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概述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无处不在。

它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时刻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艺术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了不起的工艺品。

无论是优美动听的曲子、栩栩如生的画卷、婀娜多姿的舞蹈,还是雄奇飘逸的书法,每一种形式都展现了艺术的魅力。

我们应该细细品味生活中的艺术,欣赏高山流水中的知音佳话,感悟《斗牛图》中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体会《月光曲》中的真情,领略京剧舞台上中华文化的精髓。

艺术之美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耳朵听到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的眼睛看到最亮丽的色彩。

让我们一起到艺术的百花园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艺术的魅力,介绍了音乐、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艺术是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研究本单元的课文,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去体会艺术之美,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伯牙鼓琴》讲述了春秋时期XXX与锺子期的故事。

XXX 与子期生为知己,后子期病死,XXX摔琴断弦,从此再不弹琴。

这个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书戴嵩画牛》讲述了热爱书画的杜处士与天真的小牧童之间的故事。

XXX有一幅珍藏的《斗牛图》,牧童见了却拍掌大笑,指出了画中的错误。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认真地观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京剧中道具的来历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从而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做好笔记,生活中一些与戏曲有关的常用语也需要掌握,同时阅读说明文字,感受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在语文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月光曲》;掌握朗读古文的方法。

3.结合注释及“资料袋”中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故事的情节和主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课本总结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课本总结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本总结一、单元概述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通过讲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只有一个地球》、《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和《示儿》。

此外,还安排了综合性活动和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课文内容1. 《只有一个地球》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介绍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大小、地球上的资源等,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课文内容丰富,数据准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 《泊船瓜洲》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七言绝句。

诗中描绘了瓜洲码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文简洁明了,意境优美,有助于学生体会古代诗歌的魅力。

3. 《书湖阴先生壁》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通过描绘湖阴先生的庭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文通俗易懂,富有情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4. 《示儿》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诗文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观。

三、综合性活动本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以“我们的地球”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生态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包括调查身边的环保问题、讨论环保措施、设计环保标语等。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三个部分。

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中分享自己在课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借鉴;在“词语盘点”中积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提高自己的词汇水平;在“日积月累”中古代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哉(zāi) 轴(zhóu)(2)难写的字巍: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2.词(1)必须掌握的词谱写著名皮鞋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琴声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霎时景象照耀陶醉(2)近义词幽静~宁静清秀~秀丽陌生~生疏纯熟~熟练恬静~安静陶醉~沉醉著名~有名霎时~瞬时照耀~照射断断续续~陆陆续续微弱~柔弱波涛汹涌~波浪滔天驰骋~奔驰尴尬~难堪无穷无尽~应有尽有虚拟~虚构制服~治服风雨不透~密不透风不可开交~不亦乐乎约定俗成~相沿成习(3)反义词幽静→喧闹微弱→强烈陌生→熟悉纯熟→生疏陶醉→苏醒断断续续→连续不断波涛汹涌→水平如镜漂亮→丑陋鲜明→模糊虚拟→真实传统→现代奇特→普通高妙→低俗动态→静态保留→舍弃(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②ABAC式词语:无穷无尽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③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狂风暴雨风雨大作④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惊涛骇浪⑤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嫣然一笑井然有序⑥量词:一首钢琴曲一根马鞭一套方法⑦动词:谱写乐曲凸显气概⑧修饰词: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微弱的烛光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美妙的琴声优美的姿态⑨描写艺术高超精湛的成语:笔走龙蛇笔精墨妙蚕头燕尾龙飞凤舞登峰造极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句话把微云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云轻薄的特点。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锺子期对音乐的精通。

2.精彩句(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感受艺术之美”为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艺术角度,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二、课文内容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通过讲述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谊,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书戴嵩画牛》: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同时也讽刺了权威盲目自满的态度。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文章生动地描绘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3、《京剧趣谈》本文通过介绍“马鞭”和“亮相”这两种京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让我们对京剧这一国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生字词1、会写的字哉:zāi,左右结构,组词“善哉”“妙哉”。

