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图文 (5)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

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 未来系统行为的控制方法。
控制器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 组件,负责计算并施加控制 信号。
操作对象
控制系统的操作对象可以是 各种各样的设备或系统,了 解操作对象的特性是设计有 效控制策略的基础。
模型化
系统状态方程
通过建立系统状态方程,我们 可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是描述输入和输出之 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常用于 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通过绘制根轨迹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Nyquist法
利用Nyquist图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鲁棒性设计
扰动抑制
了解如何设计鲁棒控制器来抑制 系统中的扰动。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是一种能够保持系统稳 定性和性能的控制策略。
H∞控制
H∞控制是一种能够优化系统鲁 棒性和性能的控制策略。
非线性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是一门关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模型化、控制器设计、 稳定性分析、鲁棒性设计、非线性控制和优化控制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您将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思想,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控制问题。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控制过程
了解控制过程是理解控制系 统工作原理的重要一步。
1 反馈线性化
通过反馈线性化技术,我们可以设计控制器来稳定非线性系统。
2 滑模控制
滑模控制是一种鲁棒而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3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方法可以用来优化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策略。
优化控制
最优化法
最优化法是一种通过优化目标 函数来设计最优控制策略的方 法。
非线性规划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5章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5章

1
0 k0
k1
k2
0
0
1
0 2 3 1
k0 2 k1 3 s k2
状态反馈系统特征方程为
sI (A bK) s3 (3 k2)s2 (2 k1)s k0 0
期望闭环极点对应的系统特征方程为
(s 2)(s 1 j)(s 1 j) s3 4s2 6s 4 0
根据两特征方程同幂项系数应相同的原则,可得k0=4, k1=4,k2=1,即系统反馈阵K=[4 4 1],将系统闭环极点 配置在-2,-1±j。
期望的特征多项式为 (s+1)(s+2)=s2+3s+2
比较对应项系数,可得
K k1 k2 4 1
经典控制中采用输出反馈方案,由于其可调参数有限, 只能影响特征方程的部分系数,比如根轨迹法仅能在根轨迹 上选择极点,它们往往作不到任意配置极点;而状态反馈的 待选参数多,如果系统能控,特征方程的全部n个系数都可 独立任意设置,便获得了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效果。一般K 阵元素越大,闭环极点离虚轴越远,频带越宽,响应速度越 快,但稳态抗干扰能力越差。
(5-6)
K [k0 k1
kn 1 ]
u V Kx
(5-7) (5-8)
可求出引入状态反馈后状态空间方程为
x ( A bK )x bV
y
Cx
式中
0
0
A bK
0
a0 k0
1 0
0 a1 k1
0 1
0 a2 k2
0
0
1
an1 kn1
(5-9) (5-10)
系统 (AbK, B,C) 仍为能控标准形,故引入状态反馈后,
5.1.1 状态反馈 设被控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_状态可控性(5_1-5_3)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_状态可控性(5_1-5_3)

5.2 状态可控性定义
则 X t t ,t0 x0 x t t , B u d
t
0


可控态。所以,必存在u t ,t t0 ,t ,使得 X t 0
若系统在t0 ,t 上完全可控,则x0 x* 是
控的。可达性亦然。
13/64
5.2 状态可控性定义
4
可控态的表达式 假设x 是 t0 , t 上的可控态,即存在u使得 x t0 x 转移到x t 0,故有 x t 0 t , t0 x t , B u d
t , t0 P t , t0 P
1
清华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 课件 (自动化系 石宗英)
20/64
5.2 状态可控性定义
设x 是可控态,则存在u t ,t t 0 ,t ,成立 x t t0 , B u d
t
0
t0 t
由上述可知,状态x 是否可控,完全由 t , t0 和B t 决定,即由 A t , B t 决定。所以,可控性 是系统的结构性质。
清华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 课件 (自动化系 石宗英)
15/64
5.2 状态可控性定义
5 当系统不是完全可控时,其可控态不充满
0 0 0 0


