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滞后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Taylor展开的纯滞后系统增益自适应内模PID控制

基于Taylor展开的纯滞后系统增益自适应内模PID控制
易。
2 二 阶纯 滞 后 对 象 的 内模 PD控 制 I 设 被控 对 象 为
G (
囤 2 内模 控 制 系统 等垃 模 型
瓦 再 丽

(、 8
将 纯 滞 后 环 节 用 一 阶 y r 近后 被 控 对 象 的 内 部 b 逼
4 ・ 能控 制 技 术 一 智
《 气 自动 4 } 0 2年 第 l期 电 t 20
传 递 函数 为
C( 1 5 G ) ( 1一 G ) ) ( G(

图 1 内摸 控 制 原 理
( 1+

_ 1

() 7
从 式 ( ) 以 看 出 , G ) 用 二 阶 滤 波 器 时 , 位 7可 当 ( 采 单
反 馈控 制 器 可 以用 一个 带 滤 波 器 的 P 控 制 器 来 实 现 . I 实 际 的控 制 器 都 带 有 惯 性 环 节 , 而工 程 实 现 非 常 容 园
维普资讯
基 于 Ta lr 开 的 纯 滞 后 yo 展 系 统 增 益 自适 应 内模 P D 控 制 I
武 汉 大 学 (3 0 2 刘 开 培 40 7 ) 郑世 喜 陈 华
【 要 】 幸文 将 纯 滞后 环节 进行 一 阶 T y r 摘 a l 逼近 后 , 据 内模 控 制 原 理 . 到 了单 位 反馈 P D控 制器 的 参 数 整 o 根 得 I 定 值 , 后 运 用仿 ^智 能 的方 法 得到 被控 对象 的静 态增 益 , 然 由此 来 自动 调 整控 制 器 的 比例 系数 。仿 真 结 果 袁 明 , 盘 增 自适 应 内摸 pD 控 制 器能 克服 增 益 变化 对控 制性 能 的影 响 . 1 显著 改 善控 制 品质

采用状态反馈实现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采用状态反馈实现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得 复 杂化 了 , 于这 个原 因 , 基 滞后 就被认 为是本 来就 存在 于物理 系统 中 的最 难控 制 的环 节” 。而 在许 多
工业生产过程 中, 滞后现象又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冶 金、 玻璃 、 造纸工业中板材厚度的控制 , 加热炉、 炉窑 的传热 , 化工、 炼油生产 中物料 的传 输, 反应器的化 学合成等系统都存在纯滞后环节 。目前工业控制 中 比较普遍采用 S i mt h预估控制 的方法, si 但 mt h预估 控制系统又存在( ) 1 随对 象特性变化 的鲁棒性差 ; () 2 当存在外扰动 时, 不能很好的克 服这两个主要 的缺点。虽然 目前对纯滞后对象的控制方法还有内 模控制、 灰度控制或是模糊控制等设计方法 , 但是都 存在着计算复杂或规则难以提取等困难。因此 , 本 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状态反馈来控制纯滞后对象 的方 法, 其基本原理是由于实际对象带有纯滞后环节 , 其 状 态无法 直接 提取 , 因此加入 一个 状态观测 器 , 同时 将纯滞后环 节进行非对 称二 阶伯 德近 似, 再按 照 Btroh 波器原 理设 计 观 测器 和状 态 反馈 系数 ut wt 滤 e t
bc T i ak. hsme o rt e u e nay ' t Ⅵ t d 6 s vd d csa sn r 。一od ̄p d h I  ̄e yt re a emo e , e ein h tt d lt nd sgstes e—fe b c 丑 h a ed a k p .
本身具有低通滤波器 的特性( 抗高频干扰) 同时还 ,
具有状 态 反馈设 计 的最 优 特性 , 因此这 里 采 用非对
称的二 阶 Pd 近似是可行的。具体的近似式如式 a e
() 示 : 1所
e一 —

一阶纯滞后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一阶纯滞后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题目一阶纯滞后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而随着工业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也在发展和完善,浮现了多种控制方法如最基础的 PID 控制以及微分先行控制、中间微分控制、史密斯补偿控制、含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本文中所研究的一阶纯滞后系统的控制就是控制理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由控制理论可知,无滞后控制系统(简单点说就是没有延迟) 比有滞后系统更加稳定,更加容易控制。

因此如何解决生产中滞后的问题在当前工业大生产中特别重要。

论文在常规 PID 控制也就是比例-积分- 微分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控制方法即:微分先行控制、中间微分反馈控制、史密斯补偿控制。

并对这三种方案进行 Simulink 仿真,检测其抗干扰性能。

为便于分析,论文将所得仿真结果以图形的方式赋予显示出来,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自动控制,仿真, PID,复杂控制The control method research of the first-order delay systemAbstract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use more and more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s the industrial and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re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a lot of controlled methods appear such as PID control which is the most basic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first control, intermediate differential control, Smith compensation control, fuzzy control, nerve network control.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had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s the first-order delay system control in this article which is a more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ntrol theory. Known by the control theory,a no lag control system (simple say is no delay) is more stable and more easily controlled than a delay system .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f how to solve the lagging problem in the curr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 . The articles propose three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differential first control 、the middle of differential feedback control 、smith compensation control base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in the other word is proportional - integral - derivative controller .And simulate this three programs by the simulink, testing its interference fearure. For convenient analyze the simulation result , the paper of the study derive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y the graphical ,which we can easy understand and clear know the mean in the article.automatic control; simulation; PID; complicated control1 引言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综述 (1)2 纯滞后系统 (1)2.1 纯滞后系统的定义 (1)2.2 Matlab/Simulink 软件简介 (2)3 对一阶纯滞后系统的研究 (5)3.1 常规 PID (5)3.1.1 常规 PID 及其组成 (5)3.1.2 常规 PID 仿真 (7)3.2 串联 PID (8)3.2.1 串联 PID 组成及其框图 (8)3.2.2 串联 PID 仿真及分析 (8)3.3 PID 改进控制 (10)3.3.1 微分先行控制 (10)3.3.2 中间微分控制 (12)3.4 史密斯控制 (15)3.4.1 史密斯补偿控制 (15)3.4.2 增益改进型史密斯补偿控制 (18)4 结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在多数工业过程之中,控制对象普遍存在着纯时间滞后现象,如化工,热工过程等. 这种滞后时间的存在 ,会使系统产生明显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时间 ,滞后严重时甚至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上产生事故.因此长期以来,纯滞后系统就向来是工业过程中的难控制对象 ,人们也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理论研究中浮现了多种控制方法,如 PID 控制、 PID 改进控制、 Smith 预估算法控制以及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而对于最基础的一阶纯滞后系统常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是PID 控制、微分先行控制、中间微分反馈控制、史密斯补偿控制等.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预的情况下 ,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者装置 (称控制装置或者控制器 ),使机器,设备或者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者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的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的控制技术.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控制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者飞行规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 , 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反馈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滞后现象 ,纯滞后问题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解决纯滞后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对象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纯延迟。

