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世界地缘政治学和朝鲜半岛的深刻关系
地缘政治与中韩关系
地缘政治与中韩关系内容提要:自地缘政治学产生以来,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对外政策。
由于朝鲜半岛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便成为东北亚国际政治斗争之焦点。
本文简要只有从地缘政治这一新视角去考察中韩关系,力求更好地把握中韩两国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外交韩国地缘政治一、地缘政治自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韩国所具有的独特地缘政治属性,便成为东北亚国际政治斗争之焦点。
这里自然就引出一个话题,地缘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即简要说明该理论:地缘政治是以各国所处的地表结构和地理区位为处发点来说明它们的权力基础。
公元前3世纪初,亚里斯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曾指出: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受到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些城邦国家由于频临海洋,商业活动发展因此受到刺激;气候温和有利于国家特征、人类活力和智慧的发展。
此可谓“地缘政治理论”之渊源。
(注:参见《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19世纪末德国的拉采尔用人类地理分布学概念来表示地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并将其综合,创立了一门新学科——政治地理。
拉采尔认为国家的领土象征着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尽力扩充自己的领土边界,出现了边界的不断变更,因此他称国家之边界是“动态边界”。
瑞典的地理学家鲁道夫·契伦第一次使用地缘政治概念来阐明国家权力的地理政治基础,同样也是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理论依据。
(注:参见《国际关系新论》)在二战后,地缘政治作为一门学科,曾一度隐姓埋名。
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地缘政治再度复苏,不过已抛弃“生存空间论”,而是以探讨环境和政治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主。
如美国的“海权说”,即美国必须控制海洋,特别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航道,这样对保持大国地位是决定性的,要想达到此目标,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英国的麦金德则提出了“陆权说”,即国际政治之“交汇点”是在东欧和西伯利亚平原,谁控制了心脏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岛(欧亚大陆);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朝鲜战 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影响
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影响朝鲜战争,一场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激烈冲突,不仅对朝鲜半岛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给整个亚洲地区带来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加剧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朝鲜半岛成为了这种对抗的一个前沿阵地。
战争的爆发使得原本就处于紧张状态的美苏关系更加恶化,双方在亚洲的军事部署和战略竞争进一步升级。
对于朝鲜半岛本身而言,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大量的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的损毁,使得朝鲜和韩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战争导致了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南北双方至今仍处于对峙状态。
这种分裂不仅给朝鲜半岛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成为了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国际关系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格局。
美国通过参与朝鲜战争,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在战争期间获得了大量的军事订单,为其战后经济的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而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毅然决定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
经济上,朝鲜战争刺激了一些亚洲国家的工业发展。
战争期间,对军事装备和物资的需求增加,促使一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例如,日本的制造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其后来成为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对于朝鲜半岛来说,战争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战后需要长时间的重建和恢复。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刻的心理创伤。
战争中的残酷场景、亲人的离散和死亡,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同时,战争也促进了一些国家的民族意识觉醒,激发了民众对于和平和国家独立的渴望。
在军事方面,朝鲜战争推动了亚洲国家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发展。
战争中,各种新型武器和作战方式的应用,为各国的军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东亚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东亚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东亚地区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时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冷战格局。
这个格局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冷战中其他地区的影响,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探讨这一时期东亚冷战格局的演变,并分析其对地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的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东亚地区显现。
随着二战结束,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日本在战后被占领并重新塑造,成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和军事基地。
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改革,推动了其现代化进程,并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朝鲜战争的爆发也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气氛。
这场战争使中国和苏联站在了对立的一边,而美国则支持韩国。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成南北两部分,南方成为了美国的盟友,而北方成为了中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
然而,到了1960年代,冷战格局的动荡性开始显现,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逐渐演变。
