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中药配方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ee8ce190c69ec3d4bb7532.png)
中医医院外科经常使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1.太乙膏(《外科正宗》)组成:玄参白芷归身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阿魏轻粉柳槐枝血余炭铅丹乳香没药麻油,。
功用: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适用于一切疮疡已溃或未溃者。
用法: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癣,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助肉新生。
主治湿热郁结而致气血壅滞不通未溃或已溃的痈肿疮疡,疔毒流注,疥疮,湿疹等局部红肿热痛或搔痒不止,或肿势高凸,中有脓头,或有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烧,口渴,舌白或黄,脉弦数等病症。
同时,兼治溃脓后,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秽臭脓水,新肉不生,经久不愈之慢性病证。
2.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组成:草乌干姜各90g 赤芍白芷南星各30g 肉桂15g 用法:上药研末,用热酒调敷。
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功用:温经回阳,活血止痛主治:一切阴证疮疡,阴疽发背,痰湿流注,鼓椎风,伤损久痛,风湿冷痹。
3.冲和膏(《外科正宗》)【药物组成】紫荆皮5钱,赤芍2两,独活3两(炒),生半夏1两5钱,白芷3两,川贝1两5钱,菖蒲根1两5钱,土朱2两,松香1两5钱(必需浸尿坑内3年可用)。
【方剂主治】颈项痰毒,皮色不易,硬肿疼痛。
4.红油膏(体会方)药物组成: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
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
除去药渣,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
注意事项:制药时在广场露天操作,因红信有毒,熬时有毒气,应远离。
并小奖章油温度太高时,易燃,严防着火。
功用:润肤止痒。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用法:薄薄涂上一层,利历时先试涂一小片,观看有无过敏反映,如有反映即停用,大面积银屑病勿用。
5.生肌白玉膏(体会方)【组成】密陀僧黄蜡各60克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象皮白蜡各15克轻粉12克【用法】上药除黄蜡、白蜡外,余俱另研细末。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01865b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9.png)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
引言
中药美容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皮肤质量、减轻皮肤问题和促进整体美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旨在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您的皮肤。
配方一:柴胡桂枝汤
材料
- 柴胡 10克
- 桂枝 10克
- 甘草 5克
- 羊肚菌 5克
- 红花 5克
- 玫瑰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柴胡、桂枝、甘草、羊肚菌和红花放入煮沸的水中煮10分钟。
2. 将煮好的药水过滤,留下液体部分。
3. 加入玫瑰精油,搅拌均匀。
4. 使用面膜刷将药水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配方二:黄连羊角汤
材料
- 黄连粉 10克
- 羊角枪 10克
- 白术 5克
- 银花 5克
- 熊胆粉 5克
- 薄荷精油 3滴
制作方法
1. 将黄连粉、羊角枪、白术、银花和熊胆粉混合在一起。
2. 加入足够的水,搅拌成糊状。
3. 加入薄荷精油,搅拌均匀。
4. 将糊状物均匀涂抹在清洁的脸部皮肤上,保持15-20分钟。
5. 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结论
中药美容外用配方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潜在效果的方法来改善皮
肤质量。
但请注意,中药的使用应谨慎,并遵循合适的用量和方法。
在使用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适合您的
个人情况。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e446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a.png)
中药外用配方范文1.五味子外敷方材料:五味子(2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五味子糊涂抹在患处,稍加按摩,静置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瘙痒、烧伤、溃疡等。
2.苦参外敷方材料:苦参(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苦参洗净,切成碎末,加入适量水煎煮10分钟。
使用方法:将苦参煎液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每日2-3次。
适用症状:湿疹、玫瑰糠疹、痈疽等。
3.马齿苋外敷方材料:马齿苋(3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捣烂,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马齿苋糊涂抹在患处,每天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痈疽、湿疹、疥疮等。
4.穿心莲外敷方材料:穿心莲(20克),纱布(适量)。
制作方法:将穿心莲煎煮15分钟,倒入纱布中包扎成药囊。
使用方法:将穿心莲药囊贴在患处上,每日更换2次。
适用症状:湿疣、黄水疮等。
5.姜黄外敷方材料:姜黄(10克),黄精酊(5毫升)。
制作方法:将姜黄研成细末,加入黄精酊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姜黄糊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皮肤湿疹、癣疾等。
