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1章

合集下载

第一章 保险概述《保险学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保险概述《保险学概论 》PPT课件
1.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通过自愿订立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由以营利为目的的
保险企业经营的保险形式。 2.社会保险 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
的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社会政策的保险。 3.政策保险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在特定领域运用商业保险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2.风险管理的过程
(1)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 (2)风险识别 (3)风险估算 (4)风险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实施 (5)风险管理的方式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3.风险管理的方式
(1)控制型
①避免风险:通过放弃活动来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②风险预防: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努力减少损失发生
(4)科学性。保险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数理模型为依据厘定 保险费率的,其科学性还体现在保险是一种科学处理风险的有效措 施。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二、保险的特性
2 .保险与类似行为的比较
(1)保险与赌博
相似之处:保险与赌博确有类似之处,即货币的转移都是以不确定
的随机事件为基础的。
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5.可保风险
(1)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2)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风险。 (3)风险的出现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一、保险的定义
1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 务安排
2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订立合同 的方式,明确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与风险的关系不同。
③结果不同。
④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

保险学课件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保险学课件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人生面临的主要风险(每年)
受伤:风险概率1/3 难产(行将生育的妇女):风险概率是1/6 车祸:风险概率是1/12 心脏病突然发作(如果您已超过35岁):风险概率1/77 在家中受伤:风险概率是1/80 受到致命武器的攻击:风险概率是1/260 死于心脏病:风险概率是1/340 家中成员死于突发事件:风险概率是1/ 700 乳腺癌(女性):风险概率是1/1000 因中毒而死(不包括自杀):风险概率是1/86000 如果您自己不吸烟,而您的配偶吸烟,那么您可能因为受二手烟污染而死 于肺癌风险概率是1/60000 从床上掉下摔死:风险概率是1/720000
3、两种情况的比较
• 在风险集合中,再增加一个人,风险 (标准差)可以进一步降低。依此类推。 • 当集合参与者人数非常多时,损失的标 准差(风险)就变得非常接近于零。 • 这个结果反映的就是大数定律。含义是 集合中样本容量越大,对样本损失的预 测就越准确。
(二)损失相关情形下的风险 集合
• 损失之间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 基本结论:当损失是正相关时,风险集 合仍然可以降低风险,但降幅没有不相 关情形下大。 • 仍然考虑甲乙的例子。现在假设甲乙的 损失是正相关的。
(三)损失(风险)融资
• 为了偿付或冲抵损失而采取的资金融通 的措施,称为损失融资。 • 损失融资的两种方法
1、自留 2、转移
1、 自留
• 当损失是由个人或组织的自有基金来支付时, 那么这些损失就是通过自留来融资的。 • 自留往往有三种情况 (1)对潜在损失估计不足 (2)损失金额相对较低,经济上微不足道 (3)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 决定全部或部分承担某些风险。 • 当一个机构对某种可保风险采取了高度正式 化的自留方法时,有时我们说这个机构已对 风险“自保” 了。有些大公司还建立了专业 自保公司。

保险学整理

保险学整理

保险学整理第一章:风险与保险1.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时期内,某种缺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缺失组成〕2.风险的分类:要紧考虑如下两种分类。

(1)按风险损害的对象:1〕财产风险:风险的发生导致财产发生毁损或灭失从而使财产所有人遭受缺失的风险。

2〕责任风险: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过失导致他人财产缺失或人身损害,依法应承担民事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3〕人身风险:指人们因早逝,疾病等缘故导致经济缺失的风险。

4〕信用风险:指在经济交往中,权益人因义务人违约而造成的经济缺失风险。

(2)按风险性质:1)纯粹风险:指风险所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缺失或者无缺失,无获利可能。

2)投机风险: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缺失、无缺失和盈利。

3.风险处理的要紧方法:1〕幸免风险: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主动舍弃或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引起风险缺失的方案。

2〕预防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推测,事先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缺失发生的几率。

3) 抑制风险:在灾难事故发生后,为了阻止灾难的扩大或蔓延减少缺失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4〕自留风险:关于缺失小或者频率低的风险采取自我承担的方式。

