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辅助检查

合集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辅助检查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和MRI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

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 进行查。

2、超声检查(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作为TIA 患者的一个基本检查手段,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

但其对轻中度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较低,也无法辨别严重的狭窄和完全颈动脉阻塞。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有力手段。

能发现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判断侧支循环情况、进行栓子监测、在血管造影前评估脑血液循环的状况。

(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与传统的经胸骨心脏超声相比,提高了心房、心房壁、房间隔和升主动脉的可视性,可发现房间隔的异常(房间隔的动脉瘤、未闭的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心房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3、脑血管造影(1)选择性动脉导管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最准确的诊断手段(金标准)。

但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

(2)CTA(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新技术,但是不如DSA 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且可导致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过度。

4、其他检查对小于50 岁的人群或未发现明确原因的TIA 患者、或是少见部位出现静脉血栓、有家族性血栓史的TIA 患者应做血栓前状态的特殊检查。

如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常规检查异常,须进一步检查其他的血凝指标。

临床上没有TIA 的常规、标准化评估顺序和固定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常需因人而异,如一位老年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有多次的单眼黑矇发作,应尽快检查颈动脉;而若是个年轻女性患者,有自发性流产史、静脉血栓史,多灶性的TIA 就应该检查抗磷脂抗体等。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

一、症状体征: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 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

1.主要临床症状:(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临床表现类型: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及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 种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 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 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

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 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 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 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

脑电图检查的须知有哪些

脑电图检查的须知有哪些

脑电图检查的须知有哪些?
脑电图是一种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主要用于颅内器质性病变如癫痫、脑炎、脑血管疾病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的检查。

其原理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协助诊断。

因其极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1)检查前准备
(1)头发洗净,不要使用护发或定型产品,以免影响检查。

(2)进餐后检查,以防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

(3)检查前3日停用各种药物,不能停药者需提供药物名称、剂量和服用方法,供医生参考。

2)检查后注意事项
(1)检查时精神不要紧张,头皮上安放接收电极(不是通电)。

(2)全身肌肉放松,以免肌电受干扰。

(3)按医生要求,睁眼、闭目或过度呼吸。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一) (1)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二) (3)三、脑血管病筛查与干预 (5)四、重症脑血管病管理概述 (7)五、认知障碍评定常用量表 (9)六、认知障碍的评定(一) (11)七、认知障碍的评定(二) (13)八、老年认知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15)九、老年认知障碍与抑郁 (17)十、脑血管病与基因 (19)十一、干细胞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 (21)十二、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 (23)十三、失语症非言语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24)十四、前庭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26)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一)1.对于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痴呆说法错误的是()A.是重度VCI最常见的类型B.病理改变主要位于皮质下C.脑小血管疾病是主要病因D.腔隙性脑梗死和广泛融合的脑白质高信号是最主要的影像学表现E.影像学表现是腔隙性脑梗死和广泛融合的脑白质低信号参考答案:E2.MoCA量表,正常界值划分标准,大于等于()分为正常A.1B.7C.17D.20E.26参考答案:E3.对于卒中后痴呆说法错误的是()A.认知障碍与脑出血或脑缺血卒中事件的时间关系是区分PSD与重度VCI其他类型的关键B.认知障碍出现在卒中后6个月以内C.持续3个月以上D.卒中患者可同时有多种血管性脑损伤病理/影像学证据E.认知障碍出现在卒中后6个月以上参考答案:E4.VICCCS将()视为VCI神经影像诊断的“金标准”A.CTB.MRID.X线E.ECT参考答案:B5.卒中后痴呆简称是()A.PSDB.SIVaDC.MixDD.MIDE.AD参考答案:A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二)1.关于卒中后认知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胆碱能系统受损与血管性疾病共同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B.卒中后胆碱通路受损与认知障碍相关C.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上升D.多奈哌齐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E.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痴呆风险参考答案:C2.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卒中的累积发生呈()的发展A.渐进性B.指数性C.直线型D.衰减性E.对数性参考答案:A3.卒中恢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以达到早期确诊和干预PSCI的目的A.每1个月B.每2个月C.每3个月D.每4个月E.每5个月参考答案:C4.MMSE筛查时,耗时≤()分钟A.5B.8C.10D.15E.20参考答案:C5.卒中后认知障碍简称是()A.PSDB.SIVaDC.MixDD.MIDE.PSCI参考答案:E三、脑血管病筛查与干预1.起病最快的脑血管病是A.脑血栓形成B.脑出血C.脑栓塞D.蛛网膜下腔出血E.腔隙性脑梗死参考答案:C2.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A.气管炎B.高血压C.饮酒D.吸烟参考答案:B3.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是A.MRIB.CTC.B超D.X线E.血清学检查参考答案:B4.脑血管病介入适应症有A.颅内外血管性病变B.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C.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D.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关于脑血管病不正确的是A.缺血性脑血管病占30%-40%B.出血性脑血管病由长期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引起C.糖尿病是脑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D.死亡和致残率高E.情绪激动和劳累是主要诱因参考答案:A四、重症脑血管病管理概述1.最常见的重症脑血管病不包括哪项?A.脑出血B.脑静脉血栓形成C.感染性脑卒中D.大面积半球脑梗塞参考答案:C2.关于重症脑血管病的气道管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应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维持氧饱和度>94%B.在多种病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及急性意识障碍时,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C.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进行评估,及时拔出气管插管D.当患者拔管失败或插管超过7d,应选择时机进行气管切开参考答案:D3.最常见的重症脑血管病有哪些?A.包括重症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