面向复杂纯滞后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面向复杂纯滞后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面向复杂纯滞后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引言在化工和热工的工业过程控制中,物料或能量的传输和变送延迟会导致控制对象具有纯滞后性。

这种纯滞后性常因控制系统输出的超量导致目标系统控制指标产生超调或振荡。

因此,纯滞后系统的控制过程相对复杂。

典型的纯滞后系统有液晶玻璃窑炉⑴的复杂多点加热及恒温控制系统、硅溶胶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⑵以及注塑控制系统里的温控系统[3]。

随着产能需求的增加,为了提升玻璃、硅溶胶、树脂等物料的加工量,原本原料的单通道流入变成双通道甚至多通道,并同步增加了加工腔体的容量和温控能力。

规模化生产企业里多套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不同,会按照设备各自设置的温控指标以及原料注入流量进行非持续生产。

多台设备还需要保证一致特性的合料。

因此,传统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IelogiCContrOller, PLC)和各种比例积分微分(PrOPC)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PID)算法的面向单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将无法很好地满足这类快速、大规模的复杂纯滞后系统的应用要求。

具体问题表现为:①为了实现自适应控制算法(如改进PID),采用神经网络⑷或者模糊算法[5-6],但主流控制器件PLC作复杂运算的能力不足;②由于不同厂家的硬件专有性和封闭性,使得扩展和程序移植都比较困难[力;⑨PlD调参需要较复杂的过程,无法快速同步设备的工作状态[8],包括控制指标下达以及控制参数的调整,给生产过程管理带来困难。

利用软PLC的控制系统设计[9]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PLC之间不兼容、不能快速替换的问题,而基于工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数据的分布式运算与集中控制口O-11]。

通过创新性结合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12],本文提出了1种通用的、面向大规模复杂纯滞后系统的云端联合智能控制系统,并在其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应用验证结果。