5〕转移风险:保险是风险治理中最重要最差不多的技术,是风险治理〔处理〕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保险的机制解决了风险治理中碰到的最大难题—风险的不确定性。

保险能够以收取保险费为代价,最大限度地集中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推测,将单个风险单位面临的风险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总体上缺失的相对确定性,实现了风险缺失的均摊。

Ps:风险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2)风险的进展是保险进展的客观依据。

(3)保险是风险处理传统同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4)保险经营效益要受风险治理技术的制约。

第二章:保险的职能和运用1.保险的概念: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运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所导致的经济缺失或由此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补偿或给付的行为。

《保险学》第一章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精

《保险学》第一章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精

《保险学》第一章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一、解释名词:1、人寿保险2、生命表3、年金保险4、医疗保险5、意外伤害保险6、不可争条款:7、自杀条款8、保单货款二、填空题1.按保险责任的转移方式分类,再保险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

2.按再保险合同的形式分类,再保险分为临时再保险合同、固定再保险合同和预约再保险合同。

3.保险费率由纯保险费率和附加保险费率组成。

4.社会后备基金主要包括集中形式的后备基金、自保形式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

5.保险基金具有合理分担金、责任准备金和返还性资金的特点。

6.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国有独资和股份制两种。

7.《保险法》规定:设立区域性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你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全国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亿元。

8.国有独资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分为: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

9.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10.分业经营是指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11.保险准备金按提取方式的不同,分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费准备金;按业务的不同,分为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非寿险责任准备金。

三、单项选择题1.原保险人以个别保单或风险单位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对特定风险所作出的再保险选择是:A合约再保险 B临时再保险 C预约再保险 D固定再保险2.下列对再保险的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风险 B扩大承保能力 C直接保障了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D扩大国际交流 E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3.保险基金的来源是A保险费率 B保险金额 C保险费 D营业收入4.被保险人缴付的用于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费用叫:A纯保费 B附加保费 C毛保费 D毛费率5.人身保险的保险费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A毛保费和保险基金 B危险保险费和储蓄性保险费C纯保险费和附加保险费 D纯保险费和保险基金四、判断题1、在机动车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赔付的保险金不进行累加,只有当某一次保险事故的赔偿金额达到保险金额,保险合同才终止。

保险学第1章

保险学第1章
版权所有
1.3.4按实施方式分类
强制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指国家或政 府根据法律、法令或行政命令,在投保人 和保险人之间强制建立起保险关系。如轨 道交通强制险,社会保险
自愿保险,投保人和保险人在平等自愿的 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或者自愿组合, 建立的保险关系
版权所有
1.3.5其他分类方式
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信用保险:合同权利人和义务人约定的经济信
用,以义务人的信用危险为保险事故,对义务人 的信用危险致使权利人遭受的经济损失,提供损
失补偿,包括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版权所有
1.3.3 按危险转移层次
1.原保险与再保险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 合同,确立保险关系,投保人将危险损失 转移给保险人。 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所承保业务的一部 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担。 (分出人、分入人) 其保险标的是原保险人的保险责任,危险 损失在保险人之间纵向转移。
保险学
王灵芝 lzhwang@
参考教材:
《保险学》(保险系列)第二版 主编 张洪 涛 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保险学案例》 池小萍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版权所有
最终成绩 出勤与平时表现: 考查课40% ,考试课 30% 平时表现包括:(不迟到、带教材、坐在 前排、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期末考试:考查课60% ,考试课70% 公共邮箱 用户名:bxx_sues保公司的存在使母公司在传统 保险市场上更有优势。 自保的缺点: (1)不能将危险完全转移、彻底分散
(2)增加母公司的资金占用和成本
版权所有
1.3 保险的分类
按保险性质分类
按保险标的分类
按危险转移层次分类

