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9章对比与翻译2

合集下载

unit9 汉英对比与翻译二

unit9 汉英对比与翻译二

4、去年发现了一种稀有元素。 A rare element was found last year. 5、饿得他话都说不出来了。 It makes him so hungry that he can’t speak. • He is too hungry to speak. • • • •
• 6、能不能提前完成计划呢? • Is it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plan ahead of time? • 7、只有慎之又慎,才能避免犯 不必要的错误。 • Being very careful, you (we) can avoid making unnecessary mistakes.
• 只要知道电压和电流就能够确定电阻。 • Knowing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you (we) can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 The resistance can be determined provided that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are known.
• 热得他们全身冒汗。 • It’s so hot that they are sweating like a pig. • 累得我走不动了。把我累得走不动 了。 • It makes me so tired that I can’t walk any more.
• 要解决问题,还必须做系统、周密 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 •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四、采用there…be结构译出

人称代词在汉译英语篇中的使用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

人称代词在汉译英语篇中的使用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

人称代词在汉译英语篇中的使用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摘要] 人称指称是体现指称意义的最主要的语言手段之一。

由于指示词语指称的是篇章中的一个实体特征,在翻译中译者是如何来处理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作用,如何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一直在以多种方式被学者们所研究。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称代词的使用量随语言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语言内部,人称代词的使用在不同文体中也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针对汉语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在同一语篇中使用人称代词的数量分析,假设两种语言使用人称代词的差异,然后选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试图得出汉英两种语言人称代词的不同特点,以及人称代词在英译文中是如何处理的。

通过分析不同的语言形式,依据对比分析结果,强调翻译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起到迎合不同语言使用者思维模式的目的。

[关键词] 人称代词对比分析翻译手法1.引言指称词所替代的所指是表示人、物、概念等词语,这些词语可由人称代词代指。

人称代词在语言中用来指称事物最为常见。

英语和汉语都有各自的人称系统。

汉语的“人家”,有时可泛指,有时可特指。

英语有反身代词“myself, yourself”等,汉语有“我自己”、“他自己”等,但汉语的“自己”具有独立的指称功能。

(胡壮麟,P51—56)在主语显著的语言里,如英语中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形式制约,如人称,性、数方面的一致等,因而主语省略后,这些语法关系就无法表达。

相反,汉语的人称照应粘连手段,除了使用人称代词之外,有时还采用省略人称代词的办法,也就是采用零回指(zero anaphora)的照应形式,特别是在人称代词用作句子主题的时候。

实际上,这样的句子中,仍暗含一个潜在的形式主语,比如在英语中,尽管一个篇章段落中的句子比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并构成一个话题链,整个篇章的语义结构也是围绕着某一个篇章核心组织的,但由于英语是主语显著,缺乏使用零回指的必要条件。

因而一般也不能采用零回指的照应粘连形式,而只能采取人称代词的照应粘连形式(许余龙:224)。

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发布时间:2021-09-24T01:15:49.309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7期作者:刘腊梅孙先洪[导读] 对比是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事物两者之间的异同,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手段[1]。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习语言必然要了解文化本源。

英语教学中,进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则能使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发挥一定的参照作用,为英语学习和教学奠定基础。

因此本篇文章从五大方面角度来谈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展现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体现在哪里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对比的意义。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英语教学对比是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事物两者之间的异同,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手段[1]。

因此无论在英语学习还是英语教学中,学生或者教师都需要以母语为依托进行自主对比或者引导式对比。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特点和规律都可以被探索。

根据这种规律我们便可有效的更好理解外国文化从而利于掌握文化根基上生长起来的语言文化,更加顺畅的学习英语,进行交际。

这种引导学习者英语学习中要进行母语和外语对比的理念,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

一、从跨文化意识的角度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各个国家在世界上也大放异彩,掌握英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掌握英语的语言系统的输出规则,培养不同语言之间共情的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当文化冲突出现时能迎刃而解。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交流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对于话语理解不同,所以这就要求进行文化之间的对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前言板块中指出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和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增强国际意识,以及加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热爱[2]。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简要分析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型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简要分析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型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简要分析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型作者:袁憬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摘要:如今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意识到很多时候外语教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比较。

事实上,比较不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它更是深刻认识、研究本族语和外语的一种方法。

