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_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数学_8.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例1:(1)方程x 2=0.25的根是(2)方程2x 2=18的根是(3)方程4x 2-4=0的根是 练习1:(1)、4x 2=3 (2)、45212=t (3)、9x 2-16=0 (4)、0535.12=-x【新知探究二】1. 解方程: (x+1)² = 2562. 解方程: (x+3)² =53. 解方程: x ² +6 x +9=25知识点归纳二: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 ,而另一边是一个 ,那么就可以根据平方根的意义,通过开平方求出这个方程的根。
字母表示为:练习2:解下列方程(1)、(x+1)2-4=0 (2)、=8(3)、+8x+16=3 (4)、-6x+9=2【归纳小结】(1)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对于本节所学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作业布置】学情分析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减少两极分化,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培养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把握学生情况,提高六年级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情况出发,合理安排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搞好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
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
学生在六七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字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方程的范围扩大了。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对于知识的衔接顺理成章。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但在综合运用及计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效果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归纳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步骤及注意事项。
巩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降次的基本策略和转化的思想。
通过错落有致的师生互动,有条不紊地回顾相关概念,纵观全课,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过程自然,师生互动充实,课堂活泼有序,生生合作有效,拓展挖掘有度,课堂中的许多环节都充满着新课程的理念与气息,涌现了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的教学反思
在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器估算(夹逼法)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学习了估算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产生用简单方法求其解的欲望;
在复习了开方的基础上,简单的52=x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很容易解决.学生在交流如何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时,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开方先求出了新正方形的边,再减增加的边长,求出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同学用了方程,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根据题意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48)3(;64)3(22=+=+x x 然后两边开方,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了原来正方形的边长,这样,再一次经历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初步了解了开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简单应用。
在第52=x 问的基础上,学生很快解决了5322=+x 的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015122=-+x x 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发现等号的左端不是完全平方式,不能直接化成n m x =+2)( )0(≥n 的形式,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方程不能用开方法解,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方程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为后面探索配方法埋好了伏笔。
经过前一环节对配方法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完善对配方法基本思路,是对配方法的学习由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
最后利用两个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得出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引导学生学习归纳配方法的一般步骤:移项—配方—开方—解(注意解的合理性)。
初中数学_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在学习的过程,体会配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发展符号感,提高代数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感受探究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形成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配方并运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配方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x2 + 6x + 8 = 0(二):新课讲授:任务一:1自主学习:观察下面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总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①x2 + 6x + 8 = 0 ; ②3x2 +8x -3 = 0.联系: 区别:2 .想一想怎么来解方程? 3x 2 + 8x -3 = 0. (只写出第一步)跟练: 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转换成x 2+px+q=0的形式.(1) -5x 2-2x+4=0 (2) 0.5x 2+6x -3=0 (3)31x 2 +9x -3=0(4)6x 2-7x+1=04 解方程: 3x 2 + 8x -3 = 0.跟踪练习(独立完成)(1) 2x 2+3x -2=0 (2) 2x 2-4x+2=0 (3) x 2+2x+3=0(4) (2x -1)(x+3)=45 小组合作: (1)讨论解决解一元二次方程中遇到的问题.(2)总结出利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任务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1.自主练习: 一个小球从地面上以15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 (m)与时间 t (s)满足关系:h=15t - 5t 2. 小球何时能达到10m 高?2.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互对答案,解决疑难.(三):归纳总结:1.强调易错点:(1)二次项系数要化为1;(2)在二次项系数化为1时,常数项也要除以二次项系数;(3)配方时,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2.微视频总结.3.转化、降次的思想.(四): 当堂检测:A 组:解方程 (1)3x 2-4x+1=0 (2) 2x 2+3=7xB组:课本p61 问题解决2题.(五):作业布置:必做数学同步p63-p64 1-5题,10题. 选做p65 11题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既保证“面向全体学生”, 又兼顾“提优”和“辅差”, 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有利于全体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
九年级数学上册《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拓展作业: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研究,或是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深入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方式: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求解方法,如因式分解、公式法等,让学生回顾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例,如“小明在计算一块矩形菜地的面积时,发现菜地的长度比宽度多2米,且面积是20平方米,请问他应该如何计算菜地的长度和宽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该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本章节将通过生动的实例、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3.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如何运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跟随解题过程,加深理解。
初中数学_《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___开平方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形如x2=n (n≥0)或(x+m)2=n (n≥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2、使学生知道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依据是数的开平方;3、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与探究中使学生体会“化归”、“换元”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运用类比进行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愉悦与成功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而准确的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难点: 准确地求解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教学手段:计算机及计算器辅助教学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复习诊断→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深化提高→学习小结→分享收获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二)复习与诊断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49();9 (); 5 ();253();8 (); 24 ();163 ( ) ; 1.2 ()2(三)探究新知探究(1):1、解一元二次方程x2=4引导学生类比思考,利用求平方根的方法求出此方程的解,并概括总结出开平方法.2、你能求出一元二次方程 x2-4=0 和2x2-8=0的解吗?若能请写出求解迏程,若不能说明为什么。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由学生讲述.体会转化思想.归纳总结:形如x2=n (n≥0)或可化为x2=n (n≥0)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开平方法来求解.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直接开平方法适用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决策能力以及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说明:在探究中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互相碰撞,让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充分交融。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巡视,适时指导点播,保证各小组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3 . 懒 惰 型
