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月光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作者简介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家的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0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12岁开始作曲。他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

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32首。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乐圣”。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显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两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要求:认真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新词,4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要求:

A.分别指名读词语,纠正多音字。

B.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谱写钢琴幽静茅屋烛光失明纯熟清幽

琴键景象陶醉

教师过渡语:词语掌握的不错,把词语带入课文中,你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色彩!下面我们比赛朗读课文。

教师过渡语:课文读得都很棒,希望下面大家都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感知课文

自学指导

要求:默读课文2--3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师:时间到,停。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

1、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

这首曲目难度大

弹奏者没把握好这曲目

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

4、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1)兄妹俩很贫穷;

(2)妹妹只是听过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不好;

(3)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

(4)他们兄妹俩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5、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她为什么要对哥哥这么说?

“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

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

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教师过渡语: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学完了,接下来老师要对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检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五、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1.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2.能够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发的联想,借皮鞋匠的联想,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月光曲。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显示)。1.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2.能够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发的联想,借皮鞋匠的联想,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老师板书课题。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品读4—7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

1、贝多芬听到兄妹的对话有什么表现?

2、这个家庭是贫穷的,你能找出那些语句说明这一点呢?

3、贝多芬走进屋子要干什么?

4、姑娘知道弹奏曲目的是贝多芬吗,为什么?

5.贝多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师:时间到,停。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

贝多芬听到兄妹的对话有什么表现?

推开门、轻轻走进去

2、这个家庭是贫穷的,你能找出那些语句说明这一点呢?

微弱的烛光、正在做皮鞋、旧钢琴

3、贝多芬走进屋子要干什么?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4、姑娘知道弹奏曲目的是贝多芬吗,为什么?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贝多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也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请看自学指导二:

要求:品读8—10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2.找出文中实在的事物和联想的内容。

3.想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

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地脸上。”“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2. 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的实在看到的内容,用“”画出联想到的内容?

3.想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

琴技高超,有很大的感染力,让人陶醉。

兄妹俩被曲子深深的吸引,有了音乐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