巍:wēi,上下结构,组词“巍峨”“巍然”。

弦:xián,左右结构,组词“琴弦”“弓弦”。

轴:zhóu,左右结构,组词“车轴”“画轴”。

曝:pù,左右结构,组词“曝晒”“一曝十寒”。

谱:pǔ,左右结构,组词“乐谱”“谱写”。

2、会认的字锦:jǐn,组词“锦缎”“锦旗”。

莱:lái,组词“蓬莱”“莱菔”。

茵:yīn,组词“绿茵茵”“绿草如茵”。

盲:máng,组词“盲人”“盲目”。

3、多音字汤:tāng(汤水)shāng(浩浩汤汤)曝:pù(曝晒)bào(曝光)四、重点词语1、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2、微波粼粼:形容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3、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小结《月光曲》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京剧趣谈》本文由两篇与京剧有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

目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知识梳理总结 (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知识小结 (8)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测试(一)及答案 (1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测试(二)及答案 (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测试(三)及答案 (30)第7单元 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哉(z āi) 轴(zh óu)(2)...难写的字....巍: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2.词(1)...必须掌握的词......谱写 著名 皮鞋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茅屋 琴声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霎时 景象 照耀 陶醉(2)...近义词...幽静~宁静 清秀~秀丽 陌生~生疏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陶醉~沉醉 著名~有名 霎时~瞬时 照耀~照射 微弱~柔弱 断断续续~陆陆续续波涛汹涌~波浪滔天 驰骋~奔驰 尴尬~难堪 虚拟~虚构 制服~治服 无穷无尽~应有尽有 风雨不透~密不透风 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约定俗成~相沿成习(3)...反义词...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陶醉→苏醒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波涛汹涌→水平如镜 漂亮→丑陋 鲜明→模糊 虚拟→真实 传统→现代 奇特→普通 高妙→低俗 动态→静态 保留→舍弃 (4)...词语归类....①AABB 式词语:断断续续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②ABAC 式词语:无穷无尽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 一生一世 无声无息 ③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 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 狂风暴雨 风雨大作 ④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惊涛骇浪⑤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嫣然一笑井然有序⑥量词:一首钢琴曲一根马鞭一套方法⑦动词:谱写乐曲凸显气概⑧修饰词: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微弱的烛光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美妙的琴声优美的姿态⑨描写艺术高超精湛的成语:笔走龙蛇笔精墨妙蚕头燕尾龙飞凤舞登峰造极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概述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内容在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中,我们将主要学习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

这个单元涵盖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第二部分: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灵魂。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

古代文学也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第三部分:重要篇章分析1. 《论语》《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观点,以及他对待人生、立身处世的态度和建议。

2.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它包含了古代民间诗歌和歌谣。

通过学习《诗经》,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和情感抒发,从而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3. 《楚辞》《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宝库,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情感深沉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通过学习《楚辞》,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开阔我们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审美。

第四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内容,我深切体会到古代文学的深厚内涵和智慧感染力。

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它为我们提供了领略古人心灵世界和传承人类智慧的窗户。

我也意识到古代文学对我们的启迪和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引领我们变得更有智慧和情感丰富。

总结: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深刻领略到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感染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古代文学将为我带来更多的启迪和赋予更深刻的智慧。

:在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单元语文要素:1.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1.《伯牙鼓琴》中,锺子期两次都领悟了伯牙鼓琴的情志,如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说“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锺子期说“汤汤乎若流水”。

由于这个“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人们把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伯牙鼓的琴曲是《高山流水》。

2.《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3.《伯牙鼓琴》中,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书戴嵩画牛》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文中,牧童看出了戴嵩所画《斗牛图》的破绽,指出两牛相斗,尾巴应是“搐入两股间5.从“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可6.“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要学某事,一定要向专业的人请教。

这样的语句我也会说:“驾车当问司机,做菜当问大厨,教书当问老师。

” 7.文中字词解释。

志:心志,情志。

太山:大山、高山。

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少选: 一会儿,不久。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破琴:把琴摔碎。

足:值得。

复:再,重新。

所宝:所珍藏的。

拊掌:拍手。

搐:抽缩。

股:大腿。

乃:却。

掉:摆动,摇。

谬:错误。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8.“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又要回到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和无边的孤独寂寞,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21《文言文二则》9.写友谊的词语:一见如故、形影不离、肝胆相照、志同道合、亲密无间、情投意合、情同手足……10.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包含《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与艺术有关,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文本内容,了解京剧的特色,学习表达的条理性,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口语交际要有条理地表达对书法的了解,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深入交流。