有些学生上课不记笔记 , 作业拖拖拉拉 , 上学经 常迟到 ,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究其原因 ,一个
1 . 分 析学生 的心理 , 既 有 积 极 因 素 又 有 消 极 因 素。体现教学质量 的学 习结果就是学生心 理积极 因 素和消极 因素 的统一体 ,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 可 以 相互 转 化 。教 学 过 程 就 是 要 促使 学生 心理 的缺 点、 弱点等消极因素转化 为积极 因素 , 从而使教学质 量 由 不 良变 为 优 良 。 2 . 要 因势利 导 , 使学生 全面正 确地认识 自己学 习中的优点 和缺点 ,并能 自觉地发扬优点 ,克 服缺 点, 不断进步。 比如有 的学生过分 自信 , 听不进 同学 的意见 和老师 的批评教育 , 这 当然是缺点 , 但“ 自信” 是需要 的,因为 自信心是推动学习进 步的重要 的积 极 因素 ; 其 问题 出在 “ 过分 ” 上, 它阻碍 了视 听 , 成 了 阻碍进步 的消极 因素 。 因此 , 教师要利用学生 自信心 强的优点 , 克服其 自信 “ 过分” 的缺点 , 促使学生正确 认识 I i i 己, 从 而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 总之 ,在物理教学 中学生的种种不正常心理 因 素都会影 响教学质量。关键在 于教师认真分析学生 心理 , 及 时发现问题 , 适时做好引导 和转 化工作 , 才 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 的主体作用 ,有效地提 高教学质量 。
教材新探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的响种笔教
差到信们弃
导 爸 蓑 养 挚 掌 蓑 兽 { 的 具 体 教 晕 学 露 翁 囊 衮 鹄 裔 挈 茬 纂 橐 霍 鞭 爵 ≤ 擘 每 痔 : 籍 过 程 翥 l 堰 ; 套 讲 解 时我 罄 善 黎 雯 蓄 案 矗 籀 濡 巢 誓 ; 8 翟 6 { 女 蓑 器 i 觜 ¥ 契 罱 雾 龚 诵 讨 项 系 数 为; ( 2 ) 移 磊 常 数 项 到 方 l 程 ; 右 边 ; ( ; 3 { ) 方 程 两 边 , 瑟 愀 肇 惦 莓 寺 酌 基 栗 伞 翟 1 土 r 蔫 』 贞 器 力 壁 / f  ̄ F 1 , i 2 2 蒿 1 日 J 蒋 目 磊 』 J u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生还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等,从而加深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是学生掌握代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理解配方法的本质,即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个容易解决的形式。
学生能够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移项、配方等关键操作。
我们需要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以及解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引入配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方便求解。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技能。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数学原理,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也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通过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师需要在讲解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课堂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配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和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学反思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教学反思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它是进一步学习直接开平方法,由一般形式转化成直接开平方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为今后学习高次方程、函数奠定基础。
首先复习直接开平方法,逐步解决三道从易到难开平方法解方程,有的需要将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有的需要将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方,有的则需要对等号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对于普通的一元二次方程来说,学生还未见识过其具体解法,究其具体思路仍是降次,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我讲解配方法前,学生先熟悉完全平方公式的转换关系,待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配方的准备后,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另一个解法——配方法。
为了达到熟练的效果,教师精讲两道例题,学生精练两道习题,最后归纳总结出配方法的一般步骤的口诀。
遗憾的是,配方法的原理依然是直接开平方法,有些学生不太明白。
另外,因式分解是拖式运算或者一种转换,而一元二次方程则是方程,可以使用等式的性质等。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1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应用。
通过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高解题效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其性质。
他们对于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一定的基础,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配方法的原理,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配方法解题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
2.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能够运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配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
同时,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配方法的优势。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和(3,4),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呈现(10分钟)呈现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并通过动画或视频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配方法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尝试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学生进行分享,讨论不同解题思路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配方法优化解题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配方法的形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优势和应用。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引言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配方法是一种有效且简洁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者难以理解配方法的本质。
本文主要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学生在学习配方法时可能遇到的难点。
难点一:理解配方法的本质配方法的本质是通过添加一个适当的常数,将二次项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
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得方程更易于解。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操作有效,以及为什么可以将二次项转化为完全平方。
难点二:灵活运用配方法一旦学生理解了配方法的本质,他们还需要具备将此方法灵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
有时候,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复杂的方程,并无法正确地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配方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一些方法来克服以上所述的难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策略一:图形展示配方法是一种代数方法,因此很多学生可能觉得它很抽象而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配方法的本质,我们将图形展示引入到教学中。
通过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方程中的各项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到完全平方如何转化为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改进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图形展示来加深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并演示如何将二次项转化为完全平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配方法的本质。
策略二:实例演示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应用技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实例演示。
我们选择了一些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运用配方法解题。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灵活运用配方法的能力。
