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第5章 第27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主族 排布特点
ⅠA _n_s_1_
ⅡA _n_s_2_
ⅢA __n_s2_n_p_1_
主族 排布特点
ⅤA __n_s2_n_p_3_
ⅥA __n_s2_n_p_4_
ⅦA _n_s_2_n_p_5_
②0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He为1s2;其他为ns2np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的价层电子排布:(n-1)d1~10ns1~2。
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A.Be、Na、Ar
√C.O、P、Cl
B.B、Mg、Si D.C、Ar、P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 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归纳总结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元素周期表中左侧元素(第Ⅰ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上
第ⅡA族)
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元素周期表中右侧元素(第ⅢA~ 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下
第ⅦA族)
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夯实必备知识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电荷数
逐渐_增__大__
逐渐_增__大__
电子层数
_相__同__
原子
原子半径
逐渐_减__小__
结构
阳离子逐渐 减小 ,阴离子逐渐 减小 ,
高三化学总复习实用课件:必考5-1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_杜海彦
2.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5.掌握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常握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2)性质方面
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
是F。 ②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碱性最强的元素,或阳离子氧化性最弱的元素是Cs。
③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④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 碱反应的元素是Be、Al。 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起化合反应的元素是N。
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
期所含元素种数;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
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
期所含元素种数。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5- 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素、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组成微粒间的关系、元
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的金属性和
非金属性的判据及递变规律是主流试题,在填空题中会综 合考查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三 者之间的关系。 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注重知识的整合,用 物质结构理论进行现象解释、定性推断将是2011年高考命 题的热点。
都具有较强的 还原性, 元素性质 金属性逐渐 增强 最高正价均为+1价 物理 (除Cs外)都呈 银白色, 密度逐渐 增大 (钾反常), 降低 熔点逐渐 性质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单质 还原性逐渐 增强 。与 性质 化学 都具有较强的 还原性 O2反应越来越 容易, 性质 产物越来越复杂。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20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考点知识本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重要知识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粒子半径大小比较,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原子结构中各离子数之间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原子结构中各离子“量”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预测今年的高考以新元素的发现或元素的新应用为载体,考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时,以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为背景,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作用,如半导体材料、制造农药材料、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等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重点、难点探源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编排原则①横行: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周期。
②纵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族。
(3)结构①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②族(18个纵行,16个族)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2、卤族元素三、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的分区: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①比较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②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3)寻找新材料①在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③在周期表中的氟、氯、硫、磷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高考总复习考试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 3个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种1个不完全周期:七周期元素种数为26(非排满)种 周期(7个) 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Ⅷ(1个):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0族(1个):表中最右边 族元素周期表4.1—18号元素的有关知识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有相对明确的分区现象。
如图所示,虚线的右上角为非金属元素,左下角为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③金属无正价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c.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比较1:①镁与2mL1mol/L 盐酸反应②铝与2mL1mol/L 盐酸反应32222l 6l 2l l 3g 2HCl MgCl H A HC A C H ↑↑+=+反应比较容易M +=+反应更加容易所以金属性:l Mg A > 比较2:⑴钠与水反应(回忆)⑵镁与水反应【实验5-1】2222222()22()Na H O NaOH H Mg H O Mg OH H ++↑++↑冷=碱性:2aOH Mg(OH)N >金属性:Na Mg Al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l r F C >>B >I对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如2i l S P S C 、、、等非金属单质与2H 反应渐趋容易,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432i l S H PH H S HC <<<上述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334244i l H S O H PO H SO HC O <<<非金属性:i l S P S C <<< 结论: a g l i l N M A S P S C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025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第17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点二元素周期律
第17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点二元素周期律.自主小练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 )[提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2)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 )[提示]第二周期元素中,O没有最高正价,F没有正价。
(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也就越强。
( × )[提示]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但其水溶液的酸性与元素非金属性没有必然联系。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 )[提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但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少1,所以金属阳离子半径小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半径。
