主要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类型,其中构造地震最为常见。

构造地震成因震源震中震级030201震源、震中与震级地震波传播特性地震波分类传播速度传播方向地震活动分布规律地震带分布地震活动通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震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

时间分布规律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具体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

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均匀性,某些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少。

02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与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与分类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烈度分类结构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结构类型抗震性能不同结构类型在地震中的表现不同,如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剪力墙结构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

建筑物抗震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隔震、减震技术应用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或隔震沟等措施,将建筑物与地基隔离,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

减震技术采用阻尼器、耗能支撑等装置,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

这些技术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03家庭防震减灾策略与实践1 2 3保障家庭成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提高应对能力家庭防震减灾意义和目标家庭防震减灾计划制定和实施制定家庭防震减灾计划01加强房屋结构安全02准备家庭防震减灾物资03食品和水应急照明和通讯工具个人防护用品其他重要物资家庭防震减灾物资准备和存储家庭防震减灾演练和评估定期进行家庭防震减灾演练评估家庭防震减灾效果提高家庭成员防震减灾意识04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推广与实践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意义和目标学校防震减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01020304地震基础知识课程防震减灾技能课程案例分析课程实践操作课程010204学校防震减灾演练计划和实施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加强演练前的宣传和动员,提高学生参与度和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演练计划实施,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和影像留存,方便后续评估和改进03学校防震减灾成果展示和评估0102030405企业单位防震减灾责任与措施企业单位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相关规定地方政府防震减灾法规及政策企业单位内部防震减灾规章制度企业单位防震减灾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设置及职责防震减灾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各相关部门在防震减灾中的职责和协作机制企业单位防震减灾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及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震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应急疏散、救援和恢复重建计划制定及实施企业单位防震减灾培训宣传和演练活动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地震安全意识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和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能力06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现状分析地震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足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有待提高地震谣言传播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提升策略探讨加强地震安全知识宣传教育01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02加强地震谣言的防范和治理03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介绍地震安全知识讲座地震应急避险演练活动地震安全知识宣传周01公众对地震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02公众应急避险能力得到提升03地震谣言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提升效果评价THANK YOU。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该法规定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解读
该预案明确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的级别、组织体系、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是国家层 面应对地震灾害的指导性文件。
地方政府相关法规政策解读
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震减灾法规和政策,如抗震设防标准、地 震应急救援预案等,这些法规政策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化地震应急响应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地震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烈度较高的地区。
剪力墙结构
利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承受竖向 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具 有很强的抗震能力,适用于高层
建筑和重要建筑。
建筑物抗震设计要点
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和地 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抗
震性能的结构类型。
优化结构布置
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承重墙、柱、 梁等构件,使结构受力均匀,减 少应力集中现象。
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地震活动分布规律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 地震带等。
地震活动周期性
地震活动迁移性
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往往沿着发震构 造的某一特定方向延伸,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余震有向主震震中迁移的趋 势。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 性,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 现象。
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以发挥资源优势, 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此外,社会力量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和能力。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在学校
3、若在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等地方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如来不及撤离,可就地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主震过后尽快撤离。
在家中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立刻将门打开,尤其是坚固的防盗门,以免主震过后撤离时,房门、大门变形卡死无法进出。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时,如在停车场,特别是地下车场,来不及撤离,不要躲在车内,要躲在车子旁边或者两辆车中间的空隙处。注意保护好头部。由台湾“9•21”大地震的经营可以知道,当车库中躲在车子里的人被压遇难时,同时躲在车与车之间的人大多没事。
在开阔地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在街上的开阔地也不是万事大吉,要躲在人流拥挤处,小心被挤伤或者被踩踏。如果震动摇晃幅度达,就地蹲下或者趴下。注意保护头部。
震后灾区惨状
感人瞬间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420雅安大地震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196人遇难11470人受伤21人失踪
伤亡人数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名称:4.20雅安地震 时间:2013.4.20 地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震级:7.0级
震后灾区惨状
在车内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时,如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要抓牢扶手、竖杆,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乘客在火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用手牢牢抓住桌子、卧铺床、扶杆等。开车途中发生地震时,不能紧急刹车,注意前后左右所发生的情况,减低车速,避开高架桥、电线杆、十字路口,选择空旷的地方靠边停放。

《防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单选题 9
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饥渴状态 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单选题 10
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单选题 10
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单选题 11
( )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单选题 11
( )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单选题 12
4、烈度,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 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 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 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 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 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 度只有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 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 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单选题 04
( )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 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 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 D、1976年7月28日
单选题 04
( )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 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 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防震减灾策略与措施•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心理干预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定义与分类地震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时,震源处的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传播,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面波则沿地表传播。

震源、震中及震级概念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即地球内部岩石破裂的起始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常用里氏震级表示,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02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01020304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火灾恐慌与逃生不当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原因分析地震后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次生灾害,由于燃气泄漏、电线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引起的地面裂缝可能使人员陷入其中,导致伤亡事故。

