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经方医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玉屏风散治反复咳嗽、过敏性哮喘
黄煌经方医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玉屏风散治反复咳嗽、过敏性哮喘展开全文黄煌经方医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玉屏风散治反复咳嗽、过敏性哮喘案2、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玉屏风散治反复咳嗽,过敏性哮喘唐某,女,5岁,于2005年10月22日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
该小儿因常年咳嗽,容易感冒而被诊断为过敏性哮喘。
且有食欲不振,厌食。
舌尖红,苔根腻。
黄师处以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合玉屏风散方:柴胡6克,黄芩6克,制半夏12克,党参10克,生甘草3克,干姜3克,川朴12克,苏梗10克,红枣15克,苍术6克,防风12克。
半个月后复诊曰药后咳嗽消失,舌苔转淡,根部腻苔渐化。
波按: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儿童尤显。
一个月前在儿科实习,病房里住得最多的是呼吸系统的过敏性疾病,而门诊最多的也是小儿的变异性哮喘等疾病,常加用地龙蜈蚣全蝎等虫类药以平喘抗过敏。
而黄老师认为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有节律性的疾病可以看作是“往来寒热”的“往来”的具体表现,对于这些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为在春秋季多见,有季节的节律性,所以常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对于大便干结,舌苔厚的厌食儿童,黄老师用的最多的方便是半夏厚朴汤了,黄师经验小儿服用此方后不仅食欲可以恢复,还能让孩子变得活泼。
此中乃有玉屏风散的变方,用柴胡代替黄芪,苍术代替白术,对于该小儿的反复怕风而咳嗽,舌苔腻实乃妙招。
读后解析: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除小柴胡汤本身功能外,黄师又将其作了两个方面引伸:1、治疗过敏性疾病:黄师认为,“寒热”指发冷发热,既为体温表测出的结果,亦可为病人的主观感觉。
“往来” 含义有二:一指有节律性,即日节律、周节律、或月节律,即所谓的“休作有时”。
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
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
黄师将有节律性的疾病看作是“往来寒热”的具体表现,对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一到春、秋季节即发作,这种按季节发作的节律性,具备小柴胡汤的应用特点,故选用小柴胡汤化裁可起到显著的疗效。
疼痛“冠军”——三叉神经痛黄煌教授诊治方法快收藏!
疼痛“冠军”——三叉神经痛黄煌教授诊治方法快收藏!黄煌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擅长利用经方思维,以“方—病—人”的方证相应模式,分别用半夏厚补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五苓散等治疗。
其总的治疗思路是根据患者体质特点及病证特点,方证相应,选择对应的经方治疗。
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孙某,女,39岁。
初诊:阵发性右侧面颊部刺痛1个月。
既往无特殊病史。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饮水后出现右侧面颊部刺痛,疼痛剧烈,休息后缓解,未予治疗。
后每次饮凉水或热水后诱发疼痛。
患者体型中等,面色黄,平常易紧张、焦虑、易惊,咽喉时有异物感。
现症:右侧面颊部阵发性疼痛,呈刺痛感,饮食尚可,睡眠因疼痛影响而不佳,二便可,舌红、苔腻,脉滑。
诊断:三叉神经痛。
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姜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紫苏梗30g,柴胡15g,黄芩7g,党参15g,炙甘草15g,白术10g,川芎10g,生姜10g,大枣20g,陈皮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
7剂,水煎服。
后随访: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嘱继续服药。
二诊:症状明显好转。
予原方继服7剂。
后电话随访患者症状基本好转。
按:此患者的特点是除了有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面部疼痛外还有咽喉异物感、紧张焦虑等。
《金匮要略方论》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用半夏厚朴汤”。
黄煌教授认为半夏厚朴汤适用于咽喉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的病证。
而半夏体质患者特点为主诉及自觉症状较多,易紧张、易惊、多虑,咽喉异物感,易心悸、恶心呕吐、咳喘痰多、失眠多梦等。
此患者平时易紧张、焦虑,符合半夏体质患者特征,故用半夏厚朴汤。
刘志龙等认为小柴胡汤的“往来”是指疾病的节律性、迁延性及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性。
而三叉神经痛具有发作性、发无定时等特点,符合小柴胡汤“往来寒热”的特征。
小柴胡汤也是神经科常用方剂,用于癫痫、抑郁、偏头痛、脱髓鞘性疾病、神经性厌食等,疗效较好。
半夏厚朴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孙某,男,57岁。
经方名家黄煌治疗咳喘的首选方
经方名家黄煌治疗咳喘的首选方何运强老师通过总结经方名家黄煌教授的临证经验,应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咳喘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天小编带大家通过3则医案一起学习下。
柴朴汤治咳嗽案马某,男,60岁,河间市六街人。
2009年9月7日初诊。
患者咳嗽一月有余,咽喉痒而稍红,痰白不多,胸闷,眠差。
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抗生素静脉点滴一周无效。
腹部有轻微抵抗,舌白,脉象弦滑。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厚朴15g,茯苓20g,苏梗10g,干姜5g,大枣20g。
4剂,水煎服。
药后咳嗽大减。
效不更方,再进4剂。
痊愈。
临证心得黄老师认为,小柴胡汤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方,因咳喘、胸闷属于小柴胡汤胸胁苦满的方证,故每每用之。
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为日本人所常用。
对于那些咳嗽咽痒、胸闷、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感染不明显者有殊效。