一方面,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终导致了中苏交恶和中苏分裂。
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与东亚其他地方的国家重新建立了联系。
另一方面,日本在经历了高度经济增长后,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
这使得日本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并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日本通过其经济和技术实力,为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合作机会。
此外,台湾问题也成为了东亚冷战格局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冷战中,美国一直支持台湾,使得这个岛屿国家成为了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的一块敏感点。
台湾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与美国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与其他东亚地区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这一问题成为了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到了1990年代,东亚冷战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崛起为一个新的大国。
这一事件使得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并与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建立了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改变了地区的力量平衡。
中国开始通过其庞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主导了整个东亚地区的事务。
朝鲜战 争与冷战的延续东亚地缘的变局
朝鲜战争与冷战的延续东亚地缘的变局《朝鲜战争与冷战的延续东亚地缘的变局》在 20 世纪中叶,朝鲜战争的爆发犹如一颗震撼世界的重磅炸弹,不仅对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极大地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冷战的阴云自二战结束后就笼罩在全球上空。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而朝鲜半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冷战交锋的前沿阵地。
朝鲜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
在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美苏两国以三八线为界分区占领。
南北双方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
这种分裂和对立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迅速介入,纠集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其背后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防止共产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冷战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苏联来说,朝鲜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参战,但在背后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苏联的这一策略,既是对美国在欧洲冷战布局的回应,也是试图通过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参战,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美国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其次,是为了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不仅展示了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
朝鲜战争使得东亚地区的冷战态势进一步加剧。
在战争期间,各方势力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较量。
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状态,南北双方长期对峙,成为了冷战在东亚的一个重要象征。
同时,朝鲜战争也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在战争期间成为了美国的军事后勤基地,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经济援助,为其战后的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契机。
在军事方面,朝鲜战争促使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在亚洲的军事部署,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同盟和基地。
韩国战争的起因与结果
韩国战争的起因与结果韩国战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爆发的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它不仅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从韩国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来探讨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
一、起因韩国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朝鲜半岛局势。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为南北两个政权,南方成立了韩国,北方则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然而,两个政权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最终引发了战争。
首先,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导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国政权主张资本主义制度,而朝鲜政权则主张社会主义制度。
两个政权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对立不可避免。
其次,外部势力的干涉也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
冷战时期,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争夺。
朝鲜半岛作为东亚地区的一个关键战略位置,成为了两个大国角力的焦点。
美国支持韩国,苏联支持朝鲜,两个大国的干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二、结果韩国战争的结果对朝鲜半岛和国际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韩国战争的结果是南北朝鲜之间的分离。
战争结束后,两个政权在停战线附近建立了一条非军事区,南北朝鲜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受到了严重限制。
至今,南北朝鲜之间的对立和分裂依然存在,成为朝鲜半岛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韩国战争的结果是国际社会对冷战格局的重新认识。
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意识到冷战可能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开始努力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
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兴起。
最后,韩国战争的结果还加剧了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一个军事焦点,各国对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更大的关注。