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

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金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这些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脑血流量和代谢情况,以帮助诊断脑
血管疾病和判断损害程度。

2. 磁共振成像(MRI):MRI 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检
测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脑出血、动脉瘤等,并评估组织的损伤程度。

3. 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可以快速获得大
脑内部结构的横断面图像,用于检测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血栓等。

4.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这些技术可
以直接显示脑血管和血管壁的情况,用于检测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

5. 脑电图(EEG):EEG可以检测脑电活动,辅助诊断脑血管疾
病如脑缺血和脑血栓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脑血管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查方法来进
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部血液供应:



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 颈内动脉分出: 1、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 4、大脑前动脉 5、大脑中动脉 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颞、顶 叶及基底节区血液。



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缘合成基底动脉,依次为: 1、小脑后下动脉 2、小脑前下动脉 3、脑桥支 4、内听动脉 5、小脑上动脉 供应小脑及脑干。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由 前交通动脉连接,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 由后交通动脉连接,构成脑底动脉环。
病理生理




人脑重量占体重 2~3% 占心脏每搏输出量 20% 全身氧耗量 20% 葡萄糖 25% 正常每分钟约有800 ~ 1200ml血液通过脑, 约1/3 经基底动脉, 2/3 经颈内动脉。 脑氧、葡萄糖贮备甚微,一旦完全阻断血流, 很快就发生不可逆损害。 所以脑血流供应正常是脑功能正常和结构完整 的首要条件。

平均动脉压在60~ 160mmHg变化时,通 过舒张或收缩血管 口径, 脑血流量保 持不变, 称为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


脑细胞是最娇嫩细胞, 血流完全阻断, 6 秒钟代谢受累, 2分钟脑电停止, 5分钟 离子平衡破坏, ATP耗尽, 膜离子泵功能 障碍: K+流出, Na+、Cl-和水进入胞内, 持续5~10分钟就发生不可逆损害。 挽救脑组织必须在不可逆损害发生前的 短短时间(窗)内恢复血流供应。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 是 专指腔隙灶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腔 隙综合征”的一种脑梗塞临床类型。我 国临床中最常见。“腔隙”(lacunar),原 指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微梗塞灶。 影像检查多可显示最大直径小于1.5cm的 小缺血灶。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

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操作常规脑梗塞【辅助检查】临床拟诊为脑梗塞者应作以下诊断性及危险因素(RF)检查,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综合评分记录。

1.头颅影像学检查:若早期(48小时内)CT扫描未见梗塞者,应予复查或作MRI。

病程中对疑有出血性梗塞、复发或病情加重者应考虑复查CT或MRI,有条件者可作SPECT。

2.脑循环动力学检测: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每例病人应争取尽早TCD,检查颅内外脑血管是否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判断颅内外血管闭塞后侧支代偿及闭塞血管再通情况。

如有异常,应根据病情演变及治疗反应予以复查。

⑵颈动脉彩超对疑有颈动脉病变者应作颈动脉双功超声检查。

检查颅外颈部血管,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可发现颈部大血管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