1复杂纯滞后系统结构单输入型纯滞后控制对象工作过程通常是单口投料,通过流量测量变送,经可控制阀门进入加工腔体。

具有纯滞后的皮带配料系统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具有纯滞后的皮带配料系统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2004年8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8期 文章编号:100026788(2004)0820107204具有纯滞后的皮带配料系统控制器设计与应用兰 岚1,徐文立1,姜偕富1,万维汉2(1.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100084;2.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摘要: 介绍了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方法在具有纯滞后特性的皮带配料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具有不需精确对象模型、对滞后时间参数具有一定鲁棒性等特点Λ金川选矿厂皮带配料系统的实验数据也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Λ关键词: 皮带配料系统;纯滞后;大间隔;采样控制中图分类号: T P 2 文献标识码: A D esign and A pp licati on of the Con tro ller fo rConveyer Belt w ith T i m e D elayLAN L an 1,XU W en 2li 1,J I AN G X ie 2fu 1,W AN W ei 2han2(1.D epartm en t of A u tom ati on ,T singhua U n 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 ina ;2.J inchuan Group L td ,J inchang 737100,Ch ina )Abstract : T he app licati on of the large in terval samp ling in tegral con tro ller fo r conveyer belt systemw ith ti m e 2delay is in troduced in th is paper .Several p ractical p rob lem s are discu ssed as w ell.T heo retical analysis and si m u lati on resu 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on tro ller doesn’t need p recise model and thecon tro ller has som e robu stness to the ti m e 2delay param eter .T he experi m en tal data have show ed thatth is m ethod is effective fo r conveyer belt system in J inchuan M ill.Key words : conveyer belt system ;ti m e delay ;large in terval ;samp ling con tro l收稿日期:2003209222资助项目:国家“十五”重点项目(2001BA 609A ) 作者简介:兰岚(1978-),女,山东,硕士研究生1 引言图1 皮带配料系统工艺结构示意图皮带配料系统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等行业中,本文讨论的金川选矿厂6000t d 磨浮系统的皮带配料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料斗中的矿石被压至横皮带,再传至斜皮带,最终进入球磨机Λ料斗下方装有刮板以保证横皮带上的矿石厚度均匀,斜皮带恒速运行,改变横皮带的速度可以控制球磨机的给料量Λ电子皮带秤安装在斜皮带处,导致了测量滞后,从横皮带的速度设定值到皮带秤测得实际给矿量,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以用下式描述:G 0(s )=K 0e -Σs T 0s +1(1)其中K 0为系统放大倍数,Σ为纯滞后时间,T 0为惯性时间常数,Σ T 0>10Ζ针对式(1)描述的系统,当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与惯性时间之比较大时,常规P I D 控制质量较差[1],而Sm ith 预估控制器和D ah lin 算法则要求精确已知对象参数[1,2]Ζ文献[3]认为,对于纯滞后占主导的对象,采样控制比连续控制方法更加有效,文献[4]和[5]具体分析了采样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以及响应特性Ζ本文把采样控制思想应用于金川选矿厂皮带配料系统中,在仿真和现场实验中都取得了好的控制效果Ζ本文的余下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2节介绍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器的设计,第3节讨论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第4节给出仿真和现场实验结果,第5节总结全文Ζ2 控制方案设计现场操作员人工控制具有纯滞后特性的系统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发现输出偏离给定值;根据经验快速调节阀门(或其他执行机构)至某开度;等待;观察调节效果;再次调节Ζ此过程中需等待的原因是,滞后时间内系统的实际输出不能正确的反映调节效果Ζ根据这种思想,本文在皮带配料系统中采用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器:u i +1=u i +K e i +1(2)其中u i 是第i 个采样周期的控制量,e i 为第i 个采样周期误差量,K 为积分常数Ζ闭环系统的框图见图2Ζ图2 控制方案框图图中的控制器,即式(2),实际上是一个离散积分器Ζ控制器对误差的采样间隔T 的选取与系统的滞后时间和惯性时间常数有关Ζ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开环系统的输出可以在3T 0时间内95%接近稳态值,再经过滞后时间Σ后反映在误差中Ζ因此可取T ΕΣ+3T 0Ζ实际上,为了获得更真实的本周期控制效果,T 的取值可以再大些,仿真表明,当T ΕΣ+(4~5)T 0时控制效果更好ΖK 值的选取与被控对象自身放大倍数有关,一般来说,取K =1 K 0,即每一拍的控制量是在原控制量的基础上增加克服当前误差所需要的控制量Ζ只要采样间隔足够大,且K 0足够精确时,理论上系统输出可以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就跟踪上给定值Ζ若实际中无法获得K 0精确值,则适当偏大估计K 0Ζ这是因为,对K 0估计偏大会使得调节器输出偏小,这仅会增加调节步数但不会引起超调;若估计偏小,则会导致调节器输出偏大而引起超调Ζ本方案在现场的实现极其简单,只有一个调节参数K ,使得调试更加顺利Ζ图3 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3 应用中的几个问题3.1 加快惯性环节的响应速度图2所示的皮带配料系统含有一个惯性环节,控制量在每一拍以阶跃形式变化,惯性跟踪,如图3中的曲线b所示,其方程为:y b (t )=u (1-e-t T 0)(3) 采用强激方法可以加快y ′的跟踪速度:增加控制量u的初期阶跃幅值至u ′,并在响应达到u 之前恢复至u ,见图3.曲线a 是阶跃量为u ′时的响应曲线,方程为:y a (t )=u ′(1-e -t T 0)(4)曲线c 是阶跃量为u 3(t )=u ′, 0Φt Φt a u , t <t 时的响应曲线Ζ其方程为:y c (t )=u ′(1-e -t T 0. 0Φt Φt a (-(t +t 0-t a ) T 0)a (5)80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8月其中,t a 是强激结束的时刻,此刻曲线a 已升至A 点,而t 0=-T 0ln 1-u ′u +u ′u e -t a T 0,是曲线b 上升至A点高度的时刻,由于t 0Εt a ,因此曲线c 位于b 的上方,具有比b 更快的响应速度Ζu ′高度决定了响应曲线初期的上升速度,u ′的作用时间t a 决定了在u ′作用下曲线上升的高度Ζu ′和t a 可调,这两个量的取值以在u ′作用期间响应曲线上升速度快且不超过为u 优Ζ本方法与采样比例积分控制具有相似的控制量波形,但是速度更快,强激效果更显著,明显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Ζ对象惯性越大,本方法的效果越明显Ζ3.2 加快对给定值变化的响应速度针对测量反馈有滞后这一状况,大间隔采样方法是有效的;但由于生产需要,现场皮带给料量的设定值有时会变化,当设定值阶跃发生在某次采样刚结束的时刻,控制器只有在下次采样时才能发现此变化并给出相应控制量跟踪新的设定值,从这个角度上说,大间隔采样法会造成响应速度变慢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际应用中对控制器稍作修改:对误差量进行大间隔采样的同时,对设定值连续采样,设定值变化时,控制器立即输出新的控制量,然后重新开始计算误差的采样时间Ζ3.3 抑制高频干扰对控制器的影响受矿粒大小变化、皮带振动等的影响,皮带秤实测信号有频率较高的正常随机波动Ζ如果采样值取到其波峰或者波谷,控制器会误认为此时系统输出值偏离给定而产生动作,虽然调整幅度不大,但是将持续一个采样周期,会造成变频器的频繁调整,是一种不稳定因素Ζ而从工艺角度看,只要在一段时间内磨机给矿量的均值恒定,就不会影响球磨机的正常运行Ζ因此,应用中在反馈回路加入了均值滤波器,抑制检测带来的高频干扰信号Ζ综上所述,实际应用中的控制方案如图4所示.图4 实际应用中的方案框图4 仿真和现场应用数据利用式(1)描述的对象,在仿真中把P I 控制器与本文介绍的控制器进行了比较(未加入高频扰动和均值滤波)Ζ对象参数为Σ=5s ,K 0=6.7,T 0=0.5s ;第5秒设定值有60t h 的阶跃Ζ仿真结果见图5和图6Ζ可见,本文所采用的控制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优于P I 控制器Ζ此外,金川选矿厂每条斜皮带由多个不同位置的横皮带供矿,横皮带之间的切换会造成滞后时间Σ的变化Ζ在仿真中把P I 控制器和本文所采用的方案对Σ变化的适应性做了对比,结果表明,Σ变大时,P I 控制器性能明显变差,超调量很大;而本文采用的控制方案适应性好,只要保证采样间隔大于Σ,控制效果都明显优于P I 控制器Ζ图7和图8分别为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器在金川现场控制皮带配料的实测阶跃响应曲线y 和控制量曲线u Ζ其中K =0.09,T =12s Ζ 从金川选矿厂现场的实验数据看,在没有精确对象模型的情况下,本文所述的方法与传统P ID 方法相比,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且大大缩短了参数的调试过程Ζ901第8期具有纯滞后的皮带配料系统控制器设计与应用K p =0.008, K i =0.012图5 P I控制器K =0.145,T =12s t a =0.6s ,u ′i -u i =0.06e i图6 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器图7 现场实测阶跃响应曲线图8 现场实测控制量曲线5 结束语针对金川选矿厂具有滞后特性的皮带配料系统,本文采用了大间隔采样积分控制方案Λ该方法不需要精确的系统模型,对滞后时间参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明显提高系统响应速度Λ仿真和现场数据都表明了本方案的可行性Λ参考文献:[1] 杜维.克服大纯滞后的时间分割预估控制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1984,5(1):40-48.[2] 谢剑英.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3] G F 欣斯基.过程控制系统[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4] 纪兴权.一种大纯滞后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工程设计[J ].石油化工自动化,2000,5(1):1-5.[5].[].,1985,(3):9-16.01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8月。