(5)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元素原子电离能的大小。
( × )[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相应的电离能大小顺序不完全一致,故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元素原子电离能的大小。
(6)Cl-、S2-、Ca2+、K+半径依次减小。
( × )[提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S2-半径最大,Ca2+半径最小,故错误。
(7)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
( × )[提示]不一定。
可以是0族元素He和过渡元素等。
(8)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 × )[提示]同一周期元素中,第ⅡA、VA族中由于元素价电子排布处于全空和半满状态,表现出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如I(N)>I(O)。
(9)Ga与As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Ga<As,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小于As,第一电离能Ga大于As。
2023届高考人教版化学复习课件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专题
。
2+的中子数为
(3)56
Fe
26
,核外电子数为
。
(4)上述 9 种微粒中有
种核素,含有
种元素。
。
答案 (1)核素 同位素
16
16
(2) 8 O2 和 8 O3
(3)30 24 (4)7 5
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考向1
核素、同位素等易混概念辨析
【典例1】 (2020浙江7月选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光谱
(1)原子的状态:
①基态原子:处于 最低能量
状态的原子。
②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后,它的电子会跃迁到 较高能级
,
变为激发态原子。
(2)原子光谱: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会 吸收
或 释放
不同
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
谱。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质量数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H2O与Ne的电子数、质子数均相
(3)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核素质量数的注意事项。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数。
②只有具体的原子才有质量数,元素没有质量数。
③某核素的质量数可视为该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 答案(1)×(2)×(3)×(4)×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点解释: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点拨:例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答案ⅢB族。
例3.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答案第六周期。
1.结构特点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Li 3]1 2 0.152钠Na 11]1 3 0.186钾K 19]1 4 0.227铷Rb 37]1 5 0.248铯Cs 55]1 6 0.265(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2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例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答案(1)×(2)√(3)√(4)×(5)×例5.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熔点较低(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3)钾球四处游动,并有轻,微的爆鸣声C.钾的密度比水小(4)溶液变为红色D.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答案(1)—C (2)—A (3)—B (4)—D例6.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 B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精练第24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第24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层次1基础性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0、11列元素均为ds区B.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9列是铁元素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位于d区D.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d16s2,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B族2.(2024·吉林长春模拟)下列有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一定位于p区B.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第一电离能:Y<XC.某主族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单位: kJ·mol-1)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据此推知该元素在第ⅡA族D.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Mg和S之间的元素只有1种3.已知Z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Y表示相应元素的有关性质,其中曲线描述与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选项是()A.a中Y表示原子半径B.b中Y表示元素的电负性C.c中Y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D.d中Y表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4.(2024·山东滨州期初统考)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
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产生氢气:NH3·BH3+2H2O NH4BO2+3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N>O>HB.第一电离能:N>O>BC.元素的电负性:O>N>BD.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BH35.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Y可能大于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H n XC.X、Y一定存在最高价含氧酸,且酸性:X>Y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6.(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物质是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W形成的,基态Q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QB.简单离子半径:Z>Q>WC.第一电离能:Q>Z>WD.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Q>Z>X7.(202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e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层次2综合性8.(2024·山东青岛期初调研)著名的观赏石——崂山璐石主要成分可表示为Y x Fe y[Z4O10](OH)2·W3(OH)6,其中W、Y、Z表示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W没有未成对电子,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高考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表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掌握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3.了解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长式元素周期表在编排时将排在一行,将排在一列;元素周期表共个周期,分为个短周期,个长周期,第七周期未排满,称为不完全周期;元素周期表共纵行,分为个族,其中主族、副族各个,另有和。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又称,按其差异可将周期表分为、、、、五个区,、区的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思考:1。
一、二、三、四周期各包含几种元素?2.一、二、三、四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可能是多少?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主族元素的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推测某些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题型是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要我们根据该元素所在族的熟悉元素的性质,根据相似性与递变规律,加以推测。
2.判断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思考:单核微粒的半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越多,微粒的半径越大(主要)②相同时,越大,微粒的半径越小。