保险学 第1章 保险的风险基础

保险学  第1章 保险的风险基础

导读
“当我们冒险时,尽管我们无法预知结果如何, 但我们是把赌注压在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产生的结果 上了。”
——彼得·L.伯恩斯 坦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周易·系辞》
§1.1 风险概述
1.1.1 风险的含义
▪ 风险——损失和损失程度的客观不确定性 ▪ 这种不确定性,包括损失发生与否以及发生时间、地点的不确定,
专栏1—2·特别关注
❖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 1. 莫桑比克洪涝灾害 ❖ 2013年1月,连日的暴雨导致莫桑比克南部的林波波河决堤,淹没了两岸的房屋和农
田,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位于林波波河一个河曲西边的绍奎市。洪水导致117人 丧生,240827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达3000万美元。此外,洪水对津巴布韦、博 茨瓦纳和南非等其他非洲国家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 2. 津巴布韦洪涝灾害 ❖ 2013年1月7日,津巴布韦遭受雨季强降雨,导致洪水暴发。洪水造成125人死亡, 8490人受灾,其中4615人需要人道主义救助;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 ❖ 3. 中国四川芦山地震灾害 ❖ 2013年4月20日上午8:02,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 公里。地震造成四川雅安、成都、眉山等地196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 灾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 4. 印度热浪灾害 ❖ 2013年4—5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左右,其中 ,伯朗吉尔等3个地区的最高温度达43摄氏度,桑巴尔布尔地区的温度接近45摄氏度 。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 5. 印度洪涝灾害 ❖ 2013年6月12—27日,印度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数百个村庄 受灾。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维贾伊·巴胡古纳表示,印度军方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救援行 动,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滞留在丛林和偏远的上游地区,共造成约5000人死亡,直接

《保险学》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章节测试

《保险学》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章节测试
答案:错误
2、人类在生产、生存中所面临的风险是数以万计的,但保险却因种种条件和原因,不可能都予以承保,而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及相关条件下,有选择地承保其中一部分风险。
答案:正确
3、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保险风险的测定一般属于客观概率。
答案:正确
4、风险成本不等于风险代价,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概念。
B、环境
C、可能
D、证明
答案:A
1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 )
A、前提
B、环境
C、可能
D、证明
答案:A
12、人口增长、生产技术的改进、消费者偏好的变动、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等属于( )
A、政治风险
B、特定风险
C、静态风险
D、动态风险
答案:D
13、盗窃、抢劫、玩忽职守等行为属于( )风险
A、自然风险
答案:正确
A、自然风险
B、投机风险
C、社会风险
D、纯粹风险
答案:B
4、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称为( )
A、纯粹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答案:D
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
A、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B、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C、以最小成本达到最优发展途径
D、道德因素
答案:A
8、风险无时不刻地围绕着我们周围,它渗入到社会、企业、家庭、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风险的( )
A、随机性
B、普遍性
C、损失性
D、可变性
答案:B
9、下列属于纯粹风险的是( )
A、汇率变动风险

保险学第一章危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学第一章危险管理与保险

2011年重大自然灾害回顾

2011年,地球走过“伤痕累累”的一年,地 震、海啸、泥石流,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 显得如此无助而渺小……让我们在蔚蓝色的 彼岸,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因为乌云 终将消散,希望会点亮我们的天空,让黑色 只存在于记忆中。
1月11日,在德国韦特海默,一名妇女从自家被洪水淹没的房屋内向外张望。持续降雨 和冰雪融化导致德国几条主要河流水位不断攀升,导致德国部分大中城市受洪水侵袭。
2007年

07年5月下旬以来,云南暴雨肆虐,163人死亡;7月, 因天气异常多变,新疆暴雨成灾,伊犁地区直接经 济损失达1.6亿元;7月17日,重庆遭遇115年来最强 雷暴雨袭击,山城变水城,主城交通几乎瘫痪,55 人死亡;次日,济南发生大暴雨,34人殒命;受冷 暖空气共同影响,从8月7日凌晨开始,辽宁普降大 雨到暴雨,截至8月8日,气象部门连发18次暴雨预 警信号;而湖北省民政厅8月9日发布的消息称,自 今年入汛以来,省内遭受的洪涝灾害已经造成1495 万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79人,失踪21人……2009年

2009年8号台风 莫拉克 8月7日登陆台 湾。。 台湾农业损失逾145亿元新台币 据台湾灾害应变中心22日晚22时更新的 统计:“莫拉克”台风已造成163人死亡、 503人失踪、45人受伤。遇难人数最多的 3个县分别是:高雄县96人,台南县28人, 屏东县22人。
2010年1月灾难