本文从对比角度出发对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以及复合句句型分别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希望能让英语初学者应该对这两种语言最基本的句型有初步的掌握。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简单句,复合句作者简介:袁憬,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之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138-011、对比语言学英语或者外语教学和学习者在教和学这一过程中都普遍认识到,外语的学习更多时候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即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比较。

事实上,比较不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它更是深刻认识、研究本族语和外语的一种方法。

随着语言学逐渐成为一门及其重要的学科,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应运而生。

我国语言学家许余龙(1992)曾经对对比语言学下过一个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描述他们的异同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领域。

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提出了重要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理论,那么,对比语言学应是共时还是历时呢?本文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第一,如果是对某一时期两种语言的对比,这时根据Saussure的理论,对比语言学可以视为是共时的;第二,许余龙给对比语言学下的定义中,对比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其实同样根据Saussure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也可以进行对比,这时,对比语言学就成为了历时对比语言学。

那么对比语言学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许余龙(2003)曾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分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并且随着对比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现在我们能对语言的各个方便进行对比,因此宏观上我们有了语音对比语言学,语法对比语言学以及词汇对比学,微观上我们甚至可以对两种语言的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等等进行对比。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浅谈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摘要: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这一学科的联系较为紧密,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转换,势必涉及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转化。

因此,将对比语言学中的有关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去无疑会对翻译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所以本文试从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和语用层面浅谈两者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活动。

Abstract: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ranslation study, which refers to the exchan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lative theory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must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ranslation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do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 level, grammar level, discourse level as well as pragmatic level,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to translation practice.关键词:对比语言学;翻译;关系;Key word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tudy; relation1.引言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法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表达法的过程。

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涉及到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熟知与掌握。

翻译的内容庞大,无所不包。

因此,必须做到将翻译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在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对翻译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lecture 9(汉英词义对比及其翻译)

lecture 9(汉英词义对比及其翻译)
Lecture
9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E Translation

一.英汉语义对比及词的翻译

1.语义对应现象 汉语和英语虽属不同语系却都拥有丰富的词汇量。 汉字的表意能力及组合能力很强,英语从拉丁语、古法语及其他 语言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它们都是词汇量非常丰富的语言,有 着大量的对应词语。这是汉英翻译的语言基础。
milk (抽象) 人奶,牛奶,羊奶(具体)





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 却是不对应的,如: vinegar: 内涵意义: 不高兴,坏脾气 醋 内涵意义 : 有"妒忌"的

1.3 zero equivalents 无对应(词义空缺)



中国炒饭 Chinese Chaofan 嗑头 Kowtow 功夫 Kungfu





原文“酿酒和饮酒”中的“酒” “酒”在英语中可以有很多选择 alcohol,wine,liquor,spirits, beer … 因此学生译文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搭配现象, 比如:brew wine and drink alcohol, brew spirits and drink wine, Brew wine and drink beer等等。 正确处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l)使用及物动词,但统一宾语,比如: brew and drink wine: (2)使用不及物动词: brew and drink。

He kills time every day down at the park. 他天天在那边的公园里消磨时光。 That mistake killed his chances. 那次错误毁掉了他的机会。 His joke nearly killed me. 他的笑话真是笑死人。