清华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 课件 (自动化系 石宗英)
19/64
5.2 状态可控性定义
d P t , t0 P
1
dt
P 1 A(t ) P P 1 t , t0 P
A(t ) P 1 t , t0 P P 1 t0 , t0 P I 因此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孝武 第5章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孝武 第5章

而状态反馈矩阵 K KP k0 k1 kn1
方法二:首先,判断系统为能控。
假设状态反馈矩阵为K——K的各个元素为待定。
K k 0 k1 k n -1
k d et[sI-(A -B K )]= s n f n 1 K s n 1 f1 K s f 0 K
其中, f0 , f1 , , fn1 为K的各分量元素的线性组合。
5.1 引言
线性定常系统综合:给定被控对象,通过设计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使系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5.2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5.2.1 状态反馈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为:
x Ax Bu y Cx Du
假定有n 个传感器,使全部状态变量均可以用于反馈。
u V Kx
其中,K 为 r n 反馈增益矩阵;V 为r 维输入向量。
定理5-2 对于任意常值反馈矩阵H,输出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观测性。
证明: 设系统方程为 x Ax Bu
y Cx
控制 u V Hy
输出反馈系统方程为 x ( A BHC) x BV
y Cx
对于任意常值反馈矩阵H,均有
I ( A BHC)
C
I 0
BH I A
I
C
因为不论H为何种常值矩阵,矩阵
如果特征多项式为 H (s) s3 4s2 2s 1 ,则满足(23)式。
5.4.3 输出反馈系统极点配置的基本结论
定理5-4 系统(1)能控、能观测,rank B=r, rank C=m。存在一个常值输出
反馈矩阵H,使闭环系统有 min n , r m 1 个极点可配置任意接近
minn , r m 1 个任意指定的极点(复数共轭成对)的位置。在
y Cx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五章书上第六章资料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五章书上第六章资料
3)使一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实现为“一个输入只控制 一个输出”作为性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解耦问题。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解耦控制有着重要的应用;
4)使系统的输出 y(t) 无静差地跟踪一个外部信号y0 (t) 作为性 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跟踪问题。
(4)讨论-3
u 对于优化型性能指标,则通常取为相对于状态x 和控制 的

Gcf (s) (I FG (s))1G(s)
(6-10) (6-11) (6-12)
输出反馈也可以通过 F 来改变系统的极点,但它不能像状态 反馈那样任意配置系统的极点。因为通常方程 FC K 的解不 存在。
6.3 状态反馈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定理6-1 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即 Σ f 能控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Σ 是能控的。但可能改变系统的能观性。
y Cx
( 6-1) ( 6—2) ( 6—3) ( 6—4)
带状态反馈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为
G f (s) C(sI ( A-BK ))1 B
G f (s) 是 q p 阵。
( 6—5)
原系统的性能主要由 A 的特征值(系统的极点)决定,状态
反馈系统的极点是 A-BK 的特征值,有可能通过的选择 K 来任
(4)讨论
(4)讨论-1
• 综合问题应该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1)抗外部干扰问题;
2)抗内部结构与参数的摄动问题,即鲁棒性(Robustness)问题;
3)控制规律的工程实现问题。
一般说来,综合和设计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综合将在考虑
工程可实现或可行的前提下,来确定控制规律u ;而对设计,
则还必须考虑许多实际问题,如控制器物理实现中线路的选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 动态系统:运动状态按确定的规律或统计 规律随时间演化的一类系统。动态系统分 为连续变量动态系统和离散变量动态系统。 – 线性-非线性系统 – 集中参数-分布参数系统
上午11时19分
4
绪论-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
保持器
被控对象
采样
控制器
D/A
计算机
A/D
控制: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 施加到系统的作用。控制系统由控制部分和被控对象组成,两者往往形成双向 的信息流联系。控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传感器用来采 集信息,并把它变换到合适的形式,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用来加工信息、产 生控制信号,这是控制系统的核心。执行器则将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放 大和变换,以此产生控制作用,最终施加到被控对象上。通常把进入控制系统 的信息加工成控制信息的规则,称为控制算法。设计和实现控制算法是控制理 论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控制系统中实现控制算法的部件称为控制器,设计 和研制各种控制器则是控制工程最重要的任务。
• 万百五。控制论-概念、方法与应用。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9
上午11时19分
2
第一章 绪论
① 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 ② 控制理论的发展 ③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⑤ 需要的预备知识
上午11时19分
3
绪论-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
• 系统: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由相互关联 和制约的若干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的一个整体。
论。
• 1960第一届IFCA大会上庞特里亚金、贝尔 曼和卡尔曼报告了他们的工作,宣告建立 现代控制理论学科。
上午11时19分
12
绪论-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内容
•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
数字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阐述如何对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包括性能指标的计算和 评估,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和讨论。
数字仿真软件 介绍常用的数字仿真软件,如 MATLAB/Simulink等,并解释其 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数字仿真实验设计 详细说明数字仿真实验的设计方 法,包括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 何设计控制器、如何设置仿真参 数等。
该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 性。同时,该方法可通过实验手段进行验证,可靠性高。
设计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适用于高阶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广泛应用于工程 实践中。
最优控制设计法
定义
最优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基于最优化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的 方法。
缺点
现代控制理论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状态空间 法成为主导,适用于多输入多输 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 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
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状态空间描述 ,通过状态变量全面反映系统内 部状态,提供更深入的系统分析