6.金银花外敷方材料:金银花(5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洗净,加入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滤出煎液。
使用方法:将金银花煎液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
适用症状:水痘、麻疹、痱子等。
7.乳香膏外敷方材料:乳香(10克),桃仁油(适量)。
制作方法:将乳香研磨成末,加入适量桃仁油调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乳香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适用症状:瘢痕、褥疮等。
8.鸡蛋壳外敷方材料:鸡蛋壳(适量),海石榴(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蛋壳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海石榴磨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鸡蛋壳海石榴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次,坚持使用一周。
适用症状:湿疹、干燥皮肤等。
这些中药外用配方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使用。
同时,应注意个人对中药的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各种膏药的配方
![各种膏药的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05843b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c.png)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疼痛、肌肉拉伤等症状。
膏药有许多种类,各种膏药的配方也各不相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其中包括中药膏药和化学膏药。
中药膏药配方:1. 温经散寒型膏药配方:- 熟附子粉:10克- 细辛粉:10克- 川芎粉:10克- 红花粉:10克- 辣椒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型膏药配方:- 当归粉:20克- 三七粉:10克- 桃仁粉:10克- 红花粉:10克- 白芷粉:10克- 乳香粉:5克- 蜂蜜:适量将以上中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皮肤疾病、瘀血等问题。
化学膏药配方:1. 抗菌消炎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抗菌药物:适量- 消炎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抗菌药物、消炎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皮肤创伤、感染等情况。
2. 缓解肌肉疼痛型膏药配方:- 聚合物基质:100克- 镇痛药物:适量- 消肿药物:适量将聚合物基质与镇痛药物、消肿药物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此膏药适用于肌肉拉伤、炎症等症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膏药配方,具体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
在使用膏药前,请确保清洁患处,并避免过敏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膏药只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结语:膏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和用途。
中药膏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特点,适用于中医理论所述的病理类型。
化学膏药则以化学合成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于现代医学所治疗的症状。
无论是中药膏药还是化学膏药,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使用膏药前,务必阅读说明,并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d05e34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8.png)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中医民间秘方)中药外敷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
在中医民间,积累了大量的中药外敷配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健康保养。
本文将介绍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供读者参考。
配方一:麻黄杏仁越婢停汤【用药】麻黄15克,杏仁15克,越婢停15克,生姜6片,红枣5枚。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两次外敷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风寒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外治。
配方二:白藓皮浸腐皮散【用药】白藓皮30克,浸腐皮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适量清水搅拌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皮肤疥癣等病症的外治。
配方三:连翘败酱散【用药】连翘30克,败酱草3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适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痈肿疮疡等病症外治。
配方四:苦参汤【用药】苦参30克。
【制作方法】将苦参煎煮,去渣取汁,用于外敷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湿疹、疥癣等病症外治。
...配方七十五:桃仁花椒橘皮洗头水【用药】桃仁10克,花椒10克,橘皮1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于洗头。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油性头皮、头屑过多等问题。