3.判断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能力;判断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及单质间的置换;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能力;判断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电极反应。
4.指导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制备新物质。
【例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电子B.其原子与同周期IA、IIB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VIIA族元素原子的大解析:稀有气体是零族元素,解题时首先归纳它们的结构及其有关性质的特点。
它们原子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除He外最外层2个电子外,其余都是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一、备考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2、 学会用等量代换原理寻找等电子微粒3、比较各种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4、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要点精讲(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的一系列元素列为一个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族: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或价电子数(副族)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族.第一周期 (2种)三个短周期 第二周期(8种)第三周期(8种)七个周期 第四周期(18种) (七个横行) 三个长周期 第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32种) 一个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21种) 七个主族(ⅠA - ⅦA ) 十六个族 七个副族(ⅠB-- ⅦB ) (十八个纵行) 一个八族(Ⅷ)(含3个纵行)一个零族(稀有气体)主族元素: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非金属元素:8-|负化合价|).或 (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化价+|负化合价| = 8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故稀有气体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生化学反应:但与F 2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如XeF 4等化合物,所以其惰性是相对的。
副族元素:全部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副族序数=价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价电子:用来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外层电子以及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二)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递变性:Na Mg Al与冷水反应: 剧烈 缓慢与热水反应: 更剧烈 明显且溶液呈碱性 元素周期表元素种数与H+(酸溶液)反应: 很剧烈剧烈较为缓和Mg(OH)2 Al(OH)3与酸(H+)反应:可溶(Mg(OH)2+2H+=Mg2++2H2O) 可溶(Al(OH)3+3H+=Al3++3H2O) 与碱(OH-)反应: 不溶可溶(Al(OH)3+OH-=AlO2-+2H2O)Si P S Cl与H2化合条件高温下,很少部分化合高温加热光照或点燃氢化物稳定性极不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稳定最高氧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及其水化物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酸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的酸(水溶液中) 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元素递变性: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周期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 金非稀2 属金有3 性属气4 逐性体5 渐逐元6 增渐素7 强增强小结: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则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三)构、位、性的相互关系性质位同化学性质同位近化学性质近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除O、F)左→右递变性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电子得失能力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四)(五)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1.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如:H+<H<H-; Fe>Fe2+>Fe3+Na+<Na; Cl<Cl-2.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1)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Be2+(2)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2->F->Na+>Mg2+>Al3+(3)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l->K+>Ca2+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1)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3)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 +<Cl -如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 3+(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如Ge 、P 、O 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N ) O(Si ) PGe因为Ge >Si >P >N >O,故Ge >P >O(六)周期表的应用:(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元素及新物质(农药、半导体、催化剂等)(2)预测元素的性质:① 比较不同周期,不同族邻位元素的性质;② 推知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3)判断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和分子极性:① 第ⅣA 族:4RH ——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② 第ⅤA 族:3RH ——三角锥形,极性分子,3NH 溶于水呈弱碱性③ 第ⅥA 族:R H 2——折线形(V 型),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弱酸性(除O H 2)④ 第ⅦA 族:HR ——直线形,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强酸性(HF 为弱酸)三、知识点小结1、等电子微粒2、比较各种微粒半径的大小3、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典题分析:例1、(2008四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2022高考化学选考(浙江专用)总复习学案-专题5-第二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含答案
第二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点分布]考点一元素周期表[学生用书P72]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列。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7个)⎩⎨⎧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长周期⎩⎨⎧第4、5、6、7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32种 族(16个)⎩⎪⎨⎪⎧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共7个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7个第Ⅷ族:第8、9、10共3个纵列0族:第18纵列 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 族到ⅡB 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题组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考查1.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2周期ⅣA 族B .第3周期ⅣA 族C .第3周期ⅥA 族D .第2周期ⅥA 族 解析:选B 。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知识。
硅为14号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硅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ⅣA 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表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答案(1)×(2)×(3)×(4)×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点解释: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例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答案ⅢB族。
例3.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答案第六周期。