第三章 内模控制技术 第一节 纯滞后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 内模控制技术 第一节 纯滞后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设 D(s) 0 时
Y (s) R(s)

Gˆ p
(s)
f
(s)
表明:滤波器 f (s) 与闭环性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滤波器中的时间常数 Tf 是个可调整的参数。时间 常数越小,Y (s) 对 R(s)的跟踪滞后越小。
事实上,滤波器在内模控制中还有另一重要作 用,即利用它可以调整系统的鲁棒性。其规律 是,时间常数 Tf 越大,系统鲁棒性越好。
又因为 D (s) 0 ,则 Dˆ (s) 0
表明控制器是Y (s) 跟踪 R(s) 变化的 理想控制器。
1 Y (s) GIMC(s)Gp (s)R(s) Gˆ p (s) Gp (s)R (s) R(s)
Y (s) GIMC(s)Gp (s)R (s) [1 GIMC(s)Gp (s)]D (s) 当模型没有误差,且没有外界扰动时
f (s) 1

Gˆ p (s) Gˆp (s)

得: Gc (s) | s0
Gc
(s)

1

GIMC ( s ) GIM( C s)Gˆ p
(s)
可以看到控制器 Gc (s) 的 零频增益为无穷大。因此 可以消除由外界阶跃扰动 引起的余差。这表明尽管 内模控制器 GIMC(s) 本身 没有积分功能,但由内模 控制的结构保证了整个内 模控制可以消除余差。
3.零稳态偏差特性
I型系统(模型存在偏差,闭环系统稳定,只要设
计控制器满足
GIMC(0) Gˆ即p1(控0) 制器的稳态增益等于
模型稳态增益的倒数。)对于阶跃输入和常值干扰均
不存在稳态误差。
II型系统(模型存在偏差,闭环系统稳定,只要设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设计和matlab仿真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设计和matlab仿真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设计姓名:学号:2013年7月12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2013年7 月5 日一 设计任务与方案 1 设计任务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1)1060K G s s s s =++,采用模拟设计法设计滞后-超前校正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如下指标:(1) 当t r =时,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 (2) 开环系统截止频率20c ω≥ rad/s ; (3) 相角裕度35o γ≥。

2 设计方案1.采用Matlab 完成控制系统的建立、分析、设计和模拟仿真;2.选择元器件,完成电路设计,控制器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传感器、功率接口以及人机接口等可以暂不涉及),使用Protel 绘制原理图;3.控制算法采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应通过编译,无语法错误)。

二 根据性能指标设计控制器1 调整开环增益K ,使其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由于是I 型系统故1126ssK e == (1) 2 由求得的开环增益绘制BODE 图和阶跃响应Matlab 程序如下clear all ; num=[126];den=[0.00167,0.1167,1,0]; margin(num,den);[Kg,R,Wg,Wc]=margin(mag,phase,w); title('未校正前的系统bode 图') xlabel('频率/(rad/sec)') ylabel('·幅值/dB') ylabel('相位/deg') clear all ; num=[126];den=[1/600,7/60,1,0]; sys1=tf(num,den);sys2=feedback(sys1,1); step(sys2); grid on ;title('阶跃响应') xlabel('幅值/sec') ylabel('时间')程序运行结果图1图2由图可得系统 剪切频率032.5/c rad s ω=Bode DiagramGm = -5.12 dB (at 24.5 rad/sec) , P m = -11.4 deg (at 32.5 rad/sec)(rad/sec)101-270-225-180-135-90P h a s e (d e g )-40-30-20-10M a g n i t u d e (d B )0123456-4-3-2-11234x 106阶跃响应时间/sec (sec)幅值幅值裕度 5.12g K dB =- 相角裕度011.4o γ=- 穿越频率24.5/g rad s ω=且系统闭环阶跃响应不能实现稳定,不满足设计任务指标要求,需要进行校正。

纯滞后控制实验报告

纯滞后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纯滞后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3. 通过实验验证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1. 纯滞后控制系统:纯滞后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即输入信号到输出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这种时间延迟会使得控制作用不及时,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2. 大林算法:大林算法是一种针对纯滞后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闭环控制系统时,采用一阶惯性环节代替最少拍多项式,并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引入与被控对象相同的纯滞后环节,以补偿系统的滞后特性。

三、实验设备1. MATLAB 6.5软件一套2. 个人PC机一台四、实验步骤1. 设计实验模型: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具有纯滞后特性的被控对象模型,并确定其参数。

2. 构建大林算法控制器:根据大林算法的原理,设计一个大林算法控制器,并确定其参数。

3. 进行仿真实验:在MATLAB软件中搭建实验平台,将设计的被控对象模型和大林算法控制器进行联接,进行仿真实验。

4.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实验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大林算法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无控制策略:在无控制策略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存在较大的超调和振荡,系统稳定性较差。

(2)大林算法控制:在采用大林算法控制的情况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超调量明显减小,振荡幅度减小,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