英汉属格语的句法可及性_许余龙

英汉属格语的句法可及性_许余龙

话题化 和 焦点化 2. 2 关 系化 、 关系化 、 话题化和焦点化都 是 对 某 一 句 法 位 置 上 的 一 个 名 词 短 语 所 做 的 句 、 ( ) ) ) ) 和( 分别是对例 ( 法操作 。 例如 , 汉语 ( 中主语 “ 张三 ” 和宾语 “ 李四 ” 进 4 5 3 2 行关系化 、 话题化和焦点化句法操作的结果 ( 其中的 “ 或“ 他” 分别表示句法操 ” , 具有相同下 作后残留在原句中的空位 ( 或复指代词 ( e s u m t i v e r o n o u n) r a p p g p) 。 标的词语表示同指 )
) 6 S U > DO > I O> O B L> G E N>O C OMP (
位于左边的名词性成分 , 总要比位于右边的名 在进行关系化等句法操作时 , 词性成分有较大的适宜性 ; 反之则要受较大限制 , 甚至完全不可能 。 这被认为是 世界语言在进行关系化操作时 所 共 同 遵 循 的 一 条 普 遍 规 律 , 也是用于解释人类 语言中合法关系从句分布的一个理论假设 。 ( 进 一 步 假 设, 即名词 e e n a n &C o m r i e 1 9 7 7: 8 8) P AH 具 有 心 理 现 实 性 , K N 短语可及性等级序列直接反映了各句法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在语言理解时的心理 难易程度 , 但他们并未对此做出论证 。 ( ( 从 “ 运 用 -语 法 对 应 假 设 ” a w k i n s 2 0 0 4, 2 0 1 4) e r f o r m a n c e r a mm a r P H -G , 简称 P 出发 , 具体论证了 N C o r r e s o n d e n c e H o t h e s i s G CH) P AH 在语言加工 p y p 处理过程中的心理现实性 , 提出了各句法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在关系化时的处理 复杂度计算方法 。P 语料中的 句 型 选 择 偏 好 和 心 理 语 言 学 中 的 加 工 G CH 认为 , 难易程度研究都有证据表明 , 不同语言的语法系统都具有约定俗成的句法结构 , 。就语言 这些结构对应于其 在 语 言 运 用 中 的 优 先 选 用 程 度 ( a w k i n s 2 0 0 4: 3) H 中的关系化而言 , 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在进行关系化操作时的难易程度 , ( 可通过计算在句法加工时 所 必 须 处 理 的 最 小 “ 填 充 词 -空 位 域 ” i l l e r a D o F -G - p 简称 F 的大小 来 确 定 。 与 名 词 短 语 句 法 操 作 相 关 的 F m a i n, GD) GD 定 义 如 下 : ( 根据 H a w k i n s 2 0 0 4: 1 7 5 中的定义简化 )

语言学第九章discourseanalysis

语言学第九章discourseanalysis
局限
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仍有待完善,其研究结果有时缺乏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此外, 话语分析对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和语境因素的依赖较强,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解释力
意、语用预设等方面的分析。
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
文本分析法
01
通过对文本的语义、语法和修辞等进行分析,探究话语的内在
结构和意义。
语境分析法
02
将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分析,包括对话语产生和接受的
背景、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考察。
语用分析法
03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探究话语的意义和功能,包括言外之
意、语用预设等方面的分析。
语言资源保护
通过话语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濒危语言的特征和 使用情况,为保护和传承这些语言提供支持。
3
语言服务
话语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服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例如翻译、口译、语音识别等领域。
跨文化交际与话语分析
文化交流
话语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文化冲突与适应
话语结构分析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究话语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括话题转换、句子间关系等方面的分析。
话语意义分析
从语义和语境两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话语 的意义和功能,包括言外之意、语用预设等 方面的分析。
05
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
05
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
语言教学与话语分析
语言教学
话语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语言使用和语境的深 入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教学质 量。
局限
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仍有待完善,其研究结果有时缺乏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此外, 话语分析对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和语境因素的依赖较强,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解释力

语言对比与翻译2

语言对比与翻译2

3.格
英语:
a.主格、宾格:仅限于第一和第三人称 Eg:I,me, he, him b.所有格 1)词尾-’s(有生命,表示时间、距离、国家的名词) Eg:a student’s book; today’s paper 2)of短语(无生命) Eg: a door of the room
汉语
英语 --- 综合型(synthetic):主要用形态来表达语
法关系。 形态:性(gender)、数(number)、时态(tense)、 语态(voice)、比较级(comparative)等
汉语 --- 分析型(analytical):不用形态变化而主要
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 例:鸟儿飞出了笼子。 笼子飞出了鸟。(x) 笼子里飞出来鸟。
1、谱系 ( language family)
汉语 --- 汉臧语系
Sino-Tibetan
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
英语 --- 印欧语系
Indo-European
当代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大多数欧洲语言属于 印欧语系,也有一些例外如芬兰语(Finnish)。
2、 类型 (type)
Ex:
祥子改了,难道老天爷还不保佑么?
Now that Xiangzi had turned over a new leaf,
surely Heaven would watch over him.
2.数
Please translate and pay attention to plural nouns. The case could drag on for months. 这个案子可能要拖上几个月。 There are places where surveillance cameras really do make a difference. 在一些特定的位置,监控摄像头还真管用。 His words made me suspect his motives. 他这番话让人感觉动机不纯。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 操练方法及技巧:
A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B 一三声放在一起操练,二四声放在一起操练 合并练习(操练过程中配合示范和讲解) C 采用简单的词汇辅助声调教学(你好 再见 名字 国家 汉语……) D 游戏设计 a. 儿童:手臂动作(教师注意二声四声方向) 成人:手指动作、手势动作 b. 给四个学生每人一个声调,教师随意发出单音节或多音 节,涉及到该声调的学生起立 重复几次后,请学生朗读纸本上的音节或音节组合,涉 及到该声调的学生起立 △ 注意机会公平
• 韵母的发音 i üu
对比教学的方法
• 对两种语言进行深入研究 预测可能出现的语音教学难点 • 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录出现的问题 找到相应的理论去验证、求解
对比教学的技巧
【原则】 • 1、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 2、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从简单入手,由易 到难。 • 3、突出难点,有的放矢。 • 4、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 5、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 语调
停顿、重音、句调
•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语音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步骤
• 语音教学是否需要设计步骤?
是否需要设计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1)从认知心理学上看,先学得的知识对后学得的知识有 明显影响。 (2)从语音本身的特点上看,每种语言内部的语音知识都 是相关联、成系统的。 (3)从语言教学的实践角度看,设计先后顺序的确有助于 提高语音知识学习成效。
• 对练习和作业的设计
(1)重视课堂操练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3)注意纠错和奖励 (4)最好可以布置可批改、可检验的作业
语音教学者的准备工作
• 专业素养
扎实的汉语理论 开朗灵活的性格