⑶头颅和颈部CT血管成像(CTA)了解颅内外大血管有无狭窄、闭塞、斑块、血管畸形及其程度、范围。

⑷头颅和颈部核磁血管成像(MRA)检查颅内和颈部血管有无严重狭窄、闭塞及血管畸形。

⑸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动脉内溶拴(急诊即刻安排)或拟行血管内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搭桥术。

经无创检查(TCD、颈动脉彩超、MRA或CTA)仍不能明确诊断时进行DSA,是明确血管病变的最可靠方法。

⑹脑栓塞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可作TCD栓子监测。

3.RF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糖、血脂全套、血凝纤溶动态、血小板计数、血球压积、凝血象等);血液特殊检查(抗心磷脂抗体、血同型半胱氨酸、S蛋白、C蛋白和动脉炎等的检查)。

4.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拟诊脑栓塞者,应作ECG,了解是否有房颤等心律不齐或脑梗塞后心脏改变,必要时作UCG,检查心脏结构、功能及是否有附壁血栓。

能发现心脏和主动脉弓栓子源,尤其对年轻脑梗塞患者找不到其他病因时,经食管超声有时能发现潜在的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

【治疗常规】一、急性期治疗:包括整体治疗、根据病因分类治疗和特殊治疗(溶栓、抗凝、降纤、神经保护剂、中医中药)1.整体治疗⑴患者平卧有助于脑灌注,尤其有基底或颈内动脉等大血管闭塞者。

脑血管病病例

脑血管病病例
2、可能的诊断为哪些疾病?
病例1 辅助检查
脑脊液压力320mmH2O
常规、生化、细胞学均基本正常。
病例1 复查CT
病例1
病历1
颅脑MRV显示,上矢状窦充盈不良,部分未见充盈。
临床诊断: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伴双侧额叶出血
病例2
患者,男,30岁 【主诉】 因头痛、呕吐7天,双下肢无力4天,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2小时。
既往体健,否认中毒、过敏史等。有口服避孕药史。
病例1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 乳头水肿。颈强阳性。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 侧Babinski征阴性。深浅感觉查体未见确切异常。指 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双侧稳准。
病例1
1、你认为应该做哪些相关检查?
4、复查颈MRI示颈椎退变。
5、头颅MRI两侧顶、枕及右颞区见斑片状T1高、T2 高信号,间有低信号,DWI为较高信号间有低信号;MRV 示上矢窦前2/3不显影及双横窦显影不良。
病例2
考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予低分子肝素谨慎抗凝、脱水、扩容补液、依达拉奉清除自由 基、抗痫及防治感染等对症处理,病情好转,意识转清,癫痫控制。 后因经济原因,要求转回当地医院医院治疗。出院确诊CVST。 出院后随访患者回家后未再继续治疗,病情再度恶化,因癫痫持 续状态于出本病①患者有静 脉窦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如感染、高疑状态等;另注 意部分特发性CVST病因不明[4];②进行性颅内压增 高,同时无明显神经定位体征,尤其颅CT(-)者;③无明 显诱因地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癫痫发作,且病情进行 性加重者;④不典型脑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 下腔出血等病,尤其是在治疗无效时均应想到CVST可 能,及时检查MRI、MRV,必要时DSA以便早期诊断。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CT、MRI、颅内血管造影、脑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

其中,脑CT和MRI 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确定梗死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类型。

颅内血管造影可用于明确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可用于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血脂和血糖等检查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危险因素。

三、治疗原则: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脑功能、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变类型和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

四、预防措施:脑梗死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预防等。

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戒烟限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药物预防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检查是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的重要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流变、血生化等。

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脑CT可以显示病灶的低密度、局部脑组织肿胀和致密动脉影等特征。

脑MRI能更早地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

DSA、MR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可以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

脑脊液检查一般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

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但在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