2. 分析(1)无控制策略:由于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系统动态性能较差,导致输出信号存在较大超调和振荡。

(2)大林算法控制:大林算法通过引入与被控对象相同的纯滞后环节,有效补偿了系统的滞后特性,使得控制作用更加及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纯滞后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对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具有较大影响。

第三章 内模控制技术 第一节 纯滞后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 内模控制技术 第一节 纯滞后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3.零稳态偏差特性
I型系统(模型存在偏差,闭环系统稳定,只要设
对系统的PID控制与Smith控制分别进行仿真。
PID控制的仿真程序
%L5405a.m n1=[2];d1=[4 1];G1=tf(n1,d1); tau=4;[np,dp]=pade(tau,2);Gp=tf(np,dp); n2=[7.023 4.295 0.06875]; d2=[0.9287 6.095 0];G2=tf(n2,d2); sys=feedback(G1*G2,Gp);
假若“模型可倒”,即Gˆp1(s) 可以实现
则令
1 GIMC(s) Gˆ p (s)
可得 Y (s) 0
不管 D(s) 如何变化,对 Y (s)的 影响为零。表明控制器是克服
外界扰动的理想控制器。
(2)当 D (s) 0, R(s) 0 时:
假若模型准确,即 GˆP(s) Gp(s)
Smith预估控制的阶跃响应曲线
较好的控制了对PID控制的振荡曲线,使被延迟了的被 控量提前反映到调节器,减小超调使之成为单调上升的 过程。
第二节 内模控制技术
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是一种基于过程数学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新型 控制策略。
它与史密斯预估控制很相似,有一个被称为 内部模型的过程模型,控制器设计可由过程模型 直接求取。设计简单、控制性能好、鲁棒性强, 并且便于系统分析。
1.什么是内模控制?
R(s)
GIMC(s) U(s)
Dˆ (s)
Gp (s)
D(s)


Y (s)
Gˆ p ( s)

Ym (s)

图6-1 内模控制结构框图

基于WinCC的纯滞后过程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基于WinCC的纯滞后过程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p r o c e s s mo d e l i s i mp l e me n t e d u s i n g S i mu l i nk .T he OPC i s u s e d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b e t we e n Ma t l a b a n d S i mu l i n k s o f t wa r e.The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i s s i mp l e a nd t h e s i mul a t i o n
真实验平 台。首先 ,建立了一阶 、二阶纯滞后过程 的动态机理模 型 ;其次 ,利用 Wi n C C组态软件 开发 了实 验 平 台的操作界 面 ,S i m u l i n k编程实现了模型的动态仿 真 ;最后 ,基于 O P C技术实 现 了 M a t l a b和 S i m u l i n k之间
L I Q i , WA N G X i a o - f a n g , B A We i
( 1 .S c h o o l o f C o n t r o l S c i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D a l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2 .D l a i a n S c i e n t i i f c
的通信 。该仿 真平 台操作直 观 ,降低 了实 验成本 ,提高了学 生解 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
关键词 :过程建模 ;仿真实验 ;组态软件 ;时滞

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实验五 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simulink 实现Dahlin 算法的设计方法。

2) 学习使用simulink 进行Smith 预估补偿控制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1. Dahlin 算法的设计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102()100s+1s G s e -=(1)采样周期为2s ,选择期望闭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分别为T τ=5s ,10s ,20s ,设计Dahlin 控制器。

基本原理参见课本P175 7.3节。

2. Smith 预估补偿控制的设计 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3023()2s +60s+1sG s e -= (2) 应用Smith 预估补偿算法设计控制系统,并采用PID 控制。

基本原理图参见课本P182 7.4节。

三、实验内容1) 按式(1)建立系统的Simulink 模型,设计Dahlin 控制器。

改变期望闭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观察不同的仿真结果,记录实验曲线。

当T τ=5s 时,系统的Simulink 仿真图和响应曲线图如下:Simulink仿真图系统响应曲线图当Tτ=10s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图和响应曲线图如下:Simulink仿真图系统响应曲线图当Tτ=20s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图和响应曲线图如下:Simulink 仿真图系统响应曲线图2) 按式(2)建立系统的Simulink 模型,应用Smith 预估补偿算法设计控制系统,消除滞后时间的影响,并整定好PID 参数。

与同一PID 控制器对无滞后的被控对象控制结果相比较,记录实验曲线。

3023()2s +60s+1s G s e -= Smith 预估预估控制系统仿真框图如下图:Simulink仿真图PID控制器选取P=2,Ti=100,Td=0;响应曲线如下图:系统响应曲线图无滞后的仿真图为:Simulink仿真图响应曲线如下图:系统响应曲线图相比较后曲线几乎一样,只是带Smith预估补偿算法设计控制系统的曲线图为后者的向右平移30s。

纯滞后环节高阶系统的内模控制及仿真

纯滞后环节高阶系统的内模控制及仿真

纯滞后环节高阶系统的内模控制及仿真摘要:内模控制(IMC)是80年代初提出的,由Garcia和Morari引进,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对当时提出的两种预测控制算法MAC和DMC进行系统分析;其次是作为Smith预估器的一种扩展,使设计更为简便,鲁棒及抗扰性大为改善。

内模控制器(IMC)是内部模型控制器(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的简称,由控制器和滤波器两部分组成,两者对系统的作用相对独立,前者影响系统的响应性能,后者影响系统的鲁棒性。

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设计直观简便,在线调节参数少,且调整方针明确,调整容易。

特别是对于鲁棒及抗扰性的改善和大时滞系统的控制,效果尤为显著。

因此自从其产生以来,不仅在慢响应的过程控制中获得了大量应用,在快响应的电机控制中也能取得了比PID更为优越的效果。

IMC设计简单、跟踪性能好、鲁棒性强,能消除不可测干扰的影响,一直为控制界所重视。

关键词:内模控制;IMC;鲁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IMC方法不仅已扩展到了多变量和非线性系统,还产生了多种设计方法,较典型的有零极点对消法、预测控制法、针对PID控制器设计的IMC法、有限拍法等。

