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复习资料
最新《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1)
![最新《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700e06eaec3a87c24028c476.png)
1、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_曝光时间_。
2、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_长焦_镜头和、定焦镜头、_变焦_镜头。
3、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_焦距、物距、光圈_。
4、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景物光源、照相机光圈、快门、感光度_。
5、焦距指__焦点至透镜的距离_。
6、光圈的作用是_控制镜头透光多少_。
7、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 光源、景物、照相机光圈、快门、胶片的性质_。
8、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不同可分为__顺光、侧光、逆光_。
1、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A、平实客观B、主体效果C、突出主体D、层次分明2、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逆光照明。
A、太阳光照明B、人工光照明C、灯光照明D、侧光照明3、感光的过程首先是感光片通过照相机有控制的曝光,作用于感光片上的银盐形成A.可见影像B.可见的银盐颗粒C.影像的潜影D.银原子4、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物距和景深的关系是A.成反比B.成正比C.关系不紧密D.没有关系5、()是指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强弱。
A、光亮度B、光照度C、反射率D、光线温度4.()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
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6、减少曝光量就会减低色彩的明度,也就会加深()A、饱和度 B、色彩清晰度 C、画面中灰度D、画面颜色7、“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之一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A 吴印咸 B 郎静山 C 王文澜 D 解海龙8、夸大前景,要用()镜头A 标准 B 中焦 C 中长焦D 超广角9、关于新闻抓拍,下面错误的是 A.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B.抓拍就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C.不干涉对象的抓拍瞬间信息含量大D.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10、()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顶光B、侧光C、平光和侧光D、直射光和散射光11、2007年12月27日美国记者约翰•摩尔拍摄的《拉瓦尔品第的暗杀》属于A. 突发性新闻B. 可预知新闻C. 非事件性新闻D. 场景性新闻摄影12、下面镜是紫外线滤光镜。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参考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9d7ef705acfa1c7aa00ccac.png)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1、摄影术诞生时间答: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由法国政府公诸于世。
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答:机背取景式照相机也称为大片幅照相机,照相机所采用的胶片面积较大,一般为4×5英寸或5×7英寸,甚至为8×10英寸。
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
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答:直视取景式照相机也称旁轴平视取景式照相机,他用玻璃视屏直接取景构图。
早期直视取景式照相机的聚焦一般根据目测距离或借助光学测距系统进行手动调节,但现代直视取景式照相机通常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可以进行精确的聚焦。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答: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双反机)具有两只焦距相同的镜头。
这两只镜头分上下安装在照相机的一个垂直面板上,照相机的聚焦就是通过垂直面板的伸缩来完成的。
借助镜头后面成45度角的反光镜,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构图,而下面的镜头则用于拍摄。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为120照相机。
双反机在设计上十分合理,但目前几乎己停止生产。
这种照相机使用与其他中幅照相机一样的胶片,能拍摄6×6厘米(2×2英寸)的方形影象。
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此外,防护罩中的放大镜有助于齐胸观察聚焦屏。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答: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SLR。
全称为:Single Lens Reflex。
SLR是为了弥补之前出现的TLR(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和旁轴取景照相机的众多缺陷而出现的,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所以也称为TTL取景,Through The Lens),其设计基本避免了取景视差问题。
取景时,透过镜头的光线被一面成45度角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玻璃上,拍摄时,反光镜翻起,开门开启,通过镜头的光线使胶片感光。
在135和120照相机中均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常见片幅有24×36mm(135照相机),以及6×4.5cm,6×7cm和6×8cm(120照相机)等。
摄影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1b3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0.png)