1月24日10时36分在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东经110.7)发 生了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太原地区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25日电 新疆民政厅公布的最新消息称,连续数次强降温降雪寒潮天气使新疆 灾情加剧,目前灾情已造成已造成140余万人受灾,致13人死亡。 1月26日,贵州六盘水市六枝工矿玉舍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32人获救, 5人死亡。 1月26日,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数据表明,四十三年来所遇到的最严重的 冰冻灾害,使山东省渔业受灾人口达九点五万人,沿海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 塘受灾面积十四多万公顷,损失水产品二十余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二亿 元人民币。 1月26日7时20分,湖南岳阳临湘长春鞭炮厂起火爆炸,截至下午2时共造成3名救 援消防官兵牺牲。 1月26日,发生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雪崩已经致使14人死亡。 1月27日9时58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善岱乡朝号村春花鞭炮厂成品库房发生 爆炸。死亡3人,3人失踪,8人受伤。

保险学1-5章

保险学1-5章

㈢对社会的贡献
通过企业、家庭等经济单位的作用,使得社会成本降低而增 加经济效益 。
第四节 风险管理程序
一、风险识别 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 二、风险衡量 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指标:预期损失,损失幅度-最大损失) 三、风险处理 ㈠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 ⑴避免 ⑵预防 ⑶抑制 ⑷集中与组合; ㈡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 ⑴自留与承担⑵中和⑶转移:①直接转移:转让、转包②间接 转移:租赁、保证(免责约定) 、保险 。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五)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相同点 1.原理类似:大数法则。 2.作用类似:分散风险。 3.实行办法类似:定期收取保费,按规定标准给付。 不同点 1.性质不同:保险是民事法律关系;社会保险不是民事法律关系。 2.行为依据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契约行为。 3.实施方式不同:保险是自愿的;社会保险是强制的。 4.保费负担不同:保险由个人承担保险费;社会保险由国家、企业、个人三 方负担,并由前两者为主。 5.保障程度不同:保险的保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社会保险是按法律规定的 标准给付。 6.保险对象不同:保险的对象是被保险人;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律规定的多 数人。 7.经营主体不同:保险经营主体是民事主体,主要是法人;社会保险举办的 是国家。
五、风险管理与保险
㈠研究对象的一致性——风险 ㈡内容与任务的互补性 ⑴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 理风险的传统有效措施; ⑵风险管理是提高保险企业经济效益的一 个重要手段。
资料:台湾风险管理师考试
第一章

思考题
1.简述风险的定义,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 2.风险的不确定性包含哪几种不确定? 3.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4.风险单位的定义,如何划分? 5.风险因素的分类? 6.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区别。 7.风险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8.简述风险的代价。 9.风险处理技术有哪几种? 10.为何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11.风险管理的目标。

保险学课后习题详解

保险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一、基本概念:1、风险:风险(risk)是某种事件和损失性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状态或多种可能性结果.2、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或影响因素。

3、道德风险:指人们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各种因素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或态度,大多是消极的有意识的行为。

4、纯粹风险:只有损失可能而没有获利机会的风险.5、投机风险: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

6、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7、可保风险:指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承保的风险,这样的风险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二、思考题:1、风险有哪些基本分类?风险的分类对风险管理有何意义?答: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对风险进行恰当分类,有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正确识别、估测与评价。

并能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2、风险管理程序依次有哪些?答:风险管理程序依次有(一)风险识别、(二)风险估测、(三)风险评价、(四)选择风险管理方式、(五)风险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3、风险管理方式及其比较分析。

答: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风险规避:规避即避免,是指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规避因从事该项活动可能导致损失的目的.避免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时;二是在处理某种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预防和抑制即防损和减损两种方式,其目的是用来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可分为预防和抑制两种,损失预防是指在风险发生前设法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措施。

损失抑制是指风险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减损措施。

第1章 保险学基础

第1章 保险学基础


(11)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百分比,这是衡量一国保险业发达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

(12)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 的最高限额。

(13)保险标的是保险保障的目标和实体,是保险合同双 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4)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
2.近因的判定

(1)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该原因即为近因。 (2)多种原因同时发生造成的损失。造成损失的多种原 因均为近因。 (3)多种原因连续发生造成的损失。

