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社会实践文字整理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

老辈艺术家们的木雕人生

世界上的雕刻艺术当属中国为最,而木器雕刻又以东阳木雕为佳。

东阳木雕因地而名,自唐至今千余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物质化的快速侵染,东阳木雕作为非物质文化受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放下姿态去安静的学习这项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古老艺术瑰宝。而精湛的掌握这项木雕艺术的老艺人们也大多进入古稀之年,当我们通过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才真正领悟到东阳木雕这件艺术瑰宝的伟大和精华所在。

在东阳有很多著名的木雕雕刻大师,其中有为百姓所熟知,在行业内被封为“雕花皇帝”杜云松、“雕花状元”楼水明、“雕花宰相”黄紫金。目前较为著名的东洋木雕雕刻大师,主要有获得“亚太手工艺大师”的陆光正大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冯文土。

继承发扬木雕艺术,

翁凿、占铁雕刻木雕人生陆光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198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荣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历任东阳木雕总厂厂长,东阳木雕技校校长、深圳东方工艺装饰公司特聘总设计师等职。)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朝,从宋朝一直发展到明清到现代。据东阳的《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存的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明代时期,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生产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来自东阳的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东阳木雕在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方面,也相当有名气。这些呢,在现存的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马上桥"一经堂"等古建筑处都可

以看到当时的高超技艺。

辛亥革命之后,东阳木雕开始转向买卖,形成东阳木雕产品的盛期。木雕艺人雕刻的精美的工艺品或者箱柜家具等,被商人买去远销香港、美国、南洋等地,为东阳木雕首次打响了国际性的一炮。东阳木雕最早的厂家应该是1914年在杭州开设的“仁艺厂”,随后,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均有不错的发展。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东阳木雕的发展一度受阻,产品滞销,艺人失业,整个市场显得十分萧条。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让。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三干六百多个品种。其中,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是近年来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大胆的创新。时代在发展,艺术也应该顺应时代大步发展,这样才会有不断的精彩的作品的诞生。总之,木雕伴我一辈子,也是我一辈子与之为伴的。

1945年3月,我出生于东阳市画水镇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就对散落在家乡数百年的祠堂、大户人家的宅院、古旧民居里的木雕构件特别感兴趣,宅院里的雕梁画栋从小吸引着我的心,我觉得,把这些美好的物象,用石头或者木头雕刻成,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15岁那年,我有幸被“雕花状元”楼水明先生破格收为“关门弟子”。师傅傅特别重视我和喜欢我,他无私的、毫无保留的将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言传身教于我,从作品构图立意到多层次的艺术处理,从线与面的有机结合到人物面部表情的雕刻。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作

品木雕挂屏《热爱和平》被选入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并被送给国家友人。这是我第一份荣誉,它完全归功于我的恩师。

在我们学艺的那个年代,学一门手艺过过日子并不难,但要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就要付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那些年,不管严寒酷暑,我都是最晚睡下的一个。我现在也教导学生,只有数年如一日的苦练,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艺术是相通的,木雕之外,我还从雕塑、绘画、音乐等各方面感受艺术的力量,吸收艺术的精华,寻找木雕艺术的典雅意境,感悟人物神态情怀。后来,我被东阳木雕厂破格选入设计组,在老厂长带领下走南闯北谈业务,这样的经历,让我有机会能够将自己的才华融入广阔的生存空间,出席一些出口商品交易会,接触大量客户和朋友,积累了众多的人脉资源。与此同时,我充分利用这些难能可贵的机会,广泛搜集、了解国外工艺产品市场的信息。不久,我考入东阳木雕技术学校学习,并于1965年进入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深造,与当今享誉内外的著名画家吴山明、刘国辉、吴永良等一起学习几年。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装饰总公司第一次足见出国考察团,由我负责带队。这次的考察团,从全国抽调了16名工艺美术家去德国及西欧、北欧地区进行工作学习。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我往返于中国与欧洲各国,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使我学到了不少西方工艺美术创作的专业知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为我以后的木雕艺术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79年,我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寻找到了创作灵感,开始创作木雕台屏《三英战吕布》。这一作品

立体感、层次感很强,完成后好评如潮,被评为国家艺术珍品,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苑。1988年,我创作了现收藏于台湾南园的大型木雕落地屏风《锦绣中华》。这是我采用东阳木雕深浮雕的形式来表现祖国秀美山河及中华千年建筑之艺术的一幅作品。高山大河、悬崖绝壁、青松翠柏以及精妙绝伦的建筑等,巧妙地组成了雄浑壮美的画图。也就只在这一年,我有幸成为东阳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7年春,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日渐临近,我着手创作落地屏风《航归》,以身前浮雕工艺表现大海归航,寓意祖国实现进一步的统一。作品以苍老的梅树为基座,镶以别致的斗花边框,被选作浙江省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回归礼品。而从1999年开始,我相机创作了木雕立屏《年年有余》、木雕落地花瓶《云龙花瓶》、木雕屏风《三友图》、《西湖明珠》等,并连年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博览会金奖。

我认为,木雕艺术的价值,重要的是通过交换、通过市场才能真正的得以体现。2003年初,省政府决定要将倒掉七八十年之久的雷峰塔予以重建,我有幸负责主持装修工程,主创大型木雕壁挂《白蛇传》,以诠释这一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爱情故事。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保持创新是保持盎然生命里的根本所在。在传承东阳木雕艺术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新颖的多层次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方法突出主要人物,时期纵深感更加强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时空感受。

我与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一种特殊的情缘。早在1974年,我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