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

TIA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 颈内动脉系统的TIA 多表现为单侧(同侧)眼睛或大 脑半球症状。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矇、雾视、视 野中有黑点或有时眼前有阴影仿佛光线减少。大脑半 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可以出现 言语困难(失语)和认知及行为功能的改变。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 通常表现为眩晕 、 头昏 、 构音 障碍 、 跌到发作 、 共济失调 、 异常的眼球运动 、 复视 、 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注意 临床孤立的眩晕、头昏、或恶心很少是由TIA引起的。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患者可能有短暂的眩晕发作 ,但需 同时伴有其它的症状 ,较少出现晕厥、头痛、尿便失禁 嗜睡、记忆缺失或癫痫等症状。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
后循环梗死(POCI):
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 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 的脑干、小脑梗死。 腔隙性梗死(LACI): 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 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 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 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二)辅助检查
头颅CT和MRI 超声检查
1
颈动脉超声检查2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3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脑血管造影
DSA、CTA、MRA
二、治 疗
(一)控制危险因素
(二)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已证实对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抗血小板 治疗能有效预防中风 。 对 TIA 尤其是反复发 生TIA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作用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不同, 不影响环氧化酶,而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 导的血小板聚集,但不良反应较多。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希望对大家有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第一节概述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伴发动脉病变,还有一些少见病因如心脏病、血液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

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两种。

二、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与心脏病、肿瘤一起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脑代谢非常活跃,其重量在成人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2-3%,而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储备,缺氧5分钟,脑组织便可有不可逆损害。

因此争取时间就是挽救脑功能。

三、脑部血液供应脑血流由两个动脉系统供应,即椎基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等的血液。

其入颅后依次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血供。

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核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的前上部。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1颈椎间孔入颅,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的部分,即枕、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和丘脑等。

该两动脉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脑底形成动脉环(Willis环),以调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及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

急救中心急性脑血管病救治考核试卷

急救中心急性脑血管病救治考核试卷
13.以下哪项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
A.控制高血压
B.控制糖尿病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D.增加盐分摄入
14.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鼓励患者多饮水
B.避免经口进食,改为鼻饲
C.鼓励患者强行进食
D.观察患者吞咽困难情况,无需特殊处理
15.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头部CT
B.头部MRI
C.脑血管造影
D.腰椎穿刺
6.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可能包括:()
A.肺炎
B.消化道出血
C.肾功能衰竭
D.脑积水
7.以下哪些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
A.健康饮食
B.规律运动
C.控制血压
D.戒烟限酒
8.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的目的有:()
A.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B.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5.急性脑出血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_______。
6.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_______。
7.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_______。
8.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采用的饮食方式是_______。
9.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中,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_______克以下。
A.意识障碍加重
B.肢体瘫痪加重
C.血压下降
D.呼吸困难加重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包括:()
A.高血压
B.动脉硬化
C.糖尿病
D.吸烟
2.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脑卒中护理手册.

脑卒中护理手册.

脑卒中护理手册目录1.脑卒中的基本概述2.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及临床体征的评估3.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6.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及护理7.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及护理8.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基本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

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它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目前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致死病因,发病率120-180/10万,每年死亡病例大于150万,存活者600-700万,且2/3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本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脑卒中常见症状及临床体征的评估一.头痛: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评估:1.病史(1)了解头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询问是全头痛,局部头痛还是部位转换不定的头痛:是搏动性头痛还是胀痛,钻痛,钝痛,触痛,撕裂痛或紧箍痛,是轻微痛,剧烈痛还是无法忍受的疼痛。

(2)头痛的规律:询问头痛发病的急缓,是持续性还是发作性,起始与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激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急起的头痛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

(3)有无先兆及伴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头痛,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疼痛常用工具:1.数字式疼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

2.文字描述式,将一直线等分5段,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

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患者选择其一表示疼痛程度。

五年制教材第八章脑血管疾病概述

五年制教材第八章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畸形
01
02
03
04
病因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后天 因素如创伤、感染等也可能导
致脑血管畸形。
症状
搏动性头痛、出血、癫痫等。
诊断
头颅CT、MRI和脑血管造影 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 物治疗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3 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来自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精准医疗的推广
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脑血管疾 病的治疗将更加精准,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将 得到广泛应用。
康复医学的重视
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康复 医学在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将发挥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 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脑梗死
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 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因高血 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所致,约占全部 脑卒中的20%~30%。
出血性卒中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控制颅内压
通过药物或手术降低颅内压,减 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止血治疗
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止血治疗,如使 用止血药、介入栓塞等。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深静脉 血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防止再出血
通过药物或手术手段防止蛛网膜 下腔再次出血,降低死亡率。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确定。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病史是脑卒中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作的时间、症状的表现、病因的可能性等。