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墙体、楼板等部分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逃生不当可能导致踩踏、挤压等伤害事故。

建筑物损坏基础设施破坏文物古迹损失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财产损失统计及影响因素探讨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地震可能导致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

地震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

地震烈度和震源深度是影响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

烈度越高、震源越浅,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力越大。

不同类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但施工质量对其影响较大。

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

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对地震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钢结构建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抗震性能较好。

地震安全教育幻灯片 (1)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幻灯片 (1)PPT课件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 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 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 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
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 性是很大的。
保持清醒的头脑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 人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 必要的伤害。
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的地点躲避, 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便利。
走廊上打闹、挤搡;不拥挤、不抢行。
如果突然间发生了地震,学生应做到:
1.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乱跑,要有序地撤离教室。 2.要关掉电源总开关;上实验课的班级要熄灭火源。
3.逃出教室时,应注意观察,以防被楼上掉落的东西砸伤。
4.人多暂时撤离不成时,学生可以躲在课桌旁,保护好头部。 5.如果学生在操场上,尽量远离建筑物,不要靠近断落的电源。
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 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C、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
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 分困难。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 大。
显著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教育歌
吃饭之前要洗手,切记莫把生水喝。 过马路,眼要明,斑马线上小心行。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 水火电,莫乱玩,安全常识记心间。 遇火灾,1 1 9,速离险境求援助。 陌生人,莫轻信,防止坏人将你骗。 遇匪徒,1 1 0,机智巧妙去周旋。 雷电闪,不虚惊,避开高树地下蹲。 地震时,莫慌张,紧急撤至空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根据各断层活动段的尺度、活动特点、最大历史地震和古地 震,判定最大潜在地震。
判定原则如下: a)需要从发震构造所处地震活动背景和构造位置对其最大发
震能力进行分析,宏观上控制最大潜在地震大小. b)当历史地震可以代表发震构造的最大潜在地震或沿发震构造
有古地震地表破裂时,可采用历史地震和古地震震级来评价最大 潜在地震;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3.地震动参数确定,应遵照如下规定: a)将最大潜在地震置于其可能发生范围内距工程场地最近处; b)考虑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分别计算工程场地的地震动 c)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为地震构造法所确定的地震动参数。
适宜的地震动 衰减关系
基岩地震动参数
对场地所在地震构造区,最大弥散地震应置于距场地的特定 距离处。特定距离的确定取决于能够排除场地附近发生最大弥散 地震的范围,应保证该距离内投有发震构造。特定距离应在研究 和调查的基础上予以确认,可能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范围。如 果不能排除场地附近一定范围内存在发震构造,应假定最大弥散 地震置于场地下面。
Chang’an University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距离确定的一些详细说明:
(1)考虑发震构造的最大潜在地震对工程场地的最大影响, 应将最大潜在地震置于发震构造距工程场地最近处,确定计算距 离。
(2)考虑最大弥散地震对工程场地的最大影响,应将最大弥散 地震置于地震构造区距场地最近或特定距离处.确定计算距离。
c)可以采用活动断层段的规模、活动性定量参数等方面的经验 统计关系来评价最大潜在地震;
d)已发生强震的发震构造类比确定最大潜在地震.考虑到地震成 因的复杂性,以及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存在不 确定性, 在评价最大潜在地震时,应尽可能考虑多种依据进行综合判断。
Chang’an University
地震安全性评价课程(第9章1)PPT
Chang’an University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具体考虑如下原则: a)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地震和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评定;
b)应以地震构造区为单元进行评定; c)震级不得低于地震构造区内巳被确认为与已知发震构造无
关的最大地震震级; d)对于缺乏地震记载的地震构造区,可与地震构造特征相近
并具有丰富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构造区类比确定; e)工作重点应放在场址所在的地震构造区。
Chang’an University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2.确定发震构造,判定最大潜在地震 在区域范围内强震发生的构造条件综合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根据地震构造区内断层活动时代、力学性质、地震活动性等资 料,对活动断层进行分段,鉴定出地震构造区内的发震构造, 并编制区域范围内发震构造分布图.
Seismogenic structure
曾经或可能发生破 坏性地震的地质构

Chang’an University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1 计算历史地震在工程场地处的地震动参数。
2 根据历史地震的记载与调查资料,确定工程场地的烈度 值,转换得到地震动参数。
3 将计算和转换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历史地震法所确定的 地震动参数。
Thanks End
对于场地相邻地震构造区内的弥散地震,应将弥散地震移至 地震构造区边界上距场地最近距离处,将该距离作为计算距离。
Chang’an University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讲义 邓亚虹 第九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1)
9.2 历史地震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采用历史地震法是为了考虑场地所处的特殊的地震环境和场 地条件,确定历史地震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基本内容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