余以前治疗咳嗽多以《医学心悟》之止嗽散为主方,适当加减也可收效,但通过比较,治疗此种咳嗽还是柴朴汤效果迅速并确切。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变异性咳嗽案白某,女,28岁,河间市恒泰小区居民。
于2012年4月13日初诊。
患者两年来干咳,断断续续,时好时坏。
天津某医院诊断为变异性咳嗽,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疗效不显。
刻下:干咳咽痒,痒则咳剧,痰少,咽中如有物阻。
因从事早点生意,发现遇到油烟咳便严重,且怕凉风,说话多时也咳,烦躁,胸闷,睡眠质量不高,无口干口苦,无气喘,咽喉望诊偏红,舌红苔黄,脉象稍数。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赤芍20g,防风10g,厚朴20g,茯苓20g,苏梗15g,甘草6g。
7剂,水煎患者药后干咳大轻,尤其咽喉痒感已减七八。
效不更方,前方迭进21剂。
此后随访1年无复发。
临证心得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变异性咳嗽的患者也剧增。
此病病程缠绵,疗效不佳,病家深以为苦。
黄师认为,小柴胡汤证之往来寒热,可以理解为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声响、气味等变化的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搜用仲景方。
现就其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声带麻痹案陈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声带麻痹半年余,每遇精神负担过重时症情加重,经多方治疗仍发音困难。
有胆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病史。
刻下:声音嘶哑,心烦,寐差,咽喉暗红,舌稍暗,苔薄白,脉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川朴6g,苏梗10g,获等15g,枳壳6g,山栀10g,连翘12g,黄芩6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并嘱其多参加室外活动。
服3剂后,喜来告之,上午发音已正常,下午稍有嘶哑。
继用原方20余剂而安。
2.顽固性失眠案周某,男,29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患睡眠障碍2年,曾经当地医院及精神病院治疗,未见好转。
刻下: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每日睡眠4h~5h,恶心,胸闷,干咳,痰白粘不多,咽中如有物阻,大便每日2行,时干时溏,尿频,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获等12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10g,连翘12g,滑石12g,积实6g,生甘草39。
服7剂后复诊,入睡已不困难,但仍多梦、胸闷、心烦。
效不更方,原方去滑石、枳实,继服14剂而愈。
3.顽固性腹痛案丁某,女,30岁,1998年1月3日初诊。
患腹痛年诊为缺铁性贫血,曾服红桃K等药物未效。
刻诊:腹泻,夜寐不安,多梦,醒后有汗,口干而粘,尿频急色赤,面青黄不泽,消瘦,唇白,舌苔厚微黄,脉细数。
处方:姜制半夏10g,茯苓15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6g,滑石15g,生甘草5g,黄茶3g,连翘10g。
5剂。
药后腹痛即止。
1个月后因情志不遂致腹痛又作来诊予原方7剂。
随访至今腹痛未作。
4.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案李某,男,34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患经常性头昏多年,多方求治未效。
刻下:患者头昏,尤以餐后明显,心悸,时有早搏,夜寐欠佳,右胁按之硬满,手足汗出,厌甜食及辛辣,喜冷饮,餐后胰岛素增高,甲状腺肿大,但功能尚正常。
黄煌对大柴胡汤的认识及应用
黄煌教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来潜心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他重视方证相应,药证相应,体质辨证,拓展了证的内涵,使各方证、药证具体到“病的人”,真正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辨证观。笔者有幸侍诊,观其在临床上灵活化裁经方治疗各科疾病且屡获良效,兹就黄煌教授对大柴胡汤方证的认识和运用介绍如下,以窥其学术思想之一斑。一般认为大柴胡汤为少阳阳明二经并病的主方,对其适应证的认识诸多医籍均停留在仲景原文的症状上。黄教授认为,这种归纳比较笼统、简单,初学者不易掌握和运用,强调应从多方面规定大柴胡汤的方证,以指导临床应用,提高判定方证的准确率。对此归纳如下几点:
2.2暴崩 何某,女,14岁,学生,1995年5月28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9月开始全身皮肤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以躯干部为多,同时常常鼻衄,出血量多。在某医院行骨穿术等检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血小板计数始终在10~20×10 9/L范围波动)。1994年底月经初潮,之后每月经量极大,血色素降至30g/L,不得不住某妇产医院输血治疗。5年中虽迭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曾用党参、黄芪、大黄、人参、三七、云南白药、水牛角以及各种炭药,亦无见寸功。近阴道出血10天不止,血色鲜红,无血块,无腹痛。因贫血严重,稍一活动即心悸,由其父亲背至二楼诊断室。诊见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淡白而舌面干燥无津,脉洪大而无力。时未值酷暑,但不时取出随身携带的冷开水饮用。检查血小版20×10 9/L,血色素60g/L,白细胞1.2x10 g/L。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山药15g,龟版12g,龙骨15g,牡蛎30g,阿胶12g,生地15g,天冬12g,山萸肉10g,生甘草3g,糯米12g。服药1剂后,出血量大减,3剂后血止。后以此方续服,每日1剂,1月后月经来潮时出血量明显减少,7天经净。服至1996年1月,复查血小板90×10 9/L,血色素100g/L,白细胞4.5×10 9/L,月经大出血已经完全控制,面色红润,体重也见增加。随访至今正常。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完整收藏版)
黄煌经⽅使⽤⼿册学习笔记(完整收藏版)1、半夏厚朴汤的⽅证表达(1)半夏证:主诉多⽽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明显,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医⽣;易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且起伏⼤;易惊,易有恐惧感,易患⽩⼤⾐性⾼⾎压;恐⾼、晕车;咽中异物感、痰滞感;刷⽛时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易出现恶⼼;易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噩梦;易⼼悸;易肢体⿇⽊、疼痛(⼼因性的异样感觉);营养状况好;⼤眼睛,眼神明亮光彩;⽪肤滋润、油腻,肤⾊暗黄,有浮肿貌,⽪肤缺少正常光泽;脉滑利、灵动;形体中等或偏胖;⾆象正常,或⾆苔厚,或⼲⽽腻,或滑苔黏腻,或有痰线(半夏⾆),或齿痕⾆。