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提纲,通过列提纲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并紧扣单元目标: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

将句子写通顺,把重点部分写清楚。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掌握多种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修改“说明书”;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和不同类型的成语。

部编版2020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2020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2020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哉(zāi)轴(zhóu)(2)难写的字巍: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2.词(1)必须掌握的词谱写著名皮鞋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琴声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霎时景象照耀陶醉(2)近义词幽静宁静清秀秀丽陌生生疏纯熟熟练恬静安静陶醉沉醉著名有名霎时瞬时照耀照射断断续续陆陆续续微弱柔弱波涛汹涌波浪滔天驰骋奔驰尴尬难堪无穷无尽应有尽有虚拟虚构制服治服风雨不透密不透风不可开交不亦乐乎约定俗成相沿成习(3)反义词幽静→喧闹微弱→强烈陌生→熟悉纯熟→生疏陶醉→苏醒断断续续→连续不断波涛汹涌→水平如镜漂亮→丑陋鲜明→模糊虚拟→真实传统→现代奇特→普通高妙→低俗动态→静态保留→舍弃(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②ABAC式词语:无穷无尽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③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狂风暴雨风雨大作④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惊涛骇浪⑤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嫣然一笑井然有序⑥量词:一首钢琴曲一根马鞭一套方法⑦动词:谱写乐曲凸显气概⑧修饰词: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微弱的烛光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美妙的琴声优美的姿态⑨描写艺术高超精湛的成语:笔走龙蛇笔精墨妙蚕头燕尾龙飞凤舞登峰造极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句话把微云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云轻薄的特点。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锺子期对音乐的精通。

2.精彩句(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22 文言文二则一、读准字音锺.(zhōng)子期汤.(shāng)汤蜀.(shǔ)中二、写好字形哉:半包围结构,“戈”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

轴:“车”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提。

三、重点句段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情怀。

(2)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3)句意:弹得真好啊!就像那巍峨的高山!弹得真美啊!好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以为:认为。

足:值得。

复:再次。

(2)句意: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1)拊掌:拍手。

搐:抽缩。

股:大腿。

(2)句意: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4.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这句话总结全文,指出从事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方面,做事要多问行家,以免出错。

四、感知课文1.《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书戴嵩画牛》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五、相关知识1.《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手抄报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收录了《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三篇课文,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珍贵的情感和关系。

二、重点字词
1. 生字: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包括“喂、棍、歇、雕、傻、栈”等。

2. 词语:理解并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如“亲昵、企盼、急促、凝望、相依相随、不慌不忙、津津有味、从容不迫”等。

三、课文内容解析
1. 《老人与海鸥》:文章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通过老人给海鸥喂食、和海鸥嬉戏等情景,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

2. 《跑进家来的松鼠》:文章描述了松鼠在家中的一系列趣事,展现了松鼠的活泼可爱以及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3. 《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对狐狸被捕后发生的故事,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和友善。

四、阅读理解
本单元的阅读理解应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把握。

要求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五、写作练习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动物之间故事的作文,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描写,突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一、拼音部分1.易读错音有些词语的发音容易混淆,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荒谬”应该读作“miào”,而不是“miù”。