摄影基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摄影的基本元素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光线B. 色彩C. 构图D. 所有以上选项2. 光圈的大小如何影响照片的曝光?A. 光圈越大,曝光越少B. 光圈越小,曝光越多C. 光圈大小不影响曝光D. 光圈越大,曝光越多3. 快门速度的快慢对照片有什么影响?A. 快门速度越快,可以捕捉到快速运动的物体B. 快门速度越慢,可以增加照片的曝光时间C. 快门速度的快慢对照片没有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4. ISO值的高低对照片有什么影响?A. ISO值越高,照片的噪点越多B. ISO值越低,照片的曝光时间越长C. ISO值的高低对照片没有影响D. ISO值越高,照片越亮5. 什么是景深?A. 照片中清晰的区域B. 照片中模糊的区域C. 照片的曝光时间D. 照片的对比度6. 什么是黄金分割法则?A. 一种构图技巧,用于平衡照片B. 一种曝光技巧C. 一种后期处理技巧D. 一种拍摄技巧7. 什么是白平衡?A. 调整照片的曝光B. 调整照片的色彩平衡C. 调整照片的对比度D. 调整照片的锐度8. 什么是长焦镜头?A. 一种用于拍摄远距离物体的镜头B. 一种用于拍摄微距的镜头C. 一种用于拍摄广角的镜头D. 一种用于拍摄肖像的镜头9. 什么是HDR?A. 高动态范围B. 高分辨率C. 高对比度D. 高速度10. 什么是曝光补偿?A. 调整照片的曝光量B. 调整照片的ISO值C. 调整照片的快门速度D. 调整照片的光圈大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摄影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光线、________和构图。
12. 光圈用________表示,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13.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14. ISO值越高,相机的感光度越________。
15. 景深是指照片中________的区域。
16. 黄金分割法则是一种________技巧。
17. 白平衡是用来调整照片的________平衡。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a5f95c76eeaeaad1f330e2.png)
第一章照相机(10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暗箱、输片装置、机身、取景器、测距系统等2.MC:多层加膜3.什么是焦距镜头中心到焦片的垂直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截成清晰影像时凸镜的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焦距的变化范围6mm~2000mm4.焦距与视角的关系:成反比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成反比5.光圈用f表示6.光圈的作用a.调节景深(景深和光圈成反比)b.调节进光量c.影响画面质量7.标准镜头:指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mm8.快门速度和标记的关系:标记数字越大,速度越快9.片速用ISO表示,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10.什么是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11.曝光的原则:宁多不少第二章.摄影构图(29分)1.拍摄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景别).(方向).(高度).2.景别景别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人为例来划分:远:人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刻画.全:人物从头到脚都占据了画面,上下有少许的留白.中:膝盖以上部分近:腰部以上特:肩部以上,甚至是某一部分的特写,如眼睛,手部,脚部等等3.远景画面应该怎样构图?A.以宏观态势与规模为主的远景,更应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尤其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更是如此。
B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面中大的线条的走向,形成画面的自然结构。
Eg: 河流、道路等等。
C.光线配合构图,利用光线的穿越的方向来达到升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D适当选用前景。
4.中景:拍摄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它是以情节取胜,在电视电影中,中景是用得比较多。
5.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对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的景别。
6.方向:(正面)(斜侧)(正侧)(背面)7.高度:(平拍)(仰拍)(俯拍)8.组成一个画面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后景),空白等等。
摄影理论基础复习题
![摄影理论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3023a3cf84b9d529ea7a14.png)
川大自考摄影理论基础一、选择题1、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C)A、红,黄,蓝B、黄,品,青C、红,绿,蓝D、红,橙,黄2、小孔成像形成的是(C)A、正像B、负像C、倒像3、“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之- -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D)A、吴印咸B、郎静山C、王文澜D、解海龙4、夸大前景,要用(D)镜头。
A、标准B、中焦C、中长焦D、超广角5、最简单的镜头是由(A)片玻璃制成的A、单B、2C、3D、46、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的因素是( ABC)A 拍摄距离的变化B镜头焦距的变化C光圈孔径的变化7、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C)A 红,黄,蓝B 黄,品,青C 红,绿,蓝D 红,橙,黄8、(A)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A全景B中景C远景D近景9、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D)。
A抓特征B力求简洁C有色调对比D以上都对10、(C)就是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互相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置关系。
A立体感B景别C透视D视觉中心11、同场景中要想主体比例大要用(D)。
A标准B中焦C超广角D中长焦12、根据镜头视角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
A广角、标准、望远B望远、广角、标准C广角、标准、变焦D以上都不对13、动态构图的拍摄手法包括(D)。
A固定法和追随法B扫描法和变焦法C固定法和移动法D以上都有14、表现物体轮廓或者拍摄透明、半透明物体时最好用(D)光。
A自然光B人造光C侧光D逆光15、高调是指大面积的浅色调与小面积的深色调对比形成画面的基调,高调作品明朗、轻快,给人优美、纯洁、轻柔之感,适合拍女性和儿童。
拍摄高调作品一般采用以下方法(D)。