配方七十六:防风乌头外搽【用药】防风15克,乌头15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植物油搅拌均匀,外敷于患处。
【适应症】本方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创伤等病症外治。
以上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是中医民间秘方的一部分,适用于不同的疾病症状和健康问题的外治。
中药外敷的疗效已经被广泛证实,但仍需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如果您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fe4b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a.png)
中药外用涂剂制作方法
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为您提供两种常用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配方一:溃疡油膏
1. 准备材料:川军10g、田三七40g、黄柏10g、熟石膏10g、甘草10g、冰片10g、麝香4g、珍珠7g、紫草100g、芝麻油1000ml。
2. 将八味中药共研细末,混匀成溃疡散。
3. 将紫草放入麻油内,文火加热近沸,滤过后滤油中加入小许白蜡,搅匀而成紫草油。
4. 将溃疡散与紫草油按1:200比例混合,调匀面成溃疡油膏。
5. 高压消毒,备用。
6. 主治:皮肤放射性溃疡等。
7. 用法:将药膏涂于患处,外包,每日1—2次,至愈。
一次性配制量不宜超过10天用量为宜。
配方二:黑油软膏
1. 准备材料:龙骨30g、枯矾30g、五倍子60g、轻粉30g、冰片6g、蛤粉60g、寒水石60g、生石膏60g、薄荷脑30g、凡士林适量。
2. 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待配。
3. 取药粉100,凡士林900,调拌成10软膏。
4. 主治:慢性湿疹等。
5.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注意事项:制作中药外用涂剂的过程需严格遵循卫生标准,操作前请洗手并确保所有材料清洁无菌。
如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师或药师的帮助。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84f9c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8.png)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儿童是皮肤病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皮肤较为娇嫩,因此容易出现各类皮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药外用配方成为了儿童皮疹治疗中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分享几个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供家长们参考。
一、湿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湿热疹是儿童常见的皮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瘙痒,红肿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对湿热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例针对湿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黄柏、苦参、地黄、白芷、羌活、狗脊、槐花、冬凌草、黄连、板蓝根、蒲公英根、苦杏仁、当归。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植物油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二、风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风热疹是多发于春夏季节的皮疹问题,主要表现为红肿、起痧、瘙痒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可以缓解风热疹的不适感。
以下是一例针对风热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薄荷、连翘、黄连、地黄、葛根、玄参、白芷、苦杏仁、郁金、茅根、浙贝母。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煎煮,取汁液,加入适量生粉调成糊状,外用于患处。
三、过敏性皮炎的中药外用配方过敏性皮炎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常伴有瘙痒、泛红、起疹等症状。
以下是一例针对过敏性皮炎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黄柏、苦参、地黄、白芷、薄荷、连翘、苍术、车前子、菊花、蒲公英根、赤芍、羌活。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植物油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四、湿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湿疹是婴儿和儿童时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起疹、瘙痒等症状。
中药外用配方在湿疹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例针对湿疹的中药外用配方:材料:苦参、黄柏、地黄、白芷、薄荷、决明子、白蔹、蒲公英根、苦杏仁、当归、赤芍、火麻仁、马齿苋。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煎煮,取汁液,加入适量生粉调成糊状,外用于患处。
以上是几个常见皮疹的中药外用配方分享,但请注意,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中药外用配方时,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配方。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f05a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5.png)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外用中药是指将中药草药应用于外部治疗,以发挥中药药材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损伤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用中药配方。