(2)厚朴证:胸闷短⽓,胃腹胀满。
2、半夏泻⼼汤的⽅证表达(1)黄连证、黄芩证(烦、痞):体质状态好的中青年男⼦;⼼烦,焦虑,失眠;⾆红,唇红,咽红,眼睑红;⾆苔黄腻;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糜烂充⾎⽔肿;HP阳性;胃脘⾃觉隐痛不适,按之柔软(⼼下痞,按之软),轻压痛。
易⼝腔溃疡;(2)半夏证(呕):胃胀、嗳⽓、早饱、返流;(3)⼲姜证(利):腹部怕凉;脐下松软、⽪温低;易腹泻;⾆⾯润;(4)⼈参,⼤枣,炙⽢草(健脾托底)。
3、⽩虎汤的⽅证表达(1)⽯膏证:⾼热、烦躁;代谢旺盛、机能亢进;⼤热、⼤渴、⼤汗(⽪肤⽩⽽细腻,湿润多汗)、⼤烦、脉洪⼤有⼒;⾆⾯⼲燥脱⽔;(2)⼈参证:脱⽔貌,消瘦,神萎;唇⾆⼲燥、⽪肤弹性差、眼窝凹陷;⼝渴感特别严重(⼤渴喜冷饮,⾆上⼲燥⽽烦,欲得饮⽔数升);⼤便⼲结如栗。
4、柴胡加龙⾻牡蛎汤的⽅证表达(1)柴胡证:柴胡脸(长脸长眼,神情默默、表情严肃、眼神清冷,⾯具脸);神情抑郁,表情淡漠,疲倦貌(精神疲劳);主诉以⾃觉症状为多,体检⽆明显器质性改变;⾷欲不振(⼼因性);意欲低下(⼼因性);常感疲劳(精神疲劳,⼀⾝尽重);怕冷(⼼灰意冷在躯体上的“表达”);或便秘、或腹泻、或关节疼痛(抑郁⼼境在躯体上的“投射”、“转换”或“表达”);体形中等偏瘦,营养状况中等;⾯⾊黄⽩⽆泽;腹肌紧张、充实、有⼒,两肋下按之有抵抗感;脉弦长。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搜用仲景方。
现就其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声带麻痹案陈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声带麻痹半年余,每遇精神负担过重时症情加重,经多方治疗仍发音困难。
有胆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病史。
刻下:声音嘶哑,心烦,寐差,咽喉暗红,舌稍暗,苔薄白,脉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川朴6g,苏梗10g,获等15g,枳壳6g,山栀10g,连翘12g,黄芩6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并嘱其多参加室外活动。
服3剂后,喜来告之,上午发音已正常,下午稍有嘶哑。
继用原方20余剂而安。
2.顽固性失眠案周某,男,29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患睡眠障碍2年,曾经当地医院及精神病院治疗,未见好转。
刻下: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每日睡眠4h~5h,恶心,胸闷,干咳,痰白粘不多,咽中如有物阻,大便每日2行,时干时溏,尿频,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获等12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10g,连翘12g,滑石12g,积实6g,生甘草39。
服7剂后复诊,入睡已不困难,但仍多梦、胸闷、心烦。
效不更方,原方去滑石、枳实,继服14剂而愈。
3.顽固性腹痛案丁某,女,30岁,1998年1月3日初诊。
患腹痛年诊为缺铁性贫血,曾服红桃K 等药物未效。
刻诊:腹泻,夜寐不安,多梦,醒后有汗,口干而粘,尿频急色赤,面青黄不泽,消瘦,唇白,舌苔厚微黄,脉细数。
处方:姜制半夏10g,茯苓15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6g,滑石15g,生甘草5g,黄茶3g,连翘10g。
5剂。
药后腹痛即止。
1个月后因情志不遂致腹痛又作来诊予原方7剂。
随访至今腹痛未作。
4.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案李某,男,34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黄煌教授讲解半夏厚朴汤
黄煌教授讲解半夏厚朴汤黄煌教授讲解半夏厚朴汤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五条》)咽中如有炙脔,即咽喉异物感,这是本方证最关键的指证。
咽喉异物感包括咽痛、咽痒、咽干燥、咽中有粘痰,咽中有鱼骨梗阻感等;胸部的重压感、呼吸不畅感、呼吸表浅感,以及有气流向上攻撑感、经常嗳气等也可认为是咽喉异物感的延伸。
此外,各种感觉异常均可以看作是咽喉异物感的全身表现。
除咽喉异物感以外,以药测证,本方证还应具有如下指证:1、腹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2、或然证:或咳嗽气喘,或痰多,或胸闷,或眩晕,或心悸,或失眠多梦,或身体痛。
经验用量:姜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生姜15克或干姜5克。
水煎,日分2-4次,空腹服用。
主治疾病谱1、各类神经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抑郁症、焦虑症等;2、咽喉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3、食道痉挛;4、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腹胀者;5、肠道易激综合症;6、小儿厌食症;7、夏秋季的感冒。
体质要求:此方证多见敏感的半夏体质,也就是痰体。
并有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区间为咽—食管—胃。
上腹部的胀满,为鉴别要点之一。
说明1、本方证常见齿痕舌。
这与患者心情低落,不大讲话有关。
也与咽喉部的炎症充血等因素有关。
2、方中苏叶通常用苏梗,取其理气宽中的功效,且煎出的汤液比苏叶清淡些,患者容易接受。
3、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
如作为维持量,也可改为每天服两次或一次。
避免心理依赖。
4、八味解郁汤:本人经验方,是半夏厚朴汤与四逆散的合方,有理气化痰、解痉止痛的作用。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生甘草6克,姜制半夏12克、厚朴12克、茯苓12克、苏梗12克。
黄煌教授运用黄连、半夏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黄连、半夏经验半夏黄煌每年的夏至时节,在山坡溪边、桑田等阴湿处,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翠绿的小草,长而细的叶柄,开始是一片叶子,以后变为3片,花苞特别长,开白色的小花。
这种小草就叫半夏。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半夏就是根据其生长时节而命名的。
半夏的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圆圆的,犹如小芋头,所以,江南一带的老百姓又叫它野芋头、老和尚头等。
半夏味辛辣,粉嗅之呛鼻,嚼之发黏。