时域分析法
相比古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分析法, 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时域分析法,能 够直接反映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05
现代控制理论进阶知 识
系统的数学模型 ,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等

A 非线性现象
介绍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如死区 、饱和、滞后等,并分析其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B
C
D
非线性系统设计
探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反馈 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步法等。
稳定性分析
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的特征值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判断 特征值的分布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全套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全套课件

Modern Control Theory
L01
绪论
绪论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典控制理论

形成和发展

在20世纪30-40年代,初步形成。 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体系。 频率理论 根轨迹法


以SISO线性定常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拉氏变换为工具,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中分析 与设计。 经典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合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动化 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人脑模型,遗传算法

Soft computing

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
Modern Control Theory
Modern Control Theory
L01
绪论
网络交流


注册方法: 向以下邮件地址发邮件,会得到一封自动回复的 邮件,按邮件提示,进行简单填写,提交,然后 等候批准。获得批准后即可加入社区,参加社区 活动。
ModernControlTheory-subscribe@

定义

所谓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 的程序或指令自动的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地讲,自动 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Definition

The art of making processes or machines self-acting or self-moving. Also pertains to the technique of making a device, machine, process or procedure more fully automatic.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共58页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共58页
4
二 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5
自动控制思想及其实践可以说历史悠久。它是人类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人类发明具有“自动”功能的装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14-11世纪的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出现的铜壶滴 漏计时器。
公元前4世纪,希腊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7-公元 前347)首先使用了“控制论”一词。
2
个人基本情况(2)
1982.09-1986.06 河南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本科毕业
1986.06-2019.06 在河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究工作
1993.09-2019.06 郑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2019.09-2019.10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9.10-2019.12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19.10-2019.12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19.12 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