这种紧张局势在后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起来,韩国战争的起因和结果都与意识形态、外部势力的干涉以及地缘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朝鲜战争冷战的延续与分裂的半岛
朝鲜战争冷战的延续与分裂的半岛朝鲜战争:冷战的延续与分裂的半岛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一场重大冲突,不仅对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冷战的一个缩影。
这场战争造成了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为冷战剧变和亚洲地区的政治格局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一、冷战-朝鲜战争的触发点朝鲜战争的爆发源于冷战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争端。
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以苏联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
朝鲜半岛也成了这一斗争的主战场。
二、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军事行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人民军北上,占领了大部分朝鲜半岛,使南北朝鲜进一步分裂。
联合国决定出兵支援南朝鲜,其中美国派遣大量军队参战。
三、战争的进程与结果朝鲜战争持续了三年,造成数百万人的伤亡和巨大的破坏。
尽管冲突最终停止,但双方未能在谈判桌上达成和平协议,南北朝鲜的分裂问题仍然存在。
四、朝鲜战争对冷战格局的影响朝鲜战争对国际冷战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加剧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导致整个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其二,战争引发了美国、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对抗,成为冷战局势的一个重要节点;其三,冲突强化了美国对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并促使美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五、战争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与分裂战后,朝鲜半岛始终处于分裂状态。
南北朝鲜之间的界线成为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分界线,军事对峙长时间存在。
这种分裂形势对朝鲜半岛的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阻碍了半岛的统一和和平发展。
六、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与未解之谜朝鲜战争结束后,留下了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谜团。
朝鲜半岛仍然保持着分裂局面,南北关系紧张,局势动荡。
而且,战争期间涉及到的一些军事行动和事件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历史学家和学者们依然在探索战争的真相和意义。
七、朝鲜半岛统一的前景与挑战朝鲜半岛的统一一直是北南双方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虽然历经多次谈判与接触,但实现统一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差异、民族认同等问题。
相互依赖角度下的中国与朝鲜半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相互依赖角度下的中国与朝鲜半岛鲁亚真(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山东聊城 252000)[摘 要]相互依赖理论是国际政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程度和规模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与其在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关系,在关乎朝鲜半岛的所有大事中,中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预测,在不断变化中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国与朝韩关系的相互依赖将会逐渐加深。
[关键词]相互依赖;地缘因素;经济文化合作;国家安全[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7)02-0211-02[收稿日期]2007-03-24[作者简介]鲁亚真(1969-),女,山东泰安人,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相互依赖”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提出的,经过不断发展和丰富,使其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理论上最精致完美、政治与经济结合得最好的理论”[1](P 57)。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认为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中国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关系的时候,要运用这个理论来把握,因为相互依赖有助于减少和缓解国家间的冲突与纷争,有利于增进世界合作与和平。
中国与朝鲜半岛有13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西海岸距中国山东半岛最短距离约190公里,其对中国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曾就如何处理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的关系指出:“同处理其他国际事务一样,中国在半岛问题上从不谋求任何私利。
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保持和发展与南北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而继续努力。
[2]本文将从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中国与朝韩两国的相互依赖关系。
一、地缘因素奠定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相互依赖的基石众所周知,根据地缘政治理论,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对于其领土安全的许多方面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
这是由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
冷战时期爆发的朝鲜战争虽然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历史上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的延续。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亚洲冷战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
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对朝侵略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来解释这场战争,而且相关著述也很多。
本文侧重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朝鲜战争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又译地理政治学) ①是有关地理和政治之间,特别是地理环境和国际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它在国际政治研究中被广为使用。
它是地理学和政治学的结合。
地缘政治学关注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自然资源等等地理因素或自然环境,与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行为方式等等之间的关系。