1.结构特点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Li 3]1 2 0.152钠Na 11]1 3 0.186钾K 19]1 4 0.227铷Rb 37]1 5 0.248铯Cs 55]1 6 0.265(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碱金属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程度产物复杂程度活泼性Li 4Li+O22Li2ONa 2Na+O2Na2O2K K+O2KO2Rb -Cs -钾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例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答案(1)×(2)√(3)√(4)×(5)×例5.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熔点较低(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3)钾球四处游动,并有轻,微的爆鸣声C.钾的密度比水小(4)溶液变为红色D.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答案(1)—C (2)—A (3)—B (4)—D例6.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 B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归纳总结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1)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的单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
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R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 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sOH的碱性最强。
1.原子结构元素名称氟(F) 氯(Cl) 溴(Br) 碘(I)原子序数9 17 35 53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7 7 7 7电子层数 2 3 4 5原子半径由小到大(2)得出结论: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与H2反应a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产物稳定性F2暗处H2+F2===2HF 很稳定Cl2光照或点燃H2+Cl22HCl 较稳定Br2加热H2+Br22HBr 不稳定I2不断加热H2+I22HI 很不稳定b.222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逐渐升高,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2NaBr+Cl2===2NaCl+Br2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2KI+Br2===2KBr+I2b.得出结论:Cl2、Br2、I2三种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相应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
提醒因为F2能与H2O发生反应(2F2+2H2O===4HF+O2),所以F2不能从其他卤化物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
例7.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代表卤素)(1)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2)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3)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按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4)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可置换出Cl2( )答案(1)×(2)×(3)√(4)×解析(1)F2与H2O反应为2F2+2H2O===4HF+O2,不可用X2+H2O===HXO+HX表示。
(2)HX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4)F2性质极活泼,遇盐溶液先和水反应,故不能将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例8.已知还原性I->Br->Cl->F-,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还原性即微粒失去电子的能力。
按I-→Br-→Cl-→F-的顺序,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故还原性逐渐减弱。
例9.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解析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则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深,密度也逐渐增大。
答案 D归纳总结卤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1)相似性(X表示卤素元素)卤素原子都容易得到一个电子使其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们的单质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H2反应:X2+H22HX。
②与活泼金属(如Na)反应:2Na+X22NaX。
③与H2O反应a.X2+H2O===HX+HXO(X=Cl、Br、I);b.2F2+2H2O===4HF+O2。
④与NaOH溶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X=Cl、Br、I)。
(2)递变性(X表示卤素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①②与H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即:稳定性:HF>HCl>HBr>HI;还原性:HF<HCl<HBr<HI。
③卤素单质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时,F2、Cl2、Br2生成高价卤化物(如FeX3),而I2只能生成低价卤化物(如FeI2)。
④氢化物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酸性依次增强。
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1.原子结构⎧⎧⎨⎪⎨⎩⎪⎩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核外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原子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的,就好像一团云雾“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电子密集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反之,电子云稀疏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少.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受核电荷的吸引大,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运动空间离核的远近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上.【注意】核外电子是客观存在的,电子层是人为规定的.最外层电子数为该元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8.(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 n2个电子.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④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个电子层数(n)1 2 3 4 5 6 7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容纳电子数(2 n2)2 8 18 32 2 n2能量大小K<L<M<N<O<P<Q3.原子半径由于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界定的.原子半径的判断依据:①根据电子层数判断: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根据质子数判断:由于12kQ eF=r电,故质子数越多,F电越大,原子半径越小.③当电子层数、质子数相同时,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电子数越多,充斥的轨道越多,原子半径越大.4:核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11H 、21H 、31H各为一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核素之间的关系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原子A zx n b代表的含义X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Z :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 A :该原子的质量数;b :微粒个数;n :微粒所带的电荷数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不同的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例10.下列符号代表几种元素?几种原子?它们的关系?4018Ar 4019K 4020Ca 4119K 4220Ca 40+19K【答案】代表3种元素,6种原子.4020Ca 和4220Ca 、4119K 和4019K 是同位素;4018Ar 、4019K 、4020Ca 、40+19K 质量数相同;4019K 、4119K 、40+19K 属于同种元素;4020Ca 和4220Ca 属于同种元素.1.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ⅤA族B.第二周期第ⅦA族C.第二周期第ⅤA族D.第三周期第ⅦA族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是(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第ⅡA族元素D.以上叙述都可能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有6种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有4种非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D.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5.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