生半夏有毒,中毒症状为口舌麻木,胃部不适,口腔咽喉及舌部烧灼疼痛,肿胀、流涎、恶心及胸前压迫感,音嘶或失音,呼吸困难,痉挛甚至窒息。
所以,民间又称半夏为蝎子草。
中医认为生姜、蛋清、白蜜、甘草等可解半夏毒。
据说,近代宁波名医范文虎曾治疗一位天童寺的小和尚,忽然声哑来诊,以手指喉抚胸,作无可奈何状。
陪同来诊的和尚说他在山上看笋,见山中鲜草鲜果必欲食。
范文虎断为生半夏中毒,以生姜3钱、白蜜2匙煎汤服之,3服而瘥。
所以,药房使用的半夏,都为经过用生姜、明矾等炮制加工过的半夏,处方名制半夏、法半夏等。
半夏入药的历史悠久,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
汉代半夏已经作为重要药物应用于临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使用半夏达42方。
1 药证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
古时候呕吐分论,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
半夏所主治的就是那些呕恶有声的恶心与呕吐。
半夏为中医称为治呕的圣药。
《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及大半夏汤(半夏、人参、蜜),均用于呕吐。
许多加减法也提示半夏止呕。
如厚朴七物汤条下有“眍者加半夏五合”,竹叶汤条下有“呕者,加半夏半升”,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以上加减均可见半夏主治呕吐。
但是,按照张仲景的经验,并非所有呕吐均使用半夏,仲景提出必须是呕而不渴。
如小半夏汤主治“呕家……不渴”。
所谓的不渴,为口腔无明显干燥感,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甚至经常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的黏腻的舌苔。
UC头条:黄煌经方常用合方版使用经验
UC头条:黄煌经方常用合方版使用经验1半夏厚朴汤加减法:(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2)眩晕、心悸+水舌、水肿、小便不利+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7)腹痛腹泻:合黄芩汤(8)心烦焦虑失眠+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2半夏泻心汤加减法:(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加减法:(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2)关节疼痛+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3)关节疼痛+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4)失眠头痛恍惚舌淡红:合酸枣仁汤(5)高血压烦躁+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6)焦虑不安+胸闷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法:(1)腹中疼痛+面黄、眩晕:合当归芍药散(2)口渴(水少)+浮肿(水多):合五苓散(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加减法:(1)心中烦+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2)面红赤、舌紫暗+少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3)焦虑+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7大承气汤加减法:(1)痞满燥实之轻症者: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小承气汤)(2)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3)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4)胎死腹中:合桂枝茯苓丸。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半夏厚朴汤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半夏厚朴汤038、半夏厚朴汤【组成用法】半夏10~20g、厚朴10~15g、茯苓10~30g、生姜10~15g、干苏叶6~15g。
水煎,分四次温服,昼三次,夜一次。
【方证】1.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异物感,胸闷气塞感。
2.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或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
3.舌苔多厚腻、白腻、口内粘腻。
【现代应用】1.以咽部异物感为突出表现的多种神经官能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胃神经宫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等。
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更年期综合征也容易出现本方证。
2.咽喉部的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以及生理性的悬雍垂过长,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时也可使用本方。
3.咽喉附近的颈部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亢、颈椎骨质增生等也会出现本方证。
4.消化系统的食管狭窄、食管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动力性障碍时可考虑使用本方。
5.呼吸系统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表现为喉间痰鸣声重,咳喘声音重浊,咳喘剧时则呕,痰多易于咯出或呕出,痰出则咳喘减轻等特征者也可参考使用。
6.其他还用于妊娠恶阻、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经验参考】本方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何谓“炙脔”?《千金方》进一步解释为“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吞不下咳不出是也”。
《简易方》说“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间”。
这种感觉,后世医家则直谓“梅核气”,谓其病机为痰气交阻。
那么,到底该如何界定它呢?编者认为,首先它是一种梗阻堵塞的感觉。
如果说“炙脔”不好理解,不妨理解为鱼刺卡咽喉的感觉。
咽喉是呼吸和消化共同通道,对各种刺激都比较敏感。
其次,“炙脔”是烧烤的肉片。
如果趁热时吃下,则咽部可被烫伤。
以此推之,当有咽部发热、干燥、疼痛等感觉。
再次,吃烤肉片多蘸辛香去腥的调料,因此,这种感觉还可以引申为咽部的痒、麻、辣。
黄煌:半夏厚朴汤