虽然说,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地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但是地理因素确实是值得加以关注的。
而这样的因素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被认识和加以解释。
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但是在分析朝鲜战争的时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影响该地区国际政治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当然,它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本文认为,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或者同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陆权强国和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主要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
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在考察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时,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该地区的地理因素,就是她的战略地理位置,或者地缘政治地位。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
国防教育——热点问题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国防教育——热点问题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我国现行的兵役制是________。
答案: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2.“国防教育”一词最早是由_________于1921年在《建国方略》一书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
答案:孙中山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成立于哪一年?答案:1954年4.下列哪个国家在军事上是一支制衡美国的强大力量?答案:俄罗斯5.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国总统特使、前总统()应金日成之邀于1994年6月访问平壤,成功协调朝美关系,在朝鲜核查问题上取得突破,朝鲜同意停止其核计划。
答案:卡特6.中东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外,还有一大蕴藏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那就是丰富的()答案:油气资源7.在中东,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是()答案:耶路撒冷8.以下哪一项问题的久拖不决成为导致伊斯兰世界与美国冲突以及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答案:巴勒斯坦问题9.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哪一个恐怖组织国际化、网络化的趋势在加强,其意识形态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精神和思想来源?答案:基地组织10.20世纪70年代末,在哪个国家爆发的伊斯兰革命被视为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典范?答案:伊朗11.标志着信息化战争正式来临的是那一场战争?答案:伊拉克战争12.十九大报告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分为几个阶段?答案:313.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在近年来趋于加强。
西方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在中国宣扬其错误思潮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危害我国文化安全。
美国具体有哪些做法?答案:以上都是14.维护文化安全的最佳方式是?答案:开拓创新1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地缘政治、战略均势与朝鲜半岛的国际政治逻辑
地缘政治、战略均势与朝鲜半岛的国际政治逻辑作者:张志洲来源: 《中国战略观察》 | 来源日期:2011年第3期发布时间:2011-07-04 09:192010年的朝鲜半岛可谓风雨变幻,阴晴不定,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地区。
从3月26日“天安号”事件的发生,到11月23日延坪岛炮击事件,加上其间美国主导的与韩、日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航空母舰三番五次的示威性参与,中日之间钓鱼岛之争的再次凸显,中美在南中国海较量的公开化,俄罗斯不时地显示其在亚太的力量存在和利益关切,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以朝鲜半岛问题为核心的东北亚局势中时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而且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一度达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
不过,进入2011年之后,朝鲜半岛的紧急局势出现重大转机,朝鲜三家官方媒体在新年文告中公开呼吁结束朝美敌对关系、“在朝鲜半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体制,经由对话和谈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韩国总统李明博也在新年到来前夕的12月28日表示朝核问题应通过六方会谈和平解决,重启“六方会谈”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中美政治关系则回到对话、合作、维护共同利益与增强战略互信的正轨,美国防长访华,中国国家主席对美进行国事访问促进积极合作的全面中美关系发展,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似乎又是一片光明前景。
其实,2010年的朝鲜半岛局势虽然有典型性,但基本上也只是冷战后时代朝鲜半岛起伏不定的和平与安全局势的延续。
回望冷战后的朝鲜半岛局势,每每走到战争的边缘,又每每能够返回和平道路,在根本上,这是由于以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战略均势的存在,各国的行为逻辑没有超出国际政治理性的界线。
尽管未来的变数仍然很多,但只要朝鲜半岛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均势不被打破,而相关各方又都能够按照有轨可循的国际政治逻辑行事,半岛和平是可以维持的。
一、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缘政治地位地缘政治,通常是媒体与专家们解读朝鲜半岛问题的重要视角这一视角确实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当前半岛国际政治局势的一大根由。
朝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朝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缩写:DPRK),简称朝鲜、北朝鲜、北韩。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朝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问题的本质无论是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都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增加了周边不稳定因素,加重了处理多边关系时的被动性。