通过患者或家属的描述,医生可以初步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为后续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突发性头痛、意识丧失、言语障碍等症状都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因此患者的病史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脑卒中诊断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

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指标、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的可能性。

例如,面部肌肉的麻痹、肢体无力、瞳孔异常等体征都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因此体格检查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脑卒中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医生通常会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脑卒中。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的脑部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脑梗死、脑出血等情况。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全面、系统的诊断流程,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卒中,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诊断和治疗。

脑血管疾病怎么检查

脑血管疾病怎么检查

脑血管疾病怎么检查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动脉瘤、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及时的检查和诊断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则包括对神经系统的全面评估。

2. 血压测量: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测量血压是常规检查项目。

3.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可能的代谢问题。

4. 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因为心脏疾病可能与脑血管疾病有关联。

5. 头颅CT扫描:CT扫描能够快速显示脑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于急性脑梗塞和脑出血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6.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对于脑梗塞、肿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优势。

7. 脑血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是诊断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的重要手段。

8. 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部动脉的血流情况,可以发现颈动脉狭窄或斑块。

9. 脑电图(EEG):评估大脑的电活动,对于癫痫等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10.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检查其成分,对于某些炎症性疾病和脑出血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患者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同时,对于检查结果的解读也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除了医学检查和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篇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篇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篇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鉴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发病年龄动脉瘤好发于30~60岁,血管畸形青少年多见多见于50~65岁常见病因多为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状态活动、情绪激动活动、情绪激动起病速度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血压多正常或可增高多明显增高头痛极常见,剧烈常见昏迷见于重症患者,为短暂性见于重症患者,为持续性神经体征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神经定位体征少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头颅CT 脑池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脑实质内高密度灶脑脊液血性(均匀一致)血性(洗肉水样)辅助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1.CT/MRI检查大多正常。

2.MRI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发病早期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

3.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源性栓子的可能。

4.CTA/MRA血管造影: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初步了解脑血管狭窄程度。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评估颅内外血管病变最为准确的诊断方法。

脑栓塞的辅助检查1.脑CT检查:头颅CT在发病后24小时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

24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

脑CT检查对于排除出血有很大帮助。

2.MRI: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发病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

MRI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发病后的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性改变。

脑出血辅助检查CT检查:是临床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

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影。

MRI检查比CT更容易发现脑血管畸形、肿瘤和血管瘤等可引起脑出血的病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查(1)头部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准确率较高。

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动脉瘤位置,病因诊断可靠的证据;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3)腰椎穿刺:诊断SAH的重要依据,但有诱发重症病例脑疝形成的危险。

TIA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起病突然B.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大致相似C.每历经一次发作均遗留相应局灶症状D.大多无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征E.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正确答案』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中不应出现A.发作突然B.恢复较快,一般仅遗留较轻的神经功能缺损C.持续时间短暂,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应完全消失D.常反复发作E.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有效『正确答案』B女,32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sistant examination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王秋华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高发病率
110/10万人口
高死亡率
世界死亡原因前三位,国内第二位,北京第一位
高致残率
幸存者中的致残率60~80%,依赖率15%
低龄患病趋势
中国死亡原因调查〔1998年〕
9 结核42 113 106 80 69 25
9 9
6