黄煌:半夏厚朴汤展开全文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化痰开郁气自舒。
半夏厚朴汤是主治咽喉部异物感的专方。
这种异物感常常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前贤谓之“梅核气”,妇人尤其多见。
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
据此,可以看出本方经典主治的两大特点:一是病位多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我感觉的异常。
临床上对于咽喉部疾病我多喜欢以本方加减治疗。
半夏是治疗咽喉病的要药,《本经》说它主“咽喉肿痛”;《伤寒论》的苦酒汤和半夏散及汤也是用来治咽喉病的。
本方所主的咽喉病,除了上述的咽神经官能症外,还见于急慢性咽炎、咽干痛、粘痰、声带麻痹造成的失音等炎症性疾病,而不局限于咽异物感。
若红肿热痛等炎症明显时可加山栀、连翘、黄芩、桔梗以增强消炎作用。
小儿的咽痛也可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对于以自我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运用的机会也很多。
这种自我感觉异常是多部位、多系统的,临床上决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咽喉上,否则将会大大限制本方的运用范围。
比如更年期综合征,其人主诉特多,或烦躁、或焦虑、或抑郁、或失眠、或多疑;或恶风、汗出、手抖、烘热、腹胀。
有些主诉则特别怪异,如有位中年妇女因阴蒂的跳动感而坚持要认为是细菌已经入血液,有男子为会阴睾丸的下坠感而惶惶不可终日,有位中年妇女则为舌头的疼痛灼热感到处求医,大多以精神症状为多见。
临证常加山栀、连翘、枳壳,可认为是与栀子厚朴汤的合方。
烦躁焦虑明显时,我常以此方去生姜,加山栀、连翘、黄芩、甘草清心除烦,名为“八味除烦汤”。
是我临床常用之方。
用连翘、枳壳时,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泻,但病人并不感到难过,反觉得舒适。
肛门排气增多,腹胀也随之减轻。
另外,一些女性的关节疼痛,心情抑郁时关节痛甚,情绪兴奋时则不痛。
也可以看作是自我感觉的异常。
古方指迷茯苓丸即是治痰气交阻的关节痛,方中也含有半夏茯苓。
这种自我感觉异常也可以表现为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等。
其人多有精神的过敏,一闻到不适气味就想呕吐,恶心是常见症状。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金匮要略》)【常用剂量】姜制半夏20g,茯苓20g,川朴15g,苏梗15g,生姜15g。
【煎服法】以水13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4次温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二十二)【体质要求】营养状况较好,目睛大而明亮,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
形体中等,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倾向,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
易于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
平时易惊,有恐惧感,易患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等。
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
如刷牙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
易于头痛头晕,易于失眠,夜间多梦,尤其是多噩梦。
容易心悸,容易肢体麻木疼痛等。
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食道炎、食道狭窄、食道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婴幼儿营养不良、夏秋季感冒、急性肾炎等。
【加减法】痰多呕甚或惊恐、焦虑、失眠严重者,重用半夏、生姜;眩、悸、小便不利或水肿,或胃内振水音者,重用茯苓;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者,重用厚朴;胸闷、腹胀、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失眠、眩悸者,合温胆汤;虚烦不得眠者,合酸枣仁汤;腹痛腹泻者,合黄芩汤;焦虑失眠、腹胀满者,合栀子厚朴汤。
附录一 黄煌经验方
附录一黄煌经验方●01八味解郁汤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的合方。
心身疾病常用方,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
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5次温服。
【适用人群】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大多血压偏低,生性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忌口讲究,但症状甚多,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有异物感,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干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病症】胃神经症、心脏神经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围绝经期综合征、癔症、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道结石等。
【注意事项】(1)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2)采用隔三差五的服用方法,症状严重者,可让患者自己煎煮药物,并每日服用4次。
●02八味除烦汤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的加味方,心身疾病常用方。
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以胸闷、烦躁、腹胀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姜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5次温服。
【适用人群】患者多面容滋润,唇舌多红。
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等;易烘热汗出,常有夜汗;易恶心呕吐,易心慌心悸,易头胀痛,易咽喉肿痛,易小便涩痛,或有鼻衄;女性可有痛经等。
黄煌教授:关于半夏厚朴汤,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黄煌教授:关于半夏厚朴汤,有些问题值得注意半夏厚朴汤组成用法半夏10~20g、厚朴10~15g、茯苓10~30g、生姜10~15g、干苏叶6~15g。
水煎,分四次温服,昼三次,夜一次。