朝鲜问题属于冷战格局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后冷战时代被最大限度地放大,给各利益相关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所谓朝鲜问题,是指在冷战后东亚地区安全结构的重新整合和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次区域成员(朝鲜)的安全利益没有跟随大国安全利益的调整而出现制度性变化,始终游离于地区安全潮流之外,自觉或不自觉地孤立于冷战后东亚以合作为主流的地区安全体系之外,把自身安全感的增强寄希望于自助性安全努力,而无暇全力推进国内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导致多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和国际关系矛盾,陷入了“遏制—反遏制”的循环,最终严重威胁到了地区安全和稳定。
朝鲜核问题是朝鲜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其最尖锐、最极端的表现形式之一。
所谓朝鲜核问题,是指由于美朝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废除半岛无核化协议,重新启动核开发,并由此威胁到国际现存的核不扩散体系的结构平衡以及国际社会反对核扩散的基本价值观,迫使有关国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和心理紧张状态下做出决策反应。
两者在解决和处理时往往被各方当做两个问题来看待,尤其美国在六方会谈中坚持不解决朝鲜问题就不能解决朝核问题。
这种割裂来看的观点,给六方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造成了很多障碍。
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六方会谈的发展应该建立起解决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合而为一的机制。
除了努力打破各国对话僵局、提升地区安全体系的包容度以外,一些专家还提出了将二者一并看待和解决的新思路。
比如刘永涛站在社会文化的视角,认为需要提高朝鲜的身份感和安全感,同朝鲜的沟通和对话途径应该多元化。
朝鲜和韩国为什么打仗
朝鲜和韩国为什么打仗引言朝鲜和韩国在亚洲东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甚至发生过多次战争。
为了深入了解朝鲜和韩国为什么打仗,本文将从历史、意识形态、经济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历史因素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是各种势力争夺的对象。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殖民统治朝鲜,给朝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系列抗日斗争,其中包括义兵运动和独立运动。
这些斗争使得朝鲜人民对日本殖民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也培养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意识。
二战结束后,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半岛被分为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半岛。
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成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战略利益较量的焦点。
朝鲜决定与苏联结盟,而韩国则成为了美国的盟友。
这种对立使得两国之间的矛盾升级,继而引发了朝鲜战争。
2.意识形态差异朝鲜和韩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朝鲜是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高度集权和封闭的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军事力量来维持其政权的稳定。
韩国则是一个实行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开放的国家,一直试图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发展经济。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两国对外政策的分歧。
由于朝鲜一直试图通过武力统一朝鲜半岛,而韩国则主张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统一。
这种分歧使两国难以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友好的关系,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3.经济差距朝鲜和韩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韩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之一,而朝鲜经济则陷入了长期的崩溃状态。
这种经济上的差距导致了韩国对朝鲜的压力,朝鲜则试图通过发展核武器来获取更多的外交和经济利益。
经济差距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韩国担心朝鲜的核武器威胁,而朝鲜则试图通过发起冲突来获取更多的外援和经济援助。
这种紧张局势使得两国之间的战争风险不断增加。
4.地缘政治要素朝鲜和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分析
朝鲜半岛问题分析朝鲜半岛是北太平洋最有战略价值的地区之一,诸多大国在该地区拥有地缘政治利益,而且朝鲜半岛介于中、俄、日三大国之间,由于朝鲜半岛所显现出的独特地缘政治属性,因此便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
研究朝鲜半岛问题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南北关系的趋势走向,本文从历史以及现实角度对南北双方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朝、韩关系。
标签:朝鲜半岛;朝韩双方;地缘政治;制约因素;合作近日,朝韩关系由于“天安舰’’事件再次陷入紧张状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朝韩关系的演变错综复杂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至今仍是国际政治中十分敏感的问题。
一、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朝鲜半岛之所以在国际政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与它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就是国家力量构成要素中的有形的物质构成要素——地理条件。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北部同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部同日本毗邻,朝鲜半岛不仅连接日本海和东海,而且连接亚洲和太平洋,即处于西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它对中国、俄国、日本三大国有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
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斯皮克曼的地缘政治论提出:“欧亚大陆的地缘地带处在大陆心脏地带和边缘海之间,在海上势力和陆上势力的冲突中,起着一个广大缓冲地带的作用”。
并且强调,只有边缘地带才是世界的振动地带,才是世界的政治中心地带。
因而指出,欧亚大陆的边线地带是各强国占有和控制的核心地区。
所以朝鲜半岛一直是陆海两大势力较量和对峙的核心部位,而且朝鲜半岛的周边国家是亚洲和世界的重量级大国,这种特殊的周边环境使其战略地位格外与众不同。
在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是东西方之间对峙的缩影,冷战结束后,仍是几个大国力量的缓冲地带,是观察东北亚及亚太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晴雨表。
朝鲜半岛局势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受到几个大国的政策和利益的制约和影响,同样,朝鲜半岛的局势也很大地关系到几个大国的利益和政策。
正因为朝鲜半岛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朝鲜半岛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朝鲜半岛是美、俄、中、日四大国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大国间的利益冲突和战略调整是该地区安全与否的重要原因。
朝核问题
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是由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理论促成的。