A采用前侧光和直射光照明,曝光减一档左右B采用前侧光和直射光照明,曝光增一档左右C采用顺光和柔和的散射光照明,曝光减一档左右D采用顺光和柔和的散射光照明,曝光增一档左右二、填空:1. (1839)年,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摄影专业复习资料汇总
![摄影专业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18490e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摄影专业复习资料汇总1、现代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若干片透镜组成的。
2、为了使不同距离的景物在胶片位置上成像更为清晰.镜头就得能够前后移动.因而需要有调焦机构;3、为了适应被摄物的亮度.要求快门的曝光时间可以进行长短变换,因而需要加设快门时间的调节装置;4、根据用途的不同,镜头的焦距相差很大。
按镜头的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比值.镜头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三类。
5、一般把镜头的焦距近似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短的定为这种照相机的标准镜头。
比标推镜头的焦距短的,称为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叫做长焦镜头。
6、镜头的焦距长短决定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成像的大小.即镜头的焦距长,所成的像大;焦距短,所成的像小。
7、在同样的条件下,大光圈可提供浅景深,而小光圈则可造成较大的景深。
8、镜头加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
9、镜头视场角的大小随焦距的长短不同而不同。
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
10、曝光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影像的密度、质感、清晰度以及色彩。
11、曝光组合参数:指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的组合。
12、反差:指景物或影像的明暗对比差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或“硬”13、能否把景物的亮度与照片的影调关系处理的合理,不使其出现亮度失控现象,是—张摄影作品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也是划分这幅作品专业水平或业余水平的标准和界限。
14、室外光线光性质不外乎直射光与散射光两种。
15、直射光是光源直接将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随着投射方向的不同,在物体表面形成明显不同的明暗面。
光质硬且反差大,曝光较难拿捏。
16、散射光的光线柔和,物体的表面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掌握。
17、直射光因为物体的受光方向不同,曝光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种情况:被摄体处于顺光照明,侧光照明(包括前侧光)以及逆光照明。
18、拍摄逆光照明的物体时,应尽量避开明亮的天空,以暗背景衬托主体,以主体背光面确定曝光。
逆光摄影最善于表现光感,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充满生机,因此是最富有魅力的。
摄影入门试题
![摄影入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5c45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7.png)
摄影入门试题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相机捕捉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它不仅仅是按下快门,它需要技术和眼光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照片。
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和学习摄影的人来说,下面是一些入门试题,旨在帮助你提升你的摄影技巧和视觉感知力。
1. 什么是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元件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
它决定了照片的亮度和细节。
在摄影中,正确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过曝或欠曝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请解释一下曝光三要素。
在摄影中,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
光圈控制相机的光线透过孔径的大小,快门速度则决定相机的感光时间,ISO 感光度影响相机接收光线的敏感程度。
这三个要素相互影响,正确的掌握它们可以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2. 解释一下以下几种光圈数值对应的光圈大小:f/1.8、f/5.6、f/16。
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f/1.8表示光圈最大,光线进入相机最多。
这种光圈适合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具有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而f/5.6的光圈相对较小,适合拍摄中等光线条件下的场景。
最后,f/16的光圈最小,适用于拍摄光线充足的场景,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效果。
3. 什么是景深?如何控制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焦距范围,可以决定照片中前景和背景的清晰程度。
景深较小时,只有被聚焦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呈现。
控制景深的关键在于光圈和镜头的焦距。
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通常会导致较小的景深,而相反则会导致较大的景深。
4. 什么是快门速度?如何运用快门速度创造不同的效果?快门速度是相机感光元件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中的细节,并冻结运动,适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主体,如运动比赛。
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创造出流动和模糊效果,适用于拍摄流水、车灯的夜景等。
运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5. 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RAW格式,和JPEG格式有什么不同?RAW格式是数码相机的一种文件格式,记录了相机感光元件捕捉到的原始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