方证精神紧张或恐惧,胸满、上腹部痞闷、咽中异物感、胸闷气塞感,舌苔厚腻。
现代应用咽异感症、神经性食管狭窄症胃下垂、胃弛缓症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感冒后声音嘶哑神经官能症产后水肿阵发性心动过速肾炎经验参考《金匮要略》)用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脔”是指切成小块的肉。
“炙”,《康熙字典》有“炕火日炙”的解释。
“炙脔”,即是烤肉块。
“咽中如有炙脔”是说咽中像有烤肉块堵塞一样。
如果趁热时吃下,则咽部可被烫伤。
以此推之,当有咽部发热、干燥、疼痛等感觉。
再次,吃烤肉片多蘸辛香去腥的调料,因此,这种感觉还可以引申为咽部的痒、麻、辣。
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吃“烤羊肉串”。
当然,古人是否如此吃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编者的推测而已。
《千金方》说本方主治“胸满,心下坚,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提出了“胸满,心下坚”的症状,更是对《金匮要略》进行了补充。
咽下接食管,咽中向下延伸就是胸中。
此处所言的“胸满”可能是食管痉挛。
虽然胸满,但却并不妨碍饮食,不同于噎嗝。
关于半夏厚朴汤,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半夏厚朴汤是经方理气剂的代表,其主治除了经文描述的方证以外,还可以见到哪些症状?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根据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的记载,半夏厚朴汤证常有这些症状:手足颤抖、腹部的力量如被抽去一般;易疲劳、悸动、眩晕;胸部苦闷,有一种呼吸将停,接不上气的感觉;腹诊触得胃部振水音,心窝部略膨满;患者摊开记录病情与治疗详细经过的笔记本,绵绵不停地讲了近一个小时;突然感觉心脏被握住一样,惊恐中按自己的脉搏,发现脉搏处于停止的状态。
从这些记述来看,大多属于神经症的表现。
概括之,本方证以神经紧张感、忧虑感、恐惧感(包括恐癌症、恐艾症等)为主证,旁及呼吸、消化、泌尿及循环系统。
黄煌:2方隔日交替服用,疗效更佳
黄煌:2方隔日交替服用,疗效更佳小编导读黄煌教授临证处方药味很少,且常常多个小方隔日交替服用,临床疗效往往优于合方而用。
今天我们通过3个医案,学习黄煌教授这一较为独特的用药经验。
一半夏厚朴汤与四逆散治疗过敏性鼻炎案高某,男,16岁,2018年9月5日初诊。
鼻敏感,喷嚏多,鼻涕如水,咽暗红。
黄老师处方:①半夏厚朴汤:姜半夏20g,茯苓20g,厚朴20g,紫苏叶10g,干姜5g。
②四逆散:柴胡20g,白芍20g,枳壳20g,生甘草20g。
各7剂,两方隔天交替。
2018年9月19日二诊:症状减轻,原方各10剂,两方交替服。
按:鼻敏感,喷嚏多,鼻涕如水,当属过敏性鼻炎,黄老师未采用小青龙或荆防等祛风抗过敏药物,而是着眼于从改善患者的体质入手,半夏厚朴汤可改善头面官窍之不适感,降低其敏感度;四逆散可舒缓鼻部的紧张状态,虽未单独治鼻而收治鼻之效。
对于体质敏感者,黄老师常常多个小方交替服用,经观察其效似优于同鼎而烹,此为黄老师较为独特的用药经验。
二肾气丸与真武汤治疗帕金森病案朱某,男,54岁,2018年9月25日初诊。
帕金森病3年,左手震颤,小腹软,脸红,高血压,脑梗塞(2012年),舌胖大,苔厚。
黄老师处方:①肾气丸:制附片5g,肉桂5g,熟地黄20g,山茱萸20g,山药20g,牡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
②真武汤:制附片10g,茯苓20g,白术20g,赤芍15g,干姜5g。
各15剂,两方隔天交替。
按:脸红、小腹软是黄老师选择肾气丸的指征。
黄老师认为,肾气丸证有可能会出现两种脸色,一种是色红,即“红得像关公”,一种是色黑,即“黑得像包公”。
《金匮要略》上记载肾气丸证有“少腹不仁”,黄老师认为主要指的是少腹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
此外,舌胖大也是应用肾气丸的参考指标,之所以舌会胖大,是因为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内停。
真武汤亦为温阳化气之方,注重调气化,肾气丸可以复形质,两者交替服用效果更佳,但总不离温肾利水之功。
黄仕沛,黄煌半夏厚朴汤经验与医案
(2015-11-30 21:41:21)?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我们从原文看会产生以下两个疑问:1,半夏厚朴汤治疗“咽中如有炙脔”,那么“咽中如有炙脔”是什么症状?2,半夏厚朴汤为何出现在妇人杂病篇?所谓“咽中如有炙脔”,即《千金要方》中所说的:“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医宗金鉴》称之为梅核气。
此证主要是咽喉的异物感,咽痒、咽痛,咳嗽等不适,甚至由此引起胸闷、失眠等。
“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可以是器质性的,如喉源性咳嗽,喉炎,咽中就会有这种不适的感觉。
并伴有干咳频频,痰少,色白,稍有刺激便引起咳嗽,讲话吸气时,吸入冷空气或者粉尘时,睡眠醒来时,皆会引发咳嗽。
当然“咽中如有炙脔”也可以是精神因素引起的。
患者老是觉得咽中如有物阻,肢冷,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的症状,而这样的症状多见于妇人,所以半夏厚朴汤出现在妇人杂病篇就不足为奇了。
《局方》称半夏厚朴汤为“四七汤”或叫“七气汤”,谓可治七气(寒、热、喜、怒、忧、愁、愤)。
可见,此方是治疗精神症状的效方。
二 半夏厚朴汤之所以可以治疗上述症状,其关键在于半夏。
此方用半夏一升,在仲景使用半夏的诸方中算是次大量的方(最大量是大半夏汤,用半夏二升)。
下面请看半夏的药证: 1, 利咽 试看仲景的以下两方,第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 这两方都是仲景治疗咽痛,咽中溃烂的。
仲景用半夏皆为生半夏,看这两个方的煎煮法;只是将半夏"洗"去粘潺后,煮三沸,只煮三沸,半夏尚未全熟,所以仲景所用的半夏并不是今天所用的,制得性味全无的法夏。
半夏治疗咽痛,咽中溃烂,可能主要就是靠半夏对咽喉局部粘膜的刺激,以达去腐生新的作用,由何得知?试看两方的服法,苦酒汤是“少少含咽之”,半夏散及汤是“少少咽之”,这样做就是要延长药物在咽喉的停留时间。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刘岳;顾炜
【期刊名称】《国医论坛》
【年(卷),期】1998(13)4
【总页数】2页(P24-25)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黄煌;临床应用;名医类案
【作者】刘岳;顾炜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黄煌教授运用大柴胡汤经验 [J], 毛科明
2.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附98例病案分析 [J], 吕永赟
3.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杂病经验 [J], 李淑萍
4.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 [J], 刘西强;崔德强;眭冬蕾
5.运用黄煌教授经验方治验3则 [J], 徐凯;陶方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煌教授经方著述汇集连载(八)-半夏厚朴汤加减合方
