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七大机构简介
厦门大学相关简介
![厦门大学相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2b4fe783c4bb4cf6ecd15f.png)
厦门大学相关简介
厦门大学相关简介
厦门大学简介
学校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
重点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
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
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文科基地20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4个。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
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近五年有6篇论文发表在《自然》
和《科学》上,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厦门大学人
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
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2007和2008年均居全国高校第八位,2007和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项目分别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三位,19项成果获第四
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建“全球十校联盟”的多边国际大学合作组织。
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
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
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心理学考研之厦门大学
![心理学考研之厦门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efcaeced15abe23482f4d97.png)
厦门大学一、院校特色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 1921 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位于厦门市南端,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之初便设有师范部,此后历经教育学部、教育学院、教育学系的变迁,1953年院系调整后保留教育学教研室至1965年。
1978年5月17日,潘懋元先生创建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4月6日改为现名。
本院是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拥有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单位,中国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依托本单位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院下设教育理论研究所、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另挂靠有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高教质量与评估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理念,研究院的发展既重量,更重质,力求以质取胜。
研究院现有教职员38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梯队完整,结构合理,包括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7人。
其中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次,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次,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5人次,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次。
研究院为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在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等学科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招收和培养硕士生。
我向往的大学
![我向往的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efc12f10661ed9ad51f3de.png)
返回
厦大简介
返回
院系信息返回厦大来自象返回厦大风光
返回
我向往的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厦大概况 厦大风光 厦大人物
厦大文化
我爱厦大
厦大概况
厦大校史 厦大简介 院系信息
厦大形象
返回
厦大校史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1937年7月6日,著 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 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计划;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 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 扩大。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 1000多人。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 建新的厦大党支部。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1951年, 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 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原来的航空系、 海洋系、土木系、电机系、机械系、法律系、企管系分别调整到南京航空学院、山东大学、浙江大 学、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上海财经学院。1954年教育系调整到福建师范学 院。1958年新建福州大学时,厦门大学又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部分专业教师、学生以及有关 图书、仪器、设备等调拨到福州大学。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1963年9月,经中 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81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 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1996年,厦门大 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 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6-8]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2004年,厦门大学被列入国家“ 985工程 ”二期重 点建设高校之一。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 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9] 。2012年,学校成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分校位于马 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简介-精选教育文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简介-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85a7bb6bceb19e8b8f6bab9.png)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简介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依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原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00年1月组建起来的。
它的组建母体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1978年)成立的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
2000年9月,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潘懋元教授为名誉主任,刘海峰教授为主任。
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人,有博士学位者10人;兼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2人,有博士学位者15人。
中心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专兼职研究队伍,潘懋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刘海峰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科举学”的创建者;邬大光教授被选为跨世纪人才,并和刘海峰教授分别被评为2001年和2002年度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成为该重要奖项全国仅有的两位高等教育学科的获奖者。
谢作栩教授、史秋衡教授均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
中心兼职教授中有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长尼康德洛夫教授、日本高教学会原会长天野郁夫教授和日本高教学会现任会长有本章教授等国际学术界著名的学者,还有一批国内高等教育学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