![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17a79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2.png)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关于长时间曝光:会导致反差增大。 控制反差才能曝光准确。
更无把握的曝光——M档,设置不同曝光组合, 同一画面包围式曝光。
曝光
曝光 曝光方法 半按快门释放按钮锁定测得的曝光值(或M档设置测得曝光值),全按快门释放 按钮进行曝光。 曝光补偿 简称EV,是一种增加或减少曝光值的方式。 原理——相机测得的曝光值,都是一个中性值。 原则——白加黑减(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可以不那么严格)。 目前主流数码相机以1/3EV为间隔,有: -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
焦平面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焦平面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锐度 成像的清晰程度。 和锐度有关的因素: 焦点——焦点平面上的成像锐度最好; 镜头——不同镜头对成像锐度有不同影响; 后期处理——机内设置或电脑软件。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b. 测光方法(相机测光系统) 光圈先决(A档)——设置光圈,相机设置快门。多数情况下常用。 快门先决(S档)——设置快门,相机设置光圈。需要高速快门速度时常用。 手动(M档)——自己设置光圈和快门。夜景、有经验者常用。 程序档(P档)——相机控制光圈快门,自己可调整。入门爱好者常用。 自动(Auto)——相机控制,不可调整。想省事者、没有把握者常用。 c. 测光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元件, 一般都安装在目镜里面, 通过镜头来测光(TTL测光)。 一般来说,对焦框就是测光区域。 半按快门,进入测光状态。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简洁版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简洁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8e1d2af524ccbff0218427.png)
新闻摄影盛希贵自考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一、摄影技术的发明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2形成一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2000多年前中国战国时墨家最早发现此原理。
3、发明过程:1)(法)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日光摄影法”(沥青金属板),拍摄世界上首张照片《窗外景色(鸽子窝)》、《牵马的孩子》。
2)(法)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法”(碘化银铜板),首拍照片为《工作室一角》,最著名照片为1838年《巴黎寺院街》,版权由法政府购买,1839年8月19日为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
3)(英)塔尔博特发明“卡罗摄影法”,自制感光纸拍出负像,为现代摄影术奠定基础。
二、应用于新闻传播1、1842年5月比鸥乌、史特尔茨纳于德国拍摄世界上首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墟》,为世上首次新闻摄影活动。
2、1853年英摄影师罗杰.芬顿拍摄克里米亚战争,运用火棉胶湿版法拍《克尔克拉港口》刊登在《伦敦新闻》上。
3、1861年美马修.布雷迪组织战地摄影队拍摄美南北战争,是世界上首次战地新闻摄影。
《南北战争》刊登在《哈佛大学周报》上。
4、1877年《每日写真报》成为首个使用插图的日报。
三、摄影技术发展:胶卷相机印刷术传真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1、胶卷发明:1888年,(美)乔治.伊斯曼创建柯达公司,参照卡罗摄影法发明最早的胶卷。
2、相机发明:1914年,(德)奥斯卡.巴纳克研制世界上首台小型135相机“莱卡leica”。
3、印刷术发展: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首用照片代替绘画。
1880年美国霍根发明“照相铜版术”,纽约《每日新闻报》用此方法印出清晰新闻照片。
4、传真术运用:1902年首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提高了新闻照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运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率先引用电子技术,此后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数码相机产生,网络运用普及。
四、新闻摄影事业发展1、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
摄影专业考试必看的65个复习要点
![摄影专业考试必看的65个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4d0f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9.png)
摄影专业考试必看的65个复习要点对于想要在摄影专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来说,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 65 个复习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相机的机身、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度(ISO)等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对曝光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镜头的种类和特点熟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的区别。
了解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的视角和拍摄效果。
3、曝光的三要素理解快门速度如何控制进光时间。
明白光圈大小对景深和进光量的影响。
掌握感光度的调整对画质的影响。
4、景深的概念和控制知道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学会通过调整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
5、白平衡的设置明白不同光源下白平衡的重要性。
掌握如何手动设置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
6、测光模式的选择了解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的适用场景。
7、构图的基本原则掌握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常见构图方法。
理解构图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的运用。
