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共20页

合集下载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证候重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焦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不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疲倦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加,污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无人色,神疲备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有症状/ 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加1.察看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治,适合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合。

2.察看口干、口渴、每天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品,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采纳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依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咨询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淆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精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精】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精】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2)中药宜温热服,观察用药后疗效 (3) 可食用桂心汤或韭菜粥,或炖食猪腰子,以起到 滋阴温阳作用。口渴时可 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饮, 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气虚血瘀 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1、主证: 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肺热津伤
1、主证: 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 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 脉细数。
2、施护 (1)舒适、安静、凉爽通风的环境,注意劳逸结合。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宜食苦 瓜百合山药等清热生津之 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 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吐,呼吸短促,甚或昏 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 : 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
肤、口渴程度,进食量,
血糖变化。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
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 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
金晶
定义
消渴病是以多尿、 多饮、 多食、 形体消瘦, 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病
位主要在肺、胃、肾。主要 指西医糖尿病。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多尿、 多饮、 多食和消瘦, 简称三多一少。 病久常并发眩晕, 肺痨、 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
用药护理
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是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内郁、劳郁过度所致,以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进食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休息和排泄状况。

(3)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4)了解患者有无低血糖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肝胃郁热证。

证候:脱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

证侯:脱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会艮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

舌红,边有瘀班,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

证候: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杲,便澹,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

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

证候:心烦口苦,胃脱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

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

证候: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漫赤便秘。

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

证候: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脱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澹,口干口苦Q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腕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

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消渴病中医护理完整版课件

消渴病中医护理完整版课件

其他护理方法
饮食调理
根据消渴病的证型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食物,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 果。
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和调适,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治疗信心。
04
消渴病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心血管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总结词
调节气血,稳定情绪
详细描述
针对消渴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医护理强调调节气血,保持情绪稳定。通过针灸、按摩和中药调 理,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护理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 ,选择适量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免空 腹运动,最好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 始运动,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运动强度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案例二: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护理
总结词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整饮食、中药治疗和护理,可有效延 缓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中医护 理注重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制定 个性化食谱,同时结合中药治疗和护理,如 中药汤剂、灌肠等,以改善肾功能,减轻蛋
心理护理
01
02
03
情志调护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 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 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精神支持
向患者传递积极向上的精 神力量,增强其战胜疾病 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治疗 依从性。
睡眠调护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通 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 眠环境等方法,缓解失眠 等问题。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肾病,是消渴病日久及肾、损伤肾气所致,以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少水肿、畏寒肢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膀胱、三焦有关。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血糖、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等情况。

(2)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饮食习惯Q(3)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5)中医证型:①气阴两虚证。

证候:脾气虚兼肝肾阴虚为多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视物模糊,小便量多。

舌红少津,脉弦细。

②脾肾气虚证。

证候:下肢水肿,面色无华,脱闷纳呆,肢重困倦或便澹。

舌淡苔白,脉满细或缓。

③浊毒上逆证。

证候:全身水肿,气短语怯,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神志恍惚,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悸气急,尿少便滤Q舌胖质黯,苔白腻或灰腻,脉沉细。

④脾肾阴虚证。

证候;面目、全身水肿,皖腹胀满,畏寒肢冷,食少便清,腰酸腿软,阳痿早泄。

舌胖淡苔白腻,脉沉细。

⑤心胃湿热证。

证候:面色潮红,脱腹闷胀,烦躁不安,食欲旺盛。

舌胖苔黄腻,脉弦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3)肾衰竭患者早期可以适当活动,症状较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4)患者应勤洗澡、勤漱口,预防压疮发生和口腔感染。

(5)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人量,定时测量体重、血糖等。

(6)观察病情,做好记录。

①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水肿、血糖、二便、舌脉以及皮肤瘙痒等情况。

②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③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吐血、便血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患者表情淡漠、头痛嗜睡、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神昏诡语、呼吸急促或深而慢时,及时报告医生Q⑤应注意服用降糖药物患者的饮食及用药反应,如出现头昏、心悸、出汗、无力等,应速喂糖水,并立即报告医生。

(7)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顿服。

(8)饮食护理:①饮食宜以高维生素、低糖、低盐、低脂及优质低蛋白为原则。

消渴的护理常规

消渴的护理常规

消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常见证型有肺热伤津、胃热炽盛、肾阴亏虚。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临证护理【肺热伤津】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心烦易怒。

(1)中药敷贴:敷贴于足三里穴以清热泻火。

(2)艾灸足三里以益气固表养阴生津。

【胃热炽盛】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脘腹满闷,恶心口粘。

(1)微波频谱治疗:具有理气功效,缓解脘腹胀满。

(2)艾灸治疗:足三里穴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肾阴亏虚】小便频数,夜尿增多,甚至饮一溲一,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下肢浮肿。

(1)艾灸治疗:艾灸足三里,肾俞等穴,以补益肾阳,达消肿之效。

(2)中药沐足:以缓解肢冷,腰膝酸软无力。

3.饮食护理【肺热伤津】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宜选清热生津之品,可用鲜芦根、金银花泡水代茶饮。