中心设有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室、高等管理研究室、高等教育考试研究室等三个子机构。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祥地,在高等教育学科创立与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1997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并在2001年、2006年分别通过了“211”工程一、二期验收。
在中心学科建设的推动下,继1988年第一次入选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于2002年再次连续入选为国家重点学科。
厦大机构设置情况
![厦大机构设置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e332592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厦大机构设置情况党部门:学校办公室纪律检查XX组织部部部学生工作部(处)离退休工作部(处)**党校人事处规划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XX科技处(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中心均挂靠科技处)社科处监察审计处招生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资产与后勤事务XX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基建处保卫处**校区党工委**校区管委会**校区办**校区教务办**校区保卫办**校区资产后勤办**校区教务办**校区财务办**校区学生办、团工委**校区学生工作站**校区图书分馆**校区教育技术办**校区门诊部直属单位:**校区建设指挥部图书馆档案馆、校史办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大学学报(自然版)编辑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医院群众团体工会团委教学科研单位:人文学院:系: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新闻传播系、学系批准设立:**大学历史研究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 **大学史研究所、**大学哲学研究所、**大学学研究所、**大学传播研究所、**大学古籍研究所、史研究中心、**大学研究中心、**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学品牌与研究所、陈嘉庚XX 其他机构: 人类博物馆、纪念馆外文学院:系:英语语言文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教学部: 外语教学部校内研究中心:**大学语教育研究中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大学口、笔译资格证书考试中心、**大学双语词典与双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经X学院:系:经X学系、计划统计学系、财系、金融系、国际贸易系批准设立:**大学经济研究所省、市共建研究机构:XX经济研究中心、XX女性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大学国际经济与核算研究所、**大学财科学研究所、**大学金融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大学经济咨询事务所、**大学证券研究中心、**大学福蘭德市场调查事务所、**大学研究中心、**大学XX研究中心(经济)、**大学SYNNEX研究中心、**大学评估研究中心、**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院:系: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级经理教育中心(EMBA中心)批准设立:会计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人力**研究所、现代管理科学研究所、会计研究所X学院:系:法律系校内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海洋策与法律中心、罗马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公共事务学院:系: 治学与行学系、学系所: **大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教育中心、公共管理与策分析研究中心、治学与行学研究所、艺术教育学院:系: 美术系、音乐系校内研究中心:艺术研究所、艺术中心化学化工学院:系: 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析测试中心XX计委、等联合设立:固体表面物理化学XX重点实验室批准设立:现代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 理论化学研究中心、纳米科技中心、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系:生物学系批准设立: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含肿瘤细胞工程XX专业实验室)、寄生动物学XX、细胞生物学XX省、校共建研究机构:**大学抗癌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大学湿地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系:物理学系、机电工程系**批准设立:**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 **大学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海洋与环境学院:系:海洋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批准设立:**大学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带海洋研究所XX、**市府、**大学三方共建: **海岸带可持续国际培训中心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校内研究中心: 开发研究所、电子信息研究所、**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大学语言技术中心、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软件学院校内研究中心: **大学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医学院校内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校内研究中心: **大学精算学研究中心建筑系南洋研究院批准设立:南亚研究中心研究所批准设立: **大学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大学考试研究中心研究所批准设立:**大学研究中心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海外教育学院实体系:华文系、中医系留学生部、批准设立:**大学海外华文及汉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嘉庚学院**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大学后勤集团……。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d8cc6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9.png)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学院积极探索和推进“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和教学模式,获得广泛好评,教育部网站、新华社有关专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全国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先后作了宣传报道,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推广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 学院有1门本科生思政课获批国家级一流实践课程,4门本科生思政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时获批2 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成果曾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和团中央百篇大学生优秀理论成果文 章等奖项;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和完善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创新 学科团队与教研部协同负责的培养管理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的政治要求和科研导向,在2016年全国学位授权点 合格评估中获得校外评审专家组的“优秀”评价;拥有1个省级博士生导师团队;拥有福建省高校首批重点马克思 主义理论读书社“厦门大学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
学院职能
学院是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建制单位,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 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理论宣传、资政服务和党政干部培训等任务。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2172af0776c66137ee06198c.png)
厦门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厦门大学简单介绍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该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历史沿革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192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37年:改为国立厦门大学。
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