IMC与其他控制方法的结合也是很容易的,如自适应IMC,采用模糊决策、仿人控制、神经网络的智能型IMC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证明,已成功应用于大量工业过程的各类预测控制算法本质上都属于IMC类,在其等效的IMC结构中特殊之处只是其给定输入采用了未来的超前值(预检控制系统),这不仅可以从结构上说明预测控制为何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为其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内模控制基本结构及其性质内模控制不仅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而且表现出在控制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理论分析方面的优势。

在工业过程中,内模控制用于强耦合多变量过程、强非线性过程和大时滞过程。

内模控制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

基于两级Smith预估的纯滞后系统串级模糊控制仿真设计报告

基于两级Smith预估的纯滞后系统串级模糊控制仿真设计报告

基于两级Smith预估的纯滞后系统串级模糊控制仿真Simulation of Cascade Fuzzy Control Method for Pure Lag System Based on Two LevelSmith Predictors摘要在工业过程中,纯滞后系统普遍存在。

针对副回路中含有纯滞后的串级控制系统,对典型的PID串级控制系统加以改进,提出基于主副回路Smith预估补偿的串级模糊控制方法,在主副回路分别加入Smith预估器,并利用模糊控制器为调节器。

仿真结果表明,该种控制方法相比传统的PID串级控制方法具有更优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串级模糊控制系统;纯滞后;Smith预估器AbstractThe large time-delay systems widely exist in industry process.For the pure lag which exists in the inner loop of cascade control systems,the cascade fuzzy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Smith predictors is proposed.Two different Smith predictors are added in the main and inner of the system separately and Fuzzy controller is used as the main controller.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PID cascade control method in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Keywords:Cascade fuzzy control system; Pure lag; Smith predictor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概述 (1)1.1 问题提出 (1)1.2 历史回顾 (2)1.3 论文贡献 (3)1.4 结构及内容 (3)2 纯滞后串级控制系统设计理论方法 (4)2.1 串级控制系统 (4)2.2 Smith 预估器 (6)2.3 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 (9)2.4 自适应控制 (10)3 两级Smith预估补偿器的设计 (14)3.1 两级Smith预估补偿器的设计 (14)3.2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15)3.3 算法仿真研究 (19)4 纯滞后串级控制系统新型控制算法的设计 (23)4.1 新型控制算法的设计 (23)4.2 仿真分析 (26)5 结束语 (31)5.1论文贡献 (31)5.2今后的工作方向 (31)参考文献 (32)1 概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滞后是广泛存在的。

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及simulink仿真

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及simulink仿真

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及simulink 仿真课题背景:在化工、冶金、石油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较大的纯时间滞后(时延)。

纯滞后往往是由于物料或能量需要经过一个传输过程而形成的,例如从阀门动作到压力传感器的变化。

反馈控制系统是以当前观测到的被控对象的输出为依据的,与给定值比较产生偏差,控制器根据偏差提供一个合适的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因此测量对象实际输出就可以使控制作用及时、大小适度。

然而,过程控制通道或测量变送元件上的纯滞后将影响系统动态性能,使得系统在输人作用下被控对象不能立即产生效果,从而使控制调节不及时,过渡过程时间加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导致过渡过程的剧烈振荡,严重地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

过程扰动通道中的纯滞后对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仅使系统的输出对扰动的反应延迟一个纯滞后时间。

从广义角度来说,所有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都具有纯滞后性,目前克服大滞后的常用控制方有:改进的常规控制方案、预估补偿方案、采样控制方案。

方案采用原理:一、 pid 控制原理:(1) 比例单位:成比例地放大或缩小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 (t ),只要被控制量偏离其给定的目标值,控制其便会产生与偏差信号成正比的输出信号,通过执行器使偏差减小。

(2) 积分单位:主要用来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只要被控制量存在偏差,其输出的调节作用便随时间不断加强,直至偏差为零。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 ,TI 越小,积分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3) 微分单位: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即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出现或变化的瞬间,立即根据变化趋势,在系统中自动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调整速度。

二、 预估补偿控制当系统中纯滞后环节(滞后时间比较大),会导致系统控制不及时,常规PID 控制、微分先行控制、中间反馈控制往往难以取得显著效果。

而预估计补偿控制按照大纯滞后的工业过程的特性,设想一种模型(补偿器)加到反馈控制系统中,力图使控制之后了τ的被控量提前反映到控制器上,使控制器提前动作,从而显著地减小或补偿了时滞给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控制质量。

纯滞后系统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纯滞后系统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I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Pure delay system controller analysis and design
Abstrac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as charged with targeting not only volume of deferred, often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pure delay. For example, the gas material, liquid material is usually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pipeline, solid material is often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onveyor. When the use changes such as regulating the flow of materials,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link transmission time (delay), the material changes to reach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thus achiev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change. The transport process transfer time is a pure time lag. Again, in the heat exchange process, the often heated material temperature as the output volume to be controlled, while the heat-carrying medium (such as superheated steam) flow as a control volume containing the heat medium flow rate after the change,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b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for the output material temperature changes. This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contains a pure delay delivery available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process control, was charged with a la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generally not significant lag,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ontrol system and ignore the impact of lag. When the hysteresi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ystem as well as quality control, then the response lag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ed control.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with time delay is designed to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conventional fuzzy controller. Using the pure inertial link behin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Keywords: controlled object; Pure time delay; adaptive