1.猪苓骨碎散用草猪骨英干燥研细末,与熟制地黄粉、白花蛇舌草粉、芦根粉、赤芍粉、秦艽粉、乳香粉、没药粉、郁金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备用。
用时,取适量敷于患处,用湿纱布或膜固定。
主要用于骨折、骨裂、软组织损伤等的外伤初期。
2.黄柏粉膏取黄柏粉、白薇粉、黄连粉、地榆粉、苦参粉、白头翁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植物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或胶布固定。
主要用于湿疹、痤疮、疥癣等皮肤病的外用治疗。
3.膏状乌梅散将乌梅干燥研成粗末,与冰片、冰片粉、没药粉、乳香粉、猪油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用时,取适量涂抹于伤口表面。
主要用于烧烫伤、溃疡、瘀血等伤口的外用治疗。
4.黄连麸芦苇酒将黄连、麸芦苇、高梁酒按比例混合,密封放置3天后过滤取液。
用时,将液体温热地浸泡患处,每天多次。
主要用于湿疹、瘙痒等皮肤病的外用治疗。
5.破血丹搽剂将破血丹、黄连粉、没药粉按比例混合,加适量的植物油搅拌,研磨成膏剂。
用时,取适量涂抹于伤口表面。
主要用于热毒伤、疮疡溃烂等伤口的外用治疗。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外用中药配方,每种配方对应不同的皮肤病或损伤。
在使用外用中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外用中药要选择药材质量好、无杂质的药材,避免使用带有农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的药材。
其次,使用外用中药时要注意卫生,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感染。
最后,外用中药对于急性症状的缓解效果较好,但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需结合内服中药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总之,外用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时应谨慎选择合适的配方,并遵循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https://img.taocdn.com/s3/m/8aa09c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7.png)
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各种中西药特效外敷方药特效外敷方药特效止痛外敷散(腰椎盘突出)药物组成:川芎、郁金、乳香、红花、松节、川乌、白芥子、艾叶、独活、苍术、薄荷、樟脑、细辛、姜黄各50克。
使用:把以上各药研成细沬,然后用75%的酒精调匀,均匀摊敷盖住痛点,再用保鲜膜盖上,再用热水袋上面加热,1个小时左右揭掉,此药可重复用3次。
每天1次。
7天为1疗程。
主治: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肩周炎等引起腰、四肢、背部的疼痛。
外用贴剂配方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痊愈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饼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孢他啶,甲硝唑,双侧涌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和。
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
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5:腱鞘炎方子:1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佳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
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0.2,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和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
中药外用软膏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软膏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636e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9.png)
中药外用软膏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软膏制作方法
中药外用软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它具有温通、活血、消肿、止
痛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疾病和创伤的治疗。
下面介绍一下中
药外用软膏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1. 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黄芩、黄连、板蓝根、苦
参等。
2. 辅料:白油、凡士林或羊毛脂等基础油类;三七粉或红花粉等散剂;麝香或檀香等香料。
3. 工具:电子天平、不锈钢锅、玻璃棒或木棒等。
制作步骤
1. 将需要的中药材按比例配好,并洗净晾干备用。
2. 将配好的中药材放入不锈钢锅内,加入适量水,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慢炖2-3小时,直至汁液浓缩成为浓缩液。
3. 将浓缩液过滤掉渣,得到纯净的中药液。
4. 将基础油类放入不锈钢锅内,加热至70℃左右,加入散剂并搅拌均匀。
5. 将过滤好的中药液倒入基础油类中,继续加热搅拌均匀,直至成为软膏状。
6. 最后加入香料并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1.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防止污染。
2. 中药材的配比要按照配方比例进行,不可随意更改。
3. 制作软膏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软膏质地不佳或药性失效。
4. 制作完成后应尽快密封保存,并在使用前先进行皮肤试验以避免过敏反应。
中药配方参考
![中药配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81cbb369dc5022aaea007b.png)