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6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厦大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4年:确定为中国副部级大学。
2005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厦门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厦门大学现设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文学院;艺术学院;国学研究院;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法学院;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育研究院;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部分)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工学部分)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材料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能源研究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学院等教学单位。
厦门大学历任校(院)长:田昭武:(1982年2月至1989年9月任厦门大学校长);林祖赓:(1990年7月至 1999年4月任厦门大学校长);陈传鸿:(1999年4月至2003年5月任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 2003年5月到至今任厦门大学校长)。
厦门大学介绍PPT
![厦门大学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ae56908762caaedd33d438.png)
•
• •
•
• •
图书馆
游泳馆之一
鲁迅纪念馆
“四人间”的往届学生称为“秒杀”全国大学生宿舍的“豪华海景”宿舍。 在厦门大学所有学生公寓楼,实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实施标准化保 洁、绿化、维序、维修作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倡导学 生民主参与、自律管理、自助服务,共同营造文明、整洁、安全、温馨的 “学生之家”。 学生公寓楼按相关标准建造,实现住宿功能区分,通讯、网 络入户,配用组合式家具及智能化用电管理等;宿舍区的洗浴、洗衣等公共 服务设施配套完备,日臻完善;每间学生宿舍都配备一台空调、24小时供应 热水的热水器、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固定电话。 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提供免费纯净水,以及厕所配有免 费卫生纸。 2010年,厦门大学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一台密码保险箱。厦门大学在漳州校 区和本部皆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学生公寓均实行园区封闭式管理,并采用智 能卡门禁管理系统,利于住宿学生乐学安居。 全校已基本实现学生住宿“ 4 -2 -1 ”的目标(即本科生 4 人一间,硕士生 2 人一间,博士生 1 人一间)。 这些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周到、人性化的关怀,在全国是属于领先水 平。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福的福建省中心数字图书馆基地建省中心数字图书馆基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之一校园高速信息网之一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国家重点古的核心节点之一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教育部籍保护单位教育部科技查新科技查新工作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 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 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是我国唯一位于经济特区的,“211 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也是国家 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是加入国家珠峰计划的17 所985 高校之一(即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 机学科开始),是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 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先后为国家培养了陈景润、 谢希德、卢嘉锡、曾呈奎等20多万名优秀本科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 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厦大经济学院
![厦大经济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041ec0b76c66137ee0619b3.png)
经济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2年5月,是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经教育部批准最早建立的学院。
她渊源于1923年成立的经济系。
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系、计划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贸易系、经济研究所、教学实验中心等七个单位,并有特区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共财政研究所、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兴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等。
全院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4人,教授48人,副教授55人。
目前,学院拥有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1个国家“985工程”“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I),1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85 3人,其中博士生286人,硕士生555人,本科生3012人。
经济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阿凯迪亚大学、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圣玛丽大学、法国巴黎商学院等建立院际协作关系。
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经济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院内设立经济与管理图书分馆,教学实验中心配置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引入桥讯德励(实时接收)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研究与模拟教学实验室。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https://img.taocdn.com/s3/m/00a067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创立于2014年,是一个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
其宗旨是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致力于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通过深入研究,该研究院为高等教育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教育研究院拥有一支由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优秀研究团队。
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该研究院与多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和论坛等方式,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和学术成果的传播。
研究院还积极与政府、高等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等各方面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和培训服务,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研究院的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优化;开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研究,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模式和方法;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方面的研究,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保障。
近年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研究院对高等教育评估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研究院还开展了高校教师教育能力的培训和评估项目,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研究项目,提升了研究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总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是一个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机构,通过研究和咨询服务,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