大纯滞后系统的模糊Smith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大纯滞后系统的模糊Smith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图 1 带 纯 延 迟 环 节 的 控 制 系 统
由于闭环特征方程 中出现 了纯滞后环节, 使系统的稳定性 降低, 过渡过程时 问增 长, 超调量增大, 果是 常规 PD控制器, 如 I 当纯滞后时间足够大, 系统将是本质不稳定 的。 mt Si h预估控制 被认 为是克 服大 时滞过 程 的最有 效控制 策略 之一 , 统 的 传 St mi h预估控制 系统框 图如图 2所示, 补偿环节 G S( e m( 1 - )一 称为 S i 预估器。 mt h
完全相 同。
三、uz— F z y Smi t h控 制
S i 预估补偿控制的缺点是对模型误差较为敏感,对于 mt h
具有 时变特性 的对象 , 当模型误差较大 时, t S h预估补偿 控制 mi
系统 的品质会变坏, 甚至失去稳定性 。而模 糊控制对 参数变化
图4 输入 、 出 变量 的 隶 属 度 函 数 输
Gc ): —— —— 'S — ( _ ——一 ( 2 )
预估 控制的优点 , 对纯滞后特性有较 好的补偿作用 , 对被控对 象参数 的变化有较 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改进后 的 F zyS i uz— mt h
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 良好 的控制品质 。
二 、 mi S f 估 控 制 h预
控制系统 , 则控制效果 很难令人满意 。
针对大时 滞 、非线性 、时变 的控 制对象 ,设计 了一 种 F zyS i uz— m t h控制器, 把对时滞系统最有效的控 制策略之一的 S t mi h预估补偿控制和对参数变化和噪声不敏感 、 鲁棒性 强的 模糊控制方法结合起来 , 利用 S i mt h预估器对模糊控 制进行有
图 2 S t mi h预 估 控 制 原 理 图

基于MATLAB的纯滞后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纯滞后系统仿真

• 41•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气体或液体物料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生产过程,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在此时间范围内,尽管控制器已发出控制量改变的指令,但由于传输的延时执行机构不能立即响应,从而被控量不能及时跟随控制量的变化,Ki=0.05,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延时时间为5s 的系统其超调量为3.75%比较小,调节时间为40s ;而延时时间为10s 的系统超调量达到50%,调节时间为150s ,显然对于时滞比较大的滞后系统采用单纯的PID 系统控制质量不高。

基于MATLAB的纯滞后系统仿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张松兰图1 常规PID控制方案的系统响应曲线单纯的PID 对大滞后系统控制效果不太好,现对常规PID 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分别采用微分先行控制和中间微分控制方案对延时为10s的大滞后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是将输图2 微分先行框图图3 中间微分框图输出量会产生较明显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时间,最终使控制质量不佳控制效果变差,一般把纯滞后时间与生产过程的时间常数之比大于0.3的过程称为大滞后过程。

大滞后过程的滞后时间越大,系统稳定性就越差,控制难度也越大,实际生产过程会出现结焦等失控现象,本文针对过程控制系统中纯滞后系统的控制方案展开实验研究。

1 常规控制方案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PID 控制,通过调节PID 参数使系统输出量达到期望的控制目标,现以单回路控制系统为例分析延时时间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设回路的传递函数为,延时时间为5s ,给定输入信号r(t)=8*1(t),此系统纯滞后时间与生产过程的时间常数之比大于0.3为大滞后系统,为分析延时时间的影响另取延时时间为10s 两个系统进行对比,设定控制器参数KP=0.15,出信号先进行比例微分然后送到控制器中,对滞后过程进行补偿,其框图如图2所示,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是将输出信号进行微分后送到对象,提前进行调节控制,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纯滞后对象PWM控制的Matlab仿真

纯滞后对象PWM控制的Matlab仿真

纯滞后对象PWM控制的Matlab仿真
邢青青;郝继飞
【期刊名称】《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文中用于控制时间滞后系统的方法是一种新方法-PWM控制器.它在过程控制领域有它独特的优势.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技术对采用PWM控制器的纯滞后模型(FOPDT)及(SO PDT)进行仿真.仿真时按滞后严重程度分为小滞后、大滞后,分比例和比例积分调节两种情况分别仿真.文中给出了部分仿真图形用来研究对不同的被控对象而言,PWM周期与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采样周期T在每种情况下的合理范围.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邢青青;郝继飞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PWM用于控制纯滞后对象的研究 [J], 邢青青;郝继飞
2.一阶加纯滞后对象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柏滢;林都
3.智能控制与复合控制在二阶时变纯滞后对象的应用研究 [J], 肖佐无;谢永芳
4.对大惯性纯滞后被控对象的PD控制算法和Smith予估器控制算法的探讨 [J], 孙戈
5.大纯滞后纯积分对象的二阶自抗扰控制 [J], 要晓梅;王庆林;韩京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纯滞后系统的单神经元-Smith控制器及其仿真

