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二十五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6)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高考考点:“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难点:两极格局形成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本节课知识体系构建:教学过程: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阅读材料:材料一: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1945年〕(1)杜鲁门的话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状况和意愿?能力提升:你能否用所学知识来佐证杜鲁门的话?材料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2〕斯大林的话反映出两国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

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

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三:“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整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德国、朝鲜的分裂,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重点难点】一、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二、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创设情境:简单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从结果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从盟友到对手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①教师简单介绍美、英、苏等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而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注意区分雅尔塔会议与雅尔塔体系,强调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必要条件。

材料一:“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三: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

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

——数据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③利用教材上的两段材料(富尔敦演说、斯大林的反应),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
2.难点: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实质、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两极世界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史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二战后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2.提问:“二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了两大阵营,即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两极世界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5.通过对两极世界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两极世界的形成,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历史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组选择题和简答题,涉及两极世界形成的相关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公布答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初步掌握基本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漫画探讨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分析从盟友到对手的历史背景。

材料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而分割世界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国际关系格局,“冷战”格局有整体的稳定性和局部的不稳定性,在学习中感受美苏两国的对抗给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可贵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1)特殊含义: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特别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如拼凑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干涉他国内政等实践。

(3)特定时期:世界史上常用“冷战”时期这个概念来称述战后一段时期的历史。

2、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1)史论结合。

通过补充的三则材料(其一、乔治·凯南的“遏制政策”,其二、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的演说,其三、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说)初步感知冷战开始的过程。

(2)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119,分组完成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并选派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合作的成果。

学生点评,老师总结。

★步骤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两极世界的形成影响)1、夯实基础,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基本的史实——“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欧洲:德国的分裂,亚洲: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通过漫画《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讲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相关话题,如苏联是主动进驻古巴还是受邀进驻古巴?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是全面封锁还是局部封锁?美苏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双方保持了多大程度的克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牛老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牛老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必修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学习本课,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而且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形成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苏“冷战”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对世界国际关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阅读归纳、讨论分析、观察感悟等学习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走向。

2、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教学构思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 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上述新课改理念,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情景导入-阅读思考-归纳分析、观察感悟-学以致用-课堂小结-质疑释疑-练习巩固等七个环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流程环节一:情景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6

二战以来的世界(1945年以来)——世界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全球化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探究法、分析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二战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史实,认识二战以来世界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关键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教学重点和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二战以来世界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的表现。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把三个必修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模块要求:选择事件的标准(史观)和事件陈述的限定(核心概念、主干线索、基本结论)一、政治领域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出现了“雅尔塔体制”—“冷战体制”—“全球协调体制”的转换,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1、时序坐标(指导学生通过时间轴回顾知识)2、世界格局的演变: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小结))(二)【例题训练】(二战后国际秩序重建主题)(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讲评)思考一: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出现了“雅尔塔体制”—“冷战体制”—“全球协调体制”的转换。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指出影响二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主要因素及影响。

(1)主要因素有:冷战、多极化趋势、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2))影响都存在两方面:冷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经济“半球化”;但相对稳定和均势,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多极化趋势:多个力量中心,协调处理国际争端;但两极格局瓦解后,多个力量中心尚处于不断发展中,尚未形成稳定的格局,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国际组织: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易被大国所操纵,成为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如二战后的联合国及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是易造成排他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6: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6: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程标准: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冷战”、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重要历史概念。

(识记)2、识记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识记),认识到美苏如何形成两极格局(理解)。

3、分析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资料,逐步掌握从教材中提炼信息的方法,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掌握辨证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

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重点与难点1、本课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2、本课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五、课型综合课六、教学过程[导入]课件演示:时政图片。

联系现实导入教师列举当今国际上一些重大问题,如:恐怖主义、伊拉克问题、朝鲜问题等,设问造成以上问题有怎样的历史背景?今天的世界格局走向正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一个发展,那么二战后的世界又是一个怎么的格局呢?(引起学生思考,教师导入本课内容)[讲授新课]教师简要讲述两极格局及其主要特征,从而指出两极格局是以美苏“冷战”的发展而形成的。

课件演示:“铁幕”演说的资料及图片(可以适当补充丘吉尔的生平)——拉开“冷战”的序幕。

一、什么是“冷战”?(教师有必要将本课的主线“冷战”解释清楚)大家在文中找出对“冷战”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归纳)“冷战”具体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为后盾,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力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和对抗形式,以“遏制”共产主义。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一、课堂构思1、本专题主要内容是二战后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开展演变,涉及到的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铁幕、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方案、冷战、多极化趋势等概念性强,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教材的整合,利用丰富的材料,将概念和知识点具体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也注重学生对重难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课前提前设计活动单即导学案,将本课的根本教学设计和主要内容呈献给学生,学生课前依据预习课本完成活动单上的一些根本内容,了解根底知识;上课依据活动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根底知识和突破重难点;最后完成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二、教学方法1、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采取学习小组合作、学生自学、互学、助学的方式,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加分评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引领、指导。

三、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开展的影响。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是本专题第一节课,所以本课开篇伊始需要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概念,认识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形成相关的时空观念,为下几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开展的状况。

四、教学目标设计1、唯物史观的培养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开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的培养:通过构建本专题知识框架,梳理冷战、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等,能够将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准确理解史事,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部分内容。

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以“冷战”方式进行的激烈争夺。

作为开篇一课,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

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期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