未来,教育研究院将继续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为我国高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厦门大学校会框架
![厦门大学校会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1c3adc9bcc22bcd126ff0ce1.png)
一.校区分配:厦门大学有三个校区,翔安校区(新校区)和思明校区(俗称本部),漳州不再使用翔安校区是新校区,录取在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能源学院的新生和国际学院爱尔兰都柏林项目的新生,有1,2年级本科生共1万人,但还有嘉庚学院的本科生。
其它学院新生入住思明校区,本部有3,4年级和所有研究生,大概有3万人。
二.人员架构:办公室作为校学生会主要行政部门,在协调各部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负责管理学生会的文档、信件和公共财产,监督、核算学生会的财务预算、决算情况。
提案事务秘书处作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与桥梁,通过联络学生代表及广大同学,就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及学校其他职能机关的相关工作,有针对性地收集意见、形成提案、建议相应机关及学生组织执行并予以反馈,对学校内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
组织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通过选拔、考核校学生会成员,建立有利于校学生会成员发展的良好平台;完善学生会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改革部门干事培养机制,为学生干部梯队的建设输送新鲜、优良的血液。
学习部通过组织学术性、知识性竞赛和学习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促进在校学生学习、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实践部作为学生与社会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策划、组织各类模拟职场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沟通、决策、社交能力,并致力于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协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宣传部作为校学生会形象公关部门及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通过经营学生会线上、线下的宣传平台,对校学生会及其活动进行品牌包装并提供各项技术支持,配合各部门完成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引领和谐、积极、理性的校园文化。
《厦大经纬》部作为校学生会会刊,《厦大经纬》始终坚持“关注校园敏感话题,力求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办报理念,形成了“立足学生”的办报风格与独特视角。
厦门大学概况
![厦门大学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9308e12524de518974b7dde.png)
国际政治
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
2
公共管 理系
行政管理
59
行政管理
119
社会保障
8
社会
学系
社会学
12
社会工作
40
社会学
41
思想政 治教育 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
想政治教育
3
中共党史
2
人口研 究所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 济学;社会学
6
院
系(所)
研究生专业
人数
本科生专业
人数
发展经济学
2
经济 学系
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11
计算机 科学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
37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206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8
计算机系统结构
17
智能科学 与技术系
人工智能基础
4
院
系(所)
研究生专业
人数
本科生专业
人数
数学 科学 学院
数学与应 用数学系
应用数学
9
数学与 应用数学
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9
基础数学
21
信息与计 算数学系
劳动经济学
4
税务
50
网络经济学
8
财政学
39
网络经济学
22
法律经济学
3
国际 贸易系
国际贸易学
35
国际经济与贸易
172
世界经济
28
市场营销
2
服务贸易学
12
产业经济学
14
经济
政治经济学
10
研究所
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
![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159c68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1. 学院概述学院是一个基于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学术机构。
其内部设置了多个机构,每个机构都有不同的职能和任务。
2. 机构设置学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如下:2.1 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是学院的行政管理机构。
它负责学院的日常行政事务,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
2.2 学术研究部学术研究部是学院的学术研究机构。
它负责组织和管理学院的学术研究项目,并协助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工作。
2.3 教学管理部教学管理部是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
它负责制定并监督学院的教学计划,组织和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业管理。
2.4 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是学院的学生管理机构。
它负责学院的学生工作,包括学生招生、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就业指导等。
3. 机构职能各个机构的职能如下:- 行政办公室:负责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
- 学术研究部:组织和管理学院的学术研究项目。
- 教学管理部:制定并监督学院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工作。
- 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的招生、活动组织和就业指导等学生工作。
4. 机构协作这些机构之间需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
行政办公室为其他机构提供行政支持和资源,学术研究部与教学管理部合作,促进学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工作部与其他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5. 结论学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体现了高效的组织管理和优质的教学研究体系。
通过机构协作,学院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法学人才。
以上是学院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的简要介绍。
---注:本文档中为示例内容,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编写。
八大民主党派
![八大民主党派](https://img.taocdn.com/s3/m/95606ae6524de518964b7dbb.png)
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大学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民革)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称为党员)厦门大学支部委员会于1951年9月成立,陈明鉴任主任委员,邓子基为副主任委员。
由于文化革命民革工作中断,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4月27日民革厦大支部恢复工作,邓子基任主任委员。
1989年12月21日民革厦大总支委员会成立,先后由李景禧、常勋、秦长安、国桂荣、蓝小玲任主任委员。
现有党员55人,两个支部,民革厦门市委副主委徐迪教授兼任总支主任委员,杨玉荣、徐方成任总支副主任委员,潘建康、孙怀清任总支委员。
厦大总支199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先进支部”。
曾有1人为全国人大代表。
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2人。
以宋庆龄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执行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反对蒋介石专政,支援抗日和支持解放战争,率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民革厦大总支继承和发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优良传统,主动积极地履行参政党的职责,同时肩负着祖国统一的任务,这是民革责任感、使命感的特色。
民革总支多年来组织生活开展正常,活动内容丰富有益。
民革党员中精英辈出,享誉中外。