黄煌教授经方著述*汇集连载(八)-半夏厚朴汤加减合方关于加减合方,自由组方,笔者深喜古文,乃至诗词曲赋无不倾慕。
至此只想套用黄师文章所述: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炼,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是好方了。
“前人说:中医有两种“病”,一是有方无药,即知道用成方而不知变化,是谓有方无药;二是有药无方,即缺乏配伍的规则,组合零乱,叠床架屋,当然效果不好。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是基础不扎实,所谓“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没有学好经方,药证不明,配伍无法,临床所据不是道听途或,就是主管想想;第二是临床思维僵化,所谓“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如有些人处方时均用14味药,每病如此,每人如此,每日如此,而不知医学是科学,不是艺术,不可凭个人喜恶。
以经典汤方而论,有药物少至一味者,如甘草汤,多则如温经汤,药物达12味,药味数变化很大,完全依据病情需要而配伍。
所以学习经典配伍,可以使处方精炼,组方严谨,犹如作古文,加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处方到如此境界,也可算是好方了。
” --摘自黄师《经方的魅力》*************************************************************** *************半夏厚朴汤的加减与合方:(1)腹胀、呕吐、恶心者,苏叶可用苏梗15克替代。
紫苏有紫苏叶和紫苏梗。
两者都入药,功效稍有不同。
苏叶发汗;苏梗和胃,能止呕健胃除胀,按照传统习惯,通常用苏梗。
还有,苏叶煎出液发黑,而苏梗煎出的汤液清淡些,患者心理上容易接受。
(2)如无生姜,可用干姜10克替代。
(3)胸闷、腹胀、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
(4)失眠、眩悸者,合温胆汤。
(5)焦虑失眠、腹胀满者,合栀子15克,枳壳15克,厚朴15克。
本方服法: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张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
同时,应该让患者亲自煎药,并闻药味。
除烦汤的魅力黄煌教授医话
除烦汤的魅力黄煌教授医话来自马鞍山的L先生前几天来复诊,告诉我原来他那严重的口咽部的异物感没有再出现,有时稍有感觉,也不难受。
他是今年1月31日初诊的。
他主诉去年9月因鼻中隔弯曲作了一个矫正术后,咽部就如有枣核梗阻,上腭则如有一层塑料薄膜覆盖,而且,特别厌恶烟味。
因为异样的感觉,让他心神不安,睡眠障碍,胸闷。
他那双焦虑不安的眼睛,那两手滑利的脉象,让我不假思索地用上了八味除烦汤:姜半夏12克、厚朴12克、茯苓12克、苏梗12克、枳壳12克、栀子12克、黄芩6克、连翘2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服三天停三天,连续服用一个月。
1个半月后复诊,咽部的异物感已经消失,上颚部异物感的范围也明显缩小,胸也不闷了。
这次是三诊,那些恼人的感觉没有再次出现,让他非常高兴!这就是除烦汤的魅力!除烦汤是我的经验方,是经方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的合方,再加上连翘、黄芩,因药共八味,所以又名八味除烦汤。
除烦的名称,是根据张仲景栀子厚朴汤证的经典表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而来。
这张方有何功效?第一,除烦。
烦,是古病名,是一个综合症,包括失眠、胸闷、头昏、心悸、汗出阵阵,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断力下降等,也包括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内。
许多患者反映,除烦汤服用后,睡眠改善,脑子清楚,胸不闷,腹不胀,心神安定,很舒服!第二,消除异物感。
临床发现,许多患者不仅有心烦不安、胸闷腹胀等症状外,还有许多恼人的异物感。
有的是咽喉的异味感,如有梅核,如罩粘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有的是鼻咽部的异物感,如鼻涕,如米粒,擤不掉,吭不出;有的是口腔的异物感,或如薄膜覆盖,或有胶水在口,或口干舌燥如砂皮;有的是口腔异味感,漱之不除,或舌苔粘腻,刷之不清;还有的是舌头的异样感觉,或麻木,或疼痛,或灼热如糜烂,但检查无异常;还有的味觉异常,或口苦,或口甜,或酸,或咸,各种感觉,不一而足。
这些异物感,其实都是张仲景半夏厚朴汤证“咽中如有炙脔”的衍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老中医经验
,
蝤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IR7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
南京中压药大学基础压学院94(1)班(210029)刘岳顾炜黄煌…验,二…腹
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及临床工作,临
床擅用仲景方.现就其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芦带麻痹
案
陈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声带麻痹半年余,每遇精神负担过重时症情加重,经多方治疗仍发音困难.有胆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病史.刻下:声音嘶哑,心烦,寐差,咽喉暗红,舌稍暗,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log,川苔薄白,眯滑.
朴6g,苏梗log,茯苓15g,枳壳6g,山栀log,连翘 12g,黄芩6g,生甘草s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并嘱其多参加室外活动.服3剂后,喜来告之,上午发音已正常,下午稍有嘶哑.继用原方20余剂而安.
2顽同性失眠案
周某,男,29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患睡眠障碍2年.曾经当地医院及精神病院治疗,来见好转. 刻下: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每日睡眠4h~Sh,恶心, 胸闷,干咳,痰白牯不多,咽中如有物阻,大便每日2 行,时干时溏,尿频,舌暗,苫薄黄,眯弦滑.用半夏厚朴沥加味:姜制半夏log,茯苓12g,川朴log,苏梗 lOg,山栀log,连翘12g.滑石12g,投实6g,生甘草 3g.服7剂后复诊,入睡已不困难,但仍多梦,胸闷,心烦.教不更方.原方去滑石,枳实,继服14剂而愈. 3顽同性腹痛案
丁某,女-30岁-1998年1月3日初诊.患腹痛年余,自述有胃炎,胃下垂,慢性
盆腔炎,膀胱炎.西医确泻,夜寐不安,多梦,醒后有汗,El干而牯,尿频急色赤,面
青黄不译,消瘦,唇白,舌苔厚徽黄,眯细效.处方:姜制半夏log,茯苓15g,川朴log,苏梗lOg,山栀 6g,精石1Sg,生甘草3g,黄芩3g,连翘log.5剂.药
后腹痛即止.1十月后因情志不遂致腹痛又作来诊,予原方7剂.随访至今腹痛未作.