8、拍摄角度的选择明白平拍、俯拍和仰拍的视觉效果差异。
能够根据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二、摄影技巧与实践1、风光摄影掌握日出、日落、星空等特殊场景的拍摄技巧。
学会利用前景和背景增强画面层次感。
2、人像摄影熟悉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人像拍摄方法。
了解如何引导模特摆姿和捕捉自然的表情。
3、微距摄影掌握微距摄影的对焦技巧。
注意微距拍摄中的背景虚化和细节表现。
4、运动摄影学会使用高速快门捕捉瞬间动作。
尝试使用追随拍摄表现运动的动感。
5、夜景摄影了解长时间曝光的设置和噪点控制。
掌握夜景中灯光和阴影的处理。
6、建筑摄影学会运用线条和透视来展现建筑的立体感。
注意避免建筑的变形。
7、黑白摄影理解黑白摄影中影调的控制和表现力。
学会通过黑白对比突出主题。
8、创意摄影培养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处理。
三、摄影史与理论1、摄影的发展历程了解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新闻摄影-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自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f9512e6bd97f192379e920.png)
《新闻摄影》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
2、“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
“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3、“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它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4、尼埃普斯的代表作有《窗外景色》、《牵马的孩子》、《工作是一角》《巴黎寺院街》。
5、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是《窗外景色》。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大火废墟》。
6、世界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是1839 年 8 月 19日。
荣获“摄影术发明者称号的是达盖尔。
7、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
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1902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
8、 1920 年 6 月 9 日,戈公振创办了《时报——图画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
1924 年《时报——图画周刊》正名为《图画时报》。
《图画时报》是我国报纸附刊中出版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9、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
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李少穆。
最早从事新闻记录电影的中国人是王小亭。
10、九一八事变后,顺应时局需要,中国的新闻摄影机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有东北新闻影片社和国际新闻摄影社。
11、王小亭在杭战时期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发表于美国《生活》杂志,被认为是美国在 1855 年—— 1960 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12、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是邵飘萍。
对新闻摄影给出最早定义的是胡伯洲。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最早的摄影机产生于1888 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94 年发明了“电影试镜“,但无法推广。
取代爱迪生成为历史主角的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1、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2、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美国导演弗拉哈迪于1922 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
摄影基础复习资料
![摄影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c272070740be1e650e9acc.png)
一、名词解释1.白平衡:检验各种色彩还原的基准色。
纯白色为平衡色,即各种颜色均处于平衡还原状态;白色上呈现其他色彩即为色彩失衡,其画面就会出现偏色现象。
白平衡就是根据光线条件选择相应的标志还原色彩的有效技术手段。
(多云—蓝色,钨丝灯—黄色;荧光灯—绿色)(p44)2. ISO感光度:即胶片感光的快慢速度。
它是为了传统相机拍照稳定画面影像而设置的。
(胶片感光度是为了提高快门速度保证获得清晰的影像而设置的,快门速度愈高,曝光时间愈短,手持相机拍摄成功的把握越大,影像颗粒的粗细与感光度高低有直接关系;感光度低影像颗粒细腻。
)(p18、45)3.像素:即构成影像的像点,这个点在每平方英寸(25.4mm*25.4mm)内排列的越多,其像素量越大,则影像分辨率就越高,所摄画面质感、层次就越好,像素是组成图像最基本的单位。
像素量:指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由相机里的光电传感器(CCD、SCCD、CMOS)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光敏元件对应一个像素。
(p18、47)4.焦点:从物理学角度讲,平行于球面镜主轴或透镜主轴射来的各条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在主轴上的交点是焦点。
从社会学角度看,问题的关键所在或争论的集中点是焦点;从摄影学画面构成的角度看,主体形象的重点部位是焦点。
(p49)5.适量曝光:通过光圈与速度的恰当组合,使进入镜头感应在影像传感器的光影亮度与客观影像的亮度一致,数值对应。
其数值高于或低于生活现实都死曝光失误,都是失败的记录(p53)6.基本拍摄区:是相机所应有的主要功能操作区域。
这个区域的功能模式是为对摄影有神秘感,不愿为技术操作付出过多精力却对摄影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轻松操作又能达到艺术彼岸的操作平台。
通常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花卉模式、运动模式、夜景人像模式、闪光灯关闭模式。
(p54)7.创意拍摄区:指摄影人借助曝光模式操控盘在摄影实践中结合面前的摄影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对拍摄对象进行合理、生动的表现,进而创造清晰深邃的影像境界。
●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4f33ed28ea81c759f57806.png)