中药配方参考(外用切忌内服)1.关节炎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豨签草30g羌活15g 川乌5g 甘草10g 灵仙30g 伸筋草30g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鳖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2.类风湿性关节炎乌蛇20g 土鳖虫15g 全虫3g 蜂房10g 鳖甲珠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蓁艽20g33.骨质增生:乳香20g 没药20g 鳖甲珠10g 桂枝20g 土鳖虫15g 桃仁5g 灵芝米15g4.腰椎间盘突出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川牛膝15g 丹参15g 双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5.偏头痛、高血压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6.神经衰弱、失眠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白芍15g 川芎10g黄芪20g 五味子10g 生地10g7.坐骨神经痛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荆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牛膝15g 木瓜15g 麻黄15g8.鼻窦炎连翘15g 苍耳子15g 白芷15g 赤芍15g 辛夷荑花15g 败酱草25g 龙胆草15g9.哮喘生黄 1.5g 柴苑15g 半夏25g 川贝25g 生姜50g白芥子10g 苏子15g 胆南星25g 桔梗25g 细辛25g 阿胶50g 地龙10g10. 气管炎麻黄15g 桂枝15g 干姜15g 白芥子15g 南星15g半夏15g 肉桂15g 补骨脂30g 葶苈子15g11.胃炎桂枝15g 陈皮15g 百部10g 川椒5g 元胡10g干姜10g 乌药15g 苏梗15g 川楝10g12.乳腺增生鳖甲珠10g 白芷5g 川乌(生)5g 桂枝5g 艾叶5g川芎5g 威灵仙5g 灵脂5g 红花10g13.偏瘫桃仁15g 红花10g 当归15g 天马10g 杯牛膝15g独活10g 丹参15g 鸡血藤15g14.静脉曲张、静脉炎红花10g 白芷15g 草乌5g 黄芪30g 丹参10g乳香10g 川芎10g 独活15g 土茯苓30g15.痔疮川芎10g 红花5g 木瓜5g 桂枝10g 仙鹤草5g五倍子5g 大黄10g 白芷10g药液配置及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50度以上白酒500ml浸泡五天以上。
扭伤中药外敷药方大全
![扭伤中药外敷药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8bb8366294dd88d1d26b30.png)
扭伤中药外敷药方大全:骨至神酒跌打损伤 [配方] 羊聪明炒黄、大黄、当归、赤芍各9克,壮丹皮6克,生地15克,地鳖虫捣碎连汁10个,土虱捣烂30个、红花9克,自然铜末后下3克,黄酒300毫升。
[制法] 将前9味捣烂,入黄酒同煎,然后入自然铜未调服之。
[功用] 续筋接骨。
[主治] 跌打损伤、手足断折。
[用法] 口服。
手术接合后,1次顿服之。
:三七跌打酒[配方] 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
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制法] 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口服。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
外用。
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
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跌打损伤酒配方]柴胡、当归、川芎各12克,川续断、马钱子制、骨碎补去毛、黄芩、桃仁、五灵脂、赤芍、苏木各6克,红花、三棱各4克,乳香醋制3克,65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将前14味研为粗末,混匀,入布袋,置罐内,加入白酒,密封。
浸泡30天,压榨过滤去渣.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分装瓶,备用。
[功用]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肿痛不已、筋络不舒。
[用法] 口服。
每次服30-60毫升,日服2次。
亦可外用,涂擦患处。
[附记] 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丢了棒药酒跌打损伤[配方] 丢了棒皮、鹅不食草各60克,山大颜、麻骨风、十八症、宽筋藤、水泽兰、枫香寄生、胡荽、鸡血藤、钩藤、短瓣石竹、毛老虎各30克,白酒50或60度适量。
[制法] 将前1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以酒浸过药面为准,密封,浸泡7天以上热浸法为2天即可取用。
[功用] 舒筋活血、散风缓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常用中药外用制剂
![常用中药外用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ba74e2fb0242a8956bece459.png)
12.1 龙骨散处方:煅龙骨90g 乌贼骨90g 煅牡蛎90g 黄柏500g 雄黄90g 滑石粉14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用患处。
功用:除湿止痒、清热解毒。
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
12.2 青黛散处方:青黛200g 煅石膏400g 黄柏200g 滑石粉20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扑患处。
功用:除湿解毒、安抚止痒。
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
12.3 化毒散处方:黄连60g 乳香60g 没药60g 川贝60g 浙贝60g 天花粉120g 大黄120g 赤芍120g 雄黄60g 甘草120g 牛黄60g 冰片15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扑或配制油膏、软膏。
功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用于脓疱疮、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感染性皮肤病。
