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知识、规范和态度的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知识、规范和态度的学习
第八章知识、规范和态度的学习
教学目的:
1、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分类和学习过程;
2、掌握规范学习的概念和阶段,理解纪律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3、了解态度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掌握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条件,明确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2、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条件。

教学难点:
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知识的学习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为主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概述
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备在长时记忆中的关于各种事物的特性与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的学习亦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学习和程序性知识学习。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说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及其形式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与命题网络、表象与表象系统和图式的形式表征的。

(二)陈述性知识的分类
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把陈述性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命题网络来表征的语义知识,是以对事物的分析为基础的;另一类是以表象和表象系统来表征的形象性的知识,是对事物的知觉形象进行直观概括的结果。

(三)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完整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的获得),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意义的建构;第二阶段(知识的保持),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第三阶段(知识的应用),意义的提取和运用阶段。

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获得又可以叫做知识理解或知识的领会。

是指弄懂词语所标示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它是指学习者接纳、吸收和合并知识并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所谓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结构。

(1)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包摄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知识,因而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类属关系,所以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下位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

A、派生类属学
习,即新知识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证实。

B、相关类属学习,即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观念后,原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扩展、深化、精制或限制。

(2)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若干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包摄程度更高的知识,这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属于发现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当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是下位关系,也不是上位关系,而是并列或类比关系时,便产生并列结合学习。

2、陈述性知识的保持
认知同化论认为,学习者获得新知识的意义以后,新旧观念的同化未停止,因为新知识不是原封不动地储存在认知结构中,而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以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即新知识将会被融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在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后成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1、产生式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

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和动作两部分组成的指令,即所谓的条件-动作规则(简称C-A规则)。

2.产生式系统
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

(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
按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

1、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也称心智技能。

心理学家们把智慧技能解释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并按其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区分为一般智慧技能和特殊智慧技能两类。

2、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

动作技能的构成包
括三种成分。

(1)动作或动作组;(2)体能;(3)认知能力。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
不同的研究者对智慧技能的形成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两种带代表性的观点,即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加里培林提出了著名的智慧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他认为,智慧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知觉、表象和概念等方面转化的结果。

这种转化要经过下列五个阶段才能实现。

(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加里培林主要是从智慧技能形成过程中的
外部表现和主要特征来进行阶段划分,而认知心理学则从智慧技能形成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活动的不同,把智慧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式识别学习,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定内外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即学习一个简单的产生式所需要的条件和相应的动作。

第二阶段,动作步骤学习,指学习者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2、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

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位阶段;(4)自动化阶段。

3、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
学习认知策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习者不仅能在学习情境中应用某种认知策略,而且能把习得的策略迁移到未训练的情境之中,用于解决问题。

自学部分
第二节规范的学习
一、规范学习的概述
规范学习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规范学习既包含认知性内容的学习,又包含情感性内容的学习,还包含行为性内容的学习。

所谓规范的认知学习,是指对规范意义与内容的学习,获得规范的相关知识,形成规范观念和规范认知能力。

所谓规范的情感学习,是指形成与规范相一致的情感体验与需要状态。

所谓规范的行为方式学习,则是指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一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大致经历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阶段。

依从阶段是规范内化的低层次水平,是在外在压力作用下出现的。

2、认同阶段。

认同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与规范趋于一致,从而能自愿、主动地接受规范影响的阶段。

3、内化阶段。

内化指个体的态度、观念等与规范准则的要求相一致,个体的规范行为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的。

规范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类型,必然会受到学习过程中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规范本身的特点、学生的交往需求、认知发展水平、外部反馈等。

1、规范本身的特点。

2、学生的交往需要。

3、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4、外部反馈。

二、学生良好纪律的形成与教育
(一)纪律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纪律是规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学校中,自觉纪律形成是学生规范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纪律的形成角度,纪律包括以下几种:
1、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4、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纪律实施的角度,纪律可以有专制型纪律、放纵型纪律和健康型纪律三种。

所谓专制型纪律是以惩罚为基础,强迫学生接受的纪律;放纵型纪律则是另一极端,它是没有任何限制,使学生有充足的选择自由的纪律;而健康型纪律则提倡有限制的选择,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

(二)自觉纪律的特点
1、对纪律出自内心需要而自然遵守;
2、无须外在监督;
3、习惯性遵守;
4、在遵守纪律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作出意志努力去克服;
5、积极维护纪律的执行,能与破坏纪律的表现进行斗争。

(三)良好纪律的形成与培养
1、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
与其他规范的学习一样,学生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也经历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第一,依从阶段。

第二,认同阶段。

第三,内化阶段。

2、纪律形成的内在冲突
其一,外在纪律规范与学生认识之间的矛盾。

其二,纪律认识与纪律态度之间的矛盾。

其三,遵守纪律与个人动机之间的矛盾。

其四,遵守纪律与辨识能力低之间的矛盾。

其五,遵守纪律与不良行为习惯之间的矛盾。

3、良好纪律的形成与培养的具体策略自觉纪律培养的策略有多种,在此重点介绍两种纪律培养的策略。

(1)情境化策略
但在纪律教育中运用情境要注意几点:
第一,突出形象,寓理其中。

第二,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按照情感本身发展的历程安排情境教育的步骤。

第三,所营造的情境要和学生现有的经验、
知识、情感及思维能力相衔接。

第四,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加强情境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2)自我建构能力
纪律的自我建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自觉纪律得以形成与培养的过程。

自学部分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概述
(一)定义
态度是指个体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的心理倾向。

态度是由情感(affection)、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成分构成,又称态度的ABC模式。

(二)特点
1、对象性
2、内在性
3、持久性
4、概括性
(三)功能
(1)过滤功能
(2)调节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适应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条件(一)主观条件
1、对态度对象的认识
2、认知失调
3、有形成或改变态度的意向
4、对教育者的信任度
(二)客观条件
1、所传递信息的可信度
2、榜样人物的选择
3、外部强化
三、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一)提供榜样法
(二)说服性沟通法
1、选择证据
2、情理服人
3、逐渐缩小态度差距
(三)角色扮演法
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二者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