2019.10-2019.12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00.05-2019.04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019.4 被聘任为教授 2019.05-2019.07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做客座研究员 2019.02-2019.06 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高级访问教授
对于非线性系统,除了线性化及渐近展开等计算外, 主要采用相平面分析和谐波平衡法(即描述函数法)研究。
16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奈奎斯特等人以外, 还有美国的伯德(H.W.Bode)和埃文斯(W.R.Evans)。
1945年,伯德出版了《网络分析和反馈放大器设计》 一书,提出了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即简便而实用的伯德 图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取李雅普诺夫函数为
V
(x)
1 2
( x1
x2
)2
x12
1 2
x22
若x≠0,V(x)>0;若x=0,V(x)=0,即V(x)正定。将V(x)代入原
式有
V ( x) (x1 x2 )(x1 x2 ) 2x1x1 x2x2 (x12 x22 )
显然 V (x) 负定,根据定理4-1,原点是渐近稳定的。因为只有 一个平衡状态,该非线性系统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又因为 V(x)与t无关,系统大范围一致渐近稳定。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 不稳定性
对于任意的实数ε>0,存在δ(ε,t0)>0,不论δ值取得多
么小,在满足不等式‖x0-xe‖≤δ的所有初始状态中,至少存
在一个初始状态x0,由此出发的状态轨迹x(t),
不满足不等式
lim
t
x(t) x e
,则称xe为李雅普诺夫意义下
的不稳定,简称不稳定。可以用平面几何解释为: 只要在
x1 x2
0 0
0 0
在任意时刻,系统的总能量E(x1,x2)包括电容的存能和电感 的存能,即
E
x1,
x2
1 2
Lx12
1 2
Cx22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显然当x1,x2=0时,E(x1,x2)=0,当x1,x2≠0时,E(x1,x2)>0。 也就是说,除原点外系统能量总大于零,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
E
x1,
x2
Cx2 x2
Lx1x1
Cx2
(1 C
x1 )
Lx1(
R L
x1
1 L
x2
)
Rx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在电阻R≠0的情况下,能量总是衰减的,直到能量消耗完,
稳定在状态零点。
从例4-3可看出,渐近稳定系统的系统能量总是衰减的。为
此,李雅普诺夫虚构一个能量函数来表征这一过程,称为李雅
普诺夫函数。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中,能量函数V(x,t)和其对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 4.2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 4.3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4.4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4.5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6 MATLAB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 二次型函数 二次型函数如下所示:
V ( x) xTPx [x1 x2
p11 p12
xn
]
p21
p22
p1n
p2n
p1n x1
p2n
x2
n i 1
pij xi x j
pnn
xn
j1
(4-5)
注意,这里的x为实向量,P为二次型各项系统构成的实对称
4.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
4.1.1 系统的平衡状态 设控制系统的齐次状态方程如下:
x f (x,t)
x(t) t t0
x0
式中,x为n维状态向量;t为时间变量;f(x,t)为n维函数。
如果对于所有t,满足
xe f ( xe ,t) 0
(4-1)
的状态xe称为平衡状态(又称为平衡点)。也就是说,平衡状态 的各分量不再随时间变化,如果系统不加输入,则状态就永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定理4-2 若V(x)正定,V ( x) 负半定,且在非零状态不恒 为零,则原点是渐近稳定的。
V ( x)负半定表示在非零状态存在V ( x)=0,但在从初态 出发的轨迹x(t;x0,t0)上,不存在V(x)=0的情况,于是系统 将继续运行至原点。状态轨迹仅是经历能量不变的状态,而 不会维持在该状态。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2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
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中,用到了一类重要的标量函数, 即二次型函数。因此在介绍李雅普诺夫第二法之前,先介绍 一些有关二次型函数的预备知识。 4.2.1 预备知识
1. 标量函数的正定性 如果对所有在域Ω中的非零状态x≠0,有V(x)>0,且在 x=0处有V(0)=0,则在域Ω(域Ω包含状态空间的原点)内的标 量函数V(x)称为正定函数。
例4-5 试运用定理4-2判断例4-4中系统平衡状态的稳定 性。
解: 选V(x)=x21+x22,正定。求导后得V ( x) =-2x22,对 于非零状态(如x2=0,x1≠0)存在 V ( x=) 0,对于其余非零状态, <0,V故( x) 负半定V (。x)根据定理4-2,原点是渐近稳定的,且 是大范围一致渐近稳定。