12.4 青白散处方:青黛30g 乌贼骨90g 煅石膏370g 冰片1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扑患处。
功用:除湿止痒、清热解毒。
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
12.5 新三妙散处方:黄柏300g 寒水石150g 青黛3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混匀,过筛。
外扑或配制油膏、软膏。
功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用于脓疱疮、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感染性质皮肤病。
12.6 止痒药粉处方:老松香30g 官粉30g 枯矾30g 炉甘石30g 乳香60g 轻15g 密陀僧15g 冰片6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扑或配制油膏、软膏。
功用:祛湿止痒、收敛杀虫。
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注解:制老松香时必须去油。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太汞过敏者禁用。
12.7 祛湿散处方:黄连250g 黄柏250g 黄芩150g 焦槟榔10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
外扑或配制油膏、软膏。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用于脓疱疮、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感染性皮肤病。
12.8 皮炎洗方处方:生大黄750g 黄芩750g 黄柏750g 苦参750g制用法:取以上诸药粉碎,混匀,过筛,每袋28g。
中药外敷渗透配方大全
![中药外敷渗透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c0d8caee06eff9aff80706.png)
中药外敷渗透配方大全关于《中药外敷渗透配方大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体的许多病症能够根据外用药品来获得改进,这一状况坚信大伙儿全是较为掌握的,自然也需看实际是哪样病症,对于此事,大伙儿可根据中药外敷渗入秘方全集到来掌握有关的內容。
一般来说,不一样的病症要挑选不一样的外用药品,尤其是身患关节炎的人,外用服药的实际效果比口服的实际效果好些一些。
关节炎外用中药方剂一药品构成:川乌、马钱子、乳香、山栀子、活性多肽或蛋白肽等。
使用方法:以上药品共煎,用3~4层沙布蘸药液外用,另加塑料膜捆扎,每天1次,每一次4~8钟头。
作用:袪风祛寒,去湿蠲痹、活血通络、快速消肿。
主冶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寒凉关节疼,增生性关节炎造成的疼痛发胀等。
关节炎外用中药方剂二药品构成:蚤休、玫瑰花、透骨草、乳香、没药、川断等。
使用方法:以上药品共碾成粉,取药面敷于伤处,每天2~3钟头,(重病者6~8钟头)。
作用:祛毒消肿,活血化淤,袪风攻寒去湿。
主冶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造成的关节肿胀疼痛。
关节炎外用中药方剂三药品构成:伸筋草、透骨草各300克,海桐皮、防风、地榆、独活、白芍、骨碎补、急性子的人各150克,番木瓜、独活、玫瑰花、蜀椒、乳香、白芍各100克,桂枝500克,大青盐300克。
使用方法:将涂药共研为粗末,每剂用300 克。
用纯粮酒拌潮,散装于2个布袋子(长7公分,宽5公分)内,密封。
放蒸屉内蒸10~15分鐘。
取下一个药袋放置伤处敷热,冷后换另一药袋,三袋更替应用。
每一次敷热40~60分钟,每天1~2次。
可多次重复使用。
作用:舒筋活络,散风定痛,消肿消结。
主冶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关节炎外用中药方剂四药品构成:血竭,将主龙骨、虎骨、禄特科技、雄黄、乳香、没药、胡椒粉、小茴、青盐等碾磨为末,槐树皮,随身灸(艾条)。
使用方法:将血竭入肚脐眼中,外敷药末放血竭附近做圈围起来,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正中间时常的须换槐皮。
外用热敷的中药配方
![外用热敷的中药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61c04f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c.png)
外用热敷的中药配方
1. 麻黄杏仁甘草汤,这个方子通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配方包括麻黄、杏仁和甘草,可以疏散风寒、开窍通窍、止咳平喘。
2. 当归生姜羊脂汤,这个方子适用于经期痛经、腰腿酸痛等症状。
配方包括当归、生姜和羊脂,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3. 祛风活络汤,这个方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症状。
配方包括川芎、独活、细辛等,可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以上这些配方都可以用于外用热敷,一般的做法是将中药煎煮后,用纱布或棉布包裹,然后敷在患处。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缓解疼痛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配方的具体选择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使用外用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药美容外用经典配方
![中药美容外用经典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5369f7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8.png)
中药美容外用经典配方中药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其独特的功效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以下是一些中药美容外用的经典配方,以供参考。
1. 当归面膜材料:- 当归片剂或当归粉末- 熟地黄粉末- 包装用面膜纸制作方法:1. 将适量的当归片剂或当归粉末与熟地黄粉末混合均匀。
2. 取适量混合粉末放在包装用面膜纸上,并将面膜纸展开敷在脸上。
3. 等待15-20分钟后,取下面膜纸,用清水洗净。
功效:当归有活血化瘀、滋养肌肤的作用,熟地黄则能提亮肤色、滋润皮肤。
此面膜可使肌肤变得柔嫩细滑,有助于改善面部暗沉问题。
2. 白芷祛斑水材料:- 白芷粉末- 纯净水制作方法:1. 取适量白芷粉末,加入适量纯净水搅拌均匀。
2. 将混合液倒入储存瓶中。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洁面后,取适量白芷祛斑水倒在化妆棉上,轻轻擦拭斑点处。