纯滞后系统的单神经元-Smith控制器及其仿真

纯滞后系统的单神经元-Smith控制器及其仿真
樊秀芬;付兴武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03(020)009
【摘要】该文针对大纯滞后系统控制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神经元-Smith控制器,并利用SIMULINK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充分发挥了神经元自适应、自学习的功能,弥补了单纯的Smith控制器在处理纯滞后问题中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
【总页数】3页(P135-136,139)
【作者】樊秀芬;付兴武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系,辽宁,阜新,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系,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两级Smith预估的纯滞后系统串级模糊控制仿真 [J], 刘寅东
2.基于MATLAB的纯滞后系统的模糊Smith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J], 谭敬辉;张绍德
3.纯滞后系统的单神经元-Smith预估控制 [J], 邢红颖;梁伟平
4.大纯滞后系统的模糊Smith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J], 谭敬辉;张绍德
5.纯滞后系统的单神经元Smith预测控制 [J], 田杰;龚至豪;任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实现。 % , % 二阶纯滞后对象的内模 * + - 控制器设计 设被控对象为 ! 1 " / ( ) . / # 0 (( ) (( ) / & $ / & $ $ % 近似的对象模型为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同理可得内模控制器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的传递函数为 相应的单位负反馈控制器 5 %/ ) (( ) $ ( ) / & $ / & $ . 3 / $ (( $ % () 5 #( %/ # % ! ( ) ( ) ) $ 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其中, 滤波器增益与时间常数为 $ ! " #( ) ! & " !% ( ) $ 4 ( ) $ 2 ( ) $ %
纯滞后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王福永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苏州 ! ) # 1 ) ! #
"
摘要: 介绍纯滞后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内模控制器能克服 被控对象增益和时间常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纯滞后; 内模控制; 单纯形法; 仿真 中图分类号: 2 3 # ! 文献标识码: 4
第% -卷
王福永: 纯滞后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 -
用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内模 ! " # 控制器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内模控制系统与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内模控制系统的响应如图0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01 . % " #$ 3& ( # . / 2 /1 4 ( . " 56 04 * $ 7 . " * " * , " *8 $ 5 " ’
, 89 1 2 + 3 45 6 7 :; < 7 = < ? @ >
表% 被控对象的 1、 2 2 +、 % 变化时的时域指标 1 ( ) , ( ) 5 + ) ( + ) + + ) % 2 + + ) 9 + ) , % ) ( % ) % % ) 0 2 % % ) 0 % ) * ) ( ) ) 9 ( ! 6 7) ( ( ( ) ( % ) 0 : * ) ( ( ( & 8 7) &% : 0 ) ( 0 ) % ( + ) 5 ( * ) 9 ( 0 + ) 5 (
许多工业对象存在严重的纯滞后, 对自控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常 采用史密斯预估补偿方案。但当预估模型与实际对象模型有偏差时, 控制质量不理想, 差异 较大会造成系统不稳定。纯滞后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既简单又直观, 系统能够以零稳态 误差跟踪参考输入信号。
# 内模控制原理
内模原理表明: 如果 5 ( ) ( ) 包含了参考输入信号 8 ( ) / , 那么: ( ) 就能 (在稳态 6 7 5 7 7 9 # 7 ;
设一阶纯滞后被控对象为
万方数据
$ 14 ( ) . / # 0 / % 6 & $
8 0
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第 %期
, 取! , , ,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一阶纯滞后的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时域指标为 调节时间4 超调量 1 ( ! " ) # " 3 3) ! " ( ) ( 5 2 -0 用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内模 1 控制器为 6 0 . / % ) ( + 7 8・ () ( , %- ! ( ) ( + . / % . ! ! "的内模控制系统与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内模控制系统的响应如图"所示。
设二阶纯滞后被控对象为 % : 8 ( ) 9 < ! ) ( ) ( 0 . / % " . / % , 取! , , , 则&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0 ( ) ; % ; . / % . 二阶纯滞后的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时域指标为 万方数据 超调量 调节时间4 ( 1! # ) ; " 3 0 3) ! " # ) # ( 2 -
[ ] # ( ) , 并且跟踪性能是鲁棒的 。 下) 渐近跟踪上< ;
内模控制系统及等效模型如图#和图!所示。
图# 内模控制系统
" 收稿日期: ! ) ) ! . ) 0 . ! =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 王福永 ( , 男, 副教授, 主要从事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研究。 # / 0 1 .)
. :
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 式中, 二阶滤波器的!应该取多大为好, 只能凭经验设定。 差, 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 另外 ( 4 " , 在一阶和二阶纯滞后对象的内模控制器中, 都有滤波器 ! 其中 ! "和 ( " 是待定常数, ( / & $ " [ ] 2 可以用单纯形法在控制系统调节器优化设计的方法得到 。
2 仿真研究
: " 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控制系统中, 被控对象 & 9 的 &! , , , , % *! 0为( ) ; ( ) + % ) ( * . / % , 其中 &!% , 其它数值为模型 % ) % % ) 0倍时的时域指标为表% 所示, *!0 为模型匹配情况, 失配情况。
图" ! ! "与寻优设计的内模 1 6控制系统响应 表% 被控对象的 &、 * 变化时的时域指标 & ( ) ; ( ) + % ) ( % ) % % ) 0 * % ) 5 % ) ; 0 ) ( 0 ) 0 0 ) # ( 1 2 3) ( ( ( ) ( 8 % ) ; " 8 ) 0 # ( 4 3) -0 " 7 ) 0 ( 0 + ) 7 ( 0 0 ( ( ) () ( ) " $ # %! "& ! & # ( ) 可实现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在" ( ) 中增加了二阶滤波器 * ( ) 。即 为了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阶滤波器 * ( ) 的传递函数为 # ( ( ) * # % ! ( ) " # ’ ( 由泰勒公式知
图0 ! ’ -与寻优设计的内模 ! " # 控制系统响应
1 4 " & , 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控制系统保留, 被控对象 的 1’+ , 2 3 +’% ) (2 (2 ) . / + . / + + % , , , , 其中1’ , , 为模型 -为( ) , ( ) 5 + + ) + + ) %倍时的时域指标如表 % 所示, + 2 % 2 2 %’ +’ %’ 匹配情况, 其它数值为模型失配情况。
第! "卷第#期





报 (工

版)
$ % & ’ ! "( % ’ #
(/ * + , ! ) ) " ! ) ) "年 !月 ! " # $ % & ’" () " " * + ", # % . / $ ) 0 1 % 2 % / / $ % 2) * / % * // 3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0 / . ) 1
由图+ 、 图% 、 表+和表%可见, 单纯形法寻优设计的内模控制系统比凭经验设定的内模 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大大减小。在被控对象的增益 1 和时间常数 2 变化; 控 % ( 7的范围内, 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基本上可以认可。
0 结论
纯滞后系统采用带二阶滤波器的内模控制器后, 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并且工程上实现也 比较容易。如果滤波器的增益 1 系统的动态品质 < 和时间常数 2 < 再用单纯形法寻优取得, 将更优。 (下转第9 ,页)
万方数据
V U
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第 ’期
[ ] 王经卓, 等"基于 # / [ ] , ! $模式的空间凸轮远程协同设计系统 % "中国机械工程, ! & & ’ ( [ ] 戴同" / /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 * + * +. 基本教程 " ’ / /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