邓子基教授有《财政学原理》等著作50余种,发表论文260多篇,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福建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协委员;已故的李景禧教授有《法学通论》等著作3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对《保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经济特区基本法》、《继承法》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著有《切韵综合研究》、《福建省汉语方言概要》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已故的洪文金教授有《中国财政年表》等6种著作和译著,论文40余篇,曾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常勋教授有《国际会计》等著作21种,论文60余篇,荣获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省政协委员;林国宁教授发表“图论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等论文30余篇,“代数图论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奖励,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提出“金卡工程”等6项合理化建议和提案,多被采纳;廖泉文教授承担各种课题,著述甚丰,在人力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厦门大学七大机构简介
![厦门大学七大机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845dc09763231126edb1189.png)
校区学生机构介绍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厦门大学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学生组织,学校党委委托学校团委具体管理、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
漳州校区设有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
学生会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校团委指导下,统领漳州校区19个学院学生会,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学生会以主席团为核心,下设办公室、学术部、宣传部、女生部、文娱部、权益部、外联部、体育部、督导部、厦大经纬校区通讯站、实践部、人力资源部及国际学生联络部(后三个为新增部门)。
各部门通力合作、团结奋进,为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校区分会: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分会成立于2003年,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本着“服务社团,建设社团,创出品牌,办出特色”的宗旨,恪守自身服务管理社团的职责,努力为学生社团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并与之协同发展。
社联会现设主席团、办公室、督导部、策划部、外联部、宣传部、网络部。
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尽其职,具有灵活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协作性,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健全自身各种制度。
社联会组织协调社团统一参加社团迎新工作、社团年度纳新、社团年度评奖评优及“一二九”社团活动月等大型活动,尽可能向广大师生展示各社团的品牌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厦大青年宣传中心直属于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接受校团委的领导,负责校团委的宣传工作及各基层单位团学组织宣传工作,简称厦青。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是厦大青年宣传中心在漳州校区的职能延伸,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开展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由主任中心和采编部、技术部、秘书部、策划部、外联部组成,是校内最大、最权威、最专业的学生宣传机构,旨在用文字记录生活,用镜头抓住瞬间,以敏锐视角洞察社会,凭犀利笔锋描绘校园。
厦门大学资料简要汇总
![厦门大学资料简要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950a96448d7c1c708a14533.png)
厦门大学资料简要汇总·目录·一、厦门大学概况(2-3)二、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生平简介(4-5)三、厦门大学重大事件年表(6-7)四、厦门大学知名校友(8)五、厦门大学校训校徽(9)六、厦门大学四种精神(10)一、厦门大学概况1、学校地位: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2、概况:87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3、机构设置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60个系)和9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9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
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
4、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337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319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56.4%(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103人,占47.2%;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1727人,占73.9%。
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厦大介绍
![厦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542e620a8114431b90dd88c.png)
学校简介厦门大学由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校训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即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
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校徽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盾形上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
学校历史1921年厦门大学由着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19年8月,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学仪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传办的大学宣告成立。
初创时,学校设有师范、商学两部,师范部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至1930年6月,全校共设5学院、21学系。
学校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如:文学家、国学大师:沈兼士、林语堂、鲁迅哲学家:张颐(1927年11月-1929年7月任副校长)语文学家:台静农、陈衍历史学家:薛永黍、郑德坤人类学家:史禄国(俄籍)社会学家:徐金声数学家:姜立夫物理学家:胡刚复、朱志涤、孙贵定、雷通辞、钟鲁斋法学家:黄开宗、区兆荣政治学家:王世富、丁作韶会计学家:郑世禄、陈德恒银行学家:冯定璋、朱保训1922年2月,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陈嘉庚为永久董事,陈敬贤(陈嘉庚胞弟)为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
厦门大学学科建设材料
![厦门大学学科建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504c651ed9ad51f01df26f.png)
厦门大学院系专业设置全校共设21个学院(本科19个)、12个研究院、4个教学部(其中2个校直属部)、70个本科专业。
厦门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名单(教研函[2002]2号公布) 12个财政学统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国际法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海洋生物学分析化学海洋化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5个化学生物学(含海洋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7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生物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化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统计学、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学、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物理、科学技术哲学、戏剧戏曲学(另有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覆盖的可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3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2个★61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专科专业:4个飞机维修工程、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高级护理★国家级重点学科:13个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经济史)、国际法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动物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 "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学科:8个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现代动植物生物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信息光电子材料与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学、东南亚问题和台湾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管理、国际经济法及台港澳法★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化学、生物学(含海洋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化学、生物科学、海洋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蔡启瑞张乾二田昭武黄本立唐崇惕万惠霖赵玉芬郑兰荪★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林鹏★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赵玉芬林祖赓洪华生杨国桢邱华炳胡培兆黄美纯吴世农李如龙★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张乾二胡培兆唐崇惕万惠霖林祖赓陈金泉许经勇许克平张鸿斌杨国桢林仲华杨春时张福基郭晓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2人郑兰荪孙世刚林昌健田中群黄培强杨勇戴民汉赵景泰焦念志林圣彩吴玮吴晨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郑兰荪曾华群田中群方维平焦念志★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陈振明陈亚军林亚南王克坚严重玲吴玮杨灿★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6人郑兰荪田中群商少平杨勇陈金灿陈支平廖益新杨斌曲晓辉王旭王光远邬大光夏宁邵曹泽星程立新陈清西★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7人吴世农邬大光陈振明吴玮徐昕江云宝刘峰★列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特聘教授岗位:8个物理化学、动物学、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无机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列入"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特聘教授岗位:4个会计学、财政学、凝聚态物理与信息光电子材料、微机电系统与微机械系统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6个本科专业,2个专门化和方向):会计学系:国际会计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学本科课程企业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财务学系:财务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商务专业,管理科学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旅游管理理财学专业硕士生专业设置:会计学硕士工商管理(MBA)硕士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公司理财,证券市场与投资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硕士博士生专业设置:会计学专业博士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财务学专业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现设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6个教科类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BA、EMBA),其中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管理是福建省重点学科。
厦大机构 - 厦门大学人事处
![厦大机构 - 厦门大学人事处](https://img.taocdn.com/s3/m/c3ac142303d8ce2f00662343.png)
厦大机构设置情况党政部门:学校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离退休工作部(处)党委党校人事处发展规划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科技处(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中心均挂靠科技处)社科处监察审计处招生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基建处保卫处漳州校区党工委漳州校区管委会漳州校区办漳州校区教务办漳州校区保卫办漳州校区资产后勤办漳州校区教务办漳州校区财务办漳州校区学生办、团工委漳州校区学生工作站漳州校区图书分馆漳州校区教育技术办漳州校区门诊部直属单位:漳州校区建设指挥部图书馆档案馆、校史办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编辑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医院群众团体工会团委教学科研单位:人文学院:系: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新闻传播系、社会学系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美国史研究所、厦门大学哲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厦门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品牌与广告研究所、陈嘉庚研究室其他机构:人类博物馆、鲁迅纪念馆外文学院:系:英语语言文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教学部:外语教学部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厦门大学口、笔译资格证书考试中心、厦门大学双语词典与双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系:经济学系、计划统计学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贸易系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省、市共建研究机构:福建经济研究中心、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核算研究所、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厦门大学特区研究所、厦门大学经济咨询事务所、厦门大学证券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福蘭德市场调查事务所、厦门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WTO研究中心(经济)、厦门大学SYNNEX研究发展中心、厦门大学评估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院:系: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管理科学系、旅游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级经理教育中心(EMBA中心)教育部批准设立: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所、现代管理科学研究所、会计研究所法学院:系:法律系校内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罗马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公共事务学院: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社会学系所: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教育中心、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研究中心、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所、艺术教育学院:系:美术系、音乐系校内研究中心:艺术研究所、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化学化工学院:系: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析测试中心国家计委、科技部等联合设立: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批准设立:教育部现代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物理化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理论化学研究中心、纳米科技中心、特种先进材料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系:生物学系教育部批准设立: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肿瘤细胞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寄生动物学研究室、教育部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省、校共建研究机构: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湿地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系:物理学系、机电工程系福建省批准设立:厦门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半导体光子学研究中心海洋与环境学院:系:海洋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三方共建:厦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中心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校内研究中心:新技术开发研究所、电子信息研究所、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软件学院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医学院校内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精算学研究中心建筑系南洋研究院教育部批准设立: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校内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所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海外教育学院实体系:华文系、中医系留学生部、教育部批准设立:厦门大学海外华文及汉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所校内研究中心: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嘉庚学院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后勤集团……。