英汉语对比概论

英汉语对比概论
批阅意见
批阅人
得分
日期
8.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上,汉语与英语有哪些主要不同?
9.随意选取现代英汉语各一语篇,统计分析两者之间语法衔接手段的异同。
10.随意选取现代英汉语各一语篇,统计分析词汇复现衔接手段的异同。
11.试分析、比较下面汉语和英语段落所采用的语篇街接手段。
(1)金狗一回到报社,总编就说他黑了,瘦了,问他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金狗将书写得整整齐齐的长篇调查纪实交付上去,总编乐不可支.直夸奖金狗辛苦了,要他去洗个澡理个发好好休息几天。但是第二天一早,总编却着人将金狗叫到办公室去了。(贾平凹《浮躁》)
English is spoken in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被动语态)
英语被动句在文章中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这跟历史表达习惯有关。古汉语中是没有被动形式的,如:“大国之攻小国,攻者农夫不得耕”,这里的“攻者”是指“被攻击者”。这里虽然没有用被动,但表达的意思却是被动的。因近代汉语受西方语法的影响才出现了“被动句”。但这些“被”动句表达的大多是一些消极、不好的事情,因此导致汉语中真正使用被动句还是有些的。另外,汉语被动句受施动者——人的限制。而英语恰好相反,没有这种限制,其被动句多没有施动者。
2.汉英语“指代”街接手段有何异同?
3.指称照应、替代照应之间有何差异?
4.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在指示方面有何差异?举例说明。
5.试列举出英汉语中更多的语法衔接手段。(提示:参考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六章)
6.试论语序在汉英语中的街接功能。
7.对比两国语言,为什么只进行微观对比(即语音、词汇、句子)是不够的?(宏观对比即篇章对比)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课程纲要授课人:许余龙课程描述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阐述语言对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来开展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层面上的理论性和应用型对比研究。

本课程的重点将放在英汉对比及其在英语教学和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授课方法本课程采取课前文献阅读和课堂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每周两课时,集中讨论一个专题。

课前,授课教师提供每一专题的基本必读书目和其他参考阅读书目;课上授课教师重点讲解该专题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中会遇到的一些具体理论和方法问题,讨论对比研究在外语教学和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以具体的实际对比研究为例,讨论如何开展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对比研究。

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程度:占总成绩的30%,学生必须完成每一专题的基本必读书目,完成作为讨论提示的练习,参与讨论;2)期末论文:占总成绩的70%,学生可以选择用中文或英文写,中文不少于5000汉字,英文不少于3000英文词,期末论文应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内容要求与格式规范。

选用教材许余龙,2002,《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Chesterman, A. 1998.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anesi, M. & Di Pietro, R. J. 1991. Contrastive Analysis for the Contemporary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Di Pietro, R. J. 1971. Language Structures in Contrast,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Fisiak, J. ed. 1980. Theoretical Issue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Fisiak, J. ed. 1981.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Oxford: Pergamon Press. Fisiak, J. ed. 1984.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Berlin: Mouton.Fisiak, J. ed. 1990. Further Insights into Contrastive Analysi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Hatim, B. 1997/200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Hartmann, R. R. K. 1980. Contrastive Textology: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Verlag.James, C.. 1980. Contrastive Analysis, Harlow Essex: Longman.Ke, Ping. 1999.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Krzeszowski, T. P. 1979. Contrastive Genera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übingen: Narr.Krzeszowski, T. P. 1990. Contrasting Languages: The Scope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binett, B. W. & Schachter, J. eds. 1983.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and Related Aspect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collon, R., Scollon, S. W. & Kirkpatrick, A. 2000. Contrastive Discour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ritical Appraisa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ess. Selinker, L. 1992.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London: Longman.何善芬,2002,《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浅谈_对比_与_比较_的区别

