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优质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本身的缺陷: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 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 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迭,军阀 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 缺乏治心的手段。
②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约束人性,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使儒家思想通俗化、世俗化,更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6、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思想:①世界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
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二程”:②道德观:“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③认识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去把握“理”。
步和觉悟。信徒修行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 越生死和苦难、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因果报应 轮回来世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二: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 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三次出家,“舍身”同泰寺。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⑵ 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封建伦理道 德和等级秩序。)
4、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周敦颐,湖南省道县 人,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的开山鼻祖,提出无极、 阴阳、五行、至诚、无欲 等基本概念,为后世理学 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 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程颢 Baidu Nhomakorabea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5、理学的特点:
①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理论化、思辩化、哲学化,成 为完备、精致的思想理论体系。
⑴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学术活跃;
⑵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
⑶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儒士有重修养、明气节、参政事的风气;
⑷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3、实质:理学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 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⑶ 理学的方法论:“格物致知”。(格物:研究,接触事物;致
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实践、学习,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明白先 天存在的“理”。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二、宋明理学:
探究二:阅读P12——14第二子目,思考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
宋代兴起?
道、佛
1、含义: 理学:宋代儒士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
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形成以“理”为核心的
儒(根本) 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称之为“理学”或“道学”。理 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义理。 (目的)
2、历史背景:
尊奉的神仙是对“道”之信仰的人格化体现。道士是 道教的神职人员,宫观是教徒活动的场所。
修炼丹药 长生不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 佛教
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王子乔达摩·悉达
多所创(因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摩尼)。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佛”的意思是
“觉者”,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
第3课 宋明理学
朱熹在岳麓书院 讲学时手书字迹
课标: (1)了解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认识宋明理学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探究一:阅读P12第一子目,思考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的原因? (1)汉唐时期的儒学,无法控制社会动荡时期的人心; (2)佛教盛行、道教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出现危机;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在各个领域,儒学的 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儒学为主体“三教合一”的趋势。
1、魏晋南北朝:汉代儒学的天命观难以控制人心,社会动荡 使人们渴求心灵安慰,佛教、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发展渐现 了危机。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佛、道的发展使儒 学正统地位面临着严重挑战。
3、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活动,不断思 考和探索,把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的 积极入世和现实人生观联系起来,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被称为“理学”。
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 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补充: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 道教
教在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
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的
道教组织,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创立
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
朱熹:
①世界观: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 五常;
②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人性与天理一致
③认识论:主张“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⑴ 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 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 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材料三 清·丁云鹏《三教图》。此图 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 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 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fū)坐于 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 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请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汉唐的什么现象?
归纳: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时代背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