功效:白芷具有祛斑、美白的效果,能有效淡化面部斑点,均匀肤色。
3. 熟地柔肤水材料:- 熟地黄粉末- 玫瑰花水制作方法:1. 取适量熟地黄粉末,加入适量玫瑰花水搅拌均匀。
2. 将混合液倒入储存瓶中。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洁面后,取适量熟地柔肤水倒在化妆棉上,轻轻拍打/擦拭全脸。
功效:熟地黄具有滋润、抗氧化的特性,能帮助肌肤保持水油平衡,使皮肤柔嫩光滑。
这些经典的中药美容外用配方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个人肤质的适应情况,避免过敏或不适。
在使用新配方或有特殊需求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或美容师的建议。
自制外伤中药药膏配方
![自制外伤中药药膏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78caae9058fafab068dc02d7.png)
自制外伤中药药膏配方关于《自制外伤中药药膏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伙儿在日常生活之中都难以避免会遭受创伤。
一般假如的身上有创伤得话,应当擦抹一些消炎或是是消炎止痛药膏来防止感染,避免人体炎症,造成创口破溃。
除开膏药以外,大伙儿还能够自己制作一些中药材膏药,那样不但能够迅速消炎,并且膏药也安全性有确保。
那麼,如何自制创伤中药材膏药秘方呢?一、自做创伤中药材膏药秘方强效黑膏药(止疼用)1.药品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蜈蚣,10,大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紅花10,龙血竭10,中药穿山甲10,透骨草10.2.做法芝麻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芝麻油、桐油、棉子油倒进锅内,加温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蜈蚣、大蜈蚣、紅花、山甲、透骨草倒进油内难熬,待药品表面呈暗红色,內部较淡黄色为度,水温约在200-250度上下时,玄火减温过虑。
随后将药油复下锅,先文火后火灾不断的搅拌。
此全过程是熬料药膏的一个重要,因熬油适度是否决策药膏的品质。
如油熬的不上熟度则药膏品质过松,贴紧后,遇热流动性不可以固着痘患,如熬油大于,不仅出膏少,更关键的是使药膏质硬,贴紧力度不大,便于掉下来或成废料,熬油恰如其分的标示是渗水成珠。
渗水成珠后,马上将锅玄火,等油降到200-250度上下时,下黄丹不断的搅拌,一般约为5-10分钟。
下丹后约3-5分鐘做老嫩实验,及时后玄火减温,随后将乳香、没药、龙血竭,超微粉入锅搅拌。
随后将药膏落于备好凉水中,侵泡3-7天,每天鱼缸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做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药膏块放进锅内加温熔融。
搅拌均匀,随后掺加粗料搅拌,就可以开展摊贴和个人收藏。
3.主冶范畴骨折、手术治疗扭伤害到并发症及肌肉劳损创伤。
寒症湿浊侵蚀引起的颈、肩、腰、腿、关节疼、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即见效之效。
二、药膏自做秘方祛风止痛膏1.药品构成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丸,白胡椒粉各10克,松脂1000克,液体石蜡90克,食用油210ml。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3bef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2.png)
外用中药配方范文外用中药是指将中药煎煮、研磨等加工后,直接应用于体表治疗皮肤病、创伤、疼痛等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外用配方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用中药配方。
1.中药膏剂中药膏剂是指将中草药炮制后加入胶基或油基,形成软膏状,外用于皮肤或黏膜上。
例如,治疗痤疮可用黄连膏,配方包括黄连、黄柏、滑石等中草药;治疗湿疹可用左金黄膏,配方包括左金黄、苍术、白芷等中草药。
2.中药浸泡中药浸泡是指将中药煎煮后,将药渣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用于浸泡患处的治疗方法。
例如,治疗脚气可用苍术泡脚,配方包括苍术、绿豆等中草药;治疗湿热湿疹可用狗尾草泡洗剂,配方包括狗尾草、薏苡仁等中草药。
3.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指将中药煎煮后,将药液加入温水中,用于洗患处的治疗方法。
例如,治疗口腔溃疡可用熏洗药剂,配方包括黄芩、黄连、苦参等中草药;治疗皮肤瘙痒可用肉桂熏洗剂,配方包括肉桂、白芷等中草药。
4.中药热敷中药热敷是指将中药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包裹在布中,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法。
例如,治疗风湿痛可用热敷膏,配方包括川芎、当归、秦艽等中草药;治疗肩周炎可用艾叶热敷,配方包括艾叶、川芎、柴胡等中草药。
5.中药薰蒸中药薰蒸是指将中药煎煮后,将药液加热蒸发,产生药气后进行蒸薰患处的治疗方法。
例如,治疗咳嗽可用艾叶薰蒸,配方包括艾叶、白芷、桔梗等中草药;治疗鼻窦炎可用板蓝根薰蒸,配方包括板蓝根、薄荷等中草药。
以上仅是几种常用的外用中药配方,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配制和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另外,在使用中药外用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伤害。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6b11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c.png)
各种膏药配方范文在中医药领域,膏药是一种以多种草药为主要成分,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治疗疾病的药物形式。