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1、摄像机的分类按摄像机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
广播级广播级摄像机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向,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图像质量变化很小,达到较低失真甚至无失真程度。
广播级摄像机包括ESP制作、EFP制作和ENG制作用的高质量摄像机。
但此类摄像机一般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
专业级业务级电视摄像机一般应用于文化宜传、教育、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业务级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较好,设备上可以没有广播级所需的一些特殊功能设计(如光学滤波器等),一般业务级摄像机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的,但其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价格较低廉。
对于某些高档的业务级摄像机来说,其性能和图像质量已和广播级的摄像机无多大的区别,也可用于广播领域的制作。
家用级这是一种家庭文化娱乐用的摄像机,其操作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要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而图像质量水平只要地与家用录像饥、电视机相配合,能满足一舱的观看即可。
对灵敏废要求很高,以使摄像机有更广泛的使用领域。
摄像机的自动控制功能很强,以便非专业人员无需手动控制,就能使各项主要参数自动达到最佳状态。
此类机十也往往带有一些简单特技功能,如谈变、定格、叠化、划变等。
一舱份格便宜,结构小型,以利于设备的推广、普及。
2、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分类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可分为(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FP)电子现场节目制作(ENG)电子新闻采集ESP此类摄像机,要求图像质量最好,通常非常沉重,需要一些机架或一些其他类型的摄像机底座设备来支撑,不方便随意搬动。
高质量的DP用摄像机包含有三个CCD和许多电子控制装置,它们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大的取景器,因此整个摄像机头比一般的便携式摄像机重很多。
它们也往往需要通过电缆把摄像机头和摄像机控制器CCU、同步信号发生器、电源等一系列制作高质量的图像所必须的设备相连接。
现在使用的摄像机主要有模拟分量机和数字摄像机。
摄影摄像基础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摄影摄像基础复习资料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ea1ea0d44a7302768f9939c7.png)
摄影摄像基础一、选择:1、成像原理两者区别:其一,针孔成像是从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直穿针孔落在光屏上,形成无数光斑相叠合而成,所以影响比较模糊;而透镜却把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光束又会聚成无数的光点,在光屏上集结成像,所以比较清晰。
其二,针孔必须相当小才能成像,所以像的亮度很暗;而透镜的孔径比针孔大得多,所以形成的影响较亮。
其三,针孔成像时,物、像与针孔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而透镜成像时,就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才能成像清晰。
2、下面关于摄像的叙述,正确的是:(1)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2)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过程,影响存储在电子芯片上(3)在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中,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都成像在感光片上3、到达CCD或胶片的光量与取景系统、控制系统、成像系统有关。
4、1024*1024分辨率的像素是130万,可在更高分辨率显示器上满屏显示。
5、感光度是指CCD芯片对光照反应的灵敏度,是电路对数据处理能力和影像再现能力的综合性能指标。
6、从物点到最近清晰点的深度叫前景深,从物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后景深,景深就是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
7、快门对景深没影响。
8、标准镜头的视角在50度左右,焦距与感光片的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
9、关于磁带的叙述,正确的是:胶带是感光胶片的一种,胶卷是传统照相机影像感光成像的介质,胶卷是影像的存储介质。
10、(填空)左边的感光度为右边相邻的感光度的1/2。
感光度越高,即感光速度越快,需要的曝光量就越少,反之。
因此,每增加(或减少)若干挡感光度。
曝光量就要相应地减少(或增加)若干挡。
(p57)11、(填空)色温指色光的温度,或色光的成分,或色光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色光。
影响色温的因素: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大自然的天气变化、电压的变化、加彩色纸的变化。
12、(填空)摄像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保持单一主体的活力、保持多个主体的联系、画面要流畅。
摄影基础复习题
![摄影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20f6f8d5bbfd0a78567324.png)
摄影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相机的准镜头通常指的是(C)
A.50mm镜头
B.原配镜头
C.焦距约等于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D.45~75mm之间的镜头
2.为了表现物体质感和立体感,最好使用(B)
A.正面光
B.侧光
C.逆光
D.顺光
3.拍摄人像时,为了更好地虛化杂乱的背景,最好采用(A)。
A.较大的光圈
B.较小的光圈
C.较快的快门速度
D.较慢的快门速度
4.光圈的作用是(A)
A.控制曝光量+画面虚实
B.控制曝光量+凝固动体
C.控制画面虛实+产生动感
D.控制画面虚实+凝固动体
5.控制画面景深最好采用(A)模式。
A.光圈优先
B.快门优先
C.手动曝光
D.自动曝光
6.使用高速快门拍摄的主要特点是(A)
A.可以凝固动体
B.可以虚化背景
C.可以增大景深
D.可以产生动感
7.照片《白求恩大夫》的拍摄者是(A)
A.吴印咸
B.外国记者
C.郎静山
D.八路军无名战士
1。
摄影基础复习笔记.docx
![摄影基础复习笔记.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299851ebceb19e8b8f6baed.png)