首先,国际环境的变化使中国无法成为“旁观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成了东北亚地区有关大国中唯一一个同时与朝鲜和美国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
历史上,由于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中朝之间形成了一种非比寻常而又源远流长的关系,如当年朝鲜战争中签订停战协定的一方就是中国,现在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能源供应国,正是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涉及到朝鲜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很难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此外,中朝之间微妙的关系也使美国认识到中国对朝鲜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使得美国自然而然的把中国当作朝美之间的“中间人”,敦促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
利用中国对朝鲜半岛特别是朝鲜的影响力,鼓励中国发挥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正面”作用,而不是一个“静观其变”的旁观者。
中国的这一特殊身份是中国无法置身其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中国越来越重要,中国领导人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睦邻友好”开始频繁的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中。
在这里维护和平友好的周边环境离不开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没有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就不会有亚太地区的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不能不关心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不能不在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积极参与六方会谈,使之朝着中国希望的方向发展,是实现东北亚和平与发展的基础。
根据参与者这一身份,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利益不仅仅是要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同时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
第三,坚持推动六方会谈为基础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国家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汇聚了中、日、俄三个世界大国,并且美国深深卷入其中。
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差别悬殊,相互之间存在着历史认识、领土和领海纠纷,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
这是由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
冷战时期爆发的朝鲜战争虽然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历史上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的延续。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亚洲冷战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
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对朝侵略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来解释这场战争,而且相关著述也很多。
本文侧重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朝鲜战争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又译地理政治学) ①是有关地理和政治之间,特别是地理环境和国际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它在国际政治研究中被广为使用。
它是地理学和政治学的结合。
地缘政治学关注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自然资源等等地理因素或自然环境,与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行为方式等等之间的关系。
虽然说,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地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但是地理因素确实是值得加以关注的。
而这样的因素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被认识和加以解释。
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但是在分析朝鲜战争的时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影响该地区国际政治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当然,它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本文认为,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或者同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陆权强国和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主要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
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在考察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时,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该地区的地理因素,就是她的战略地理位置,或者地缘政治地位。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
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外便是广阔的平原地带,这种地理环境使 史料,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与新中国希望
得俄国处于被侵略的常态,东方的游牧民 收回旅顺、大连和中东路的主权有关,所
族和拿破仑、希特勒先后侵略俄国,这种 以当苏联在 1 月 30 日收到中方的主权要
强烈的不安全感形成的反作用力便是对 求时,斯大林才会立即复电平壤。虽然斯
港口。继承了俄国衣钵的苏联也沿袭了
(下转第 31 页)
- 29 -
改革纵横
在专业化、职业化等领域,有一系列新的 序列、工资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建 为此,基于“依法治国”的发展视域,我国
改革举措。
立法官单独的专业职务序列、工资制度,这 司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法律制
首先,法官的整体素质是司法改革的 是法官职业化推进的重要基础。
以此为支点向亚欧大陆侵略,陆权国家则 大国对朝鲜实行托管条件的协定时,按照
试图利用这个通道向海洋扩张,二者的目 联合国宪章 82 款的规定,釜山、清津、济
标是一致的,就是借助朝鲜半岛成为东亚 州岛和仁川必须规定为进行分配的战略
的霸权国。
地区......它们必须处于由苏联政府实施的
二、朝鲜战争爆发的地缘 特殊军事控制之下。”4 然而,由于 1945 年
一系列的扩张行动,目标是夺取出海口和 其世界战略利益,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苏
不冻港。此后由于日俄战争的战败,沙俄 联只能根据中方的文本放弃了中长路、旅
被迫止步于朝鲜半岛。
顺和大连,以此作为中苏结成军事同盟的
由此可见,俄国的地缘政治特征就是 条件。 8 最终,苏联丧失了在远东的出
沿着出海口方向进行扩张,目标就是夺取 海口。
起,因为“从根本上决定国家外交和军事 治局上,斯大林坚决地拒绝了在朝鲜半岛
如何理解朝鲜半岛与世界、东亚存在的关系?