浅谈_对比_与_比较_的区别
(中) 2012 年 5 月
科教导刊
语言文学
Language and Liteature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阳节到来之时, 这自然会使词人 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 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 往日欢乐情景 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相对照, 更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 重阳佳 节, 孤零零地在纱帐中, 自然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 秋夜凉风袭 来, 不禁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这段生动形象的赏析语言 利用相关联想和对比联想, 教师运用富有像力的语言开拓了学 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也有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3.4 巧用修辞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用比喻、 排比、 引用、 夸张等修辞方 法来使教学语言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 那么, 何为修辞呢?修辞指 “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 传达 信息, 不仅要表达准确无误, 清楚明白, 还应该力求做到生动 形象、 妥切鲜明, 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艺术的美感 ……积极调动语言因素, 配合非语言因素, 以最恰切完美的语 言加工形式去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 教师要将抽象的问题具 体化, 深奥的知识形象化, 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如: 比喻。它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 使事 物生动、 具体,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说明道理的比喻有使 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比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 “鱼” 和 “渔” 的区 别时, 曾这样说: 我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这个 “鱼” , 如果只懂 得把鱼拿回家去煮着吃, 吃完了这条鱼, 就只能干饿肚子了, 我们还需要学会打鱼的方法——怎样寻找鱼, 怎样打到鱼, 这 就是 “渔” , 就是我们要学会探寻知识, 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的 方法。贴切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3.5 善用幽默 (上接第 129 页) 3 从语言学角度看 “对比” 和 “比较” 的区别 “比较”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 绝对重要的地位;对比实质上也是语言学中一种具有特定含 义的比较。 在此, 笔者认为, 如果就 “比较语言学” 和 “对比语言学” 的 定义以及目的等来说, 语言学上 “比较” 和 “对比” 的区别和联 系则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 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同属于 语言的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要研究语言, 就要对 语言的本质有所认识, 也即是对语言的基本性质、 结构和规律 有所认识。对语言进行比较和对比,能够促使我们对语言加 深认识, 这有利于推动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 也可以反过来 再次促进我们更好地开展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第二, 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的对比描述, 目 的是希望对所对比的两种语言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运 用到实际教学或编纂等具体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比 较语言学的被比较的成分间的关系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也 是比较的目的本身。第三,比较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 演变,是历时研究。而对比语言学中的比较主要重视不同语 言之间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差异。第四, “对比” 更侧重于语 言之间的不同之处。对比语言学的 “对比” 是基于相同基础上 的不同, 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才能对比出其中的不同。没有相 同之处, 也即没有可比性。之所以称作对比语言学, 也正是为 了突出对 “不同” 的侧重态度, 而采用 “对比” 一词, 以便区别于 “比较” 一词。 4 结语 总体上, 笔者认为,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比较” 与 “对比”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研究语言对象数量不同、 研究语 言发展的时间范围不同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语言学上的 “比较” 是描绘的是作为不同语系的语言的发展历程, 重在研究 语系之间的内在关系, 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 最终建立某种谱 系关系。 “对比” 则是通过不同语系、 相距遥远的语言之间的对 比, 来更好地 “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 逻辑和对经验的一般分析 上的重大区别” 。简而言之, “对比” 有同有异, 趋于求异, 而 “比 较” 有同有异, 更趋于求同。 但是当 “对比” “比较” 作为语言研究 的方法的时候, 其实是没有区分的必要的, 因为这都是表层上的 术语区分, 把眼光放到学科研究内容上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与翻译Unit 9