【胃热炽盛】饮食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禁忌食肥腻之品,可用山药、麦冬泡水代茶饮。

【肾阴亏虚】饮食宜滋阴补肾,可用枸杞子、鲜生地泡水代茶饮。

用药护理中药汤剂饭后服用。

4.并发症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严密观察血糖情况。

(2)严密监测酮体、电解质、及ph值情况。

(3)神志清楚患者鼓励其多饮水,促进酮体排出。

低血糖反应(1)严密监测血糖,随即血糖低于3.9MMOL/L时,立即嘱患者进食,并半小时后复测血糖。

5.健康指导(1)加强饮食指导,规范糖尿病饮食。

(2)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并随身携带糖块。

(3)心理护理:保持愉悦心情,树立治疗信心。

(4)出院定时复查,如有呼吸深快,呼吸有烂苹果味,烦躁不安,及时就医。

(5)随时携带急救卡,注意与家属沟通,努力取得家属配合。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定义: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机体阴虚燥火。

一、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1、肝胃郁热: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2、阴虚火旺:口渴时给予中药(如:菊花茶、苦丁茶)泡水代茶饮。

遵医嘱给耳穴压豆,选穴内分泌、心、神门等。

3、气阴两虚:易感冒,要加强生活起居,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风寒。

遵医嘱给耳穴压豆,选穴内分泌、肾、脾等4、阴阳两虚:以尿量频多为主症,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穴位艾灸,选穴气海、关元、肾腧等。

三、情志护理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增强其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2、鼓励家属理解支持患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了解患者情志状态,指导采用移情易性的方法,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四、饮食护理严格遵医嘱进行饮食治疗,定时定量进餐,规律三餐。

禁食糖、烟酒及高淀粉的食物。

1、肝胃郁热:宜进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银耳等。

2、阴虚火旺:宜进食滋阴降火之品,如:老鸭、莲子、百合等。

3、气阴两虚:宜进食益气养阴之品,如:蛋类、鱼肉、山药等。

4、阴阳两虚:宜进食温益肾阴、补肾滋阴之品,如:猪肾、黑豆、黑芝麻等补肾壮阳之品。

五、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

2、中医外治护理:严格掌握艾灸、中药足浴及耳穴压籽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严密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3、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并严密观察降糖药物使用后的反应。

4、静脉滴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及用药安全。

六、并发症的护理1、低血糖: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现象时,立即监测血糖并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口服或遵医嘱给药。

2、酮症酸中毒: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定时监测血糖、尿酮,做好抢救准备。

中医科消渴护理常规

中医科消渴护理常规

中医科消渴护理常规消渴就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与消瘦为特征,多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内郁,劳欲过度所致,与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根据三多症得偏重,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临床辨证为燥热伤肺、胃燥津伤、肾阴亏虚、阴虚阳浮与阴阳两虚。

现代医学中得糖尿病、尿崩症与神经性多饮多尿病,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阴虚燥热证患者病室宜凉爽通风。

三、入院时认真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并遵医嘱认真记录24小时出人量。

四、观察患者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及其颜色。

观察患者得神志、视力、血压与皮肤情况,做好记录。

如观察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1、患者突然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有烂苹果气味得酮症酸中毒时。

3、出现烦躁、嗜睡、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

五、临证(症)施护:1、燥热伤肺者,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遵医嘱予番泻叶分次泡服,或顺时针按揉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2、胃燥伤津者,口渴时可用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大便秘结时可多食新鲜蔬菜及口服麻仁丸。

3、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嘱其进食含糖食品如:饼干、糖果、巧克力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

4、做好酮症酸中毒抢救工作,遵医嘱予吸氧、输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处理。

六、重症患者做好口腔与皮肤护理,严防口腔溃疡与褥疮发生。

七、若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目疾、足痿、淋证与中风等,遵医嘱予对症处理。

八、降糖药物得用药类别、时间、途径与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

如磺酰脲类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饭后服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

注意用药后得效果与反应。

九、饮食调护:1、严格按医嘱进食,控制主食量,每天得饮食总热量要在符合疾病与身体需要得前提下,妥善安排。

2、进餐要定时,以控制血糖、血脂、防低血糖为原则。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辩证施护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辩证施护

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肺、胃、肾。

主要指西医糖尿病。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

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

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

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

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

【并发症护理】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

【健康指导】1、调畅情志,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2、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

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果、饼干。

4、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

二、辩证施护【热盛伤津】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证候重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焦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不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疲倦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加,污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无人色,神疲备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有症状/ 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加1.察看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治,适合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合。

2.察看口干、口渴、每天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品,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采纳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依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咨询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淆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精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消渴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

消渴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

消渴(糖尿病)护理评估1、家族史,既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2、病程、主要症状及其特点。

3、心里社会状况。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5、辨证分型:1、脾虚湿热;2、气阴两虚;3、脾肾气虚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监测血糖变化,方低血糖。