前因与后因之间若有因果关系,那么最先发生的前因为事
故损失的近因。 前因与后因之间若无因果关系,只是时间有先后,则后因 为事故近因。 (4)多种原因间断发生造成的损失。新的独立的原因为 近因。
(1)客观性。
(2)损害性。 (3)不确定性。 (4)可测性。 (5)发展性。 (6)普遍性。 (7)社会性。


3.风险的要素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三要素构成。

风险因素通常分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 险因素三种类型。

风险事故是造成风险损失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 风险损失通常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பைடு நூலகம்

5.从保险法规定看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 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
、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
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6.保险相关术语
(1)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 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一章--保险学概述课件

第一章--保险学概述课件
第一节 风险与可保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
(一)有关风险的不同观点 (二)风险在保险学的科学表达
第一节 风险与可保风险
二、风险构成的三要素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是风险构成的三要素。
第一节 风险与可保风险
三、风险的分类
(一)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按风险的性质可以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二)按风险的存在形态分类
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 3、从社会(Social)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
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作用。
第二节 保险的基本概念
二、保险的要素
(一)可保风险的存在
可保风险是指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
(六) 依保险政策分类 依保险政策分类,保险可以区分为自愿保险与法定保险、社会保险
与商业保险、普通保险与政策保险。
第三节 保险的种类
二、保险业务的种类
现代保险业务的框架是由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人身 保险(Personal Insurance)、责任保险(Liability Insurance)、 信用保证(Credit Insurance)保险四大部分构成的。
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开业资金和保险费,其中保险费是形成保
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五)保险合同的订立
第二节 保险的基本概念
三、保险的特征
(一)经济性 (二)商品性 (三)互助性 (四)法律性 (五)科学性
第二节 保险的基本概念
四、保险与相似制度比较
(一)保险与互助保险 (二)保险与社会保险 (三)保险与社会福利 (四)保险与社会救济 (五)保险与储蓄

保险学课件一章

保险学课件一章
国家或地区,所以,在这个指标下出现了美国 有28家保险公司,日本和台湾都缺乏2家保险 公司的区别。
▪ 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自愿订立保险合同建立 保险关系,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 的的保险形式。
▪ 所谓社会保险,是在即定的社会政策指导下,由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强迫收取保险费,用以对其中 丧失劳动时机或失去劳动才能的社会成员提供根 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保险机构 劳合社 :// lloyds / 中国保险监视管理委员会 :// / 中国保险学会 RIMS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
保险相关网站
▪ 国内保险院校网站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 系 :///ccissr/dept_overview.ht 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 :// /upload/up_bxx/index.htm?ST=1&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学系 :// /cwjr/jigou/jigoulever1/baoxian/gaikuang/baixian1.html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保险系
〔二〕风险处理的步骤
目的的建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算〔风险数理价值 =损失频率*损失程度〕-------选择对付风险的方式-----方案 的施行-----检查和评估
〔三〕风险处理的方法 1、风险回避 局限性:回避风险有时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行 回避一类风险时,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 回避风险可能造成利益的受损
▪ 最后,该国政府成立专门调查组对这起火 灾原因作了周密详细的调查,由归的根源 锁定在一名普通的船员身上。经调查是这 名船员在吸烟后,不经意间将尚未熄灭的 烟蒂仍进了装载着硝酸铵的船舱上而引起 祸端。一只烟蒂就这样毁了一市,给无数 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保险学(第一章)