摄影基础复习笔记第一章照相机一、照相机基本原理及结构1•针孔成像原理:针孔人小肓接彩响通光最,针孔人时影像会变虚,针孔小无法获得充足的光线。
镜头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通过凸透镜效果聚光获得摄影所需的光。
2.FM2和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取景器、测距器、卷片装置、机箱和机身。
3.镜头:让景物在焦点平而位置产生清晰影像,多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复式透镜组整个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无论如何分组,中轴线一定要齐。
4•镀膜工艺:减少光线反射,削弱光线反射造成的光晕现彖,提高影像质量。
分单层镀膜(只对某一种波长的光线有作用)与多层加膜。
不加膜易产生漫反射,导致光斑和幻影。
5.镜头的分类: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v50mm)、长焦镜头(>50mm)>变焦镜头。
135相机的标准焦距为43mm, 12()相机的标准焦距为80mm o焦距越短,视觉范I罚越人。
6.物距远则像距近,物距近则像距远。
在相同距离上拍摄,焦距大成像大,焦距短成像小。
固定镜头在不同距离上拍摄时,物距大,像距小,影像小;物距小,像距大,影像大。
7.镜头的口径与光圈系数光圈:相机镜头上能够根据外界光线变化來调节通光孔人小的装置。
光圈系数f:表示焦距与镜头相对口径的比值,f越大,通光越少,越便宜。
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Z间通光量相差一倍。
光圈的作用: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像成像质量。
&镜头的视角: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9.广角镜头A.视角人,近距拍人场而。
B.焦距短,相对杲深比较氏,在使用大光圈时也能获得较大的清晰范围。
C.夸张表现空间纵深感。
D.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近大远小会有所夸张变形也比较严重。
E.广角镜头拍摄前景大,有利于突出前景。
F.镜头视角范围越广,变形现象越严重。
10.中焦、长焦、望远镜头长焦镜头用于远距离拍摄,适合“偷拍”少抓拍,少被摄对象保持较远的距离。
中焦镜头:75mm, 90mm, 100mm, 135mm长焦镜头:200mm, 300mm望远镜头:500mm, 1000mm中焦镜头比较适合扌'l摄人像,85mm ----- 135mm人像镜头变焦镜头:在镜头中装有一组可以前后移动的镜片,用变焦环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现代平面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艺术中最年轻的艺术种类之
2.摄影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影像的纪实性瞬间的长驻性
3.摄影有哪些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4.快门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
快门速度调选机构[A/S/P/M] 快门按钮, 自拍机构【快门延迟】5.摄影镜头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
透镜组机械和电子装置光圈自动对焦电动机。
6.光圈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某些像差
7.什么是镜头的焦距?
从焦点到镜头光圈位置的距离用“f”来表示
8.根据镜头的用途和作用,常用的摄影镜头有哪几种类型?
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
变焦距镜头特殊用途镜头
9.数字照相机上所独有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 A\D转换器模拟信号一一电信号一一影像处理单元,
(2) 影像存储器,
(3) 彩色液晶显示器,
功能调节盘调节拍摄&操作功能,
存储卡槽
10.什么是像素?
数字影像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彩色点组成,这些小点称为像素。
11.使用胶片机时应注意那几点?
仔细阅读说明书装卸片注意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掌握自拍方法安装相应电池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
12.如何使用数字照相机?
(1)基本操作:
更换存储卡基本拍摄操作(开机、取景、测光对焦、拍摄)基本操作模式设定(自动模式、场景模式、自拍模式、微距模式、闪光模式)显示设置,感光度设定,白平衡调节,影像回放和删除
(2)高级操作:
数字摄影参数设定(格式、画质等级、画面比例、像素)曝光模式选择(快门优先自
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手动快门光圈模式、长时曝光)曝光补偿设定,测光
功能选择,拍摄信息调阅特殊拍摄设置(包围曝光、连拍功能)影像保存
13.自动对焦的启动方式有那几种?
手动和眼动
14.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不同的拍摄距离。
15.什么是摄影曝光?
光线投射在物体上,其反射光通过照相机镜头聚焦于感光材料(底片)上,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影,再通过规范的显影和定影生成负像或正像,这就是曝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6.什么是自动曝光?如何灵活地选用照相机上的自动曝光模式拍摄?
自动曝光:根据测光系统信号,自动调节曝光组合的一种自动化功能,能使感光
材料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获得基本准确的曝光量。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Av光圈优先一般用于拍摄相对静止的题材,有利于控制景深。
S/Tv快门优先一般用于拍摄运动物体。
程序式自动曝光按照一定的曝光程序组合而成。
自动包围曝光,曝光准确不足一一过度。
17.什么是等量曝光与选择曝光?
等量曝光: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以不同的光圈大小配合不同的快门速度进行曝光,使感光材料得到相等的曝光量。
选择曝光:选用反光率为12.5%(16% 18%的景物为基准亮度。
18.光在摄影中的造型作用有哪些?
表象被摄物体的形态和色彩,
表现被摄体的空间位置,
(3) 营造特定气氛,
(4) 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19.摄影用光的基本因素有哪几种?
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
20.自然光有哪些特点?
强度和方向是不能由摄影者自己调节和控制的,只能选择和等待。
21.如何利用不同时刻的日光拍摄?
早晚日光:光线柔和,透视效果强烈。
上下午日光:照明强度稳定,照明均匀(缩小明暗光比,缓和画面反差)。
中午日光:照度高,垂直面未照明。
22.散射自然光照明有什么特点?
天空光:地面景物照度普遍很低,很难表现被摄体细部,逆光照明能拍摄出理想剪影照片。
薄云遮日:明暗对比度小,柔和影调。
乌云密布:光线分布均匀,光比小,立体感弱,色彩浑暗,影调平淡。
23.室内自然光受哪些条件条件的影响?