“纯熟”应该读作“chún”,而不是“cún”。

“微波粼粼”应该读作“línlínɡ”,而不是“lín”。

“悠哉”应该读作“zāizhāi”,而不是“zāi”。

“琴弦”应该读作“xián”,而不是“xuán”。

“曝晒”应该读作“bào”,而不是“pù”。

“驰骋”应该读作“chěng”,而不是“chéng”。

“一缕”应该读作“lǒu”,而不是“lǚ”。

“莱茵河”应该读作“láinái”,而不是“lái”。

“虚拟”应该读作“lǐnǐ”,而不是“lǐn”。

“入场券”应该读作“quàn”,而不是“juàn”。

“戛然而止”应该读作“gá”,而不是“jiá”。

“巍峨”应该读作“wēi”,而不是“wèi”。

“拊掌”应该读作“fù”,而不是“fǔ”。

“奴仆”应该读作“lú”,而不是“nú”。

2.一字多音有些汉字有多种不同的发音,需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

例如,“处”在“到处”中的读音是“chù”,而在“处理”中的读音是“chǔ”。

“角”在“牛角”中的读音是“jiǎo”,而在“角色”中的读音是“jué”。

“传”在“传说”中的读音是“chuán”,而在“传记”中的读音是“zhuàn”。

“省”在“省略”中的读音是“shěng”,而在“反省”中的读音是“xǐng”。

“弹”在“子弹”中的读音是“dàn”,而在“弹奏”中的读音是“XXX”。

“相”在“相信”中的读音是“xiāng”,而在“亮相”中的读音是“xià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总结
一、单元内容概览
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动物”的主题,收录了《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四篇课文。

这些文章描绘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依赖,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彩多姿。

二、重点知识梳理
1. 《老人与海鸥》通过老人与海鸥之间日常相处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

2. 《跑进家来的松鼠》讲述了一个家庭与松鼠的故事,展示了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和依赖。

3. 《最后一头战象》描绘了战象在战争后的生活和心境,展现了动物对人类的忠诚和感情。

4. 《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描述人与狐狸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动物世界的智慧和情感。

三、单元学习目标
1. 增强对动物的情感认知,理解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方法。

3. 培养对动物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单元学习要点
1. 课文内容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依赖,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写作技巧学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和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增强对动物的爱心和责任感,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总结一、诗词鉴赏1. 我喜欢的诗词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古代诗词,其中有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感受颇深。

可以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或者是一个诗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展示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与喜爱。

2. 诗句默写在诗词鉴赏的学习中,我们要定期进行诗句的默写。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记忆诗词的句子,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词欣赏能力。

每周进行一次诗句默写,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巩固所学的诗词知识。

3. 诗词朗诵通过诗词朗诵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之处。

而且,通过朗诵,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班级诗词朗诵比赛,让同学们在朗诵中感悟诗词的魅力。

二、作文表达1. 写景作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词,比如《登鹳雀楼》、《江雪》等。

我们可以模仿诗词的写法,写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作文,让我们更好地领会诗词中的意境和写景技巧。

2. 记叙作文通过学习诗词,我们也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可以选取一首诗或一段古文,以此为题材进行记叙性作文的创作,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抒发我们的情感,体会古人的情怀。

三、词语辨析1. 词语搭配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词语,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青青河畔草”等。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词语串烧的形式,巩固这些词语的搭配使用方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2. 词语辨析有些词语在意思上很相近,容易混淆。

我们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进行词语辨析的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词语的用法,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四、阅读理解1. 古诗词阅读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风土人情、哲理和情感。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进行朗读和理解,进一步领会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2. 古文阅读在本单元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古文,比如《爱莲说》、《桃花源记》等。

通过阅读古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笔记

不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笔记

不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笔记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与动物有关的,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二、课文内容解析1.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老人每天都会到海边喂海鸥,海鸥则每天都会来迎接他。

当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哀鸣,不愿离去。

这篇课文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动物、保护环境。

2. 《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松鼠跑进家里,给一家人带来了许多欢乐的故事。

松鼠在家里跑来跑去,偷吃糖、藏东西,还把尾巴翘到屋顶上。

家里人并没有赶走松鼠,而是与它和谐相处。

这篇课文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 《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狐狸被捉到村里,与正太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为了救小狐狸,正太郎的父母让小狐狸与正太郎一起生活。

后来,小狐狸被送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这篇课文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动物、保护环境。

三、知识点汇总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3.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4. 学会如何保护动物、珍惜自然资源。

四、拓展阅读推荐1. 《狼王梦》:这是一本关于狼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狼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领土而奋斗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夏洛的网》:这是一本关于蜘蛛和猪之间友情的小说。

蜘蛛夏洛为了帮助猪威尔伯赢得比赛而织出了许多神奇的文字,最终威尔伯成功地成为了比赛的冠军。

这本书表达了友情、互助和奋斗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三篇课文分别是《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

其中《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伯牙、子期之间令人动容的真挚情谊。

《书戴嵩画牛》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了传统戏曲京剧中“马鞭”“亮相”等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口语交际”通过聊聊书法,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习作”部分要求我们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4.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重点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难点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文言文二则》2课时
《月光曲》 2课时
《京剧趣谈》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