脑部重量1300~1500克,约占体重的 2%

脑耗氧量是全身总耗氧量的20%

脑血流量约占心搏出量的17%左右

颅腔内容(脑组织与脑脊液不与 颅外直接相通,只有脑动脉与脑 静脉与颅外相通) : ? 脑脊液占颅腔总容积的10% ? 脑血流量占 2~11% ? 其余是脑组织
频谱图像反映血流方向与状态。曲线方向在基线上为正值表 明血流朝向探头;基线下为负值表明血流背离探头;湍流时 红细胞的速度梯度范围增大表现 为频谱变宽,频窗消失。频谱亮 度反映探头内相同流速的红细胞 数量,频谱灰阶变深表明红细胞 数量增多,变浅时红细胞数量减 少。
TCD 的测量参数
血流速度 脉动参数
流速增快见于心输出量增高,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痉挛及 侧支循环的代偿血流等;减慢提示脑血流量减少,血管充 盈度下降;见于动脉闭塞或严重血管狭窄的远端,脑血管 微动脉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少等。
TCD 的测量参数
血流速度 脉动参数
脉动参数是反映血管弹性和阻力的指标,包括阻力指 数和脉动指数,是通过血流速度计算得出。
大脑后动脉( PCA) 大脑后动脉( PCA)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频谱显示(音频信号 & 频谱图像) 参数测定(血流速度 & 脉动指数)
TCD 频谱显示 (spectral display)
音频信号 频谱图像
音频信号是血流过程的声音变化,可反映血流速度,快速血 流产生高调、尖锐声音;慢速血流产生低调、沉闷声音。
排位
城市 致死疾病
1 肿瘤 2 脑血管病 3 心血管病 4 呼吸系统 5 外伤 / 中毒 6 消化系统 7 内分泌;营养不良 8 泌尿生殖系统 9 精神病 10 神经系统疾病
农村
死亡率 1/10万
致死疾病
139 呼吸系统疾病 138 脑血管病 107 肿瘤 87 心血管病 39 外伤 / 中毒 19 消化系统 17 泌尿生殖系统
脉动参数增大提示血管阻力增高,如脑动脉硬化、高 血压病、颅压增高等;反之,阻力减低可因血管扩张,如 高碳酸血症,贫血,使用扩管药物或脑动、静脉畸形等。
? 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 =(Vs -Vd)/ Vs
? 脉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 =(Vs - Vd)/ Vm
根据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将血流速度分为: ? 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Vs) ? 舒张期末峰流速(end-dia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Vd) ? 平均峰流速(mean peak flow velocity, Vm)
Vm较少受心率、心肌收缩力、外周阻力和主动脉顺应 性等因素影响,因此临床意义最大。
正常红细胞表明带有负电荷, 使红细胞间互相排斥,并在血管 内红细胞呈各自分散的先前流动
血液流变学检查
超声诊断学
Ultrasound diagnosis
超声诊断方法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 脑循环动力学检查 Cerebrovascular dynamics analysis
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脑血栓形成
Cerebral thrombosis
脑栓塞
Cerebral embolism
腔隙性脑梗塞
Lacunar infarction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脑部血液循环特征
脑组织的供能特征 无能量储备,需血液循环连续不断地提供氧和葡萄糖 脑血液供应完全停止时 ? 6~8 秒后,脑灰质内即无任何氧分子 ? 10~20 秒间,意识障碍和脑电图异常 ? 3~4 分钟后,脑组织内的葡萄糖耗尽 ? 5 分钟后,脑部神经元开始依靠蛋白质分解维持能量代 谢,但仍可存活长达30分钟 脑血流受阻,但未中断时 ? 神经细胞的功能丧失,但仍能存活6~8小时
高血压脑病
Henycpeeprtheanlsoipvaethy
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方法
? 血液检验 ? CSF 检验 ? 超声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核医学检查
血液检验
Blood tests
血液检验 Blood tests
? 血常规(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 ? 血糖(空腹与餐后) ? 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 ? 血液流变学(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与聚集率) ? 血小板聚集率 ? 纤维蛋白元定量
TCD临床适应症
TCD 适用于缺血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并对颅内深层血管狭窄产生的涡流发现较为敏感, 可动态观察脑血流变化,间接反映血管痉挛与缓 解,弥补了 MRA 和 DSA 的不足。但检测深层血 管存在着操作误差和受检者个体血管差异等诸多 因素影响。
血液常规检验 Blood rutting tests
有形成分 ? 红细胞(3.5~5.5 x 10 12/L) ? 血小板(100~300 x 10 9/L ) ? 白细胞(4.0~10.0 x 10 12/L)
血液流变学
? 红细胞的变形 正常红细胞直径在6~9微米,
流经直径较小的毛细血管时靠自 身的变形通过 ? 红细胞的聚集
? 颈动脉声像图 Carotid ultrasonotomogram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颞窗
眶窗
枕窗
颈内动脉( ICA) 眼动脉( OA)
椎动脉( VA)
大脑中动脉( MCA ) 颈内动脉虹吸部( CS)基底动脉( BA)
大脑前动脉( ACA) 后交通动脉( PcoA) 小脑后下动脉( PIC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