(2)观察有无糖尿病并发症症状。

(3)生命体征检测。

(4)体重检测。

3.饮食护理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强调膳食平衡。

节制肥甘厚味辛温助阳之品;禁烟酒。

膳食与药膳调配:尽可能基于中药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

单纯饮食控制者,可配合使用糖尿病治疗仪。

4.运动护理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

坚持有氧运动。

保持健康为目的体力活动包括每天至少30分钟等强度的活动,运动时注意安全性。

其他尚有散步、广播体操、太极拳、游泳、打球、划船、骑自行车等。

可配合使用糖尿病治疗仪。

5.情志护理清净养神,宁心寡欲,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6.中医操作护理可根据病情选择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穴位磁疗等。

7.临证(症)施护(1)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能及时识别并报告医生。

(2)预防外伤。

(3)避免摔倒。

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1.脾虚湿热(1)主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口渴引饮,能食便溏,或食少腹胀,舌淡苔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2)施护:①可选用黄芪,人参等煎水代茶饮。

山药打泥代餐。

②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饮食有节(洁),忌生冷,辛辣之品。

③余结合护理要点。

2. 气阴两虚(1)主症:倦怠无力,汗出气短,口干渴,小便頻数,舌红少苔,脉细弱。

(2)施护:①病员应饮食有节(洁),多食蔬菜和粗粮、控制米面淀粉类食物摄入。

②保持精神调养,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性欲。

③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④枸杞子15克,煎水代茶饮,能滋养肝肾阴液,气血不足者服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的归脾汤或以麦冬、元参泡茶,宜饭前空腹服用。

口渴多饮甚者,可加用玉竹,沙参等煎水代饮茶;乏力气短较甚者,加用黄芪煎水代茶饮。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PPT资料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优秀PPT资料
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 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 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
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 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 定量进餐。
吐,呼吸短促,甚或昏 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 : 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
肤、口渴程度,进食量,
血糖变化。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
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 耳等益养阴食品,适当
(4)调畅情志,戒郁怒。 1、主证: 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 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
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 (2)宜食鸡肉,鱼肉,大豆,蘑菇,黄鳝等补气活血食物。
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 果、饼干。
4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 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
肺热津伤
1、主证: 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 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 脉细数。
2、施护 (1)舒适、安静、凉爽通风的环境,注意劳逸结合。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宜食苦 瓜百合山药等清热生津之 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 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消渴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糖尿病、尿崩症)护理评估1.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燥热伤肺证(伤消),胃燥津伤证(中消),肾阴亏虚证(下消),阴阳两虚证、阴虚阳浮证。

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尿痛的变化。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舌脉、皮肤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量。

2.禁食糖、烟酒、少量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果蔬菜食物。

五、情志护理增强与慢性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六、临证护理1.上消,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2.中消,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服通便药。

3.下消,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3.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4.讲解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

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内衣、鞋袜要柔然宽松;趾端要保暖。

6.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适当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目病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是消渴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消渴病病程越长,其发病率越高,且与消渴病的控制程度有一定关系,可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是目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渴目病病位在视衣,与肝、脾、肾有关。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

(2)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

(4)眼部评估:了解患者视力、眼压、眼部B超、荧光造影等结果。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气阴两虚证。

证候: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红少津,舌体胖大,苔薄或花剥,脉弦细或细数无力者。

②阴虚热盛证。

证候:口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急躁易怒,怕热心烦,溲赤便秘。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者。

③阴阳两虚证。

证候:形寒怕冷,面色苍白无华,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痿早泄。

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数无力者。

二、护理要点(1)按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病室宜安静,光线宜柔和,避免日光直射,保持适当暗度。

(3)注意休息,少用目力,加强身体锻炼。

(4)病情观察:高龄、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须注意观察血压、脉搏、神志、血糖、二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发现在暗处有眼胀、头痛等自觉症状,眼压增高或感冒者,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给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6)饮食护理:饮食有节,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

多食梨、柑橘类水果。

(7)情志护理:患者大多高龄体弱,易忧愁、紧张,可使气血不调、脉络失和或内火上炎而加重眼疾。

应做好安慰工作,帮助其适应新环境,使患者心情平静,配合治疗。

(8)临证(症)施护:①气阴两虚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中医】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消渴病,古称“消渴”,乃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消渴病乃是由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治疗需标本兼治,调理阴阳,调和气血。

一、中医护理原则1. 坚持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护,做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2. 注重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饮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甜腻之品。

3. 重视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以免影响病情。

4. 加强生活调理: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正确使用中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中医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早餐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等。

(2)午餐以五谷杂粮为主,搭配蔬菜、瘦肉、鱼虾等。

(3)晚餐宜清淡,以蔬菜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4)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少食或不食甜食。

2. 情志护理(1)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爱与支持。

(2)引导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3)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生活护理(1)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有利于患者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

4. 药物护理(1)根据医嘱,正确使用中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禁忌。

(3)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1.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如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减轻。

2. 血糖、尿糖等指标恢复正常或趋于稳定。

3.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4. 药物使用合理,无不良反应。

5. 患者对中医护理满意,积极配合治疗。

消渴病中医护理,需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遵循中医护理原则,实施中医护理措施,以期达到康复目的。

愿患者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