不同的膏药配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1.云南白药膏药配方:-当归:120g-丁香:60g-干姜:60g-大戟:60g-红牛膝:60g-当归后:60g-膨大榕:60g-苦参:30g-茯苓:30g-石膏:30g-大黄:30g-硼砂:3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精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2.肥皂草膏药配方:-发财草:100g-白芷:100g-苍术:100g-丁香:100g-厚朴:100g-生姜:100g-辣椒粉:100g-当归:100g-白鲜皮:100g-麝香:10g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蜡和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3.洋葱膏药配方:-洋葱:500g-大蒜:500g-辣椒粉:100g-盐:适量-生姜:适量将洋葱和大蒜榨汁,加入盐、生姜和辣椒粉,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4.薰衣草膏药配方:-干薰衣草花:50g-芦荟胶:适量将干薰衣草花研磨成粉末,加入芦荟胶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5.龙胆石膏膏药配方:-龙胆草:50g-石膏粉:适量将龙胆草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石膏粉调和成膏药。
这些膏药配方都是通过将草药或草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其中的草药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通过外用贴敷的方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患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应用膏药时,要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然后覆盖上纱布或胶带固定,根据需要可以每天更换一次或两次药膏。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
![七十六种中药外敷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679181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70.png)
七⼗六种中药外敷配⽅转载⾃铁扫把草药店肚脐没有⽪下脂肪,⾎管⾮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扰破坏,因此⽤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体⼀个独特的给药途径,⽤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疗⼩叶增⽣的外敷⽅法 ⼩叶增⽣⼤概是⼥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很有韧性,有点⼉像摸橡⽪块的感觉,⽤⼿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叶增⽣。
其实⼩叶增⽣不是什么⼤不了的疾病,⼤多数患上此症的⼥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或⼀两年后⾃⾏缓解,⽆需治疗。
不过,也有⼀⼩部分⼈是⼀直有着⼩叶增⽣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件让⼈⼼⾥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性还总担⼼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给⼤家提供⼀则可以帮助消除⼩叶增⽣的外治⽅法:把天⿇打成粉填⼊肚脐内。
天⿇或天⿇⽚ ⽳位:神阙⽳(肚脐) ⽅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或中成药天⿇⽚,打粉后填⼊肚脐内,外⾯⽤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友情提⽰: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不⾜。
⽅法:取⼀粒健胃消⾷⽚或补中益⽓丸捣碎,填⼊肚脐,⽤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时,然后休息12个⼩时。
3;肚脐敷药治疗⿐炎 处⽅:党参10g,⽩术7g,⼲姜5g,炙⽢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 4;⾃汗,盗汗,遗尿-----⽤五倍⼦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五倍⼦15克(或五倍⼦30克、朱砂3克),焙⼲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上治疗盗汗。
5;失眠 桑葚⼦煮汤。
还可⽤归脾丸,贴在肚脐上。
⽤医⽤纱布和医⽤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滴⽔滴在肚脐⾥,外⾯⽤医⽤纱布和医⽤胶布封盖,12个⼩时以后取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用中药配方(作离子导入治疗用)
风湿性关节炎
白芷15g 独活15g 草乌5g 防风15g 两面针20g 羌活15g 川乌5g 灵仙10g
透骨草30g 桂枝15g 红花15g 土鳌虫15g 乳香10g 没药15g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蛇20g 土鳌虫15g 蜂房10g 三七10g 当归15g 熟地15g 海桐皮15g 葶苈子15g 芄蓁20g 灵仙12g 桂枝15g 川乌10g
骨质增生
乳香20g 没药20g 三七10g桂枝20g 土鳌虫15g 桃仁5g 五灵脂15g 威灵仙10g 红花10g 牛大力20g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乳香10g 没药10g 黄连15g 公英10g 当归15g 丹参30g 红花10g 连翘10g 土茯苓20g 威灵仙10g
偏头痛、高血压
川芎10g 白芷5g 桂枝5g 独活5g 羌活15g 红花10g 夏枯草15g 蔓荆子15g 钩藤10g 远志10g 酸枣仁10g
神经衰弱、失眠
茯神10g 酸枣仁10g 柴胡15g 生地10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花30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坐骨神经痛
桃仁15g 红花15g 赤芍15g 当归15g 茢芥15g 防风15g 公英10g 鸡血藤15g 木瓜15g 麻黄15g
乳腺增生
鳖甲珠10g 川芎5g 白芷5g 威灵仙5g 川乌5g 灵脂5g 桂枝5g 红花10g 艾叶5g
使用方法:取上述药方一剂,用40度以上的白酒一斤浸泡15天以上,取其药酒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不可内服。
如有皮肤遇酒精过敏者,可将上述药方熬制成汤剂约300ml,使用时适量浸湿药物离子导入器上棉花外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