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两极走向多极。

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的民主改革,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2.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4.优秀作业将进行展示,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提问方式: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那么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期,世界是如何从混乱走向两极分化的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2.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二战后的世界地图,以及冷战时期的典型历史图片,如美苏领导人会晤、柏林墙等,让学生对两极世界形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c.我国在两极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两极世界形成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按照以下要求,制作一份关于两极世界形成的思维导图:
a.明确两极世界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b.突出关键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
c.注重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冷战:一部世界史》等与两极世界形成相关的书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无误;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雅尔塔体系、冷战政策、华约和北约的成立等历史事件;我国在两极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理解两极世界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之间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极世界形成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设想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2.知识拓展:深入分析美苏两极格局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对比和竞争,以及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和影响。
3.实例阐述:通过具体案例,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生动展示美苏两极格局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问题设置:教师提出问题:“美苏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如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特点、影响等,激发其思维活力和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
3.鼓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表现给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和鼓励,增强其学习信心和动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生动地创设了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紧张氛围。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证意识。
2.利用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增强其历史学科的实证意识。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如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两国竞争的焦点、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现代人。

必修一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必修一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一、课堂构思1.本节课一大特点是历史概念难,理论性强。

学生要掌握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关系、“铁幕”“冷战”等内容。

2.要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胆对教材取舍。

3.尽量运用本节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扩展学生视野。

二、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习本课可为下一课做好铺垫,使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状况。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对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世界近代史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梳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宏观把握历史现象的推移演变能力以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难点: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本节课丰富的音像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师生互动。

六、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师:利用课本第八单元的图片展示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图片,让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三个重要人物分别是谁?(2)他们在二战中有何共同的重大贡献?生: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领导全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结束二战;创建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联合国师:用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的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这些国家的关系如何呢?生:略(二)讲授新课1.从盟友到对手⑴雅尔塔体系师:同学们在阅读本目时请注意一个名词——雅尔塔体系。

人教版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宁夏中考采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实行开卷考试,考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试题中选答一科试题,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突出重点方法: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突破难点方法:适度对教材进行取舍,突出重点讲。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提问:什么叫“冷战”?讲授新课:一、美国的“冷战”政策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

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两极格局形成及其影响的短文,培养其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旨在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掌握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表现及其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冷战政策、华约和北约的成立等关键史实,认识两极格局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评价历史事件,提高其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分析冷战政策、华约和北约的成立等关键史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极格局的特点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难点:冷战与雅尔塔体制形成与评价。

课前自主学习一、雅尔塔体系1.含义:。

2.影响:。

二、美苏冷战1.“冷战”的含义:。

2.美国“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1)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对比:和衰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2)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和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3)1946年,丘吉尔的“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3.美国的表现(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纲领后来被称为.(2)为了帮助西欧,以西欧,美国开始实施对欧洲的,即马歇尔计划.(3)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了《》,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一个反对和的军事政治集团。

4.苏联的对策(1)拒绝加入马歇尔计划。

(2)1949年,苏、保等国成立。

(3) 年,苏、波、阿、保等国签署《》,组成华沙条约组织。

5.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德国分裂为和。

朝鲜分裂为和。

(2)局部战争:年,朝鲜战争爆发。

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3)美苏军备竞赛加剧,国际局势紧张:1962年,发生了。

2.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煳巨大贡献。

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知识归纳1.美国“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1)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的框架。

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②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2)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3)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世界上影响的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4)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

(5)1946年3月,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

(6)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对比。

2.“冷战”的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冷战”。

3.美苏“冷战”的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典例剖析【例l】“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变式题1】“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C.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D.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武力知识点二美苏“冷战”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知识归纳1.冷战政策的表现(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2)马歇尔计划: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援助计划,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3)支持东欧国家的反共势力,企图在东欧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4)组建对付苏联和东欧的军事集团——北约。

①1949年春,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规定进行集体防御。

②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两极格局的形成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从此,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典例【例2】“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知识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柏林墙的建成原因:雅尔塔体系确定了美苏在德国东西部的势力范围;美国的“冷战”政策加剧了其分裂进程;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

分裂: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由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由水泥墙、钢丝网和嘹望塔组成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睫!卫墙。

该墙就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2.朝鲜半岛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

1948年8月,在美国支持下,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

同年9月,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3.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

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起因:1962年7月,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中程导弹基地,以改善其在美苏核均势中的不利地位,结果被美国发现。

经过:10月,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戒备状态。

结果: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三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典例剖析【例3】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A.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双方互有攻守C.苏联依靠绝对军事军事优势迫使美国让步 D.双方不堪军备竞赛重负放慢争霸步伐巩固测试1.美国开始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时,在亚洲的主要活动是……………………… ( ) A.扶助蒋介石挑起内战 B.发动朝鲜战争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②柏林危机③马歇尔计划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3.朝鲜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朝鲜内战爆发 B.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C苏联直接入朝协助北朝鲜军作战 D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侵犯中国4.二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C.美苏综合国力比较接近D.多极化逐步发展5.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不同于一战前英德争霸的特点是 ( )①争夺全世界的霸主地位②核武器作为争霸的威慑力量③以军事集团为基础④反映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较量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1947年,美国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与此具有直接关系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华沙条约》7、阅读材料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回答问题:材料中美国的“支持”意味着什么?为实现该目标,美国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