室外自然光影响,进光门窗影响,楼层高低影响,室外景物影响,被摄主体与进
光门窗远近影响,被摄主体方向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4.摄影中常用的人工光有哪几种?
闪光灯、聚光灯、散光灯、石英碘钨灯、照相强光泡。
25.什么是闪光指数?
GN( Guide 是闪光灯发光强度的一种量制,以英尺或米为计算单位,以英文
Numbe)为符号。
26.什么是画面的主调?
占有画面主导地位的影调,如高调,低调,中间调等。
27.什么是光源色?
光源产生的颜色。
28.什么是三原色光?
红、绿、蓝(RGB三种色光
29.什么是三补色光?
黄、品红、青(CMY三种色光
30.什么是色彩三要素?
色别、明度和纯度。
31.什么是减色法?
利用RGB勺三补色光CMY单色影像叠合合成各种色彩,是一种以白光为基础,从
中减去某些色光而留下所需色光的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2.什么是色温?
一种规定光源光谱成分的方法,用温度 K 来表示。
低(红)一一高(蓝)。
33. 影响被摄体色彩再现的因素有哪些?
彩色胶片的特性,影响传感器的特性,曝光宽容度,光源色温、光质和照明方向, 被摄距离 34. 彩色摄影作品画面中的色彩有哪些主要作用?
表现和突出主体,渲染和烘托主题,美化画面,均衡画面,表现季节,表现时间, 表现气候,表现质感。
35. 摄影构图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
(2)从主体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
36. 画面的结构中心为什么不在画幅的几何中心?你在摄影实践中是如何利用
结构中心的?
画面的结构中心应该在视觉中心上而不是画面几何中心上。
长方体是摄影和绘画 最常用的画面,而长方形的几何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与四条边的距离都相等, 成为了视觉上静止的“死点”,而结构中心适当偏一点,既有变化,也较生动,
符合多样统一的规律,也符合审美心理的需求。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7. 突出主体是表现主题的基本要求,如何熟练掌握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
(1)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
(2)禾I 」用对比突出主体
前景:帮助观察者了解所摄画面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引导观众视线,使
主体突出;增加画面的深度,增强景物纵深感;直接阐明画面的主题思想;
说明拍摄季节或者地点;均衡和美化画面。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背景:有助于说明主体、营造气氛及交代环境;衬托主体,增加画面深度,
平衡和美化画面;画面中必不可缺,比前景重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线条透视:对比远近法(景物前后大小的对比可以表现空间感) 和消失远
近法(被摄体有远、中、近多层景次,若被摄体平行线条收缩十分明显, 最后消失于一
个灭点上,空间感很强,如建筑物等)。
受拍摄距离、方向 和高度的影响 个人收集整
理 勿做商业用途
(2) 阶调透视:由于大气层的作用,物体所处的远近场景的色阶阶调有一定变
38. 前景和背景在摄影画面中有哪些作用?
(1) (2) 39.
如何运用透视规律来加强摄影画面的空间深度? (1)
化。
选择暗的前景映衬背景的明亮;控制景深,造成不同景别物体轮廓清
晰度不同;利用人造光源使前景暗背景亮;利用滤光镜。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0.在摄影构图中,如何运用黄金分割律和多样统一律?
黄金分割:把主题放在黄金分割点上。
九宫格构图就是黄金分割律的一种表现。
多样统一:利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拍摄景物时,突出的部分以及吸引视觉注意力的部分一定要整体统一,细部、小面积以及不引人注目的部分要有变化,能产生“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拍摄人物,在实现、精神面貌、情绪上要统一,外形、
姿态要多样有变化;同样光线、影调、色彩等多种形式因素也要多样统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1.为什么说对比是一切艺术构成的形式基础?
没有对比效果也就意味着没有差异状态,失去了差异状态,我们肉眼无法辨别和观察各种景物,我们耳朵也无法分辨各种声音及其意义。
同样,没有对比的效果,
无论是绘画或是音乐,都难以记录或者表现各种生活场景,特别是摄影,不论照片还是底片,画面中的影调、层次都是由不同的阶调或者不同的银粒密度形成的。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2.摄影构图时如何利用形体的对比?
利用前景、云彩、倒影、人物等形体构图;景物中的弯道、河流构成的S形主线, 能有效的表达空间深度,把远近景联系起来,在S形线形上,景物前大后小的对
比也起一定作用;较单一的形体只要改变拍摄角度就可以改变线形结构。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