改进措施:我们可以在课后布置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配方法解题。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法中的通法,它的推导建立在直接开平方法的基础上,他又是公式法的基础: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平方根的意义、完全平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
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如观察、类比、转化等,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
我们想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
2.本节课由简到难展开学习,使学生认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具体解法。
二、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的意义。
即如果如果x2=a,那么x=± 。
;他们还学习了完全平方式x2+2xy+y2=(x+y)2.这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学习本节的障碍。
学生对配方法怎样配系数是个难点,老师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我们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
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用开平法解形如 (x+m) 2=n(n ≥ 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到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初中数学_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配方法是以直接开方法为基础的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探究,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和发现过程。
首先,对继续学习后面的公式法有着指导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它既是第三学段数与代数的重点内容,更是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次,在探索配方法以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所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归纳的数学思维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体会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的一般规律,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初步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但生活中有关方程的模型并不都是线性的,另一种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同意广泛的应用。
本章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解法和应用等。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章的第一课——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且七年级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完全平方公式,八年级学习的平方根的定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够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2()(0)x m n n +=≥ 的方程。
2. 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归纳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确定1. 教学重点: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 教学难点:准确地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配方,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
五、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堂教学的过程着重关注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关注学生对配方法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关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则范文
关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则范文第一篇:关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配方法不仅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之一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也是其它许多数学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其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
原以为学生不容易掌握。
谁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效果普遍良好。
从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分析,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首先复习完全平方公式及有关计算,让学生进行一些完形填空。
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总结规律,然后小组总结交流得出结论。
即配方法的具体步骤:①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将移常数项到方程右边;②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③化方程左边为完全平方式;④(若方程右边为非负数)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
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配方法,理解起来也很容易,运用起来也很方便。
2、习题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掌握了二次项系数为一的后。
提出问题:当二次项系数不为一时你会用配方法解决吗?不少学生立即答道把系数化为一不就够了吗。
于是学生很快总结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②移常数项到方程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方程左边为完全平方式;⑤(若方程右边为非负数)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
3、恰到好处的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铺垫。
我问学生配方法是不是可以解决“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若不能,如何来确定它的“适用范围”?多数学生迅速开动脑筋并发现“配方法”能简便解决一部分“特殊方程”,而例如x+2x=0,4x+4x+1=0,2y-3y+3=0这些方程用“配方法”的话就相当麻烦,不如用“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来解简单,这些方法后面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
由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向学生引申:解决一个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种思路,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尽量选择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案,这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必备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襄阳市第十九中学李艳
一、教材分析
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法中的通法,它的推导建立在直接开平方法的基础上,他又是公式法的基础: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平方根的意义、完全平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
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如观察、类比、转化等,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
我们想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
2.本节课由简到难展开学习,使学生认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具体解法。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的意义。
即如果如果X2=a,那么X=±a。
;
他们还学习了完全平方式X2+2Xy+y2=(X+y)2.这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学习本节的障碍。
学生对配方法怎样配系数是个难点,老师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我们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
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姐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
2.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2. 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验证结果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配方法的基本过程
本节共分3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转化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又进一步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配方,配方的对象是含有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其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式,配方的方法是通过添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构成完全平方式,对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它,确实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课后批改中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在利用添项来使等式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公式时,等式的右边忘了加。
2.在开平方这一步骤中,学生要么只有正、没有负的,要么右边忘了开方。
3.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时,在添项这一步骤时,没有将系数化为1,就直接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因此,要纠正以上错误,必须让学生多做练习、上台表演、当场讲评,才能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