保险学(第一章)
保 险 学
老 师:陈莉莉
保险
财产 保险
财产损 失保险 信用保 证保险 责任保 险 人寿保 险
人身 保险
健康保 险 意外伤 害险的分类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1.1 风险
•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包含盈利的不确定性,也包括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在 保险理论与实务中,风险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不确定, 发生时间不确定和导致的结果不确定
1.1 风险
• 二、风险的构成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损 失
(三)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unintentional)、非计划的(unplanned)和非预期的 (unexpected)经济价值的减少(经济损失)。 定义包含两个重要的要素:一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 预期的”;二是“经济价值的减少”。 两者缺一不可。 在保险实务中,损失通常分为两种形态 直接损失: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财产本身损失和人身伤害,即实 质损失; 间接损失: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或带来的其他损失,包括额外费 用损失、收入损失 和责任损失。
1.1 风险
• 二、风险的构成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损 失
(四)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而风险
事故导致损失。
例: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 冰雹直接击伤行人 ------冰雹是风险事故 风险因素只是风险事故产生并造成损失可能性或增加这种可能性的条件, 它不是直接导致损失。只有通过风险事故才产生损失。
不确定性的概率?
1.1 风险
• 二、风险的构成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损 失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 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1 实质风险因素(与人无关) 2 道德风险因素(侧重人的恶意行为) 3 心理风险因素(侧重人的疏忽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 三、保险产生的理论分析 ▪ 风险处理方式的演进: • 自我保障——互助保障——保险
30
❖ 例子:
个体
A B
损失发生10%
0 0
损失不发生 90%
100
100
期望收益
90 90
❖ 期望收益:EA= EB=90 ❖ 方 差:DA= DB=(0-90)2×10%+(100-90)2×90%=900
33
❖ n→∞ ▪ 根据Arrow-Lind定理,随着所汇集的独立的风 险厌恶的个体数量的不断扩大(n→∞),只要 在损失概率的基础上筹集一定的费用(我们称 之为保险费),风险厌恶的群体就可以解决内 部个别人所面临的损失补偿问题。因为相互独 立的风险厌恶个体汇集起来,对于风险厌恶的 个体而言,是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了整个 群体;对于群体而言,则是将可能的损失在群 体内部进行分散 。
39
❖ ㈡建国后中国保险发展情况
❖ 人保成立前的接管、改造( 1949.5.28-10.23 )。 ❖ 1949.6.20中国保险公司复业。其他需重新登记,当时有63
家华商,41家外商重新登记。 ❖ 1949.10.20人保(PICC)成立,首任总经理胡景澐(人行副
行长),50年底全国保险干部4600人。 ❖ 1951.4.24颁布强制保险条例。 ❖ 1952.5.1人保划归财政部管理,总经理吴波(财政部副部
长),保险员工2万人。 ❖ 1953年实行专职总经理,贝仲选任总经理。
40
❖ 其他保险公司的兴起: ❖ 85年交行重建后,即设立保险部,1991.4成立太平洋保险
公司。 ❖ 1988.4.27成立深圳平安保险公司,后改为中国平安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 ❖ 1986.7.15成立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后改为兵团
12
五、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可分为 1、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
按性质划分 2、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发生原因划分 3、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技术风险
13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程序 ❖风险管理的方式 ❖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14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程序
1、定义: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对风 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 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 行为。
1.性质不同:保险是民事法律关系;社会保险不是民事法律 关系。 2.行为依据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契约行 为。 3.实施方式不同:保险是自愿的;社会保险是强制的。 4.保费负担不同:保险由个人承担保险费;社会保险由国家、 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并由前两者为主。 5.保障程度不同:保险的保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社会保险 是按法律规定的标准给付。 6.保险对象不同:保险的对象是被保险人;社会保险的对象 是法律规定的多数人。 7.经营主体不同:保险经营主体是民事主体,主要是法人; 社会保险举办的是国家。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2:21:1602:21:1602:21Tuesday, October 2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020.10.2002:21:1602:21:16Octo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日上午2时21分 20.10.2020.10.20
26
2、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增强市 场竞争能力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27
一、保险产生的基础 1、自然基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2、经济基础:剩余产品和商品经济
28
二、保险产生的历史过程 原始的保险思想 中国:据《逸周书文传》记载,分散 风险、储粮备荒始于夏朝。 国外:《汉谟拉比法典》、基尔特制 度。 保险萌芽 共同海损 保险雏形 船货抵押借款
41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020.10.20Tuesday, October 20,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2:21:1602:21:1602:2110/20/2020 2:21:1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002:21:1602:21Oc t-2020- Oct-20
24
❖ 六、保险的分类 ❖ (一)按投保意愿分类 ❖ 1、自愿保险 ❖ 2、法定保险 ❖ (二)按保险标的分类 ❖ 1、财产保险 ❖ 2、人身保险 ❖ (三)按风险转移方式分类
原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25
七、保险的作用
1、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计划的顺利实现 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有利于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8
❖ ⑶民族保险业的发展 ❖ 1912年第一家民族人寿保险公司—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
成立。 ❖ 第一个以书面形式介绍国外保险业务的人—太平天国的洪
仁轩(1859,有说1853的《资政新篇》)。 ❖ 统计到1911年,经注册的中国人办的保险公司7家,开设银
行16家。20世纪20-30年代有30多家保险公司成立。统计至 1935年,外商在上海有166家,民族保险业48家。 ❖ 比较著名的有:1926.12.11安平保险公司,1929年太平保 险公司(金城银行),1931年中国保险公司(中国银行), 35.10.1中央信托局保险部,1943年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中 国农行),1943.12太平洋保险公司(交通银行)。
+(50-90)2×9%+(0-90)2×1%
=450
32
❖ 1→2
▪ DAB= DBA< DA= DB ▪ EA= EB =EAB= EBA ▪ 二者捆绑并相互承诺承担相应的损失可以降低各自的风险。
❖ 2→n
▪ 进一步扩展到n个风险厌恶的个体。如果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 的,每一个个体均承诺在损失发生后均摊损失,那么,完全可 以降低各自的风险,增加各自的效用。
山人,怡和洋行总买办),会办徐润(广东香山人,宝顺 洋行副买办)。 ❖ 1876.8.19保险招商局招股20万两后增至25万两白银,成立 “仁和”水险公司。 ❖ 1878.3.25又招股20万两成立“济和”水火险公司。 ❖ 因业务发展,1886年(有称1887年)仁和,济和合并,成 立仁济和保险公司,股本100万两。
自己的 人身风险
他人的 他人的
责任风险
自己的 财产风险
10风险
风险
风险事故
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
物质风险因素
三、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偶然性(个别风险) 4、必然性(大量风险) 5、可变性
11
❖ 四、危险单位 ❖ 1、含义:在财产保险中,危险单位是指一次保险
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是保险公司能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 2、危险单位的划分 ❖ 1)地段危险单位 ❖ 2)一个投保单位为为一危险单位 ❖ 3)一个标的为一个危险单位
6
2、风险事故 定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 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 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
7
3、损 失
实质损失
经济损失
财产的毁损灭失
资产损失
收益减少
生老病死残
费用增加
8
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关系
9
损失
经济损失 实质损失 人身 财产
费用增加
收益减少
资产损失
人身伤害
财产的毁损灭失
保险学课件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LOGO
❖ 保险学在金融学中的地位
❖ 保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理论部分:
实务部分:

风险理论
财产保险
保险基本理论
人身保险
保险产生与发展史
再保险
保险基本原则
保险营销
保险合同
保险监管
2
参考教材 ❖1、保险学教程 刘金章 中国金融出版社 ❖2、保险学原理 张栓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保险原理与实务 吴小平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
三、保险的特征 1、经济性 2、互助性 3、法律性 4、科学性
21
四、保险的职能
1、基本职能:补偿或给付职能 2、派生职能:投资职能
防灾防损职能
22
五、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相同点 1.原理类似:大数法则。 2.作用类似:分散风险。 3.实行办法类似:定期收取保费,按规定标准给付。
23
不同点
3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 风险概论 ❖第二节 风险管理 ❖第三节 保险概述 ❖第四节 保险产生与发展
4
第一节 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定义 主观性定义:损失的不确定性。 客观性定义: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程度。
风险频率与风险程度
5
二、风险三要素
1、风险因素 定义: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幅 度的条件; 种类: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 素。
34
❖ 保险的产生: ▪ 风险厌恶的个体完全可以按照事先提取一定费用 (L)用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补偿,并且在不改 变期望收益的情况下,解决个体的损失补偿问题。 ▪ 这样,损失的事后分摊就逐渐演进为事先的分摊, 而原始的互助分摊方式也逐渐演进为现代的商业 保险方式。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由投保人向保险人 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服务,承担 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时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 以合同形式确立的服务形态的保险商品。
2、定义的解释 保险是一种有效的财务安排,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关 系;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了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