4焦虑性神经官健症案
李某,男,34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患经常性头昏多年,多方求浩未教.刻下:患者头昏,尤以餐后明显,心悸,时有早捧,夜寐欠佳,右胁按之硬满,手足汗出,厌甜食及辛辣,喜持饮,餐后胰岛素增高,甲状腺肿大,但功能尚正常.B超提示t胆囊息肉,脂肪肝.血脂2.0,3.5retool,L,黄疽指数20单位,30单位,转氨酶正常或稍高.舌尖红,脉细弦滑.用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加减t姜制半夏log,柴胡log,茯苓 15g,苏梗12g,川朴log,山栀log,连翘12g,黄芩6g. 生姜3片,红枣10枚.7剂.药后头昏明显改善,已能
正常上班,精神状态亦佳.效不更方,原方7剂继服巩固.
按: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等药组成,具有行气解郁,降逆化痰之功,仲景用本方治疗气郁痰凝之妇人咽中如有炙黹"的病证.黄教授运用车方的指证有三:咽喉不利,包括咽喉部异物感, 咽痛,失音等;恶心呕吐,胸闷腹胀l@眩悸,眩即眩晕,如坐舟中,悸指跳动.如心下悸,脐下悸,肌肉跳动等黄教授对食道毙,支气管炎,哮喘,更年期综合症, 小儿厌食症,帕金森氏综合症等具有上述指征竹患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黄某脏虚实之证,而后立法处方.前人有"怪病多痰"之说,可以参考.余意,怪疑病证,多与经络赛阻有关,治时注意舒经活络.再据风,寒,燥,A之特性,如风邪为病,多动多变,寒主收引,燥易伤阴,火易炎上,耗气伤 tf
津,易致肿疡等特点,判断疾病属性.总之.若遇奇病当依中医传统理论为据,临证自可不惑. (未完待续)
研寸锻伯久铱转磋
国医论坛1998年第13卷第4期(总70期)25 教授临证还发现,患者服用本方后,常易出现心烦不安,胸闷,寐差早醒,多梦易惊,咽红痛或暗等烦躁证, 应加山栀连翘,黄芩甘草清心除烦,疗效卓着,称此加味方为除烦汤".
《伤寒论)第317条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的训示.前两案,病虽不同,但皆有瘴气交阻所致的
"咽喉不利"这一经典指征,所以从仲景投半夏厚朴汤,叉均见烦躁诸症,宗仲景之训兼以除烦.药证的对,效如桴鼓.案3出现腹胀痛,口干枯,苔厚等气郁疫凝的睥胃症状,合半夏厚朴汤的运用指征,随证加味而获难求之效.案4病症繁多,证情复杂.除肝气郁滞而出现的右胁硬满的柴胡四逆散证,热扰心神的烦躁证外,似难再觅头绪.黄教授予半夏厚朴汤,我们颇为不解,思忖良久,他说头昏心悸乃痰气交阻,蒙闭清窍的眩悸证,顿时心中释然.由此,黄教授运用本方指征的l青妙,方证药证的研究之探可见一斑.并使本方在运用上突破了治疗梅核气专方这一陈规t扩大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厚朴,紫苏有抑制喉反射的作用,半夏,生姜,紫苏均有祛痰作用,生姜,紫苏有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作用,半夏,厚朴,茯苓均有镇静作用,厚朴有解痉作用等等.这些药理充分的验证了黄教授运用本方指征的科学性.由于本方在临床上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方的药理还只停留在单昧药物的研究上,对合方的药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1998—05—19)
烫伤验方
广西资源县农业领导小组办,厶\室(541400)陈兵耀 1制用方法取石灰膏250g,萘油100g,调成薄浆状,涂在伤面上,覆盖为度,一般不用包扎. 2主治范围主要用于I度,I度烫伤.
3治疗效果共治85制,奎部治愈.忘处仅见红肿热痛者1天,2天治愈,惠处有
水泡蛀见表皮脱落者 3天,8天治愈.
(收稿日期l998一.3一.3) 关键词恶性肿瘤理气
教结法钱伯文名医经
验
全国着名中医专家,国
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钱
伯文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40 载,对癌肿的辨治见解独到.本人幸得恩师的言传身教,受益非浅.现将钱老应用理气散结法治疗癌肿的经验特色总结介绍如下. 1气机失调是癌肿之重要病机
中医学认为,气是掏成
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类经》曰t人之有生,全赖于气.气机调畅是人体各脏腑功能协调统一的基础.当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察作用于机体,导
致气机失调时就必然影响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方面
的功能活动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如气滞气郁,气
逆,气虚等.故《紊闻举痛论》日百病皆生于气
也.
,
钱老认为,肿瘤的发病同样与气机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应责之于脾胃气滞
和肝气部结.他说t"从临床角度来看,肿瘤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常可见气滞,
气部之象.如胃癌,食道癌病人多见胸脘胀闷,暖气等症;眄癌病人常出现下腹部胀痛,大便时里急后重等症;乳腺瘟病人常出现肝气部结,乳房胀痛等.另外,从大量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前(即癌前期)常有长期的郁闷忧愁,或蒙受打击而不得解脱等肝气部结之象."对此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如巢元方云"此由忧患所致……使塞而噎.张从正在解释积聚的成因时也认为:忧思郁怒,气机不和,丑久聚而成上海中医特大学^N...Nv朱国樯钱力兰哼钱伯文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