学校内设机构情况范本
![学校内设机构情况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24b250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6.png)
学校内设机构情况范本
1.教务处: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管理等工作。
2.学生处:负责学生管理、学生事务处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
3.科研处: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评审、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
4.图书馆:提供图书、期刊、文献检索、数字资源服务等工作。
5.人事处:负责人事管理、招聘、考核、培训等工作。
6.财务处:负责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会计核算等工作。
7.后勤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食堂管理、校园安全等工作。
8.学工部:负责学生工作、就业指导、校友联络等工作。
9.国际交流合作部:负责国际交流、留学生管理、外事接待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区学生机构介绍
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
厦门大学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学生组织,学校党委委托学校团委具体管理、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
漳州校区设有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
学生会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校团委指导下,统领漳州校区19个学院学生会,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学生会以主席团为核心,下设办公室、学术部、宣传部、女生部、文娱部、权益部、外联部、体育部、督导部、厦大经纬校区通讯站、实践部、人力资源部及国际学生联络部(后三个为新增部门)。
各部门通力合作、团结奋进,为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校区分会:
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分会成立于2003年,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本着“服务社团,建设社团,创出品牌,办出特色”的宗旨,恪守自身服务管理社团的职责,努力为学生社团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并与之协同发展。
社联会现设主席团、办公室、督导部、策划部、外联部、宣传部、网络部。
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尽其职,具有灵活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协作性,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健全自身各种制度。
社联会组织协调社团统一参加社团迎新工作、社团年度纳新、社团年度评奖评优及“一二九”社团活动月等大型活动,尽可能向广大师生展示各社团的品牌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直属于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接受校团委的领导,负责校团委的宣传工作及各基层单位团学组织宣传工作,简称厦青。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是厦大青年宣传中心在漳州校区的职能延伸,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开展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由主任中心和采编部、技术部、秘书部、策划部、外联部组成,是校内最大、最权威、最专业的学生宣传机构,旨在用文字记录生活,用镜头抓住瞬间,以敏锐视角洞察社会,凭犀利笔锋描绘校园。
除平日的新闻宣传报道,厦青先后创办了电子杂志《10号线》和纸质报纸《当厦》,旗下还囊括新生安全知识竞赛,“魅力宣源”校区宣传骨干培训,和“文化校区”、“先锋校区”与“感动校区”三大品牌活动。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
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是由厦门大学党委领导、厦门大学团委管理的学生机构,目前主要负责承办校区性大型文艺演出及文艺类比赛、整合学校表演艺术类人才资源、发展高水平的演出队伍、丰富校区文化艺术氛围。
在漳州校区设有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目前下设行政中心(包括办公室、宣传部和外联部)、演艺与策划中心(包括演艺与策划部、五大表演队伍)和主席团,另有五大表演队伍即舞蹈队、合唱队、民乐队、模特队和国粹队。
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秉承“艺术灵动校园”的口号,承办校区级的迎新、专场、校庆、送旧四大晚会,旨在通过高雅艺术活动,发掘和储备校区表演艺术类人才,统筹管理校区文艺资源,提升校区文艺表演水平,丰富校区生活。
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漳州校区分会(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漳州分会成立于2008年5月10日,其核心机构设置主要有主任团、委员会办公室、四个常设部门(包括管理服务部、招募培训部、项目联络部、宣传网络部)、两个内置常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阳光心理志愿者团队和“书适生活”学生书报亭)以及六个项目办公室(社会服务类项目办公室、绿色环保类项目办公室、校园服务类项目办公室、支教类项目办公室、图书馆项目办公室以及治安类项目办公室,均从属于项目联络部)。
校区青协坚持以校训为指导,以校区团工委的工作安排为方针,始终从校区志愿者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工作社会化、团体化的特点,努力构建和完善校区层面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是校区层面得到官方唯一批准的志愿者服务指导机构。
其品牌活动包括每月的志愿服务日、每年三月的志愿者服务月,及厦门国际马拉松与“九八”国际贸易洽谈会的志愿服务等。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勤工助学中心: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勤工助学中心原隶属于漳州校区学生会, 在校团工委的指示下, 为更好地服务想要勤工俭学的同学以及更方便有效地开展工作,2008年秋季,中心独立归属于学校领导直接管辖,设有办公室,开发部与管理部。
勤工助学中心致力于开发校内外可供同学们工作的岗位并提供咨询,且根据招工单位的要求提供适度的管理(不过多的参与商家与同学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以及奖罚制度)。
勤工亦协助学校各用人单位对勤工人员的管理,积极为校内各行政机构与勤工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中心特色活动——大型的跳蚤市场淘宝行活动,包括中心代买和学生自卖,倡导节约型校园,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厦门大学学生科创中心漳州校区中心:
厦门大学学生科技创业与就业服务中心漳州校区分会,简称科创中心漳州分会,成立于2009年6月。
设有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科技创新部、创业部、宣传部、外联部。
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平台。
她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联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学生创新实践;通过科技创业活动,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组织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科创中心漳州分会更多的是一个实习先锋队的角色。
把更多更好更优的资源引进到漳州校区,提供更多的见习岗位。
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学术的平台,让那些有才之士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
总之,科创中心的大门永远敞开着,为那些勇于开拓的人们。
学生活动服务中心:
校区学生活动服务中心是为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学生活动场地使用、宣传等工作的管理,使校区学生活动更加有序繁荣,整合校区学生活动资源而成立。
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咨询,解答关于学生活动举办的相关问题并且提供帮助;根据团工委的授权对校区学生活动场地申请登记、宣传板报、海报栏等进行统筹管理。
学生活动服务中心的执勤地点为主楼三号楼的九楼,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2:30——13:30,周一至周日19:00——21:00,除法律规定规定的五一、清明、十一等节日外,晚班执勤不会中断。
工作期间接受校区活动咨询服务、活动审批、展板审批、宣传栏审批工作及活动的相关审批,非值班时间可拨打当天值班人员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