判断二次型V(x)的负定性可用-V(x) 同样利用赛尔维斯 特准则来判断。如果-V(x)是正定的,则V(x)是负定的。如果 -V(x)是正半定的,则V(x)是负半定的。
例4-2 试证明二次型V(x)=2x21+3x22+x23-2x1x2+2x1x3是正 定的。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解: 二次型V(x)可写为
之间的距离,称为向量(x0-xe)的范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x0 xe ( x10 x1e )2 ( xn0 xne )2
(4-3)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按照范数的定义,‖x0-xe‖≤δ可相应地看做以xe为中心,δ为 半径的一个闭球域,可用点集S(δ)表示。因此,李雅普诺夫 意义下稳定的平面几何解释为:
(4-2)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1.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定义
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如果对于任意小的实数ε>0,均存在一个实数δ(ε,t0)>0,
当初始状态满足‖x0-xe‖≤δ时,系统运动轨迹满
足 lim t
x(t) x e
,则称该平衡状态xe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
稳定,简称稳定。其中,‖x0-xe‖表示状态空间中x0点至xe点
S(δ)内有一条从x0出发的轨迹跨出S(ε),则称此平衡状态是不 稳定的,见图4-1(c)。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我们已经学过稳定性概念,它与李 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在经 典控制理论中只有渐近稳定的系统才称为稳定的系统。按李 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定义,当系统作不衰减的振荡运动 时,将在平面描绘出一条封闭曲线,只要不超过S(ε),则认 为是稳定的,如线性系统的无阻尼自由振荡和非线性系统的 稳定极限环。
定理4-1 若V(x)正定,V ( x) 负定,则原点是渐近稳定的。 V负( x定, t ) 表示能量随时间连续单调地衰减,故与渐近稳定性 定义叙述一致。 例 4-4 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判断下列非线性系统的 稳定性。
x1 x2 x2 (x1 x2 )
解: 令 x 0 ,解得原点xe=0是系统的惟一平衡状态。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标量函数的负定性 如果-V(x)是正定函数,则标量函数V(x)称为负定函数。 3. 标量函数的正半定形 如果标量函数V(x)除了原点以及某些状态等于零外,在域 Ω内的所有状态都是正定的,则V(x)称为正半定标量函数。 4. 标量函数的负半定性 如果-V(x)是正半定函数,则标量函数V(x)称为负半定函 数。 5. 标量函数的不定性 如果在域Ω内,不论域Ω多么小,V(x)既可为正值,也可 为负值时,标量函数V(x)称为不定的标量函数。
系统矩阵A非奇异的线性定常系统,xe=0是系统的唯一平衡 状态。当系统有多个平衡状态时,需要对每个平衡状态分别
进行讨论。如果各平衡状态彼此是孤立的,则可以通过线性
变换,将非零的平衡状态转移到状态空间坐标原点。所以对
于这些系统,我们一般笼统地用状态空间原点的稳定性代表
系统稳定性。即
xe f ( xe ,t) f (0, t) 0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一致稳定性 通常δ与ε、t0都有关。如果δ与t0无关,则称平衡状态是 一致稳定的。定常系统的δ与t0无关,因此定常系统如果稳 定,则一定是一致稳定的。 3. 渐近稳定性 系统的平衡状态不仅具有李雅普若夫意义下的稳定性, 且有
lim
t
x(t) x e
0
(4-4)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例4-3 若初始条件不为零,分析图4-2所示电路的能量 变化过程。
图4-2 RLC电路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解:取状态变量x1=i,x2=uc。设加电后,输入ur=0,则 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1 x2
1RL
C
1 L 0
x1 x2
,
2 1 1 x1
V ( x) xT Ax x1
x2
x3 1
3
0
x2
1 0 1 x3
利用赛尔维斯特准则,可得
2 1
2 1 1
2 0,
5 0, 1 3 0 2 0
1 3
1 01
因为矩阵P的所有主子行列式均为正值,所以V(x)是正定的。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2.2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有第一法和第二法。 第一法基本思路是: 首先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然后计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定理4-3 若V(x)正定,V ( x) 负半定,且在非零状态恒为 零,则原点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
矩阵。
二次型V(x)的正定性可用赛尔维斯特准则判断。该准则指
出,二次型V(x)为正定的充要条件是矩阵P的所有主子行列式
均为正值,即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p11 0,
p11 p12 0, , p12 p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