如何理解朝鲜半岛与世界、东亚存在的关系?
朝鲜半岛的地缘位置使得朝鲜半岛与世界和东亚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理解朝鲜半岛与世界、东亚存在的关系。
一、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世界和东亚的影响
朝鲜半岛地处东亚,狭长的地形从大陆伸出到大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对于世界来说,朝鲜半岛是贸易和国际政治的重要战略要地。
而对于东亚来说,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是东北亚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节点。
二、朝鲜半岛与东亚国家的关系
朝鲜半岛与东亚国家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与东亚国家存在的多样性,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例如,对于韩国来说,朝鲜半岛是国家统一的必经之路;对于中国来说,朝鲜半岛是重要的地缘政治因素。
朝鲜半岛不仅仅是东亚国家之间地缘关系的中心点,更是东亚国家协商与合作的关键因素。
三、朝鲜半岛与世界的关系
朝鲜半岛与世界的关系同样具有多样性。
朝鲜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使
得其扮演着世界民族自决运动,军事联盟等诸多角色,具有深远的国
际影响力。
例如,朝鲜半岛的核武问题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同时,朝鲜半岛所处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也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朝鲜半岛与世界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政治和安全领域,更体现在经济
和文化领域。
四、结论
在复杂和多元的地缘关系中,理解朝鲜半岛与世界、东亚存在的关系,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考虑。
同时,在国与国之
间的相互作用中,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方式,才能够共同
推动地区和世界的繁荣发展。
浅论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的三个层面
浅论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的三个层面
金景一
【期刊名称】《东疆学刊》
【年(卷),期】2002(019)002
【摘要】古代到近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可以概括为,"一衣带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在两国关系史上,历史意识形态的相同性,成为连接两国关系的深层纽带.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礼治体系"①形成以来,两国又同在一个国际体系之内,"辅车相依"的涵义与这一体系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到了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朝鲜,两国关系变为"唇亡齿寒"的关系,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愈加重要起来.可以说古代到近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层面展开的.【总页数】6页(P41-46)
【作者】金景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
【相关文献】
1.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兼论文化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 [J], 刘小林
2.别出心裁,力求新意—读杨军、王秋彬著《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J], 权赫秀
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中国与
朝鲜半岛关系史研究述要 [J], 孙卫国
4.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演进过程研究 [J], 赵海波
5.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J], 白寿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缘政治、历史记忆与有关朝鲜半岛的想象
Geopolitics,Historical Memory,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作者: 张小明[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世界经济与政治
页码: 4-2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地缘政治;历史记忆;朝鲜半岛;东北亚安全
摘要: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具有某些突出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朝鲜半岛总是在东北亚地区
国际关系中占据极为突出的地位。
至少从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常被认为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最重要(或中心)的舞台和大国纷争的场所。
这是一种有关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之想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鲜半岛国家、朝鲜半岛周边大国以及域外大国的对外政策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造成“朝鲜半岛困境”。
地缘政治和历史记忆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可能是导致此种想象的主要原因,尽管并不是仅有的两个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会挑战此种想象,但是观念的变化往往很慢而且很难。
走出“朝鲜半岛困境”的途径或许就是相关国家改变有关朝鲜半岛的想象。
未来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克服地缘政治和历史记忆影响的有关朝鲜半
岛在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之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朴正熙:《我们国家的道路》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几个世纪以来,朝鲜在地区关系和全 球关系层次上屡经动荡……它的历史进程总是与它的人民的意 愿相悖,而与大陆和海洋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这些国家你争我夺,意在控制朝鲜半岛,使之成为进攻对方的 基地或成为抵挡对方进攻的缓冲区。因而,朝鲜历史是这个 国家的人民对其地缘政治命运的挑战史。”
——金大中:《建设和平与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