英汉对比与翻译Unit 9

Words
• transcend : • [Tn] be or go beyond the range of
(human experience, belief, powers of description, etc) 超出或超越: • Such
matters transcend man's knowledge, ie We cannot know
Part 5
• Y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Part 5.5 •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great people.
Words • tribute : • put up a plaque as a tribute to his generosity. • 别上徽章作为他的慷慨大度 的颂扬
Part 3
• Never have I hard American music played better in a foreign land.
Words
• 肯不在场, 所以我代表他领奖. • Ken is not present, so I shall accept the prize on his behalf.
Words • The legal guardian must act on behalf of the child. • 法定监护人应该维护这个孩 子的利益.
Words
• • • • • • on behalf of : As the agent of; on the part of. 作为…的代理;在…一边 in behalf of For the benefit of; in the interest of. 为了…;为了…利益

《英汉对比研究》第9章间接与直接

《英汉对比研究》第9章间接与直接

《英汉对比研究》第9章间接与直接第九章间接与直接(1ndirect vs.Direct)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

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

一、委婉(Euphemism)委婉说法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用H.W.Fowler的话来说,委婉语是“a mild or vague or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a substi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r disag reeable truth”。

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往往会借用温和、动听的委婉语来代替粗鲁刺耳、令人不适的言辞。

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出语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

英语和汉语都有委婉语,尤其见于表达有关不雅、不洁、令人生畏、令人讨厌的人或事物。

如表示“死亡”,英汉的委婉语都特别多,英语有pass away,go to one?s Maker,sleep with one?s fathers,join the great majority,pay the debt of nature,be with God,go to glory,go to a better world,sleep the final sleep,cross the Great Divide,climb the golden staircase等几十种说法;汉语的说法也不少,如“逝世”、“寿终”、“作古”、“谢世”、“归寂”、“坐化”、“牺牲”、“阵亡”、“殉职”、“捐躯”、“百年”、“与世长辞”等,古代还有按等级之分的“死”,如帝王之死是“崩”、“晏驾”,诸侯之死是“薨”,大夫之死是“卒”,士之死是“不禄”等等。

在提及人体的某些功能、缺陷等方面时,英汉也有各自的委婉语,如说“上厕所”,英语常用go to the restroom (washroom),use the bathroom,wash one?s hands,relieve oneself,answer a call of nature,男子可说see a man about a horse,女子可说fix one?s face,powder one?s nose等;汉语则常用“大便”、“小便”、“方便”、“解手”、“大解”、“小解”等。

汉英比较与翻译Chapter 2

汉英比较与翻译Chapter 2

思维文化背景导致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图式,把自然现象和 人事凶吉都纳入阴阳两极所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 之中,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的思维模式使汉民族的思维 方式表现出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汉民族的 主体意识思维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以人的 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为标准,以主体介于客体, 客体融入主体,所以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 识,语言上表现多以“人”作主语,大量使用主 动语态。
需要注意的是,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 准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He was not displeased with her honesty…it took a certain amount of experience in life, an courage, to want to do it quite that way. [译文1] 他倒是喜欢她这么直来直去……有点生活经验、又 有点胆量的人才敢这么做。 [译文2] 他对于她的直率没有感到不快……有点生活经验、 又有点胆量的人才敢这么做。 [分析] 译文1用肯定的方式“倒是喜欢”来翻译原文中的双 重否定was not displeased,不如译文2种保持了原文的形 式。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双重否定的说法并不等于同 意的肯定,not displeased不等于pleased,“喜欢”也不 等于“没有不开心”。原文之所以不用was pleased而用not displeased,作者的意思不仅仅是在玩弄辞藻,而是要表达 出“这样的直率是可能令人不快的,但他却并没有感到不 快”的意思。
思维方式
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不同民族、不同 地域的人们所取的角度及思维的方向有时 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在语言上,对同一事 物、行为或现象,东西方可能采用不同甚 至相反的语言表达形式,因而影响到语言 的基本结构、用词选句。中国人习惯说“6 岁以前”;英语则表示为under six。

09英汉翻译 - 2英汉语言对比 - 上#

09英汉翻译 - 2英汉语言对比 - 上#

就保留原文句法与译文体现原作精神的问题,傅雷也 有精辟的论述:
“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 字的特性而获得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 不幸那种理论非但刻船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就履, 两败俱伤。”1
1.怒安.傅雷谈翻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2
刘宓庆: “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实现形式转换的可
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 实现形式对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 根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守形式 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思果说“千万不能跟英文走。”2
1.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2001:78
voice, mood n.(名词): number, case,
gender pron.(代词): person,
gender, case, number adj.(形容词): degree ad.(副词) : degree
试译:
人在阵地在。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given up
英汉语言的差异对译者来说更重要。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干扰还是促进?
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 异而产生的 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